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自-德育工作攻心为上(2012.8) .
德育工作,攻心为上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张德香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胜利,因此,广大人民教师甚好之。
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
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
再甚者,可能招致学生情绪的对立、内心的怨恨。
由于是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
教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
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以下面案例来佐证:案例背景:廖某某是七年级下学期从柳州某某中学转入。
刚来时,其家长就坦诚地告诉我,这孩子个性很强,在南洋中学时就带头和学校里的老师闹过别扭。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发现这个孩子自尊心很强,民主平等的意识更是远远超出同龄人,这使得他很容易与现行的教学秩序产生矛盾和冲突。
案例描述: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刚接我们班时,德育办徐主任说班上某某初一时因为打架被记过,需要注意。
所以一开始我就很关注他,他是一名外地生,所交的好朋友都是学校混字辈的人,所谓近墨者黑,这样的朋友圈自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在的孩子很自我,所以让他和他的所谓的哥们保持距离,肯定不可能,所以对他一开始采取了解观望的态度。
攻心为上,与青春期和解——班主任管理育人案例分析
2021年13期┆27方略攻心为上,与青春期和解——班主任管理育人案例分析穆晓丹摘 要: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战争如此,教育亦如此。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都有独特需求,教育的艺术便是用心去了解孩子们的需求,走入其内心,帮助他们成就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词:身份危机、攻心为上、身份认同、自我调适 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在长期与学生的交往中,笔者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世界。
他们时而嬉戏欢笑,时而忧愁苦闷,他们的一下皱眉一声叹息都会敲打着我们的内心,指引着我们去探寻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的回应。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战争如此,教育亦如此。
一、案例简介小同,一个清秀而又腼腆的男孩,他很爱笑,他的笑容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
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我从他身上了解到一些特点。
学习方面,他成绩并不突出,课堂不善于表现,课堂活动参与并不积极,学习动机不明确,动力不足,但是记忆力超群;生活方面,虽然军训时已经学习如何整理内务,但是他仍然不会整理,宿舍因此而经常扣分;课外活动方面,他喜欢打篮球,爱打游戏。
他曾经因为私自带手机入校园而违反校规校纪,也曾经被早恋问题所困扰,还曾经因为在食堂与同学发生口角并产生肢体冲突,后又扬言放假以后一起约架而受到一定的教育惩罚。
二、案例分析(一)家庭教育缺失劳伦斯∙斯坦伯格在《与青春期和解》这本书中提到“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爱与合理的要求。
好的父母接受孩子,深沉地爱着孩子,参与孩子的生活与成长,为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
小同的一系列行为上的问题从根源上分析是因为父母的爱与合理的要求的缺失。
小同年幼时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生活,父亲为养家糊口常年奔波在外,小同便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这些经历给年幼的小同造成心理上的缺失,他内心的自卑与孤独,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不自信和无所适从。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孙子兵法》上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也是教育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字: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知心《孙子兵法》上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其实也是教育中的核心思想。
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就是用武力去征服学生。
比如,学生犯错了,学习任务没有按时完成了,教师就对学生大声训斥,或加以惩罚。
攻城就像一剂西药,效果来得快,可是会有副作用。
因为学生有逆反心理,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反抗,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倔的学生,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将“战争”升级。
攻心就不同了,它如同一味中药。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考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往往能正击要害。
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能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是完全出于自愿的,这样很好地达到了教师要的效果。
说到攻心,那教师首先就要做到“知心”,即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否则就谈不上“攻心”。
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观察学生,还要研究学生,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能掌握准确信息,这样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可是,想要真正全面了解一个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开辟多条信息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与学生本人交流了解学生的心里,通过任课老师、班干部和其他同学了解学生的为人处世,分析学生的日记、作业、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家访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
做到“知心”以后,就要准备“攻心”。
如何“攻心”呢?首先,要寻找恰当时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其实同样的话,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说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这个学生屡教不改,那我们就等到他再次犯错尝到苦头,这时再去劝他,他就会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是为他好,学生改正的几率就会增大。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何让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如何让教育手段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如何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繁杂的班主任工作。
这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我仅就在学生心理引导方面,谈谈平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学校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学生则是这个群体的主体构成,这就决定了学校是一个不成熟的小社会,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趋于多元化,孙子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那么对于处在叛逆期的高中学生而言,对其成长的引导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说教,更多的是让他们通过感悟来觉悟,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一、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带偏见,不一成不变看待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是好学生。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羞辱;如果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这表明了学生不会因为不停的批评而有丝毫的进步,相反他们会因为深深的挫败感而自暴自弃,怨恨老师,甚至走向极端。
平时我注意观察班级极少数的问题学生,尽可能表扬其优点,让他们有成就感,同时也适时地对他们的缺点进行点明,让他们自觉改正。
这样往往会比单纯的批评方式收获更大。
二、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往往是痛苦与麻烦的根源。
当初,每个教师都是怀着对教育的“乌托邦”情结走人这个领域,参与管理,信心十足地想用自己的全新教育理念,把自己迅速锻造成一个有个性、有特色,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能改造万物的好老师。
然而,现实的“冷漠”将不少急于求成的追梦者击打得东倒西歪。
学生不是菜地里的西瓜,想让他(她)成圆便是圆,想让他们方,也能用模板夹成方的。
许多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强迫不来,硬来反而容易造成师生对立,不如因势利导。
育人者,“攻心”为上上策也
育人者,“攻心”为上上策也苏霍姆林斯基曾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难在于育心之难,读懂每个鲜活的心很难,育顽劣之心更难。
但父母如果不能读懂孩子的心,甚至伤孩子的心,就会激化亲子矛盾。
而能耐心、细心地读懂孩子,将会营造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增强育人效果。
因此,教育孩子需要做好“攻心为上”的心理准备。
《孙子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此语道出了折服人心的重要性。
其实,攻心之术非但适用于战争,亦适用于教育,我们宜大力推而广之。
所谓教育攻心术,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孩子时能把工作做到孩子心坎上,真正触动其灵魂,使之从内心发出“我要做好”的呼声的一种艺术方法。
毋庸臵疑,此法的效果是用高压手段逼孩子就范的“攻城法”无可比拟的。
既然要对孩子“攻心为上”,那我们家长也要“将心比心”才行。
攻心为上的关键是让人心服口服,以诚相待。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你看,诸葛亮对孟获是“七擒七纵”,这样才真正赢得了孟获及其彝族部落的“心服”。
在我看来,七擒七纵与其说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出色的军事才能,不如说表现了诸葛亮贯彻“攻心为上”战略的充分耐心。
没耐心,你就没法赢得别人的真心,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即便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你想让孩子对你心服口服,没有相当的耐心绝对做不到。
孩子的一个坏毛病,做家长的纠正一次他就能改吗?不太可能吧?想让孩子养成个好习惯,你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两次就够吗?恐怕也不行吧?所以,家长必须贯彻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要有足够的耐心。
曾有一位学生,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残忍的杀死了校长的爱犬,令校长痛惜不已,但校长伤心之余,不是急于拿学生问罪,而是要他说清楚原因,当得知他是出于好奇想看看动物的内脏而杀狗时,非但不加以过分指责,还在帮他分析错误之后,指导他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情形画一幅动物解剖图。
上兵伐谋 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城为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是这样说的: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心为上”没有出现在孙子兵法中,这是三国时马谡给诸葛亮南伐时提出的建议:“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了他的策略,七擒七纵孟获,果然达到了长治久安的效果。
上兵伐谋,拼音shàng bīng fá móu。
上兵,即兵之上者,就是指上乘的用兵之法。
伐,原意为功劳,这里活用作动词,建功的意思。
伐后省略介词,伐谋就是“伐以谋”,谋就是谋略。
意即凭谋略建功,指使用策略取胜,不需动用武力。
整句翻译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
上兵伐谋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其进一步在下文中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思想。
对后世的战争有很大的影响。
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孙子兵法也说,上兵伐谋。
谋,就是心计智谋的意思,是人的心思考虑筹划的,伐谋也有伐心的意思。
所以人们经常这样总结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扩展资料:
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班主任治班原则与方法:攻心为上
班主任治班原则与方法:攻心为上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攻击心灵孙子的战争艺术说:攻击城市是下一个,心脏病发作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
这也是所有军事法律的核心理念。
聋人认为这也是所有学生工作的核心理念。
那么,什么是围攻,什么是心脏病发作?围攻是用武力征服。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学生做错事时,在办公室里抓到一张脸很臭。
如果学生不相信,那么他必须被迫让他服务;我们希望学生学习,强烈的强制,对于那些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必要让他们崩溃;无论学生的年龄如何,教师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
和心理特征,对于不同的意见,尽一切可能压制它,如果有必要,牺牲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要求父母来学校和其他魔法武器,我们必须让学生效仿。
由于老师是一个坚强的人,而学生是一个弱者,围攻的技巧是削弱弱者,老师可以轻松获胜。
因此,大多数人的老师都很好。
然而,围攻有副作用,并有很多副作用。
首先,学生总是要抵抗,有些人是反叛的,更多的人默默地抵制。
青年学生的反叛心态非常严重。
如果老师采用风暴攻击的方法,即使学生最终提出论证,心也不会被说服,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被扭曲。
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第二,在围困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伤害。
因为这是一次艰苦的攻击,老师不可避免地会生气,愤怒和伤害,而火会攻击心脏。
此外,学生们将再次抗拒。
在紧迫的情况下,愤怒将从心脏开始,邪恶将诞生于胆囊。
因此,不由自主,嘴巴不是一句话,一个人的爱心生命的核心是向东方付出的。
一旦老师无法控制自己,他就会有不恰当的言行,最终会伤害自己。
攻击是不同的。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的心理,思考学生的动机,体验学生的感受,然后采取正确的药物并采取措施。
使用的方法通常是适度的,但是打击学生并犯错误的学生不仅承认错误,而且还确信教师的任务通常都很好。
学生的行为完全是自愿的,不是老师强迫的,但这是老师的目的。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_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三国的马谡,字幼常,是襄阳宜城人。
他熟读兵书,喜欢议论军事,见解不凡,因此,丞相诸葛亮很器重他。
建兴三年,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远征南中,马谡前去相送。
在路上,诸葛亮问马谡对他这次南征有什么良言相赠。
马谡说:“南中仗恃它路途遥远,地形险要,很久以来就不肯服从。
即使今日攻破了它,使它暂时降服,但等到明日,它又反了。
现在,您倾全国的兵力去讨伐南中,向它显示强盛和威风。
南中知道我们表现势力强大,内里实际空虚,它的叛乱就来得更快了。
如果我们将他们斩尽杀绝不留后患,则不符合仁者的情怀,而且也不可仓促行事。
”
分析了一番后,马谡又很郑重地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我希望先生此去,能够设法运用心战,收服南中人的心,才是上策。
”
诸葛亮深感马谡言之有理,决定采纳他的建议,注意运用攻心的战术。
因而,他七次抓住了南中的首领孟获,又七次将他释放。
孟获千方百计与诸葛亮斗勇斗智,都不能取胜。
最终他心服口服,诚心归顺诸葛亮,使这次南征全胜而归。
一直到诸葛亮寿终,南中都未敢谋反。
教育之“战” 攻心为上
教育之“战”攻心为上记得以前读经典名著《三国》,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意思不言而喻,即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现在想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战场,更适用于我的班主任工作,要想取得教育的决定性胜利,必须懂得攻心之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因此,与学生相处,育其成才,不亚于师生间的一场心理之战。
一、战前准备——武装自己,了解学生。
随着班级管理的日子越来越久,我深知,要想受到学生内心的敬重,让他们真心接受你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武装自己。
所以,我尽力用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利用工作之余,我不断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
因为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学生并不因为你年龄比他大,你是老师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
我永远都会记得,当我在向学生传授他们渴望而不懂的知识时,他们那种钦佩的目光;当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时,他们那种敬重的赞叹声。
我知道,那个时候,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又加强了,这为我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此以外,我经常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只有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才能做学生的榜样。
班里的两个孩子因为都不愿意捡起座位中间的一张纸而争吵不休,看到这种情景,我没有厉声呵斥,更没有用教师的权威命令他们去捡,而是默不作声地走到他们跟前,捡起了纸,扔进纸篓,然后,我静静地看着他们俩,他们那种不自然的表情让我相信,以后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了。
如果说,武装自己是必要的,那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则是作为班主任极其重要的工作了。
教育学生 重在攻心
教育学生重在攻心兵法中有“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古训,这个古训也可用在学生的教育上。
攻心,就是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心理状态,从而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而经过化解,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作为一位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当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心态,有效地开展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好话说在前头。
朋友搬家。
他请了一个搬运工帮忙。
看到那位工人忙得大汗淋漓,于是,除了搬运费之外,朋友还给了他一点“小费”。
看到“小费”,那位工人很不好意思地说:“早知道您要给我加工资,我应该帮你摆放得更加整齐一点。
”可是很多家具已经摆好,重摆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道理:虽然我们这些地方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如果你希望能得到更好一点的服务而付给别人“小费”,最好要当面事先说清楚。
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激励效应。
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自我激励或者外部的激励来完成。
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冲劲,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拖拖拉拉,效率低下。
作为成人的教师,尚且需要“好话说在前头”,至于那些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生,也就更需要“步步引导”、“时刻激励”了。
我们不仅要在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解了一道题目,做了一件好事之后及时的进行表扬,更需要在这些过程之前为他们设置一个美好的目标、描绘一种实现后的愉悦。
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价值取向,形成一股内驱力,充分发掘自身适合解决本次事情的潜能,以最完美的姿态实现心中的目标。
生活中,工作上,我们也都习惯了“把丑话说在前头。
”“如果你再不注意,我要批评你了”“下次再考成这样,我将告诉你的父母”……这类的话语我们习惯脱口而出,偶尔实践一下,似乎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我们反过来想想看,人其实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而不希望得到的尽是数落和批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将“好话说在前头”。
如果为人师者怕“好话说在前头”使用久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功利心理或者是期待心理,那么我们还可以再引进“竞争机制”,能者居之。
班主任工作 攻心为上
班主任工作攻心为上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在班主任工作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可有效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神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太多的“光环”加在班主任头上。
多重的角色定位让班主任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和期待,班主任的工作因此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班级经费,要收取保管;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情绪不稳定,要及时与其沟通……仿佛班级处处需要班主任“操心”、“费心”;事事需要班主任“用心”、“小心”;时时需要班主任“耐心”、“细心”。
所以,班主任难免遇到“揪心”“窝心”的事。
一不小心,还弄得个“伤透了心”。
可我们就只有那一颗心,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放心”地做我们想做的事业。
一、爱“心”教育(一)自己人效应两人初次见面,少不了询问籍贯、职业之类的问题。
你或许能认个老乡、校友什么的,与对方套套近乎,拉近心理距离,尽量让对方把你当作他的自己人。
这样,这样让对方做点事、说点话就容易多了。
实际上,你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自己人效应。
作为老师,可以充分应用自己人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使学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要想成为“自己人”,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从语言上和角色上的转变。
我们总爱说“我们班怎么怎么样”“大家怎么怎么样”的。
那是不是从称呼上进行一个转变,变成“咱们怎么怎么样”,感觉这是在“家里”,咱们是“自家人”,那说起话来就方便多了,大家做起事来当然也就勤快多了。
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作者:苏彦君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年第02期一、学生基本情况小西,男,12岁,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存在问题,各科作业基本不完成,书写潦草,上课不遵守纪律,尤其科任课,随便说话,下座位,不听老师管教。
他不讲公共卫生,乱扔垃圾,但自己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注重衣着发型,外表较其他孩子成熟。
下课打闹,经常欺负同学,易怒,出手很重,除个别同学外,他很少和其他同学玩耍,同学们都很害怕他。
受欺负的学生家长经常向班主任反映,甚至还闹到校长办公室,由校长解决矛盾多次。
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但这个孩子头脑聪明,有时还很安静,我感到有使其转化的希望和信心。
二、原因分析通过带班两年的观察,我发现小西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以自我为中心,固执,情绪化,生气时难以自制,遇事总依靠武力解决,有些自暴自弃。
劳动意识淡薄,不爱参加值日,大扫除。
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成绩不以为然。
对家长和一些老师没有敬畏之心。
但是这种种行为恰好说明他内心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
通过与家长交流,以及我的观察分析,我觉得造成这样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的无力。
通过与家长谈话,我了解到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工作繁忙,爸爸经常到外地出差,妈妈和他相伴的时间最长,虽然家长表示从不溺爱孩子,但从言语之中不难听出管教不严格,教育不得法。
在孩子幼年正需要培养良好习惯和思想认识的关键时期,家长却比较疏忽,孩子犯错误时,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认为是年龄小的缘故,长大就好了。
等孩子渐渐长大,出现不良行为时,就以打骂的方式教育,教育手段单一粗暴。
平时孩子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甚至对其母亲也表现出漠不关心和逆反现象。
比如:孩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家长只是打电话催促,孩子坚持不回家或口头答应却迟迟不回,家长也就不再追问,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出现不写作业的情况时,家长只说,问了,我们也没办法。
一次处理打架事件时,家长甚至失声痛哭,表现出无可奈何。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三国志》中说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意思就是说用兵的原则,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战为目标才是上策,以武力取胜却是下策。
用兵之道如此,教学之道亦如此。
标签: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教师学生《孙子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对付双困生,我所想到的就是“攻心为上”四个字。
所谓与人交往贵在诚。
师生交往已经需要打破自上而下的旧模式,那么平等交往怎么做?开学之初,我就已经对班里的学困生进行了摸底。
经过反复思量之后,我选择的切入点不是学习,而是生活。
一、爱体育的小于小于同学喜爱体育,我主动推荐他去了校田径队。
每天早晨,我都会把早餐的鸡蛋省下来送给小于同学吃。
一开始他很不好意思,推说自己吃过了。
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终于收下了。
就这样,他不再抵触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来做题了,他知道到老师办公室做题并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老师不会为难他,相反,他会得到一个鸡蛋的关怀。
渐渐地,他变得喜欢来办公室,甚至有时候他会随着其他同学到办公室来转转,看看我。
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在17周举办的单词竞赛中,他出乎意料地考了101分的好成绩(满分150分),我俩都高兴极了,用一颗棒棒糖庆祝了一下。
二、可爱的小杜杜同学入校的时候是我们班的倒数第一。
刚开学,我就给他起了昵称,叫他“小可爱”,在班里营造积极的舆论,让他走出以前的阴影,轻松进入初中的课业学习。
我还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回答简单的问题,经常称赞他,支持他的言行,给他树立自信。
我任命他做班里的晨检记录员,参与到班委中时常和我开会沟通,让从未当过“官”的他感受到“当官”和被重视的感觉。
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缺勤同学到校后仔细询问缺勤理由;对生病的同学还询问就诊医院、科室;每周按时上交晨检记录本,我们班每周的考核中从来没有因为晨检记录扣过分。
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他数学考了94分(满分120分),在17周举办的单词竞赛中,他考了91分的好成绩。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发布时间:2022-03-06T14:51:35.120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2月作者:刘峰[导读]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攀升及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和担忧。
本文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实际案例,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违纪行为的严重性和加强新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体会到对行为偏差学生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出示证据而让学生主动认错的必要性。
案例给我们带来许多反思,我们既要创新思路,把新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平,又要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育人理念,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洞察行为偏差学生心理,抓住教育契机,“攻心为上”,以实现德育功能的最大化。
刘峰山东省东平县教育和体育局【内容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攀升及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和担忧。
本文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实际案例,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未成年人违纪行为的严重性和加强新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体会到对行为偏差学生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出示证据而让学生主动认错的必要性。
案例给我们带来许多反思,我们既要创新思路,把新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平,又要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育人理念,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洞察行为偏差学生心理,抓住教育契机,“攻心为上”,以实现德育功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案例分析青少年违纪德育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2-104-02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攀升,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这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和担忧。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健全,人生观、价值观、善恶是非观念相对肤浅,有时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有时的确也是明知故犯。
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耐心说服教育,指出利害关系,理论上是可以突破其心理误区和“抵触防线”,不需要出示证据而使其心悦诚服地认错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批评之攻略
管理篇•班级管理问题背景:听!这班主任好口才,噼噼啪啪批评了将近半小时了,意犹未尽!看!这群学生耷拉着脑袋,接受着老师的“洗礼”,沉默是金!这一幕在我们的校园中上演着、重复着。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学生“谈批评色变”。
是呀,光批评不表扬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是绝对有必要的。
一、批评准备策略为了让批评能有效促进孩子的进步,教师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冷静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矛盾体,他们幼稚又成熟,独立又依赖,自觉又随意,在反复犯错误中进步。
期望一次批评就能一劳永逸,一次教育就能让学生守纪自觉,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头脑要始终保持冷静。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批评前,先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时间地点合适吗,我够冷静吗?2.了解所批评之事批评,其实就是在摆事实的基础上,班主任通过自己的智慧循循善诱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批评前必须了解事实真相: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在未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进行批评,会使教师戴着有色眼镜来分析问题,用定向思维来批评学生,这会引起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的反感,激化矛盾,产生负面效应。
3.理性研究所批评之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同的个体,因而对待批评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教师应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如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理解能力,思索学生的犯错动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感受,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往往就能击中学生的心理堡垒,减少他们对批评的戒心,接受老师对其的负面评价,并进行自我反思。
二、批评进行时策略1.批评的情感策略———爱与尊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全部秘密。
”老师都是爱学生的,都希望学生不断进步,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些班主任在学生犯错后动辄就采取一些极端措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学生开始反感、厌学,与老师为敌,自暴自弃。
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开通直达学生心灵的列车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开通直达学生心灵的列车目前,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趋向“人性化”,下面我就如何与学生搞好沟通谈一下我的认识。
其一,以我之所短取学生之长。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提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可以翻译为:依道而行的君主,不是把自己放在比人民高明的位置上。
而是把自己放在比他们愚笨的位置上。
民众的难以治理,就因为高高在上者认为自己有智谋。
这段论述可以说是精辟之极,秦始皇采取愚民政策,终于造成了江山社稷的迅速更迭,其实这句话的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最主要的是首先打开学生的“心门”,现在的学生,一一都非常有个性,甚至有那么些自以为是,作为老师,得找到每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带着一些崇拜的口气去与学生交流,这样,沟通才能的以开展,千万不可上来大谈学习,这是无效沟通,因为学生一到办公室或者是到了老师面前就认为是挨批的,本身情绪有敌意,不把这些不良情绪驱除,沟通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即使进行下去,也是“独角戏”,一定不会精彩,更谈不上达到上佳教育效果了。
其二,内容上主题明确,方式上曲径通幽。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肯定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说学习不努力,或者说早恋,或者说情绪异常。
都往往是奔着问题去的,但是,就我个人认为,谈心应该切忌开门见山,这种方式适合谈判,不适合师生沟通,应该从询问开始,从欣赏开始,等敲开了学生的心门,聆听应该上升为主流,伴随着赞美和鼓励,利用委婉的和商量的语气慢慢地将话题引到自己的主题上来,多用这样的句型“你当时不会是这样想的吧?”“我觉得你也不会这么想。
”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注意这么几点:首先,学生刚刚犯了错的时候,不适合去找他谈心,这是因为,他的情绪往往还比较激动,很难平息下来,效果不会很理想;其次,在学生能想到你会找他的时候不去,当然,包括第一种情况,犯了错,错误越大,越不接着去找他,一直把他做情感“冷”处理,可能正是在这种冷处理的阶段,他会自我反思一下,这样等到你找到他谈话的时候,他真的会长叹一口气,心想:“这第二只鞋子终于掉下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文明礼仪之花赞放-----“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在我从教17年的教育生涯中,教书固然是很重要,但我觉得教孩子如何做人更为重要,三国里诸葛亮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所以在我的教育词典中,爱在第一位,用心去爱,去改变一个孩子一个行为,有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
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坐客。
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
”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来,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笑着跟进了屋。
母亲十分惊讶,天使们的解释是:“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是呀,有爱就有一切。
下面是2012年转到我班的学生张鸿超,和张鸿超一起走过的一年。
事例(一)转学
2012年3月9号,我班又从第三十中转来一个学生,叫张鸿超,见到这个学生的第一眼,头发很长,斜身站着,敞着个怀,瘦得像风一吹就能倒下似的,他满脸不服气、倔强的表情,我心想:又是一个难缠的家伙,事实上,真的让我猜对了。
后来,听同事说,早晨刚来的时候在办公室,就因为他的母亲说错了一句话,“说他从二十四中转来了”,他一下就急眼了,说他妈妈就瞎说,什么也不明白,什么也不懂,还胡说,态度极其不好,还很大声,一点也没有礼貌,也不顾及即妈妈的面子,他的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可见他是一个很难管教的孩子。
事例(二)弃学
他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证明,刚来第一天,上课什么也不拿,埋头就睡,一下给我们班学生就震住了,因为我们班学生爬桌子的都没有,别说睡觉了。
他来第一周,我每节课间都会到教室来,大家都知道我是找他来的,我往门口一站,他就自觉的出来了,我领他到隔壁的教室里谈话,通过谈话,我才知道,他的父母是因为他经常和同学去网吧,和社会的人在一起,想把他和那些经常去网吧的同学分开,才给他转学的,而他自己是中非常不愿意转学的,所以他才那么有抵触情绪,心里想你们让我转学,我就不学习了。
事例(三)无耐
知道这些情况后,我首先和父母进行了沟通,说孩子在家也不
听话,行为习惯不好,一点礼貌也不懂,由于父母是空农民,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没有时间管教孩子,觉得对不起孩子,现在想管又不知道如何入手,孩子现在逆反特别严重,真的感觉到没有办法了,才想到地转学这个办法。
教育过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一)了解
我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把孩子和他们那些人分开固然是对的,但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在这里还会遇到喜欢上网的同学怎么办呀?只要孩子观念不转变,他会破罐破摔的,就不学习的,就放挺了,我们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当务之急是对孩子之前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所以我通过朋友,到他原来的学校,对他之前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了解,和他所说的一样,虽然他的行为习惯非常不好,没有礼貌,不尊敬长辈,但让我心慰的是他没有和我说谎,更让我高兴的是,我还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张鸿超刚上初一的时候学习还很好,名组名次是16名,虽然三十中的教学成绩和我们学校有一定的差距,但说明这个孩子毕竞曾经上进过,曾经被看作是好孩子。
(二)沟通
之后的课间时间成了我和他沟通的时间,一周内和和他谈话19次,其中14次是课间,
5次是利用一节自习的45分钟的时间。
一开始的时候,他从来不好好和我说话在,问一句答半句,或者干脆不答,他从来就不会好好站着,不是身子斜着就脑袋歪着,也不会正脸看着你,总是眼睛斜着,这么多年,我知道这样的孩子,一是觉得你不的不对,不服气的表现,二就是不自信,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把自己或通过多次沟通,伪转伪装起来,三就是进入青春期了,他的审美观出现了问题,认为那么很帅气,我分析张鸿超是第一种情况。
对他我就像自己孩子一样,我理解他,信任他,和他聊他所热爱的游戏,他一下子就健谈起来,他很吃惊,说老师你真牛,你能和我了游戏,别的老师早就找家长了,说不学习总想那么多别的,我问他玩什么游戏,他说玩什么赛尔号,我说太小儿科了,现在都玩“英雄杀”“三国杀”他更吃惊了,说:“你还知道“英雄杀”“三国杀”,”我说:“你可别小看人啊!”殊不知,为了让他能接受我,40多岁的我去网吧了,去了解他热爱的游戏了,他终于放下心里防线,不但不排斥我,还主动和我说他们家里的事情,
母亲去年的时候腿被自已家的四轮车碰到了,由于父亲倒车没有看到母亲,他们真的很辛苦之类的话,是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他能和我说他的心里话,我心里真的很高兴,进而我对他说:“游戏可以玩,但不是不上课去玩,也不是放学就玩,是偶而周六,周天玩一个小时”,他说:“老师,你是第一和我聊游戏的长辈,也是第一个题解我的人,我听你的,”“好,那你如果想聊游戏的时候可以找我聊”。
接下来上课他真的没有睡觉。
我一期心理战术得到成攻。
事例(四)不尊敬师长,不会说对不起
一个月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早晨收英语作业,他拿起同桌的作业,跟本不顾英语老师在身旁就抄起来。
老师要他站了起来。
谁知他根本就没站,老师批评了他,他一下子就把同学的本扔到一边去了,英语老师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把他叫到我的面前,他还很有理的说:“我作业忘记写了,我补上还不行啊,一点面子也不给我,在同学面前批评我”,我心平气和的对他说:“那你想过给老师面子了吗?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如果大家都说忘记写了,那怎么办?”这下他不说话了,他是一个倔强的孩子,看他的表情,他知道错了,但他就是不会说“我错了”这样的话,我说你先回去吧,放学的时候,你再到我办公室来,别耽误下节课,他默默的走了,也没有和我打招呼。
教育过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三)引导
放学的时候他准时来了,我没有再提之前早上发生的事,给他讲了一个上大学我自己经历的故事,上大学的时候和自己寝室最好的朋友发生矛盾,是自己的错,而不会和同学说对不起,大家毕业后,我们一直没有聊系,直到十年同学聚会,才把十年的心结打开,没想到打开心结的我是如此轻松,使我懂得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理解别人,不要总是想着自己怎么样,要多为别人想一想,那样你才会快乐。
然后我说:“你早点回家吧,别让你妈等着急了”,他也没有说话就走了,他就是这样一个有个性的孩子。
第二天,他一大早等在办公室的门前,我来的时候,他早就在那了,他说老师我想说对不起,是不是不晚?我眼镜后面的眼睛不知道怎么就模糊了,看着和我一起走过一个月的学生,我内心无比高兴和
自豪。
我二期心理战术小见成效。
事例(五)学会彼此尊重
他知道怎么和同学相处了,知道尊敬师长,尊敬同学,更知道去努力学习了。
我还发现这个孩子有很强的表演能力,在我们班开班会的时候,小品的导演一定是他,所以我便给了他一个“张导”的称号,他也欣然地接受了
从张鸿超第一次来到振华学校考试年组76名,到初二上学期期未考试年组31名。
教育过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四)循续渐进
我看到了孩子的改变,我更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他的父母高兴的和我说:“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怎么感谢你”。
我知道,我不需要感谢,我看到孩子进步了,我看到孩子长大了,我知道我走进了孩子的心里,这是用什么也换不来的,这是我最大的高兴,我有兴陪我的孩子们走过了初中生活的一年半的时间,还有一年半要我们一起精彩的走过,我也希望在以后的一年两年十年二十看里,孩子们会走的更精彩。
教育过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五)心得
学生的变化令我欣慰不已,它让我明白了:当教师的权威受到蔑视的时候,不能让“拳击桌子声和责骂声冲进你那文明而复杂的实验室来”,而要让火热的感情和冷静的理智融为一体进行妥善处理。
讲文明礼仪,是打开心扉的一枚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更要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变被动为主动,用爱去包容,去感染他们,让文明礼仪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才能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才能让文明礼仪之花长开不败,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让文明礼仪之花赞放--“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振华中学
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