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集

合集下载

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

1《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含答案)8.1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一、小阅读-课内1.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选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A.“我欲"两句承上启下,一个“飞”字极写诗人梦游天姥山的急不可耐的心理。

B.“照"“送”二字以拟人手法写湖月的多情,烘托出诗人飞向天姥山的喜悦之情。

C.“渌水"一句借景抒情,“渌水”指清澈的溪水,“啼"字渲染出夜晚剡溪的热闹。

D.“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以比喻和夸张手法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大神奇。

2.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4.《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请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并点出这些画面的特点。

5.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1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2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3,势拔4五岳掩赤城。

天台5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6。

我欲因之7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8。

脚著9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10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11。

云青青12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13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14。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16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17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注:1.天姥mǔ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瀛yíng洲2.或:也许,或许。

3.向天横:遮住天空。

横,遮断。

4拔:超出。

5.天台tāi6.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面一样。

7.因之:因,依据。

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

8.渌lù:清澈。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9.脚著zhu ó10.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熊在怒吼,龙在长鸣,震荡着山山水水,岩中的泉水在震响。

殷,这里作动词用,震响。

11.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12.青青:黑沉沉的。

13.列缺:闪电。

14.訇hōng然中开: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15.青冥:青天。

16觉时:jué,醒时。

17安:怎么。

一、填空1.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字,号,又号“谪仙人”。

有“”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等多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诗歌】《李白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答案解析

【诗歌】《李白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答案解析

4李白诗三首一、基础巩固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荡漾熊咆龙吟扪参历井曲折莹回B.崔嵬一夫挡关摧眉折腰磨牙吮血C.峥嵘雄飞雌从蓬莱文章迷花琦石D.层巅青冥浩荡魂悸魄动畏涂巉岩解析:A项,莹—萦;B项,挡—当;C项,琦—倚。

答案:D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下)B.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C.列缺..霹雳(指闪电)D.忽魂悸.以魄动(心惊,心跳)解析:A项,倾:倾倒。

答案:A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猿猱欲度愁.攀援C.虎鼓.瑟兮鸾回车D.侧身西.望长咨嗟解析:“雨”是名词用作动词,下雨;C项,“鼓”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演奏。

A项,“惊”是使动用法,使……害怕;B项,“愁”是为动用法,为……发愁;D项,“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

答案:C5.李白的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主要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通过奇特的构思来表现,诗中构思出一场梦游中的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极富浪漫色彩。

B.主要是通过丑恶的现实与光明的梦幻进行鲜明对比来表现的。

C.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

D.主要是通过诗的形式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句型多变、节奏缓急等方面来表现的。

解析:B项,叙述不符合原文内容,文章并没有用“丑恶的现实与光明的梦幻”进行对比。

答案:B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4)人生在世不称意,。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答案:(1)势拔五岳掩赤城(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4)明朝散发弄扁舟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完整版)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及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天姥.(mǚ)天台.(tāi)渌.水荡漾(lǚ)B.剡.溪(shàn)熊咆.(páo)訇.然中开(hōng)C.瀛.洲(yíng)虹霓.(ní)殷.岩泉(yǐn)D.魂悸.(jì)长嗟.(jiē) 水澹.澹(dàn)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列.缺霹雳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④自可断来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如果是词类活用现象的,请指明。

①越人语.天姥( )②云青青兮欲雨.( ) ③渌水荡漾清.猿啼( ) 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⑤虎鼓.瑟兮鸾回车( )6.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 B.因.(因为)之梦吴越清.(凄清)猿啼C.列缺.(缺少) 鸾回.(回旋)车 D.觉.(睡觉)时向来.(助词,不译)7.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项(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8.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A。

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

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5

《梦游天姥吟留别》综合复习卷(附详细答卷)5

《梦游天姥吟留别》综合复习答卷(附试卷)(试卷有:一、课内知识检测3道填空题,12个带点词解释,4个句子翻译,12道简答题,10道选择题。

二、考题链接6题。

三、拓展练习(一)《饮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两诗的比较阅读6题,(二)《李白传》阅读6题,(三)《行路难》阅读5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理解性默写13题。

所有的古诗文都有详细的翻译,题型是新高考的,有选择正确义项、断句及比较阅读等。

其中划浪线部分调整在答卷的最后。

)一、课内知识检测。

(一)填空1.《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一标题隐含的信息是:梦游---行文线索;天姥--诗歌所写的内容;吟—诗歌的体裁,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留别—-题材,送别诗中一类留别诗,游仙诗。

2.《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李太白全集》,唐代(朝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人名),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被后人誉为“诗仙”。

从你所积累的有关他的诗句中,写出你最喜欢或让你感触最深的两句诗: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他李白的名句也可)3.《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紧扣题目中的“梦”字,写了入梦、梦游、梦醒抒感三方面的内容。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天姥山,表现了他对污浊现实的弃绝,对腐朽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释下列带点的词。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实在)②云霞明灭.或可睹(暗)③訇然中.开.(在中间;打开)④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⑤⒁对此欲倒.东南倾(拜倒)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⑦虎鼓.瑟兮鸾回车(弹奏)⑧云青青兮欲雨.(下雨)⑨对此欲倒东南..倾(向东南)⑩栗.森林兮惊.层巅(使…颤栗;使…惊)⑾恍惊起而.长嗟(连词,表并列,又)⑿忽魂悸以.魄动(连词,表并列关系,又)(一、课内知识检测(三)(四)(五)调整在后面)二、考题链接(一)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完成下列练习题。

①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单元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迷花倚石忽已暝暝:昏暗C.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D.千呼万唤始出来始:开始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百年多病独登台D.秋月春风等闲度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B.江州司马青衫湿C.使快弹数曲D.妆成每被秋娘妒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江渚(zhǔ)潦倒(liáo)刹那(chà)悲怆(chuàng)B.霜鬓(bìn) 萧飒(shà) 狭隘(ài)逮捕(dǎi)C.夔州(kuí)荆州(jīn)惘然(wǎng)讣告(bù)D.呼啸(xiào)匕首(bì)舷窗(xián) 横亘(gèng)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蓬莱和方丈。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C.“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D.“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

从东汉末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分裂动荡,中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唐人精神文化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期内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上。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古代诗歌阅读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2.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精选练习)(解析版)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精选练习)(解析版)

统编版上册第三单元8.1 梦游天姥吟留别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瀛.洲(yíng) 天姥.(mǔ) 剡.溪(shàn) 渌.水(lù) B.荡漾.(yàng) 栖.隐(qī) 倚.石(qǐ) 已暝.(míng) C.澹.澹(dàn) 天台.(tāi) 觉.时(jué) 訇.然(hōng) D.岩扉.(fēi) 魂悸.(jì) 青冥.(míng) 长嗟.(jiē) 【答案】B【解析】“倚”读yǐ。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五岳剡溪渌水荡漾青云梯B.层颠列缺丘栾石扉水澹澹C.倚石青冥訇然魂悸忽已瞑D.长嗟浩荡霹雳崩崔谢公屐【答案】A【解析】B项,颠—巅,栾—峦。

C项,瞑—暝。

D项,崔—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实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B. 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须.行即骑访名山须:等待C.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D. 恍.惊起而长嗟恍:恍然,猛然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联系所学课文,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本题C项,“我欲因之梦吴越”中“因:于是”解释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因”在这里解释为“顺着,根据”。

故选C。

4.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答案】 B【解析】A、C、D三项为比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C.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 ①春水碧于.天②取之于.蓝【答案】 A【解析】A项均为有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城。

天台⼀万⼋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夜飞度镜湖⽉。

湖⽉照我影,送我⾄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澹澹兮⽣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照耀⾦银台。

霓为⾐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来下。

虎⿎瑟兮鸾回车,仙之⼈兮列如⿇。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青崖间,须⾏即骑访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课下注释】①选⾃《李⽩集校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宗天宝三载,李⽩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年,他即将由东鲁(今⼭东⼀带)南游吴越,写了这⾸描绘梦中游历天姥⼭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别东鲁诸公》。

天姥⼭,在今浙江新昌东。

传说登⼭的⼈能听到仙⼈天姥唱歌的声⾳,⼭因此⽽得名。

②【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谈起瀛洲,(⼤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之⼀,另两座叫蓬莱、⽅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确实、实在。

③【越⼈)指今浙江⼀带的⼈。

④【向天横】遮住天空。

横,遮蔽。

【势拔五岳掩⾚城】⼭势⾼过五岳,遮掩了⾚城。

拔,超出。

五岳,东岳泰⼭、西岳华⼭、中岳嵩⼭、北岳恒⼭、南岳衡⼭的总称。

⾚城,和下⽂的“天台”都是⼭名,在今浙江天台北。

《梦游天姥吟留别》训练题(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训练题(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训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

现存的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

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才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眘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诗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的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

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唐贤三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选《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主张“声律风骨”兼备,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评高适“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主要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现象及练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现象及练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言现象整理及练习一.通假字:1. 脚著谢公屐2.列缺霹雳3.须行即骑访名山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二.一词多义:云青青兮欲雨1.青青冥浩荡不见底且放白鹿青崖间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2.来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我欲因之梦吴越3.之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列缺霹雳4.列仙之人兮列如麻迷花倚石忽已暝5.忽忽魂悸以魄动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6.君别君去兮何时还世间行乐亦如此7.行须行即骑访名山丘峦崩摧8.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古来万事东流水9.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訇然中开10.开使我不得开心颜身登青云梯11.云云青青兮欲雨栗深林兮惊层巅12.惊恍惊起而长嗟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越人语天姥2.云青青兮欲雨3.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4.虎鼓瑟兮鸾回车5.使我不得开心颜(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对此欲倒东南倾2.一夜飞度镜湖月3.半壁见海日4.空中闻天鸡5.訇然中开6.古来万事东流水(三)使动用法:栗深林兮惊层巅(四)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天姥连天向天横四.文言句式:(一)定语后置:1.天台一万八千丈。

2.一夜飞度镜湖月。

(二)谓语前置:1.渌水荡漾清猿啼。

2.千岩万转路不定。

3.水澹澹兮生烟。

4.失向来之烟霞。

5.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天姥.(lǎo) 天台.(tāi) 渌.水荡漾(lǜ)B.剡.溪(shàn) 熊咆.(páo) 訇.然中开(hōng)C.瀛.洲(yíng) 虹霓.(ní) 殷.岩泉(yǐn)D.魂悸.(jì) 长嗟.(jiē) 水澹澹.(dàn)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D.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列.缺霹雳[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④自可断来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试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试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试题第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试题《梦游天姥吟留别》1.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A、烟涛微茫信难求()B、云霞明灭或可睹()C、势拔五岳掩赤城()2.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的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1)虎鼓瑟兮鸾回车()(2)云青青兮欲雨()(3)列缺霹雳()(4)对此欲倒东南倾()(5)訇然中开()(6)古来万事东流水()(7)栗森林兮惊层巅()3.《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古代诗歌中的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式特点是:多数通篇是___________句或___________;平仄___________,用韵比较自由,可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

4.表现全诗主旨和诗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天姥山高大挺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梦境转到现实,仙境倏忽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A信:古义指的确、实在,副词;今义指书信,名词。

B灭:古义指暗,形容词;今义指消灭,动词。

C拔:古义指超出,动词;今义指抽出,动词。

2.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名词“霹雳”作动词,意思是电闪雷鸣;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向东南;“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向东;栗,使……战栗;惊,使……惊。

3.古体诗古诗古风五言七言一韵到底中途换韵。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1、诗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步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天姥.(mǔ) 訇.(hōnɡ)然千岩万转.(zhuǎn)B.霓.(ní)裳剡.(shàn)溪熊咆.(páo)龙吟C.渌.(lǜ)水瀛.(yíng)洲著.(zhuó)谢公屐D.木屐.(jī)鸾.(luán)鸟恍.(huǎng)惊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天姥连天向天横.横:遮蔽D.须.行即骑访名山须:必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B.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于是C.惟觉.时之枕席.觉:醒,睡醒D.失向来..之烟霞向来:原来4.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A.栗.深林兮惊层巅B.云青青兮欲雨.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D.虎鼓.瑟兮鸾回车5.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登青云梯B.天姥连天向天横C.古来万事东流水D.仙之人兮列如麻。

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之人兮列如麻(衬音助词)B.失向来之烟霞(结构助词,的)C.惟觉时之枕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我欲因之梦吴越(代词,指代前边越人的话)7.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又称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

近体诗在句式、字数、平仄、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又称为格律诗。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近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 (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 (含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天姥(mǔ)门扉(fēi)澹澹(dàn)石扉(fēi)B.訇然(hōnɡ)渌水(lǜ)战栗(lì)喧闹(xuān)C.寂寥(liáo)鸾鸟(luán)青冥(mínɡ)剡溪(shàn)D.栖隐(qī)霓裳(ní)木屐(jī)嗟叹(jiē)2.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二、古代诗歌阅读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020年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3梦游天姥吟留别 精品习题(人教部编版)

2020年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3梦游天姥吟留别 精品习题(人教部编版)

课时3梦游天姥吟留别(1)(30分钟100分)题组一根底通关(34分)1.通读全诗,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含义(12分)信.难求( )拔.五岳掩赤城( )因.之梦吴越( )D.渌.水荡漾清.猿啼( )( )瞑.( )F.栗.深林兮惊.层巅( )( )澹澹..兮生烟( )H.恍.惊起而长嗟( )I.青冥..浩荡不见底( )J.须.行即骑访名山( )2.关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0分) ( )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

唐以后的诗都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B.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唐代成熟的律诗而言的。

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C.古诗没有严格的平仄,表达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拟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各体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绝,杜甫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2分)(1)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是“,。

,〞。

(2)描写诗人登山见闻的两句诗是“,〞。

(3)描绘仙人盛会异彩缤纷的场面的四句诗是“,,,〞。

(4)表现本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题组二悦读时间(47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24分)天末怀李白①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0分) (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1.下列加黑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天姥(mǚ) 天台(tāi) 渌水荡漾(lǚ)B.剡溪(shàn) 熊咆(páo) 訇然中开(hōng)C.瀛洲(yíng) 虹霓(ní) 殷岩泉(yǐn)D.魂悸(jì) 长嗟(jiē) 水澹澹(dàn)2.对下列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D.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黑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缺霹雳 [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 [④自可断来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如果是词类活用现象的,请指明①越人语天姥()②云青青兮欲雨()③渌水荡漾清猿啼()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⑤虎鼓瑟兮鸾回车()6.阅读李白《古风·十九》,回答问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仙人名)。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豺狼:指安禄山及其部下。

(1)这首诗的前十句描写了怎样的太虚幻境(字数不超过10个)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两首诗的主旨的最大不同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艺术上,这首诗采用的________________神奇想象,将仙境与尘世、出世与人世,飘逸与悲沉,一并交织在瑰丽奇幻的艺术境界中。

高一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

高一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

高一上《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歌习题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和相关材料,按要求做题。

梦天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①这是李贺为梦境或纯因艺术幻想而创作的诗篇。

梦天:梦游天上。

②老兔寒蟾:月中的白兔和蟾蜍。

③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④“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

“三山: 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

⑤齐州:中州,即中国。

《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

李贺:字长吉。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

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

1.下列对《梦天》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梦。

B.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C.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

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

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诗人的用意,主要在于对月宫仙境的神往。

D.由于李贺的诗想象丰富,意象不凡,往往爱借助神鬼世界来曲折委婉地反映现实,表达那种难以直言的复杂奥妙的情思,奇幻秾丽,别具一格,帮被后人称之为“鬼仙之词”。

这首诗足以体现这一特点。

解析:1.C诗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对月宫仙境境的神往,而在于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2.请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李贺的《梦天》进行比较,分析两诗在主题和意境上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默写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3、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7、列缺霹雳,丘峦崩摧8、洞天石扉,訇然中开9、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1、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1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二、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是我国唐朝着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齐名。

有文集《李太白全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体裁上属古体诗,题材上属记梦诗(也可称“游仙诗”。

三、加点字注释:1、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2、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3、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4、渌.水荡漾清猿啼清5、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6、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7、列.缺霹雳同“裂”,裂开8、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9、失向来..之烟霞原来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四、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D)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ǎn)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送我至剡溪(shàn)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脚着谢公屐(jī)D.海客谈瀛洲(yíng)越人语天姥(lǒo)2.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A项觉时jué。

A.天姥(mǔ)天台(tāi)觉时(jiào)暝色(mínɡ)B.脚着(zhuó)訇然(hōnɡ)澹澹(dàn)渌水(lù)C.剡溪(shàn)殷雷(yǐn)层巅(diān)战栗(lì)D.木屐(jī)鸾鸟(luán)魂魄(pò)霓裳(ní)3.下列加点字的注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能摧(低)眉折腰事权贵B.失向来(原来)之烟霞C.天姥连天向天横(耸立)D.须(等到)行即骑访名山答案:C项,横:遮断。

4.下列各句中与“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越人语天姥B.对此欲倒东南倾C.春风又绿江南岸D.势拔五岳掩赤城答案:C项和例句中的“栗”“惊”为使动用法。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

列,同“裂”)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D)(暝:天黑、夜晚)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虎鼓瑟兮鸾回车(驾驶)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7.对虚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或:有时A.惟觉时之枕席(独、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C.恍惊起而长嗟(表顺承)D.云霞明灭或可睹(有的人)8.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读法正确的一项是(D)A.梦游/天姥/吟/留别B.梦游天姥/吟留别C.梦游/天姥吟留别D.梦游天姥吟/留别9.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B)B项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A.云青青兮欲雨B.栗深林兮惊层巅C.越人语天姥D.虎鼓瑟兮鸾回车10.选出对下列名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浙江一带的人谈到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有时可以看到。

)B.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还在,清水荡漾,猿声凄清。

)C.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只有睡觉时的枕头和席子,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答案:C项,应译为:只有醒来时看到的身边的枕头和席子,原来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烟霞胜景全都消失了。

11.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C、D三句为比喻A.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12.以下对“之”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A.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结构助词“的”)B.仙之人兮列如麻(衬音助词)C.惟觉时之枕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失向来之烟霞(衬音助词)13.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思想感情的理解中,恰当的一项是(D)A.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感伤情绪B.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C.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D.既有“人生无常”的感伤,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14.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A.“势拔五岳掩赤诚”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诚。

赤诚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

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的“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

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15.古诗歌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词序颠倒的情况。

下列句子没有词序倒置的情况的一项是(D)A项,渌水荡漾猿啼清。

B项,一夜月飞度镜湖。

C项,雄鸡一唱天下白A.渌水荡漾清猿啼B.一夜飞度镜湖月C.一唱雄鸡天下白D.天生我材必有用1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世界。

B.唐代诗歌继承了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古体诗。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神仙世界,塑造了幻想世界中的诸多形象。

这些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吟诵留别之情的诗作。

虽写梦游,实则为“吟”,诗中含有慷慨悲愁之情。

1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②沛公安在1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虎鼓瑟兮鸾回车D.别君去兮何时还19.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20.对“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四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A.这四句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相照应,作为过渡句,一个写进入梦境,一个写回到现实。

B.句中“忽”写出了对好梦不常惆怅,“恍”写出了梦幻破灭的烦恼,“长嗟”“惟”“失”写面对现实的痛苦。

C.“向来之烟霞”指诗歌开头“海客”“越人”的言论及诗人自己对天姥山高大雄伟的描写。

D.这四句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不能随心所欲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的躺在枕席之上的痛苦心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21.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

“赤城”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

“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地方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

“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答案:A项,“赤城”是山名。

22.对全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答案:D,这首诗写梦游奇境,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缥缈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

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由此分析,D项错误。

23.以下对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2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

但是没有“颓废”,没有“消沉”)A.“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

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

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5.关于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

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格律诗,或叫近体诗。

B.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唐代成熟的律诗而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