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浅谈比较优势理论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源于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于1817年提出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一些国家
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上相对更具优势。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各国
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禀赋存在差异,一些国家拥有一些资源的丰富和高效利用;二是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一些国家在
一些产业上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原理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根据比较优势
理论,每个国家在生产中应该专攻自己相对更具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
通过国际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国家相对更具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种分工与合作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并通过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也面临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它基于假设了完
全竞争市场和均衡资源配置的情况,与现实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次,
由于比较优势理论偏重于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
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最后,由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跨国公司的竞争和地区贸易协定的兴起等,这给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之一,通过解释资源禀赋
和技术差异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导了国家间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合作。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也需要与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环境相结合,以更好地指
导国际贸易的实践和政策制定,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

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存在是有利于所有参与国家的,因为各国可以通过贸易实现相互的利益互补,从而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资源的差异性。

根据该理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这导致它们在生产不同商品时具有不同的生产成本。

比如,某国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另一国则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它们在生产特定商品时具有相对的优势。

因此,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了贸易对效率和产出的影响。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可能会因为生产成本高而无法在某些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导致效率低下和产出减少。

而通过贸易,这个国家可以通过出口自己的特定产品,进口其他产品,从而提高效率和产出水平。

这也使得各国能够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总体产出。

此外,比较优势理论还强调了贸易对国家福利水平的影响。

根据该理论,贸易可以使得各国在资源配置上更为合理,从而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通过贸易,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商品选择,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

同时,贸易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从而增加国家的福利。

最后,比较优势理论还指出了贸易的互利性。

在贸易过程中,各国通过出口和进口实现了相互依存和互利合作。

这种互利关系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是有利于所有参与国家的,可以为各国带来共同的利益。

综上所述,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了贸易对资源配置、效率、福利和互利性的影响。

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提高福利水平,实现互利合作。

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国际贸易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经济学解释我们为何要贸易

比较优势:经济学解释我们为何要贸易

比较优势:经济学解释我们为何要贸易贸易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解释贸易的理论框架,即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不同的相对成本优势。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其他商品上的成本相对较低,通过贸易双方可以互相获得利益。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解释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不同的相对成本优势。

具体来说,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其他商品上的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贸易,双方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可以生产两种商品,A可以生产大米和棉花,B可以生产小麦和石油。

如果A在生产大米上的成本相对较低,而B在生产小麦上的成本相对较低,那么A可以专门生产大米,B可以专门生产小麦,然后通过贸易互相交换。

这样,A和B都可以获得比自给自足更多的大米和小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对国家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因此国家之间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贸易活动。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对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而不是在所有商品上都进行生产。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近年来,国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国与国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和媒介。

但是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阶段。

也就是欧洲经济学的概念在刚开始的时候,当时的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并不是特别的理想,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

谁都不能否认,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是伴随着掠夺和殖民产生的。

那个时期最早的国际贸易是在荷兰诞生的,这个地区在当时是属于英国,也是他的殖民地之一。

荷兰拥有庞大的英国殖民地。

但也是国际经济贸易的发祥地。

其实,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形式自古以来就有,只不过大部分存在于民间。

但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世界连接在一起,拥有更高交通能力的人类,打破了自然的壁垒,将世界融为一体。

开始出现了关注国家间贸易的经济学家。

所谓前人播种,后人收获,在一代又一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下,李嘉图这位天才经济学家发现并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核心,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个理论的出现引起热议,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理论的应用广泛,影响深远,才被今日的很多学者所使用。

依然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李嘉图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是一个从小就接触经济的人才,他的爸爸在他小的时候从事这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也是因为这样我,他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这也给他之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虽然他长大之后不好好学习,但是他有很丰厚的家底。

这也让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知识储备量比寻常孩子还要多。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荷兰学习,就像是上文说的那样,荷兰是国际贸易的发源地,也正是如此,他开始渐渐地接触经济学。

他也具备很好的经济头脑和眼光,这让他很快地完成在荷兰的学业。

随着他的父亲一起从事工作,一起走向了证券市场这个庞大的经济工作中。

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经济学眼光和较长的工作经验,进入了英国的证券行业工作,也就是在这里,他开始发展经济学,并在此成为了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也给之后创造出比较优势理论打下了基础。

这个理论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他也离不开前人的逻辑基础,比较优势也是一样。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大卫李嘉图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比较优势理论无疑是他经济思想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点,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本国工业,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我国自建国以来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

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思想经济发展意义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

“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

“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

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

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

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

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提出。

这一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另一个国家效率高,但仍然可以通过专门化和贸易来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惠性。

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另一个国家效率高,但仍然可以通过专门化和贸易来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

这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即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这种比较优势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互补,使得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其次,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专门化生产,各国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有效的领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的发展。

再次,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可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专门化和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互利。

这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指导。

最后,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比较优势理论为各国合作、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综上所述,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惠性、资源的最优配置,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各国可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通过专门化和贸易来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入。

比较利益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比较利益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日 韩发 展模 式及 经验
1 、 日本的发展模 式 。 日本经济 发展 比韩国早 , 其经历 过三
易 比价 。如果 贸易 比价 发生不利于某 国的变动 , 则该 国的贸易收 益会 逐渐减小 , 直到 贸易利得变为 零 , 该 国会退 出国际贸易 。因 此贸易 比价会影响一 国参与 国际贸易的积极性 。 2 、静态要素禀赋理论 主要 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是 比较优 势 理论 的进一步 发展 , 该理 论解释 了造成 比较优 势的深层 次原 因, 即由各 国要素 禀赋不 同导 致的成本差异 形成 了各 国的 比较竞 争 优势 。 其下三星、现代等已成为 国际品牌 。 世界各 国要素禀赋各不相 同, 决定 了各 国要素价格存在着 差 集型产业 , 3 、 日韩模式的共同点及经验借鉴 。 异, 一般来说 , 一 国拥有 的某 种要 素的供给总量越充裕 , 该要 素的 ( 1 ) 在其 经济 发展的 过程 中 , 都伴随有产 业结构的升级 , 产 业 相对价格就越 低 , 因此在生产 中较多使用该要素 的产 品的成本 和 结构升级并不是政府采用铁血手段 的结果 , 而是背后无数企 业家 价格 就越低 , 这种产 品在 国际市场 上就越有竞 争力 。这说 明 , 各 充分发挥各个 阶段 比较优 势的结 果。实际上 , 日韩两 国在 经济腾 国应分 工生产 并出 口在生产 中需要较多使用其丰富要素 的产 品,
一Leabharlann 、差别是要素禀赋的差别 。发展 中国家初级资源 、劳动力 丰富 , 技 术水 平低下 , 劳动生产率低 , 因此产品价值和附加值低 ; 而发达国 家资本、技术丰裕 , 劳动生产率 高 , 产 品的 附加值高 。另外 , 由于 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 , 劳动力要素增 长速度 取决 于人 口增长速 度, 在全球范 围内差别不大 , 平均在 1 %一3 %之 间, 因此 经济持续 发展 归根结底 是要素禀赋的升级 , 即增加 资本在资源票赋 中的相 对丰富程度。资本来 自于生产过程 中社会剩余 的积累和再投 资 ,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优势理论首次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因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优势。

根据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

优势理论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势理论指导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国家可以根据其相对优势的产品来确定贸易政策的重点。

通过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国家可以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实现经济增长。

其次,优势理论可以帮助国家确定其产业政策的重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领域,国家可以制定支持该领域发展的政策,如提供减税和减少监管等优惠措施,以促进该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优势理论还可用于分析和评估国际贸易协议和贸易安排。

通过比较各国的优势和劣势,可以评估贸易协议对各国的影响。

这有助于国家在参与贸易协议时做出明智的决策,以确保协议对本国经济有利。

此外,优势理论还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解释。

根据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增加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的生产优势,通过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的应用方面,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泛资源和劳动力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通过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能够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政府根据优势理论,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

例如,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政府大力扶持制造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全球贸易,并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总的来说,优势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李嘉图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周玉乐 浙江财经学院2009级西方经济学摘 要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在世界范围内业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历代大经济学家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李嘉图在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经济思想,将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了高峰,这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等价原理也对我国在国债与税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李嘉图 中国 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等价原理一、李嘉图其人李嘉图是斯密之后把英国古典经济学继续推向高峰的传奇经济学家,他是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独特代表。

他是犹太人,14岁时就随父亲在交易所工作,却又不愿继承父业,且背叛犹太教而随妻皈依教友派,于是和父亲闹翻。

离家后,先从事银行业工作,21岁时开始独立经营,很快发了大财。

成为百万富翁后,他开始专心致学。

他虽然只有中专学历,可先后自学和研究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矿学、地质学等众多学科,涉猎面广且均有不俗建树,跻身科学殿堂。

27岁时在读了亚当 斯密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后,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99年,英国因与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作战,滥发银行券并停止兑现黄金,导致价格上涨,他研究了黄金高价现象,并开始发表一系列关于货币与物价的论文,主张收回多发的纸币,以稳定物价,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黄金的高价 一书,也于1810年出版。

战争结束后,英国颁布新的谷物法,规定国内谷物价格在不超过一定水平时,外国的廉价谷物不得进口。

他在1815年发表 论谷物价格低廉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反对新 谷物法 ,主张进口国外廉价谷物,以降低工人的货币工资和地租,从而提高利润。

这两大项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经济问题,也有利于产业资本的发展。

此外,他还开拓研究经济学其它领域并形成体系。

1817年出版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著,使他名声大振。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摘要: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我国自建国以来根据自己的国情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积极培育和形成对外贸易中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既要发挥自己的传统贸易优势, 又要发挥自己新的贸易优势,从而保持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词: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相互需求劳动力转移技术优势一、引言随着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 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际间的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进行, 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

人民币升值后, 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 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避开比较优势陷阱, 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有利条件,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在贸易中更好地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 避免其贸易转移效应。

二、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简介什么是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它是指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何为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引言: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较优势理论为解释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实践也充分展现了该理论的有效性。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世纪末提出,他指出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其相对成本最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差异使得它们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具有相对的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1.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大量出口的电子产品、纺织品等正是劳动密集型的代表。

通过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中国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2.资源禀赋差异的利用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具有显著差异。

比如,北方地区拥有辽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南方地区则具备发达的加工制造业和先进的技术水平。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各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产业布局,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制造业、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等地域性比较优势。

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一直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其他国家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受到一定冲击。

同时,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也使得中国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加强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多边贸易协定,拓宽市场开放度,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位也在不断调整。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引言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贸易可以获得收益,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占优势。

本文将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浅论,探讨其含义和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某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上的绝对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但它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只要它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专门的优势。

简而言之,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其相对成本更低的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比较优势的实例比较优势理论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来解释。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A生产面包和衣服,而B生产汽车和电视。

国家A每年可以生产10000个面包和5000件衣服,而国家B每年可以生产5000辆汽车和2000台电视。

然而,每个面包在A国生产的成本是10美元,衣服是20美元;而在B国生产的汽车成本为20000美元,电视为1000美元。

根据绝对成本,A国生产面包的成本低于B国,而B国生产汽车的成本低于A 国。

然而,如果我们计算相对成本,即通过比较商品的机会成本(放弃一种商品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机会),我们可以发现国家A在面包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成本优势,而国家B在汽车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成本优势。

比较优势对贸易的影响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国家A和国家B可以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

因为国家A在面包生产上具有相对成本优势,而B在汽车生产上具有相对成本优势,所以A国可以向B国出口面包,B国可以向A国出口汽车,双方都可以享受专门化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过贸易,A国可以专注于面包的生产,提高面包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使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面包。

B国也可以专注于汽车的生产,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向A国出口更便宜的汽车。

双方都可以从比较优势带来的效益中受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的理解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可 在优 中选优 中找到 比较有优 势的产 品 制造其商 品的改进 的机器一样 , 迅速提高 响 。
来 参与 国际贸易 ; 甚 至说 , 如果 该参与 国 了劳动生产 率 , 节约 了劳动 , 获得 了更 多
任何 一种经济 理论都 几乎 不可能 完
在 生 产成 本 、 劳动 效率 等方 面 都处 于劣 的产 品。因此 , 在其经典著作 中李嘉 图这 美 , 但是 只要它 可以解 释某一 经济 现象 的
其中1 单位供本 国消费 , 另1 单位 的葡 绝对 成本 理论只能解 释 了国际 贸易 产生 志着 国际 贸易学说 总体 系的建立 。美 国 酒 ,
它只能说明只有在产 品生产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 萨缪尔森对此给予 了 萄酒用于出 口, 从英 国换 回供 本国消费的 的部分原 因 , 高度 评价 , 说 比较优势 理论是 “ 国际贸易 毛 呢 , 还 剩余 0 . 1 2 5 单位 的葡 萄酒 既可 以 上具有绝 对优势 的 国家才 能发 生对外 贸 不可动摇 的基础 ” 。它揭示 了国际贸易领 用 于本 国消 费也可 以换 回毛 呢或其他 的 易 , 但 是对 于那些 国家 , 几乎其 所有产 品 域 中客观存 在 的一 般的经 济运行 原则与 商品 。英 国集 中资本与劳动生产毛呢 , 则 的生产都 具有绝 对优势或 者都处 在绝对 绝对成本理论则无能为力 。李嘉 图 规律 , 即“ 如果说 , 绝对成本说在人类认识 原来 总 共 2 2 0 人 将可 生产 2 . 2 0 单 位 的毛 劣势 , 史 上第 一 次论 证 了贸 易互 利性 原 理 , 那 呢 , 其中 1 单位 毛呢供 本国消费 , 另1 单位 以浅 显易 懂 的 、 但 却 近乎 无可 辩驳 的逻 么, 比较成本说就进一步将 贸易分工互利 毛 呢用于 出 口葡萄 牙以换 回可供本 国消 辑 。 论证 了国际贸易并不局 限于绝对成本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即认为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1: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一国之内的劳动是完全同质的;在一国之内劳动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两国相同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函数不相同;两国的消费偏好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

斯密认为国与国之间存在贸易的前提是两个国家之间都存在交易产品存在绝对优势才进行的,对于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和两种产品都处于弱势的国家就不可能发生国际贸易了,而李嘉图则对斯密理论进行了发展和修正,李嘉图认为只要两国的两种产品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即存在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生产它存在优势相对比较大的产品,存在绝对弱势的国家生产它相对弱势比较小的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一个国家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利益,即在各自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得到更多的产品量,从而提高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

这一理论证明了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是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指导意义,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后进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追赶先进的国家,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或局部的竞争优势,都与政府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国如果想改变其相对落后的贸易结构,便应选定一些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的政府干预,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

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时候,可以从本国资源出发,选择好主攻方向,较早地取得成本优势与规模应。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比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学院: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102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摘要: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就其发展至今的历史情况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但我国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问题、比较优势陷阱。

如何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启示(一)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在李嘉图看来,一国国内各地区、各产业间资本、劳动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利润率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但国与国之间的要素流动则势必因各种原因而被强制性地打断,甚至完全不流动。

由此,李嘉图断定,正是国际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决定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在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之后,它不断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

而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外生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

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新主流,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

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进展相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首次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生产的最有效率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以便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和利润。

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和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之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特定服务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了比较优势。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更擅长的产品,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试图做到最好。

这种专业化生产的方式可以让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从而产生更多的价值。

比较优势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国家A生产棉花的机会成本更低,而国家B生产机械设备的效率更高。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家A应该专门生产棉花,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取机械设备,而国家B则专门生产机械设备,并通过贸易获取棉花。

这样,两国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其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

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便一个国家在所有领域都不如其他国家那么擅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门生产其相对更擅长的产品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换句话说,即使一个国家在某些方面劣势明显,它也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来实现双赢。

这一理论也被称为“优势互补”,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比较优势理论也为国际贸易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鼓励自由贸易,并且避免实施过多的贸易限制和关税壁垒。

这样可以让各国在生产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经济的最大化效益。

事实上,许多经济体的贸易政策都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的,它成为了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还对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资源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更有效地配置。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性 矛盾仍然没有解决。长期以来 ,我 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 和资源察赋 差异形成 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 的 , 这 种单纯 的以 低成本和资源优势确定 的国际分 工格局最 终会落 入 “ 比较优 势陷 阱” 。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最终陷入被动和落后的境地。其次 ,单纯 以低 成本为优势的竞争力难 以长期维系: 一方面长期以出 口 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往往会陷入 “ 比较优势陷阱” ,这是经济后进国家必然面对的风险,也是必 须解决的矛盾。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集团化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和表现形式,由此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足以抵消来 自中国出 口产品低成本的优势 ,低成本的竞争力也就变得不再有意义。 2 .加入 WT O为我 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 的机遇和挑战 ,要求 我国 转变外贸增长方 式 ,使我 国的商品在 国际竞 争中获胜 。加入 W T O,为 我 国扩大出 口和引进外资 ,引进 国际先进技术 、设备和管理经 验提供便 利 ,有助于促进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品质量提高 ,从而增强 国际竞争 力 。不仅如此今后 ,我 国会面对更为 直接和激 烈 的竞 争 , “ 优胜 劣汰 ” 将成为市场规则 ,这无疑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加压 力,迫使他们发 展科技 、加强创新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 在 竞争 中求得生存 。 3 . 已经形成 的大 国经 济是 逐 步形 成 国家竞 争 优势 的 必 要 条件 。 2 0 0 7年我国 G D P 将近 2 5 万亿元 ,这意味着客观上我国已经走向大 国经 济 ,尤其从我 国对外贸易规模上可 以得到验证 :2 0 0 7年全 国外贸进出 口 总额已达 2 .1 7 万亿美元 。庞大的对外贸易规模意 味着 能够对国际上某 些 重要商 品的价格 产生 影响。另外 ,作为 一个拥 有 l 3亿 人 口的大 国 , 国内需求也 同样 巨大 ,可以充分利用 国内巨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 求 ,促进 国内企业竞争产生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在 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因此 ,我国已经形成的大国经济为外贸增长方式 的 转变提供 了支撑 ,成为 国家竞 争优势形成的必要条件。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

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思考在经济思想史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体系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经济史上第一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导致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它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客观存在的一般的经济运行原则与规律,即“如果说,绝对成本说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那么,比较成本说就进一步将贸易分工互利性原理一般化、普遍化了。

”比较优势理论表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虽然在经济发展、资源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国家都能以处于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加入国际贸易中,并从中获利。

或许一些参与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则该参与国可在优中选优中找到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甚至说,如果该参与国在生产成本、劳动效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但也能在劣势中选择比较轻从而找到比较优势。

李嘉图以英国、葡萄牙两国关于毛呢和葡萄酒的贸易为例,说明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英葡双方能够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

他假定英国生产一定量的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酿造一定量的葡萄酒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生产等量的毛呢需要90人劳动一年,而等量的葡萄酒生产则需要80人劳动一年。

这个假定意味着英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对比而言,生产毛呢的劣势要小一些(100/90上述就是关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简单描述。

该理论虽然简单明了,但是背后却隐含着相当深刻而且意义重大的内涵。

正如本文开文对李嘉图及其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对于实际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也有很高的科学理论价值。

比较优势及绝对优势对我国外贸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及绝对优势对我国外贸的指导意义
两国劳动生产率
X的生产率 Y的生产率
A国 1/3 1/6
B国 1/12 1/8
分工:A国放弃一单位Y,将释放6单位劳动投入到X生产 中;同理,B国放弃一单位X,将释放12单位劳动投入到Y 生产中 分工结果 A国净变化 B国净变化 世界净变化 +2 -1 +1 X数量 -1 +1.5 +0.5 Y数量
9
14-9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调整是瞬时的,即经济总处于均衡状态。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把问题变得容易处理的假设
只有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 可供使用的要素量固定不变(即“禀赋”)
141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图形解释1417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产品价格差异来自要素禀赋1418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第二篇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中国对外1420竞争理论钻石模型解释了国家如何能在某个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这取决于四个环境因素
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 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意义及 局限性
14-14
产品周期理论—基本思想
当某种产品最初为创新产品出现的时 候,是一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技术 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随 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该产品变为资本密 集型产品的时候,比较优势就转移到资本相 对丰裕的国家。当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再 下一阶段,进入标准化生产生产时期,则成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就 具有了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没有考虑获得性生产要素
强调自然赋予的生产要素,而忽视获得性生产要 素(人力资本、技术能力等)

比较优势理论的思考:概念、模型及启示

比较优势理论的思考:概念、模型及启示
对 外 贸 易
比 较 优 势 理 论 的 思 考 : 念 模 型 及 启 示 概
刘松 麒 张德 旭
(. 津财 经大 学人 文 学院 , 1天 天津 3 02 ;. 022 2 东北 大学外语 学院 , 宁 沈 阳 100 ) 辽 10 4
摘要: 比较优势理论究竟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问题在很 多经济类文章中都有激烈的争论。其实作为一种纯理论比较 优势本身并无动静而言, 真正“ 的是经济的发展 、 动” 专业化分工的转变。深刻理解 比较优势定理对指导促进我 国的 产业 结构优化 , 最终促进 经 济增长具 有重要 意 义。
变化 的特点 。进一 步说 明 , 随时 间推移产 品可 能 由技术 密集 型变 为劳动 密集 型 。在 现实世 界 中 , 产 品都是 先 由发达 很多 国家依靠先进 的科学技术水平创新出来的, 经过一段时间后 出 口到别 国。随着 创新 产品 的不断普 及 , 国会逐 渐掌 握其 外 生产技 术并 开始模 仿 该种 产 品 。最终 劳动 将 成为 该 产 品 的 主要投人要素和成本 的主要部分 。这样 , 比较优势利益便从 创新国转移到劳动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 结果是这些 国家成 ▲ ● 0 ] ●t ●出 ●黜 口 糙● — 茳 Ra ● ● 了该产 品 的出 口国 。这 就 是 美 国 哈 佛 大 学教 授 弗 农 ( y ma dv ro ) 出的” 品周 期 ( rd c y l) 学 说 。如 图 n en n 提 产 po u t c ” c e 1 示 。如 纺织业 生 产 的 中心 最先 是 在 以知 识 与技 术 密 集 所 的欧美 发达 国家 , 上世纪 6 代逐 渐 转 移 到资 本 日渐 雄 厚 O年 的亚洲新 兴工业 国家 ,0年 代后 又 渐 渐 转 移 到劳 动密 集 型 8 的中 国和印度 。最近 , 随着 我 国 劳动 力 成本 不 断 上 升 , 织 纺 出 口受到来 自劳 动力成 本 更 低 的周 边 国家 , 越 南 、 如 巴基斯 坦、 印尼 的有 力竞 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摘要:大卫李嘉图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比较优势理论无疑是他经济思想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点,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已有200多年的时间,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本国工业,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我国自建国以来也充分发挥自己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工业。

我国也适时根据我们国际比较优势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经济政策。

随着时代的变化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一些不足,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赋予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内涵。

关键词:比较优势经济思想经济发展意义一、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背景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

“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

“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

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

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

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

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

故英国应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条件(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不同的技术。

技术的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进而导致成本的不同。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学说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内各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用于出国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即使其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亦乃以从国外进口有利。

这一学说证明,即使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一个国家都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存在着有利于双方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可能性。

只要两国各自生产在比较成本上相对有利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彼此就都能得到好处。

对于该学说来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假定从事国际贸易的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只有两种:毛呢和葡萄酒。

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而如果要酿制葡萄酒120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

因此英国发现对自己有利的办法是输出毛呢以输入葡萄酒。

葡萄牙生产相同数量的葡萄酒只需要80人劳动一年,而生产毛呢却需要90人劳动一年。

因此,对葡萄牙来说,输出葡萄酒以交换毛呢是有利的。

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本国制造时需要的劳动显然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

虽然葡萄牙能够以90一年的劳动生产毛呢,但它宁可从一个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毛呢的国家输入毛呢,因为对葡萄牙来说,与其挪用种植葡萄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去织造毛呢,还不如用这些资本生产葡萄酒。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原理。

四、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虽然距离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了,但这一经济领域的核心思想理论对各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着重的讲一下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后进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追赶先进的国家,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或局部的竞争优势,都与政府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国如果想改变其相对落后的贸易结构,便应选定一些重要的行业与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的政府干预,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帮助。

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在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时候,可以从本国资源出发,选择好主攻方向,较早地取得成本优势与规模应。

(二)加快贸易的转型升级。

目前,造成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倾斜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上游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我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我国唯一能和国外竞争的是我们的劳动力,我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我国也是采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制定我国大力发腹有诗书气自华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

以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部分的出口产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像纺织、服装、鞋之类的。

我国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在于工业制成品3,而在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逐年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我国国际贸易仍以廉价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格局,呈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弱的态势。

出口品仍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全球生产链条中还处在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所谓高新技术产业实质上仅仅从事一些外商企业的产品委托加工和装配,附加值少,技术含量低,以研究、开发和生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比较弱。

比较优势是会随着本国的发展和其他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目前由于亚洲如越南等国家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家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地位下降。

所以我们要从动态上来看待比较优势,在坚持发展当前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积极地寻找和探索新的比较优势,或支持和培养高技术、高资本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以应对当前比较优势所面临的冲击。

(三)重视信息、人力资本等新因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特别是近十年,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比较优势学说又有了新的内容。

除了劳动、资本等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外,信息人力资本的新因素也成为对外贸易中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完全有能力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集中一些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2谢鑫、李谱《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3彭寒飞《我国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4贾杉、甘子夏《比较优势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1992-2007》 5黄宁、 5李娅《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评价方法以及中国的实证》6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腹有诗书气自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