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培训(第二次)平面铣削及子程序

合集下载

平面零件加工任务一数控铣平行面铣削

平面零件加工任务一数控铣平行面铣削

市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教案任务载体对如图所示的零件进行工艺编制、编程与操作加工准备教学设备:数控铣/立式加工中心共5台;计算机5台,材料:45钢65×65×25板料5快;(塑料代替)工量具:φ16立铣刀5把,φ10钻头5把(配相应刀柄),百分表5个,磁性表座5个,25-50外径千分尺5把;,游标卡尺5把。

教学课件与相关教学资料.教学实施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学时资讯分析零件信息、特殊加工要求,理解加工技术要求;了解工具基本条件与技术参数信息,工艺与程序编制规则、标准;其它信息。

公布项目任务,教师协调下的学生自愿分组,明确分工;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资讯的方法与途径信息。

1 计划拟定工艺过程,确定工艺装备,零件的装夹方式,辅具的选用,毛坯设计等。

听取学生的决策意见,提出可行性方面的质疑,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形成工艺方案结论。

22.平面铣削常用刀具类型图2-1-2 可转位硬质合金面铣刀图2-1-3 可转位硬质合金 R面铣刀图2-1-4 立铣刀3.刀具直径的确定平面铣削时刀具直径可根据以下方法来确定。

(1)最佳铣刀直径应根据工件宽度来选择,D≈(1.3~1.5)WOC(切削宽度)(2)如果机床功率有限或工件太宽,应根据两次进给或依据机床功率来选择铣刀直径,当铣刀直径不够大时,选择适当的铣削加工位置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此时,WOC=0.75D,一般情况下,在机床功率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工件尺寸,主要是工件宽度来选择铣刀直径,同时也要考虑刀具加工位置和刀齿与工件接触类型等。

进行大平面铣削时铣刀直径应比切削宽度大 20%~50%。

4.切削用量的选择(推荐表)1)铣削深度 ap(背吃刀量)、2)铣削速度 Vc3)进给速度 F二、程序指令准备1、辅助功能指令(M指令)2、准备功能指令(G指令)二). 绝对坐标编程方式G90指令增量坐标编程方式G91指令指令格式 G90G91指令功能设定坐标输入方式指令说明 1. G90指令建立绝对坐标编程方式,移动指令目标点的坐标值X、Y、Z表示刀具离开工件坐标系原点的距离;2. G91指令建立增量坐标编程方式,移动指令目点的坐标值X、Y、Z 表示刀具离开当前点的坐标增量。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项目二 平面加工图文模板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项目二   平面加工图文模板
②用百分表进行校正 首先,将长度为500 mm的检验平行 垫铁的侧检验面校正到与工作台纵向进给方向平行后紧固,如图 2-13b所示。然后,将主轴转速挡位挂在高速挡上,并将百分表 安装在主轴上。测量时,使测量触头与平行垫铁检测面接触,测 量杆压缩0.3~0.5 mm,记下表的读数,然后扳转立主轴旋转 180°,再次记下读数,其两读数的差值应在300 mm长度上不大 于0.02 mm。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安装铣刀;
2.能对平口钳进行校正;
3.能正确装夹工件;
4.能对平面、垂直面、平行面、斜面进行铣削并分析其
铣削质量。
职业技能鉴定点
1.能将圆棒料铣削成矩形工件;
2.能使用常用铣刀铣削斜面;
3.能使用立铣刀的圆柱面Pag刀e 3刃铣削斜面;
项目二 平面加工 项目导入
用铣削方法加工工件的平面称为铣平面,如图2-1 所示。平面是构成机械零件的基本表面之一。铣床工作台 的台面、机床的导轨面、平口钳的地面和平行垫铁的表面 都是平面。铣平面是铣工基本工作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 掌握铣削其他各种复杂表面的基础。
位键 11.螺栓 12.钳体零线 图2-2 平口钳的结构
Page 7
任务一 铣削平面 1. 平口钳的安装
安装平口钳时,应擦净钳座底面和铣床工作台面。一般情 况下,平口钳相对于工作台面上的位置应处在工作台长度方向的 中心偏左、宽度方向的中心,以方便操作。钳口方向应根据工件 长度来确定,对于长的工件,钳口(平面)应与铣床主轴轴线垂 直如图2-3所示,在立式铣床上应与进给方向平行。对于短的工件, 钳口与铣床主轴轴线平行,如图2-4所示,在立式铣床上应与进给 方向垂直。在粗铣和半精铣时,应使铣削力指向牢固的固定钳口。
当要求平口钳固定钳口与铣床主轴轴线平行安装时,可使用90° 直角尺校正,图如图2-25-6用所划示针,校校正正平时口,钳松开钳图体紧2-固6 螺用母直,角使尺固校定正钳平口钳口 大致与主轴轴线平行。将90°直角Pag尺e 9的尺座底面紧靠在床身的垂直导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模块二 平面的铣削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模块二  平面的铣削

图2.6 安装刀杆的步骤
(3)安装铣刀。
(4)安装托架及紧固刀杆螺母,如图2.7 所示。
图2.7 安装托架及紧固刀杆螺母
➢ 操作二 安装带柄类铣刀
(1)安装直柄式铣刀是通过弹簧夹头套筒 进行的。
图2.8 直柄铣刀装夹
(2)安装锥柄铣刀是通过过渡套筒进行的。
图2.9 锥柄铣刀
课题二 夹具与装夹定位
① 定位基准 ② 测量基准 ③ 装配基准
5.粗基准的选择
① 当零件上所有表面都需加工时,应选择 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做粗基准;
②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 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做粗基准;
③ 工件上各自表面不需要全部加工时,应 以不加工的面做粗基准;
④ 尽量选择光洁、平整和幅度大的表面做 粗基准;
技能目标 了解夹具基础知识。 掌握平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装夹工件方法。 了解六点定位原理与基准选择原则。 掌握压板装夹工件方法。
一、基础知识
1.夹具的基本概念
在机械加工中,特别是成批加工工件 时,要求能将工件迅速、准确地安装在机 床上,并保证加工时,工件表面相对于刀 具之间有一个准确而可靠的加工位置,这 就需要一种工艺装置来配合,这种用来使 工件定位和夹紧的装置称为夹具。
③ 定位基准应能保证工件在定位时具有良 好的稳定性,尽量使夹具的结构简单。
④ 定位基准应保证工件在受夹紧力和铣削 力等外力作用时,外力引起的变形最小。
课题三 铣削用量
技能目标 了解铣削用量的概念和含义。 掌握铣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掌握铣削用量的有关计算方法。
一、基础知识
1.铣削运动
(2-1)
式中:vc——切削速度(m/min); d ——铣刀直径(mm);

铣工实训培训资料

铣工实训培训资料

铣工实训的基本要求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机 械制图、金属材料、 刀具、夹具等基础知 识。
学员需认真完成各项 实训任务,并撰写实 训报告。
学员应严格遵守安全 操作规程,确保实训 过程中的安全。
铣工实训的课程安排
理论课程
讲解铣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刀具选用 、切削参数选择等知识。
实践课程
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铣削加 工操作,如平面铣、轮廓铣、槽铣等 。
考核内容
实际操作主要考察学生的铣床操作、刀具安装、工件装夹、调整切削参数等技能,笔试主 要测试学生对铣削加工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口试则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问题解决 能力。
铣工实训成绩评定与反馈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任务完成情 况、笔试和口试成绩,以及在实训过程 中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表现,综合评 定学生的实训成绩。
04
铣工实训项目
平面铣削实训项目
总结词
基础技能训练
详细描述
平面铣削是铣工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实训掌握平面铣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和安全规范,提高铣削效率和平 整度。
轮廓铣削实训项目
总结词
进阶技能训练
详细描述
轮廓铣削是铣工的重要技能之一,通过实训掌握轮廓铣削的工艺要求、刀具选择和加工精度控制,提 高复杂零件的加工能力。
实训效果评估
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任务完 成情况及理论测试成绩,综合
评估学生的实训效果。
铣工实训考核标准与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学生是否掌握铣削加工的基本技能,能否独立完成指定的铣削加工任务,同时考察学 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考核方式
采用实际操作、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实际操作占主导地位,笔试和口 试作为辅助考核方式。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第2版) 电子课件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第2版) 电子课件
2.模态指令与非模态指令
模态指令: 又称续效指令, 一经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 直到以后程序中出现同组另一 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时才失效; 在程序编写时, 与上段相同的模态指令可以省略不写, 不同组模态指令编写在同一程序段中, 不影响其续效性。
非模态指令: 又称非续效指令, 仅在出现的程序段中有效, 下一段程序需要时必须重写。
五、相关资讯
(3)刀具半径补偿的意义。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 在数控 加工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图4-3所示。
五、相关资讯
2.刀具半径补偿的格式
五、相关资讯
3.刀具半径补偿的判定
(1)G41为左偏刀具半径补偿, 定义为假设工件不动, 沿刀具运动方向, 刀具在工件左侧的 刀具半径补偿, 如图4-4所示。
01
外形轮廓 加工
一、任务目标
掌握与编程有关的基本指令。 掌握数控铣床基本编程指令的使用方法。 掌握简单的G指令及程序编程方法。 了解安全文明操作机床的规程。 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
二、任务咨讯
轮廓加工常用的指令有G00指令、G01指令等。 (1)快速定位指令 G00。 格式: 功能:该指令命令刀具以点定位控制方式从刀具所在点到指定点。刀具对于工件以各轴预先 设定的速度从当前位置快速地移动到程序段指定的目标点。G00指令中快速移动的速度由机 床参数“快速移动进给速度”对各轴分别加以设定,不能用 F 规定 (G00为模态指令) 。 (2)带进给率的直线插补 G01。 格式: 功能: 刀具以直线从起始点移动到目标坐标,以 F下编程的进给速度运行;所有的坐标轴 可以同时运行。G01一直有效,直到被 G功能组中其他的指令取代为止(G01为模态指令) 。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第2版 模块四 铣削平面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第2版 模块四 铣削平面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一 铣平面
三、平面铣削质量分析
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9)铣削过程中因进给停顿,铣削力突然减小,会使铣刀下沉,在工件加工 面上切出凹坑,称为“深啃”。
深啃现象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二 铣削垂直面和平行面
连接面是指相互直接或间接交接,且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表面,这些表面可 以相互垂直、平行或成任意角度倾斜。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素养目标 1.培养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2.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能正确遵守个人和车 间安全作业要求,注重个人安全防护。 3.具备将平面铣削知识技能应用于具体工作领域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一 铣平面
一、平面铣削方法
用铣削方法加工工件的平面称为铣平面。 平面的铣削方法主要有周铣和端铣两种。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一 铣平面
一、平面铣削方法
3.周铣与端铣的比较 ⑷面铣刀每个刀齿所切下的切屑厚度变化较小,因此端铣时铣削力变化小。 ⑸在相同的铣削层宽度、铣削层深度和每齿进给量的条件下,面铣刀不采 用修光刃和高速铣削等措施情况进行铣削时,用周铣加工的表面比用端铣 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 ⑹周铣时,能一次切除较大的铣削层深度(铣削宽度ae)。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二 铣削垂直面和平行面
一、用周铣铣削垂直面和平行面
1.铣削垂直面 铣削时,影响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有: 1)固定钳口面与工作台台面不垂直 ④校正固定钳口的钳口铁。
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课题二 铣削垂直面和平行面
一、用周铣铣削垂直面和平行面
1.铣削垂直面 铣削时,影响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有: 2)基准面没有与固定钳口贴合

数控加工平面铣削2讲课文档

数控加工平面铣削2讲课文档
G94、G95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94为缺省值(默认值)。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模块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②尺寸单位选择G20,G21,G22
格式: G20 英制
G21 公制
尺寸输入制式
G22 脉冲当量
英制(G20) 公制(G21) 脉冲当量(G22)
线性轴 英寸 毫米 移动轴脉冲当量
旋转轴 度 度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模块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2)2、3、4面加工加工
4.程序(略)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圆弧中心地址 圆弧半径地址
刀具半径和长度尺寸补偿号地址
程序号
O
FANUC系统中,O为程序名的开头字母
程序段号
N
准备功能
G
程序段的顺序号 指定机床的运动方式等
其他功能 暂停功能
F 、S、T 、M X、P
进给速度、主轴速度、刀具识别、辅助功能 暂停时间指令(X、 P后的数字分别为秒和毫 秒)
第十七页,共34页。
模块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2.2.3平面铣削常用编程指令 1.M、F、S功能 (1)辅助功能M 代码 辅助功能由地址字M 和其后的一或两位数字组成,主要用
于控制零件程序的走向,以及机床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动作。 具体功能见下表。
第十八页,共34页。
模块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注意:当机床移动指令和M指令编在同一程序段时,按下面两种情况
旋转轴脉冲当量
这3个G代码必须在程序的开头坐标系设定之前用单独的程序段指令或通过系
统参数设定。程序运行中途不能切换。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模块一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铣工技师培训第二章

铣工技师培训第二章

③ 如图2-14所示,检测主轴轴肩支承面的端面圆跳动时,固定百分 表,使测量头触及轴肩支承面,旋转主轴进行检测。
图2-14 检测分度头主轴轴肩支承面的端面圆跳动
第三节
第二节
联轴器锁紧槽铣削夹具设计、改进实例
四、夹具改进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
(1)改进方案
1)为了防止铣削振动、保证定位精度,根据工件图样上各平面与ϕ24
mm孔的位置精度,主定位面应设置在ϕ110mm的B基准面上以限制工件 3个自由度,定位部位尽量靠近铣削位置和ϕ110mm外圆处。 2)为了保证工件的斜槽尺寸精度,以ϕ24mm孔和6mm键槽配键定位, 限制工件的另外三个自由度,以使工件达到完全定位。 3)夹紧力作用在主定位平面上,指向主要定位基准,尽量靠近ϕ110m m外圆处,可以施加较小的夹紧力而达到夹紧要求。
第二节
联轴器锁紧槽铣削夹具设计、改进实例
4)因在卧式铣床上铣削斜槽,因此工件定位平面应垂直于工作台面和 纵向进给方向。 5)为了便于操作调整,在夹具上设置对刀装置。 6)为了便于夹具安装,在夹具底部设置定位平键。 (2)夹具设计和制作 改进方案的夹具示意如图2-9所示。 1)夹具体设计。 2)定位元件设计。
第一节
曲面铣削仿形夹具设计制作实例*
图2- 4 非函数曲线仿形模型零件图
2)工件的叶片有等分要求,
第一节
曲面铣削仿形夹具设计制作实例*
安装工件的夹具部分采用回转盘结构,回转盘与转盘座之间设置等分 装置,本例采用滚柱对定等分装置,如图2-5所示。
图2-5 滚珠对定等分机构示意 1—滚柱 2—弹簧 3—等分定位孔 4—导出滚道
1.验证铣削加工测量检验要点
1)轮廓曲线检验时,用专用样板检验。
2)机翼形片的位置通常按划线目测检验。 3)各机翼形片形状检验合格后,工件曲面的等分可用百分表借助等分 盘对定装置复核检验凸曲面的最高点,由百分表示值差确定等分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5-2平面的铣削加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5-2平面的铣削加工
2. 铣削用量要素 4)进给运动速度与进给量
a.每齿进给量fZ (mm/z) b.每转进给量f(mm/r) c.进给运动速度(mm/min)
Vf = n f = n0 z fz
一、铣削过程及特点
3. 铣削方式 1)周铣法(用圆柱铣刀加工平面)
a.逆铣 b.顺铣
图5-9 逆铣与顺铣
一、铣削过程及特点
二、刨床和插床
刀架 床鞍(滑座)
工作台
滑枕 床身 工作台
二、刨床和插床
滑枕
工作台
溜板
床鞍
分度 装置
第四节 平面磨削及平面磨床
一、平面磨削方法
1. 周边磨削
一、平面磨削方法
1. 周边磨削 2. 端面磨削
二、平面磨床
砂轮架
滑座
立柱
工作台
床身
图5-20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外形
二、平面磨床
砂轮架
第五章
第二节 平面的铣削加工
二、常用铣床
床身
主轴 工作台 床鞍(滑座) 升降台
底座
一、铣削过程及特点
1. 常用铣刀的类型及用途 1)加工平面的铣刀
图5-3 圆柱铣刀加工
图5-4 面铣刀加工
一、铣削过程及特点
1. 常用铣刀的类型及用途 2)加工沟槽的铣刀
三面刃铣刀
立铣刀
键槽铣刀
图5-5 加工沟槽的铣刀
3. 铣削方式 2)端铣法(用面铣刀加工平面)
a.对称铣削 b.不对称逆铣 c.不对称顺铣
图5-10 面铣刀的铣削方式
一、铣削过程及特点
4. 铣削特点 1)断续切削,冲击、振动大; 2)多刀多刃切削;
3)半封闭式切削; 4)切削负荷呈周期变化。
二、常用铣床 1.卧式升降台铣床 悬梁

铣工工艺学第二章平面和连接面的铣削

铣工工艺学第二章平面和连接面的铣削
(3)正确选择压板在工件上的夹紧位置,使其尽 量靠近加工区域,并处于工件刚性最好的位置。 若夹紧部位有悬空现象,应将工件垫实。
(4)螺栓要拧紧,保证能够克服铣削力的影响。
顺铣与逆铣
顺铣——铣削时,铣刀对工件的 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 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
逆铣——铣削时,铣刀对工件的 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 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
削的刀齿数较多,切屑厚度变化小, 削 层 深 度 ( 铣 削宽度
因此铣削力变化较小,振动小,铣削 ae)。
平稳,效率高。
2.在相同的铣削层深度、
2.铣刀直径可以做得很大,能铣出较 铣削层宽度和每齿进给
宽的工件表面而不需接刀。
量的条件下,用圆周铣
3.铣刀刀片的装夹、刃磨方便、刚性 加工的工件表面比用端 好,且平面度不受刀齿高低及半径差 铣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 值影响 ,便于进行高速铣削和强力铣 小(如用立铣刀的端刃 削,因而铣出的平面精度高、表面粗 和周刃同时铣削)。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刀具磨损、变钝 进给量过大 工件切削层深度过大 铣刀几何参数选择不当 没加切削液或切削液选择不当 铣削时有振动、积屑瘤、粘刀、
拖刀及深啃等现象发生
平面的检测
视频
平面的检测
返回
§2-2垂直面和平行面的铣削
教学目的
➢ 了解垂直面、平行面的要领和铣削技术要求 ➢ 掌握垂直面、平行面的铣削方法 ➢ 掌握长方体工件的加工顺序 ▪ 重点难点 位置精度的保证,其关键在于基准的正确选择和
产生位移,甚至严重的事故。
铣 2.铣刀刃切入工件时的切屑厚度最大,并 2.铣刀刀刃从工件外表面切入 逐渐减小到为零。刀刃切入容易,故工件 工件,当工件表面有硬皮或杂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华中系统)》项目二任务一平面铣削加工训练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华中系统)》项目二任务一平面铣削加工训练

面铣刀主要以端齿为主加工各种平面。刀齿
主偏角一般为45°、60°、75°、90°,主偏 角为90°的面铣刀还能同时加工出与平面垂直的 直角面,这个面的高度受到刀片长度的限制。
三、平面铣削时走刀路线的设计
平面铣削中,刀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选择是否 适当将影响到切削加工的状态和加工质量,以如 图2-1.3所示为例,分析面铣刀进入工件材料时的 位置对加工的影响。
(a)可转位面铣刀
(b)硬质合金可转位面铣刀 (c) 可转位面铣刀结构图
图2-1.2 可转位面铣刀
2.直径的选择
平面铣削时,面铣刀直径尺寸的选择是重点考 虑问题之一。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平面,宜用直径比 平面宽度大的面铣刀实现单次平面铣削,平面铣刀 最理想的宽度应为材料宽度的1.3~1.6倍。1.3~ 1.6倍的比例可以保证切屑较好的形成和排出。
抬刀至Z100mm位置
N70 M05 M09;
主轴停转,切削液关闭
N80 M30;
程序结束
Step3加工操作
1. 加工准备
(1)开机回机床参考点。
(2)装夹工件,露出加工的部位,避免刀头可 能碰到夹具;拉表校检工件基准面的水平误差和 垂直度误差,并确保夹紧好后的定位精度。
(3)用光电式或机械式寻边器对工件进行找正, 填写G54、G55零点偏置表,认真检查零点偏置 数据的正确性。
图2-1.7 面铣刀的选择
6.切削用量的选择
(1)粗铣时,进给速度f=60mm/min,切削深度 ap=2.5 mm,n=400 r/min。
(2)精铣时,进给速度f=80mm/min,切削深度 ap=0.5 mm,n=450 r/min。
7.填写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表2-1.1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考工培训(第二次)平面铣削及子程序PPT文档共84页

考工培训(第二次)平面铣削及子程序PPT文档共84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考工培训(第二次)平面铣削 及子程序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

平面铣削加工程序PPT

平面铣削加工程序PPT
平面铣削加工程序的编辑
讲课:陈艺
让我们先看 一段视频吧 ~
看了刚才的视频,其中工 件上表面的加工我们称之 为什么?有同学知道吗?
大家来商 量一下吧~
我们编写这个程序需 要用到哪些功能指令 呢?
G指令:G00、G01、G90、 G54 M指令:M03、M05、M30 其他:S、F、 X、Y、Z等
X112. Y12.5 X-112. Y25. X112. Y38. X-112. Y50. X122. G0Z10. M5 M30 %

思考和课后作业: ㈠、此工件的平面铣削是否只有一种刀具 路径,刀具路径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走刀方 法吗? ㈡、将此图形及程序写在实习报告上。
那有同学能写出这些指 令的格式吗?
格式: G00 X_ Y_ Z_; G01 X_ Y_ Z_ F_; G90、G54、M03、M05、 M30、S等可在程序段中 直接使用。
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问 题,你能根据给出的图 形编出程序吗?
有同学写 对了吗?
% O0000 G0G90G54X122.Y50.S1000M03 Z10. Z3. G1Z-1.F7.2 X112. Y-38. X-112. Y-25. X112. Y-12.5 X-112. Y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设计加工工艺路线 数控铣削加工具有工序相对集中的特点,以避免次装夹造成误 差,提高加工精度。在确定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时必须结合零件的 特点和实际情况,使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合理集中、衔接自然,才能更 好地保证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1.工序的划分 工序就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位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 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被称为工序,它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 的组成单位。数控铣削加工为提高加工精度一般在零件的一次装夹中 尽可能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序。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划分有以下几种方 式
(4)先面后孔原则 对箱体、支架类零件,平面轮廓尺寸较大,一般先加工平面,再 加工孔,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精度高、 稳定可靠,另一方面是考虑零件加工过程中存在变形,“先孔后面” 容易造成孔的位置精度和尺寸精度无法保证。 (5)先近后远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离对刀点近的部位先加工,离对刀点远的部位后 加工,以便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
图按零件装夹次数划分工序
(2)按粗、精加工分开原则划分工序 按粗、精加工分开原则划分工序,即粗加工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艺过程为第一道工序,精加工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艺过程为第二道工序。这种划分方法适用于加工后变形较大, 需粗、精加工分开的零件,如毛坯为铸件、焊接件或锻件的 加工。 通常在一次装夹中,不允许将零件某一部分表面粗、精 加工完毕后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
(3)按刀具集中原则划分工序 虽然有些零件可以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加工出多个部位,但为了减 少换刀次数和刀具空程时间,可按刀具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即以同一 把刀具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也就是在一次装夹中, 尽可能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出所有可加工部位。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件的 待加工表面较多、机床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加工程序的编制和检查难 度较大等情况。在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机床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4)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即以完成相同型面加工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对于加 工表面多而复杂的零件,可按其结构特点(如内形、外形、曲面和平 面等)划分成多道工序。
(1)按零件装夹次数划分工序 就是以一次装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 程为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就能达到待检状 态。这种方法适用加工内容不多的工件,如 图3-2所示的片状凸轮,按装夹次数可分为三 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在车床上以毛坯的外圆 表面和端面A定位加工端面B和Φ22H7的内孔, 第二道工序在车床上以外圆表面和端面B定 位加工端面A和Φ4H7的工艺孔,第三道工序 以已加工过的两个孔和一个端面定位(一面 两孔),在数控铣床上铣削凸轮外轮廓面。
(二)合理划分工序,充分发挥数控铣床优势 对比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劳动 强度低、柔性好等特点,为了充分发挥数控铣床的优势,需要在分 析零件图纸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工序。对于余量大、毛坯有硬皮的 粗加工一般选择普通铣削加工。除此之外还应考虑一下几点。 1.普通铣床上无法加工的可选择数控铣床; 2.普通铣床可以加工,但很难保证质量的可选用数控铣床; 3.普通铣床加工效率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可选用数控铣床。
2.技术要求分析 分析零件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其它各项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分析一 次安装能否完成图样上有位置 精度要求的加工表面;通过对技术要求分析合理选择加工方法、装 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3.结构工艺性分析 分析零件的尺寸、形状、结构是否妨碍刀具运动,是否会产生加工 干涉或加工不到的区域。分析零件图纸是否符合数控铣削加工的特点, 例如零件的内腔与外形是否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内槽圆角半径 不应太小,槽底圆角半径不要过大等。对不便装夹的工件,需考虑在毛 坯上增设工艺凸台、工艺凸耳等辅助基准。
数控铣削工艺设计与编程加工过程
一、铣削加工工艺性分析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分析是在普通铣削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数控加工 的特点,对零件图、技术要求、结构工艺性等逐项进行分析,以便合理 确定数控加工工序的内容和步骤。
(一)分析零件图纸
1.整体分析 零件图纸分析是合理制定加工方案的基础。在分析零件图纸时首先要明 确所需加工的零件型面及相应的技术要求,以便于合理划分加工工序。 除此之外,还要审查核实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条件是否充分(否则 会影响必要的数值计算,此时需与零件设计者沟通确定);分析并明确 零件的设计基准,遵循基准重合原则确定零件的工艺基准,并确定零件 的编程原点。
2.工步的划分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 分工序内容。工步的划分主要从加工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在一个 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 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较复杂的工序,在工序内又细分为工步,工步划 分应遵循以下几点。 (1)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或全部加 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有铣削平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应采用“先面后孔” 的原则。 (3)按刀具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 可按刀具集中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生产率。
3.零件的加工顺序 加工顺序确定应根据零件的结构、装夹方式等情况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面先行原则 精基准表面应优先加工出来,以便为后续工序(或工步)提供精确地 定位基准,减小定位误差。 (2)先粗后精原则 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确定加工顺序, 逐步提高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 (3)先主后次原则 零件的主要表面、装配基面应先加工,从而能及早发现毛坯中主要表 面可能出现的缺陷。次要表面可穿插进行,一般选择在主要表面加工到一 定程度后、最终精加工之前进行。
数控铣床工培训 第二次课
平面铣削(含粗精加工) 及子程序
任务一 铣削工艺基础 任务二 数控编程指令 任务三 平面铣削(含粗精加工) 任务四 子程序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定是编写数控加工 程序的前提和基础,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 订包括零件图纸分析、工序的划分、数控铣 床的选用,装夹方案的确定、刀具的选用、 刀具路线的确定、切削参数的确定(上次课 介绍过)等方面的工作。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设计以及编程、操作加工过程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