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考历史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人教版选修
高二历史学案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选修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人教版选修1)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以及变法主要措施、目的。
二、预习内容1、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起用的标志是什么?起用王安石的目的?2、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内容及作用。
3、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措施、内容及作用。
4、王安石变法的取士措施、内容及作用。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起用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理解: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
各项变法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3.运用:通过课本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起用王安石探究问题: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变法的主要措施探究问题1:探究问题2:“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探究问题3:阅读P53【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探究问题4:材料一:①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则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②材料二:教材第54页两幅图: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4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二、学习重点:1.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尖锐。
(2)提出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调整、和关系,发展生产。
(2)措施:①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②法: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③法:以钱代役,不服役的也要出钱。
④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法:政府核实地,按土地的和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法:要求依“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巩固秩序。
(2)措施:①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
③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选派有经验的武官专管训练。
④设:监督,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1)目的:为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
(2)措施:①改革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和;设,专考律令断案。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③: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2.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和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三司使D.市舶使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3.在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与商业相关的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⑤均输法A.①⑧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4.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5.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改革背景相同 B。
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发展、改革与积极作用;(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4)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2)通过多媒体资料,再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利用图表及图片资料比较隋唐科举制与北宋科举制的异同,以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是《泊船瓜洲》中的诗句,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生1:王安石。
师:对。
除了文学方面的贡献以外,他还有哪些显赫成就?生2:他领导了变法运动。
师:对。
北宋中期,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1: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起用的标志是什么?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1).原因: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宋仁宗对王安石的《言事书》不感冒,那么是什么力量打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呢?王安石的变法设想:《言事书》的变法主张及设想;多媒体展示:王安石上书《言事书》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王安石的变法设想王安石上书《言事书》,(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
木兰陂
麦行千里不见土, 连山没云皆种黍。
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
这些变化与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关,为什么?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生产
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 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宋代火箭
神臂弓。一种单兵操作的 弩,其威力之大,为弓弩之冠, 在460米的射程内,可以穿透两 层铠甲鳞片。
宋代习武图
宋代火箭
四、取士之法(文教与选官制度改革)
1.目的: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 2.内容 ①经改义革科考举试制:度以:废儒除明家经经诸科典,中不考的诗文赋句,专为考题经义,和由时务应策试论; 设者明法围科绕,专此考文律句令、展断开案等议论,阐发义理. 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 ②设试置整的武顿学太主、学要医:重学内新、容编律纂学,教要等科专求书门,考学成校生绩,就优培异养一者专些不门经人政科才治考。可问直题接为展官开。 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科选举官制改度革改目革:的贯彻:选惟才拔用一人的些原通则 经致用的人才,为 作学变用校:法成为服变务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
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开源 2、均哪输些法措节施省有了利货于款节和约转政府运的费开用支?节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发展生产?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有
利于提高农产量。
发展生产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改善“积贫”。
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学习模块】一、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上书《言事书》】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1、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3、具体措施:取士之法①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②整顿太学:③唯才用人:【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
”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
”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
”光曰:“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①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4分)②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4分)③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6分)④材料三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说明你的结论。
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讲义人民版选修1
第 2 课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 ] 1.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详细举措。
( 要点 ) 2.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 难点 ) 3.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定性。
(要点)一、富国之法1.均输法(1) 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给京城物质的发运使要认识生产和需讨状况,就近采买,以节省国家开销。
(2)作用:减少了纳税户的负担,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买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控,增添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1) 内容:每年轻黄不接时借款或粮食给田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批利息。
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花费。
(2)作用:使本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显然发展。
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依据土地肥瘠区分等级,作为缴纳赋税的依照。
(2)作用:纳税土地增加,政府收入增添。
易错提示(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听从于保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2)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一样:“富国”政策主假如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假如使天下百姓饱食暖衣。
二、强兵之策举措内容作用将兵法精简整编禁军,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能的人担当负责演练军队的将官弱的场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乡村住户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使各地壮丁遇到军事训练,并和正规保甲法军相参为用,国家养兵花费日渐减产,保持治安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少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把原占牧地送还民户,推保马法的推行,节俭了朝廷的大批开行民户代养官马的方法并赐予优惠政策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军火监在开封城内设置军火监,特意管理武器军火的制造逐渐改良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奖惩要点精讲北宋统治者为防备武将专权,采纳兵将分别、屡次调换的举措,军队组织松散、缺乏训练,致使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王安石及其变法团队,引导学生站在改革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通过设定特定场景,如朝廷辩论、民间访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争议。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王安石变法在当代的借鉴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亮点五: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还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历史学科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共1课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以解决“积贫积弱”的问题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次教学案例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2.运用史料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王安石变法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思考改革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蓦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鼓励发富国强兵, 巩固统治
变法内容;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二 富国之法
青苗法:内容: 政府低息贷款给农民
作用: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的 收入
农田水利法:内容:兴修水利
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免役法 以钱代役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市易法 政府低息贷款 稳定物价
以钱代役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政府收入
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清丈土地, 按土地等级收税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二、强兵之法
保甲法
内容: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 战时编入军队。
作用:1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同时减少军费开支。
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
减少政府支出
将兵法 设专门将领训练军队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 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 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 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 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 王安石
军器监 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
保证了武器的质量
四、取士之法
(一)改革科举制 (二)整顿太学 编纂教科书 (三)唯才用人
宋代士人迷恋 科举,有谚语道: “做官做不到宰相, 考试考不中状元, 白做了。”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2: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二、学习重点:1.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尖锐。
(2)提出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调整、和关系,发展生产。
(2)措施:①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②法: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③法:以钱代役,不服役的也要出钱。
④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法:政府核实地,按土地的和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法:要求依“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巩固秩序。
(2)措施:①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
③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选派有经验的武官专管训练。
④设:监督,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1)目的:为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
(2)措施:①改革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和;设,专考律令断案。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③: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2.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和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庆历新政王安石积贫积弱 1069 参知政事二、积贫封建国家地主农民青苗法贷款农田水利免役官僚地主市易市易务方田均税多少肥瘠均输发运使积弱封建统治保甲保甲保马赋税将兵将军器监制造兵器人才科举经义时务策明法科太学唯才用人合作探究1.提示:(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学生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二、学习重点:1.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尖锐。
(2)提出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调整、和关系,发展生产。
(2)措施:①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②法: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③法:以钱代役,不服役的也要出钱。
④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法:政府核实地,按土地的和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法:要求依“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巩固秩序。
(2)措施:①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
③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选派有经验的武官专管训练。
④设:监督,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1)目的:为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
(2)措施:①改革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和;设,专考律令断案。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③: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2.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和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三司使D.市舶使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3.在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与商业相关的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⑤均输法A.①⑧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4.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5.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改革背景相同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学习要求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
2.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3.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知识点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给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2)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知识点二措施及内容类别措施内容富国之法农青苗法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需还本付息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公用水渠需“疏通均济”免役法又称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照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商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强兵之法兵保甲法政府把农户编为保甲,农闲练兵,维持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将兵法设“将”为军队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工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取士之法士改革科举废明经诸科,取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概念阐释】将兵法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l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易错提醒】1.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冲突不断,统治集团内外交困,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3.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同:“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结构图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主题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研读]史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史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①。
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②。
”——司马光《传家集》1.史料一是对王安石变法中经济措施的评价。
2.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不同的理财观。
①善理财的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
②能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
1.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
提示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
提示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大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
3.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史论归纳]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的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主题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
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①;不散,则奸宄固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王安石史料二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②,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史料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③;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史料一反映了实行保甲法的原因及目的,①指推行保甲法,则可以使人民不离散。
2.史料二体现了北宋选人用人中存在的弊端,②指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3.史料三体现王安石经世致用教育思想。
③是说如果不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不要教授它。
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
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提示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3.史料三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提示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史论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1.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 ) A冗官冗兵导致冗费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C.生产少及土地兼并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解析王安石认为导致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开支过多,而是生产过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和繁重的徭役,故C正确。
答案 C2.范仲淹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北宋时期机构臃肿,财政困难,民族矛盾尖锐,政府统治危机。
因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答案 B3.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由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
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4.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设军器监解析本题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5.王安石变法,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解析根据方田均税法的具体规定分析,重新丈量土地很难实行,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税也很难实行。
答案 C6.1061年,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
但是,后来他感叹道:“当年……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
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对于此事的下列解读,比较准确的是( )A.科举考试方式有所创新B.“直言”需符合上级意图C.读书人并没有得到重用D.科举考试科目种类繁多解析考试科目是由国家制订的,故“直言”需符合上级的意图,故B项正确。
答案 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
……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
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材料二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
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
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如青苗之类,皆稽焉”可知,主要涉及的是改革取士之法和青苗法;前者是取士之法,后者是理财之法。
第(2)问,抓住要求“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联系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可知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符合这一要求。
后半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
不同: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
(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1.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王安石宦海浮沉的一生、其宏图大愿未了的遗憾、其官学皆优的智慧,都值得今时今日的人们去参悟。
面对北宋贫弱现状,他认为解决的主要办法是( )A.“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B.“摧制兼并”,阻抑“侵牟”和“蚕食细民”C.“为之修其水土之利”D.“清查瞒田”并“据其纳税”解析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