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金融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发文字号】银发〔1996〕355号【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1996.09.27【实施日期】1996.09.2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1996〕355号)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我国金融体系,适应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同时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要立即按照本《办法》规范现有财务公司的组织和行为,对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也要按《办法》规定的标准进行审查。
对《办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总行。
二、在《办法》发布前已设立的财务公司,此次重新登记时暂按原核定的业务范围换领《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于1997年6月底前按《办法》规定完成章程修改、业务范围调整及许可证换领等规范工作。
自1997年7月1日起,按《办法》对所有财务公司进行考核。
中国人民银行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设立及变更第三章业务第四章财务会计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整顿、接管及解散第七章罚则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财务公司的稳健运行,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务公司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在中国境内注册、以母公司为主体、依产权关系建立的企业集团。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12.01•【字号】鲁金监发〔2021〕8号•【施行日期】2022.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正文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金监发〔2021〕8号各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现将《山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尽快传达至县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辖内融资租赁公司。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1年12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注册、变更第三章业务范围第四章经营规则第五章风险控制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山东省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的通知》(发改体改规〔2020〕1880号)、《山东省地方金融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山东省辖区内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及分支机构,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公司是指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含金融租赁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分支机构是指融资租赁公司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包括省外融资租赁公司在我省依法设立的分公司。
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县(市、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市、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10.12•【文号】财金[2006]82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产权管理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年10月12日财金[2006]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为了进一步做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面、及时掌握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分布和变动情况,防止国有金融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192号),现将《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全面了解和掌握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与变动情况,防止国有金融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19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设立的金融类企业,其实收资本包括国家资本和国有法人资本的,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金融类企业以国有法人资本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境外设立子公司或依法投资其他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企业的,由该金融类企业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子公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金融类企业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股权资产,不属于产权登记的范围,但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登记和处置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获得金融监管机构颁发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期货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汽车金融公司以及在集团公司内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财务公司等金融企业。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金规〔2021〕3号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金规〔2021〕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2021年7月26日上海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防控行业风险,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22号),以及《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制度,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公司,是指依法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不含金融租赁公司)。
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
从事融资租赁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条本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审慎、规范有序、创新发展的原则,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推动融资租赁公司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本市融资租赁行业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机制,完善本市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体系,研究解决行业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行业监管、防范行业风险、促进行业发展。
集团公司金融投资管理办法

集团有限公司金融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并加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对所属企业开展金融投资业务的管理,保证集团各级企业的资金、财产安全,有效控制金融投资风险,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和XX 市国资委有关政策法规、集团相关规定,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投资是指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集团及所属企业在投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加强流动性管理、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委托金融机构或自行进行的金融投资行为,主要金融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含私募基金)、信托投资计划、保险投资计划、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计划、期货、金融衍生品等。
第三条对集团及所属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 集团及所属企业开展金融投资业务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用于金融投资的资金应当是企业自有资金,不得利用国家专项补助的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等进行金融投资,集团所属金融企业不受此限制;(二) 根据XX 市国资委的有关规定,集团严格控制所属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
未经集团批准,集团所属各级企业不得进行金融投资,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开展金融投资业务还应当遵守其上市所在地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三) 集团及所属企业开展金融投资业务应建立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
开展金融投资业务应当以确保本金安全为前提,原则上应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严格控制期货投资和金融衍生品投资;(四) 集团及所属企业用于金融投资的资金应当是企业暂时闲置性资金,不得因进行金融投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
第四条纳入集团财务公司资金归集范围的企业原则上不得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确需投资的,相关企业应将具体投资事项报集团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决策与管理机构第五条集团董事会是金融投资管理的最终决策机构,负责审批集团金融投资管理制度、集团及所属企业年度金融投资计划、年度金融投资情况报告等,并负责向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报送需经批准的相关事项。
《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颁行

金融企业 集 中采购效率 ,规范 国有金融 企业集 中采购 和服务 的行为 。
行为 。
国有金融企业集 中采购应 当遵循公开 、公平 、公
《暂行 规定 》已于 2018年 3月 1日起施 行 。《关 正 、诚实信用和效益原则 ,在 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开
于加 强 国有 金融企业 集 中采 购管理 的若 干规定 》(财 展集 中采购活动 ,建立统一管 理 、分级授权 、相互制
一 般 采 购 项 目从 评 审 专 家 库 中 随 机 抽 取 选 定 评 审 专 家 ,对 技 术 复 杂 、 专 业 性 强 或 者 有 特 殊 要 求 的 采 购 项 目, 通 过 随 机 抽 取 方 式 难 以 确 定
合 适 评 审 专 家 的 ,可 由 国 有 金 融 企 业 按 程 序 自 行 选 定 。
制定本企业 内部集中采购制度
【内部集 中采购 管理办法 ,至少应 包括 “公 司集 中采购范 围及不同采购方式的具体适用情形 ;实施集 中采购 的具体程序 、含编制采购计划 、采购项 目立项” 等 内容 ……】
《暂 行规定 》认 为 ,国有金 融企业 可参考 省级 以 上人 民政府定期发 布的集 中采 购 目录及 标准 ,结合企 业 实 际情况 ,制定 本企 业 的集 中采 购 目录及 限额 标 准 。国有金融企业 应依据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 《暂行 规定 》,制定企业 内部集 中采购管理办法 。
1 1
制 ,成立 集 中采购管理委 员会 ,成员 南企业相关负责 人 以及 财务 、法律等相关业务部 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 对 公 司集 中采 购活动决 策管理 ;国有 金融企业 纪检 、 监 察 、审计 等部 门人员 可列 席集 中采购 管理 委员 会 会 议 。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区内国有企业融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务院、财政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集团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主要指企业为实施生产经营,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正常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并还本付息的行为,包括:(一)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外举借债务;(二)债券类融资,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等;(三)其他融资行为。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是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的最终议事审批机构。
各企业依据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需要,提出融资申请,申报融资方案,落实用信要求,合法合规使用资金。
区财政局负责审核企业融资呈报方案,控制总体规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区国资和金融局负责对直接出资的企业融资出具股东意见,在涉及新增国有资产抵押时提出明确意见。
区审计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行为、融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审批流程第五条企业融资应当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步实施,科学合理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条除上级有明文规定以外,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债务担保、保证和承诺。
第七条企业是融资借款和担保行为的责任主体,企业董事会(未成立董事会的为总经理办公会,下同)应承担以下职责:(一)加强融资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年度融资计划(应包括本企业及下属各级全资、控股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二)对融资项目和担保行为进行研究,依法决策;承担政府性项目的决策程序按相关规定办理;(四)综合分析融资项目,向主管部门报送融资进度和情况分析;(五)以出资比例为限决定是否为下属企业提供借款和担保;(六)对下属企业的融资和担保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下属企业融资和担保活动的监管。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7.10.12•【文号】财政部令第47号•【施行日期】2008.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财政部令(第47号)《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谢旭人二OO七年十月十二日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的监督管理,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占有国有资产的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以下简称金融企业)的资产评估,适用本办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评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本级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监督管理金融企业资产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资产评估准则和执业规范,对评估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负责,并承担责任。
资产评估委托方和提供资料的相关当事方,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金融企业不得委托同一中介机构对同一经济行为进行资产评估、审计、会计业务服务。
金融企业有关负责人与中介机构存在可能影响公正执业的利害关系时,应当予以回避。
第二章评估事项第六条金融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一)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二)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三)合并、分立、清算的;(四)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的;(五)产权转让的;(六)资产转让、置换、拍卖的;(七)债权转股权的;(八)债务重组的;(九)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抵押或者质押的;(十)处置不良资产的;(十一)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者接受抵债的;(十二)收购非国有单位资产的;(十三)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十四)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进行评估的其他情形。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金〔2018〕9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金〔2018〕9号各国有金融企业:为进一步提高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效率,规范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行为,现将《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财政部2018年2月5日附件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行为,加强对采购支出的管理,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有金融企业实施集中采购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国有金融企业,包括所有获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金融控股公司、国有担保公司和其他金融类国有企业。
按现行法律法规实行会员制的金融交易场所参照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集中采购,是指国有金融企业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效益原则。
第四条国有金融企业开展集中采购活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制约的内部管理体制,切实维护企业和国家整体利益。
第五条国有金融企业集中采购应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国有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集中采购决策管理职能与操作执行职能相分离的管理体制。
第七条国有金融企业应成立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财务、法律等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公司集中采购活动进行决策管理。
国有金融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可列席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会议。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20200625014738)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监管需要,规范其经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及其附属法人机构等组成的集团的监管。
本办法所称集团是指资产公司、附属法人机构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等其他附属经济组织组成的集团。
本办法所称集团母公司是指资产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附属法人机构(不包括政策性债转股企业)是指由资产公司控制的境内外子公司以及其他被投资机构。
“控制”概念按照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有关标准界定。
当被投资机构不为资产公司所控制,但符合下列情况的应当纳入集团范围监管:被投资机构总体风险足以对集团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造成重大影响;被投资机构合规风险、声誉风险足以对集团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本办法所称集团层面监管是指对集团母公司的审慎监管以及通过集团母公司对集团内未受监管实体的间接监管。
集团未受监管实体是指不直接受到金融分业监管机构审慎监管的附属法人机构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等其他附属经济组织。
本办法所称集团范围监管是指通过金融分业监管机构(及其他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对集团实施的全面审慎监管。
第三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国务院的授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监督管理集团母公司和实施集团并表监管,并负责集团层面监管。
集团附属法人机构根据法律规定接受相关监管机构或部门的监管。
银监会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协调实现集团范围的全面、有效监管。
第四条银监会建立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并定期评估、及时更新,以确保对资产公司集团监管的有效性。
集团审慎监管侧重于同集团经营相关联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多重杠杆、风险传染、风险集中、利益冲突、内部交易及风险敞口等。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区内国有企业融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务院、财政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集团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主要指企业为实施生产经营,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正常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并还本付息的行为,包括:(一)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外举借债务;(二)债券类融资,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等;(三)其他融资行为。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是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的最终议事审批机构。
各企业依据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需要,提出融资申请,申报融资方案,落实用信要求,合法合规使用资金。
区财政局负责审核企业融资呈报方案,控制总体规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区国资和金融局负责对直接出资的企业融资出具股东意见,在涉及新增国有资产抵押时提出明确意见。
区审计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行为、融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审批流程第五条企业融资应当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步实施,科学合理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条除上级有明文规定以外,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债务担保、保证和承诺。
第七条企业是融资借款和担保行为的责任主体,企业董事会(未成立董事会的为总经理办公会,下同)应承担以下职责:(一)加强融资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年度融资计划(应包括本企业及下属各级全资、控股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二)对融资项目和担保行为进行研究,依法决策;承担政府性项目的决策程序按相关规定办理;(四)综合分析融资项目,向主管部门报送融资进度和情况分析;(五)以出资比例为限决定是否为下属企业提供借款和担保;(六)对下属企业的融资和担保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下属企业融资和担保活动的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行为,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等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督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国发〔2020〕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设立,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自身仅开展股权投资管理、不直接从事商业性经营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本办法适用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为境内非金融企业、自然人以及经认可的法人的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机构跨业投资控股形成的金融集团参照本办法确定监管政策标准,具体规则另行制定。
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包括以下类型:(一)商业银行(不含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
(二)信托公司。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四)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五)人身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六)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机构。
本办法所称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机构是指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或实际控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
本办法将控股或实际控制统称为实质控制。
金融控股集团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所控股机构共同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第三条投资方直接或间接取得被投资方过半数有表决权股份的,即对被投资方形成实质控制。
计算表决权时应当综合考虑投资方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可转换工具、可执行认股权证、可执行期权等潜在表决权。
投资方未直接或间接取得被投资方过半数有表决权的股份,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同投资方对被投资方形成实质控制:(一)投资方通过与其他投资方签订协议或其他安排,实质拥有被投资方过半数表决权。
黑龙江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规范地方金融企业财务行为,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企业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42号)和《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财金[2010]5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境内依法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非中央管理金融企业,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以下简称地方金融企业)适用本办法。
非中央管理的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从事金融性业务的其他企业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地方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是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级地方金融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管理。
省级财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市(地)、县(市)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县级财政部门)开展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政府及其授权的部门、机构、或其他投资主体直接或间接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包括直接控股和间接控股、以下简称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财政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负责规范和加强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的财务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第五条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政策杠杆作用,支持地方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管理职能,促进地方金融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六条金融企业应当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规范》和本办法的规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探索并逐步推行财务总监机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职责和职权第七条财政部门对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权属作如下区分:(一)地方金融企业财务隶属关系,原则上按照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机构工商注册登记的行政管理关系确定,注册登记机关同级财政部门为其财务主管部门。
《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有关问题通知》

《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有关问题通知》财金[xx]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有关金融企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47号,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和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评估范围的确定问题(一)金融企业出现《办法》第六条所述的经济行为时,应按下列要求确定评估范围:1.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分立、清算,或产权转让的,应对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
2.对子公司增资扩股时,因吸收新股东入股或企业原股东未按照原有出资比例追加投资等,造成原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发生变化的,需要对子公司进行整体资产评估。
以非货币性资产增资或出资的,还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
3.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应对接受非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还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
4.以债权转股权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对拟转股的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
5.收购非国有单位股权的,应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
以非货币性资产收购的,还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
6.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抵押或质押,以及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或者接受抵债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
7.收购非国有单位非股权类资产,处置不良资产,确定涉讼资产价值,或进行资产转让、置换和拍卖的,应对所涉及的资产进行评估。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进行评估的其他情形,评估范围的确定应视具体情形而定。
(二)中央直接管理的金融企业与其下属的独资企业之间,或者其下属独资企业之间的合并,以及资产或者产权置换、转让和无偿划转的,未造成国有股权比例发生变动的,对相关的资产可以不进行评估。
二、关于评估项目的委托问题金融企业出现《办法》第六条所述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分立、清算,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发生变动,产权转让,债务重组,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等经济行为时,涉及的评估对象属于金融企业出资人权利的,应由国有出资人直接委托,或书面授权金融企业作为评估委托方。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区内国有企业融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务院、财政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集团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主要指企业为实施生产经营,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正常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并还本付息的行为,包括:(一)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外举借债务;(二)债券类融资,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等;(三)其他融资行为。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是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的最终议事审批机构。
各企业依据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需要,提出融资申请,申报融资方案,落实用信要求,合法合规使用资金。
区财政局负责审核企业融资呈报方案,控制总体规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区国资和金融局负责对直接出资的企业融资出具股东意见,在涉及新增国有资产抵押时提出明确意见。
区审计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行为、融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审批流程第五条企业融资应当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步实施,科学合理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条除上级有明文规定以外,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债务担保、保证和承诺。
第七条企业是融资借款和担保行为的责任主体,企业董事会(未成立董事会的为总经理办公会,下同)应承担以下职责:(一)加强融资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年度融资计划(应包括本企业及下属各级全资、控股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二)对融资项目和担保行为进行研究,依法决策;承担政府性项目的决策程序按相关规定办理;(四)综合分析融资项目,向主管部门报送融资进度和情况分析;(五)以出资比例为限决定是否为下属企业提供借款和担保;(六)对下属企业的融资和担保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下属企业融资和担保活动的监管。
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 、
一
收 益 率等 6 个指标 主要 反 映 金 融 企 业
,
定 经 营期 间 的 投 入 产 出水平 和 盈 利质量
、 、
。
( 二 )经 营增 长 指标 :包 括 国有 资本 保值增 值率 利 润增 长 率 经 济利润 率等 3 个 指标 主 要 反 映 金 融 企 业 的 资本增 值 状 况 和 经 营增 长 水平
,
金 金 及 《 融 类 国 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绩效 评 价 指标 及 结 果计 分 表 》 《 融类 国 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绩 效 评 价指 标计 算公 式 说 明 》 本 刊选 登 了 《 金
、
,
供 和 金 融 类 国有 及 国有控 股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暂 行 办 法 》 《 融 类 国 有 及 国有控 股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指标计 算 公 式 说 明 》 广 大 读者学 习
[ 编 者 按 ] 为 了 加 强 对 金 融 类 国 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的财 务监 管
,
,
规 范 金 融 企 业 绩效 评 工 作 综 合 反 映金 融企 业 资 产营 运 质 量 推 动 金 价
, ,
金 融 企 业 提 升 经 营 管 理 水 平 促 进 金 融 企 业 健康发 展 财 政 部 于 2 0 0 9 年 1 月 1 3 El 发 布 了 《 融 类 国 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暂 行 办法 》
、 、 、
、
。
( 四 )偿付能力 指标 :包 括 资本充 足 率 核 心 资本充 足 率 偿 付 能 力 充 足 率 净 资本 负债率 资 产 负债 率等
、
5
个指 标 主 要 反映 金 融企 业 的 债 务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区内国有企业融资,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务院、财政部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区国有资产管理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集团公司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主要指企业为实施生产经营,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正常经营需要,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并还本付息的行为,包括:(一)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基金、融资租赁等方式对外举借债务;(二)债券类融资,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等;(三)其他融资行为。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是全区国有企业融资的最终议事审批机构。
各企业依据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需要,提出融资申请,申报融资方案,落实用信要求,合法合规使用资金。
区财政局负责审核企业融资呈报方案,控制总体规模,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区国资和金融局负责对直接出资的企业融资出具股东意见,在涉及新增国有资产抵押时提出明确意见。
区审计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融资行为、融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审批流程第五条企业融资应当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分步实施,科学合理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条除上级有明文规定以外,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债务担保、保证和承诺。
第七条企业是融资借款和担保行为的责任主体,企业董事会(未成立董事会的为总经理办公会,下同)应承担以下职责:(一)加强融资管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年度融资计划(应包括本企业及下属各级全资、控股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二)对融资项目和担保行为进行研究,依法决策;承担政府性项目的决策程序按相关规定办理;(四)综合分析融资项目,向主管部门报送融资进度和情况分析;(五)以出资比例为限决定是否为下属企业提供借款和担保;(六)对下属企业的融资和担保行为依法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下属企业融资和担保活动的监管。
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监察部(已撤销),审计署,财政部•【公布日期】2012.10.10•【文号】财金[2012]125号•【施行日期】2012.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2]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监察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监察局、审计局,有关中央管理金融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四次和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规范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加强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廉洁自律,现将《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中央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在本办法印发后3个月之内将实施办法上报财政部、监察部和审计署备案。
附件: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2012年10月10日附件: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加强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廉洁自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金融企业,是指由国务院及其授权机构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以下简称金融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金融企业负责人,是指金融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包括金融企业专职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金融企业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总裁、行长)、监事长、副总经理(副总裁、副行长)。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职务消费,是指金融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由企业承担的消费性支出,主要包括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办公用房配置及使用、通讯、业务招待(含礼品)、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住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公布日期】•【字号】财驻京监[2008]19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监督正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驻京监[2008]191号财政部驻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京分支机构资产处置管理工作程序,加强对资产处置行为的监管,确保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防范处置风险,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财金[2008]85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京设立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资产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资产公司政策性接收、商业性收购的不良资产和财政部委托的损失类贷款的处置。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四条财政部驻北京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依据财政部授权,对资产公司的资产处置实施监督管理。
资产公司应在每月终了后10日内向专员办报送资产处置的变动资料:(一)报送资产处置进度报告。
内容包括资产处置项目、全部债权金额、处置方式、回收非现金资产、回收现金等内容。
(二)备案资料。
资产公司对单项资产处置项目收购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和单个资产包收购本金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项目处置结果资料。
(三)资产处置公告。
(四)专员办认为有必要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五条专员办对资产公司资产处置的监督分为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和调查研究。
(一)日常监督:按月收集资产公司不良资产处置进度及现金回收等情况,进行台账登记管理;对资产公司报送的资产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要求资产公司补充资料,或对资产公司相关经办人员进行问询和约谈;督促资产公司完善资产处置内部控制制度和制衡机制,强化资产处置内部监督;在资产处置公告及处置公开场所公布专员办举报电话,专员办对举报内容如实记录,并进行核实和相关调查。
福建省财政厅转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财政厅转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7.11.20•【字号】闽财金[2007]39号•【施行日期】2007.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福建省财政厅转发《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财金〔2007〕39号)省直各地方金融企业、各设区市财政局:现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47号)转发给你们,并补充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省直各地方金融企业实行备案的资产评估项目,报省财政厅备案。
省直地方金融企业子公司、分公司或分行账面资产总额大于或等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评估项目,由省直地方金融企业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备案。
省直地方金融企业子公司、分公司或分行账面资产总额小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评估项目,以及下属公司、银行地(市、县)级支行资产评估项目,报省直地方金融企业备案。
各设区市属地方金融企业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由各设区市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二、省直各地方金融企业和各设区市财政局应严格按财政部第47号令要求,加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省财政厅报告。
三、省直地方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3月15日前,向省财政厅报送本企业上一年度资产评估工作情况分析,以及5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资产评估备案项目汇总表。
四、各设区市财政局应当于每年的3月15日前,向省财政厅报送本地区地方金融企业上一年度资产评估核准和备案项目汇总表以及资产评估监督检查工作分析材料。
附件:1.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略)2.资产评估项目备案汇总表(略)3.资产评估项目核准汇总表(略)福建省财政厅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集团金融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集团金融类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业务运作,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XX部(以下简称金融事业部)负责对集团金融类企业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本办法所称金融类企业是指集团认定的由母公司、子公司设立、控股及非控股而实际控制的涉及投资、融资等金融类业务的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及开展有金融业务的其他公司。
第三条集团金融类企业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控制金融风险。
第四条金融事业部对集团金融类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并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集团金融类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职能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业务活动,不得超规定范围经营。
第六条集团金融类企业应当依法合规经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七条金融事业部是集团金融类企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在其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并对集团金融类企业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第八条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任职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
第九条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第十条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并有责任为其监督管理的金融类企业及当事人保守秘密。
第十一条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公开监督管理程序,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十二条集团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和发生金融业务行为必须按照职责范围、规定权限办理,投资项目立项和实施前,必须报金融事业部审批备案,重大投资项目和事项按照集团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本办法所称金融业务是担保、融资租赁、保理、贷款、委托贷款、企业债券承销、有价证券投资、买方信贷和同业拆借以及保险代理、财务和融资顾问等中介业务。
第十三条金融事业部是集团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和金融业务的职能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一)根据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制订金融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审核所属单位提出的发展规划。
(二)对所属单位提出的项目建议、投资和融资方案进行初审,初审后履行集团决策程序。
(三)识别和分析金融类业务风险控制点,制订风险控制策略。
建立金融类业务风控机制,推进事前审批、事中监控、事后稽核三级风控制度的落实。
(四)负责对金融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加强行业政策研究,编制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加强与金融单位的对接,分析融资需求,协助做好集团融资工作。
(五)审查所属单位内外部贷款、担保等融资性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
汇总所属单位财务报表,对财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资金运营状况进行分析与监控。
(六)根据集团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总计划,编制下达所属单位的年度、月度经营计划。
负责对所属单位的统计工作,对经营状况进行监测,编制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七)负责所属单位日常经营的协调工作。
对所属单位进行经营绩效考核和奖惩。
(八)负责集团外参股金融单位的股权管理,做好与派出董、监事及合资股东的沟通工作。
(九)参与制订资本撬动型高端项目融资方案。
探索和推进融资方式多样化,统筹协调结构性融资工作。
(十)完成集团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集团金融类企业是本公司对外投资和金融业务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单位,具体职责包括:(一)负责本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与投资、融资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负责组织本公司对外投资项目的立项、调研、报批和实施。
(三)负责本公司对外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
(四)负责本公司对外投资项目收益管理和会计核算。
(五)负责与金融事业部及集团其他管理部门的联系工作。
第四章审批管理第十五条投资管理(一)本办法所称对外投资是指公司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对外进行的、涉及公司资产发生产权关系变动的并以取得收益为目的的长期投资行为。
(二)集团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应坚持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规定,与所在地区的发展规划相一致。
2.符合集团战略方针及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与核心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
3.坚持风险防控原则。
4.坚持效益优先原则。
(三)集团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项目,事前必须上报集团批准。
(四)管控流程第十六条担保管理(一)本办法所称担保是指担保人应被担保人的要求,以向相关受益人出具保函的形式对被担保人的义务履行提供的保证,并按照规定费率向被担保人收取手续费和相关费用。
担保业务包括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
1.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为被担保人借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提供担保的行为。
2.非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为被担保人非融资行为(如投标、履约等)提供担保的行为。
(二)集团金融类企业开展担保业务,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审慎经营,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三)集团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
(四)集团融资担保公司自有资金的运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融资担保公司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规定。
(五)集团金融类企业开展担保业务,其单笔金额较小的一般性担保业务报金融事业部审批备案,额度较大及特殊事项的担保项目上报集团批准。
(六)管控流程第十七条融资租赁管理(一)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
(二)集团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集团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应当以权属清晰、真实存在且能够产生收益权的租赁物为载体。
(四)集团融资租赁企业不应接受承租人无处分权的、已经设立抵押的、已经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的或所有权存在其他瑕疵的财产作为售后回租业务的标的物。
(五)集团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对重点承租人的管理,控制单一承租人及承租人为关联方的业务比例,注意防范和分散经营风险。
(六)集团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资产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
(七)集团融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经营活动,其提供融资的企业(承租人)原则上为集团的成员单位,确因特殊情况向集团以外单位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事前必须上报集团批准。
(八)管控流程第十八条保理业务管理(一)本办法所称保理是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保理商),由金融机构(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的金融服务方式。
以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贷款,不属于保理业务范围。
(二)融资租赁公司开办保理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
(三)融资租赁公司应当按照“权属确定,转让明责”的原则,严格审核并确认债权的真实性,确保应收账款初始权属清晰确定、历次转让凭证完整、权责无争议。
(四)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提供商品、服务或者出租资产而形成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五)集团金融类企业开展保理业务,其提供保理业务的当事人(债权人和债务人)必须是集团的成员单位,不得向集团以外的单位开展保理业务。
(六)融资租赁公司应当根据自身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制定适合叙做保理融资业务的应收账款标准,规范应收账款范围。
融资租赁公司不得基于不合法基础交易合同、寄售合同、未来应收账款、权属不清的应收账款、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等开展保理融资业务。
(七)融资租赁公司受理保理融资业务时,应当严格审核卖方和/或买方的资信、经营及财务状况,分析拟做保理融资的应收账款情况,合理判断买方的付款意愿、付款能力以及卖方的回购能力,审查买卖合同等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八)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对客户和交易等相关情况进行有效的尽职调查,确认相关交易行为真实合理存在,避免客户通过虚开发票或伪造贸易合同、物流、回款等手段恶意骗取融资。
(九)融资租赁公司应规范保理业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决策程序,明确业务范围和职能分工,严格风险管控,有效防范与控制保理业务风险。
(十)融资租赁公司应当将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动态关注卖方或买方经营、管理、财务及资金流向等风险信息,定期与卖方或买方对账,有效管控保理业务风险。
(十一)保理业务管控流程参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财务公司业务管理(一)本办法所称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财务公司开展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的原则。
(三)财务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使用《金融许可证》,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金融许可证》。
(四)财务公司不得从事离岸业务,除《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允许的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业务外,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资金跨境业务。
(五)财务公司不得办理实业投资、贸易等非金融业务。
(六)财务公司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制定本公司的各项业务规则和程序,完善风险管理控制流程,建立、健全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七)财务公司应当分别设立对董事会负责的风险管理、业务稽核部门,制订对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和业务稽核制度,每年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并向集团金融事业部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八)财务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
财务公司应当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
(九)财务公司应当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缴存存款准备金,并按有关规定提取损失准备,核销损失。
(十)财务公司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管理的规定。
(十一)财务公司担保、融资租赁业务的管理规定参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十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并完成法定变更而尚未开展的经营业务,财务公司应尽快完善开办条件,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按期完成。
集团金融事业部应加强对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的监督、考核。
对逾期未能正常开展经营业务的,与财务公司的业绩考核挂钩,并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五章管理规定第二十条金融事业部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对集团金融类企业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第二十一条金融事业部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集团金融类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