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选材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大学体育排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排球选项课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排球选项课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1 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2 排球运动的特点3 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4 排球运动的基本战术5 排球运动的规则、裁判法6 排球基本技、战术教学片7 国际大赛录像(二)实践部分1、基本技术(1)准备姿势①稍蹲②半蹲③深蹲(2)移动步法①并步②滑步③跳步④跨跳步⑤交叉步⑥综合步⑦跑步(3)垫球①正面双手垫球②体侧垫球③背垫球(4)传球①正面上手传球②背传球(5)发球①正面(侧面)下手发球(女)②正面上手发球或勾手发球(男)(6)扣球①三号位近体快球②四、二号位强攻扣球(7)拦网①单人拦网②集体拦网2、基本战术(1)接发球站位①五人接发球站位②四人接发球站位(2)进攻战术①“中一二”进攻战术②“边一二”进攻战术③“插上”进攻战术(3)防守战术①“心跟进”防守战术②“边跟进”防守战术3、身体训练部分(1)专项身体素质训练(2)国家体育锻炼合格标准4、技能部分(1)通过课堂教学和比赛,提高学生的技、战术应用能力,并结合教学比赛,培养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作业以及技、战术演示,培养和拓宽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知识面。

5、考试部分(1)理论:专业理论讲授内容中选定(2)技术:发球、传球、垫球、扣球(3)达标:学年测五项(4)出勤表现:课堂出勤与表现二、二年级排球选项课堂计划(第一学期)三、二年级排球选项课教学计划(第二学期)排球选项课考试内容一、发球技术1、方法男生用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正面上手发飘球、勾手发飘球,勾手大力发球任选一种),女生用下手发球。

(正面下手发球,侧面下手发球任选一种),位于发球区,连续发9个球。

2、成绩评定:由达标和技评构成2.12.2技评:满分为109—10分:抛球、挥臂和击球手法正确合理、动作熟练、协调,击球部位准确,控制球好。

7—8分:抛球、控制球较好。

挥臂和击球手法基本正确、动作协调、击球部位准确,控制球好。

运动教学大纲

运动教学大纲

运动教学大纲运动教学大纲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指导运动教学,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运动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运动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首先,运动教学大纲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教师而言,它提供了一种指导教学的框架和思路,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学大纲也能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大纲明确了学习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其次,运动教学大纲应包含一些基本要素。

首先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术要领和战术策略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其次是运动的基本技能。

无论是足球、篮球、游泳还是田径等运动项目,学生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如传球、投篮、游泳姿势和起跑动作等。

此外,运动教学大纲还应包含一些运动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实战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除了基本要素,运动教学大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素养和身体素质。

运动素养是指学生在运动中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灵活性和耐力等。

通过系统的运动教学,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运动素养,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能力和耐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各种运动项目。

此外,运动教学大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团体项目中,学生需要与队友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个人项目中,学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激发自己的潜力和动力。

最后,运动教学大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康意识。

运动是一种乐趣,通过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因此,运动教学大纲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运动项目和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

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运动,才能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参与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从而获得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依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2年1月修订)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本课程是运动训练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种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编号:B05(五)学时数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知识点: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知识点:运动训练的概念、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知识点:项群训练理论概念、基本内容,各项群训练特点,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项群体系的构成,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知识点: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能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能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能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体能类快速力量性项群、体能类速度性项群、体能类耐力性项群的训练特征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运动成绩的概念、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第二节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知识点:竞技能力概念、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的建立知识点:状态诊断的作用、建立训练目标的作用、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训练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二节动机激励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三节有效控制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训练控制环节及条件、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节系统训练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五节周期安排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竞技状态及其形成与发展、训练周期类型第六节适宜负荷原则知识点:运动负荷、生物适应现象、机体的劣变现象、渐进增加负荷的形式第七节区别对待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八节直观教练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贯彻该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九节适时恢复原则知识点:该原则的概念、理论依据、疲劳程度的判别,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知识点:训练方法概念、意义结构及特点,训练是手段概念、意义及基本结构第二节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知识点:模式训练法的概念、基本结构及特点,程序训练法的概念、基本结构及特点第三节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知识点:分解、完整、重复、间歇、持续、变换、循环、比赛训练法的概念、用途及特点第四节运动训练的常用手段知识点: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混合性多元练习的手段、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知识点: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体能训练的意义、体能训练的要求第二节身体形态及其训练知识点:身体形态及其结构、各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身体形态的训练方法及基本要求第三节力量素质及其训练知识点:力量素质概念、力量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手段第四节速度素质及其训练知识点:速度素质概念、速度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手段第五节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知识点:耐力素质概念、耐力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手段第六节柔韧素质及其训练知识点:柔韧素质概念、柔韧训练方法、柔韧训练主要手段第七节灵敏素质及其训练知识点:灵敏素质概念、衡量灵敏的标志、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第七章运动员技术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技术和运动员技术能力知识点:运动技术概念、运动技术原理、动作要素、技术结构第二节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知识点:主体因素、客体因素第三节技术训练常用方法知识点: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要求,直观与语言、完整与分解、想象与表象、减难与加难训练法第四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技术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技术内部机制与外部形态的关系、技术风格、“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技术结构及技术组合的改进与提高、运动技术创新第五节运动技术评价知识点: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基本标准、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及方法、不同项目运动技术评价的特点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第一节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知识点:竞技战术概念、竞技战术的构成、战术能力第二节战术训练方法知识点:分解与完整、减难与加难、虚拟现实、想象、程序、模拟、实战训练法第三节战术方案的制定知识点: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第四节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制胜规律、战术意识的培养、战术能力的培养、个人与集体战术的配合、战术组合、战术创新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知识点:运动员心理能力概念、心理训练的作用、心理训练类型、心理训练常用方法第二节运动智能及其训练知识点:运动智能的概念、作用、运动智能的基本训练方法和基本要求第十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第一节多年计划的必要性知识点:竞技状态转移长期性、竞技状态转移阶段性、遗传性竞技能力与获得性竞技能力的最佳组合第二节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知识点: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年龄特征及负荷特点第三节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知识点:基础、专项提高与最佳竞技、竞技保持训练阶段的年龄、负荷、竞赛特征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第一节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知识点:单周期、双周期、多周期第二节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知识点:确定训练大周期日程的步骤、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第三节年度训练过程比赛系列及负荷的动态变化知识点:比赛系列的安排、年度训练过程负荷的动态变化第四节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知识点:中短期集训计划的结构、负荷特点、训练计划的表述第十二章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第一节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知识点:小周期的类型,各种小周期的任务、内容、负荷特点,周期训练计划的一般格式第二节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知识点:训练课的不同种类及特点、训练课的结构、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三章运动队伍的管理第一节我国运动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基础知识点:运动队管理的思想基础、组织保障、法规依据、经济基础、人本原则第二节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知识点: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运动队管理的各种关系第三节教练员与运动员知识点:教练员在管理中的作用、教练员的素质、运动员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四、考试方法与要求(一)考试形式:本课程的结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作业和平时成绩考核,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方式,作业以训练计划的设计为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时成绩以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主,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排球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排球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排球选项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一)掌握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

(二)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规则与裁判方法及比赛的组织与编排方法;学会欣赏排球比赛;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爱好、兴趣,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习惯和意识。

(三)通过排球课的教学和身体素质的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达到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发展学生竞争意识等良好意志品质。

二、教学任务(一)基础班1、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

3、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简单的战术配合和有关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4、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提高班1、较熟练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及有关排球竞赛组织、编排、规则与裁判法。

2、熟练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及排球运动的战术配合,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3.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四、教材选编原则教材内容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避免过分“竞技化”,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选择常用的、易于掌握的排球技、战术作为主要教材内容,必须加强基本动作和技术的训练,尤其对初学者更为重要,全面、正确、熟练的技术是组成战术的基础。

因此,本教材应重点突出排球的基本技术及简单的战术配合‘五、实施要求排球课设有基础班和提高班。

在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为主线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应贯彻“主动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课堂教学原则。

严格基本技术动作的教授和学习;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分级要求1.基础班: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身体健康,热爱排球运动。

2.提高班: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和排球技、战术基础,身体健康,热爱排球运动,已经过处级班学习并通过专项运动能力测试合格的学生。

运动选材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选材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选材学课程教学大纲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选材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Selection of athletes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 32 学分 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上机学时先修课程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运动训练学参考教材王金灿主编《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运动员选材是应竞技体育运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运用遗传学理论,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要求,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从事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进行科学训练。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1(绪论基本内容:运动员选材的概念,运动员选材的意义。

国内外运动选材的慨况:国内外运动选材的慨况,运动选材发展趋势,运动选材发展趋势。

运动选材要素: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影响运动选材的主要因素。

运动选材的原则:广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因人因项制宜原则,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多方法综合分析原则,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原则,选材与训练相结合原则,经济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教学目的:了解运动员选材的意义,掌握运动员选材的定义、核心、理论依据和原则,了解运动员选材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运动员选材定义、核心、理论依据,运动员选取材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2(遗传与运动员选材基本内容:运动能力的遗传: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

遗传力选材法:理论依据,组成人体运动能力主要性状。

谱系选材法:理论依据,家系特征情况调查。

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运动员选材的遗传学理论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员选材的遗传学理论与方法,遗传的物质基础。

运动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3(年龄选材基本内容: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特点,身体形态的年龄特征,身体机能的年龄特征,运动素质的年龄特征。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运动训练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的规律;掌握运动训练的原理、运动训练的方法和竞技能力训练的实施;提高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体育专业思想教育,为培养从事运动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材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三、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1、成绩评定2、考试方法本课程成绩满分100分。

学习过程评定占40%,(其中出勤占20%,参与教学过程及作业占20%。

)结业笔试评定占60%。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运动训练概述本章教学重点:运动训练的本质及运动训练的特点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训练的特点第一节运动训练学概述一、运动训练学的本质二、运动训练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运动训练一、运动训练的定义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本章教学重点: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本章教学难点: 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体系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第二节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第三章运动负荷本章教学重点: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与运动负荷的安排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负荷的评价第一节运动负荷及其分类一、运动负荷定义二、运动负荷分类第二节适宜运动负荷的科学基础一、生物适应二、超量恢复第三节运动负荷的构成一、负荷量二、负荷强度第四节运动负荷的安排一、负荷节奏性二、渐进增加负荷的类型第五节运动负荷的评价一、运用心率评价运动负荷二、运用血乳酸评价运动负荷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讨论与分析:运动负荷节奏性在训练中的运用第四章运动疲劳与恢复本章教学重点:运动中恢复的特点本章教学难点: 对运动疲劳的评价第一节运动疲劳一、运动疲劳及其生理机制二、疲劳的种类及运动疲劳的评价第二节恢复一、恢复过程二、恢复类型三、恢复的特点第五章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本章教学重点:周期理论的依据本章教学难点: 周期性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第一节运动训练周期及其种类一、运动训练周期二、运动训练周期的类型第二节周期性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二、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三、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讨论与分析:周期理论的依据第六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重点: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原理及其运用本章教学难点: 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一、持续训练法二、重复训练法三、间歇训练法四、变换训练法五、循环训练法第二节运动训练手段一、单一性练习手段二、混合性练习手段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七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本章教学重点:各种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本章教学难点: 各种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原理的运用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训练的定义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的分类二、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第三节耐力素质及其训练一、耐力素质的分类二、各种耐力素质的训练第四节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的分类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训练第五节灵敏素质及其训练一、灵敏素质的分类二、各种灵敏素质的训练第六节柔韧素质及其训练一、柔韧素质的分类二、各种柔韧素质的训练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作业:最大力量训练的原理及其运用第八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本章教学重点:运动技术原理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技术训练第一节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一、运动技术、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定义二、运动技术原理第二节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一、主观因素二、客观因素第三节运动技术训练一、运动技术训练二、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九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本章教学重点:战术训练的方法本章教学难点: 战术方案的制定第一节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的释义一、竞技战术二、运动员战术能力第二节战术训练一、战术训练的方法二、战术方案的制定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十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本章教学重点: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用智能训练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员心理能力和运用智能训练第一节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第二节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智能概述二、运动智能训练第十一章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本章教学重点: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本章教学难点: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第一节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第二节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第十二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本章教学重点: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本章教学难点: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第一节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二、各种大周期的安排特点第二节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一、训练大周期的时间确定二、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第三节年度训练计划的用表第十三章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本章教学重点:运动员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本章教学难点: 运动员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第一节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四、恢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第二节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类型及其要求二、训练课的结构与安排三、训练课的计划的用表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作业:制定周(课)训练计划五、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1、《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二)参考书1、《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田麦久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2、《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谢亚龙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3、《论运动训练计划》田麦久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4、《运动训练学》董国珍沈阳:沈阳体育学院教务处 19975、《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函授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名称:运动训练学课程编号: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学时分配:理论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田径体操篮球学校体育学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训练的目的意义,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手段,熟悉运动训练的基本程序,旨在培养学生开展运动训练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健身指导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一、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着重突出运动训练学该课程的综合应用性,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二、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训练原理,要求明白理解。

讲授时,尽可能借助体育科研中的一些典型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思想,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训练方式的灵活应用上。

三、课堂教学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依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教学重点:训练方式与计划的制定教学难点:心智能训练和训练计划的制定三、教学内容与目的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引论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第三节: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训练学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理论体系,明白如何学好该课程,掌握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学好该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讲授、练习法、讨论、作业等方法。

作业形式:书面作业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第一节: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第二节: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第三节: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第四节: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把握运动训练管理的核心教学重点:运动训练管理的核心教学难点:如何做到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讲授、练习法、讨论、作业等方法。

运动选材学课程标准2018.7.9

运动选材学课程标准2018.7.9

《运动选材学》课程标准(2015级适用)编制负责人:李丕彦审核人:卢文彪课程类别: 通史课程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二)先修课程1.运动解剖学2.运动生理学3.运动保健学(三)课程简介《运动选材学》借助于众多的学科作为自己的科学基础,研究运动员科学选材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应用社会科学诸方面的理论;不仅应用现代科学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多种测试评价,而且需要进行科学的统计和预测,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知识的体育学科。

运动选材学是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应该有学科但当,除了在体育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应多发现、选拔运动人才,更好的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服务。

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共30学时,2学分。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运动选材的学科介绍、遗传选材、年龄选材、体型选材、运动素质选材、运动技能选材。

旨在通过选材的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选拔运动素质能力好的运动员苗子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科学地观点进行运动选材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备《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选材方法、选材模式、选材技巧、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运用选材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今后从事运动选材及其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1.会描述运动选材的概念和意义,国内外运动选材概况,运动选材要素、依据、原则、方法、组织管理、资料处理、选材预测等内容。

2.会解释遗传选材、年龄选材、体型选材、运动素质选材、运动技能选材等,比较详细地介绍选材各基本因素的选材理论依据、评价方法和选材应用等。

3.会说出选材的遗传选材的规律以及体型选材指标、部分生理指标。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养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运动现象的关注兴趣,运用运动选材学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能进行一定的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选课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大纲

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选课乒乓球 选项课教学大纲

乒乓球选项课(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目的要求】1.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乒乓球选修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提高对乒乓球运动的鉴赏水平,推进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教学内容】1.基本理论(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与健身价值。

(2)乒乓球主要技、战术。

(3)乒乓球比赛规则。

(4)乒乓球运动欣赏。

(5)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基本技术(1)基本步法: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2)基本技术:发球、接发球、反手推挡、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攻球、弧圈球。

(3)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推侧扑、搓中侧身攻。

3.基本战术(1)单打基本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

(2)双打战术与技巧。

4.专项素质速度、灵敏反应、爆发力、专项耐力第二学期【目的要求】1、了解乒乓球运动基本知识,掌握乒乓球比赛规则。

2、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3、掌握乒乓球正反手发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搓球、基本步法、左推右攻以及推挡侧身攻技术。

4、重点:乒乓球基本规则,步法,反手推挡、正手攻球技术。

【教学内容】1、乒乓球基本知识与规则。

2、握拍方法及胶皮、海绵的选择。

3、脚步移动:单步、跨步、并步、侧身步、交叉步。

4、发球:正、反手平击球,正手下旋球。

5、正手攻球:中、近台攻球,扣杀球技术。

6、反手推挡(拨)球:近台攻球,发力技术。

7、搓球:反手搓球。

8、组合技术: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第三学期【目的要求】1、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及单、双打的比赛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选材学课程教学大纲湖南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选材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Selection of athletes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 32 学分 2 理论学时 16 实践学时 16 上机学时先修课程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运动训练学参考教材王金灿主编《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运动员选材是应竞技体育运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运用遗传学理论,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要求,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从事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进行科学训练。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1(绪论基本内容:运动员选材的概念,运动员选材的意义。

国内外运动选材的慨况:国内外运动选材的慨况,运动选材发展趋势,运动选材发展趋势。

运动选材要素: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影响运动选材的主要因素。

运动选材的原则:广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因人因项制宜原则,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多方法综合分析原则,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原则,选材与训练相结合原则,经济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教学目的:了解运动员选材的意义,掌握运动员选材的定义、核心、理论依据和原则,了解运动员选材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运动员选材定义、核心、理论依据,运动员选取材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数:2学时。

2(遗传与运动员选材基本内容:运动能力的遗传: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

遗传力选材法:理论依据,组成人体运动能力主要性状。

谱系选材法:理论依据,家系特征情况调查。

教学目的:了解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运动员选材的遗传学理论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员选材的遗传学理论与方法,遗传的物质基础。

运动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3(年龄选材基本内容:人体生长发育的年龄特征: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特点,身体形态的年龄特征,身体机能的年龄特征,运动素质的年龄特征。

选材年龄:成材的年龄范围,育材的必要年龄,选材的适宜年龄。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程度及其鉴别方法:日历年龄与骨龄比较,骨龄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目的: 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特点,掌握身体各系统的发育与选材,掌握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与选材,掌握骨龄法、第二性征法鉴定人体发育程度,掌握青春发育期的鉴别与选材。

重点与难点:青春期发育鉴别与选材;骨龄法、第二性鉴定人体发育程度,第二性征鉴定法及青春期发育的鉴别。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4(体型选材基本内容:影响体型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育运动和劳动习惯,激素调节,微量元素,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体型的影响。

运动员身高预测方法:依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未来身高,依儿童当年身高预测未来身高,依儿童少年骨龄发育来预测身高。

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选材:头部形态形态的选材,躯干形态的选材,上肢形态的选材,下肢形态的选材,足部形态的选材。

体型测量方法与操作:体型测量常用器具,体型常用指标的测量细则,学生进行体型测试实验。

教学目的:掌握运动员各项身体形态指标的选材。

重点与难点:身高的预测与身体各部形态的选材,运动员身高的预测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5(运动素质选材基本内容:运动素质选材的依据:运动素质及其选材测评原理,主要运动项目运动素质选材要点,主要运动项目运动素质选材测评指标。

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细则: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与协调素质,平衡能力。

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实验。

教学目的:掌握身体素质选材的一些具体方法。

重点与难点:身体素质选材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6(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基本内容:常用生理生化选材指标: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选材,血红蛋白与运动选材,心血管机能与运动选材,呼吸机能与运动选材,最大摄氧量与运动选材。

主要运动生理指标测试实验教学目的:掌握运动员各项生理机能指标与选材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心血管、呼吸、肌肉系统的选材。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7(运动心理选材基本内容: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主要测试内容:各种感知觉(视、听、触、肌肉、时间、节奏、空间)特点的测试,各种反应能力(简单、选择反应)测试,注意、智力、思维能力的测试,运动记忆、运动表象特性的测试,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的测试。

运动心理能力的选材及其测评:视觉反应时,起跑反应时,动作反应的迅速性和准确性测试,旋转定向测试,动作频率及频率感,肌肉用力感,速度感测试,动觉时间估计,、注意力测定,平衡力测定。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选材及其测评:个性心理特征与运动能力和选材的关系,神经类型测评方法。

主要运动心理指标测试实验。

教学目的:了解运动员心理能力与选材关系及一些测试方法。

重点与难点:心理能力的特点,了解心理能力与选材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8(主要运动项目的选材基本内容:运动技术选材:运动技术选材的内容,运动技术选材测评方法,不同运动项目技术选材的特点,运动项目技术选材的评价标准。

主要运动项群(目)技能选材测评内容和方法:田径项目技能选材测评内容和方法,篮球技能选材测评内容和方法,足球技能选材测评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一些运动项目的选材,掌握运动技术选材的内容、方法、项群特点,掌握竞技战术选材的测评内容;了解主要运动项群技能选材测评内容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田径、球类、体操的选材方法,运动技能选材测评内容、项群特点,运动技能选材的测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三、学时分配(标题小四黑体加粗)其中学时序号主要内容分配理论实践上机实习设计第一章运动选材概述 4 1 2 2第二章遗传与运动员选材 4 2 2 2第三章年龄选材 4 3 2 2第四章体形选材 4 4 2 2第五章运动素质选材 4 5 2 2第六章运动生理生化选材 4 6 2 2第七章运动心理选材 4 7 2 2第八章主要运动项目技能选材 4 8 2 232 16 合计 16四、实验内容与要求:1(主要体型体型指标测试2(主要运动素质指标测试3(主要运动生理指标测试4(主要运动心理指标测试实验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运动选材的基本内容、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和评定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于体育教学、运动选材、运动训练的实践中。

实验要求:具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在实验中要求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

五、课程习题的要求: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掌握运动选材分析的能力。

习题的分量占自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具体数量视习题难易程度而定。

六、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核的形式1(笔试:期末以闭卷的形式进行。

试题由教研室从试题库中统一抽题,并有教研室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审定。

2(实践报告:每一次实践课后,学生对实践课的内容要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在下一次课前交任课教师。

3(作业:每一章节讲授结束,由任课教师布置。

由任课教师定期检查,并记入平时成绩。

4(口试(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当场给分,并作为平时成绩作好记录。

(二)成绩评定1(总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2(实践报告20%;3(口试(学生回答课堂提问)10%;4(作业10%;5(考勤10%。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一)教学用书:1(王金灿主编《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

(谢燕群. 《运动员选材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2(二)参考用书:1(刘献武主编. 《运动选材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2(钟田发、田麦久等主编《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年版。

4(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年版。

5(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年版。

6(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6年版。

7(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年版。

8(陈骏良编译《体育测量与评价》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年版。

制定人: 审定人: 批准人:2006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