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教具的作用(汇总).doc

合集下载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统教具的作用分析(节选)

感统教具的作用分析(节选)

第五节主要感统教具的作用分析
(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滑板是被公认的感统游戏中最具效果的教具之一。

主要感觉输入有:
●前庭固有感觉: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本体觉:肩部及全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

●视觉: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训练效果: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运动企划能力、平衡协调能力及自信心、视觉稳定性。

注:
运动企划能力:观察周围环境,运用自我的肢体,主动、有计划地逐步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动作,这便是运动企划能力。

小提示:以上是奇卡内部培训教材上节选的一点点内容,供家长了解。

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

所以说感觉统合训练是一项领孩子受益终生的训练。

奇卡教育精湛培育 1。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

感统训练器材介绍1、平衡步道:
2、触觉平衡板
全套20件:可以选择8片直线或者8片曲线,4个方块接头.材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板面有突出的触觉圆点)使用、功能:将平衡触觉板按训练的难易程度安排组合成步道,幼儿赤足行进在触觉板上。

提供触觉、平衡的双层刺激,促进平衡感、肢体协调动作的发展.
3、88轨道
4、万象组合
5、6、大陀螺
大陀螺的四周有比较高的壁,孩子蹲或坐在其中,双手可以扶着大陀螺边缘,身体还可以靠在边缘上,因而会感到比较安全,可以自由放松地接受信息的刺激,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有很大的帮助。

外观像一个大漏斗,边缘较高,底部呈锥型,可以进行前后,左右摇晃和旋转,能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练习在旋转中针对固定目标的行为,可以强化前庭与视觉间的协调,对身体位置,视觉空间及眼球转动的控制帮助较大,并可有效地养成高度运动企划的能力。

对多动的孩子及有孤独倾向的儿童的矫正很有帮助。

7、平衡跷跷板(平衡训练板)
8、四分之一圆平衡板
单脚、双脚平衡练习,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0、滚筒
11、太极滚珠平衡车
12、儿童蹦蹦床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11 / 11
14、独脚凳。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左右平衡器
1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前后平衡台
1
对身体协调触觉感,前庭体系有足够刺激
平衡台
4
对前庭固有感觉及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
独角椅
4
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S型平衡木
2
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晃动平衡木
1
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趴地推球
6
加强眼球集中注视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是减轻障碍的良好活动
4
活动膝关节、下肢肌肉,训练腿部力量,平衡功能。
滑板
4
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运动中视情报的大量输入,脊髓及四肢运动产生的本体感,是整体感觉统合动作功能积极发展
羊角球
4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促进高程度的动作企划
太极平衡盘
2
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脚,矫正重力平衡,促进潜艇固有体系的活化
大陀螺
1
接受信息刺激,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跳床
1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阳光隧道
1
进入隧道的时光,声音的改变可增加对幼儿视听觉的刺激。
袋鼠跳
4
强化前庭刺激和抑制过敏讯息
四分之一圆平衡板
4
提供孩子挑战较高的动作游戏,并提升平衡能力
彩虹接龙
19
综合提供给孩子多元乐趣,不论是爬、走、跳、钻、摇摆、平衡翻滚带给孩子不同的游戏玩法与发展需要。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名称
件数
器材用途
滑梯
1
对头部、颈肌的同时收缩,促进前庭神经和脑干体系的活跃性。
A字架、吊筒
1

感统器材作用

感统器材作用

感统器材作用【转载】感觉统合训练的各种器材,都经过特别设计,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将获得感觉的大量刺激,从而促动感觉的统合。

拍球、推球:适合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平衡台: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失调、手、眼足、身体主要协调。

爬板: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

滑梯:适用于儿童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自闭症能。

独角椅、羊角球:身体协调不良。

平衡木:前庭失调、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大笼球:身体不良、自闭症。

滚筒:触觉敏感、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功能失调。

阳光隧道:触觉敏感或缺乏、身体协调缺乏。

跳床: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自闭症等。

球池:触觉敏感或缺乏、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等。

滑板爬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促动双侧统合,强化本体-前庭感觉统合。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体紧贴滑板,头抬高,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双手同时撑地向前滑行。

滑梯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对前庭体系产生强烈刺激,促动头、颈肌的同时收缩以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行为的成熟,培养儿童集中注意力。

训练要求: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边,用力一拉俯冲下来,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头抬高目视前方,双手尽量朝前伸展。

趴地推球主要的感觉输入: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1. 增强颈部肌肉的锻炼以及身体协调水平。

2. 改善儿童注意力以及培养儿童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训练要求:儿童趴在地上,球摆放在面前,离墙壁约30-50厘米,双脚并拢,手臂抬起,肘关节不撑地,双手对墙连续推球。

平衡台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触觉、视觉。

训练目的:通过练习统合儿童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协助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儿童下肢力量,让儿童学习通过屈伸膝关节取得平衡的方法。

训练要求:儿童两脚左右分开踏在平衡台两端站立,做左右摇晃状并保持平衡,并做排球等运动。

独脚椅主要的感觉输入:前庭、本体。

感统教具与用途

感统教具与用途

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 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 觉敏感或不足。
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 体的协调能力,适用于触觉敏感 或迟钝、身体的协调不良和多动 的孩子。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 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 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训练。
3、将平衡触觉板摆成随机形,指导 者在前,拿体能棒带着后面戴眼罩 的儿童在触觉平衡板上行走。前面 的儿童可以用语言或肢体接触来指 挥。 4、在地面上,无规则的放着平衡触 觉板作为障碍物,让儿童戴上眼罩, 手拿体能棒来探索道路,从起点 到终点避开地上的障碍物。
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 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 及本体感的刺激。基座和套盘都 可以运转球,套盘可套于基座上, 增加更丰富的玩法,双手抓握在 基座和套盘两侧,将球放在盘上, 借用手的运作球将球运行在盘上
边踩踏车一边和老师做跑接球游 戏,在踩 童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 其对儿童腰腹,四肢力量很有锻 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 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 疫力。
四分之一平衡板 通过摇摆及其 他旋转练习提高孩子的平衡协调 能力。摇滚圈的正面、背面、侧 旁皆可进行游戏。四分之一圆、 半圆、全圆各有不同的玩法,提 供孩子挑战度较高的动作游戏, 并提升平衡能力,让宝宝玩的更 开心。
针对前庭、平衡感不足和本体感 不足,对两侧协调手脚配合有很 大的帮助。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 思考的能力。
1.将脚踏石排成一排(可以有多 种方式和正反)当作过河石,让 孩子再次上面走过去,主要训练 孩子的平衡能力 2.将脚踏石加上拉绳,用手抓住 绳子保持平衡,双脚配合绳子的 拉动往前走,主要训练手脚配合 能力和平衡能力。
的路线上,协助孩子双脚分别放 在平衡板的两侧,将球放在上面, 由全身的运动将球运行在轨道上, 尅有变换不同的轨道的套盘,增 加挑战性和趣味性。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方法:1、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 30秒钟.2.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 30秒。

3.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

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4.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5.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

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

6.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7.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 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

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8.滑板过河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带9.过隧道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

感统器材的功能

感统器材的功能

感统器材的功能滑板爬:训练平衡能力,刺激前庭、注意力、触觉及身体协调性的练习。

种类:滑板爬、栓绳爬、蜗牛爬注意事项:1手的姿势应向斜上方,避免危险。

2头、腿的姿势:头,抬高且视前方;双腿并拢、绷直。

3.拿滑板的姿势:手握两边,拇指向内、四指向外。

滑梯:强化前庭刺激,统合身体感觉功能,增强触觉功能、视觉、本体感及平衡感觉。

种类:1滑梯2推软球3接、扔皮球4 拍打羊角球注意事项:1儿童在滑梯上的姿势2 手的摆放,滑的时候手不要扶两边。

3 避免擦伤跳绳走线:有助于强化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协调左右手。

有助于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培养高雅的气质。

独脚椅:训练平衡能力。

方法:先坐稳、身体挺直、头抬起来、双手擦腰,左右脚交替向前踢100次,落脚要轻;或坐稳传球注意事项:只记踢的数,不记传球数拍球趴地推球: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眼球注视能力,双手和脚的协调能力,刺激前庭。

方法:两人对推,在滑板上推注意事项:趴在地上,腿并拢,伸直(不必强调抬高)两臂抬起来,双手指尖对齐,推球。

平衡台:刺激前庭和本体感(掌握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性)方法:1 交替往下踩(心里数100下)2 传球(只记脚下的树,不用记接的数)注意事项:1针对个别孩子,可以站在孩子对面并用手拉手的方式扶着教他踩。

2 传球时要不断的问孩子,踩了几下。

3 200—300次,速度还可加快。

圆盘:训练平衡力、注意力、身体的协调性。

在摇晃中获得前庭刺激,平衡感觉。

注意事项:1 教师要保护好孩子,尤其是“下”的时候。

2 对新孩子开始的时候应前后摆动,再由慢转到快转。

3 5圈封顶,变速及次数。

网缆:健全前庭体系,改善触觉、提高眼球的注视力,强化身体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种类:1空荡:前后摆动,针对能力特别差的。

2 捡、扔乒乓球;针对能力较差的。

3 插棍方法:双手扶地,胸腹部爬在袋子上,手撑好,老师拉好袋子,孩子双脚绷直抬高,头抬起,老师注意事项:走道平衡木:强化身体的双侧配合平衡反应和视觉运动协调。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完整版)感统教具明细

完整版)感统教具明细

完整版)感统教具明细器材教具明细序号。

教具名称1.羊角跳跳球实物图片:功能介绍: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2.按摩触觉球(感官训练球)3.海洋球池点缀球功能介绍: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适用于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的孩子。

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刺激。

4.手柄球功能介绍: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5.儿童塑料摇摇马功能介绍: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6.双人平衡摇摇马功能介绍: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7.滑梯8.球池功能介绍:可攀爬、可钻、可溜滑梯、可捉迷藏,备有活动桌面、模拟望远镜、模拟方向盘、摸拟电话等,功能多样,娱乐性强,安全性高,可供多个孩子一起嬉戏,适用于幼儿园、亲子园等公共场所。

9.隧道毛毛虫功能介绍:锻炼宝宝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右脑(宝宝智力),适合1.5岁以上。

宝宝能爬才更聪明。

10.独轮车手推车活动玩具独轮翻斗车功能介绍:儿童可借由脚力前进,协助宝宝锻炼身体肌肉,方向感和全身动作的发展,有遮阳作用的圆弧造型,并具有驾驶盘、虚拟钥匙,车门、后行李箱设备,增添宝宝使用的趣味性。

11.小房车/助力学步车功能介绍:可以锻炼儿童平衡感,促进儿童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儿童腰腹、四肢力量很有锻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

12.太鼓桥/双用爬滑桥13.四分之一圆平衡板14.海洋动物钻圈改写后的每段话:1.羊角跳跳球:跳跳球不仅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而且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统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统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5、大笼球


大笼球的特点(大笼球一般直径为65-95cm, 表面有光滑和带突起状的两种。一般来说,前 者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较弱,而后者较强。对于 刚开始接受触觉训练的儿童,宜先选用光滑面 的大笼球,待熟悉之后再选用带突起面的。) 活动设计:儿童俯卧或仰躺在地上,由治疗师 拿着大笼球在其身上轻轻转动按压。注意对于 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儿童,应先压其背部,即采 取俯卧式,而不宜按压其腹部,因为腹部较易 产生过敏反应,且身体的很多重要器官在此。

前庭系统与本体感觉系统的关系 前庭刺激引发肌肉张力提高,带动肌腱、韧带、 骨骼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前庭 平衡觉与本体感觉的信息整合,能够掌握四肢 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
触觉的功能:

1、安抚情绪 2、促进成长 3、保护性防御 4、识别性反应 5、促进动作灵活 6、辅助视知觉 7、充当沟通途径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针对这些神经生理过程缺陷, 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使大脑的相应部位受到 适宜的刺激,促进脑神经的成熟,从而改善大 脑的感觉统合过程。因此,感觉统合训练的实 质是脑功能训练。
核心概念


感觉统合 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其接收器官,成为感觉 讯息并输入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及整合,然后按着系统所发出的指示讯 息,应付环境的需求,做出适应性反应。 适应性反应强调的是“适当”、“主动”的特 点。
羊角球的特点(羊角球一般直径为45-55cm,是适合 3-6岁儿童的运动器材。) 活动设计: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 屈曲,用力向前跳。可以做方向、速度、高度的变化。 作用原理:身体屈曲姿势的保持,握把手以及跳动的 动作都会对身体肌肉、关节、肌腱提供一定的刺激, 可提供较强的本体感觉刺激。同时运动的维持也对平 衡能力有锻炼,不断跳动时头部位置的变化还可以提 供给前庭体系较强的刺激,身体与羊角球面及手部与 把手的接触还可给身体提供一定的触觉刺激。

感统教具的作用范文

感统教具的作用范文

感统教具的作用范文感统教具(也称为感觉统合教具或感觉统合道具)是一种用于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他们感觉统合能力的工具。

感觉统合是指将我们通过不同感官获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部世界。

感统教具可以通过提供刺激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善他们的交流、学习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感统教具的一些主要作用:1.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感统教具提供了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帮助儿童将这些刺激整合在一起。

这对于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其他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基础。

2.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感统教具可以要求儿童集中注意力,并专注于特定任务。

这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经验和探索:感统教具可以鼓励儿童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如触摸、探索、抓取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亲身经验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4.帮助儿童调节情绪:感统教具可以提供一种安全和放松的环境,让儿童在进行感觉统合活动时放松和放松紧张情绪。

这有助于帮助儿童调节情绪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情商和心理健康。

5.促进运动和协调发展:感统教具可以通过各种运动和协调活动来帮助儿童发展其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对于促进儿童的生理和运动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控制能力。

6.提供自我调节机会:感统教具可以提供给儿童自我调节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参与感觉统合活动来调整身体和情绪状态。

这有助于儿童学会自主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7.促进社交互动和合作:感统教具可以作为一种儿童之间互动和合作的媒介。

通过共同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儿童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总之,感统教具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它们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注意力、集中力、认知和运动技能,促进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以及提高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感统教具的作用(汇总).doc

感统教具的作用(汇总).doc

感统教具的作用(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着肌肉紧张的变化。

大脑小脑间的动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统运作有积极性的发展。

主要感觉输入有:1、前庭固有感觉:在滑板上用俯卧姿势爬行移动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俯卧时的重力感及在行进中肌肉,关节移动所产生的紧张感。

2、触觉:所接触的身体触压感觉,手与地面接触时的皮肤、肌肉感觉。

3、视觉:爬姿活动时对前庭平衡器官的特别刺激及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所产生的本体感觉的强大信息对动眼神经的内侧从束的直接作用,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二)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三)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横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圆筒上的摇摆和旋转可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孩子抱住圆柱筒的动作,一方面可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感统训练是一种以感觉统合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感统训练器材是该训练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器材及其功能。

一、平衡板平衡板是一种常用的感统训练器材,通过站立或行走在平衡板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平衡板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信心、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板可以促进人体的体感觉,训练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感。

它可以让身体感受到平衡的状态和体重的分布,激发人体对平衡状态的感觉和调整。

通过平衡板的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摔伤。

二、摇摆椅摇摆椅是一种模拟秋千运动的器材,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来回摇摆的感觉。

摇摆椅可以训练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功能。

摇摆椅的摇摆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平衡和姿势,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同时,摇摆椅还可以刺激内耳,增强听觉感受力,促进视听统合。

这对于儿童感统训练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学习能力。

三、触觉球触觉球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球状器材,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触觉刺激。

触觉球通常用于感统训练的触觉刺激部分,可以促进人体对触觉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触觉球可以用手握、抓、挤等操作方式进行训练,帮助人们感受力度、形状和质地的变化。

这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人体的触觉系统,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触觉球还可以用于放松和舒缓压力,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四、挤压玩具挤压玩具是一种可以挤压变形的玩具,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

挤压玩具可以提供压力感知和深压力刺激,帮助儿童放松身体、调节情绪。

挤压玩具可以通过挤压、揉捏、按摩等方式进行使用。

这些动作可以刺激深压力感受器,帮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反馈。

挤压玩具可以帮助儿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挤压玩具也可以培养儿童的细致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五、弹力绳弹力绳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器材,可以用于感统训练的拉伸运动。

大厅教具的作用

大厅教具的作用

大厅教具的作用一、滑梯——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二、圆筒吊缆——前庭、本体、触觉。

训练目的:1. 促进前庭固有感觉体系活动,强化触觉体系。

2. 通过大量前庭信息的获取,促进儿童身体协调,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帮助。

3. 对儿童四肢力量的发展也有帮助。

训练要求:儿童屈曲身体,用双手抱紧圆筒,双脚以圆筒底边为支撑点紧紧夹住,保持身体平衡,在指导者的协助下做旋转或360度大回转三、四角晃动平衡板——平衡感、前庭感让孩子站在或坐在平衡板上,双手抓紧吊缆,做前后左右晃动,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调节固有前庭感觉,发展平衡力。

四、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五、跳跳床——前庭平衡、本体。

跳跳床上的跳跃运动有助于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对孩子的自力运动和运动企划的成熟帮助很大。

还有助于孩子情绪稳定。

六、大陀螺——前庭、平衡、本体、运动企划。

1、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教具的作用
(一)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在进行滑板活动时,视觉将情报大量送往中枢神经体系,固有感觉会使小脑更为苏醒,指挥着肌肉紧张的变化。

大脑小脑间的动作可以有强有力的正确整合作用,使孩子的整体感统运作有积极性的发展。

主要感觉输入有:
1、前庭固有感觉:在滑板上用俯卧姿势爬行移动将对前庭产生大量的刺激,俯卧时的重力感及在行进中肌肉,关节移动所产生的紧张感。

2、触觉:所接触的身体触压感觉,手与地面接触时的皮肤、肌肉感觉。

3、视觉:爬姿活动时对前庭平衡器官的特别刺激及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所产生的本体感觉的强大信息对动眼神经的内侧从束的直接作用,对眼球运动的稳定性有极佳的作用,有助于良好自我视觉空间的形成。

(二)滑梯+滑板——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1、孩子上下滑梯的斜度和速度感,可以统合身体的紧张迷路反射,协助大脑统合固有感觉输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2、手部、肩部及生身肌肉同时收缩的动作,对本体感和身体形象的塑造帮助很大,有助于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

3、在滑梯上由上而下的速度冲击,对前庭系统的刺激强烈,
可以促进抗重力反应的练习,促进位觉器官感受重力的变化,直线加速运动的变化,改变全身伸肌紧张作用的分布,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有利于孩子全身感觉统合的发展。

(三)网缆——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
1、网缆上的晃动,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对前庭体系的健全很有帮助。

2、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3、网缆插棍游戏:俯卧抬头、注视目标,可使颈、背肌肉强烈收缩,改善眼的注视,对于促进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觉,视觉及触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四)横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圆筒上的摇摆和旋转可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孩子抱住圆柱筒的动作,一方面可尝试同时高度收缩的肌肉运动,促进前庭固有体系的活化。

另一方面也可强化触觉体系。

因此,除了矫正重力平衡感外,对触觉刺激的整理也有很大的作用。

2、游戏时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注视,可训练眼球控制,也可让孩子与指导者互相抛、接球,强化身体操作能力。

(五)竖抱筒——前庭平衡、本体、触觉、运动企划、肢体动作1、竖抱筒是处理前庭信息最好的设备之一。

对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有很大帮助,还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

2、竖抱筒也可改善运动企划,对平衡反应,视觉运动协调,运动企划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

(六)大龙球——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官感觉
1、大龙球——上的游戏对增强身体和地心引力的协调非常重要,可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促进前庭体系的发展,强化身体肌肉的伸展能力。

2、促进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对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改善。

并且是测试孩子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

(七)羊角球——本体、触觉、运动企划
羊角球上的运动可以强化孩子的姿势反应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以促进高深程度的运动企划,强化本体感。

(八)跳跳床——前庭平衡、本体。

跳跳床上的跳跃运动有助于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对孩子的自力运动和运动企划的成熟帮助很大。

还有助于孩子情绪稳定。

(九)圆型滑车——刺激前庭、本体、打开大脑神经通路。

1、在滑车上滑行时,会强烈刺激前庭感受器,一连串的前庭刺激输入可以打开脑部许多神经的通道,将会使身体的许多反射作用活动起来。

2、在移动身体的过程中,视觉信息的大量输入,有助于本体感与视觉空间的形成。

(十)大陀螺——前庭、平衡、本体、运动企划。

1、对固有——前庭感觉的输入和调整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平衡和姿势的健全发展。

2、可以强化前庭——视觉间的协调,对身体位置、视觉空间及眼球转动的控制帮助较大,并可有效地养成高度运动企划的能力。

3、对多动的孩子及有孤独倾向的儿童的矫正很有帮助。

俯趴动作的固有前庭感觉输入较多。

可以促进脑子的苏醒,同时身体的肌肉受到较强烈的刺激,使身体形象概念更加强化。

(十一)平衡踩踏车——平衡、本体、运动企划。

可以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训练动作的控制能力,能够刺激前庭平衡发展,建立本体感觉和强身体平衡能力,从而提升学习专注力。

(十二)平衡触觉板——平衡、触觉。

由8片曲线加8片直线触觉板组成的步道,触点提供神经刺激讯号,加强触觉学习,亦可与万象组合配合做平衡动作训练。

(十三)平衡翘翘板——平衡、前庭、本体、肢体动作。

1、对前庭固有感觉及身体姿势的强化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
站立时重心较高,平衡不易把握,这有助于对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工作。

2、孩子为求平衡所做的姿势高速对前庭固有感觉和视觉统合
的高速都有具体的帮助。

(十四)平衡太极板——平衡、前庭。

1、使前庭器官获得大量刺激信息,矫正重力平衡促进前庭—
—固有体系的发展。

2、有助平衡反应的反射感觉进行强有力的统合。

(十五)踩踏石——前庭、平衡、运动企划。

训练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强化前庭、本体刺激。

(十六)袋鼠跳——前庭、平衡、运动企划。

孩子要袋鼠跳中,双脚受到袋子的束缚,想要快速移动只能双足跳动,可使前庭——固有感觉得到强化。

手脚的协调运动及全身肌肉的紧张有助于本体感觉的发展。

(十七)万象组合——前庭、平衡、触觉、肢体动作。

多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高层次运动能力训练。

(十八)视力环——感官感觉、追视能力。

孩子注视着圆圈内的钢珠时,眼球得到最佳的运动与协调训练,运用棒夹,两个圆圈可左右、上下联结,做不同的眼球追视变化。

(十九)88轨道——精细动作、肢体动作、手眼协调。

训练动作的灵活反应、手眼协调、注视能力。

(二十)上下转盘——精细动作、感官感觉、肢体动作、手眼协调。

将球放置在轨道上慢慢转动,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及动作的灵
活反应。

(二十一)1/4圆——平衡、本体、肢体动作。

利用梯子的间隔,在有高度的梯子上进行身体各种活动,对固有感觉输入及身体形象的建立有很大作用。

(二十二)花生球——平衡、前庭。

由于花生球的形态构造比大龙球稳定,所以,可以让孩子坐在中间,手握住前方凸起的球现,上下弹动,调整身体以保持平衡协调,带动前庭中枢神经及脊髓中枢神经发展。

(二十三)小触觉球——触觉、本体。

小触觉球体积小,球面刺多,对皮肤的局部刺激较大,可用小触觉球触摸孩子的头部、背部、颈后部前庭神经附近,也可让儿童用双手将触觉球放在手心转动,触摸手背、手腕、脚底等身体部位。

(二十四)晶莹球(趴地推球)
加强眼球集中注视能力,改善眼球跳跃不稳,是治疗注视障碍的良好活动。

(二十五)彩虹接龙——前庭、平衡、肢体动作、创意互动。

(二十六)颗粒大龙球同大龙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