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方式,决定了你的问题解决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的方式,决定了你的问题解决效率
在线上线下授课时,老胡都会留出时间来给学员们答疑,如果遇到好的问题,则会激发思考,激活更多在课堂上未讲出的知识点或者案例,对学员和老师都很有益处,但这种情况恐怕不到
在线上线下授课时,老胡都会留出时间来给学员们答疑,如果遇到好的问题,则会激发思考,激活更多在课堂上未讲出的知识点或者案例,对学员和老师都很有益处,但这种情况恐怕不到1%。
99%的问题却被老胡看作是无效的,虽然这些问题透露着焦急和无助,却真的很难真的帮助他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问了很多人,问了很多次,却一直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因为,他们太想知道答案了,而且仅仅只想知道一个完美的答案,于是问各种专家能人,请给我一个答案。
例如:
请问如何提升团队执行力?
上级打压我,我该怎么办?
公司业绩不好,怎么才能提升销售人员绩效?
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优势,销售任务怎么完成?
如何开发一款爆品?
工作十三年了,还是个中层,怎么才能成为高层?
... ...
这些问题都是听课的学员提出的,老胡可能会给一些建议,但总是无奈地摇摇头,他们总是忘掉我的建议:
提问不要总想获得一个答案的捷径,要有情境和自己的思考。
有的专家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经验,甚至给出建议的答案,但老胡一直认为这会害人。
问题在不同的组织里是迥然不同的,如果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就去照搬,往往是无效的,甚至产生更大的伤害。
最近偶然听到一场直播课,某专家振振有词地向学员们传递这样的概念:
“高层要做好人,让中层做坏人!”;
“管理就是要让员工去执行,管理者做好结果管控就可以了”;
... ...
此番言论引发了很多听课学员的“共鸣”,他们都是管理者,都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感到管理不易,所以听到专家的这番话就觉得对的,自己太苦了,原来是对下属不够狠,应该让他们自己负责,自己审核结果就好。
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听了课的管理者们回到单位后,就开始让中层做坏人“淘汰人”、逼进度,开始只管审核结果,真的会有好的结果吗?
老胡认为大概率会变得更麻烦。
正如很多人都学华为向IBM引入的BLM,学Google的OKR,很兴奋地把工具表格照搬回去,却忽略了自己团队素养能力水平、业务发展阶段状态、其他匹配的机制等,反而成了新的管理负担,还在纳闷为什么优秀企业用的好好的,到了自己这里怎么都不行呢?
这一切,其实都源自我们对问题的认知。
你提出问题的方式,暴露了隐藏的风险:
总想通过从别人那里获取答案的捷径,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却不愿意真的为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