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教案模板范文-2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者:X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和动手操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硬币的浮力原理2. 实验操作技能教学难点:1. 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2. 肥皂水、盐水、水彩笔3. 玻璃杯、塑料杯4. 实验操作台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二、探索硬币的浮力(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尝试将硬币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如肥皂水、盐水等。
3.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三、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2. 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让硬币浮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分享与交流(5分钟)1. 每组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幼儿交流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让幼儿谈谈对硬币浮起来的理解。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硬币的浮力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良好。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实验操作环节,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和尝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扩展实验(10分钟)1. 教师提出新的实验任务:如何在水中让硬币浮起来?2. 幼儿进行扩展实验,尝试不同的方法让硬币浮起来,如加入木块、纸片等。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也是从游戏中逐渐向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渴望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事物,并且开始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硬币浮起来》这节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流动性、凝固性、气化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让硬币浮起来。
3.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内容1.捏一块泥土成小球,放在沙盘中央。
2.在泥球周围的边缘上加一圈硬币。
3.逐渐往泥球上滴水,持续几秒钟后,让幼儿发现硬币不断浮起来,并围绕泥球一圈圈地旋转。
四、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清洗双手,准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2.老师示范将硬币环绕泥球放置好。
3.向幼儿提问:泥球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水是什么?你们知道水可以变成哪些状态吗?让幼儿逐步了解水的特性。
4.老师用滴管缓慢滴水,让幼儿观察。
5.当幼儿发现硬币开始浮起来时,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想法。
6.随着滴水速度的加快,硬币越来越快地旋转。
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改变滴水的速度和位置,看看硬币的运动会有什么变化。
7.整理实验器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反思:我们发现什么了?我们还有什么问题?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得更好?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探究水的特性并学会了如何让硬币浮起来。
在操作中,有些幼儿表现出初步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也有些幼儿还不太懂得用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观察训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帮助幼儿建立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
同时,在总结反思环节中,我们也要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整理自己的思想,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科学活动名称:让硬币浮起来
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4-5岁)
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材料准备:硬币、大碗、水、塑料袋、挂钩
活动步骤:
1. 导入(10分钟)
- 向幼儿们展示一个硬币,问他们是否知道硬币会下沉还是浮起来?
- 引导幼儿讨论硬币浮沉的原因,例如重量、形状、材质等。
- 引导幼儿提出假设:“如果我们把硬币放到水里,它会浮起来吗?”
- 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的方法。
2. 实施实验(20分钟)
- 在大碗里加满水,然后放一个硬币在水里。
- 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现象,询问他们的发现。
- 尝试用手指推硬币,观察现象是否改变。
- 提示幼儿尝试其他方式让硬币浮起来,例如用塑料袋或挂钩等。
3. 总结与实验延伸(15分钟)
- 与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 提问幼儿:“水的浮力是怎样让硬币浮起来的?”
- 延伸:让幼儿尝试在水中放入其他物体(如纸张、橡皮泥等),观察它们会浮起来还是下沉。
4. 清理和评价(5分钟)
- 指导幼儿将实验用的材料清理干净,放回原处。
- 对幼儿的参与与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注意事项:
- 活动前需要提前进行安全预备,确保活动环境安全。
- 活动中要鼓励幼儿观察、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和探索。
- 帮助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和学到的知识,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
-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活动现场,确保安全与整洁。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通用5篇)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通用5篇)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篇1活动目标:1、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初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科学现象。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初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大小操作盒人手一个,硬币若干(多余幼儿人数),操手毛巾、装有水的牛奶盒。
方法与手段:观察法、实验操作法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1、出示实物,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东西?(一个空水杯和一枚硬币)师:我的水杯里现在有东西吗?我现在要往水杯里倒满水,看看我是怎么倒的?2、猜测现象师:现在我的杯子里倒满的水,我把硬币放进去会发生什么?3、幼儿进行猜测。
幼儿观察教师出示的实物,知道今天活动的主题与硬币水有关。
幼儿进行猜测活动。
这一课题选材贴近幼儿生活。
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沉浮现象很感兴趣,基于此,教师选择将小小的硬币作为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二、幼儿操作,验证猜测结果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师:我们大家都实验过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师:实验结果和大部分小朋友的猜测是一样的,硬币放进水里就沉到了水底,那是不是所有的硬币放到水中都会沉入水底呢?会不会有硬币像刚刚个别小朋友猜测的浮在水面上呢?师: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3、教师操作,引起幼儿兴趣。
师:那么看看老师的硬币是不是也会沉到水底呢?(教师操作)师:我的硬币怎么了?我是怎么让它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结:原来老师放硬币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我放的时候是轻轻的、慢慢的放的。
4、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老师的方法来放一放硬币呢?幼儿第二次尝试。
5、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师:谁来说说这次的实验结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请幼儿观察硬币放入玻璃杯中的现象。
2) 向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幼儿观察硬币的变化。
3) 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3. 实验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条件步骤:1) 请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硬币放入杯中的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4. 实验记录:请幼儿用画笔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让幼儿讲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和条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家长分享。
2. 环境创设:利用美工材料,让幼儿制作关于硬币浮起来的作品,布置在科学角。
3. 课程整合:在数学课程中,引导幼儿探索硬币的浮沉与数量的关系。
五、活动反思六、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6. 塑料尺、牙签等辅助材料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环境2. 科学角布置有关硬币浮起来的作品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请幼儿观察硬币放入玻璃杯中的现象。
2) 向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幼儿观察硬币的变化。
3) 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3. 实验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条件步骤:1) 请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硬币放入杯中的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4. 实验三:硬币浮起来的创新实验步骤:1) 请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尝试制作能让硬币浮起来的工具。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硬币浮起来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牙签若干根。
4. 教学卡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邀请幼儿观察不同的容器中的硬币,引导幼儿发现硬币在不同液体中的位置不同。
2. 实验操作:邀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将硬币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 探索与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硬币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让幼儿猜测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4. 解释与总结:向幼儿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液体的密度大于硬币的密度,硬币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引导幼儿理解浮力的概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探索与讨论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表现。
3. 观察幼儿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兴趣表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硬币浮起来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探索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浮力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液体密度的理解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概念的讲解和引导。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可以浮起来的物品,进行家庭实验,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2. 开展硬币浮起来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硬币浮起来的场景。
七、教学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家庭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家庭实验的结果和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盐4. 清水5. 搅拌棒6. 记录表格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玻璃杯,引导幼儿思考硬币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操作一:将硬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 实验操作二: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4. 实验操作三: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5. 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6. 分享与讨论: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家长一起探索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制作科学小实验视频,记录硬币浮起来的过程,分享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3. 开展硬币浮起来主题的科学角,让幼儿自主探索和交流。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使用实验材料,避免误食盐和清水。
2. 引导幼儿正确操作实验仪器,避免损坏玻璃杯和硬币。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尊重每个幼儿的观察和发现。
4. 在讨论环节,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和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3. 评估幼儿对硬币浮起来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并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出现,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
3. 在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从而产生让硬币浮起来的想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从而产生让硬币浮起来的想法。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找到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实验盆、水3. 肥皂水、牙膏、吸管等实验材料4. 记录表、画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沉入水底步骤:1. 在实验盆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入一枚硬币。
2. 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幼儿说出硬币为什么会沉入水底。
3. 实验二:尝试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尝试用牙膏、吸管等材料,找出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4. 实验三:记录实验结果步骤:1. 邀请幼儿用画笔在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
6. 拓展活动: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并将实验过程拍照记录,在下一次活动中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科学实验,如制作简单的浮力玩具等。
2.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课后拓展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与家长的互动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注意实验操作。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实验难度,给予个别指导。
3.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3. 针对幼儿的表现,下一步教学应该如何调整?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硬币的浮沉现象,掌握了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大班科学公开课让硬币浮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液体浮力的原理。
2.能够正确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3.了解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浮力原理的讲解。
2.在容器中放置水,让学生尝试将硬币浮起来。
3.对比不同容器、不同液体中硬币浮起来的情况及原因。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液体浮力的原理。
2.在实验中能够成功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四、教学难点1.对比不同容器、不同液体中硬币浮起来的情况及原因。
2.如何在实验中正确控制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什么使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2. 展开1.讲解液体浮力的原理:–当物体放置在液体里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除液体的重量。
–物体的密度越大,它排除液体的重量越大,浮力就越小。
–物体的密度越小,它排除液体的重量越小,浮力就越大。
–只要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重量的大小,它就能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2.手动实验:1.给每位学生发放容量适当的容器。
2.学生在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将硬币放在水中。
3.让学生尝试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4.让学生记录不同控制条件下水的水位及硬币是否能在水面上漂浮。
5.分组讨论不同控制条件下,水位及硬币是否能在水面上漂浮的原因。
3.教师展示1.用不同液体如酒精、糖水、食盐水等,让学生比较不同液体对硬币浮力的影响。
2.用不同容器如杯子、碗等,让学生比较不同容器对硬币浮力的影响。
3. 反思1.学生感受:–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控制水位、物品摆放等因素来影响硬币在液体表面的浮力。
2.教师反思:–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来讲解物理原理,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应当主动进行引导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特别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就叫“让硬币浮起来”。
咱们先来说说需要用到的东西吧。
很简单的,只要一个杯子,里面装上水,再准备几枚硬币就好啦。
那怎么让硬币浮起来呢?这里面可有不少小窍门呢。
你看啊,要是直接把硬币扔进水里,硬币就会“噗通”一声沉下去,就像一个小石块掉进水里一样。
那怎么才能让它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呢?有一个办法是这样的。
你可以找一张小纸片,把硬币放在小纸片上,然后轻轻地把小纸片和硬币一起放到水面上。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硬币就像坐在小船上一样,能在水面上漂浮一会儿呢。
这就好像我们人坐在木筏上,可以在水上漂着,而不会一下子沉下去。
还有一个更神奇的办法哦。
你在把硬币放进水里之前,先在水里加好多好多盐,就像给水里撒了一层白白的雪一样。
然后再把硬币小心翼翼地放进去,你会惊喜地看到硬币浮起来了。
这是为啥呢?就好像在水里有很多小手把硬币托起来了。
其实啊,是因为加了盐之后,水变得更有力量了,这种力量就能把硬币托住,不让它沉下去。
咱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啊,还可以比一比。
比如说,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这个实验,你用加盐的方法让硬币浮起来,你的小伙伴用小纸片的方法。
看看谁的硬币能在水面上待得更久呢。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小心哦。
水不要装得太满,不然水会洒出来弄湿衣服的。
还有放硬币的时候要轻轻的,就像对待小宝贝一样。
这个小实验可有趣啦,它能让我们知道原来在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
就像这个硬币,本来是会沉下去的东西,但是我们用一些小办法就能让它浮起来。
这就像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多动动脑筋,想一些不一样的办法,就能解决问题啦。
比如说,你想要把一个很重的东西搬到桌子上,直接搬可能搬不动,但是你可以找个小推车,就像给这个重东西找了个能让它“浮起来”的办法,这样就能轻松地把东西搬到桌子上啦。
快动手试试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硬币的浮沉现象,知道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硬币、玻璃杯、水、吸管、牙签、棉花等。
2. 环境:安静、整洁的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硬币的浮沉现象,并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能发现哪些类似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硬币浮沉现象的理解程度。
3. 搜集幼儿在课后生活中发现的相关科学现象,评价幼儿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硬币的浮沉现象,并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能发现哪些类似的科学现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硬币误入口鼻。
2. 教师在引导幼儿讨论交流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浮沉的简单原理,知道哪些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硬币、水、盐、玻璃杯、勺子、记录表。
2.环境准备:安静的活动室,实验材料安全无害。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枚硬币,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做的吗?”邀请幼儿触摸硬币,说出硬币的材质。
2.实验一:硬币沉浮实验教师将硬币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提问:“你们猜猜,硬币会浮在水面上吗?”幼儿观察硬币沉入水底的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硬币会沉到水底呢?”3.实验二:加盐实验教师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盐,搅拌至溶解。
将硬币放入盐水中,观察硬币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硬币在盐水中能浮起来呢?”4.探索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加盐后,硬币就能浮起来呢?”教师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浮起来呢?我们可以一起找找看。
”5.动手操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个玻璃杯、盐、硬币和记录表。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实验,并提醒注意事项。
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关于物体浮沉的展示区,引导幼儿继续探索。
3.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相关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
五、活动反思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确保实验安全。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枚硬币,说:“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幼儿:“硬币!”教师:“对,硬币。
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做的吗?谁能来摸一摸,告诉大家硬币的感觉?”幼儿触摸硬币后,分享:“硬币硬硬的,滑滑的。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让硬币浮起来》这一活动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浮力》,详细内容围绕浮力的基本概念、物体浮沉条件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展开。
具体包括:浮力的定义、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让硬币浮起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力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重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玻璃杯、吸管、盐、勺子等),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硬币,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今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
”2. 浮力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硬币在清水、盐水中的浮沉情况,讲解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硬币在不同浓度盐水中的浮沉情况。
5. 实验结果分享(10分钟)6.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改变盐水的浓度,还有其他方法让硬币浮起来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浮力定义2. 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3. 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思考并尝试其他方法让硬币浮起来,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描述所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以及观察到的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但部分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
课后可布置相关阅读资料,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点的理解。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硬币浮起来的现象。
2. 让幼儿能够简单描述物体浮沉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让幼儿能够运用浮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实验记录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容器,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硬币放入不同容器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操作:(1)向幼儿展示硬币,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让幼儿亲自将硬币放入不同容器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 讨论与反思:(1)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引导幼儿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3)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浮沉原理的场景,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强调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2)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实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向幼儿推荐相关的科学书籍和资源,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硬币浮沉的原因?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和感受?是否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运用浮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想象硬币除了浮在液体表面,还能在哪些环境中浮起来,如在气体中。
2.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代替硬币进行浮沉实验,如小木块、塑料片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评价幼儿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反思环节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的姓名]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索,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浮力原理。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实验记录表。
4. 画笔和彩色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液体容器。
2.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硬币会沉到容器底部吗?有没有办法让硬币浮起来呢?”二、实验操作(10分钟)1. 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幼儿亲自操作,将硬币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三、探索发现(5分钟)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硬币会在某些液体中浮起来?3. 讲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即浮力原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用彩色纸和画笔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幼儿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仔细观察等。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邀请幼儿自由尝试其他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在本教案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得到了激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关于浮力原理的延伸活动,如制作简易的浮力装置,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浮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实验结果,如比较不同液体中的硬币浮沉情况,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硬币的浮沉现象2. 实验操作步骤3. 科学原理的解释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实验盆具3. 清水4. 记录表格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提问硬币的性质和特点。
2. 实验操作:指导幼儿进行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 记录: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4.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5. 科学原理解释:简单讲解硬币浮起来的科学原理,让幼儿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幼儿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4. 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5. 对下次教学活动的准备和安排有何改进之处?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到硬币的浮沉现象。
2. 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是否准确,记录方式是否规范。
3. 评价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表达是否清晰,观点是否独到。
4. 考察幼儿对硬币浮沉现象背后原理的理解程度。
5.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浮起来?鼓励幼儿回家后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些物品能浮起来,而有些物品则不能?与幼儿一起探讨浮力的概念。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鼓励幼儿提出创新性的实验方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让硬币浮起来》_大班科学领域教案【活动设计】假如科学家是讨论其四周世界规律的求知者的话,那么儿童则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奇怪,而且经常把这种奇怪付诸行动摸摸、尝尝、看看、掂掂、倒进到出等等。
玩水又是幼儿较喜爱的活动,这次我创设了良好的操作环境,供应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究发觉利用多种帮助材料让玻璃球浮起来。
(重点)3、能积极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记录试验结果。
(难点)【活动预备】物质预备:玻璃球、盘子、杯子、纸盒、橡皮泥、棉絮、碗,(它们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下沉。
)精神预备:幼儿初步了解物质沉浮的现象。
【活动过程】一、问题。
师(出示玻璃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假如把这个玻璃球放进水盆里,()它会怎么样?是沉下去呢?还是回浮现来?(幼儿争论)师:有人说浮起来,有人说沉下去,究竟是怎么样呢?请一个小朋友来将它放下去,大家来看一看。
二、争论。
师: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请你想想方法,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呢?(鼓舞孩子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赐予他们时间和时机)三、尝试第一次操作。
1、师:小朋友想了许多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教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材料,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看谁能帮玻璃球浮起来。
在试之前,教师要提几点要求,请听清晰:(1)四人一组,大家要轻声说话,相互谦让。
(2)玩的时候,当心别把水洒到地上,由于地湿简单摔倒。
(3)多用几种材料来试,你要记住自己用过哪些方法,胜利了没有,等会告知教师。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进展尝试。
发觉了好的方法的幼儿,教师赐予确定,尝试失败的幼儿,鼓舞他换一种方法,对于不知所措的孩子,要提示他,帮忙他。
四、幼儿尝试其次次操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特点,知道液体具有流动性、压弹性等性质。
2.观察、探究液体压弹性的具体表现与成因。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思维与研究能力。
教学器材:1. 透明玻璃杯;2. 冷/温水;3. 硬币;4. 塑料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让硬币浮起来。
2.设计幼儿观察、发现液体压弹性特点的小游戏,如:用匙子轻轻地倒入一些水,让幼儿看着观察水流动的情况,观察水的表面。
二、探究(20分钟)1.教师展示一枚硬币,并询问幼儿硬币会不会沉入水中?2.向幼儿提问:硬币会不会浮在水上?如果会,是如何做到的?3.请幼儿先预测硬币是会沉入水中还是浮在水面上,并在黑板上做出标记。
4.教师为幼儿提供杯子和水。
请幼儿分别猜测用冷水和温水的浸泡效果。
5.让幼儿实际操作:用冷水和温水来分别浸泡硬币,观察硬币的状况。
三、讨论(15分钟)1.让幼儿观察硬币分别浸泡在冷水和温水中,发现硬币在温水中跟在冷水中浸泡效果不同。
2.请幼儿在讨论期间提出他们在实验中看到的一些现象。
3.让幼儿自行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是温水(液体)的压弹性。
四、总结(10分钟)1.向幼儿总结本次实验内容,提高幼儿对实验意义的理解。
2.培养幼儿自主探究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五、延伸(5分钟)1.引导幼儿说说实验中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浪费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流程图:引入·介绍活动主题;·小游戏。
\t探究·教师问答引导观察·幼儿预测·硬币浸泡实验讨论·观察现象·自己发现总结·活动总指导·培养幼儿的能力延伸·活动结束·感悟分享。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以“让硬币浮起来”为主题。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
教材涵盖第五章“常见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包括:1. 物体的浮沉条件;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技巧,浮力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硬币、水、玻璃杯、盐、计时器。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适量的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硬币浮在水面上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介绍浮力的概念。
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操作(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将硬币放在玻璃杯上,慢慢加入盐,观察硬币的浮沉情况。
4. 观察与分析(5分钟)学生观察硬币浮起来的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体的浮沉条件。
5. 解决问题(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硬币还能浮起来吗?”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物体浮沉的条件。
2. 请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硬币浮起来的浮力。
3.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浮沉的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让硬币浮起来(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让硬币浮起来(2) 1. 教学目标•知道浮力是什么,并了解浮力的作用•能够观察并描绘水中硬币的现象•能够亲手制作一个小型的升降机,让硬币浮起来2. 教学准备•硬币和塑料袋各若干枚•透明塑料管•玻璃杯和水•升降机模型图纸•纸、剪刀、胶水等3. 教学内容和方法(1)观察水中硬币的现象•让孩子们拿起一枚硬币,自己尝试在水中放置硬币,记录下硬币的现象(2)了解浮力的作用•让孩子们观察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袋的现象,引导他们猜测浮力的作用(3)制作升降机模型•学生按照模型图纸,将升降机制作出来•当制作完成后,孩子们亲手用升降机将硬币浮起来,理解浮力的作用4. 教学过程(1)观察水中硬币的现象在课堂上,老师向孩子们展示水杯中的硬币,询问孩子们对硬币在水中的现象是否有过观察或经历。
然后老师会让孩子们自己拿一枚硬币,尝试在水中放置硬币并观察水中硬币的现象,并题目记录下来。
(2)了解浮力的作用通过上一步的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已经对硬币在水中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老师会递给学生透明的塑料袋一个和一个玻璃杯,让他们将塑料袋塞满空气,然后慢慢地放入水中,观察其现象。
老师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玻璃杯内的水位会上升?为什么装满空气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然后老师会解释浮力的概念:水、空气等各种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向上的推力,称为浮力。
(3)制作升降机模型在前面的内容中,孩子们已经了解了浮力的概念和作用,下面我们来尝试制作一个小型的升降机,用它让硬币浮起来。
老师会向学生普及简单的升降机原理,并提供升降机的模型图纸。
接下来,老师的任务是协助孩子们准确定位模型图纸上的相关部件,并通过多方位的教学示范,让孩子们能够顺利制作出完整的升降机模型。
5. 教学总结课程结束后,老师会邀请孩子们分享对课堂内容的收获和体会,并分别讲述硬币浮起来的原理和制作升降机的方法,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
在总结中,老师可以再次强调一下浮力的概念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更进一步浮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教案模板范文-2
活动目标
1.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组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准备
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辅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出示硬币)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里,猜一猜它会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看一下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硬币会沉下去。
二、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了解实验材料。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树叶、纸船、瓶盖、橡皮泥,讲解材料名称。
)等会通过实验来试一试,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讲解记录表的标记法)。
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辅助材料,第一列中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
第二列表示实际结果,比如说大树叶的猜想结果应该横着在第二行找到大树叶,再找竖着在第二列找猜想结果。
如果大树叶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来,你就标记“↑”沉下去可以标记“↓”你们现在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讨论完后由一个小朋友把讨论结果标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