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接近完成

合集下载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方案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方案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方案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目前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其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方案。

一、建立全覆盖的保障机制为了确保农村养老保险的全面实施,我们应该着力建立一个全覆盖的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将所有的农村居民纳入到保障范围内。

其次,应该加强对参保群体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参保意识和保障意识。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居民统筹基金,确保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可持续。

二、增加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我们需要适度增加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首先,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定期对养老金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根据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等因素,给予适当的养老金加发。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推动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为了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需要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

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衔接,建立起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双向互动机制。

其次,还可以探索农村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网络。

四、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为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确保基金的合理利用和回报。

同时,还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控,防止基金流失和挪用。

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特别基金,用于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养老保险支付需求。

五、加强养老服务的供给为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效益,我们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的供给。

首先,应该推动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XX届读书节。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我国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养,丰富人生。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更显得尤为重要。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人生的花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你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读书的重要性:一、读书可以拓宽视野。

读书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读书可以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欣赏优美的文字、感受深刻的思想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欣赏美、追求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读书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它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通常具有高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追求。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度过这个读书节,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制定阅读计划。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提高阅读效果。

3. 积极参加读书活动。

学校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4. 互相推荐好书。

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推荐好书,共同提高。

最后,祝愿大家在读书节期间收获满满,阅读的快乐伴随你们成长!谢谢大家!。

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_胡继晔

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_胡继晔

深圳特区报/2013年/7月/16日/第B10版理论周刊/专论重视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要解决养老问题,落实中央提出的民生优先要求,只能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快推进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避免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思路,切实搭建起养老大厦,以保障中国人的未来。

1 建立健全“0支柱”的低保养老金不仅符合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的要求,也是政府的公共财政完全可以负担的2005年世界银行在原推荐的养老保险“三支柱”基础上推荐了新的“五支柱”体系,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将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成本控制在个人和社会财力限度内,不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力求避免难以维持的财政危机,保证短期的财务平衡和长期的财政可行性;注重养老金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市场和储蓄的影响;强调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和减少老年贫困的功能,防止老年人陷入绝对贫困状态,并且提供有效的方法来引导人们和谐消费,合理支配不同生命阶段的生活安排;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应对,包括来自经济、人口变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五支柱”体系见表:(参见郑秉文等译:《世界银行报告: 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X1、X2、X3分别反映了该个支柱对目标群体的重要性,数字越大越重要。

)“0支柱”比较完善的当属世界上率先建成“福利国家”的英国所发放的低保养老金(GuaranteeCredit),这是维持年长公民最低生活水平、避免其沦入贫困深渊的最后防线,其目标人群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领取是基于家计调查而选择性发放的,只有“穷”到一定程度,才能享受该基金,是1908年英国首部《养老金法》百年后仅存的遗产。

根据世界银行新建议的“五支柱”体系,考虑到《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国“0支柱”的低保养老金应当以达到宪法权利为目标。

养老金并轨方案保密

养老金并轨方案保密

养老金并轨方案保密养老金并轨方案仍处保密阶段早报讯养老方面除了“养老院”,老人们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养老金”。

对于绝大多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养老金从来没有在工资条上出现过。

而对于企业工作人员,为了这笔养老金,每个月都不得不拿出几百块钱为未来储蓄。

所谓的“养老金并轨”,就是要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人员这两类人群一视同仁。

昨日《第一财经(微博)日报》报道称,虽然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最终的方案还没有出炉,但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需要像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这样一个原则已经确定了。

这个消息能否得到确认?如果“并轨”已成定论,资金来源又将如何解决?方案仍处保密阶段“公务员交养老保险”在大多数地方还是个匪夷所思的事儿,但在深圳,从XX年就已经启动。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管理处副处长刘静姝用一句话概括深圳模式:不按最后一个月工资,按照缴费年限发养老金。

刘静姝说,我们现在在事业单位新人这一块,已经实施了新的养老保障制度,就是社会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一个新型养老保障制度,事业单位新人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这一块,跟企业员工是完全并轨,实行了统一制度。

对于媒体的报道,参与人社部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郑功成明确地向记者表示,养老金并轨方案目前仍然处在保密阶段,谈论其结果为时过早。

如果并轨如何缴费尽管如此,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透露,下一步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进行改革将是大概率事件。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

对于机关事业的“新人”,关于“养老金”那些事儿,从职业年金的管理到保值增值等都没有先例。

对于全国5000万在职和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老人”,他们从未交过任何养老保险,未来又该如何缴费?安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蒋高告诉记者,“我在事业单位工作近20年,以前我的收入结构,从来没有养老金支出这个部分,现在如果让我个人去承担这笔支出的话,我担心我的总收入会下降。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接近完成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接近完成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接近完成个人账户流变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基本养老金制度时,采取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并存的统账结合模式。

单位所缴纳的员工工资的约20%进入统筹账户,员工自身缴纳的8%则进入个人账户。

职工在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同样分为两部分,对应着不同的计发方式。

社会统筹的发放主要与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虽然参考缴费年限、缴费数额等因素,但与个人缴费行为的关联性远不及个人账户明显。

后者相当于一份强制储蓄,计发方式简明,即将账户中的累计本息除以一个固定月数,每月发放,如对60岁退休的人员,每月发放的待遇为本息除以139,体现“缴得越多,领得越多”原则。

中国的统账结合,意在兼具两种制度的优点:社会统筹对应的现收现付制具有较强的二次分配功能,能帮助缩小贫富差距;个人账户对应的累积制产权清晰,能鼓励人们多缴费。

但两种制度同样各具缺陷早前未受到足够重视:现收现付制受到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年轻人的缴费压力随之上升,面临可持续风险;累积制的压力来自于保值增值,如运行不善,相当于人们的养老钱贬值。

当初颇为美好的制度设想并未完全发挥预期作用。

由于制度建立前退休或将退休的人们未曾为养老存下资金,而政府又期望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养老待遇,偿还这部分历史欠债的任务便转移到了后来的缴费者身上,这也是国内养老保险高达28%的缴费率的由来。

这也可以解释,遭遇经济下行期时,降低社保成本的呼声一再出现,但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步子慎之又慎。

同样由于这部分历史欠债,以及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升,统筹账户部分不足以发放给已退休者,只能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填补窟窿。

这样一来,本用于累积的个人账户内并无实际资金,只有一个缴费记录。

因此,筹账结合实际上近似于回到了原本现收现付制的老路。

如果只是简单走了回头路,并不可怕。

问题在于个人账户中的记账额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终是要拿真金白银来还账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珍测算,若公共预算收入和个人账户记账规模的年增长率都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到2024年,也就是七年以后,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将超过公共预算收入。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第1篇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计民生。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本方案围绕当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顶层设计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2.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3. 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提高保障水平;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5. 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三、具体措施1.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1)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2)明确各层次养老保险的定位和功能,实现互为补充、协同发展;(3)适时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和替代率,确保制度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险意识;(2)推动养老保险政策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延伸;(3)优化养老保险参保流程,提高参保便捷性。

3. 优化养老保险待遇结构(1)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强化与缴费年限、缴费工资的关联;(2)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替代率,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3)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提高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的替代率。

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1)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规范基金投资运营;(2)加强基金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3)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信息披露程度,接受社会监督。

5. 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1)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福利待遇;(2)支持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3)探索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引导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发展。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依法实施;3. 加强养老保险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5. 定期开展养老保险政策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人社部:适时下调社保费率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已完成

人社部:适时下调社保费率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已完成

人社部:适时下调社保费率养老保险顶
层设计已完成
1月23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通报了XX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XX年将重点围绕着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方面,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社保费率将适时下调,但各个险种的情况不一样。

比如,医疗保险主要是通过完善费率和待遇调整机制,鼓励各地结合职工医保门诊统筹,适当调整个人账户的政策,指导有条件的地方适时适当降低医疗保险费率。

●今年要进一步细化工伤保险的行业费率,强化费率的浮动机制,从总体上降低工伤保险的费率水平。

●有报道说,公务员工资涨幅达60%。

李忠说,预计公务员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人均月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人社部:养老保险并轨正进行顶层设计

人社部:养老保险并轨正进行顶层设计

人社部:养老保险并轨正进行顶层设计人社部:养老保险并轨正进行顶层设计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比重大,在职时平均工资收入较高,工作年限也长于企业一般员工的平均缴费年限,因此其总体平均待遇水平比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平均水平高一些是正常的。

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议论颇多,认为这样很不公平,应尽快并轨。

“双轨制”是怎么形成的?该如何客观、全面看待不同群体的养老待遇差?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就这些热点问题作出了回应。

他称,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双轨制”如何形成的?据《人民日报》报道,胡晓义在介绍养老“双轨制”的形成时表示,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伴随着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冲击了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发不出退休金。

有的企业用卖不掉的产品抵退休金,有的干脆不给办退休。

在此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扩面,并提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任务目标,解决职工“领不到养老金”这个最突出的矛盾。

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

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

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方案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完善已成为我们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为城乡所有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确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独立性。

本文将从理念、制度、运行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善方案。

一、理念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养老保险的底线,是国家责无旁贷的养老保障制度,其理念是“为老而设,以易行、易保为原则”。

因此,基本养老保险的完善方案需要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为老而设,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变的核心理念。

要实现有效的养老保障,必须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特点,建立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保障体系。

以易行、易保为原则,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重要原则。

为了让所有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简单、方便、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保障机制。

此外,对于困难老年人应该重点关注和保障。

二、制度1、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系统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纳入不同的保障体系中,城乡居民普遍享受不到全面的社会保障。

因此,应建立良好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首先,应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只对城镇职工和部分城乡居民实行,针对未覆盖人群的老年人,政府应强化社会救助的力度,加大补助力度,同时可以允许个人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并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2、增加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是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个人账户中,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会积累到个人账户中,便于个人在退休时领取。

个人账户还可以根据工作平均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进行调整,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3、逐步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分别由地方政府财政和居民个人财政支持,因此,存在地区间差异,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保障范围、标准和服务的一体化协调,提高养老保障质量和效率。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
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为参与者在退休后提
供保障和福利。

但是,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和挑战。

本文将从养老保险统筹方案的顶层设计入手,分析当前养
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养老保险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

据统计,目
前全国养老金缺口已经超过4万亿元,而养老金缺口将继续扩大。

同时,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种,二者之间的差别
较大。

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较完善,覆盖率高,而农村居民养老
保险制度则比较薄弱,覆盖率低。

这种城乡差异可能会影响国家的
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虽然养老保险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个人账户管理不够规范,风险增加;基金投资收益率不高,
导致缺口更大;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为养老保险制度提
供更完善和可持续的保障。

二、养老保险统筹方案顶层设计
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进行养老保险统筹方
案的顶层设计。

首先,要改善养老保险的累计储备,提高养老基金
的积累速度。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养老基
金的投资收益,让养老基金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的生活。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基本确定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基本确定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根本确定养老顶层设计方案根本确定据悉,养老顶层设计方案根本确定,方案将对未来几十年我国改革主要目标、根本原那么、制度模式、制度体系、运行机制进行全面规划,三个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将进一步确立。

作为这一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重头戏”——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方案正在渐行渐近,预计会在今年内正式公布并实施。

这份酝酿了四年多的方案,将对关系到每位参保人切身利益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完善个人账户以及延迟退休等重要改革作出制度安排。

中国社科院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近日在接受相关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根本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采取的是全方位改革,实施的是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目前的顶层设计中,养老保险金投资运营、提高退休年龄和降低社会保险费,共同构成了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

郑秉文也提醒,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不应该被政府的道德风险所“绑架”,政府不能再指望通过扩大覆盖面增加制度收入,而需考虑尽快对现行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来增加可持续性。

相关媒体:xx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到如今已经过去四年多了,方案还没有正式出台。

在这期间,您一直主张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根底养老金全国统筹,但从最近的消息来看,全国统筹将从中央调剂金起步。

您认为中央调剂金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郑秉文:包括中央调剂金、延迟退休等一揽子方案在内的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已经根本确定了,据我所知,只是还没有对外公布。

根底养老金全国统筹没有实现,这轮改革只是建立中央调剂金,这无疑是这轮改革的一大遗憾。

坦率地说,建立中央调剂金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长久做法。

真正的根底养老金全国统筹应该实现根底养老金层面大收大支,缴费由中央政府来管理,支出兜底也由中央政府来管理。

如果只是像省级统筹一样,从地方养老保险基金中抽几个点,建立一个中央调剂金,统筹层次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低带来的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相关媒体:早在1991年就已经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本来业内预期这一轮顶层设计方案会在全国统筹上有突破,没想到却再一次“爽约”。

人社部称养老保险顶层计划已完成.doc

人社部称养老保险顶层计划已完成.doc

2019年人社部称养老保险顶层计划已完成人社部称养老保险顶层计划已完成人社部:养老保险顶层计划已完成将拟定详细方案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召开消息宣布会,传递第四序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变盼望环境。

人社部消息讲话人李忠先容,今朝养老保险顶层计划事变已经根基完成,将重点环绕着职工基本养老金世界统筹、养老金正常调解机制、根基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方面,抓紧研究拟定详细的改良实验方案。

李忠先容,这些年人社部开展了养老保险的顶层计划,出格是2013年以来,凭证党中央、国务院的陈设和要求,齐集力气举办了以下事变,第一,人社部里牵头,会同国度发改委、财务部、世界社保基金理事会、世界总工会等部分,创立一个养老保险顶层计划部际研究小组,连系开展观测研究事变。

第二,选择了国际劳工局、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天下银行、国务院成长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这七家海表里知名研究机构,举办了养老保险顶层计划的苹叫研究。

第三,带动各地人社厅局,团结现实开展一些政策研究,多次开展一些调研勾当,召开座谈会,听取处所对顶层计划的意见和提议。

李忠暗示,今朝养老保险顶层计划事变已经根基完成,形成了一个主陈诉和十六个分陈诉的(1+16)研究陈诉集,还形成了七个苹叫研究成就的汇编,也形成了处所研究成就的汇编。

这项事变从客岁下半年开始,就转入了改良方案的拟定阶段。

第一个改良方案的成就,就是日前发布的构造奇迹单元养老保险制度改良,这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实验阶段。

谈及下一步事变,李忠暗示,人社部还将在顶层计划方案总体框架下,重点环绕着职工基本养老金世界统筹、养老金正常调解机制、根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等方面,凭证成熟一个实验一个的原则,抓紧研究拟定详细的改良实验方案。

人社部称养老金全国统筹具体方案争取2019年出台人社部称养老金全国统筹具体方案争取出台更新:2018-12-29 18:07:51养老金并轨方案近期印发个人账户将探寻转身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社保工作报告,国务院副总理到会应询养老金“并轨”方案近期将印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或将不再“做实”2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养老金“并轨”改良年内有望完成顶层策划.doc

养老金“并轨”改良年内有望完成顶层策划.doc

养老金“并轨”改良年内有望完成顶层计划养老金“并轨”改良年内有望完成顶层计划【导语】:三中全会即将闭幕,养老金题目一向是各人所存眷的核心,“并轨”改良引起许多争议。

养老双轨制,这一被诟病多年的政策,“并轨”偏向已经明晰,涉及多个部分、多项重大题目的顶层计划有望年内完成并上报决定层。

中国改良与成长的要害词越来越聚焦于公正公理。

公正公理,字字千钧,承载着宽大群众的万千期盼。

公正公理,这是新的汗青出发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向人民作出的肃静理睬,更是绘就13亿人中国梦不行或缺的浓郁底色。

当前,维护公正公理的制度体厦魅正在加紧构建2019年养老金并轨方案出炉养老金并轨方案出炉自从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各省都在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10月份更是有多地密集公布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至少13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

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地方对中央方案进行了细化,坚持保低限高。

进程:至少13省公布方案10月27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已完成。

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

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达13个。

各省的实施办法大体与国务院改革方案保持一致,即从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差异:缴费基数有不同虽然各地都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统一规定了单位与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但是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有所差异。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

养老顶层设计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为了应对养老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顶层设计,从政策、机制、服务等多个方面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介绍一个养老顶层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为养老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途径。

养老政策在养老顶层设计中,制定健全的养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养老政策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养老金的支持。

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包括多种途径,如企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养老护理制度加大养老护理服务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养老护理制度。

养老护理制度应该包括养老院、居家护理、社区护理等多种形式,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养老护理服务。

3. 养老金融政策引导养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养老金融政策应该包括金融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风险投资机构对养老产业的支持等,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稳健的养老金融服务。

养老机制除了养老政策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养老机制,确保养老服务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1. 养老服务一体化机制建立养老服务一体化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一体化机制应该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形成服务资源的协同效应。

2. 养老信息化建设推动养老信息化建设,建立养老信息系统,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

养老信息化建设应该包括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

3. 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对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进行监测和评估。

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应该包括评估指标的制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评估结果的公开等,以促进养老服务的持续改进。

养老服务除了政策和机制之外,养老服务是养老顶层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养老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提升和完善:1. 健康管理服务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定期体检、重大疾病筛查、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等。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在增大,完全由单位自保退休人员制度难以长期维持,需要走社会保险道路。

退休费单纯与最后工资挂钩,不能充分反映工作人员任职长短和贡献大小,需要改革完善激发办法。

待遇调整应该与工资调整脱钩,社会平均工资整体提高和物价水平相联系,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待遇调整不正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整体社会公平。

——尹蔚民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企业先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转变。

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总体上仍然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由此造成了企事业单位待遇水平的差距。

尹蔚民表示,改革以后,企业有充分工资分配自主权,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

企业基本养老金与职工整个职业生涯缴费长短和多少相挂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

尹蔚民表示,目前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

从2005年开始,我国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此外,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2008年国务院确定山西、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紧密相联,需要同步推进。

尹蔚民表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在增大,完全由单位自保退休人员制度难以长期维持,需要走社会保险道路。

退休费单纯与最后工资挂钩,不能充分反映工作人员任职长短和贡献大小,需要改革完善激发办法。

待遇调整应该与工资调整脱钩,社会平均工资整体提高和物价水平相联系,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待遇调整不正常,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整体社会公平。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制定一套合理的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内容、特点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意义养老保险顶层方案是指针对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战略性决策和设计,其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上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和覆盖面的扩大。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意义如下:•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可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可以缓解家庭负担,鼓励人们消费和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生活压力,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特点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全面覆盖: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应确保所有劳动者都能参加养老保险,不论其职业、行业、收入水平和户籍等因素。

•公平公正: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应确保养老金的发放公平公正,避免养老金的裁剪或优待。

•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应考虑养老保险经费的来源,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多样化投资: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应鼓励多样化投资,提高养老金的收益率,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 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实施过程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实施过程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3.1 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实施的第一步,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原则和政策措施。

3.2 资金筹措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筹措资金的方案,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保险费收入等多种渠道。

3.3 信息系统建设养老保险顶层方案的实施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养老金发放等功能,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4 宣传推广养老保险顶层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提高人们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

养老保险统筹今年拿方案整体顶层设计尚存难题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为此,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以及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改革。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养老保险的整体顶层设计尚存在一些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养老保险统筹方案的制定。

养老保险统筹方案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制度差异以及建立全国性的养老保险统筹制度,保证养老保险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然而,其制定过程中,却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地区差异大。

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结构不同、社会福利需求不同等差异。

在制定养老保险统筹方案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不同地区的利益以及资源分配等问题。

第二,财政支出压力大。

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基金主要来自于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在养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都需要支出,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压力相当大。

如果全国实施养老保险统筹方案,那么统筹基金面临的财政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需要寻找更多的财政来源。

第三,社会接受度不高。

一些地方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统筹制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以及缺少政策扶持等原因,建立的统筹基金缴纳率和参保率都较低,证明了当地居民对新的统筹制度的接受度不高。

如何提高居民对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问题和挑战,制定一套可行的养老保险统筹方案需要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以及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属于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

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方案时,考虑地区差异、财政压力和社会接受度等因素,制定出一个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够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新方案。

首先,政府可以继续推行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到养老保险统筹方案的制定中,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政府还应该增加对受过教育的居民的宣传,提高民众的养老保险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接近完成个人账户流变与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基本养老金制度时,采取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并存的统账结合模式。

单位所缴纳的员工工资的约20%进入统筹账户,员工自身缴纳的8%则进入个人账户。

职工在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同样分为两部分,对应着不同的计发方式。

社会统筹的发放主要与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有关,虽然参考缴费年限、缴费数额等因素,但与个人缴费行为的关联性远不及个人账户明显。

后者相当于一份强制储蓄,计发方式简明,即将账户中的累计本息除以一个固定月数,每月发放,如对60岁退休的人员,每月发放的待遇为本息除以139,体现“缴得越多,领得越多”原则。

中国的统账结合,意在兼具两种制度的优点:社会统筹对应的现收现付制具有较强的二次分配功能,能帮助缩小贫富差距;个人账户对应的累积制产权清晰,能鼓励人们多缴费。

但两种制度同样各具缺陷早前未受到足够重视:现收现付制受到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巨大压力,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年轻人的缴费压力随之上升,面临可持续风险;累积制的压力来自于保值增值,如运行不善,相当于人们的养老钱贬值。

当初颇为美好的制度设想并未完全发挥预期作用。

由于制度建立前退休或将退休的人们未曾为养老存下资金,而政府又期望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养老待遇,偿还这部分历史欠债的任务便转移到了后来的缴费者身上,这也是国内养老保险高达28%的缴费率的由来。

这也可以解释,遭遇经济下行期时,降低社保成本的呼声一再出现,但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步子慎之又慎。

同样由于这部分历史欠债,以及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提升,统筹账户部分不足以发放给已退休者,只能挪用个人账户资金填补窟窿。

这样一来,本用于累积的个人账户内并无实际资金,只有一个缴费记录。

因此,筹账结合实际上近似于回到了原本现收现付制的老路。

如果只是简单走了回头路,并不可怕。

问题在于个人账户中的记账额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终是要拿真金白银来还账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珍测算,若公共预算收入和个人账户记账规模的年增长率都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到2024年,也就是七年以后,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将超过公共预算收入。

这颇令人挠头,而且留给人们想出解决办法的时间已经不多。

决策者多年前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

2000年起,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被列为试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也就是向原本亏空的个人账户注入资金。

2006年,试点扩大到天津、上海、山西等八个省市。

然而,适得其反,辽宁试点十分困难累积起来的一点资金再次被挪用作当期养老金发放。

此后,“做实个人账户”的提法也消失在了后续的政策文本中,个人账户改革至今再无实质进展。

三条可能的改革道路应该保留表现不佳的统账结合制度,还是干脆回到现收现付?当前的改革思路大致包括三种:维持现有制度不变,或适当压缩个人账户的比例;实行“分账制”,即将个人账户部分或全部转移至补充型养老制度中;实行名义账户制,并扩大个人账户的比例,改为16%的“大账户”,推动养老金制度向累积制过渡。

不同思路,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若维持原制度不变,为应对老龄化的支付压力,若干制度参数就必须调整。

比如,延长退休年龄、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时间等。

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当前仅需缴纳15年保险即可领取养老金的做法势必有所改变。

“分账”的思路近年越发活跃。

所谓补充型养老金,主要指的是由部分企业为员工建立的企业年金制度。

有学者构想,由政府为全体国民建立一个新的养老金账户,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和员工向该账户存钱。

这一制度设计在国外早有实践,如美国个人退休账户,人们可以轻松查询到自己账户的缴存额记录以及余额。

补充型养老金的权属十分清晰,即个人所有,且个人对如何投资享有一定的选择权。

但该思路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企业与政府的积极性不高。

2016年仅有2325万人拥有企业年金。

更大的难处在于,转移到补充养老金中的资金必须做实,这将给财政带来压力,或是迫使政府寻找新的财源。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6月底公开称,将尽快制定完成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

方案指向的是一些具体商业养老产品,而非建立一个新的养老账户。

这或许说明,“分账”思路并未被决策者采纳。

设立名义账户制度,则是基于个人账户已空账运行的现实。

在这一设计中,职工依然向个人账户存款,但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所有缴费被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职工的缴费和收益被记账,作为未来发放养老金的依据,强化“多缴多得”,以鼓励人们更多缴费。

此外,随着资金的积累逐渐向累积制转型,以提高未来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为了调动人们的缴费积极性,个人账户的比例需要被扩大,如从单位缴费中划拨8%,使得个人账户扩大至16%,这也被称作“大账户”改革方案。

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期内避免直接向实账转型的巨大成本,同时又由于账户内没有实际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可避免投资运营的压力。

对资金运营的担心不仅仅对中国是个难题。

2001年前后,是否要引入个人账户就曾在美国激起讨论。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副会长桃乐茜·西蒙告诉《财经》记者,2008年发生经济衰退后,没有更多人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人们不愿意冒金融和经济风险。

但她再三重申,为了能获得适宜的老年生活,人们必须尽早开始自己的储蓄计划。

对各国而言,考虑是否在基本养老金中引入个人账户时都颇为谨慎。

20世纪80年代以前,现收现付制的传统养老金制度国际通行,进入八九十年代,养老金制度改革此起彼伏,个人账户制度引发了广泛关注,但比较典型和持续的仅包括1955年新加坡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81年建立的实行私营竞争性管理的智利个人账户制度,90年代出现的瑞典名义个人账户制度。

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基本养老金上依然采取现收现付制,职工和企业缴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统一支付,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这种方式易于管理,但容易使财政不堪重负。

作为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德国的养老金支付也面临赤字危机,领取人数上升,待遇水平走低。

尽管已采取延迟退休年龄、减少福利支出等补救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欧盟国家被规定不能通过举债来提供养老金,德国面临的选择可能是需要降低替代率或提高缴费比例。

国内的大账户方案可以绕开资金运营的麻烦,但会为现有的养老金治理体系带来不小的挑战。

《财经》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几年间,该方案一度得到决策层的认可,但随后又被搁置。

到底选择哪种方案对中国而言,养老保险改革的特殊之处在于“超级老龄化”正在到来。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席恒指出,从2015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提高,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总和生育率长期低迷,而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改善制度的紧迫性增加。

在扩大个人账户和维持现状、通过参数调整提高养老金可持续性两种选择中,理念之别是最显着的差别:前者更推崇精算公平,强调缴费积极性和待遇之间正相关关系;后者则强调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发挥共济效果。

在一些学者看来,现收现付制将个人的养老金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紧密联系,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如果特别突出个人账户的“多缴多得”,原本悬殊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将被扩大,将更有利于富人群体,从而背离社会保障的初衷。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宋晓梧还担心,若改革既不利于穷人,且个人账户的收益率不高,富人也不积极缴费,会使整个制度陷入尴尬。

作为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标杆的智利,正进退两难。

这个国家在1981年对原本的现收现付制进行彻底改革,由政府承担转轨成本,建立了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

当前,智利的个人账户制度累积了1700亿美元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相当于智利国内生产总值的70%。

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杨俊介绍,智利的个人账户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充足的激励性,覆盖率并不高。

即使强制国民参加养老保险,2009年至2016年智利的平均覆盖率水平也仅为56%,雇员的缴费年份只占其就业年份的一半左右,这事实上会导致参保人退休以后,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金待遇。

智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

1981年到1990年养老金实际的平均回报率为%,1991年到2000年为%,2001年到2010年下滑至%,2011年至2016年仅为%。

不过,也有学者提出,即使扩大个人账户,也可以通过一些机制设计来提高再分配作用,比如效仿德国的“里斯特模式”:在缴费时给予部分弱势群体补贴,提高其未来的养老金待遇收入。

采取名义账户方案还有一个难点:如何为职工向个人账户所缴纳的储蓄计息,这关系到当前职工在未来的养老金收入是高是低。

该方案的支持者、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曾告诉《财经》记者,记账利率应该是动态的,即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确定。

采用名义账户制意味着账户收益率与生物收益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挂钩,或直接将生物收益率作为账户记账利率,使制度平衡运转。

简而言之,如工资水平增长快,获得的收益率也高。

当前的个人账户已空账运行,即便未采取名义账户制,也需要给予合理的计息。

过去的记账利率既偏低,又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以2015年为例,山东、辽宁、四川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分别为%、%、%。

6月底,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利率被首次制定并公布,为%。

新政提出将参考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而这次调整认为是在弥补过去偏低的利率,并提振人们对制度的信心。

在名义账户制下,记账利率的制定过程将更透明,精算程度更高,若个人账户的比例还被扩大,职工或需更多地承担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的风险,养老金待遇未必会延续当前行政化上调的状态。

此外,如下决心向实账累积过渡,转型成本无可避免,缴费的压力可能会被分散到多代人身上,以实现制度的长期可持续。

从政策设计看,两个部分对应着两种制度和不同理念。

社会统筹对应现收现付制,即在职者缴费给退休者养老,其存款不在账户中停留,而是直接被发放至当下的退休者手中;而个人账户对应的是累积制,意味着职工自己攒钱,这笔资金被储存在银行账户上,作为未来的养老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