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提质技术问题
褐煤提质项目建议书
![褐煤提质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6da77b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8.png)
褐煤提质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褐煤是一种常见的燃料资源,然而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褐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褐煤的利用效率,我们提出了褐煤提质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高褐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开发褐煤的高值利用途径,提高褐煤的经济价值。
3. 推动褐煤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三、项目内容1. 技术改造:通过煤质分选、煤质改良等技术手段,提高褐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利用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将褐煤转化为合成天然气或合成油,实现褐煤的高值利用。
2. 环保治理:引入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减少褐煤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保护环境。
3. 产业升级:推动褐煤行业向高端、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拓展褐煤的利用领域,提高褐煤的经济价值。
四、项目优势1.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褐煤提质项目符合市场需求。
2. 资源丰富:我国褐煤资源丰富,褐煤提质项目有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
3. 技术成熟:煤炭气化、烟气脱硫、脱硝等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项目风险1. 技术风险:褐煤提质项目涉及多项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技术风险较高。
2. 市场风险:清洁能源市场竞争激烈,项目面临市场竞争风险。
3. 政策风险:环保政策、能源政策的变化对项目发展产生不确定影响。
六、项目实施方案1. 技术改造: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褐煤提质技术,进行煤质分选、煤质改良等工艺改造。
2. 环保治理:建设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3. 产业升级:加大科研投入,拓展褐煤的高值利用领域,推动褐煤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七、项目效益1. 环保效益: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 经济效益:提高褐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增加褐煤的经济价值。
3. 社会效益:推动褐煤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f6da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b.png)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是一种低质、低热值、高水分、高挥发分的煤种,通常不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褐煤作为一种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提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褐煤的热值、密度和稳定性,使其成为更高效的能源来源。
本文将介绍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1.干燥技术褐煤水分含量较高,导致其热值和燃烧效率较低。
干燥技术是褐煤提质的首要步骤,通过降低褐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其热值和燃烧性能。
目前,常用的干燥技术包括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等。
其中,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具有处理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2.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通过高温加热褐煤,使其发生热分解,生成固体炭、液体产品和气体产物。
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碳转化率和热值,同时还可以去除部分水分和挥发分。
常见的热解技术包括高温热解、中温热解和低温热解等,其中高温热解具有处理效果好、产品收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3.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褐煤转化为气体燃料,主要包括水蒸气气化和氧气气化等。
水蒸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氧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
气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褐煤提质技术发展分析1.技术挑战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能效低、副产品处理困难等。
此外,由于褐煤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节能环保要求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已经成为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提高能效、减少废弃物排放和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褐煤提质过程的节能环保。
褐煤提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
![褐煤提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17f566011ca300a6c39031.png)
科技论坛褐煤提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徐宝生(中煤黑龙江煤炭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依兰154854)1褐煤提质原理、技术现状褐煤提质是指褐煤通过合理的干燥过程,降低煤含水量提高褐煤能量密度的技术。
提质技术是以特定的工艺方法脱除影响褐煤热值的水、氧和低热值挥发份物质,使褐煤发热组份富集,热值提升,达到中高热值煤炭指标,生产出优质褐煤提质产品及煤焦油产品。
提质后的褐煤将更有利于利用、运输和贮存。
目前,国内褐煤提质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应用。
国内,多采用高温烟气通过磨煤机干燥煤粉、工艺大都采用燃煤烟气直接接触的转筒式干燥气流及链式干燥机等。
这些工艺单机处理量小、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污染大等问题不符合中国节能减排的要求。
国外,最成熟先进的提质工艺是过热蒸汽流化技术(SFCU 技术)、德国RWE 公司已经在德国建成3套过热技术装置,最大脱水能力达到110t/h 。
美国Encoal 、Coaltek 、K-fuel 、澳大利亚Coldry 和神户钢铁分别利用冷凝水余热、微波、高压蒸汽蒸煮等方式进行提质,但存在装置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大唐华银与五环公司合作开发的低阶煤转化技术(LCC ),该技术是在美国伊煤公司(ENCOAL )低温煤液化技术(LFC )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并重新申请了相关专利和商标,在褐煤热解提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低阶煤转化技术(LCC )该技术是一种煤炭轻度热解工艺技术。
褐煤提质加工过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干燥,除掉褐煤中的平衡水分;第二步是轻度热解,除掉褐煤中的一部分挥发分,使褐煤改质成为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优质固体燃料-半焦(PMC ),轻度热解过程可副产液态燃料-低温煤焦油(PCT );第三步是精制,对干燥热解后的固体产物进行钝化处理,降低活性。
项目工艺过程简图如下:褐煤提质加工可得到固体燃料-半焦(PMC ),半焦性质稳定,可长途运输、长期贮存,销售半径大大增加,燃烧特性大大优化,热值提高接近一倍,硫含量大大降低,是一种优质环保的固体燃料,除可作为化工厂煤气化的造气原料外,还可用于高炉喷吹、铁合金等行业用做还原剂掺合料。
探讨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探讨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74ab850b1c59eef9c7b445.png)
探讨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优质煤的供应日渐紧张,发展褐煤提质的技术以及应用可以缓解我国紧张用煤需求。
1 褐煤的特点褐煤是矿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煤质特点是水分大、孔隙率达、挥发分高、不黏结、热值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含氧量在15%-30%左右,热稳定性差,易风化不适合储存以及长距离运输,直接燃烧不仅热值低,而且污染环境,浪费巨大。
提质后的褐煤,相比提质前,水分可以下降70%左右,发热量可提升6MJ/kg左右,表面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有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有利于燃烧,发电,化工方面的使用,所以,提质成为了褐煤较为环保并高效的利用方式。
2 褐煤提质的技术现状褐煤提质指的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脱除褐煤的水分,含氧官能团以及多余的灰分,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
提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的是将褐煤加热或与高温物质,如热烟气、过热蒸汽等,进行换热,脱除其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分,提质过程中煤体不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法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褐煤发生热解反应,在脱除水分和大部分挥发分的同时,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或半焦的过程。
此过程中,褐煤煤体发生了焦化和热分解等化学变化。
2.1 物理法物理法指的是干燥脱水提质,干燥法又分为两类:蒸发脱水提质,非蒸发脱水提质。
2.1.1 蒸发脱水提质褐煤蒸发脱水技术是指在较低温度下,通过使用过热蒸汽、烟道气或热油为干燥介质进行脱水的一种褐煤脱水干燥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蒸发脱水提质的方法。
2.1.1.1 回转管式干燥工艺该工艺适用于褐煤的轻度干燥,在常压下褐煤在管式干燥器内在低压蒸汽的作用下被加热到100℃左右,此时水分被蒸发出来,脱水后的空气通过除尘器和煤粉分离开,一部分空气进入回转窑作为脱水介质继续循环,剩余的排入大气。
此方法用于褐煤的快速、轻度干燥,但是干燥后不易长期储存、运输,干燥后的褐煤复吸现象严重,另外此法尾气排放量大,排空的粉尘较多,不环保且能耗大。
我国褐煤脱水提质技术现状及进展
![我国褐煤脱水提质技术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f16d2543323968011c9219.png)
我 国的褐煤 资 源十 分丰 富 ,储存 量 达 1 2 6 4亿 吨 ,主 要分 布在 内蒙 、黑龙江和 云南等 地 区 ,约 占全 国总煤储 量 的 1 3 %。
褐煤煤化程度低 ,水分含量 高 ,发热量低 ,低位 发热量 一般在 1 0 . 8 6—1 2 . 5 4 MJ / ,且易燃 易风化 ,不利于用于发 电和燃烧 , 因此需要对褐煤进行分选加 工 ,除去煤 中矸石 ,提高商 品煤 的
第4 3卷第 1 6期
2 0 1 5年 8月
广
州
化
工
Vo 1 . 43 No .1 6 Au g . 2 01 5
Gua n g z h o u Ch e mi c a l I nd us t r y
我 国 褐 煤 脱 水 提 质 技 术 现 状 及 进 展
杨华政
( 肇庆 顺 鑫煤4 1 5 _ r - 科 技 有 限公 司 ,广 东 肇庆 5 2 6 2 3 8 )
摘 要 :褐煤存在水分高、易燃、易风化、含氧量高等问题 ,不利于长途运输和大规模工业开发利用,故需对其进行加工
提质 。分析 了国内外 褐煤脱水提质工艺 的特点 和存在 的问题 ,并针对 我国褐煤 脱水体质 提 出了的一些建议 ,以期对我 国褐煤 提质 加工 的发展 有一 定的引导。
关 键词 :褐煤 ;提质;脱水;干燥
发热量 。
2 褐 煤 脱 水 脱 灰 工 艺 现 状
研究 表明 ,褐煤 中的水分有 3种存在 状态 ,它们分别 为外 在水 、内在水和化合水 ( 结 晶水) 。一般来说 ,外在 水分 比较 容易脱除 ,内在水分和矿物质结 晶水 分较难脱除 。 到 目前为止 ,国内外 的褐煤 脱水技 术有很 多 ,但按 照褐 煤
研究劣质褐煤加工提质技术(典型工艺)
![研究劣质褐煤加工提质技术(典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8af72434192e45361066f5e2.png)
研究劣质褐煤加工提质技术(典型工艺)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褐煤加工提质技术,褐煤加工提质技术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劣质褐煤加工提质技术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褐煤加工技术工艺提质能源引言目前,我国一次能源的供应仍将以煤为主,到2050年的长期能源战略,应是发展以煤为主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体系。
褐煤是一种高挥发分、高水分、高灰分、低热值、低灰熔点的煤炭资源,难以洗选和储存,易自燃,单位能量的运输成本较高,长距离输送经济性差,不适合长期储存和远距离运输,使得褐煤的开采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长期以来被视作劣质燃料。
降低水分,提高能量密度,防止自燃是褐煤提质加工的关键性问题,开发褐煤提质技术是褐煤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1、典型工艺介绍1.1滚筒褐煤干燥工艺采用滚筒褐煤干燥工艺,在保证被干燥褐煤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低温四级烘干工艺,有效降低褐煤的硫含量、灰分。
提高褐煤的热值。
达到电厂用煤的要求。
泰达褐煤干燥技术可以将褐煤的水分降到12%以下,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将其加工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型煤,解决褐煤容易产生自燃的问题。
处理后的煤的热值提高可达30%以上,直接作为动力煤替代烟煤或无烟煤在现有电厂使用。
1.2美国“K 燃料工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长青能源公司开发了K燃料工艺(K-Fuel Process)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完善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
K 燃料工艺过程如下:煤经过粉碎之后,通过传送装置送入压力和温度分别维持在3.7MPa和238℃的高压釜后,煤块发生破裂,将硫化物从煤中分离出来,煤中的水分也随之蒸发掉。
经过高温高压处理的煤粉和蒸发出来的水蒸汽可以直接送入锅炉进行发电或供热。
1.3 日本“UBC”技术日本神户制钢所(Kobe Steel Group)于1993年开始研究UBC (Upgrading Brown Coal)褐煤提质技术,其特点是用轻油去除褐煤中的水分。
褐煤提质技术综述
![褐煤提质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58757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褐煤提质技术综述褐煤是一种煤炭资源,由于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高,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也相对较多。
为了减少褐煤的环境污染,并提高其燃烧效率和利用价值,人们对褐煤的提质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
本文将综述褐煤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
提高褐煤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煤炭分选、矿物质去除和降低含水率等。
煤炭分选是将褐煤按照不同的物理性质进行分离,以提高褐煤的焦化性能和燃烧性能。
常用的分选方法有重介浮选、重介干选和电选等。
矿物质去除是通过酸洗、浮选和湿法磁选等方法去除褐煤中的矿物质,以提高褐煤的燃烧效率。
降低含水率是通过烘干、脱水等方法降低褐煤的含水率,以提高其燃烧效率。
改善褐煤燃烧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干燥、粉碎和添加剂等。
干燥是通过烘干和热风等方法将褐煤中的水分蒸发,以提高褐煤的可燃性和燃烧效率。
粉碎是将褐煤粉碎成适合燃烧的颗粒大小,以提高褐煤的燃烧速度和燃尽度。
添加剂是指向褐煤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如脱硫剂、燃烧助剂和粘结剂等,以改善褐煤的燃烧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褐煤提质技术,如气化、液化和热解等。
气化是将褐煤转化为合成气或合成油的过程,通过气化可以提高褐煤的利用价值。
液化是将褐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通过液化可以提高褐煤的储运和利用便利性。
热解是将褐煤在高温下分解为煤焦油、煤气和固体炭的过程,通过热解可以提高褐煤的燃烧性能和提取煤焦油等有用产品。
总之,褐煤提质技术是为了提高褐煤的质量和燃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而进行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褐煤提质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褐煤的高效利用提供更多可能。
浅析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浅析褐煤提质技术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39dc89cdd88d0d233d46a7a.png)
Ke y wor : l ds i t gnie;u r d n e hn o pg a i g t c olgy; p o y i yr l ss
褐煤 是煤化 程 度最 低 的常见 煤 种 ,因外 表呈 褐
利 用最 广泛 的褐 煤 。
de elpm e i nie u r i g t c o o a ntod ed i hi p r, a d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e t pia t c olgis a t ei e lpm e al v o ntoflg t pg ad n e hn l gy w s i r uc n t s pa e n o y c l e hn o e nd h r d veo nt
第4 期
煤 质 技 术
21 年 7 01 月
浅 析 褐煤 提 质 技 术 现 状
王 彬
( 炭 科 学研 究 总 院 北 京煤 化 工研 究 分 院 ,北 京 1 0 1 ) 煤 0 0 3
摘
要 :褐 煤 脱水提 质 可有 效提 高褐 煤 的质 量及扩 大 褐煤 用途 。针 对 国 内外 褐煤提 质技 术 的发展 现
其 中大部 分分 布在 云南 省境 内。东北 、中南 、西北
1 褐 煤 资 源
1 1 世界 褐煤 资 源 ’ .
全 世界 褐煤 资 源的 地质 储 量 约有 4万 亿 t 占 , 世 界煤 炭储 量 的 4 %。褐 煤 资 源 又 分 为 硬 褐 煤 和 0 软 褐煤 两大 类 。美 国 、俄 罗斯 和 中国 3个 国家 硬褐 煤 储 量 最 多 ,分 别 为 9 0多 亿 t 0 0 、8 0余 亿 t 和
褐煤的提质干燥成型技术
![褐煤的提质干燥成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25301152d380eb62946d57.png)
褐煤的提质干燥成型技术2.1 褐煤提质干燥技术富含水褐煤的干燥提质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脱水后将褐煤转化成具有类似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现在的提质干燥技术有以下几种。
2.1.1流化床干燥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气固两相流干燥技术,热容量系数可达8000~25000kJ/(m3h℃)[2],热效率可达60%~80%,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轻工、食品及建材工业中。
湿物料在气流干燥器中先除去表面水分,然后在流化床干燥器中去除结合水分。
目前流化床干燥机用于煤粉干燥的较少,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中国矿业大学对通辽褐煤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的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
对于褐煤而言,干燥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防止干燥过程中的燃烧爆炸、粒度分布范围广设备内停留时间不均匀以及处理量大(小时处理量数数以万吨记)等问题。
可以预见,以烟道气为干燥介质,采用部分废弃循环的流化床干燥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大连理工大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工作。
2.1.2滚筒干燥技术滚筒干燥机主要由倾斜转动的长筒构成。
湿物料在筒内前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得到了干燥介质的传递热量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此类干燥器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粮食、矿物等行业中各种散粒物料的干燥,现已发展到溶液及膏状物料的干燥上。
滚筒褐煤干燥技术脱水率高,可以将褐煤水分降至15%,热值提升至4500大卡左右。
其原理是放入充满约的滚筒。
与烟气充分,物料在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从而使褐煤得到干燥。
褐煤干燥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将原料煤破碎至0-50mm后,经胶带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最终进入JNG节能滚筒干燥机。
在倾斜转动的滚筒内,由滚筒壁上的抄板使褐煤在干燥筒体内形成全断面料幕,与高达500℃的高温热风进行接触,交换热量,干燥后由排料箱排入密封式排料刮板输送机,经溜槽送入胶带输送机,最终送入料仓。
旋风除尘器收集的细煤粉经螺旋输送机和星型排料器送到出料刮板输送机,汇入干燥后煤输送系统。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cb73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b.png)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也称为泥质煤或褐炭)是一种低质煤炭,主要由植物组成,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灰分。
与其他类型的煤相比,褐煤的能源含量较低且污染物排放较高。
然而,褐煤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因此对其提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和缺氧条件将褐煤转化为高品质煤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通过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来提高煤炭的能源含量。
热解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干燥热解、热解燃烧和热解气化等。
2.浸出技术:浸出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褐煤浸泡在溶剂中并去除其中的杂质来提高煤炭质量的方法。
浸出技术可以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浸出剂,通过溶解和洗涤的方式去除煤炭中的水分、灰分和硫分等杂质。
3.燃烧掺烧技术:燃烧掺烧技术是一种将褐煤与其他燃料混合燃烧的方法。
通过将褐煤与高品质煤或生物质等其他可燃物混合燃烧,可以提高燃烧过程中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减少烟尘和污染物的排放。
尽管褐煤提质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褐煤的能源含量较低,提质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增加了提质成本。
其次,褐煤提质技术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一定要求。
第三,褐煤提质技术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1.创新技术的研发: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更加高效和环保的褐煤提质技术。
可以探索使用新型浸出剂、热解剂和掺烧燃料等,以提高提质效果和降低成本。
2.加强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褐煤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加快褐煤提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可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研究和项目合作。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e2ef4e9551810a6f5248621.png)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一、褐煤的特性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的低级煤。
是泥炭经成岩作用形成的腐殖煤,煤化程度最低,呈褐色、黑褐色或黑色,一般暗淡或呈沥青光泽,不具粘结性。
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
水分大、挥发分高、密度小,含有腐殖酸,氧含量常达15~30%,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发热量低。
按照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还分为两小类:透光率PM大于30~50%的年老褐煤和PM小于或等于30%的年轻褐煤。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
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
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
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30%,挥发分高15%~3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易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
二、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褐煤有着清洁、低挥发和低硫的优点,但同时又存在着湿度大、燃点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缺点,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在目前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褐煤的经济价值及其相关加工生产技术又重新被世界能源界所重视。
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反应活性高,但其热值相对较低,含水量较高,一般为25-60%。
褐煤中的水分增加运输成本,影响锅炉运行,降低电厂效率,增加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因此褐煤干燥和提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是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褐煤的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褐煤脱水过程除脱去部分水分外,也伴随着一些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它主要是由脱水作用和过程引起的。
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是褐煤的脱水过程。
经过脱水后,褐煤的水分及氧化速度即降低,发热量提高,燃烧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小。
提质后的褐煤将更有利于利用、运输和贮存。
若是将褐煤中的50%的水分除去,则将会把褐煤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15%。
实际测试得知,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11.93MJ /kg的褐煤,经提质干燥后,水分降14.43%,发热量增至18.08MJ /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这对于褐煤电厂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褐煤煤质提升方案
![褐煤煤质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e3a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f.png)
褐煤煤质提升方案褐煤是一种低品位煤炭资源,其含氧高、含硫多、水分多,不易燃烧,严重影响了其利用价值。
在当前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开发褐煤资源、提高煤质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介绍褐煤煤质提升方案。
磁选磁选技术是一种分选高铁矿石、锰矿、铜矿、石英石等矿石的有效技术,也可以用于褐煤中火山岩盐等杂质的分离。
利用磁选机械设备,在褐煤气流中施加磁场,可使盐分子产生磁性,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提高煤质的目的。
采用新型热解炉热解炉可将褐煤低温热解成它容易分解的气体燃料和固体材料,并从中分离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
在传统热解炉的基础上,新型热解炉增加了高温区和催化剂,以提高热解效率,加速煤质分解,提高提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生物浸出法生物浸出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下对褐煤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化学分解,将碳氢化合物转化为生物质或者甲酸的高效方法。
由于生物浸出法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可控性,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提高了褐煤的利用价值,同时也可以改善环境。
溶剂抽提法溶剂抽提法是将褐煤和特有的溶剂相结合,使褐煤中有机物与溶剂分离,从而提高煤质的方法。
它具有选择性强、清洗度高、回收效率高等优势。
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褐煤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硝酸浸出法硝酸浸出法是一种高效、能耗低、破坏度小的提高褐煤品位的方法。
硝酸可将褐煤中的颗粒物和杂质进行淡化和清洁,同时沉淀掉褐煤中不利于燃烧的有机物。
由此,可提高褐煤中的固体燃料含量,使其成为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
总结针对褐煤资源利用价值低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品质。
本文介绍了褐煤煤质提升方案,分别提出了磁选、采用新型热解炉、生物浸出法、溶剂抽提法和硝酸浸出法五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褐煤提质技术
![褐煤提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2a7a07bed5b9f3f90f1c32.png)
褐煤提质技术褐煤是地质年代短、煤化程度最低的一类煤,一般褐煤中水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均高,而发热量低,易发生风化碎裂、易氧化自燃,不适易于远途运输和利用,因挥发分含量高导致直接燃烧时排出的烟气多、粉尘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其热利用率低。
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价格相对低廉的褐煤开发利用已经被重视起来。
但由于褐煤不易储存和运输的特点,必须对其进行提质加工,以适应环保运输要求,利于大规模利用。
因此对褐煤热解提质加工,而后再做为燃料利用,就显得较为迫切。
目前我国研究开发的若干种褐煤热解技术中,已进行工业化试生产的技术主要有:大连理工大学的褐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鞍山热能研究院的褐煤低温干馏改质技术,北京柯林斯达能源技术开发公司的褐煤低温干燥改性提质技术。
这三种技术所采取的干燥方法和加工温度不同,产品方案和产品性能也有差异,已全部在国内褐煤产地建立了工业化试生产装置。
大连理工大学的褐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原理为:将煤通过与热的载体(热解后的热焦)快速混合加热使煤热解(干馏)得到低温焦油、煤气和半焦(或提质褐煤)的技术。
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提焦油属于煤的低温干馏过程。
煤的低温干馏过程是一个热加工过程,常压生产即可制得焦油、煤气和半焦(或提质褐煤),实现了煤的部分气化和液化,也称煤的温和气化或煤的温和转化。
该技术是一个以固体细颗粒(半焦)作干馏热载体为基本特点的系统。
核心部分是固体热载体循环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加热提升管(用于提升和再次燃烧加热循环的颗粒固体热载体),热载体收集槽(将热的固体载体从燃烧烟气中分离出来,并贮存待用)、混合器(将原料粒子与热载体粒子迅速混合,引发干馏)和热解反应器(为混合后的物料提供充分停留时间,使热解反应进行完全)。
应根据褐煤质量性能、产品市场定位,来选择相应的褐煤加工技术。
在内蒙古褐煤富集的东部区,现有开发的褐煤提质项目均采用干燥脱水、无粘结剂高压成型技术,此技术的工艺戳成为:首先开动热风装置,将200℃~400℃的高温烟气通过管道从高温烟气入口接头送入轧辊中的高温气腔中将轧辊加热,用于烘干褐煤;再将褐煤从原煤料仓经螺旋送料器均匀的送入主进料器中,开启压料器电机,通过压料器将褐煤压到加压装置中的轧辊之间,经20~80吨压力挤压,将褐煤中水分脱除到1-5%以下;经高温挤压的煤料成为φ5~10mm的柱体;在高温挤压下产生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水蒸汽混合物用引风机从加压装置中抽出。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及考察报告
![褐煤提质技术分析及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42e019cc7931b765ce1541.png)
一、煤提质的定义 1 、定义:煤炭提质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脱除煤炭中的水分,并伴随着煤 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2 、为什么进行煤炭提质? (1)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类,但也经历数千万年才能形成,是一种宝贵的 不可再生的资源。 (2)褐煤特点是水分含量高,氧含量高,挥发分高,发热量低。 根据国内 176 个井田或勘探区统计资料,褐煤全水分高达 20-50%,灰分一般为 20-3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一般为 11.71-16.73MJ/kg (2800-4000 kcal/kg)。 (3)高水分和高灰分,再加上褐煤易风化和自燃的特性,不适合远距离输送, 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4)直接燃烧或者气化效率低,经济效益较差。 二、煤提质的优点 1、热值提高、水份降低、硫含量降低、无烟、无异味,燃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 少,是优质动力燃料,可作为优质的民用燃料,实验证明,硫排放比原煤减少 83.1%,汞减排 70.4%,氯减排 80.18%,显著提高了煤的洁净程度。 2、稳定性高、成浆性能提高(根据以往类工程类似煤种试验数据,兰炭成浆性 与原料煤相比可提高 5~10%) ,是优质的水煤浆原料; 3、不易自燃,可长途运输,与运输同热量褐煤比较,可以节省运力 25-30%以上。 可回收高附加值的焦油产品,实现褐煤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三、煤炭提质的分类及典型工艺 从煤炭的组成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 1、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通过高温高压等条件来改变褐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 使之转变成为洁净、高效的烟煤燃料的提质方法。 2、成型提质技术。褐煤在成型过程中,经过高压或剪切等物理作用,使其凝胶 结构及孔隙系统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 因而从本质上改变了煤样的物理结构。 化学法: 热解提质技术。 褐煤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使煤中水 分蒸发,氧含量减少,热值提高。在热解提质过程中,同时获得固体无烟燃料, 液体焦油和煤气。 四、热解提质技术 1 、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煤气、焦油、粗苯和焦炭的过程, 也 称为煤干馏(或称炼焦、焦化)。 按加热终温分: 低温干馏:500∽700℃ 中温干馏: 700∽900℃ 高温干馏:900∽1100℃ 特点:常压,不用加氢,不用氧气; 工艺过程简单,加工条件温和; 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我国褐煤提质技术发展探讨
![我国褐煤提质技术发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f13da67561252d381eb6e02.png)
2 . 1 - 2 直接加热 干燥脱水 方法——流化床干燥技术 成熟 的流 化 技 术 用 于褐 煤 脱 水 .可 以提 高效
率 和 处 理 能 力 .但 要 求 原煤 粒 度 均 匀 。 图 2所示
为 蒸 汽 流 化 床 干燥 技 术 ( DWT法 ) 。在 流化 床 干 燥 器 内 .过 热蒸 汽 将 褐 煤 流从 干燥 器 的底 部 吹 向
源 量 约 占该 地 区煤 炭 资 源量 的 7 O %以上 .褐煤 在
我 国煤炭 生产 中的 比例将 不 断提高 。 由于 褐 煤 含 水 量 高 、热 值 低 、易 风 化 碎 裂 、 易 氧化 自燃 、难 以洗 选 和储 存 ,造 成 单 位 能 量 的 运 输成 本 较 高 .不适 合 长 距 离 运 输 和 利 用 ,使 得
发 潜 热 .热 效 率 高 。褐 煤受 高 温 、高 压 作 用 的影 响 .其 组 成 和性 质 会 发 生 相应 的变 化 .变 化 趋 势 类 似 于煤 化 程 度 的增 强 目前 .很 多 国家 包 括 1 3 本 、德 国和美 国都 在开 发非 蒸发 干燥 脱水 技术 。
东 部 和 云南 东 部 .东 北 和 内蒙 古 东 部 地 区褐 煤 资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9 6 4 7( 2 0 1 3 )2 - 3 — 0 0 0 1 — 0 6
中 图分 类号 :T Q 5 3 0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我 国褐煤储量及分 布
全世 界 褐煤 的储 量 约有 4万亿 t .约 占世 界 煤
在 选 煤 厂 已广泛 应 用 .但 其 处 理 能力 和 脱 水 效率
褐煤提质技术的相关探讨与研究
![褐煤提质技术的相关探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7588acb0717fd5360cdc9c.png)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r e s e a r c h a n d i n n o v a t e t h e l i g n i t e u p g r a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p r o p o s e s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l i g n i t e u p g r a d i n g b a s e d
t i o n s t h r o u g h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f a c e d i n l i g n i t e u p g r a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h i n a ,h o p i n g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 me n t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t h e l i g n i t e u p g r a d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h i n a .
褐煤选后破碎提质工艺优化措施
![褐煤选后破碎提质工艺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a47c43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a.png)
—389—《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5期1 一号井选煤厂现状概述煤矿现建有重介选煤厂,原设计分选工艺为全粒级水洗,工艺流程为:块煤(200-13mm )重介浅槽分选,末煤(13-1.0mm )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1.0-0.25mm )螺旋分选机分选,(-0.25mm )煤泥快开隔膜压滤回收工艺。
由于原煤泥化严重,末精煤水分大,煤泥量大,只能采取部分末煤入选的工艺。
一号井选煤厂后来受煤泥系统处理能力制约,只分选+25mm 块煤,-25mm 末煤少部分入选或不选。
+25mm 块精煤破碎后和末原煤混合作为末精煤电煤销售。
由于末煤洗选不足,精煤质量不稳,灰分波动,硫分高,产品售价低,经济效益差,分选工艺急需改进。
为继续优化现有分选工艺流程,有必要对现有原煤煤质特性和分选工艺进行详细研究和改造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2原煤可选性分析1)各粒级浮沉组成中,各粒级中主导密度级皆为<1.40g/cm3为主导密度级,在低密度1.4 g/cm3左右分选可以生产灰分<8%的化工用煤产品。
可出低灰+25mm 块精煤产品,但精煤产率低。
2)80-50mm, 50-25mm 和25-13mm 粒级中+1.80 g/cm3密度级产率为15.11%, 19.38%和15.88%,灰分>78%;+13mm 原煤可在>1.8g/cm3高密度分选排矸,生产动力煤产品。
3)-13mm 各粒级中,+1.8 g/cm3密度物灰分为70-73%,说明原煤组成中含不少黑矸,矸石纯度不高,有可能得到低发热量的矸石。
4)各粒级主导密度级均为-1.40 g/cm3, 中间各密度级(1.4-1.8 g/cm3)含量较少,适宜高密度排矸。
5)各粒级+1.8 g/cm3密度物硫分高,干选排矸有利于降低硫铁矿硫。
3 选煤工艺选择通过对原煤煤质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目前国内洗选煤技术发展情况,对新上海一号矿煤炭分选进行了以下两种选煤提质方法进行了比较:重介分选和ZM 矿物高效干法分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褐煤提质技术问题探讨
摘要:褐煤提质是指褐煤在高温下经受脱水和热分解作用后转化成具有烟煤性质的提质煤。
所以,褐煤的提质过程主要是褐煤的脱水过程。
褐煤提质,能够在国家煤炭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给我们带来惊喜,但是我国煤炭先进与落后生产力并存,整体技术水平低下,褐煤提质技术及设备的技术有待提高。
一方面是开发利用褐煤的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是褐煤开发利用受到现实问题的制约。
关键词:褐煤提质问题探讨
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煤炭在各种能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调查,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剩余探明可采资源储量少。
虽然最近国家一直提倡节约能源政策,但是作为工业大国,能源需求量大,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煤炭资源开发的战场逐渐向西部转移,褐煤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中国煤炭报报道,在上海举办的中澳褐煤开发利用研讨会上,褐煤提质问题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
与会人员透露,上海等一些缺煤地区的电厂对此尤其关注。
一向被称为煤炭领域“丑小鸭”的褐煤一下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与优质煤相比,褐煤难以卖上好价钱。
但是,与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煤相比,价格相对低廉的褐煤资源已凸显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褐煤提质技术开发背景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导一次能源资源的国家,煤炭能提供65%以上的一次能源,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而且逐年增加。
我国的煤炭资
源可采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5%。
其中褐煤储量约占世界褐煤总储量的16%,大部分集中在华北地区。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烟煤、无烟煤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对褐煤的开发和利用将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
与烟煤、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优势是价格较低,反应活性高,但其热值相对较低,含水量较高,一般为25~60%。
褐煤中的水分增加运输成本,影响锅炉运行,降低电厂效率,增加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因此褐煤提质技术及装备的开发是清洁和有效利用褐煤的关键。
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烟气预干燥或水蒸气干燥工艺对褐煤进行干燥,然后直接送至坑口电厂用于燃烧发电。
和国外不同的是,我国坑口电厂数量少,大部分电厂远离煤矿。
如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很多电厂所用的煤炭都运自山西、河南等省的煤矿,即煤炭运输半径较大。
这对褐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内蒙地区的褐煤水分含量约为35%,从运输成本和燃烧热值方面考虑,褐煤需要在干燥后才能运输到电厂燃烧。
长距离运输高水分、低热值的褐煤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美国曾对褐煤脱水后减少运输量的效果做过评估,一种水分42.52%、发热量2847kcal/kg的褐煤,经2.02mpa的蒸汽处理后,水分降至14.43%,发热量增加到4315kcal/kg,相当于提高了热值51.6%。
上都电厂240万千瓦机组一年大约要用褐煤1100万吨,如果能将褐煤水分由36%降至16%左右,则一年可减少220万吨煤炭运输,
节省运费6600万元。
另一方面从锅炉燃烧角度来说,燃烧高水分褐煤将导致火焰温度降低,热效率下降,当电厂使用脱水和提质后的褐煤,可以显著减少或避免电厂额定出力降低的现象。
锡盟2009年褐煤产量将达到7000万吨,除盟内加工消化2000万吨外,其余煤炭均需要外运。
5000万吨褐煤如果进行脱水提质,至少可以减少1000万吨运输量,可节约铁路运费15~20亿元(不包含海运费)。
二、褐煤进行综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提质后的褐煤成为提质煤,有广泛的用途。
褐煤提质同时得到的煤焦油和煤气也是能源产品。
考虑到褐煤自身的特性,结合我国能源结构及产业政策,对褐煤进行综合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1.由于褐煤本身含水分量大,易挥发等特性,给其运输带来了诸多不便,其利用价值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提质之后,褐煤可以代替优质煤,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运输起来也很方便,所以褐煤提质的步伐加快,对于电厂来说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2.人类现在正在努力研制褐煤提质技术,使褐煤部分替代石油和天然气,就相当于发现一种新能源。
当前,我国褐煤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化工、气化、液化等方面。
由于褐煤碳含量低,氢含量相对较高,比其他煤类更容易液化,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生产出较优质的替代石油的燃料。
3.用褐煤能生产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制取氮肥、氢气、塑料等化工产品。
褐煤还可以作为吸附及离子交换剂、制水煤浆、水煤浆添加剂、复合型保水剂等原料。
褐煤含有丰富的褐煤蜡和腐
植酸,褐煤蜡是制造涂料、油漆、橡胶添加剂、润滑油和高级蜡纸的原料,深加工潜力很大。
褐煤还可提取化工原料焦油轻油,高温化学反应可转化成民用煤气。
4.由于褐煤性质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储存大量的褐煤暂时还没开发利用,这就为褐煤提质创造了巨大的前景。
丰富的储量,广泛的用途,看起来褐煤提质前途光明。
但是,褐煤提质在我国发展的并不是一帆风顺。
三、褐煤提质过程中存的问题
1.中国褐煤由于灰分高、难洗选、发热量低,即使通过提质改性,产品目标也主要定位于锅炉燃料和气化原料。
建设煤电基地,利用褐煤资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然而作为动力用煤时,褐煤只能用于特殊设计的电厂锅炉,无法进行广泛应用。
由于褐煤发热量比较低,当地锅炉的设计考虑到该类煤的特性,可以就地应用。
由于多数锅炉设计时对煤的发热量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将褐煤运到内地应用,则无法直接燃烧,极大地限制了褐煤的产能。
2.不易储存运输,不便于销售,提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褐煤价值,改善褐煤长途运输经济性,及其对气化、燃烧工艺的适应性。
由于我国褐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云南和黑龙江等地,而煤炭消费主要在我国东南部。
煤炭的大量运输导致铁路运力的紧张,加之褐煤高水分的特性,不适宜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300公里以内,超过300公里运输半径距离的,必须有固定的客户源,否则损失很大。
3.由于脱水过程中受热,加之褐煤热稳定性低,各种脱水技术均存在脱水后褐煤粉化严重和煤料升温的问题,导致其自燃倾向性变差,项目环保和安全性也存在一定隐患。
4.褐煤燃烧时热利用率低,粉尘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在能源紧张的当下,褐煤提质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有给我们带来了压力。
虽然,我国褐煤提质加工技术才起步不久,但是在煤气化领域我国已有多套煤气化装置建成投产。
我国也研究开发了不少褐煤热解技术,大连理工大学的褐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技术已经进行工业化试生产,鞍山热能研究院的褐煤低温干馏改质技术和北京柯林斯达能源技术开发公司的褐煤低温干燥改性提质技术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褐煤提质现状是喜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