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01f47f0016fc700abb68fcd4.png)
第五课时货币的职能一、货币的职能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它与本质的关系: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3、内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产生:它们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逐步具备的。
货币从产生时候起,便具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二、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1)什么是价值尺度?货币作为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2)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3)价格a、什么是价格?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
b、它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c、影响价格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供求关系。
另外有:国家调价、纸币的发行量、货币本身的价值、哄抬物价等。
(4)担当主体: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例题: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2千元。
这2千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
④观念中的货币。
⑤商品的价值。
⑥商品的价格。
2、流通手段(购买手段)(1)什么是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2)什么是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担当主体: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比较:货币出现前后商品交换的不同点:货币产生前货币产生后交换形式物物交换商品流通交换公式W——W W——G——W交换过程买卖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买卖分离,两次完成铸币: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的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3、贮藏手段(1)什么是贮藏手段?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2)货币为什么能贮藏?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3)担当主体: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1)什么是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2)它是怎样出现的?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
5、世界货币(1)什么是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92b6c3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b.png)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
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扩展资料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
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
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0cd53cdbd15abe23482f4d5c.png)
货币产生后:
(价值)
=
(价格)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价格的高低一般与商品本身价值大 小成正比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价 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的职能:
(2) 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思考:
货币的流通手段有何特点?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名 称 物 物 交 换 商 品 流 通 交换 方式 直接 交换
公式
产生 时间
特点
货币产 买和卖同时进 商品—商品 生前就 行,双方满意 W—W 就可成交 存在 买卖在时间和 空间上都是分 货币产 离的,这会带 生后 来商品经济中 的一系列矛盾
以货币 为媒介 的商品 交换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指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 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的 五大职能
2、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 含义:以货币作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 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思考: 为什么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
商品 W—G—W
2、货币的职能: (3) 贮藏手段: ①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有什么特点?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 的货币,又必须是足值的货币——金银铸币 或者金银条块。
②用足值黄金做成的黄金饰品是否具备 贮藏手段的职能?
不具备。黄金饰品的价格,并不是黄金 的价格,它是黄金的价格加上制造、销售成 本费用和商店利润,远远超过黄金的价格。
2、货币的职能: (4) 支付手段: ①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 租金、工资等。 ②支付手段的产生条件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ec845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9.png)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扩展资料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
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
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就是商品。
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可以成为货币,但从交易的角度上来说,其结果必然是向靠拢品质一致,性质稳定可靠,容易衡量、分割、保存,产量比较稳定的东西,金属货币尤其是黄金白银就顺理成章。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职能
![货币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8cab56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货币职能货币职能(Currency Function)什么是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货币最早的职能是价值计量和流通手段。
在商品进入流通之前,货币首先表现和衡量其价值,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在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这是货币的两个基本功能。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了流通领域进行贮藏,从而具有贮藏手段的功能。
随着商品信用交易的出现,货币在这里不再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只是在约定的支付日期用于清偿债务和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的前四种功能在国内商品流通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世界货币的作用。
货币的五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的,这表明了货币作为普遍等价物的本质。
马克思对货币各种职能排列顺序的研究,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货币职能的基本职能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它有五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作用是把所有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是因为货币本身就是商品,是有价值的。
各种商品都是社会劳动的凝结,具有相同的质量,所以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
这种内在的价值是可以比较的,但不能自己表达出来。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各种商品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时,货币就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
2、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在商品交换中发展的。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取物物直接交换的形式。
货币产生以后,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它使直接商品交换变成两个过程,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先卖出商品换回货币(W-G),然后再用货币去买回需要的商品(G-W)。
由这两个过程组成的商品交换中,货币充当交换活动的媒介物。
金融基础——货币的职能
![金融基础——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4d4c20aab0717fd5360cdcb8.png)
北京泰和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金融基础——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执行四大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指货币作为尺度用于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货币是一种尺度,一种单位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可用货币来表示。
这就是价格。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水平越高,单位货币的货币购买力越低,这里的价格指全部社会产品的价格而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总体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即通货膨胀率,货币购买力的波动幅度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幅度成反比。
二、流通手段职能当货币在商品交易中起媒介作用时是流通手段。
即货币充当交换媒介。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有两个特点:1、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中可以。
由该特点引出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货币用来媒介商品交换,所以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由于货币可多次媒介,所以商品价格总额是货币量的倍数,所以:M=P*Q/V 。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足值的也可以是不足值的。
因此仅代表货币符号的纸币可以充当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商品要求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需要一个共同的一般的尺度,用该尺度表现并交换,商品需要等价交换,所以需要一个被社会公众所公认的交换媒介,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时就是货币。
三、价值贮藏手段职能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人们之所以愿意贮藏货币,因为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拥有货币就拥有财富,问题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纸币是否可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应该说在币值稳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的。
金属货币价值贮藏的蓄水池作用:流通中金银的数量超过需要量时,金属货币可买到的价值会低于其本身价值,用货币买商品有损失,不买,把货币藏起来,流通中货币量下降,币值上升。
当流通中货币量小于需要量时,货币买到的价值大于本身价值,都买,把藏起来的货币投入流通,货币量上升,币值下降。
所以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无通涨。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ec661ac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9.png)
货币的职能一、马克思的划分(传统划分)马克思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将货币职能划分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五个职能。
(一)价值尺度1.定义: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功能。
2.特点:使用观念货币。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要求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但并不一定需要真实货币存在,人们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
(二)流通手段(媒介功能)1.定义: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的交易中充当媒介,解决了商品交换的中介问题。
2.特点:使用现实货币。
与价值尺度功能不同,流通手段要求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因为人们需要的是货币的购买力而不是作为货币的金属。
3.货币需求量: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没有实际价值的纸币行使流通职能,流通中货币的需求量设为Md,其由三个因素决定,流通中的商品量Y,商品价格P,货币流通速度V:由此可得以下等式:(三)支付手段1.定义: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的单方面转移,而没有伴随着商品的运用。
它源于商业信用,如偿还欠款等行为。
2.特点: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
3.发挥作用的领域:大宗交易、国家财政、银行信用、支付税赋、租金、工资、清偿债务、赊购等。
(四)贮藏手段1.定义: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是指购买力超越时间的贮藏。
履行这一职能时,货币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其发挥是以支付手段职能为前提的。
2.金属货币与信用货币价值贮藏功能的区别:金融货币一般是足值的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能够自发的进出流通领域,调节货币流通量。
现代社会主要采用银行存款及储蓄和直接储藏纸币的方式,积累和保存价值。
与贵金属货币的储藏不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存款或者储蓄并不意味着有相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而静止不动。
(五)世界货币1.定义:当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行使货币的四种职能时,即为世界货币。
2.发挥作用的方式: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支付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的购买手段;战争赔款和输出货币资本等财富转移手段。
货币基本职能
![货币基本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f72d5ce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e.png)
货币基本职能介绍----------------------------------------------------------------------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货币的基本职能有5种,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在这些基本职能当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货币体现的职能也是不同的。
毕竟,货币的职能是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1、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就是说货币以自身的价值当作一个标准,去衡量其他产品的价值。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础、最基本的职能。
比方说,把一个本书定价为一两黄金。
当然,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把一两黄金,直接放到书旁边,我们就可以理解书的价值。
也就是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毕竟,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的。
2、流通手段: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将会被淘汰。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就会变成商品交易的媒介。
这个时候,货币执行的就是流通手段!在初始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拿着自己多余的商品获得货币,然后再拿着货币去获得我们需要的商品。
这个时候货币就是商品经济可以进行交易的媒介。
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肯定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毕竟我们去买东西,不能使用意念进行支付货币。
当然,“意念支付”就是移动支付的终极目标。
不过,当下我们还需要使用实实在在的货币。
即使,我们使用的是电子货币,也没有脱离这个范畴!电子货币,只是货币的电子化。
并没有根本货币的本质属性!3、贮藏手段:货币不可能永远处于流通的状态,当货币处于静止的时候,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财富。
这个时候,货币执行的就是贮藏手段。
当然,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时候,也是暂时、人为地保存起来了。
货币只是处于相对的静止状态。
毕竟我们持有货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商品或者服务。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9aa6861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1.png)
货币的职能
第一,货币的功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也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金钱有五种功能:
1.价值尺度:指以自身价值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真实的货币,只需要概念上的货币。
(典型特征:标价、售价)
2.流通手段:指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要足够值钱。
(典型特征:一只手付款,另一只手送货)
3.支付手段:指在赊购和赊销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的功能。
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货币被广泛用于支付租金、税收和支付工资。
(典型特征:钱货不同时进行)
4.贮藏手段:指货币从流通领域退出,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贮藏。
作为储存手段,货币必须是全价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
(典型特征:社会财富、金属储藏)
5.世界货币: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的作用。
(典型特征: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第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
货币的出现有两个基本功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因为货币的本质是普遍等价物,它不仅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而且可以充当反映流通手段的媒介。
货币的五方面职能及概念
![货币的五方面职能及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3bde1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5.png)
货币的五方面职能及概念
1、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以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例如一件衣服200元,那么这里的200元执行的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将商品的价值进行货币化,通过货币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商品的价值。
2、流通手段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以前是以物换物的时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例如花200元买了一件衣服,那么这里的200元体现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成财富加以贮藏。
例如用5000元买了一根金条存起来,那么这5000元就退出了流通领域,而执行了贮藏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4、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用货币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
除了货币用于清偿债务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体现的都是货币的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
世界通用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等,例如某人去美国旅游,没有美元,于是从银行兑换了200美元,这就是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b0d84295d4d8d15abe234eea.png)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 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 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支付手段作用的领域主要有: 1.大宗交易领域 2.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领域 3.一些生产和商品交换 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 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长些,有 的短些,有的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销售时间也 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销售,销售时间短,有些商品需 要运销外地,销售时间长。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使 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 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让 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 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 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 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 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 交易方式。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 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 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 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 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 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 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过程 中,不断地当做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 格。商品经过一定流通过程以后,必然要 离开流通领域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 作为流通手段,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中, 不断地从购买者转移到出卖者手中。这种 不断的转手就形成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 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它是商品流通的表 现。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 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 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 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 因而货币贮藏就有必要了。
高中政治:货币的职能
![高中政治: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b77877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a.png)
第1页共2页高中政治:货币的职能
(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2)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正确区分货币的五种职能:职能
作用关键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表现商品的价值“标价”“价格”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其他职能贮藏手段贮藏财富(必须是足值
的金银货币)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利息、工资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
“税款”“工资”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
价物
“购买外国货”“国际支付”【知识扩展】
对该考点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货币的基本职能指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强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上不分离。
支付手段强调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时空上分离,如税收、利息、债务、租金(房租、地租)、工资的支付。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ad46bb7b27284b73f2425073.png)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
货币必然出现,是因为它有用、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有此职能是根源于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这句话揭示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货币的本质决定其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着货币的本质.我们必须了解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所以它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首先,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自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其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想象中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即流行语中的“脑补”)例如:这里的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经过我们的思考和分析可以知道:商品流通的第一个环节,是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利。
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生产者白白付出劳动,这会造成产品积压,商品生产者得不到货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这关系到商品所有者的生死存亡,摔坏的当然就是商品所有者了。
要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
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
这表明,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职业道德的因素,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之成正比)和货币的流通速度(与之成反比)所决定。
在此应明确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商品数量,明确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之外,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02b365fff8c75fbfc77db2c5.png)
货币的职能在金融学的学习中,货币的职能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必考点,说它难并不是说货币的职能理解起来有多复杂,而是考生很容易将货币的几种职能混淆,下面我们来系统性地学习一下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顾名思义就是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以下几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Ø 价值尺度,即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比如说一件衣服100元,一台电脑5000元,这都是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有: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一件衣服为什么卖100元,而不是卖1000元,是由于该衣服的内在价值只值100元;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占性;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Ø 流通手段,即货币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有: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需要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Ø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当做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有: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量的作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关键在于纸币能否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Ø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时行使的职能。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有:在已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实现的是跨期购买;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不仅服务于商品流通,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支付链条的断裂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人民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范围和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其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免费
![货币的职能 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e8875b2db14e852459fb574b.png)
货币的职能一、货币职能的一般表述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它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按照货币职能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先后阐述了货币的五个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价值尺度是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他与其他所有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的质即价值,因此,它可以作为衡量、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特点:(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3、派生职能: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又称货币价值,一般指货币对于一切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力。
价格标准是指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值的含金量。
如过去中国的“两”,现在的“元”、“角”、“分”。
(二)流通手段职能1、含义: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G——M——G2、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2)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价值并不重要。
3、作用: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的矛盾,克服了交易双方在需求上不一致、在空间上不一致以及在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货币流通规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
当买入大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
当买入小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应当怎样确定?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货币流通规律。
简述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
![简述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f76fb2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4.png)
简述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中国是一个货币的社会,货币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的发展过程也是货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货币具有一定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流通规律。
本文将详细简述货币的五个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供参考。
一、货币的五个职能1.货币的流通职能货币的最重要职能是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
货币的流通使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社会资源流动迅速,市场经济较之非市场经济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
2.价值储蓄职能货币既是一种流通工具,又是一种价值储蓄工具。
通过储蓄,一方面可以实现财务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
3.媒介价值职能货币也被作为一种价值媒介工具使用,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进行商品流动。
4.计价职能货币可以用来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方便买卖双方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商品定价的目的。
5.财政政策职能货币也具有一定的财政政策职能,如政府有权对商品价格进行调整,以此来控制经济的发展和调节市场平衡等。
二、货币流通规律1.货币的生命周期货币的流通过程从发行开始,经过使用、被再度收回再发行,最终被银行收回毁损,然后流入到金融市场,以此往复循环,即为货币的生命周期。
2.货币的悬浮价值货币的价值在其生命周期中是稳定的,即使货币价值变化,也会比其他商品价格变化慢,所以货币具有悬浮价值。
3.货币的现金流动性货币具有很高的流通性,不仅可以被交易,还可以被互换,也可以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筹码”,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
综上所述,货币的五大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货币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把握好货币的流通节奏,加强货币的使用和流通,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壮大。
简述货币的几种职能
![简述货币的几种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5de2d9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c.png)
1.简述货币的几种职能?答:货币的本质,充分表现在它的职能上。
货币的不同职能,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相应出现的。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五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是商品外在的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比如用货币给商品标价。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分裂为买与卖两次行为,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因此也就可能出现买卖脱节,从而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纸币不宜作为贮藏手段。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因而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过多的现象,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税金、工资等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等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许多商品生产经营者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二是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用黄金、白银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
其中,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主要的。
货币的五种职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它们都反映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274e5682b160b4e767fcf54.png)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1)交易媒介: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2)价值尺度: 货币用来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3)支付手段: 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信用: 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或者货币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4)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而被用来积累和保存财富;5)世界货币:指货币超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是价值表现和实现的国际化。
货币的职能的执行哪些需要现实中的货币:交易媒介,储藏手段货币制度: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组织形式;本位货币: 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具有法定的无限支付能力。
(无限法偿)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0,M1,M2)M0=流通中的现金(通货)M1 = 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M1+企业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障金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金银复本位制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格雷欣法则”(货币制度图)由16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托马斯·格雷欣提出来的。
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铸币(劣币)赶紧花出去。
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就明显低于它的名义价值了。
金本位制的几种形式,金币本位制,(两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Mint Parity)来决定。
金本位制的主要特征有:(1)以一定量的黄金计量和表示一国货币单位价格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专业
学号:31303006
姓名:白静乌兰吕晓敏
货币的职能
货币拥有五大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和实质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阐述:”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
恰恰相反。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他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他们能共同用一个特殊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它自身是商品,并具有价值。
2、价值尺度的执行(价格、价格标准)
货币如何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呢,它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某种商品的价格=该种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要求货币自身的量要能够计量,为此需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单位,例如镑。
这种包含一定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做价格标准。
马克思指出“作为价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
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
作为规定的金属质量,它是价格标准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职能。
3、对价值规律的启示
用货币单位来标价,实际上提供的是观念性的或想象性的某种信息,他将个别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表现为商品同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的交换比例。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信息未必是准确的,它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
马克思说“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
”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含义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使用观
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其实它发挥的是一种象征性的职能。
2、演进(纸币、信用货币)
最初货币采用金属条块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要鉴定其成色和重量,十分不便。
铸币由于流通中的磨损,分量减轻,出现不足值的现象,但这种不足值铸币也和足值铸币一样流通。
所以在货币流通中就隐藏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者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
这种象征的职能,最突出的是以纸币来代表。
随着商品经济的信用的发展,又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它包括现代的普通银行券,商业期票和银行支票等。
3、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需要有一定的数量。
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它由三个因素组成:1待售商品的总量2商品的价值水平3货币的流通速度。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因此流通中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等于货币流通规律所确定的流通中金属货币具有的价值量。
这是纸币流通规律。
4通货膨胀的产生
当货币流通规律所确定的流通中金属货币量具有的价值量不变时,纸币发行量增加会使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导致物价上涨。
货币流通规律所确定的流通中金属货币量具有的价值量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价值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当纸币发行量的增加速度高于流通规律所确定的流通中金属货币量具有的价值量的增加速度时,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下降,物价就会上涨。
这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反之则是所谓的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量增加过快是物价上涨的以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三、贮藏手段
马克思说“随着商品流通的最初发展,把第一形态变化的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它的金蛹保留在自己手中的必要性和欲望也发展起来了,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来代替商品形式。
这一形式变换从物质变换的单纯媒介变成了目的本身。
商品的转换形态受到阻碍,不能再作为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而起作用。
于是货币硬化为贮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贮藏者”
贮藏手段,就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作为贮藏货币,它成了财富的象征,成了随时可用的绝对社会形式,成了社会权力,正因为它是财富的象征,作为储藏货币,还能成为流通手段的蓄水池。
一个国家所需的金银量必须大于执行铸币职能的金银量。
这只有靠货币的储藏形式来实现。
金银的储藏可调节流通货币量。
黄金成为财富后,对黄
金的需求绝对的扩大,人们储藏货币的欲望按其本性是无止境的,为此人类就要耗费许劳动时间去采掘,提炼地表储藏量极少而使用价值不高的黄金,还要生产出种种辅币。
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因而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过多的现象,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四、支付手段
1、含义、演进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者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由于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的发展,就必须积累货币,以便到期偿还债务。
随着资本主义阶级社会的发展,作为独立的支付形式的货币贮藏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的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加了。
2、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等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许多商品生产经营者结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如果其中某一个生产经营者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商品生产和经营无法顺利进行,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五、世界货币
1、含义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
当代少数经济实力强大国家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2、世界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有三个方面1、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国外商品;2、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