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 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狼吞虎咽( 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B 力能扛鼎( káng)数见不鲜( 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C 东船西舫( f áng)歆享(yīn)宵柝(tuò)贿赂(lù)D 瞠目结舌( ch 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 chǎn)度长絜大( xi é)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自怨自艾( yì)锲而不舍( qi è潸然泪下( sh ān)如火如荼(t ú)B前仆后继( pú)翘首远望( qi áo)拾级而上( shí断瓦残垣( yuán)C屡见不鲜( xi ǎn)揠苗助长( yā)因噎废食( yē)日臻完善( zhēn)D为虎作伥( ch āng)奄奄一息( yān)鳞次栉比 (ji é)弄巧成拙( zhu ō)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精神涣散火中取粟良辰美景明察秋豪B 功亏一匱墨守成规不可明状情投意合C 再接再厉黄梁美梦棉里藏针鸦雀无声D 天伦之乐飞扬跋扈轻歌曼舞美轮美奂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貌和神离各行其事广袤踌蹰B 瞋目杯盘狼藉甘拜下风百无聊赖C 反馈殓声屏气慢不经心别出新裁D 寒喧五采斑斓头晕目眩戳穿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级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武侠文学起源于先秦史书中的游侠传记,后至唐传奇、宋话本中的剑侠故事,再到明清《三侠五义》等侠义、公案小说,渐成气候。
20世纪20年代,向恺然以一部《江湖奇侠传》,开武侠之神怪风气。
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武侠小说形成争鸣之势,最高成就归于王度庐等“北派五大家”。
每一次武侠文化的兴盛,都有其时代必然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金庸、梁羽生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产生的语境是相似的,所谓乱世出豪侠,乱世亦出制造豪侠的文学。
彼时的香港,社会开放,文化自由,但这一方乐土,同时置身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及英美等各方之间,各种势力在这里公开共存,暗相角逐。
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个性解放、民族融合、无政府主义等现代意识出现在金、梁小说中,大大迥异于传统武侠文学。
此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离不开《大公报》《明报》等报纸副刊的蓬勃发展。
报刊的经济属性,使得连载小说娱乐化、商业化、大众化意味浓重;而报刊也不可能放弃其意识形态立场,金庸的“家国情怀”渗透在《明报》及其武侠小说当中。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便已出现衰颓之相,香港武侠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出现下滑趋势。
不过,影视转化和对外传播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新武侠小说的生命。
20世纪60年代,“邵氏片”开启了港台武侠影视作品的黄金时代,张彻和胡金铨拍摄的武侠片,更是全面革新了武侠电影语言。
20世纪80年代,新武侠小说进入内地文学场,受到内地文人群体的追捧,尤其金庸小说,更是从一个通俗小说品种逐渐完成“经典化”蜕变。
讽刺的是,伴随着正统文学体系对武侠小说的接纳和认同,它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却越拉越大。
武侠文化兴于时,亦衰于时。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个人焦虑感日益加重,导致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
高二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腹背受敌(fù bèi shòu dí)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莲花(lián huā)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D. 突兀(tū wù)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在这次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3. 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C.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4. 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爱国之心,如日中天;报国之志,如磐石之坚。
B.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热情似血。
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A. 知识B. 美丽C. 高兴D. 智慧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没有发现,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吗?B. 这样做,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这样的错误,难道还会犯吗?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青天白日,晴空万里。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局部高二的学生往往在考试的时候空怀一大堆理论性的做题方法,却不知合理运用,想要考好语文,考前就要主动做试题练习,积累做题技巧。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完毕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开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到达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开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开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详细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详细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唐山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启超先生怀瑾握瑜....,光明磊落,为家国奔走,做学问成痴,无论在近现代的文坛还是政坛,他都堪称楷模。
B.军训动员大会上,李明代表参训学员宣誓:“我们要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对违规违纪行为做到令行禁止....。
”C.没有事实依据,就拿出来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即使获得再多的点赞支持,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D.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诗文被后人广为传颂,此外,被后人称道的还有二人被贬他乡时,相濡以...沫.的真挚友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自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来,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B.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督促,更取决于学生端正的态度和自律的习惯。
C.人类的主体性在于能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
因而只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能改造世界。
D.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还开展了相关空间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在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囊.括四海之意(《过秦论》)赢粮而景.从(《过秦论》)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之道》)其安.易持(《<老子>四章》)C.天雨雪.,武卧啮雪(《苏武传》)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D.反欲斗.两主(《苏武传》)故亏.父而自利(《兼爱》)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贼:伤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自伐.者无功伐:夸耀(《<老子>四章》)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五代史伶官传序》)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论语>十二章》)C.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推:推及(《屈原列传》)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判罪(《苏武传》)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鬻:卖(《五石之瓠》)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过秦论》)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青涩油光可鉴C. 莲步轻移震古烁今D. 惊鸿一瞥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使全体同学深受感动。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表达生动的一项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作家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莫言B. 巴金C. 郭沫若D. 老舍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画龙点睛D. 指鹿为马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D.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8.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河流B. 沙漠C. 森林D. 高山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在微笑。
B. 风儿在轻轻吹拂着湖面。
C. 月亮在夜空中闪耀。
D.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C. 他的力量大得惊人。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
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
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
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骨”。
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
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
刘勰所说的“风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
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
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
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
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
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
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
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
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D.“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为文辞,必先修饰润色之以期动乎人心。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某青年打算在“头条”上专发国际关系的新闻,从而成为网络达人。请你从怎样做的角度向他提几条合理建议。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A.人们认识外物,总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强烈干扰,力求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才有可能认识到外物的本来面貌,才有可能追求到真理。
B.改造世界须以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为依据,正确认识的产生,又有赖于人们在观察世界的时候采用客观态度,以认识其本来面目。
C.“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同盟后,相关新闻信息产品就可能成为“跪求体”“哭晕体”,难以负起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的责任。
莆田一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试卷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2)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第十一章)(3)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提问时,指出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指明其具体的行事准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各项语言表达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2分)A.《红楼梦》后四十回历来被世人所诟病,因为它是后人续写的,B.宝玉只要与整个封建家族决裂,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
C.《红楼梦》是人们公认的经典,所以被高中教材选定为必读书。
D.“金陵十二钗”都以悲剧结局收场,只有李纨、巧姐得以幸免。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在2023年新一轮榜单中,上海老字号数量依然名列全国各省份榜首。
但仍有一些耳熟能详的上海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
由此,如何与时俱进地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依旧是上海老字号难以回避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要求老字号所构建的文化认同,必须与当下的审美认知和物质需求相统一。
①然而文化认同难以维系当代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联系②消费者对于老字号的文化认同来自民俗活动的开展和生活观念的承袭③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文化的价值肯定和心理上的归属感④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老字号品牌存在过时土气的刻板印象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高二年级(上)期末测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
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
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诗?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
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
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
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
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
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智性也很重要。
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
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
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
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
什么是神性?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
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 9 5 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 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遂宁市高中2021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需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周汝昌《红楼梦》以前的章回体“稗官”“野史”绝无如此弘广深厚的文化内涵容量,曹雪芹以前的作者群,也不曾有过像他这般才情灵慧的大手笔:两者凑泊,形成了诞生这部宏大的文化小说的历史条件,正所谓前无史例,后继犯难。
那么,这部小说到底继承和进展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精髓、何等光线呢?简要而言,有两条主脉,贯串了全书。
这两条主脉,并非我辈读者的臆想创说,实由作者自己明文提示,即:一干裙钗、几个异样女子的“小才微善”。
一部大书的主题眼目,豁然尽展于此。
作者的文风,语淡而意蕴,然其含蕴至丰。
吾人须知:一“才”一“善”,便是雪芹对我中华文化这精髓命脉的最经济的简括和深识。
才是什么?一般理解大抵以为是指“文才”“诗才”,在《红楼梦》而言更是如此“无疑”的事意。
其实这是看错了。
试看:一、“无才可去补苍天”——石头二、“才自精明志自高”——探春三、“都知宠爱此生才”——凤姐四、“试才题对额”——宝玉五、“才选凤藻宫”——元春六、“才华阜比仙”——妙玉这些例中,只有宝玉所试之“才”实指文才,其余诸人,皆非此一狭义可限。
最明显的是探、凤二例,凤是今之所谓“文盲”,其才与诗文了无干涉。
元春入选,明言是由“贤德”。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6分)(1)子曰:“,。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老子·第三十三章》)(4)《大学之道》中认为天下所有人都应该重视修身的句子是,。
2.按要求选择。
(4分)(1)小明打算给自己远在他乡的好朋友寄送一张明信片,下面诗句适于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一项是()(2分)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C.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D.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
历史上多次失败的情形,不能再继续了,也决不能让它再继续了,而要使它转变为胜利。
那么,现在已经转变了没有呢?没有。
这一个转变,现在还没有到来,现在我们还没有胜利。
但是胜利是可以争取到来的。
抗日战争就要努力达到这个由失败到胜利的转变点。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1939.5.4)①现在中国的革命正在前进着,正在向着胜利前进②几十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屡次地失败了,这种情形,现在要来一个转变,不是再来一次失败,而是要转变到胜利的方面去了③“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④就是说,它表示我们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快要进到一个转变点了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D.①③④②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6题。
(12分)今夜天使不休息——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夜班见闻①记者就读医科大学时,曾有过在医院值夜班的经历,懵懵懂懂的临床实习生活并未对“夜班急诊”一词有过太深的记忆。
然而,时隔近10年后,我有幸在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急诊外科度过了18个小时夜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
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
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賡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宇已下降到270万。
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
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
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尚书》中,“天”已不是人所不能认识的东西,反而是人能认识它,并在行动中达到自已的目的。
到了与《尚书》不同的《周易》及先秦诸子出现后,天人观的内涵才实现了人文理性的转向。
这其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主要流派,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涵。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道数将为天下裂”,三人都在言说“道”,可见那时“道”已经成为当时思想的主题。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的道,老子认为是不可以命名的,也即无法用概念来加以界定的,一旦给它强行取了名字,那就不是“道”了。
也就是说,“道”是不可以用概念来确切把握的,天不再是最高的存在,而是要师法道,即“天法道”。
由此,天成为从属于道的范畴,从而获得了形而上的哲学意义。
可以说先秦诸子思想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
这一时期,先秦诸子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道”,用以沟通天人,摆脱原始巫术和传统天命观的束缚,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而由此形成的“天人”关系被视作一种新的“天人合一”,“道”正式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主题和核心范畴, 一切都要以“道”为本源依据和最终旨归。
而由于这种“道”是祛魅后的形而上的范畴,使得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实现了人文的转向,而且形成了沟通天人、物我的媒介。
无论是哪一种思想,天人关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其发展确实是经过原始宗教的信仰阶段而逐步发展到形而上的理性层面。
经过先秦诸子的改造,天基本上脱去了其神秘外衣,呈现出更多人文理性的色彩。
但不论是具有神秘意义的天,还是自然意义上的天,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并指导人事活动的依据,其最终目的都是明吉凶顺人事。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比象(比拟象征)”思维,就被赋予了更多政治伦理层面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又”“岁”等。
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
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可以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
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
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
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
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
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
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
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
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
所以,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
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使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
《家礼》是一代通儒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
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
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
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选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
B.汉代儒生对“孝”进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
C.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D.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求祝福,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
B.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C.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
D.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甚至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
B.祭祖礼仪在周代有稳定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C.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
D.宋代以前的祭礼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形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曾国藩——从“中人”到“完人”的追求曾国藩曾在家书里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这句话体现了他“尚拙”的人生哲学。
在日常生活上,他“笨拙”地坚持他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比如他要求自己每天读《廿三史》二十页,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还有他从三十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他61岁去世时,从不间断。
在战争策略上,他不像孔明一样有很多锦囊妙计,用的也是笨拙的计策。
他以“扎硬寨,打硬仗”而著称。
湘军攻城时,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的壕沟把这座城市活活困死。
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而往往是一年、两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
安庆、九江、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
他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战争生涯,一是“屡败屡战”,一是“艰苦卓绝”。
曾国藩做事靠的是自己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
那曾国藩树立的是什么样的信念?遇到困难时又如何勉励自己去实现目标呢?曾国藩有一联自箴,耐人寻味: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这副对联说的是他勉励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吃苦和惜时。
其实人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实现的。
立志、努力行动、历尽磨难、珍惜时间,这可能是所有成功人士的模式。
但说起来容易,做到就很难了。
曾国藩用一个“悔”字来确保自己可以做到。
“悔”,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
正是因为深刻的反思,曾国藩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先是一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理学家,在戴孝办团练的初期他又采用法家思想,认为乱世必用重典。
晚年时,父亲去世,曾国藩在思云馆中重读老庄,从而学会了以柔克刚,功成身退。
晚年的曾国藩,接受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的建议,和李鸿章一起上书建议朝廷送清国小留学生出国深造,师夷长技以自强。
因此他又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
曾国藩不仅自己在历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仕途上成就了一批人,而这些人则成为晚清时期的中流砥柱。
他知人善用,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批落魄士子。
在国家危难、民不聊生的时代里,曾国藩和他物色的人才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带来了执着的精神和希望的曙光。
曾国藩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治家有道,教子有方。
他对子女的教育,在其家书中多有体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的两方面。
首先,居安思危,勤俭持家。
楼高易倒,树高易折。
曾国藩在当官时,时时想着不当官时家人如何生存。
“克勤克俭,宜耕宜读。
”这样无论当官还是为民都可聊以为生。
其次,曾氏主张,不留钱财给子孙,但留诗书和家规。
富厚堂里的精华部分是3栋藏书楼,多的时候,藏书30万册。
在这山清水秀的清净之所读书思考,坐拥万座书城,又有长者的谆谆教导,怎能没有出息。
(有删改)相关链接①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②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够匹敌。
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国藩是西方新思想的启蒙者、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被人认为“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B.曾国藩拥有执着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信念,这是他在历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C.曾国藩知人善用,他一生物色、推荐过很多人才,这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为我们多难的民族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D.曾国藩虽然也读老庄,也曾学习西方新思想,但从立志、修身、待人、治家等方面来看,依然不失儒家士大夫之风。
5.曾国藩“尚拙”的人生哲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分)6.曾国藩的人生能够给我们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非常罪﹝德﹞海因茨·利普曼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国的朋友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间,房东是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菲。
我们当时既没有钱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活。
莫菲是个鳏夫,独自带着5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
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的大型租赁住宅。
我们在莫菲那里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吉米突然一病不起,病情看来不甚乐观。
来美前,我的房友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儿科医生,但他表示不能替吉米治病,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考试。
莫菲请来的医生是个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意大利人,他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上午10点,一次是下午。
午夜一过,吉米的热度不断升高,气息渐如游丝般微弱。
古特催促莫菲再去叫大夫。
一会儿后,莫菲却独自回来了。
“他不愿意来。
”莫菲喃喃说道,无助而愤怒的眼泪在他眼眶里打转,“上次看病的费用我还没付清,他坚持要先看到钱才肯来……”此时低矮的房间挤满了人。
邻居臃肿的意大利妇人、白发卷髯的犹太人和波兰的传教士都站在门边,他们窃窃私语并忙着凑钱,最后却失望地摇头叹息。
莫菲怔怔地望着垂死呻吟的孩子,猛然转过身对古特吼道:“好歹你也是个医生,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死掉!”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
我了解古特此刻的心情。
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参加美国国家医生执照考试,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
如果他站在法律这一边,可以看到的是他灿烂的将来;如果站到另一边,他就会辜负这个提供他新家园的国家,违反法律并失信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