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47)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时代的知识背景决定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和 解答途径。 解答途径。 科学问题是“未知” 已知”的对立统一, 科学问题是“未知”与“已知”的对立统一, 都有它的解的应答域。 都有它的解的应答域。所谓应答域是指在问题 的论述中可预设一个域限, 的论述中可预设一个域限,并假定问题的解就 在这个域限中。 在这个域限中。如:是什么力使原子核中的质 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 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的应答域就是 科学问题不是完全未知的, “力”。科学问题不是完全未知的,问题中已 包含有某种确定的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包含有某种确定的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提出科学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提出科学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科学问题的应答域设定的对不对,直接关系 科学问题的应答域设定的对不对, 到科研的成败! 到科研的成败!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第一节 科学认识
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还研究人类认 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规律,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规律,而科学认识是一个不 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科学认识系构成 科学认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认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 有变革和改造某种对象的特点,其成果是知识、 有变革和改造某种对象的特点,其成果是知识、 是精神产品。进行这种精神产品的生产的各要 是精神产品。 素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科学认识系统。 素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科学认识系统。
1910年卡斯末 芬克 年卡斯末·芬克 年卡斯末 芬克(1884—1967)吸取了爱杰 吸取了爱杰 克曼的教训, 克曼的教训,又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应答 脚气病是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物引起的? 域:脚气病是不是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物引起的? 实践证明这个应答域的设定是正确的。 实践证明这个应答域的设定是正确的。他通过比 较法, 较法,用两年时间从稻米外层表皮中分离出一种 新东西——维他命。从而发现了脚气病的真正原 维他命。 新东西 维他命 因是缺乏某种维生素,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因是缺乏某种维生素,问题终于获得解决。

科学问题凝练、科研选题与设计

科学问题凝练、科研选题与设计

(五)按研究内容分类
2、预防医学研究 人类社会的进步使得医学研究开始从单纯治 疗型向预防治疗型转变,从单纯医院服务向 兼有社区服务发展,从单一身体康复向身心 康复提高发展。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社会预防、社会保健等都是今后 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按研究内容分类
3、基础医学研究 主要包括机体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 研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 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选题的原则
需求性
科研选题必须瞄准国际前沿,结合国 家或地方目标,选择解决国家经济建 设、国防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 问题。医学科研选题则应立足于解决 影响人类卫生健康的关键问题。
如何进行选题?
一、选题的原则
创新性
科研选题必须突出创新。创新 性的研究应是前人没有研究过 的或是已有研究工作上的再创 造,研究结果应该是前人所不 曾获得的成就。它可以是一个 学科一个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 也可以是新的学科交叉点的产 生和一个新的领域的开拓。表 现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的建立。
• 假说有一定的风险性和难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学假说 课题
科研
• 课题是在假说的基础上高度凝练的结晶; • 课题是围绕着科学假说而设立的研究方向; • 课题是为验证假说而制定的工作计划; • 课题是通过验证假说而解决科学问题的途径; • 科研课题是创新性思维的产物; • 科研课题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科研选题问题
科学性与先进性
选题一般应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立论依据应科学、严谨。科学的选题要 求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课题, 要能够发挥既有的优势与特色,能在国 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课题的选择 应该目标明确、立论充分、方案可行、 预算合理并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方法
雷锦程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方法
• 问题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 • 问题的来源 • 科研选题方法
问题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
提问: 科学研究从何处入手? 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哪?
两种回答:
•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亚里土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 理论 牛顿的“分析--综合”程序观 •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波普尔的观点
Case:
伦琴发现X-ray的过程:
日常生活经验:
结论
•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 • 观察只能发现事实,问题引导人们探索
意义
•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自发的、消极被动的活动 •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
问题对科学研究的重大价值意义
爱因斯坦: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 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 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 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 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
• • • • • 需要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可行技法
1、搜索矛盾法 2、追踪开拓法 3、需求分析法 4、专利分析法
二、课题转换的艺术
Thanks
问题的实质:矛盾
Case: 罗素悖论
科学问题—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疑惑
讨论: 问题与怀疑精神
问题的来源
一、从实践活动中来 二、从实践与理论的矛盾中来: 实践中观察到新现象:Case ,天王星轨道摄动、光电效应、黑体辐射 理论超前引导的技术问题:Case ,质能公式 三、从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理论解释的矛盾中来 Case ,元素周期律 四、理论自身的矛盾。有三种情形: A 由某个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而提出问题, Case: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规律 B 由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而提出问题, Case :生物进化论与热力学第二定律间的矛盾--耗散结构论 C 由理论结构上不符合简单性与普遍性的要求而提出问题, Case :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发现过程 五、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空白区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三、科技研究方向
• 1、科技研究方向: • 科技研究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 标,它规定着这个时期内科技研究 者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科技研究方向
• 科技研究方向与科技方法的关系: • 科技研究方向制约着科技方法; • 科技方法是实现科技研究方向的手 段。
科技研究方向
• 科技研究方向与科研课题的关系: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 科技研究方向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依 据;科研课题是实现科技研究方向 的具体步骤。 • 科技研究方向是统率全局的战略目 标,科研课题是具体的研究题目和 研究内容。
科学问题
• 2、科学问题的来源 •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 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科学问题
• 科学问题提出的途径: • (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 • (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 出; • (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 出; • (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
科学问题
科研选题与科研课题
•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 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 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 的主客观条件。
科研选题与科研课题
• 3、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步骤): 问题调研——课题选择——课题论 证——课题确定(课题决策)。
科研选题与科研课题
• 5、科研课题的设计 • 科研课题的设计就是制定出完成 课题的实施方案或具体计划。 • 课题设计包括:专业理论设计和 实验设计。
科研选题与科研课题
• 专业理论设计是整个课题设计的理 论指导,是实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 关键。 • 实验设计是运用统计学的知识和方 法,在专业理论设计的基础上,保 证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基础
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
图像
样式语境
客观的感受对象客观的感受对象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是可错的
•那么这种概括合理吗?
诉诸逻辑诉诸经验
诉诸逻辑
•前提•结论•前提•结论
诉诸经验
可能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归纳原理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辩护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是可错的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自然辩证法》专题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基础
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
图像
样式语境
客观的感受对象客观的感受对象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是可错的
•那么这种概括合理吗?
诉诸逻辑诉诸经验
诉诸逻辑
•前提•结论•前提•结论
诉诸经验
可能
科学是从基于观察的经验事实通过归纳推导出来的
观察形成科学知识赖以推导出的
基础科学通过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
观察能客观感受对象观察先于并独立于理论归纳原理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辩护
观察=
物理过程+心理过程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是可错的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研领域活动结构的主要表现
• ①驱动评价结构。 • ②操作编码结构。 • ③存储提取结构。
二、科学问题
• • • • • 1,科学问题 2,科学问题的来源 3.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4,科学问题的分类 5,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科研有重要意义
1,科学问题
• 问题:一种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交界。 • 科学问题:
三、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
•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 一组科学问题。 • 作为科研启始步骤——万事开头难,关系到 科研方向、目标和内容,影响科研途径、方 法,决定成果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2,科研选题一般步骤
• • • • • 文献调研和实际考察; 提出选题; 初步论证; 评议和确定课题。 不断反馈调节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 研、多次论证。
• 首先,要下大力气作好调查研究工作。 • 其次,要权衡自己的知识面和思维类型 。 • 再次,课题一经选定,就要竭尽全力按 照既定目标和计划进行研究,切忌三心 二意。 • 第四,冷静对待困难、挫折或失败。 • 第五,—课题论证与评价。
4,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 需要性(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或是与 学科发展本身需要密切联系;对于基础研究、 发展研究和试验应用要区别对待 • 创造性(科研是探索性工作,本质上要求创新, 其生命在于创新)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一、科学研究领域 二、科学问题
三、科研选题 四、科研论文的写作与投稿
一、科学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系指科研活动的范围及所涉 因素的总称。
邦格认为,科学研究领域主要由10个元素构成, 它们是:研究共同体,东道团体,对象域,哲学背景, 形式背景,专业背景,疑问点,知识储备,研究目标, 研究方法。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Your company slogan
科学问题的来源
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
Your company slogan
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七桥理论)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从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
Your company slogan
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研选题是每项科研工作的起点, 也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 它关系到科研工作的全局。科 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研选题制约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主要内容; (2) 科研选题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3) 科研选题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前途和价值。
Your company slogan
七桥理论
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是连通的,且奇顶点(通过此 点弧的条数是奇数)的个数为0或2。
Your company slogan
七桥理论
欧拉的这个考虑非常重要,也非常巧妙,它正表明了数学 家处理实际问题的独特之处——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合 适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就是‚数学模型方法‛。 这并不需要运用多么深奥的理论,但想到这一点,却是解 决难题的关键。 1736年,欧拉在交给彼得堡科学院的《哥尼斯堡7座桥》 的论文报告中,阐述了他的解题方法。他的巧解,为后来 的数学新分支——拓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Your company slogan
科学起源
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 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 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 ‚science”译为‚科学‛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 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 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 用。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47)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47)
第五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的概念界定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类型、提出与解决
四、科研选题的原则、步骤及其意义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 1928年9月的一天,细菌学家弗莱明走进实 验室,偶然发现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里长了 绿霉,在绿霉的周围,培养基清澈明净。 • 他提出问题:是不是绿霉有某种作用能把它 周围的葡萄球菌杀死呢?带着这个问题,他 进行了研究,不到一年就发现了青霉素,并 因为这个发现于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科学研究活动始于问题”并未否定“认识 以实践为基础” • 前者着眼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程序,是从方 法论角度提出的命题;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 源,是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的命题。 • 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和生产 实践;作为认识的局部或个人的研究过程, 认识则要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既包含着 先前实践和认识的成果,又预示着进一步 实践和认识的方向。
“科学问题”与简单问题
“科学研究活动 始于问题“中的”问 题”应该是“科学问 题”,因为没有明确 指向、没有确定应答 域的问题无从立即下 手进行研究,但是坚 持进行思考,这类问 题也可能转化为科学 问题。
据爱因斯坦回忆,他在 16岁时就思考过“假如一 个人跟随光一起跑会看到什 么”的问题。但最初这一问 题只能算简单问题,只有当 他把这一间题与伽利略变换、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 进行思考时,这个问题才具 有了科学问题的意义,并最 终导致了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生物进化论和热力学的矛盾
19世纪诞生的生物进化论和热力学在各 自的领域内都解释了广泛的现象,建立了 相对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两种理论 的基本原理之间却无法做出统一的说明。 这个问题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家 们对此几乎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 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这一问题 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初步的合理解答。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3)不同科学学派和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所产 ) 生的科学问题(外部概念问题) 生的科学问题(外部概念问题) 例如: 例如: 日心说与地心说 渐变论与突变论 物理学与生物学, 物理学与生物学,等
(4)经验事实积累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问题 ) 例如: 例如: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的发现,等 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的发现, (5)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需要所产生的科 ) 学应用问题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与步骤 1. 需要性原则 社会需要与科学自身发展需要 长远需要与近期需要 2. 创造性原则 概念理论观点上的创新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探索角度上的创新 理论运用上的创新
3. 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 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 不能与已经确证的科学理论完全相矛盾 科学无禁区, 科学无禁区,选题有约束 4. 可行性原则 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 当时的科学背景 例如,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研究 例如, 价值观、 价值观、个人喜好问题 短、平、快,薄板钻孔
培根 从认识论的角度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 → 理性认识 → 感性认识 经验观察 → 理论 →(指导)新的经验观察 (指导) 感性认识是基础
近代科学 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的观点提供了证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据 近代科学是收集材料的科学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科学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但是, 但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实际过程并非如此 例如,爱因斯坦认为, 例如,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不 是一般的观察,而是问题。广义相对论, 是一般的观察,而是问题。广义相对论,不是 观察到了新奇的实验事实, 观察到了新奇的实验事实,而是为了解答疑难 问题, 问题,即“引力疑难问题”,惯性系具有表示 引力疑难问题” 自然规律的等效性, 自然规律的等效性,那么坐标系是否进一步具 有等效性呢?这成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起点。 有等效性呢?这成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起点。

自然辩证法——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自然辩证法——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第五章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第一节科学问题一、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2.问题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3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提出问题首先要敢于摆脱陈旧学说和传统观念的羁绊;(2)提出问题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3)提出问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科学问题1. 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2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产物3. 与其它问题的区别——无知问题伪科学问题已解决问题三、科学问题的来源1. 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2. 理论体系本身的矛盾—同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同一学科不同假说间的矛盾;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间的矛盾3.各种需要与落后的技术手段间的矛盾第二节科研选题一、科研选题的意义一个能保持着正确道路的瘸子总会把走错了路的善跑的人赶过去.不但如此,很显然,如果一个人跑错了路的话,那么愈是活动,愈是跑的快,就会愈加迷失的厉害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具有战略意义。

能否摸准科学发展的脉络,确定主攻方向,无论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还是对个人的科学研究成就,都是关键性的因素。

(2)科研选题直接影响到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前途。

科学史表明,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科研选题,能保证科研水平的提高,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而错误的选题,则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断送科学家的前途。

(3)科研选题还决定着科研工作的“多助”或“寡助”,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的工作环境。

那些社会实践急待解决,对人们生活带来重大方便的课题,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援助。

相反,那些漠视民生,只重视研究者个人兴趣,甚至违背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课题,注定没有前途。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科学理论的形成第一节科学问题的确立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一、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要中发现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科研选题1、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第一,选题是整个科研程序的首要步骤;第二,课题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进展的速度、成果的大小乃至工作的成败;第三,正确地选择科研课题,决定了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和进行此项工作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2、选题的基本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从中能产生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成果。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也是科研选题的灵魂。

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课题时,必须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否可行,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需要性原则是指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造福人类,使社会和科学能从中获益。

3.科研选题的步骤(1)课题调研课题调研就是要求研究者对所拟课题的一般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作出描述和评论。

(2)课题选择课题选择阶段是根据课题调研结果,运用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若干个课题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一个最隹的课题。

(3)课题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要全面评价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以确保选题的正确。

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一般请同行专家来研究评议。

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1.观察(1)观察--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的特点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观察的重要特点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3、科学性原则
选定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作为根据。 选无根据地违背已确证的理论作为课题,就失去了起码的 科学性原则。 限于认识水平,科学和伪科学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 像伦琴在发现X射线时,物理学家开尔文竟斥责为骗局; 而星相说、水变油这样的伪科学都曾风靡一时。 只需把科学性原则视为一般性前提,而不应绝对化, 僵硬化。否则,也就违背了科学的创新精神,像寻求磁 单极子、超光速的研究。这些课题既存在着较大风险,但 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詹纳接种牛痘
破解重庆彭水长寿村秘密
统计表明:全村1900多人, 10年内上百岁的老人共7个; 90岁以上健在的老人6个; 80岁以上健在的老人50多。
按造国际通用方法,百岁老 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万分之0.75 就可以判定为长寿村,而茨塘村的 这个比例是万分之21。
英国官方研究称克隆牛肉及奶制品可安全食用
• 专题是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方向、对国家未来 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性创 新成果的前沿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 力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科研人员在确定的前沿 技术方向,进行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概念模型和原理样机 的探索研究。
• 项目是将集成性强、有望形成未来战略产品和技术系统、可 以进行应用示范、有利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并具备较好的 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的高技术作为研究开发任务,以增 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形成战略产品原型或技术系统为目标,以 国家战略需求为背景,进行组织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新药研究基金 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省自然科学基金 省科技计划项目 省医药卫生基金
(一)国家级
1、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财政拨款、按科研领域和层次 组织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劳修斯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任何 孤立系统的熵都将趋向于极大, 而系统的熵与系统的组织状态密 切相关,熵增加意味着系统的无 序化程度加剧和系统组织程度的 减弱。
热力学理论提供的世界时 间箭头是一个不断衰落的时间 箭头。进化论所揭示的世界时 间箭头却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时 间箭头。
达尔文
普里戈津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 论如何统一?甚至物理世界 和生命世界的图景如何统一 等,就成了科学家必须加以 解决的理论问题。20世纪70 年代,普里戈津针对这些科 学问题提出了著名的耗散结 构理论,并因此在1979年荣 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二)科学问题的类型
研究的视角或角度不同,或者分 类的标准不同其类型表现就不同。依 据科学问题的性质、研究需要及其方 式,以及在目标整体中的地位等,可 以将其作如下分类。
1、理解性与实用性问题
理解性问题 或称理论性的问题,即与解释现象和理 论思维有关,或主体探讨有关科学概念、 原理、假说等问题。如物理学中的万有引 力、时空相对性和光速不变;生物学中的 遗传本质、基因本质及其化学结构等等问 题。
2、通过引入新的假说来解答问题。
盖仑认为,血 液在肝脏中形成, 然后由静脉将一部 分输送到全身,另 一部分流人右心室, 通过左右心室之间 的孔道流到左心室, 再经动脉流到全身, 即是说血液只能来 回流动。
1、从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问题
如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曹冲称象。电子计算机 源于二战中弹道计算问题,农业中对作物高产和 高品质的需求对生物科学和技术提出的问题。
2、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产生的问 题
如天王星轨道摄动和海王星的发现是由新的实 践与牛顿力学的矛盾所引发的。电子的发现与传统 的原子不可分的理论之间的矛盾,水星近日点的进 动与牛顿理论之间的矛盾等皆属此类。
4、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如天文学中的日心说与地心说、地质 学中的灾变论与渐变论。 在几何光学中,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 之间的矛盾催生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 假说与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并最 终揭示出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质。
5、从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 如果不同的科学理论,它们在各自的 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具有很大的解释力, 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矛盾和不一致,那 么由此就会提出科学问题。
善于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 • 牛顿曾在他的《光学》中提出了31个尚需 研究的问题。 •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1900年提出了23个对 20世纪的数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数学 问题。 • 爱因斯坦在几乎无人注意的惯性质量等于 引力质量这一事实中发现了深刻的问题, 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希尔伯特说:“只要一门科 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 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 亡或中止。”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 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 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 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 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 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
3、科学问题的基本特征
(1)探索性 (2)混沌性 (3)待解决性 (4)可解决性 (5)可变异性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类型、提出与解决 科学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类型具 体有哪些?是在怎样的背景条件下由主体 发现、提出和加以解决的? 如此等等问题都是科学认识发生的微观 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问题的来源和提出
• 例如,在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所 规定的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或范式下: • 亚当斯(Adams,J.C.)和勒维烈 (Leverrier,U.J.J.)所提出的天王星轨道 摄动和海王星的发现; • 瑞士数学家丹· 贝努力(Bernoulli,D.)和欧 勒(Euler,L.)的多质点体系、刚体和流体 力学; • 拉格朗日(Lagrange,J.L.)用变分法得出能 概括牛顿力学的普适数学形式等等问题。
宇宙不是无始无终的,而是有其确 定的开端,宇宙迄今仍然在膨胀
现代天文学家的研究指出,恒星和星系 并非永远存在,即恒星也存在生与死的问题。 所以每颗恒星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辐射。 根据现在宇宙学理论解释,我们的宇宙诞生 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夜黑是 宇宙膨胀的结果,或者是说宇宙膨胀的证据 之一;自从宇宙诞生以来,还没有足够的时 间把光线洒满恒星之间的全部黑暗空间。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1、科学问题的结构
• 问题的指向 • 研究目标 • 求解的应答域
2、科学问题诸要素的作用
• 问题的指向通过指向问题对象而对科研具有指导 性,并客观潜在地决定了问题的解; • 任何有价值的问题总要求作出具体的应答域预设 以明确地指导研究,而泛泛的全域性预设则毫无 意义;若一个问题的应答域是错误的,即问题的 解不在所设定的应答域之内,这将会使科学家劳 而无功。 • 应答域通过预设问题解的存在域而如路标般为研 究者求解导航,即它主确认科学问题,这是弗莱明 取得科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斯科特和细菌学家 古在由直曾回忆说,在弗莱明以前,他们 也曾在实验室中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但都 把它当作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的意外事件 而末加深究。 斯科特和古在由直之所以忽略了这个新 事实,是因为他们没能从上述情况中提出有 意义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的展开
科学问题的展开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步骤如下: 发现并提出问题; 进行实验; 对传统理论进行证伪; 提出假说; 检验假说和提出新的理论。
• • • • •
一、科学问题的含义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 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 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问题。
“科学研究活动始于问题”并未否定“认识 以实践为基础” • 前者着眼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程序,是从方 法论角度提出的命题;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 源,是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的命题。 • 作为认识的一般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科学理论归根结底产生于科学实践和生产 实践;作为认识的局部或个人的研究过程, 认识则要从问题开始。科学问题既包含着 先前实践和认识的成果,又预示着进一步 实践和认识的方向。
“科学问题”与简单问题
“科学研究活动 始于问题“中的”问 题”应该是“科学问 题”,因为没有明确 指向、没有确定应答 域的问题无从立即下 手进行研究,但是坚 持进行思考,这类问 题也可能转化为科学 问题。
据爱因斯坦回忆,他在 16岁时就思考过“假如一 个人跟随光一起跑会看到什 么”的问题。但最初这一问 题只能算简单问题,只有当 他把这一间题与伽利略变换、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 进行思考时,这个问题才具 有了科学问题的意义,并最 终导致了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实用性问题 或称经验性问题,即凡与观察、实验 等实践活动相关的问题。如阿基米德的浮 力定律、第谷的天文观测、伽利略的斜面 实验、达尔文随贝格尔号舰环球考察等问 题。
2、常规与非常规性问题
我国学者于祺明根据库恩关于科学发展 模式的观点,提出科学问题包括常规性和 非常规性等两类。 常规性质的科学问题 此指在科学逐步积累、演化阶段,为 充实和完善已有理论体系而提出的问题。
生物进化论和热力学的矛盾
19世纪诞生的生物进化论和热力学在各 自的领域内都解释了广泛的现象,建立了 相对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这两种理论 的基本原理之间却无法做出统一的说明。 这个问题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科学家 们对此几乎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 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这一问题 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初步的合理解答。
非常规性质的科学问题
指在科学革命阶段为突破已有的并创 造新的理论体系而提出的问题。例如, • 哥白尼为突破托勒密地心说而提出太阳中 心说; • 爱因斯坦在牛顿绝对时空观所潜藏的问题 中提出狭义相对论; • 拉瓦锡针对“燃素说”提出氧化说等等。
3、依据问题表述形式的分类
• “…是什么?”的问题 即what,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或判定, 其答案是对事实的陈述。 • “…怎么样?”的问题 即how,要求从要素构成、性质、相互关系 及其规律等方面描述对象状态或过程。 • “…为什么?”的问题 即why,要求分析揭示产生某类现象的原因 或行为的目的等。
洛仑兹通过引入长度收缩、局 部时间和新的变换关系,证明 在一级近似下,地球系统与以 太服从相同的规律;
而彭加勒提出的相对性原理和 洛仑兹提出的变换群则强调相 对性原理普遍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则大胆质疑前人的假说,提出了同 时的相对性这一关键的科学问题。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 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当中提 出,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 的同时性是不依赖于观察者的, 而异地发生的两个事件的同时 性则是依赖于观察者的。只有 指明相对哪一个观察者,不同 地点的同时性才有意义。
3、科学理论自身内部因逻辑矛盾或悖论而 产生的问题 若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规则看上去 是合理的,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 那么这个理论就包含着悖论。 例如,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物体 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动力 学理论中推出了悖论,伽利略由此提出了 自由落体的速度问题。又如,微积分初创 时期的无穷小悖论,曾推动了极限理论和 方法的产生。
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源于作为电 磁波假设载体“以太”的一个质疑
美国物理学家迈克 尔逊,于1887年公布了一 个实验报告,称为“地球 和光以太的相对运动”。 报告表明,在牛顿力学领 域里普遍成立的相对性原 理,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 论中不成立。
洛伦兹和彭加勒等都想在保留以太 假说的基础上解决这一矛盾
维纳提出的信息论“应答域”
1948年,维纳明确 指出:”我们必须发展 一个关于信息量的统 计理论。在这个理论 中,单位信息量就是 对于具有相等概念的 二中择一的事物作单 一选择时,所传递出 去的信息。”
维纳问题的目标是 发展一个关于信息量的 统计理论; 问题的应答域是应 用统计理论和单位信息 量的基本概念。
启示
重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始于凝炼出重要 的科学问题。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 更重要。问题提出了,即便你提出问题的 人在有生之年没有能解决,其他的科学家 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总有一天会解决这 个问题。如果你提不出科学问题,你就没 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