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增强金融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教学难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10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张纸币吗?它是多少元?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张纸币是100元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2.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2.1 教师出示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吗?2.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元、角、分。

3. 学习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1 教师讲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换算练习,加深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4.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4.1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如:2元 3元=5元,5角5角=1元。

4.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5.2 教师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民币兑换教案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教材简析:教材提供了两个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教学目的: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教学难点: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时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1、世界各国钱币的价值都不同,使用时经常要进行兑换。

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板题:人民币兑换)下面请看几种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情况(投影72页中国银行2005年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2.师读第一条: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1.04元,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港币)(师解释:因为1港币可以换1.04元人民币)3.师读第二条: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问: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美元)(同学解释: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师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现在1美元兑换人民币6.83元,人民币比2005年升值了15.6%)。

3、生齐读第三条:1欧元兑换人民币10.07元。

问:谁的价值高?(同理类推欧元价值更高。

)4、生齐读第四条:100泰国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人民币)二、探究新知。

(一)求积的近似值。

1、出示第一个问题: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6.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多少元?2、生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

生汇报:我的列式是8.09×6.7,因为一美元兑换8.09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8.09,所以用8.09×6.73、生试计算,一名板演。

4、小组讨论:结果是54.20元。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本章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汇率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敏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部分学生对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和汇率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和汇率计算方法。

2.难点: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实物、兑换表格、计算器等。

2.教学素材:生活实例、实际问题、相关视频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种类。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人民币兑换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呈现兑换表格,介绍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方式和汇率。

同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7人民币兑换(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7人民币兑换(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和解答。
- 学生需要提交阅读笔记和思考题的答案,以便教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际兑换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兑换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际兑换操作等活动,体验人民币兑换的实际应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的学生对数学运算和实际应用问题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接触过货币知识,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在学习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来学习,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并能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视频资源:《货币兑换的实际操作》
- 视频资源:《外汇交易的实际案例分析》
2. 拓展要求:
- 学生需要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
- 学生需要观看拓展视频,了解汇率变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兑换的实际操作。
- 学生需要完成相关的阅读笔记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民币兑换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民币兑换》教案

《人民币兑换》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在不同国家,汇率波动对兑换有哪些影响?”。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兑换计算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汇率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计算兑换金额,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货币知识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数学抽象:通过对外币的认识,提高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汇率背后的数学关系。
《人民币兑换》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人民币兑换》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外币: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美元、欧元、日元等常见外币的图案、面额及兑换关系。
2.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学习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方法,掌握汇率的概念,并能运用汇率进行简单的兑换计算。
举例:在讲解人民币与外币兑换方法时,重点强调汇率的计算公式,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兑换计算。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1.4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大家分享我在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教学计划,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民币兑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人民币兑换”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兑换的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主要是学生对于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如人民币的真币和图片,以及一些学具,如计算器、白纸、彩笔等,以便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的生活场景为例,比如去国外旅游,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让学生们了解人民币兑换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及其面值,兑换的基本原则,兑换方法的运用,以及兑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进行人民币兑换的情景。

2. 假设你需要将1000元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请计算你需要兑换多少美元。

3. 在兑换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请列举出来,并思考如何解决。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在教授人民币兑换这一课时,我选择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117页作为教学内容,具体包括例1和做一做。

一、教学内容:例1讲述了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如何计算兑换后的总金额。

做一做则提供了几个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兑换,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人民币作为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纸和笔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实际的人民币,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张100元的人民币,你想要兑换成10元一张的人民币,你应该如何计算?”2. 例题讲解:我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向他们讲解如何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的计算方法,并解释了兑换后的总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4. 做一做:我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题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他们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人民币兑换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重要的点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并写在一张纸上。

2. 请学生找出一些实际的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民币兑换的问题,并将解答写在纸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通过检查他们的课后作业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够正确解答作业中的问题等。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计算能力、应用能力、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人民币兑换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人民币兑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货币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民币兑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人民币兑换、是否能够正确解答测试题等。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对1.4《人民币兑换》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主要涉及人民币的兑换,具体包括货币的单位换算,以及不同货币间的兑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本、计算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要购买一件200元的商品,我们应该如何支付?2. 知识讲解:接着,我引导学生学习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通过PPT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3. 例题讲解:我给学生讲解了一个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并掌握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4. 随堂练习: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了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

六、板书设计货币单位换算:1元 = 10角1角 = 10分人民币与外币兑换:1元人民币 = 10角人民币1角人民币 = 10分人民币1元外币 = 10角外币1角外币 = 10分外币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帮忙找一些实际的人民币和外币,让学生尝试进行兑换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对于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上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会再次强调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计算,并通过更多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货币兑换的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1.4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境,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求积、商的近似值,探索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如何与除数和1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应的。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或商后,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时,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即可,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的近似值是生活中的需要。

同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和计算。

教科书呈现了中国银行2012年10月某日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这一情境是学生进行本节课问题研究的重要信息,并能由此引出所要解决的求积、商的问题。

由于解决此类问题时计算比较烦琐、教科书适时引人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取积、商的近似值。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真实有用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求出积、商的近似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掌握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新龟兔赛跑。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这是美国。

师:你们想去美国旅游吗?学生:想。

师:老师也想带大家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

中国使用的是人民币,美国用的是美元,货币不一样可怎么办呢?学生:可以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能让学生了解货币兑换的基本常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金融数学知识和参与经济生活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教材以“人民币兑换外币”和“外币兑换人民币”这两个实际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解决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

教材中给出了具体的汇率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同时还涉及到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近似值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位数时,要考虑到货币的最小单位,人民币通常保留到“分”,也就是两位小数。

3.教材编写意图教材旨在通过人民币兑换这一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货币兑换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加深对小数除法算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小数的相关知识,包括小数的概念、读写、性质以及小数的四则运算。

特别是在小数除法方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计算。

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学习人民币兑换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2.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和接触,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

部分学生可能也有过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对货币的价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是,对于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体验和了解,对汇率的概念也比较陌生。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其中第1.4章是关于人民币兑换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兑换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难点: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原理,能够解决复杂的人民币兑换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计算器、黑板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些人民币,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有10元,想要兑换成5元,你该怎么做?”2.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人民币兑换的方法。

比如:“如果你有20元,想要兑换成10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

比如:“如果你有50元,想要兑换成1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4.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兑换方法,以便学生们随时查看和复习。

六、作业设计1. 如果你有10元,想要兑换成5元,你该怎么做?2. 如果你有20元,想要兑换成10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答案:1. 如果你有10元,可以直接兑换成1张5元。

2. 如果你有20元,可以兑换成1张10元和2张5元。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人民币兑换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课后,我会继续巩固学生们对人民币兑换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们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兑换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货币兑换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兑换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和外币的换算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人民币的图片、外币的图片、兑换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如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去超市购物需要进行人民币兑换,引发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数除法,而“人民币兑换”这一课题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通过呈现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在进行人民币兑换时,需要用到小数除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近似取值。

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学习,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国际金融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会在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中,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近似取值。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人民币兑换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了解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会在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中合理地进行近似取值。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近似值的方法。

理解人民币兑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图片、汇率表等。

练习纸。

2.学生准备计算器。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人民币兑换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人民币兑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钱币,你们都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与这些外币的兑换。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笑笑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她解决吗?一位美国小朋友寄来一本价值6.7美元的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请跟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一下,汇报时要说明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开始吧!
教师巡视、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帮助。

2、请一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我们的列式是6.31×6.7,因为一美元兑换6.31元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6.31,所以用6.31×6.7,结果是42.28元。

3、练一练
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
请学生独立完成。

师:试一试,你们的结果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1、2、3。

四、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理解不同面额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2.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运算有了较好的理解。

但人民币兑换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人民币兑换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2.教学难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人民币兑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和作用;2.任务驱动法:设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兑换方法;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模型或图片;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兑换这一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00元可以兑换成10张10元,10元可以兑换成10张1元等。

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规则。

3.操练(15分钟)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如“小明有100元,他想兑换成50元和20元,他应该如何操作?”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巩固人民币兑换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兑换的规律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版数学第八册第67---68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学习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基础。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

强调从生活入手,学习新知。

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活动流程: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游玩,欣赏过很多美丽的风景。

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稍作停顿5秒)哦,有的同学说他去过泰国,有的同学说他去过香港。

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不仅大开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

老师这有一幅图片,来看(教师点击电脑:美国的图片)这是哪儿?对,美国。

同学们去过吗?想去吗?老师也想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

中国使用的钱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它国家用什么钱币呢?(稍作停顿5秒)哦,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

如果我们去这些地方旅游消费,能用人民币直接买东西吗?对,不能。

那该什么办呢?非常好,兑换钱币,下面我们就开始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人民币兑换。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索新知。

1、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很好,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

(点击电脑)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外汇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1)、出示汇率表。

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了解了这个汇率表的含义了吗?(2)那老师问一个问题,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那么如果2美元呢?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2美元就是2个8.09元,所以用2×8.09=16.18元。

那3美元怎样列式呢?美元呢?对,这个汇率表就是这样来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下面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汇率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来看,【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信息的含义。

】2、(点击课件)美国的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1)同学们,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呢?对,要我们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想一想。

(2)学生解答,说出理由。

(3)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答案保留两位小数吗?(点击电脑)因为人民币中只有元角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计算钱币的结果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这道题答案是三位小数,所以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4)那么应该怎样去保留两位小数呢?(点击课件)哦,这位同学说54.203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3不满5,所以直接舍去,结果就约等于54.20。

这种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5)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把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的呢?3、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点击课件)妈妈想去美国,她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我们来帮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1)谁来说说你的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呢?人民币8.09元兑换1美元,就要看看600元里面有多少个8.09元,所以用600÷8.09,(2)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吧。

答案是74.16564…,(3)那么我们怎么写结果呢?很好,这位同学说了我们刚才已经学习过了,钱币要保留两位小数,谁来说说怎么保留呢?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5,所以四舍五入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答案是74.17美元。

4、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学生总结。

(点击电脑)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

例如:保留一位小数,5.62≈5.6(四舍法)5.69≈5.7(五入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法进行总结。

】5、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自己是否理解四舍五入的方法了。

请看表格。

(点击电脑)来看题目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1.79×1.245.4÷15(1)我们先来看第一小题:1.79×1.2准确的答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吧。

是2.148,那么怎样取近似值呢?(2)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好,开始填表。

(3)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取近似值的?(4)同样方法学习45.4÷15(5)现在谁再来说说四舍五入的方法是是什么呢?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例如5,6,7,8,9)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例如0,1,2,3,4),就舍去不要。

【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6)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当一下森林医生,看看下面的问题吧。

(点击电脑)7.98≈8(保留一位小数)正确的答案是8.0。

这时候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掉的。

6.95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呢?那么9.99保留一位小数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对易错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刚才大家运用四舍五入法真够棒的,那么现在我们兑换钱币就更简单了。

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兑换人民币的问题,我们来帮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好,来看,小明随香港小朋友访问团来北京参观,想买下这个铅笔盒做纪念。

一个文具盒12.5元,他有11元港币够不够?写出你的答案。

学生出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同学们解决得真好,妈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

妈妈随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她带了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国铢,准备做零用钱,能换多少泰国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学生展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理由。

答案有很多种。

同学们的思路可真清晰,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解释出自己答案的理由,你的方法就是正确的。

3、下面我们来看小红爸爸遇到的问题。

小红的爸爸在法国工作,最近寄回家5000欧元,要到银行兑换人民币,能换多少元?这次我们是把欧元转化成人民币,应该怎样想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兑换的?【设计意图:运用学习的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四、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答案了进行取舍,现在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来看!每套童装需2.2米布,30米布可做几套这样的童装?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你怎样想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想,布料做了13套还剩一点点布,那么剩下的一点点布能做成1套吗?不能,也就是说做衣服时,根据生活实际的经验,我们能用四舍五入法吗?不能,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对,做衣服时能做几套就做几套,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剩下的一点点布做不成一套衣服,就不能用了,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去尾法”,就是根据生活实际,例如做衣服这样的问题,不论小数点后面是多少,都要去掉。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30÷2.2≈13套。

2、通过刚才的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时对待实际生活问题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的,而是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考虑。

来看下一个问题,你能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恰当的取舍吗?每个油桶最多可装4.5千克油,装10千克油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请你动脑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

我们装油的时候,本来是2个油桶多出一点点,但是剩下一点点油也应该再找一个油桶装,所以再多1个,答案是3个。

这种方法起的名字也非常形象,叫做“进一法”。

就是生活中问需要多少个容器这样类似的问题时,不论小数点后面的十分位是什么数字,都应该向前一位进一。

3、下面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来看!第4题第(3)小题。

(1)这次我们就是用去尾法,3.8÷0.7=5段。

关键是怎样计算剩下的呢。

(2)来看我们的竖式,答案是0.3米,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小数点移动了,求剩下多少时,应该以原来的小数点为标准,答案是0.3米,还有别的方法吗? 3.8-0.7×5=0.3米. 刚才已经算出了可以锯5段,所以用总长度—5段的长度就是剩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学反思:《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教后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当然,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因此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

透过《兑换人民币》这节课,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学生不良课堂习惯影响学习效果的严重性。

课堂上,有的学生抢着发言,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回答,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停止思维,还有的学生练习起来比别人慢半拍……一节课,哪怕教学设计得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肯定是失败的。

看来,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