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音乐,它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浅议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意义入手,探讨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传承。
一、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意义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它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在音乐风格上,民族音乐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因地制宜,因民而异。
藏族音乐中的长调、蒙古族音乐中的马头琴、苗族音乐中的芦笙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代表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艺术。
在音乐形式上,民族音乐通常具有特定的节奏、音域和旋律结构,使之成为了某一特定群体心灵交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民族音乐还承载了民族的感情和情感,表达了民族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是人类情感和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民族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对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是这种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赋予了民族音乐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是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每个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每个民族的精神寄托。
如何在音乐教育中运用和传承好民族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在音乐教材中加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
在教材编写中,应该适当地加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比如通过选取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好和兴趣。
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曲目、歌词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同。
开设民族音乐课程,增加学生的专题学习。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可以专门开设民族音乐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的机会。
通过专题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认识不同民族的音乐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情感认同,使之成为自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音乐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音乐教学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一、民族音乐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民族音乐,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情绪和意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民族音乐中独特的旋律、曲调和节奏也能够拓展学生对音乐形式的理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敏锐的音乐感知和创造性思维。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器乐的民族音乐作品,带领学生认识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听音乐、观表演、研曲谱,学生能够从中领略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培养出色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是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民族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和饱满情绪,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共情,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用情去体验音乐,用情去理解音乐,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是当前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和独特风格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鼓励他们通过模仿、变奏、创新等方式进行个人或集体音乐创作,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于传承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音乐更是博大精深。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如何将民族音乐运用于传承,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还可以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议一下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一、民族音乐的价值二、初中音乐中民族音乐的运用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民族音乐进行传承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的选择,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族音乐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增加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表演。
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或者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民族音乐的讲解和演奏,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神韵。
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的表演,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和传承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初中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意义民族音乐虽然源远流长,但面临着时代变迁和文化冲击,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能得以保存和发展。
而初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文化传承者,应当担负起传承民族音乐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学生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让民族音乐的魅力得以传承和发展。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和传承,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体验,还可以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方法和传承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民族音乐体现了民族的特色和精神风貌,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民族心态和文化态度。
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沉淀,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民族音乐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可以通过挑选经典的民族音乐曲目进行教学。
可以选用《茉莉花》、《战马奔腾》、《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广为人知的民族音乐曲目进行教学,通过欣赏和演奏这些曲目,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情感,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材料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和表演风格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声乐合唱和器乐演奏等形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声乐合唱和器乐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韵味,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挑选经典曲目、教学材料介绍和多种形式教学等途径,可以有效地运用民族音乐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音乐素养。
【结语】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的问题及其应对
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的问题及其应对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歌曲、曲调和音乐表演形式,通常由普通民众自发创作和传承,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民间音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民间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1. 丰富课堂内容引入民间音乐可以丰富中学音乐课堂的内容,使学生不仅能接触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还能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增加了音乐素材的多样性,使学生的音乐体验更加丰富。
2. 增进文化认同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乡土情怀的表达。
通过学习民间音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在音乐中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培养审美情趣民间音乐以其朴实、淳朴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学生心目中也能引发共鸣。
学习民间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使他们更加喜欢音乐,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尽管民间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引入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素材的选择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使得音乐素材的选择变得困难。
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地方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一味追求多样性可能导致教学难度加大,选材的不当可能使学生对民间音乐的接受产生困难。
2. 教学内容的设计3. 教学形式的选择传统的音乐教学形式可能难以满足民间音乐的教学需要,给学生呈现的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如何通过更活跃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应对民间音乐教学的策略针对民间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有效应对,下面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在引入民间音乐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的整体进度,审慎选择音乐素材,避免盲目追求多样性,考虑民间音乐的种类和特点,在多样性和系统性间取得平衡。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运用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民族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相比于西方音乐,民族音乐更加贴近中国学生的生活和文化,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愿意去接触和学习音乐。
民族音乐能够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纯音乐的教学,民族音乐的引入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民族音乐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国家和民族,增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欣赏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综合素养。
除了在教学中运用民族音乐外,初中音乐教学也应该注重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对于传统民族音乐乐器的学习和传承,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乐器的起源和演奏技巧,通过学习和演奏这些乐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音乐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演绎,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演出和表演,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传统音乐的创新意识。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来说,民族音乐的运用与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民族音乐对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材非常重要。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调、曲调和音乐元素,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素材库。
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民族音乐的传承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美和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其音乐艺术价值是中西方音乐的共同点所不能比拟的。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学习民族音乐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和创作能力。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当代音乐的创新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传统的民族音乐可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当代民族音乐。
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音乐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接触和喜爱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材,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民族音乐的传承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应该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和传承工作。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方法和资源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音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扩大对音乐的认知范围,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表达和演唱的技巧,锻炼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的方式,介绍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和演出民族曲目,开展民族音乐比赛和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中,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音乐教材、音乐资料、音乐器乐、音乐团队等。
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选取适合的民族歌曲和乐曲,让学生学习和演唱,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参观音乐会、音乐厅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表演形式和传统乐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文化经验。
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士和民间艺术家参与教学,指导学生的演唱和表演技巧,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和体验。
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为此,教师需要合理选取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民族音乐成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学生成为有情怀、有艺术修养的终身音乐爱好者。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民族音乐对于情感表达的价值民族音乐通常都以诗意、情感、意境为主题,它的抒情性是其他音乐难以替代的。
在初中生每天喧闹的课堂中,民族音乐的清新、粗犷、热情和嘹亮的音色,可以使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舒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另外,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中情感元素的认知和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从而创作出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音乐作品。
二、民族音乐对于培养音乐情趣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初中生尤为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应当铺平道路,尽量给予学生一个宽松、充实、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机会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文化,从而培养起在音乐上的情趣。
除此之外,民族音乐还能够为初中生们提供动听、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魅力的音乐性体验,出于这些原因,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去参与音乐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民族音乐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音乐的真谛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传统音乐是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中国自己的音乐文化,对于打好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强化国家文化自信是极其重要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从民族音乐中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理解“和谐”、“美”的文化内涵,加深对“爱国”、“民族”、“文化”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总之,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意识,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为未来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文化环境。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历史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运用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民族音乐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通过分析和解读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音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和演唱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接触不同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拓宽对音乐艺术的认知。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创作民族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提升他们在音乐领域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为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接受和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目前社会上对于流行音乐的追捧和崇拜,会对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兴趣和重视程度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为了有效地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民族音乐的背景和内涵,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选取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演唱,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借助民族音乐的元素来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和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中。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而在现今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将其融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呢?本文将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现状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的运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它既包括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传承,又融合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彩的曲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曲调多种多样,有的悠扬动听,有的雄浑激越,有的悲怆动人,每种曲调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2. 表现力强的音乐形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以其丰富的表现力而著称,既有琴瑟箫管等器乐形式,也有山歌、民谣等声乐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
3. 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了对自然、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描绘,还有对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方面的表达。
4. 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演奏技法,如拉二胡的悠扬琴音,弹古筝的婉转琴音,吹笛子的清脆音色等,这些技法展现了音乐的艺术魅力。
以上所述便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不仅赋予了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魅力,也为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现状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大多以西方音乐为主,而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较为匮乏,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程度有限。
2. 学生接受能力差: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接受能力较差,他们更倾向于接受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不高。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音乐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民族民间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音乐创作手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丰富。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乐形式,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这些元素,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于西方音乐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力。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技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性的音乐活动,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利用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结合古老的传统音乐素材,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培养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三、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交流,其中融入了大量的情感元素和情感表现手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可以通过学习古典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通过歌曲演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领悟。
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在演唱、演奏时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沟通,使他们的音乐表现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表现欲望。
四、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独特音乐资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民族音乐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民族音乐丰富多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如蒙古族的呼麦、藏族的西藏音乐、汉族的京剧音乐等。
这些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和演奏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审美和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运用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培养音乐表演技巧、合作意识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
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集体排练、合作演奏,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编曲、创作等创新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艺术创新和创业意识,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运用和传承民族音乐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可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传承中华民族音乐也有助于培养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运用民族音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传承民族音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一、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一种民族音乐都具有独特魅力。
在传统的中国音乐中,民族音乐是基础和灵魂。
在音乐形式上,民族音乐丰富多样,有器乐、声乐、舞蹈音乐等多种形式。
在音乐内容上,民族音乐融入了丰富的人情世态和精神情感,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生活情感。
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运用民族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构成、形式、情感表现等方面,从而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民族音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听民族音乐可以调动学生更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美学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审美能力。
3.促进跨文化交流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民族音乐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
1.积极推广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积极推广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通过歌唱、演奏、跳舞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并传承民族音乐。
2.探讨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音乐正在逐渐融入到当代音乐中。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探讨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感受民族音乐在当代音乐中的魅力和价值。
3.注重传承民族文化总之,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通过传承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感受、学习和传承各民族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和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优美传承和弘扬发展。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作者:杨文立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02期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但是我们看到,各民族地域文化逐渐汉化和现代化,这使得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都面临着消逝的危机。
中学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一、民族民间音乐进入中学校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走进校园的重要项目之一。
但从我们所处的周围氛围来看,在所做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中,基本上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
从客观现实来看,我们的许多民族民间音乐随着环境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民族民间音乐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劳动和生活的产物,承载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把学校所在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在中学课堂上教导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是我国青少年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若想更好的让中学生学好民族民间音乐,在课堂上做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至关重要。
如何在中学课堂上更好的教导民族民间音乐,本文主要归纳如下:1. 学习民间歌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它。
民族民间音乐距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远,如何拉近它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充分感受各种体裁民歌的风格特征及作用,是老师们要考虑的。
例如,在学习《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时,老师不仅要简单介绍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流传地域及由来,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征。
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
民歌的产生与当地方言、地理环境、民间风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授课前要充分的备课,了解学习地方方言,搜集各地风俗民情,并结合民歌中的某些特性因素进行分析讲解。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音乐传统的传承和延续,更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中的运用和传承两方面进行浅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中的运用民族音乐作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融入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广泛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民族音乐。
1. 选用民族音乐作为教学素材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聆听、分析和表演,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内涵。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芦笙、藏族的唢呐等传统乐器,让学生通过实地采风、采访了解并学习使用这些传统乐器。
2. 利用民族音乐进行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地域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音乐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听取并欣赏不同民族音乐的曲调、旋律、节奏以及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可以利用民族音乐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新的方式,借鉴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达方式,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上述方面的民族音乐运用,可以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艺术创造的激情。
在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表演经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传统。
1. 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实践、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艺术价值。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传承,对于弘扬中国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 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音乐在选用民族音乐时,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旋律简单、节奏鲜明、易于跟唱或演奏的音乐。
比如,选用易于掌握的民歌、少数民族音乐等。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听、说、唱、演奏、创编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调动起来。
比如,通过让学生听民族器乐、唱民歌、跳唢呐舞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群体合作与个人表现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群体合作,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表现。
通过集体排练、专业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团队协作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演出中展示个人特长和魅力。
二、民族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除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民族音乐还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民族音乐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历史积淀和审美理念。
因此,对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可以让后代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背景和审美特点等方面的成果,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2. 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资源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保护好民族音乐的版权、经济利益、舞台资源及文化价值,创造出更多有益于民族音乐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3. 弘扬民族文化特色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表现方式,通过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凸显出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外来文化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音乐文化的国家,其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的特色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的特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器乐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特色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旋律。
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这与西方音乐的七声音阶有所不同。
这种旋律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运用在音乐创作中,可以为作品增添特色和民族风情。
其次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节奏。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奏多以二拍、三拍、四拍为主,其变化多样,节奏感强烈。
这种丰富多样的节奏可以为音乐创作增加变化和动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还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和声和器乐。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和声和器乐多以民族特色的乐器和和声方式为主,如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和弦、颤音等和声方式。
这些元素都可以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特色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传统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而有趣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体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优秀学生。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源远流长的,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音乐素养,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可以有效地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音乐形式和曲调,如山歌、梆子、花鼓、琵琶、二胡等,每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利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教学,可以补充和拓展现有的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它蕴含着民间的智慧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感染。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如吟唱、对唱、模唱、变奏等,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来感受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在音乐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它融汇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国传统音乐融合了多种乐器和演奏技巧,学生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和掌握一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
浅议民族音乐于初中音乐中的运用与传承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和传承至关重要。
本文将浅议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中的运用和传承。
民族音乐可以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如《茉莉花》,教授学生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并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寓意和情感。
可以通过学唱民族歌曲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琅琅上口、易于掌握的民族歌曲,进行集体排练和演唱,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并通过演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民族乐器,如古筝、二胡等,进行基本演奏技巧的教学,并通过演奏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乐器所传递的情感和魅力。
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以通过邀请民族音乐专家或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指导,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的传统知识和技巧。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民族音乐演出或音乐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专业水平的演奏和演唱,并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民族音乐的真实感受和能量。
可以通过举办民族音乐比赛或课外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演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组织学生编写民族音乐作品或创作民族音乐舞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学和演唱,可以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乐器演奏和参观演出,可以将民族音乐的传统知识和技巧传递给学生;通过赛事和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初中音乐教育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但是我们看到,各民族地域文化逐渐汉化和现代化,这使得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都面临着消逝的危机。
中学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承者,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一、民族民间音乐进入中学校园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走进校园的重要项目之一。
但从我们所处的周围氛围来看,在所做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中,基本上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
从客观现实来看,我们的许多民族民间音乐随着环境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民族民间音乐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劳动和生活的产物,承载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把学校所在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在中学课堂上教导民族民间音乐
课堂是我国青少年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若想更好的让中学生学好民族民间音乐,在课堂上做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至关重要。
如何在中学课堂上更好的教导民族民间音乐,本文主要归纳如下:
1. 学习民间歌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它。
民族民间音乐距离学生的生活有些远,如何拉近它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充分感受各种体裁民歌的风格特征及作用,是老师们要考虑的。
例如,在学习《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时,老师不仅要简单介绍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流传地域及由来,让学生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征。
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淮河两岸人民在旧社会饱受剥削和压迫,又深受淮河洪涝之害,过着“身背花鼓走四方”的流浪生活。
民歌的产生与当地方言、地理环境、民间风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授课前要充分的备课,了解学习地方方言,搜集各地风俗民情,并结合民歌中的某些特性因素进行分析讲解。
在学习民歌小调时,要让学生仔细体会小调中抒情流畅的旋律、规整的结构以及各种装饰音对民歌风格所起的作用等。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美,同时还能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参加市、区、校各级各类演出比赛。
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戏曲音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情趣
戏曲音乐也是也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
教师在教学中对戏曲的情景要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戏曲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例如在教学京剧《红灯记》中唱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时,教师如果能把剧中情节详细描述,再模仿李玉和角色演唱一遍,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这时再抓住时机,给学生介绍京剧的有关知识,使他们对京剧的风格特征进行更多的学习。
再如让学生欣赏京剧《智斗》片段,除了给学生讲解智斗的场景意义,还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剧中人物,在教室中模仿舞台布景,使他们身临其境,体会戏曲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热爱戏曲的热情和传承戏曲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认识优秀戏曲音乐,置身其中是很重要的。
3.欣赏民族民间器乐曲,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絢丽多彩的民族器乐和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劳动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有的学生从小受家庭熏陶,学习了二胡、古筝、扬琴、唢呐,甚至古琴等民族乐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也有一部分这方面的内容。
老师在上欣赏课时利用音像、图片等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力争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去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中各种音色和风格的认识。
比如欣赏《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民族器乐曲时,要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变化和特点,能够辨别出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各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除此之外,如果能够跟琴视唱主题,在唱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就会更好。
这里教师的引导特别重要,老师要努力做到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
4. 欣赏民间舞蹈,增加身体协调性和律动感
我国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仅在汉族地区就普遍流传着龙舞,狮子舞,秧歌,花鼓等民间舞蹈形式,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
教学中不仅要介绍民间舞蹈的种类、流传地域和舞蹈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它情感的正确表达。
学生可以伴随音乐节奏,通过身体反映音乐情绪和要素,通过练习去体会舞蹈动作与节奏、旋律的结合。
比如在学习新疆舞蹈《天山之春》时,可以演唱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来配合。
教授学生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学生可以边唱边跳,随意舞步。
鼓励学生自己串联舞蹈动作,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身体协调性和舞蹈律动感。
三、结语
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告诫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发扬光大,学习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从音乐中受到熏陶,从音乐中陶冶情操,提高民族素质我们才能立足世界而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