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分类阅读练习理解、赏析词语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词句含义赏析题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词句含义赏析题一、常考题型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
③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④请结合加点词,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①结合上下文理解: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句子就如无水之鱼,当然不会表达出生动丰富的意义来。
②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理解有些句子含义,其实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就行了。
这些句子一般都不很长,关键是其中个别词语用得别致,有特色,使整个句子也显得非同一般。
③根据修辞手法理解:如运用了比喻、象征、借代等修辞,就根据语境找出“本体”,揭示出形象的含义即可。
反语修辞则反向分析含义。
④根据表达方式理解: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抒情句:联系全文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答题模式:①句式特点+突出(强调)......内容+表达效果(好处)。
②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效果+内容+情感(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
③此句运用......描写,表现了(刻画了)......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赏析角度角度一:修辞手法复加强感情的作用。
引用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生动活泼,感染力增强;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
例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内容+情感例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期末总复习专题03: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总复习专题专题02:写人叙事类记叙文阅读(二)知识能力点一:赏析重要词语【中考真题】例一:(2022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⑴探听着,热烈地希望着,有访问一位受伤的将军.....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将劫后的长治城比喻成“受伤的将军”,突出长治城的坚强与威武,表达作者的心痛与崇敬。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词语的特殊用法(修辞)。
很明显,本题加点的词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二:(2021年福建卷)1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⑴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赏析加点词语)(3分)参考答案:“拜会”指拜访会见;用语正式、庄重,表达对老山界的敬意。
【解析】此题考查动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侧重动词的情感色彩分析。
动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动词的表达效果主要有:①具体细致地描绘事物的复杂情态;②准确生动地描写动作的全过程;③刻画人物的行为特征,表现特定情境;④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情感;⑤表示强调。
“拜会”指拜访会见,常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作者探访老山界,却说是拜访会见,用语庄重,带有敬意,表达对老山界的无比敬爱之情。
例三:(2020年福建卷)1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⑴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
(赏析加点词语)(2分)参考答案:“枯瘦”一词,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瘟疫弥漫下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
【解析】此题考查形容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形容词是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它可以表示描摹对象的状态、性质、颜色、形状等,许多形容词的前边可以加表示程度的副词来修饰。
句中的“枯瘦”就是抓住村庄的状态来描摹的。
结合语境,我们可知瘟疫弥漫下的村庄萧条、了无生气,就像枯瘦的病人。
例四:(2018年福建卷)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6分)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考点解读】赏析词语即分析句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好处、妙处),题干中通常出现“品味”“品析”等提示词语。
【考查题型】1.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赏析第xx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技巧点拨】1.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案】“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xx(对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
2.从词性角度赏析。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答案】句中“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
【答题模式】句中“xx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xx(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情感)。
3.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常从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1: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
例2: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来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初中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 宁一怔......
描写了沙宁在集中营看见谢达后的出乎意料之外、发愣的神情(1 分);同时表明沙宁对谢达来集中营意图的疑惑不解(或沙宁老师 对谢达说“我来上课”的心领神会)(1分)。
记叙文阅读
1 词语赏析
语文
阅读 01 02 理解 03 04
散文重在抒情意,明确线索抓情感 小说重在写人物,社会生活是主旨 记叙文要抓事件,简单概括人事果 非连文要仔细看,一找二划三比较
方法:
1.词语分析
(词义+)“时”人物描写+“时”双向情感或形象
第一句:XX一词在此表示XX 第二句:写出了xx在......时......心理/神态/动作/外貌 第三句:表现了xx在.....时的.....情感 (xx的......品质/性格)
(2)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 都是徒劳。
“定住”一词在此表示固定不动,写出了陈叶在遇到父亲 时的震惊心理,变现了陈叶在想认父亲又不敢认时的矛盾 情感,体现了陈叶的犹豫性格。
2.(2015)联系上下文,品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 果。(4分)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写出了母亲在“我 ”埋怨她时的不满,表现了母亲在与“我”争论时认为地 比命重要的情感(突出母亲“视地如命”),体现了母亲 勤劳、重视土地的品质。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词语含义与赏析、句子含义与赏析、标题含义与赏析)
第二组考点1:词语含义与赏析1. (3分)D【解析】“吃惊”指受惊,“狐疑”指怀疑,“疑惑”指怀疑困惑,第一处结合语境“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困惑不解,故用“疑惑”;第二处结合句子“他竟已画了四张画”以及我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惊讶,故用“吃惊”;第三处结合句子“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怀疑,故用“狐疑”。
2. (4分)(1)(2分)对舅爷的画不佩服,有些不以为意。
(2)(2分)为我们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
3. (3分)彼此是指“我”和孩子们,重音强调“彼此”,说明老师与孩子们已经走进彼此的内心,突出了老师和学生情感的加深。
考点2:句子含义与赏析1. (5分)(1)(3分)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写出了舅爷作画前的用心、专注和反复斟酌。
(2)(2分)“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却无果的沮丧与失望。
2. (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生们比作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如同蜡梅花一般美丽可爱,表达了“我”对学生们的喜爱之情。
3. (6分)(1)(3分)本句采用了环境描写,通过对广财家墙塌瓦破的环境的描写,表现广财很久没有回家所以家中早已破败不堪,而像月亮和广财这样离家的人很多,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体现了月亮村如今的荒芜和破败,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也为下文写月亮村几乎没人居住的情节作铺垫。
(2)(3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祠堂比作一个独自在月下品味寂寞的孤独老人,并且将祠堂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态,体现了祠堂的荒凉无人问津,烘托出凄凉哀伤的氛围。
考点3:标题含义与赏析1. (3分)①芬芳的蜡梅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芬芳的蜡梅花象征着学生们美丽的心灵;③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揭示文章情感主旨,体现“我”与孩子们温暖的师生情;⑤关联主要情节,体现主要内容。
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
第二十四讲记叙文阅读(三)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
4.判断词语能否去掉、替换。
5.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
6.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分析句子或段落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8.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
9.环境描写的作用。
10.通过具体语句品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一、词语的理解与赏析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
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
2.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分析此词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层含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特点,表达了________情感。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____________,或者给了我们________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某词能否去掉【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__________,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去掉后,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特点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
4.某词能否换为另一词【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换了后就变成________。
二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答题模板+练习题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二)赏析词语一.【出题形式】①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模板】技巧+内容+作用(情感/形象/主题)具体来说:【技巧】指的是加点词语词性、叠词、感情色彩、修辞方法等【内容】词语含义【作用】对情感、对人物、对主题等的作用(三)【例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扫烟囱的孩子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
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
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
他的身材很瘦小,整个脸都被烟熏黑了,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的头紧贴在手臂上,他正在放声哭泣。
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放在口袋里,但是口袋里有一个破洞,这样,不知不觉地,三十个小钱都从破洞里漏掉了。
他边说边给大家看他口袋里的破洞。
没有钱,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
“主人一定会打我的。
”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
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满脸的严肃。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
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其中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阔小姐。
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
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
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说:“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
”“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
“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
记叙文阅读分类练习(六)——理解词语、分析含义-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31张PPT)
野,疾驰的马群如骤雨般掠过广袤丰沃的大地……
子拉得很长,使它像一棵树。”
⑦我把这些见闻讲给父母听。我爸说:“嗨,咱们国家大啊。”我妈 ⑩从此,我有了一匹马。看着它在草原上鬃发飞扬地奔
说:“咱们国家好。国家不好,大有啥用?”我爸说:“嗨,就是。” 跑,我总会想到跨上战马的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想到草
他们说的“好”就是安宁,生于斯土,所求者不过斯民安宁幸福。
⑦儿啊?你爹没本事咋办呀,你现在比我当年入学强 百倍了。你爷爷推着独轮车送我来的,一边装被褥和 书,一边装饭碗、瓦盆儿。你爷爷也说,在校不能比 吃穿,只准比学习。我真没在乎过吃穿,一身粗布衣, 吃地瓜面窝窝,但我学习还行,上游。但是高考取消 了,文革中,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学梦基本 破灭。
⑧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徭役般的挖河、出夫,抽空 了身体。当民师、参军、招工轮不到咱,工农兵大学 生公社推荐的全是女生。如今五十几,胡子拉碴,岁 月的沧桑沟壑纵横,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头儿。把希 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你可好好念书,儿啊。
原上骑着骏马的牧民们,想到马群疾驰的关东原野……
⑧我还给父母说起,母校赤峰学院请我去当特聘教授,与我商议为 后来我发现我的长相开始像马了,窄长脸,眼神机警而
学生们开什么课,我说我们需要给孩子们阐述美。美不软弱,更不 有野性。对我来说,马是更好的归宿。我是草原上温驯
虚无,我们通过诗文告诉孩子们国土广阔之美,文章渊深之美,还 的老马,低着头,驮着我爸我妈和我的文化使命,慢慢
理解词语的四种方法
三.形容比喻法
四.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法)
解释成语的时候,直接写出形容或比喻义:形
容....的样子(喻:样子)
如"瞠目结舌”可解释为“形容惊呆到表情凝 固,说不出话的样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2 词语理解与赏析
目
教材设问学考点
录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词语含义 (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 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 中的具体含义?)
词,贴 切 形 象 地 体 现 了 …… 的 特 征,表 达 了……的情感。
C.叠词:音律和谐,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 美。
D.拟声词 :运用拟声词 “× ×”,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的情态美, 流露出……的情感。 思路三: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注意:以上思路可直接用于概括组织答案
容,可用原文内容的关键字进行概括。
(2)联系主题释义法。词语在具体的词、句、篇中无法概括时,就需从文 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3)心理揣摩法。对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可从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 理活动进行揣摩,从而概括其含义。
(4)近义词换词比较法。选用与该词本义相接近的词语,进行替换,将两 个词语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规范:“××”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形象地写 出了……,表达了……。
走过去就行(!)。生命与生命,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 ⑧一场霜下来,园子一片惨白,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草木把生命的力量转到 了地下的根须,春天的气息一来,它们就会萌发(?)。虫子呢?我宁愿相信它们 都活着。明年再露面,虫子们可能已脱胎换骨成另一副样子,当然,它们也根本记 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过它们, 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好在,这个人是记得的。 ⑨头顶的槐枝上面挂着只空蝉蜕,在微风中悠荡。那个吵闹了整个夏天的狡猾 家伙来个金蝉脱壳,不知去了哪里。我轻轻摘下它收起来,留到明年夏天,到时候 还给当初蜕掉它的主人———喂,你去年丢掉的衣服,我给你收起来了,现在还给 你……∥ ⑩我常去的这个园子不大,却盛下了我很多的思量(?)。
记叙文阅读--理解赏析词句-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记叙文阅读03理解赏析词句【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词语理解赏析。
①“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
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②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希望的种子”的内涵。
③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④请学着“xx”的批注,给这里的“xx”写批注。
2.句子理解赏析。
①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③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④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
赏析下列语句,再找出一两处精彩的描写,做一些批注。
⑤请结合语境,将文章第⑨段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简要赏析。
二、答题方法。
1.词语理解赏析。
(1)词语理解。
分析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明确词语本义,联系上下文推敲词语具体的语境义、临时义,注意把握词语的修辞义、双关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褒/贬义里可能隐含的情感倾向)。
(2)词语赏析。
①含义上: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②修辞上: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析修辞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③词性上:判断词性,分析词语所反映的情形、表现出的人物品质、表达的情感。
动词、形容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鲜明生动;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叠词:使句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
2.句子理解赏析。
(1)句子理解。
①定位信息范围。
总领句:从下文寻找相关信息。
过渡句:从上下文寻找相关信息。
总结句: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
②分析。
原因——解释句子这么说的原因。
写作手法——从描写、修辞等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将生动或夸大的内容还原为朴实的说法。
关键词语——找出关键词语,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微阅读之记叙文词语品析
表现力强的词语。“词语的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 体的、附加的、延伸的等、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 内在联系的新的意义。“作用”指“重要词语” 在文章内容、 主旨、结构上的作用,如揭示文眼的词,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 词,揭示文章主旨的词。“效果”侧重于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味 用词的精准、生动、形象、丰富的表情达意。
例二: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 迅《藤野先生》)理解“ 实在”“标致”的含义。
第一步:“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 意思。 第二步: “实在” “标致”在一般情况下是指青年男子、女子 长得非常的漂亮,是用来赞扬别人的话。而在文中形容的是一 群清国留学生将油光可鉴长辫盘在头顶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的丑恶形象。可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实在标致呢,这里显然有特 殊的含义。 第三步:对比这两种情况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得出结论, 作者使用““实在”这个词,是为了揭露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这里用到了反语,强烈的讽刺了他们,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 答案:“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 行为的厌恶之情。 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 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 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词语解释方法
1.描述式解释法。从词语反映出的形态、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 语的意义。如,高手:形容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2.比喻形容法。如,花里胡哨: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词语替代法。如,奉还:归还。 4.拆分法。如,奉养:侍奉赡养。 5.反义解释法。如,陌生:不熟悉。 6.语境联系法。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狡猾”在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
4、《天使儿》第47题: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当商未鞅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⑵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鞅名声赫赫,才气逼人, 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词语含义及赏析(记叙文常见考点)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写作手法(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
虚实结合等)
词语的表达效果
2、答题技巧: (3) 加点词语如不能从修辞手法,或词性去解题, 那么最后考虑词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贬词褒用、
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答题模式:“XX”词运用……(写作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出……(对象)的……特点(状态)(2分), 突出……(主题),表达……(情感)(1分)。
A、答题时必须联系词语的表面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从具体的语境中去作答)。 B、答题具体步骤:结合文章主旨,紧扣原文,找出其指 代的具体内容。筛选信息,整合概括,组织语言,准确回 答。 C、答题模式:“XX”一词原指……,在这里指……, 起到了……作用。
例4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 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 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藤野先生》)
例5.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的说,咳了 一声,拧起眉头。(《变色龙》)
咳:用咳嗽声音表示自己很威风严厉的样子 深层含义:“咳”,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奥楚蔑洛夫 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警察形象,给人厌恶之感。
词语的表达效果
1.词语理解也可从表达的生动形象,即词语品析 角度命题的,如有些动词、形容词的表达作用等。 注意词语要回归原文,紧扣文章的主题,揣摩作 者的情感。 2.答题技巧: (1)首先看加点词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运用了 修辞,按照修辞的模式来答题。
记叙文专项训练之词语赏析汇总
七年级下记叙文专项训练——词语赏析一、明确目标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词语的作用的考查形式2.归纳答题思路3.通过对词语赏析角度的归纳,掌握答题方法教学重点:回归教材,归纳教材中出现的词语的特点及作用,明确答题思路教学难点:能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此类题目易错点:没有把握词语的赏析角度,概括要点不准确或不全面突破方法:回归教材,理清内容,归纳总结二、教材回归,小组交流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妙处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3、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决定委屈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散步》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5、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6、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7、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沈石溪《斑羚飞渡》8、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宗璞《紫藤萝瀑布》9、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10、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分类练习二:理解、赏析词语(2014年南宁市中招)刀爱⑴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
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
⒃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
(4分)(1)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2013年郑九语二模)宗月大师老舍①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
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来了。
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
一进门,他看见了我。
“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
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睛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学校在离我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庙里。
庙不甚大,学校是在大殿里。
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
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
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
我拜了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
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④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
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
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
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
此外,他还有几处店铺。
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见过的点心。
他绝不因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
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
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
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⑥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
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
假若在这时候他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
可是,他好善。
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慈善事业。
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得最密。
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是延长贫民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
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
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胜理智的。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
后来,他的花园也出了手。
他入庙为僧,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
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
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
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
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⑧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到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
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
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
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人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⑨他是宗月大师。
10.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2)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2011年郑九语二模)长途跋涉的肉羹林清玄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
”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
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
当时的交通不便,从风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
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
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
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
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风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
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
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
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⑩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
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
‘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⑩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⑩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
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
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
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8.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2)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2014年郑九语二模)谁是你的重要他人毕淑敏①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
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
我很荣幸被选中。
②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
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