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设计课程设计
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设计课程设计
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设计课程设计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摘要作为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信息,脉搏波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中,受到广泛重视。
目前,"摸脉"方法仍然是医生诊断疾病所采用的一种普遍技术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综合信息,如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的血流特性,其医学价值重大。
无创血氧浓度和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就是在脉搏波的波形分析基础上实现的。
由于人体的生物信号处于强噪声背景下, 脉搏波作为一种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处理,才能满足进行采集和观察的要求。
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完成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透射式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电路,并对其在使用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放大器滤波器传感器1目录摘要 (1)绪论 (3)第一章. 动脉脉搏波的相关理论 (4)1.1 动脉脉搏波的产生及波形特点 (4)1.2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 (6)1.3 脉搏波的研究意义 (9)第二章.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方法 (10)2.1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综述 (10)2.1.1 柯氏音听诊法 (10)2.1.2 示波法 (10)2.1.3 扁平张力法 (11)2.1.4 超声波法 (12)2.2 弱信号测量相关知识 (12)2.2.1 电气设备干扰 (12)2.2.2 常规小信号检测方法 (14)第三章.系统设计及实现 (15)3.1 系统总体设计与框图 (15)3.2 PPG传感器设计 (16)3.2.1 光源的驱动电路 (16)23.2.2 光电接收及前置放大 (17)3.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19)3.4 二阶高通滤波电路 (23)3.5 二级放大及电平提升电路 (26)第四章. 系统运行结果测试 (27)4.1采集电路测试 (27)4.2 初级放大和滤波电路功能测试 (28)4.3系统总体测试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1)3绪论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其值通常用mmHg来表示(1mmHg =0.133kPa )。
脉搏传感器的课程设计
脉搏传感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脉搏传感器在监测人体生理信号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脉搏传感器的接线方法和使用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脉搏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并绘制出相应的波形图。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科技价值观。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结合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脉搏传感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对科技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脉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脉搏传感器基础知识: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脉搏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关联课本第四章第二节关于传感器的内容。
- 教学安排:2课时,通过PPT展示、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脉搏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2. 脉搏传感器的接线与使用:指导学生进行脉搏传感器的接线,学习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
- 教学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进行实践操作,2课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脉搏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脉搏传感器在医疗监测、运动健康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设计课程设计word版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摘要作为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信息,脉搏波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中,受到广泛重视。
目前,"摸脉"方法仍然是医生诊断疾病所采用的一种普遍技术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综合信息,如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的血流特性,其医学价值重大。
无创血氧浓度和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就是在脉搏波的波形分析基础上实现的。
由于人体的生物信号处于强噪声背景下, 脉搏波作为一种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处理,才能满足进行采集和观察的要求。
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完成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透射式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电路,并对其在使用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放大器滤波器传感器目录摘要 (1)绪论 (3)第一章. 动脉脉搏波的相关理论 (4)1.1 动脉脉搏波的产生及波形特点 (4)1.2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 (5)1.3 脉搏波的研究意义 (8)第二章.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方法 (9)2.1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综述 (9)2.1.1 柯氏音听诊法 (9)2.1.2 示波法 (10)2.1.3 扁平张力法 (11)2.1.4 超声波法 (11)2.2 弱信号测量相关知识 (12)2.2.1 电气设备干扰 (12)2.2.2 常规小信号检测方法 (13)第三章.系统设计及实现 (14)3.1 系统总体设计与框图 (14)3.2 PPG传感器设计 (15)3.2.1 光源的驱动电路 (15)3.2.2 光电接收及前置放大 (17)3.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18)3.4 二阶高通滤波电路 (22)3.5 二级放大及电平提升电路 (25)第四章. 系统运行结果测试 (26)4.1采集电路测试 (26)4.2 初级放大和滤波电路功能测试 (27)4.3系统总体测试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绪论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其值通常用mmHg来表示(1mmHg =0.133kPa )。
模电脉搏计课程设计
模电脉搏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中脉搏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2.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元件的功能和特性,如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3. 学会分析脉搏信号的特性,了解模拟信号处理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电脉搏计电路;2. 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对脉搏计进行调试和测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共同探讨、分工与协作;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功能- 滤波器类型及其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脉搏信号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设计基础知识2. 实践操作:- 模电脉搏计电路设计与搭建- 脉搏信号采集与处理- 模拟电路调试与优化- 小组合作探讨与解决问题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课时)- 运算放大器原理与功能- 滤波器类型及其应用- 第二章:脉搏信号分析与处理(1课时)- 脉搏信号特点- 脉搏信号处理方法- 第三章:模电脉搏计电路设计(2课时)- 设计原理与步骤- 电路搭建与测试- 第四章: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2课时)- 小组合作进行电路调试与优化-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信息检测系统设计
1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 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1 设计目的:(1)了解脉搏检测相关背景知识以及电工电子学、单片机、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常用脉搏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选择恰当方法应用于本设计。
(3)通过学习,具体掌握所选择脉搏测量传感器的使用特点、测量电路和使用方法。
1.2 基本要求(1)要求设计相关的硬件电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MCU和显示系统。
(2)设计恰当的测量电路,包括信号的放大、滤波及抗干扰设计等。
(3)设计异常心跳的报警电路。
1.3 发挥部分自由发挥2设计思路该装置是根据手指毛细血管的血容量随心脏搏动而改变这一生理特点,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以及单片机计数测量原理完成对心率次数的测量。
测量脉搏的装置是以脉冲跳动间隔时间为基准的倒计数方式,从而保证在几秒钟内得到精确的每分钟脉冲次数,并提高了快速测量的准确性。
该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在传感器两端加上一定的工作电压,则其输出电压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产生电压信号。
该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再由运放转将信号放大,然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
在进行处理前,信号将要分为两路,一路经波形变换后得脉冲信号,送单片机进行对电压信号的测频处理,并计算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另一路经A/D 转换后送到单片机处理系统进行波形测量与显示。
单片机把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过译码器显示在液晶屏上,同时当测得脉搏跳动次数超于规定脉搏跳动次数范围时,电路将自动进入中断,发光二极管闪烁,蜂鸣器报警。
键盘控制器用于功能选择。
系统的测频利用软件进行精度的调整,节省了资源。
3设计方框图4各部分电路设计4.1.硬件系统的设计图4.1硬件数字前置电路设计图4.1.1.脉搏信号的检测硬件电路中,关键部分在于脉搏信号的检测。
系统采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和硫化镉光敏电阻组成投射遮光指套式光电传感器发光二极管稳定性好,遮光指套式的装置式的装置减少了外界光的干扰,只需要将待测手指插入,便可以进行测量。
脉搏信号课程设计
脉搏信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信号的生理基础,掌握脉搏信号的测量方法和基本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脉搏信号的波形,并解释其与心脏跳动的关系。
3. 学生能够掌握脉搏信号的数学处理方法,如滤波、放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脉搏信号测量仪器,进行实际操作并获取数据。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脉搏信号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脉搏信号监测系统,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脉搏信号的研究产生兴趣,增强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知。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脉搏信号监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拓展课程,结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数学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脉搏信号的生理基础: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血液循环系统,脉搏的形成与传播。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物体的电现象,第四节 心脏的生物电现象。
2. 脉搏信号的测量方法:讲解常用的脉搏测量工具,如心电图、脉搏传感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物医学传感器,第二节 脉搏传感器。
3. 脉搏信号的基本特点:分析脉搏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等特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物医学传感器,第三节 脉搏信号的特点。
4. 脉搏信号的处理与分析:讲解滤波、放大等数学处理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数据处理软件。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第一节 滤波技术;第二节 数据处理软件。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设计生物医学工程1班-唐维-3004202327摘要:系统采用硅光电池做为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识取脉搏信号。
信号经放大后采用低通放大器克服干扰。
关键词:脉搏测量放大器二阶低通一、前言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
利用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在血液中大几十倍的特点, 可通过传感器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光传导式的脉搏信号检测电路,并说明所涉及到的问题和方法。
二、系统设计1 系统目标设计及意义设计制作一个光电脉搏测试仪,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并在显示器上显示所测的脉搏跳动波形,要求测量稳定、准确、性能良好。
2 设计思想(1)传感器:利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的换能元件用硅光电池,由于心脏的跳动,引起手指尖的微血管的体积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心脏收缩时,微血管容积增大;当心脏舒张时,微血管容积减少),当光通过手指尖射到硅光电池时,产生光电效应,两极之间产生电压由于指尖的微血管内的血液随着心脏的跳动发生相应于脉搏的容积变化,因而使光透过指尖射到硅光电池时也发生相应的强度变化, 而非血液组织(皮肤、肌肉、骨格等)的光吸收量是恒定不变的, 这样就把人体的脉搏(非电学量) 转换为相应于脉博的电信号, 方便检测。
(2)按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老人为100~150次/min ,在运动后最高跳动次数为240次/ min 设计低通放大器。
5Hz 以上是病人与正常人脉搏波体现差异的地方,应注意保留。
(3)测量中考虑到并要消除的干扰有:环境光对脉搏传感器测量的影响、电磁干扰对脉搏传感器的影响、测量过程中运动的噪声还有50Hz 干扰。
光电脉搏测量仪
光电脉搏测量仪设计报告一、设计意义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Array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因此,需要有使用更加方便,测量精度更高的设备。
二、关键技术脉搏检测中关键技术是传感器的设计与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 本文设计的脉搏波检测系统以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并采用了脉冲振幅光调制技术消除周围杂散光、暗电流等各种干扰的影响。
并利用过采样技术和数字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代替实现模拟电路中的放大滤波电路的功能。
本系统模拟电路简单,由ADC841芯片实现脉搏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脉搏次数的计算等功能,因此体积小,功耗低,系统稳定性高。
本系统可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PC 机)的实时通讯, 因此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三、硬件设计3.1 设计框图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
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
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
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
脉搏传感器课程设计
脉搏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脉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通过脉搏传感器进行生理信号采集的方法,了解数据传输与处理的初步知识。
3. 学生能了解脉搏传感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脉搏传感器的组装与调试,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与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项目实践,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脉搏传感器产生兴趣,培养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养成合作、分享、尊重他人成果的良好品质,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脉搏传感器基础知识:- 介绍脉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功能特点。
- 分析脉搏传感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心率监测、血压测量等。
2. 脉搏传感器实验操作:- 教学学生如何组装、调试脉搏传感器。
- 指导学生使用传感器进行生理信号采集,学习数据传输与处理方法。
-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脉搏信号的因素。
3. 项目实践与拓展:- 分组进行项目实践,设计并实现基于脉搏传感器的简易心率监测装置。
- 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脉搏传感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运动健身、心理监测等。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向学生讲解脉搏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应用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描述脉搏信号的特性,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原理图和PCB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线,提高电子设计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电子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原理:讲解脉搏信号的特性,介绍光电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等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在电子脉搏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模拟电子技术”第2节“传感器及其应用”2. EDA软件操作: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原理图绘制、PCB布线等,掌握电子脉搏计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第1节“EDA软件概述”和第2节“原理图与PCB设计”3. 电子脉搏计搭建与调试:分组进行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熟悉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第3节“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4. 实践项目:开展小组合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设计、搭建、调试及性能测试,撰写实践报告。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脉搏计
数字电子脉搏计一.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电子脉搏计,要求:实现在15s 内测量1min 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数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
1.实现在15秒内测量1 min 的脉搏数;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3.测量误差小于4次/min 。
二.总体框图图1总体框图方案设计:此方案采用脉搏传感器,74LS160计数器,集成运放放大电路,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异或门组成的4倍频电路等电路。
脉搏传感器的作用是计时器信号发生放大整形电路四倍频器倒数计时555计时器计数器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响应的电脉冲信号。
由一个运放器和三个电阻就组成了符合要求的放大电路。
倍频电路要对脉搏进行调频,如将15s内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频率4倍频,即可得到对应一分钟的脉冲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
555定时器是为了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本设计中采用简单的74LS160作为计数器,因为它是十进制计数器无需改装,直接使用。
因为脉搏测试器中需要上百位的数字。
因此,将三片74LS160直接按并行进位方式连接即的千进制计数器。
三、元器件清单本实验采用数电中常见的器件,这样我们就可以熟练地使用而且可以降低该电路的故障率。
以下为本实验所使用的器件。
表一元器件清单1、异或门:当两个输入一致时,输出为0,输入相异时,输出为1。
异或门的原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 555定时器CB555 12 七段译码器DCD_HEX 63 十进制上升沿计数器74LS160D 64 与门74LS08 3 两输入5 与非门74LS08 2 两输入6 非门7400N 1 两输入7 同或门CD4077 1 两输入8 电阻ROHM 4 10KΩ9 电阻ROHM 1 9.1KΩ10 电阻ROHM 1 100KΩ11 电阻ROHM 1 5.1KΩ12 电容16CE470AX 1 0.01μF13 电容16CE470AX 1 0.1μF14 电容16CE470AX 1 3.8μF15 电容16CE470AX 1 33μF16 异或门4070BD 4 两输入17 单刀双掷开关 118 交流信号发生器 1 5000Hz,5V理图与真值表如图2-1所示图2-1异或门的逻辑符号与真值表2. 2输入与门如图2-2所示,A、B为与门的输入端,Y为与门的输出端。
脉搏信号检测课程设计
脉搏信号检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脉搏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脉搏信号的产生原理和特点;•掌握脉搏信号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脉搏信号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脉搏信号检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分析脉搏信号数据,并进行简单的信号处理;•能够运用脉搏信号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关注健康、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脉搏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人体脉搏信号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包括心脏射血、血管壁振动和脉搏波传播等方面的知识。
2.脉搏信号检测的方法:介绍常用的脉搏信号检测方法,如光电容积描记法、脉搏波传导法、脉搏波反射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脉搏信号检测的应用:介绍脉搏信号检测在临床诊断(如心脏疾病、高血压等)、健康监测(如运动生理、睡眠质量等)和生物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4.脉搏信号检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脉搏信号检测设备,并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
5.脉搏信号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介绍脉搏信号数据的处理方法,如信号滤波、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脉搏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脉搏信号检测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脉搏信号检测案例,使学生了解脉搏信号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脉搏信号检测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脉搏信号检测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脉搏测量仪设计方案
1. 引言脉搏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脉搏测量仪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的脉搏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脉搏测量仪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
2. 硬件设计2.1 传感器选择脉搏测量仪的核心是脉搏传感器,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对脉搏信号的采集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选择带有光电传感器的脉搏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通过红外线光电技术来测量脉搏信号。
2.2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脉搏传感器的输出是微弱的光电信号,需要通过信号采集电路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我们建议采用放大器和滤波器的组合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去噪。
2.2.1 放大器设计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提高信号的幅值。
我们建议使用差分放大电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2.2.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高频噪声,保留脉搏信号的低频成分。
我们建议采用带通滤波器,设置合适的截止频率,以滤除高频和低频信号。
2.3 数据处理电路设计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完成后,需要将脉搏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进行进一步处理。
我们建议使用微控制器作为数据处理的主要控制单元。
2.3.1 微控制器选择选择适合的微控制器对整个脉搏测量仪的性能和功能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建议选择一款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微控制器,以满足脉搏测量仪的要求。
2.3.2 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在数据传输方面,我们建议使用串行接口(如UART)将脉搏数据传输到外部设备或计算机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存储。
3. 软件开发3.1 脉搏信号处理算法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需要实现一些脉搏信号处理算法,以提取和分析脉搏信号中的相关特征。
常见的脉搏信号处理算法包括脉率计算、心率变异性分析等。
3.2 数据可视化界面设计为了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脉搏测量仪,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数据可视化界面。
该界面可以实时显示脉搏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
3.3 脉搏测量仪的控制逻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脉搏测量仪的控制逻辑。
电子脉搏测试仪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测试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电子脉搏测试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2. 掌握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步骤;3. 学习如何解读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数据,并了解其与人体生理活动的关联。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子脉搏测试仪进行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3. 学会分析电子脉搏测试仪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现代医疗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课,以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其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测试仪的基本原理:讲解电子脉搏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输出等部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2. 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操作使用:详细介绍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维护”3. 数据解读与分析:教授如何解读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数据,分析数据与人体生理活动的关联。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数据采集与分析”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子脉搏测试仪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动手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实践操作与技能培养”5. 数据处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第七章“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子脉搏测试仪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电子脉搏测试仪的操作使用第三课时:数据解读与分析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第五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及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全面。
电子脉搏器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其应用场景。
3. 学生了解心率与脉搏的关系,知道如何通过电子脉搏器测量心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电子脉搏器的组装和调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脉搏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电子脉搏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脉搏器原理与电路分析:- 介绍电子脉搏器的基本原理,如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和整形等。
- 分析电子脉搏器的电路构成,包括传感器、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等元件的作用。
- 引导学生了解心率与脉搏的关系,掌握电子脉搏器测量心率的基本方法。
2. 电子脉搏器的组装与调试:-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组织学生进行电子脉搏器的组装和调试。
-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课时,介绍组装工具和电子元件;第2课时,讲解电路图并指导学生进行组装;第3课时,调试电子脉搏器并解决实际问题。
3. 电子脉搏器的应用与拓展:- 介绍电子脉搏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心率监测、健康管理等方面。
- 拓展教学内容,探讨电子脉搏器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子脉搏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设计报告-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医用电子设计报告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一、设计目的与意义脉搏的概念:脉搏的广义内容包括心尖搏动波、动脉波和静脉波。
其共同特点是频率甚低。
动脉脉搏为一般所说的脉搏,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从而使动脉管壁出现振动而产生的。
脉搏产生后沿管壁向全身动脉传播,在身体浅表有动脉通过的部位,都可触摸到脉搏。
所以动脉波的测量相对来说比较方便。
正常动脉波形如图。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管壁被扩张,形成脉搏波形中的上升支;下降支:心室射血的后期。
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由主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故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形成脉搏波形中下降支的前段。
随后,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的其余部分。
因为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
这一返流使主动脉瓣很快关闭。
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并且受到闭合的主动脉瓣阻挡,发生一个返折波,因此在降中峡的后面形成一个短暂的向上的小波,称为降中波。
老年人或者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顺应性较差,所以降中波不明显或者消失。
血管弹性不良而硬化时,上升及下降段也均呈陡峭状。
脉搏能反映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状态,如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力、血管充盈度、动脉管壁的弹性等等。
所以脉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顶目。
中医更将扪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对脉搏的分析更为细致,可以分辨出迟脉、数脉、代脉、浮脉、弦脉、滑脉和涩脉等等。
其中有以频率之不同而区分的(如迟脉、数脉),有以节律区分的(如结脉、代脉),有以深浅和形态区分的(如弦脉、滑脉、涩脉)等。
这就要求在设计脉搏传感器时,要对其灵敏度、频响、拾取信号的方向等作认真的考虑。
二、系统设计光电转换器的设计:①原理:利用光电池的光生电流大小与被测光的照度成正比的特性,用光电池作为光电变换器件。
生物体组织对波长大于600nm 的红光和近红外光线吸收的较少,透过较多。
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报告
人体脉搏计(1)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题目:设计一个人体脉搏计。
内容简要:人体脉搏计的设计是基于传感器,放大电路,显示电路等基础电路的基础上,实现对人体脉搏的精确测量。
其设计初衷是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群,方便快捷的测量脉搏次数,并用十进制数显示出来。
具体的各部分电路接下来将介绍。
传感器信号:传感器采用了红外光电转换器,作用是通过红外光照射人的手指的血脉流动情况,把脉搏跳动转换为电信号。
放大电路:由于人体脉搏跳动经过传感器后的初始信号电压值很小,所以利用反相放大器将采集的电压信号放大约50倍。
又因为该信号不规则,将接入有源滤波电路,对电路进行低通滤波的同时,再次将电压信号放大1.6倍左右。
该电路使信号得到80倍的放大,充分的放大方便了后面的工作电路。
整形电路:本电路旨在采用滞回电压比较器对前面放大以后的信号进行整形,使信号更规则,最终输出矩形信号。
倍频电路:倍频电路的作用是对放大整形后的脉搏信号进行4倍频处理,以便在15s 内测出1min内的人体脉搏跳动次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以提高诊断效率。
基准时间产生电路:基准时间产生电路的功能是产生一个周期为30s(即脉冲宽度为15s)的脉冲信号,以控制在15s内完成一分钟的测量任务。
具体各部分是由555定时器产生一个周期为0.5秒的脉冲信号,然后用一个D触发器进行二分频得到周期为1s的脉冲信号。
再经过由74LS161构成的十五进制计数器,进行十五分频,再经D触发器二分频,产生一个周期为30s的方波,即一个脉宽为15s的脉冲信号。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计数器采用3个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分别作个、十、百位,并将其设计成十进制计数器(逢十进位),再由7448译码器译码后接到七段数码管LTS547R(共阴极)上完成三位数十进制数的显示。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脉搏信号经放大、整形、倍频后进行计数的时间,另外还具有启动电路及为各部分电路清零等功能设计要求:最终仪器要能够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十进制数字。
关于放大器的课程设计
关于放大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放大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描述放大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了解放大器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 学生掌握放大器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放大器电路原理,搭建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与优化。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放大器电路的性能,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放大器应用电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放大器知识,激发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了解放大器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放大器基本概念:介绍放大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放大器概述- 内容:放大器的定义、放大器的作用、放大器的分类、放大器的应用领域。
2. 放大器工作原理:讲解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晶体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放大器工作原理- 内容: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 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放大器电路分析与设计- 内容:放大器电路分析方法、放大器电路设计步骤、放大器电路性能指标。
课程设计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脉搏波的概述1.脉搏波的定义脉搏波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源, 通过血管系的传导而产生的容积变化和振动现象。
当心脏收缩时, 有相当数量的血液进入原已充满血液的主动脉内, 使得该处的弹性管壁被撑开,此时心脏推动血液所作的功转化为血管的弹性势能; 心脏停止收缩时, 扩张了的那部分血管也跟着收缩, 驱使血液向前流动, 结果又使前面血管的管壁跟着扩张, 如此类推。
这种过程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有些类似, 因此称为脉搏波(pulse wave) 。
2.脉搏信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过程中, 经历过心脏的舒张、内脏流量的涨落、血管各端点的阻滞、血管内波的折一反射以及血管壁的黏弹等过程。
脉搏波不仅受到心脏状况的影响, 同时要受到内环境调控功能器官(脏器) 状态所需血液参数以及系统状态参数等的影响。
所以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 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3.脉搏测量的意义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包含了反映心脏和血管状态的重要生理信息。
人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病变等信息将以某种方式显现在脉搏中即在脉象中。
人体脉象中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
通过对脉搏波检测得到的脉波图含有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可以用来预测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 如:血管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变异会引起脉搏波波形和波速等性质的改变, 而脉搏的病理生理性改变常引发各种心血管事件, 脉搏生理性能的改变可以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 通过对脉搏的检测可以对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病变进行评估。
同时脉搏测量还为血压测量, 血流测量及其他某些生理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理参考信号。
设计目的与意义❖目的应用光电式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组成的脉搏测量电路通过示波器显示人体指端动脉脉搏信息❖意义通过观测到的脉搏的次数、跳动的波形为临床提供部分诊断价值的信息, 为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提供生理参考信号系统设计1.测量信号的特征❖人体信息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非线性和概率特性。
脉搏传感器设计报告
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
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要求:(1)实现在1min内测量脉搏数;(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3)测量误差小于±4次/min。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设计框图方案一1)信号发生与采集将脉搏跳动信号传感器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
可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非门进行放大。
3)低通滤波滤除空气中的高频,只让低频脉冲信号通过。
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的时候,空气中交流工频干扰最大,根据有源滤波的原理,在接至非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作为直流偏置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
4)整形电路可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形。
5)定时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进行1分钟的精确定时。
6)计数、译码、显示用来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片CD4 0110有计数译码功能,数码管采用共阴数码管。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信号发生与采集、定时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不变。
其他有所改变。
2)放大电路用普通运放进行发大,为达到高输入阻抗的要求,采用同相比例放大。
3)低通滤波在运放的反馈电阻上并联一个电容,达到滤波的效果。
4)整形电路通过运放组成的单限比较器进行脉冲整形。
方案二的放大电路除了在阻抗匹配方面略显弱势之外,使用更为普遍,。
为了探索非门再放大方面的应用,选择了方案一。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1.信号发生与采集脉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响应的电冲信号。
脉搏传感器是脉象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置电路的处理和结果的显示。
目前典型的脉搏传感器有以下三种:led/' target='_blank'>光电类、压阻类和压电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信息,脉搏波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中,受到广泛重视。
目前,"摸脉"方法仍然是医生诊断疾病所采用的一种普遍技术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综合信息,如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体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理和病理的血流特性,其医学价值重大。
无创血氧浓度和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就是在脉搏波的波形分析基础上实现的。
由于人体的生物信号处于强噪声背景下, 脉搏波作为一种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处理,才能满足进行采集和观察的要求。
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完成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的透射式光电脉搏波传感放大器电路,并对其在使用中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关键词: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放大器滤波器传感器目录摘要 (1)绪论 (3)第一章. 动脉脉搏波的相关理论 (4)1.1 动脉脉搏波的产生及波形特点 (4)1.2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 (5)1.3 脉搏波的研究意义 (8)第二章.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方法 (9)2.1 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综述 (9)2.1.1 柯氏音听诊法 (9)2.1.2 示波法 (10)2.1.3 扁平张力法 (11)2.1.4 超声波法 (11)2.2 弱信号测量相关知识 (12)2.2.1 电气设备干扰 (12)2.2.2 常规小信号检测方法 (13)第三章.系统设计及实现 (14)3.1 系统总体设计与框图 (14)3.2 PPG传感器设计 (15)3.2.1 光源的驱动电路 (15)3.2.2 光电接收及前置放大 (17)3.3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18)3.4 二阶高通滤波电路 (22)3.5 二级放大及电平提升电路 (25)第四章. 系统运行结果测试 (26)4.1采集电路测试 (26)4.2 初级放大和滤波电路功能测试 (27)4.3系统总体测试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绪论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其值通常用mmHg来表示(1mmHg =0.133kPa )。
它是反映人体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参数,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律、周围血管的阻力、大动脉的弹性、全身的血容量以及血液的物理状态等因素都反映在血压指标中。
血压分为动脉血压与静脉血压,在临床医学上所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一个心动周期过程中动脉血压的时域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BP)。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指出当收缩压大于140mmHg且舒张压大于90mmHg时为高血压。
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占总人口的13%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还要高[2]。
临床上还需要对危重病人和手术中的病人实行血压的连续监护,以防止病人出现意外,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因此血压测量在家庭保健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临床医学中,对人体血氧饱和度和外围血液循环状况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
人体的外围血液循环状况包括动脉脉搏波和静脉回流容积波,它们都反映了人体状态的重要信息,对它们的检测可以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肠管炎和末梢循环障碍等,同时也有助于观察血液动力状态的改变。
人体的血氧饱和度状况更是与人的心肺功能及呼吸、循环系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对它的检测在手术麻醉、监护室急救病房、病人运动和睡眠研究、以及氧疗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对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包括有创测量和无创测量两种方法。
其中有创测量方法能提供准确的测量值,但操作麻烦,不能进行连续的测量,并且会对患者造成痛苦甚至感染。
无创测量是基于光谱测量原理,利用光源照射被测部位,根据在接收端接收到的光信号来计算人体的血氧饱和度。
本系统正是基于上述讨论,从实际出发,以光电容积脉搏波扫描法为参考,设计出了无创透射式脉搏波波形传感放大器。
本设计可以实时、准确的采集和放大人体的脉搏波信号,继而可作为无创方式测量血压和血氧浓度的信号采集电路。
第一章. 动脉脉搏波的相关理论1.1 动脉脉搏波的产生及波形特点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间歇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血液压力时高时低的变化以及主动脉管壁时张时缩的振动。
这种动脉管壁的振动称为动脉脉搏。
动脉脉搏波在主动脉近心端形成的同时,立即将所发生的血压、血流量和血管壁周期性的振动迅速以波动的方式沿着动脉树一直扩散到整个动脉系统,从而形成整个动脉系统中血压时高时低、血流量时快时慢、血管壁时张时缩的波动。
这些波动在动脉系统扩散的过程,称为动脉脉搏波的传播。
而由血压、血流量、血管壁的脉动形成的扩散波动,则可分别称之为压力脉搏波、流量脉搏波、管壁脉搏波,这三类脉搏波是相互伴随产生的,因而可统称为动脉脉搏波【1】。
脉搏波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脉搏波是一种以低频成分为主的生理信号,可通过人体体表动脉如颈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等地方方便的检测出【2】。
图1-1 是一个典型的压力脉搏波波形。
一般来说,动脉脉搏的波形由上升支和下降支组成。
1、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血管壁扩张,构成了脉搏曲线的上升支。
其斜率和幅度受射血速度、心输出量以及射血所遇阻力的影响。
阻力大、心输出量小、射血速度慢,则斜率小、幅度低;反之则斜率大、幅度高。
2、下降支:心室射血后期,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流向外周的血量,因而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形成了下降支的前段。
随着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的后段。
其中在心室舒张、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管壁回缩使下降支急促下降,形成一个切迹,称为降中峡。
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瓣迅速关闭,同时使主动脉的根部容积增大,并且受到闭合的主动脉瓣的阻挡,形成一个折返波,称为降中波。
下降支的形状可大致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
外周阻力高,下降支前段的下降速率慢、切迹的位置则较高,降中波以后的降支后段坡度较陡;反之,则下降支前段的下降速度快、切迹位置较低,切迹以后的降支坡度小,较为平坦。
图1-1 压力脉搏波形1.2 脉搏波的传播速度为了导出脉搏波的传播速度,假定血管内的血液一开始是静止的,当脉搏波以速度c 向右传播时,在t 时刻波阵面到达1断面,再经过dt 时间后,波阵面到达2断面。
脉搏波波阵面到达之前,血液未受脉搏波的扰动,其压力为P ,血管横截面积为A 、血流速度0u =;波阵面到达之后,血液受到脉搏波的扰动,压力变为P dP +,血管横截面积变为A dA +,血流速度为du 。
图1-2 脉搏波速度的计算示意图由于在t 时刻,如图1-2a 所示,脉搏波只到达1断面,因而处在断面1与2之间的血液末受扰动,其体积为A cdt ⋅。
若血液的密度记为ρ,则这段血管中所包含的血液质量为 Ac dt ρ。
在t dt +时刻,如图1-2b 所示,脉搏波已到达1a 断面,但此时断面1也向右移动了du dt ⋅距离,因此体积为 Ac dt ⋅的血液段经dt 时间之后,将变为:()()a d t d u d t A d A -+(1-2-1)其多对应的血液质量将为()()a d t d u d t A d A ρ-+(1-2-2)根据血液流动的质量守恒原理,由断面1与2所包围的血液段,在脉搏波经过之前与之后,血液的质量应相等。
对于血液来说,在生理压力范围内,ρ是常量,因而有()()A c d t c d u A d A d t ρρ=-+(1-2-3)展开上式,考虑到在脉搏波传播过之后,有关力学量的变化仅是小量,可略去有关扰动量的二阶以上的小量,从而得A d u c d A= (1-2-4)在不计血液重力与摩擦力的情况下,作用在这段血液上的力在血管轴向上的分量将为()()P dP A dA PA PdA ++--(1-2-5)这样,在dt 时间内,作用在这个血液段上外力的冲量为[()()]P dP A dA PA PdA dt ++--(1-2-6)由动量定理,有[()()]P dP A dA PA PdA dt Acdtduρ++--= (1-2-7)展开上式,同样略去二阶以上小量后,得Acdu AdP ρ=(1-2-8)结合式2-12和2-16,并消去du ,则得脉搏波波速c 的一般表达式:c = (1-2-9)若进一步将动脉管认为是一个薄壁的弹性管,则根据动脉管横截面积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式00A D dP EhdA =(其中200r A π=,002r D =,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血管的截面积与直径,E 为血管的杨氏弹性系数,h 为血管壁的厚度),并考虑到0r r ≈,有:dP Eh dA AD= (1-2-10)将此式代入式2-17,可得脉搏波波速的表达式为:c = (1-2-11)这通常称为Moens-Korteweg 波速公式【3】。
显然,在推导上面的Moens-Korteweg 波速公式时,曾假定动脉管是均匀的直薄壁弹性管,而且是无限长的。
又略去了血液粘度的影响,并认为压力的脉动较小,以致可用线性化的方法来处理。
用Moens-Korteweg 公式计算出的脉搏波波速数值偏离实测的波速数值一般不超过15%,因此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下,这个波速公式是可以使用的。
当脉搏波沿动脉传播时,将受到血管壁弹性、血液粘度、血管壁的粘弹特性、泊松比以及周围组织对血管壁的约束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这使得分析脉搏波的传播规律更具复杂性。
1.3 脉搏波的研究意义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脉搏波的波形幅度和形态,包含了反映心脏和血管状况的重要生理信息。
因此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曾用“切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尤其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脉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大量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和动脉粥状硬化的初期,虽然患者还没有自觉症状,但血压、血流、血管阻力、血管弹性和血液粘性等一系列心血管血流参数实际上已发生变化,并首先反映在脉搏波的幅值与波形变化之中。
因此根据正常健康情况和不正常的疾病情况的脉搏波特征值比较判别,即可将心血管疾病潜在的危险尽早诊断出来。
血压是反映人体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生理参数。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率、周围血管的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全身的血容量及血液的物理状态等因素都反映在血压的指标中,所以血压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