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史纲第六章抗日战争课件PPT

三)抗日日战争胜利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考点58(分析题考点)
1.抗日日战争胜利利的意义 4/4 中国人人⺠民抗日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 外敌入入侵第一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第一一,捍卫了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土完整 第二二,促进了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三,促进了了中华⺠民族的大大团结 第四,对世界革革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利、维护
第二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日的旗帜 考点42
二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考点43 三)一一二二.九运动 考点44 1)1935年年8月月1日日《为抗日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呼吁" 2)1935年年12月月9日日,标志中国人人⺠民抗日日救亡新高高潮到来。 3)1935年年,瓦窑堡会议"建立立抗日日⺠民族统一一战线的方方针" 4)1936年年《停战议和一一致抗日日》"反蒋抗日日"——"逼蒋" 四)⻄西安事变 考点45 5)十十年年内战的局面面由此结束, 时局转换的枢 五)抗日日⺠民族统一一战线的形成原因 六)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考点47 1、抗日日⺠民族统一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4
A《国共合作宣言言》 B 承认共产党合法
2.抗日日⺠民族统一一战线的特点 3/4 (vs第一一次国共合作特点) A广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矛盾 B国共双方方有军队有政权的合作 C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一致的 共同纲领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日的正面面战场 一一)战略略防御阶段的正面面战场 考点48
二二)战略略相持阶段的正面面战场 考点49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抗日日”字样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防共委员会” “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方针。(消极抗日日) 总结:国⺠民党片片面面抗战——消极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战争

1937.7.7,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 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 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 (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 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 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2.1.28晚,日军发出通牒: “帝国海军鉴于多数邦人住居闸 北一带,为维持治安计,欲以兵 力配备该处,以负保安之责。本 司令希望中国方面应将闸北方面 川岛芳子 所有中国军队及其敌对设施从速 撤退。”
23点30分,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 战队在未得到中国军队的答复之 前,向闸北发动猛烈进攻。
炮制伪“满洲国”
花园口决堤事件
1938.6,9,蒋命令军队在河南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大堤。破堤而出的滔 滔黄水,经流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60多县,夺淮入海,89万人民葬 身黄水,近2000万人流离失所,使在抗战中倍受煎熬的中国人民又蒙 受新的巨大灾难。 花园口决堤对日军只能称一般,仅使其主力由沿平汉线和淮河两路合围 改为沿长江推进,日军战略部署并未打乱,武汉到底也没能守住。
土肥原贤二
秦德纯
“华北事变”
1935.6,何应钦和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 罢免部分抗日将领的官职;撤退河北省内一切国民党党部; 禁止中国国内的排外排日;使中日关系造成妨害人员或组 织不得进入天津;希望中国任命省、市等职员时,应选择 不妨碍中日关系人物;第51军、中央军第25师撤出河北省。 1935.9,日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公开宣称,要把一切势力 驱逐出华北,实现“华北经济圈的独立”和“华北五省的 军事合作”,“改变和树立华北政治机构”;“组织华北 五省联合自治团队。” 10月4日,日外务、陆军、海军三省经过协商,共同指定 了对华政策三条纲要,确认了日本分离华北的政策。 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

朱 德 与 彭 德 怀
叶挺
项英
新四军改编誓师大会 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林伯渠任边区政 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林 伯 渠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北平 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 动”、“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等口号,遭到国 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 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 会。会后,举行了更大 规模的示威游行。
(一)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935年华北事变到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策动,拼凑了一 些地方性傀儡政权
日本在台湾设立的总督府
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 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 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 礼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 ——“图”证如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 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政 源自,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叶挺
项英
新四军改编誓师大会 八路军改编誓师大会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林伯渠任边区政 府主席。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林 伯 渠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北平 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 动”、“打倒日本帝国 主义”等口号,遭到国 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 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 会。会后,举行了更大 规模的示威游行。
(一)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1935年华北事变到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策动,拼凑了一 些地方性傀儡政权
日本在台湾设立的总督府
1931年日军占领中国 东北后,开始了对东北 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执政就职典 礼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二)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 ——“图”证如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下,日军于 1938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 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政 源自,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对于国民党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对于日本占领区
加紧扶植傀儡政权, 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近代史纲要抗日战争史

第十一讲 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9.18事变——7.7事变)
全国性抗战(1937.7——1945.8)
抗战胜利
一、局部抗战
• 1、局部抗战
• 2、救亡运动
•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局部抗战
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 ☆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 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 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正式决定对日本帝国主 义宣战。 ☆ 中国共产党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 斗争。
①1931年9月26日,上海举行了有20万人以上的 抗日救国大会和反日示威游行。 ② 1931年9月28日,北平召开了20多万人的抗 日救国大会,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国内 各方停止内争,一致对外”。 ③ 1931年10月初,上海80余万工人组织抗日救 国联合会,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④各地学生纷纷向当地政府请愿,并集结向南 京政府请愿。要求“请蒋速北上,收复失地中回民支队。
华侨: 在抗战的头三年,海外侨胞就捐 献飞机217架、坦克23辆、救护车 1000余辆、物资总数在3000批以上。 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报告1939 年全国军费(不含敌后战场)为18亿 元,当前华侨捐款及侨汇为13亿元。 抗战期间粤籍归侨参战的达4万 人。女侨胞李林担任八路军120师第6 支队教导员,“双枪女英雄”,牺牲 时年仅24岁。 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华儿 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 祖国的钢铁长城。
• 3、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
局部抗战(9.18事变——7.7事变)
全国性抗战(1937.7——1945.8)
抗战胜利
一、局部抗战
• 1、局部抗战
• 2、救亡运动
•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局部抗战
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反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 ☆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 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 1932年4月15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 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宣言》,正式决定对日本帝国主 义宣战。 ☆ 中国共产党还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 斗争。
①1931年9月26日,上海举行了有20万人以上的 抗日救国大会和反日示威游行。 ② 1931年9月28日,北平召开了20多万人的抗 日救国大会,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国内 各方停止内争,一致对外”。 ③ 1931年10月初,上海80余万工人组织抗日救 国联合会,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 ④各地学生纷纷向当地政府请愿,并集结向南 京政府请愿。要求“请蒋速北上,收复失地中回民支队。
华侨: 在抗战的头三年,海外侨胞就捐 献飞机217架、坦克23辆、救护车 1000余辆、物资总数在3000批以上。 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报告1939 年全国军费(不含敌后战场)为18亿 元,当前华侨捐款及侨汇为13亿元。 抗战期间粤籍归侨参战的达4万 人。女侨胞李林担任八路军120师第6 支队教导员,“双枪女英雄”,牺牲 时年仅24岁。 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华儿 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 祖国的钢铁长城。
• 3、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打乱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国共两党配合得较好的战役,八路军 取得平型关、雁门关战役和袭击阳明 堡机场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 重大胜利 武汉、广州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9月--10月
1938年4月--5月 1938年6月--10月
战略防御阶段
赵登禹1933年喜峰口抗战有功,晋升为二 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7月下旬,被任命为二 十九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28日,在奉命转 移时,遭日军截击而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 为陆军上将。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1937年7月 1937年8月--11月
1931年9月18日夜,依据石原莞尔的策 划,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 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 发动了“九· 一八”事变。 坂垣征四郎:号称“陆军 之花”。1929年任关东 军高级参谋,长期从事 侵华活动。1948年被判 决为甲级战犯,处以绞 刑。
1931年9月18日夜, 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
正面战场
形势恶化
大
政治诱降 枣宜 豫湘桂
陆 交 通 线
汪
蒋
积极反共 “溶共、防共、 消极抗战 限共、反共”
四大家族垄断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
独裁统治的加强:保甲制度、特务统治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日本的 “诱降” 政策 国民党 的反共 立场
转向 反动
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
“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 共、反共”
消极抗战 分裂 投降 退步 积极反共
独裁 掠夺 垄断
抢夺 果实 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 表宣言,号召武装抗日。1932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宣布对日作战,红军派出北上抗 日先遣队。
(五)七•七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 抗击日军的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 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制造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
☆南京大屠杀
☆“三光”政策
☆毒气战和细菌战
☆劳工和慰安妇
总共战争死伤者达3500万人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瓦“窑八堡一会宣议言旧”址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张学良为了迫 使蒋介石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发动“兵谏”,扣押了 蒋介石。 ☆事变的和平解决为进行全国性抗战 创造了必要前提。
你认为这是 一次偶发事
变吗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对抗日根据地 集中大量兵力 进行“扫荡”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一派
1938年底汪精卫等人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 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 据地。 ▲蒋介石一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战争汇编PPT文档59页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课件》抗日 战争汇编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 抗日战争

八 四 毒 气 伤 人 事 件
拓宽视野
八 四 毒 气 伤 人 事 件
2005年3月22日,侵 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 受害者、诉讼原告何 英珍(前左一)、周 福菊(前右一),以 及前日本律师联合会 会长土屋公献(前右 二)、731部队细菌战 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 (前左二)等在日本 东京街头参加游行。
•从田中奏折到《国策大纲》
•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6.1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6.1.1、日本的侵华政策与“九一八事变” •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先后侵华史实 •日本侵华原因分析
•从田中奏折到《国策大纲》
•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东北沦陷 1932.2.5 伪政权建立 1932.3
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第二次近卫声明与《调整日华新关系方针》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
-----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对国民政府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对日占区 --------(沦陷区)残酷的殖民统治
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国民政府的影响
(1)亲日派公开投降,汪伪政权建立 (2)亲英美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
6.3.4、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与暴行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
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 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制造惨绝 人寰的大屠杀及惨案。
⑴“南京大屠杀” ⑵细菌战和毒气战 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肃 对清 沦沦 陷陷 区区 的内 统的 治抗 。日 力 量 , 确 保
• 张自忠绝命书一:“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 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 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 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 三岛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 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短短的几句 话,道出了张自忠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可谓发自 肺腑,字字千钧! • 一个军人,战死沙场,可谓死得其所,本是一件平 常的事,但张自忠之死却有其非同寻常之处:他是 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 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 阵营50余名为国战死沙场的国民党最高将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三、对日索赔问题
❖ 八年抗战中国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 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 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 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 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 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 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 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 内。
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 府首脑会议在开罗举行,讨论三国 联合对日作战的问题。英、美同意 中国收复失地。会议严厉谴责了日 本法西斯对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弱小 民族的野蛮侵略,明确而具体地肯 定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成 为了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 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广 泛支持和拥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2、毛泽东感谢过很多人!
❖ 感谢蒋介石! ❖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好先生, ❖ 就是蒋介石。 ❖ 他把我们赶到农村去。 ❖ 这个时期很长。十年内战, ❖ 跟他打了十年,那就非得 ❖ 研究一下农村不可。”
❖ “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 体党员。他用机关枪上课”。
❖ 偏是市侩喜通文,偏是俗吏喜勒碑,
❖ 偏是恶妪喜念佛,偏是书生喜谈兵。
❖
——朱酉生《幽梦续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唐绍仪的悲剧
日本的“南唐北吴”计划 :利用民国要人 的名声来组织汉奸政府,唐绍仪数十年 的国内外声望将使民众信服,以此拖垮 抗日力量,倒蒋反共,以华治华,尽快 政府中国
三、对日索赔问题
❖ 八年抗战中国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 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 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 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 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 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 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 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 内。
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
❖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 府首脑会议在开罗举行,讨论三国 联合对日作战的问题。英、美同意 中国收复失地。会议严厉谴责了日 本法西斯对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弱小 民族的野蛮侵略,明确而具体地肯 定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成 为了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 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广 泛支持和拥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2、毛泽东感谢过很多人!
❖ 感谢蒋介石! ❖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好先生, ❖ 就是蒋介石。 ❖ 他把我们赶到农村去。 ❖ 这个时期很长。十年内战, ❖ 跟他打了十年,那就非得 ❖ 研究一下农村不可。”
❖ “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 体党员。他用机关枪上课”。
❖ 偏是市侩喜通文,偏是俗吏喜勒碑,
❖ 偏是恶妪喜念佛,偏是书生喜谈兵。
❖
——朱酉生《幽梦续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一讲课件
唐绍仪的悲剧
日本的“南唐北吴”计划 :利用民国要人 的名声来组织汉奸政府,唐绍仪数十年 的国内外声望将使民众信服,以此拖垮 抗日力量,倒蒋反共,以华治华,尽快 政府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教学ppt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938 年 10 月,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 泽东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并把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 的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党的伟大任务。
四、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的两 个战场
(一)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的形势
1、日本侵华新方针(诱降)
对国民党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 为辅的新方针,将军事进攻的重点放在敌后解 放区。
2、英美的“远东慕尼黑阴 谋”(劝降) 3、汪精卫集团的公开投敌 (投降)
Hale Waihona Puke 4、国民党政策的重大调整: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太原失陷后到武汉失守前,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 四军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展 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战。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 绥、山东四个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在华中先后建立苏南、皖南、皖东等抗日根据 地。 在华南创建了东江和琼崖游击根据地。 东北抗日联军开展了敌后游击战。 这一时期敌后战场的作用是支援和配合了正面战场, 同时,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长期抗战奠定了基础。
洛川会议决定在敌人后 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 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随即八路 军主力向华北挺进。
2、抗日游击战争问题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这篇著作中,根据八路军、新四军完成 改编后的人数、武器、装备等基本情况, 确立了游击战的作战方针和作战形式,即 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 运动战。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这个革命仍然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它的任务仍 然是反帝反封建的,但因为这个革命已经是无 产阶级领导的,就成为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民主主义革命。
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_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得到和平解决?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第二, 第二,国民党政府中占优势地位的亲英 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并为之积极奔走; 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并为之积极奔走; 第三, 杨的主要目的是逼蒋抗日; 第三,张、杨的主要目的是逼蒋抗日; 第四, 第四,国内地方实力派和进步力量都主 张和平解决; 张和平解决; 第五,蒋介石在民族危亡和各种压力下, 第五,蒋介石在民族危亡和各种压力下, 被迫对政策进行调整; 被迫对政策进行调整; 第六,国际上, 第六,国际上,英、美等的影响
吉鸿昌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 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 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 12月 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 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 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等口号,这就是“一二·九 运动。 等口号,这就是“一二 九”运动。
幼年军校学生, 幼年军校学生, 奴化教育, 奴化教育,从小 灌输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 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 多万人; 民伤亡 多万人 年的比值折 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多亿美元, 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 多亿美元
坚持抗日的 东北义勇军
1933年 1933年5月,原西 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 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 同盟军,并谋求同共产 党合作。 党合作。在同盟军中工 作的共产党员约有300 作的共产党员约有300 人。北路前敌总指挥吉 鸿昌不久加入了中国共 鸿昌不久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 产党。 察哈尔民众抗日 同盟军在行进中
中国近代史课件抗日战争

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 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 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1940年时的毛泽东 年时的毛泽东
毛泽东在重庆会晤各界人士
同顽固派斗争必须实行三个策略原则:
有理,有利,有节
自卫原则 胜利原则 休战原则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
2.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 2.中国民族的深重灾难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光政策,细菌战,毒气 战,活体解剖 资源与财富的掠夺 奴化教育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1931.9.18- 1931.9.18-
1935.8.1) 1935.8.1)
(1)国民党的不抵抗态度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
1.敌后战场的开辟 (1)洛川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敌后战场开辟
平型关大捷
(3)持久抗战战略方针
持久抗战战略方针
首先,阐明中日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发展 规律 其次,阐明人民战争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唯 一正确的道路 最后,阐明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制定 了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
整风运动的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达到"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 团结同志" 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三大法宝
第三节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抗日战争中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与两 个战场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位与作用
纲要上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9张PPT)

山东海阳民兵的 地雷战
冀中冉庄民兵开展 地道战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八路军总部公布的《百团大 战总结战绩》称:毙伤日军 20654人,毙伤伪军5155人,俘 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 消灭日伪据点2993个,缴获大批 武器器材,破坏铁路948里、公 路3004里……此役八路军指挥员 伤亡达1.7万余人。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
唯一战场
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侵缅日军,有力 支援了盟军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地图出版社,2019年版,第58页
反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力量之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族
浴血奋战
国民党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 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共产党
(开展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
根据地民主建设等)
各界民众投入抗日洪流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东方主战场
➢ 反侵略性 ➢ 大国地位 ➢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
实行“三三制”原则有什么作用?
坚决打退 重建新四军的军部
巩
国民党反 公布事实揭露阴谋
固
中
共高潮
共
抗 日
的
经济:
民
应
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族
对
坚持敌后游 击战和根据
地建设
大生产运动
政治: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统 一 战 线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做战略配合,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正面战场虽然败仗 居多,牺牲惨重,但是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 图谋。因此,对正面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 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 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 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当年这部著作的反响如 结论: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共产党为什么会做 刘伯承后来说, 出如此主张呢?一是中 共产党人要把祖国和 国面临着‚灭亡整个民 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 族的外国威胁‛;二是 的利益。现在大敌当 共产党‚有了表示他们 前,国家民族危在旦 提出统一战线纲领具有 夕,我们要把阶级的 诚意的机会‛。-斯诺 仇恨埋在心里,和国 民党合作抗日。
押往屠场的中国人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 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 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 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日军屠杀我同胞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 南京惨案死难者 300000 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7年7月7 日,日军发 动了“卢沟 桥事变”, 开始了全面 进攻中国。
日军通过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
2.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 开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 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 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
对于国民党的片面 抗战路线费正清评价说 ‚只要日本一打起来, 恐怕什么也挽救不了国 民党中国的失败。有一 个因素是确定无疑,就 是国民党领导层采取的 方针。‛
2.为什么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 演,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 十世纪三十年代所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 争‛。这是全部问题的根据。 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 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日本: 强国 对比 中国不能速胜 中国: 弱国 日本:小国、退步、寡助 中国:大国、进步、多助 对比 中国不 会亡
第一,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的。蒋 第三,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为己 第二,在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军事当 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实行片 谋。在战斗中往往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局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 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 不能协同作战甚至互相倾轧,常常因援军 单纯的阵地防御战。由于兵力分散,又 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 不能及时赶到而贻误战机。再加上国民党 缺少强大的预备队,一旦被敌突破一道 抗上,因而没有强有力的力量。 军队纪律松弛,内部腐败,部分高级将领 防线,就会引起全线动摇和崩溃。 畏敌如虎,毫无斗志,闻敌即溃,弃职而 逃。
日军在徐州会战中将被 俘的中国军人刺死。 (印有日本军方‚不许 日军731部 可‛发表字样) 日军731部队鼠疫 队冻伤实验 南京大屠杀 患者尸体解剖
向井敏明(左)、野田毅(右)
潘家峪惨案
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目 的
内容 农业 方式或手段 危害
以 战 养 战
(1)强占耕地 (2)低价收购农产品 沦陷区 (1)利用殖民机构直接控 大量的 工矿交 制: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工矿资 通运输 源被掠 (2)‚中日合办‛ 夺榨取, (1)抢占银行、掠夺金银、给沦陷 现款 (2)开设金融机构, 区人民 金融 滥发纸币、军用票(3)增 带来巨 加苛捐杂税 大的灾 难。 劳动力 疯狂掠夺劳工
被日本人屠杀后抛于野外的成堆的中国人尸体
南京惨案
第一,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 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 案进行了正义的审判,它已成为历史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散布 证明。 ‚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南京大屠 第二,日本的自我暴露和战后陆续透 杀人数没有30万‛等谬论,并一再修改 露的事实也说明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 历史教科书,否定日本的战争责任,为 情况。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辩护,为战争罪 第三,国际舆论对日军暴行的揭露和 犯涂脂抹粉。那么,南京大屠杀到底存 谴责。 在不存在呢?
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4、武汉会战
1938年6月,40万日 军、120艘舰艇,300架 飞机进攻武汉,中国参 战部队达130个师,约 100万人,与日军展开了 大规模会战,日军死伤 20万,中国军队死伤40 万。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海军中山舰被日机击沉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 但是,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 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国 民党正面战场为什么退却、失败了呢?
评价: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 七日卢沟桥事变到一九 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 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 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 力的。‛ --毛泽 东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
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 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 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 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 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 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 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 的作用。 ——胡锦涛在抗日战争 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 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 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 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能 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何?它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有没有触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 动呢? 利属于中国。 曾经在李宗仁身边工作过 的程思远先生,在他写的《我 的回忆》中披露了这样一个情 况: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 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 傅作义认为,抗 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 战中的重大问题,都 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 在《论持久战》中找 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 到了答案,他不仅自 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表示 己翻阅研究,而且组 赞成。不久,即发给国民党每 织部队学习。 个军官一本《论持久战》。
1904年12月6日在中国旅顺港中弹的俄国军舰
1927年6月,日本 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呈 递了一份秘密奏折,宣 称:‚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 服世界,必先征服支 那。‛这就赤裸裸地暴 露了日本妄图吞并中国 争霸世界的狂妄野心。
“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 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 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 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 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 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第 中六 华章 民 族 的 抗 日 战 争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今天,我们再度回首这 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辈们 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 的和平 。
那些牺牲的英雄 …… 那一段悲情的历史…… 那一胜利的时刻…… 那一幕浴火中重生……
日本投降文件 杨靖宇 张自忠
重点与难点
1、比较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异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及其意义 3、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868年明治维新后, 日本逐步确立了以武力征 服世界的方针,逐步形成 “北进”的大陆政策和 “南进”的海洋政策为主 要内容的基本国策。
明治天皇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 为什么要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在毛泽东看来,兵民是胜利之本。战 争之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只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才能陷敌于灭 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才能弥补我之武器装 备的缺陷与不足。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 于大举进攻中国,是因为日本看到中国虽 然人多,但没有组织起来,一盘散沙。一 旦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全国人民齐声吼, 日本侵略者便犹如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 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 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推行奴 化教育,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 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 统治的政治目的。
日军侵华时期把日 语定为‚国语‛, 强迫中国学生学习
2、忻口会战
1937年10月,忻口会 战是华北战场最大最激烈 的一次战役,历时23天, 大小战斗40余次,日军伤 亡2万人,牵制了日军沿 平汉路南下的作战行动。
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3、徐州会战
日军占领南京、济南等 地后,先后集中24万人的精 锐部队,于1938年1月下旬 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大 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 志。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签订了割地 赔款的《中日马关条约》,使日本成 了“暴发户”。
伊藤博文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01年《辛丑条约》日本从 中分得3479.31万两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后, 日根据《朴茨茅斯和约》占 领了辽东半岛,建立一整套 殖民机构。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 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
1931年9月18日夜
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为什么实行 不抵抗政策?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来自其‚攘外必先安内‛ 的总国策。 第二,在蒋介石看来,中国的力量弱于日本, 不如妥协退让以保存自己,把东北让给日本,以 换取日本不再侵略华北。 第三,国民党的政权害怕人民的力量在反侵 略斗争中成长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 第四,幻想依赖国际联盟来仗义执言、主持 公道、制裁日本。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 时局转换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