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为主义及代表理论赫尔逻辑行为主义托尔曼目行为主义和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62页PPT

合集下载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3.学习的表现形态:潜伏学习 潜伏学习(或潜在学习,latent learning) 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亦即有机 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 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 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四、对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简评 贡献: 1.促进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2.对认知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促进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 局限:理论因凌乱和模糊而受到批评;用动物
的行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具有局限性.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第三节 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心理学
一、生平 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
物之一,也是企图建立统摄性单一理论用以解 释所有行为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二)心理学的性质
斯金纳主张心理学是完全实证性的实验研究,把心理学看作 是完全致力于行为研究的自然科学。
R=f(S) 其中R表示行为反应,代表因变量;S表示刺激情境,代表自
变量。
R=f(S、A)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斯金纳对反射的看法相当独特,因此他对行为进行研究
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心理学家所采用的反射分析法,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心理学史》新行为主义
二、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
托尔曼认为整体行为有如下特征: (1)整体行为总是指向或离开一定的目标对象; (2)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象,整体行为总是选择一定

新行为主义及代表理论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及代表理论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二、托尔曼目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托尔曼一贯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 本立场。他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麦独孤策 动心理学、武德沃斯动力心理学等各家的思 想,从而提出了自己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尤其在他的学术生涯的后期,他深受勒温场 论的影响,并将行为场等勒温特色的概念引 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最终使得他的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浓郁的现象学 味道。
(一)托尔曼心理学的基本立场: 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 他反对华生对行为所作的分子性 定义,即以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结 的概念来描述行为,托尔曼大声呼吁 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 在阐释了研究整体行为及其特征 之后,托尔曼还考察和研究了影响行 为的机体内部因素,并修改了传统的 行为公式,即在刺激——反应两个变 量之间嵌入了中介变量。这也是他的 理论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赫尔坚决主张动物和人的一切适应性行为, 从根本上说是物理的、非心理的。他认为建立 一条从简单的电子质子运动一直延伸到复杂的 目的性行为(包括理性行为和道德行为)的连 续不断的逻辑链索,是科学的理所当然的目标。 赫尔特别赞赏欧几里得和牛顿等人关于数学和 物理的演绎系统,并把它作为模型用来发展成 一种普遍的和形式化的行为系统。这就是他所 倡导的假设-演绎系统。假设-演绎系统开始于 假设,每个假设充分地完满地与一个逻辑系统 相结合,从中演绎出结论(定理)来。如果结 论与经验事实相符合,假设就保留;否则,假 设就得加以修改或排除。
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和强化原则 赫尔认为,刺激与反应在时间 上的接近将加强该刺激引起该反应 的可能性,但接近并不是学习的唯 一条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学习 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强化,没有强 化,便没有学习。强化分为初级强 化和次级强化。
行为的动力:内驱力 赫尔认为,内驱力是一 种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 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 反应的动力,它的力量可以 由生物需要被剥夺时间的长 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 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1913年—1930年
华生
1930年后
托尔曼
赫尔 斯金纳 班杜拉
华生
• 基本观点
• 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建立在他 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心 理学应以可观测到的行为为 基础。他坚持,外界刺激和 观察到的反应之间的学习联 系是人类发展的基本组快。 他相信儿童没有先天倾向他 们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生长 环境和重要他人对待他们的 方式。
华 生
托 赫斯

尔 尔金




早期行为主义的特征
以刺激和反应等术语来 解释行为
客观主义
外周论
行为主义
环境决定论
强调联结学习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征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特征
使用心理学概念
客观主义 新的新行为主义
强调行为和认知的 结合
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区别一
——核心词 心理过程
• 早期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否认心理的 作用
• 新行为主义虽然提出了“中介因素”,但 他们以机械论的观点解释“中介因素”而 非承认心理作用
• 新的新行为主义则把心理过程看成积极的, 主动的。
(有机体) 认知等心理过程
区别二 核心词—— 科学哲学影响
实证主义:
以现象为出发点 拒绝感觉材料 通过现象归纳得到科学定律
逻辑实证主义
以经验为根据 以逻辑为工具 进行推理 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简介
班杜拉经典实验
• 班杜拉(1925-),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 学家,1951年获得 硕士学位,1952年 获得博士学位(27 岁)。1983年开始在美国的斯坦 福大学任教,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会 主席。多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主要著作有《青少 年的攻击》、《社会学习与人格发 展》、《社会学习理论》。

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第六章新的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1950年前后,由于托尔曼的理论过于简略,过于纲领化而无法继承;赫尔则因致力于其深奥莫测的理论术语的数量化而陷入困境中。

导致了赫尔、托尔曼理论体系影响的衰落,使行为主义心理学失去了信念的基础,行为主义出现了“范式”的危机。

同时,新行为主义信奉的理论及方法基础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于是危机发生。

阵营内部出现两种观点:一种以斯金纳为代表,发展了行为分析原理,倡导激进的行为主义,取代赫尔派而在行为主义阵营中获得支配地位。

另一部分行为主义者以罗推尔、班图拉、米契尔等人为代表,主张采用更“温和”的态度,大胆引入刚刚兴起的认知术语来说明人的行为,试图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行为主义的禁区,去寻找新的出路。

在这两种观点中,产生了新的新行为主义。

那么,它是从哪一种观点发展形成的呢,美国心理学史家库克认为:“温和的新行为主义几乎全然丧失了其可鉴别的特点。

的确,观点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值得在其名称前面再加上一个新的…新?字。

”这样,行为主义的第三代??继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之后,新的新行为主义便产生了。

第一节新的新行为主义概述一、新的新行为主义的历史背景(一)行为主义的危机;(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三)认知革命的影响。

二、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班杜拉:加拿大,心理学专业,博士。

斯坦福心理学系主任,1974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2004年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杰出终身贡献奖。

主要著作《行为矫正原理》;《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社会学习理论》等。

(二)罗特、米契尔、斯塔茨罗特:犹太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著书《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将社会学习概念应用于人格和临床领域。

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主席,临床心理学分会主席。

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

米契尔:奥地利人,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

与班杜拉一起研究满足延宕及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三大行为主义的比较

三大行为主义的比较

三大行为主义的比较心理131 梁志豪学号:1308300007摘要: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美国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区别于先前心理学派的根本特点是:它排斥意识,主张将行为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按照行为主义的发展顺序,可以将其划分为早期行为主义(即经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即操作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即社会认知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2早期行为主义主张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主张环境决定论和外周论。

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新的行为主义则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关键词: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外周论中介变量操作主义早期行为主义一、历史背景1.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后半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大量普及,许多农村人进入城市,国家需要对这些人进行训练以使他们学会新的生活技能,正是由于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志的研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行为主义适时而生。

同时,行为主义也是美国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这个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的老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人才进行治理。

综合说来,行为主义就是美国在20世纪初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一种要求和反映。

2.哲学背景:虽然早期的行为主义拒绝以任何哲学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它是以机械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作为想、哲学基础的。

3.自然科学背景:俄国的谢切诺夫、巴普洛夫和别赫切洛夫的生理学研究为行为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4.心理学背景:虽然受到社会、哲学和科学的影响,但是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才是行为主义产生的内部因素。

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及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及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及新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20世纪初叶,美国已进入高度机械化生产阶段,急切需求提高劳动操作效率使劳动生产率增加。

心理学家适应社会需求逐渐从观察人的内心世界走出,进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领域,麦独孤和皮尔斯波利就都曾提出心理学可以最恰当定义为研究行为的科学,但行为主义真正成为独一流派,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以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而宣告正式成立。

1.古典行为主义(S-R)华生狠狠抨击了内省法,他认为意识概念不合理,内省法心理学家们根据需要假设把一些东西放到意识中,于是在分析意识时,找到的自然也只能是他们当初放进去的东西,他们却总是在争议这些当初放进去的东西,造成内省结果不统一,如果连最优秀的精神分析家们对同一意识元素也是持有不同观点,那这一概念应怎样被大众所接受。

华生由此结合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放弃意识元素,通过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提出刺激一反应(S-R)公式,认为行为的最小单位是刺激反应联结,称复杂的反应为动作,即一个动作就是一组反应,促使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原因是整个的一组反应按照一定方式(本能或习惯)加以联合。

根据华生观点,一切的活动是以动作为单元,刺激反应为单位通过条件反射叠加组合,重复累和。

连情绪亦是如此,复杂情绪的形成也不过是建立在爱、怒、惧基础之上,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将这三种原始情绪整合发展循序形成的,而这三种基础情绪是涉及整个躯体参与的强烈变化,可用外部表现加以定义,也是动作。

华生思维机制在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主张外周论,提出思维位于外部器官,彻底远离内省、意识等与内部心理有关的说法,表明古典行为主义对身体外部组织的重视,意图通过外显观察来解释所有行为并总结行为规律,但同时全盘舍弃意识也是这一学说的弊端,和精神分析只注意意识而忽视行为的研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极端的表现。

第一节从新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一节从新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

第一节从新行为主义到新的新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由于无视有机体内部过程,其极端化和简单化的倾向招致了心理学界的强烈反对,到本世纪30年代末大势已去,成了强弩之末。

因此,许多行为主义者便设法将行为主义改良为一种真正的科学心理学,他们采取了一种既发展客观实验,也发展客观的心理学理论的做法。

改良后的这个行为主义派系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这样便把行为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行为主义的兴起受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的影响。

逻辑实证主义发展了可被观察原则,认为只要有可被观察的事实作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而得到的命题和概念便是可接受的,并可在此前提下构建假设和理论。

从这种观点出发,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及其弟子斯彭斯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力图解释刺激、反应如何以及为何发生联结,并仿照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案,设定了一些中介于刺激、反应之间的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和因素,试图弥补华生等早期行为主义者对有机体内部过程研究不足的缺陷。

赫尔和斯彭斯的理论吸引了众多的心理学家,从3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初,他们在实验心理学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但是,随着实验证据的积累,赫尔的理论暴露出严重的缺陷。

赫尔把学习等同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获得,他相信只要依循严格的科学步骤,按照逻辑实证主义有关逻辑演绎的方法,心理科学的进步就势在必得。

心理学家可以解释复杂的学习现象,并能把得之于动物学习的实验结论应用于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

但是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赫尔的理论体系充满着矛盾,由这一理论体系得出的推断在实验验证中连续遭受失败。

“到赫尔的巨著《一种行为系统》出版之时,亦即就在他死前不久,他的学生及其支持者领悟到整个规划具有深深的缺陷,围绕着赫尔理论的一片欢腾转为失望甚至绝望。

”另一位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为了解决早期行为主义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的、欲求、动机、内驱力等概念,论证了它们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然而,他的基本立场是行为主义和操作主义的,他强烈反对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自心理学独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下介绍主要的几个学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1878—1958)。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

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

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

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

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

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2、托尔曼的目的性新行为主义
1)主要观点:
不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强烈反对构造主义式的内省 与华生研究行为不同,他将行为分为两种:分子行为和 整体行为,在托尔曼看来,心理学应该研究整体行为 引进“目的行为”概念,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由目的引 导的,所有行为都在于达到某种目的,并学会达到一个 目的的手段。 最独特的贡献是他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S-O-R,中 间变量O介于自变量(S)和因变量(R)之间,两种中 间变量是:需求变量-动机,认知变量-能力。 符号学习(学习的符号)-格式塔模式,以学习的认知理 论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提出期待位置学习及潜伏学 习的概念,并设计了一系列精巧的实验证明他们。

心理学兴起
华生行为 主义心理学
出发点
研究方法
评价
可观察的 事实
客观的 观察法
条件 反射法
言语 报告法
测验法
可观察的事实
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 刺激 内引起机体反应的各种变化
反应 由特定刺激作品于有机体而引起的内隐
与外显的机体变化
行为 由这些简单的机体生理反应组合而成
的一套复杂反应系统
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外界环境或身体组织内引起 机体反应的各种变化。 反应:有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有机体而引起的内隐或外 显的机体变化 华生将人类的反应分为四类: a:外显的习惯反应 b:内隐的习惯反应 c:外显的遗传反应 d:内隐的遗传反应
习惯:许多连续进行的反应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 连锁反应,再经过多次重复就能不依赖外界刺激而进 行活动,形成习惯、思维活动和动作技能都是习惯, 习惯就是反应系统。
无帮助的观察,即自然观察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 测验法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简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姓名:钦锐琦学号:30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摘要: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包括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们不仅对心理学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又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整理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

并简要分析了这三大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大势力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这些学派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并有其贡献于局限。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一、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历史渊源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

主要表现有三点:把人和动物相混淆,只承认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不承认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割裂意识与行为,否认意识的存在及其可知性,否认心理的认知功能,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简化为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否认行为的遗传,单纯强调学习和训练的作用,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等人主要是以新实在论为其哲学根据,通过抹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来否认客观存在。

新行为主义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操作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背景:行为主义与生理学的关系直接,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和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是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据。

下列是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下列是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下列是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古典行为主义时期:华生、霍尔特、魏斯、亨特、拉什利;新行为主义时期:托尔曼、赫尔、斯金纳;新的新行为主义时期:斯彭斯、波利斯、宾德拉、班杜拉、米契尔。

主要贡献一、促进客观研究行为主义摒弃心灵主义和内省主义,承认外部刺激的客观存在,反对把心理封闭在主体之内,主张以客观行为作为心理学的对象,以严格的客观法代替主观的内省法。

这就摆脱了主观心理学脱离实际的研究取向,在心理学走向客观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历史功绩,使心理学从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物主义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二、丰富研究领域行为主义加深了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研究,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得了重大成果。

另一方面,由于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直接使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处于合法地位。

行为心理学家积极开展关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并试图用动物学习规律来说明人类心理规律。

行为主义还积极发展了联结学习理论,把被动的古典条件作用学习推动到主动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的新阶段,并蕴含着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因素和胚胎形式。

华生还把实验法引进儿童学习领域,促使人们对儿童情绪的发展和特定情绪的特定反应模式做了大量研究,丰富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行为主义的研究,在学习心理学上的贡献甚大。

三、促进实际应用行为主义突出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客观性、开放性和操作性,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就决定了行为心理学更加注重面向实际生活,重视心理效应和发展应用心理学。

华生认为,行为主义的立场和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使某些心理学分支脱离它的本源而日益兴盛起来,比如药物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

行为认识论、行为实验分析以及应用行为分析至今依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美国,行为主义思想不仅普遍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而且渗透到人文科学,如社会学、政治科学、行为科学,甚至艺术领域。

起源约翰·华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创了方法学的行为主义,他反对内省的研究方法,主张以纯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
B-因变量(行为); -因变量(行为); S-环境刺激(环境情境); -生理内驱力; );P-生理内驱力; -环境刺激(环境情境); H-遗传;T-过去经验或训练;A:年龄 -遗传; -过去经验或训练; :
自变量
S-R
S-O-R
中介变量的分类: 中介变量的分类:
早期分类: 早期分类:
需求变量:指动机,包括饥饿、 需求变量:指动机,包括饥饿、渴、安全等需求,决 安全等需求, 动机, 定行为的动机 回答行为的“为什么” 定行为的动机,回答行为的“为什么”的问题 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动作、技能等, 认知变量: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动作、技能等,决定 行为的知识和能力 回答行为的“是什么”的问题。 知识和能力, 行为的知识和能力,回答行为的“是什么”的问题。
=[D • SHR – (IR+SIR)]- SOR
SER
=[D • V • K • SHR – (IR+SIR)]- SOR
第四节 托儿曼的认知行为主义
简介:新行为主义的代表, 简介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
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 的创始人,力图客观了解行为的目的性。对 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 学习心理学有较大的贡献,提出整体行为模 中介变量的概念 的概念, 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弥补华生古典行为主 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学习理论, 义的缺陷。并建构符号完形学习理论,亦成 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责难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点: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特点:
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重视对 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 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 中介变量的概念 主张整体行为观, 主张整体行为观,以改变华生局部性的分子行为观及将 整体行为观 行为归结为肌肉运动的简单组合; 行为归结为肌肉运动的简单组合; 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 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用科学操作使心理学术 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 语客观化, 语客观化,摆脱那些不能进行客观观察或科学论证的问 题。

两位伟大的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斯金纳

两位伟大的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斯金纳

两位伟大的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斯金纳两位伟大的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者扩大了行为主义学说和方法论,远远超出了沃森的一套概念。

他曾用简单化的术语把行为描述成“紧随一些即定刺激而产生的、有横纹和没有横纹的肌肉及腺体变化”,这个观点后来被称作“肌肉抽动心理学”。

有一阵子,他的信徒们坚持这个观点;如其中的一位沃尔特?汉特在1928年所写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是相对简单的肌肉和腺体活动复杂程度不一的组合。

”然而,要就行为的复杂形式说一些有意义的话,就必须以其未受损坏的形式来观察,如一些有特性和意义的行为。

一只筑巢的鸟不仅仅是对若干刺激采取若干反射的有机体,它还是一只筑巢的鸟──有一种带有目的的复杂行为。

如一位行为主义者埃德温?霍尔特在1931年所言,行为是“有机体正在做的事情”──觅食、示爱,等等──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仅是一系列用来构成其特性的反射,不仅仅是一个算术和,不仅仅只与加减关系有关。

可是,霍尔特不愿把目的归于动物本身;这会意味着思维的影响,即它会向前预测目标,然后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反过来,他将复杂行为的目的性归结于刺激──反应单元组合的过程:动物每一个步骤中的寻找与回避,构成了集合起来的刺激──反应单元,其方式是这种行为组合看起来好像是有意而为的。

这种说法模糊而无法令人信服,可是,它已经走到了任何正统的行为主义者能够走到的尽头。

耶鲁大学的克拉克L?赫尔(1884—1952)作为一名新行为主义者作出了更为重要的努力,他推动了行为主义,使它成了按照牛顿物理学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的严密科学。

赫尔起先准备当一名矿业工程师,可是,因为患了小儿麻痹症而致使下肢残废。

他转向心理学,因为这门科学不大可能涉及太重的体力活动,可是.工程学培训业已完成,他竟为行为主义推出了一种微积分。

如他在自传中所言:“1930年左右,(我)得出相当肯定的结论,即心理学是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其基本的法则都是可以通过少数几个普通的方程式加以定量描述的;个人所有复杂的行为最终将按照从(1)这些原初法则与(2)行为所从发生的情境中得出的二级法则归纳出来;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团行为,即严格意义上同量的社会行为,可能按类似方法作为定量法则从同一原初方程中导出。

5.新行为主义

5.新行为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12年到德国学习 1915年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18年加州伯克利分校任职 1937年APA主席 1958年APA杰出科学贡献奖 1959年退休
托尔曼的主要著作


论文:《行为主义新方案》(1922) 《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1932) 《导向战争的驱力》(1942) 《目的与认知:动物学习的决定者》(1923) 《格式塔与符号-格式塔》(1933) 《鼠和人的认知地图》(1948)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武德沃斯的动力心理学?sor公式?机制内驱力?生理学与心理学不能相互取代?机能主义强调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学习二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一赫尔二托尔曼三斯金纳一克拉克伦纳德赫尔clarkleonardhull18841952?1913年密歇根大学毕业?1918年威斯康星获博士学位?能力倾向测验1928?1929年耶鲁人际关系研究所?1929年耶鲁人际关系研究所?催眠和易受暗示性1933?1936年apa主席二爱德华蔡斯托尔曼edwardchacetolman18861959?1912年到德国学习?1915年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年加州伯克利分校任职?1937年apa主席?1937年apa主席?1958年apa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退休托尔曼的主要著作?论文
固定比率强化 固定间隔强化 变化比率强化 变化间隔强化

(四)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1957) 依赖外部强化,不能很好地解释儿童语言 发展的关键期、语言的创造性、语言表达 形式的丰富性等许多重要的问题。 受到乔姆斯基的批判

(五)心理治疗观
问题行为的成因:控制不当、强化不当、惩罚 心理治疗是不良行为产生的逆过程,是要纠正 一种特定的行为状态,必须对其产生的过程进 行分析。 治疗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控制、强化的过程,是 使行为朝向积极的、合意的方向转变的过程。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化学学院2005级王诣婧叶晨付磊摘要:作为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赫尔坚信科学的发现有时也可能通过逻辑推理过程来实现。

他认为,真正用演绎提出的解释具有一种逻辑必然性的特征,科学理论体系就是由大量相互关联的演绎构成的。

他在耶鲁大学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规律为基础,经由假设 - 演绎法研究而建立了包括一级学习系统和二级学习系统的系统学习理论,还派生了几种中介机制,即部分预期目标反应,强化梯度和习惯族系等级系统。

他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并根据其实验研究资料制定了一个精确的学习理论系统,还把学习定律加以数量化。

他的理论导致了动机与冲突、挫折与攻击、社会学习理论和生物反馈等一些领域的重要研究。

关键词:赫尔;假设-演绎行为主义体系;系统学习理论引言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是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构建了假设-演绎行为主义体系,把学习定律加以数量化,坚持和发展严格客观的行为主义途径。

30年代至60年代间,其学习理论是最占优势、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

赫尔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阿克隆。

1913年毕业于密西根大学,1918年获威斯康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十年间他在该校任心理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

1929年任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研究教授。

他开始专门从事关于概念的形成、能力倾向测验、烟草的效应和催眠术的研究。

三、四十年代,他以提出一套新的行为理论而出名。

他在该校任教23年中,培养不少心理学人才。

著名心理学家彭斯、米勒、吉布森等人,均跟随赫尔做过研究。

193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赫尔早期的研究兴趣相当广泛。

他曾系统地调查研究了烟草对理智功能的影响、人与动物态度的测验、概念的形成,以及催眠术等。

他曾整整花了10年的时间研究催眠的问题,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一本专著。

1927年,赫尔第一次读到巴甫洛夫的著作,对其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印象极深,从而对条件反射和学习的问题发生了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