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掌握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币,增强金融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教学难点: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100元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张纸币吗?它是多少元?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张纸币是100元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货币。
2.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2.1 教师出示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吗?2.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元、角、分。
3. 学习元、角、分的换算关系3.1 教师讲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如:1元=10角,1角=10分。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换算练习,加深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4.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4.1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如:2元 3元=5元,5角5角=1元。
4.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5.2 教师进行拓展,如: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家里的人民币,了解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以及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
人民币兑换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民币兑换教案人民币兑换(积、商的近似值)教材简析:教材提供了两个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进行解答。
由于货币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教学目的: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教学难点: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时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一、感知外币与人民币的价值:1、世界各国钱币的价值都不同,使用时经常要进行兑换。
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板题:人民币兑换)下面请看几种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情况(投影72页中国银行2005年9月的一天的兑换率)2.师读第一条: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1.04元,问:港币和人民币谁更值钱?(港币)(师解释:因为1港币可以换1.04元人民币)3.师读第二条: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问:美元和人民币谁更值钱?(美元)(同学解释:一美元可以换取我们8块多钱,所以美元价值大些。
师适时情感渗透,我们从小要立志报国的决心;只有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了,经济实力雄厚了,我们的人民币才能在世界上更有价值。
现在1美元兑换人民币6.83元,人民币比2005年升值了15.6%)。
3、生齐读第三条:1欧元兑换人民币10.07元。
问:谁的价值高?(同理类推欧元价值更高。
)4、生齐读第四条:100泰国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问:泰国铢和人民币谁更值钱?(人民币)二、探究新知。
(一)求积的近似值。
1、出示第一个问题: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6.7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多少元?2、生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理解的。
生汇报:我的列式是8.09×6.7,因为一美元兑换8.09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8.09,所以用8.09×6.73、生试计算,一名板演。
4、小组讨论:结果是54.20元。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币兑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本章内容包括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汇率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敏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部分学生对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和汇率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民币的种类、兑换方式和汇率计算方法。
2.难点: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实物、兑换表格、计算器等。
2.教学素材:生活实例、实际问题、相关视频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的种类。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讨论人民币兑换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呈现兑换表格,介绍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方式和汇率。
同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汇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4人民币兑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1.4 人民币兑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货币意识和经济观念。
教学重点:1. 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兑换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况?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导入1. 讲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的样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3. 讲解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1欧元兑换多少人民币等。
三、案例分析1. 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人民币兑换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正确的兑换结果。
3.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人民币兑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人民币兑换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人民币兑换,还有哪些货币兑换问题?3.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货币兑换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货币意识和经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货币兑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国际货币的兑换问题,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
人民币兑换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人民币兑换知识的关键。
《人民币兑换》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兑换计算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汇率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计算兑换金额,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国际货币知识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数学抽象:通过对外币的认识,提高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汇率背后的数学关系。
《人民币兑换》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人民币兑换》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外币: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美元、欧元、日元等常见外币的图案、面额及兑换关系。
2.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学习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方法,掌握汇率的概念,并能运用汇率进行简单的兑换计算。
举例:在讲解人民币与外币兑换方法时,重点强调汇率的计算公式,如“1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兑换计算。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国外货币打交道的情况。
比如,我们去国外旅游、留学,或者在网上购买国外的商品等,都需要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板书课题:人民币兑换)
出示情境
课件展示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表(部分),如下:
引导学生观察外汇牌价表,提问:你们从这个表中看
换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根据汇率进行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通过上台板演和集体订正,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纠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问题:
一个旅游团到新加坡旅游,他们带了5000 元人民币去银行兑换新加坡元,已知 1 新加坡元兑换人民币 5.17 元,兑换后大约可以得到多少新加坡元?如果他们在新加坡消费了4000 新加坡元,那么剩下的新加坡元再兑换成人民币,大约可以兑换多少元?
某银行的外汇牌价如下:
小红的妈妈有8000 元人民币,她想把这些人民币兑换成英镑和港币,可以分别兑换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人民币兑换》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 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景,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与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和现实生活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师:哦,有的同学去过香港,有的同学去过泰国,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大家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老师这里有幅图片(出示课件)。
师:这是哪儿呢?同学们想去吗?老师也想去!我们国家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他国家用的什么钱币呢?学生回答:日本用日元,泰国用泰铢,法国用欧元。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
可是,老师遇到一个难题,如果想去美国旅游,我们能拿着人民币直接进行消费吗?该怎么办?生:不能,应该先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板书课题:人民币兑换)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汇率。
师:要想进行人民币的兑换,必须知道什么?生:汇率。
(课件:出示汇率表)师: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了解这个汇率的含义吗?师:那“1美元兑换人民币6.97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97元。
师:那2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生:2个6.97元,所以是2×6.97。
师:3美元呢?生:3个6.97,所以是3×6.97。
师:汇率就是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美元兑换人民币(积的近似数)。
出示情境图。
(美国小朋友玛丽给笑笑寄来一本价值6.70美元的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师:这道题让我们算什么?生: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师:那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演乘法算式)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请同学们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学生汇报:a. 6.70×6.97=46.699(元)b.6.70×6.97=46.699≈44.70(元)师:你是怎样得到44.70元的?生: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钱币的结果我们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1.4 人民币兑换(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1.4 人民币兑换(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理财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1. 人民币纸币和硬币。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向学生展示人民币纸币和硬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面值。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有哪些吗?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 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讲解兑换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3.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人民币的兑换。
2.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兑换关系有哪些吗?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兑换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及其兑换关系。
2. 开展理财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重点细节关注:人民币兑换关系的实际应用在人民币兑换的教学中,兑换关系的实际应用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计算能力、应用能力、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人民币兑换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人民币兑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货币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人民币兑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计算人民币兑换、是否能够正确解答测试题等。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民币兑换(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1.4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按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结合人民币兑换的情境,探索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估算与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求积、商的近似值,探索被除数和商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如何与除数和1之间的大小关系对应的。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个小数的积或商后,不需要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时,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即可,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的近似值是生活中的需要。
同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和计算。
教科书呈现了中国银行2012年10月某日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这一情境是学生进行本节课问题研究的重要信息,并能由此引出所要解决的求积、商的问题。
由于解决此类问题时计算比较烦琐、教科书适时引人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取积、商的近似值。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真实有用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求出积、商的近似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掌握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新龟兔赛跑。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这是美国。
师:你们想去美国旅游吗?学生:想。
师:老师也想带大家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
中国使用的是人民币,美国用的是美元,货币不一样可怎么办呢?学生:可以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4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4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掌握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兑换方法。
2.能够熟练使用列竖式进行人民币兑换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元角分之间的兑换方法及列竖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亿和万元的兑换,以及列竖式中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三. 教学内容及顺序1. 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兑换方法。
2. 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兑换方法2.1. 元和角之间的兑换教师通过列举实例,比如1元 = 10角、5元 = 50角等,让学生掌握元和角之间的兑换规则。
2.2. 角和分之间的兑换同样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角和分之间的兑换方法,如1角= 10分、5角 = 50分等。
3. 列竖式进行人民币兑换的计算3.1. 元与角之间的兑换通过列竖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元换成角或将角换成元,并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举例:将2元4角换成角。
2 4x 10------24 03.2. 角与分之间的兑换同样通过列竖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角换成分或将分换成角,并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举例:将8角5分换成分。
8 5x 10------85 04. 员和万元的兑换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亿和万元的兑换方法,如1亿 = 1万万元、1万 = 0.1亿元等。
5. 案例练习教师出示兑换人民币的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进行列竖式计算,并提高学生对于运算方法和步骤的认识和掌握。
四.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将采用讲解、举例、列竖式计算以及案例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掌握人民币兑换的方法和技巧,加强对于基本概念和兑换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时间分配本次教学将分为三个课时进行,具体时间分配如下:教学内容课时数人民币兑换的基本概念0.5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兑换 1列竖式进行人民币兑换的计算 1.5六. 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4人民币兑换(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其中第1.4章是关于人民币兑换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兑换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难点: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原理,能够解决复杂的人民币兑换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计算器、黑板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些人民币,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有10元,想要兑换成5元,你该怎么做?”2.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讲解人民币兑换的方法。
比如:“如果你有20元,想要兑换成10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
比如:“如果你有50元,想要兑换成1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4.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兑换方法,以便学生们随时查看和复习。
六、作业设计1. 如果你有10元,想要兑换成5元,你该怎么做?2. 如果你有20元,想要兑换成10元和5元的组合,该怎么换?答案:1. 如果你有10元,可以直接兑换成1张5元。
2. 如果你有20元,可以兑换成1张10元和2张5元。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人民币兑换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课后,我会继续巩固学生们对人民币兑换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们了解其他国家的货币兑换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货币兑换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兑换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人民币的兑换方法和外币的换算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以及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人民币的图片、外币的图片、兑换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如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去超市购物需要进行人民币兑换,引发学生对人民币兑换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民币兑换(1)》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人民币兑换(1)》教案,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人民币的兑换: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利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理解兑换中的进位与找零。
3.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定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4.兑换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兑换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人民币兑换的规律,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灵活运用兑换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民币兑换(1)》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通过兑换活动,使学生掌握元、角、分的换算方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人民币的元、角、分是货币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掌握这些是进行货币兑换的基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需要购买一件价值5元3角的商品,我们会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这个案例将展示人民币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实践活动中的兑换操作游戏,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大多数小组能够顺利完成。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兑换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小错误。这可能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换算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巩固他们的换算能力。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人民币兑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到兑换货币的场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考虑在课后布置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数除法,而“人民币兑换”这一课题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通过呈现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在进行人民币兑换时,需要用到小数除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近似取值。
这一内容既巩固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学习,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国际金融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会在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中,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近似取值。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人民币兑换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了解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会在人民币兑换的实际问题中合理地进行近似取值。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近似值的方法。
理解人民币兑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图片、汇率表等。
练习纸。
2.学生准备计算器。
五、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人民币兑换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人民币兑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问题导向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民币兑换》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兑换方法,理解不同面额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2.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运算有了较好的理解。
但人民币兑换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人民币兑换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2.教学难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人民币兑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和作用;2.任务驱动法:设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兑换方法;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模型或图片;2.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兑换这一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00元可以兑换成10张10元,10元可以兑换成10张1元等。
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兑换的基本规则。
3.操练(15分钟)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兑换问题,如“小明有100元,他想兑换成50元和20元,他应该如何操作?”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巩固人民币兑换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兑换的规律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对换》教学设计
阳山县碧桂园小学韦海涛
教学目标:
1、理解兑换比率。
2、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4、让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在不同的情况下,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一、创设情境
(一)出示情境图:美国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6.7美元的故事书。
(二)引导学生围绕美元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学生提问。
(四)教师解疑:美元就是美国的货币(钱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钱币),比如我们国家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泰国的泰铢等等。
为了便于各国货币(钱币)之间的流通,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率进行兑换。
(五)进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民币兑换”。
(出示、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一)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
1.6.7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多少元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呢?
2.出示2012年10月某天中国银行公布的关于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从其他币种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1美元兑换人民币6.31元,那么2美元就是2个6.31元,6.7美元就是、、、、、、)4.学生借助兑换比率,独立完成:6.7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5.指名学生演示列式
6.小组内评价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积最多几位小数?为什么?
7.延伸:假如是6.70元欧元,那么折合人民币是多少元?
8.小组内交流完成。
9.交流总结: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其他币种钱数×兑换比率=折合人民币钱数)。
(二)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
1.我们学会了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那么假如用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呢?你们会兑换吗?(出示问题: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美元?)
2.引导学生回忆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列式。
4.学生评价。
5.延伸:5000元人民币可兑换多少港元呢?
6.学生独立完成,评价。
7.交流总结: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的方法(人民币钱数÷兑换比率=其他币种钱数)。
(三)求积、商的近似数
1.出示等式:6.31×6.70=42.277≈42.28(元) 600÷6.31≈95.09(美元)提出疑问:对比两道题的结果,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组内讨论,教师引导解疑。
(相同点:都保留了两位小数;不同点:一个是乘积,一个是商。
)
3.引导学生总结:求积、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积取近似值先精确计算,再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根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求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三、巩固与应用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2、3题。
四、总结。
(一)出示2016年8月某天中国银行人民币兑换比率。
(二)学生对比2012年的人民币兑换比率。
(三)看了对比,你想说点什么?
(四)人民币兑换重要吗?你学会人民币的兑换了吗?怎样兑换?
【板书设计】
人民币兑换
美元兑换人民币:
6.31×6.70=42.277≈42.28(元)
欧元兑换人民币:
8.91×6.7=59.697≈59.70(元)
其他币种兑换人民币的方法:其他币种钱数×兑换比率=折合人民币钱数
人民币兑换美元:
600÷6.31≈95.09(美元)
人民币兑换港元:
5000÷0.81≈6172.84(港元)
人民币兑换其他币种的方法:人民币钱数÷兑换比率=其他币种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