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知识科普
![流感病毒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23f58d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a.png)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重要 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市场上的流感疫苗主要有全 病毒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 苗三种,每种疫苗的成分和适用
人群有所不同。
接种时机
流感疫苗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1月 接种,以在流感高发季节前产生足 够的免疫力。
接种禁忌
流感疫苗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种 ,对于一些人群,如对鸡蛋过敏的 人、孕妇、慢性疾病患者等,需要 谨慎接种或咨询医生。
02
减少与患病者的接触,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接种疫苗
03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患病风险。
05
流感病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 望
病毒变异与演变
病毒变异速度
流感病毒具有快速变异性,这使得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和困难。目前 ,病毒的变异主要分为抗原性和非抗原性两种,其中抗原性变异是导致流感疫 苗失效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药物种类
目前市场上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Tamiflu)和扎那米韦(Relenza)两种 ,对于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使用时机
流感抗病毒药物一般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注意事项
流感抗病毒药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对于一些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需 要谨慎使用或咨询医生。同时,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以保 证药物的效果。
治疗手段创新
目前,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流感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病毒的变异,现有的抗病 毒药物可能无法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因此,未来的治疗手段需要不断创新,以应 对病毒的抗药性。
国际合作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际合作
什么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危害-流感病毒属于危害等级
![什么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危害-流感病毒属于危害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d1387e3e83d049649b6658e1.png)
什么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危害|流感病毒属于危害等级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
那么你对流感病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流感病毒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流感病毒的介绍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它分为甲(A)、乙(B)、丙(C)三型,近年来才发现的牛流感病毒将归为丁(D)型。
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
这些疫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性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呼吸道症状。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可以进一步分为H1N1、H3N2、H5N1、H7N9等亚型(其中的H和N分别代表流感病毒两种表面糖蛋白)。
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
动物流感病毒通常不感染人,人流感病毒通常不感染动物,但是猪比较例外。
猪既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但它们主要感染的还是猪流感病毒。
少数动物流感病毒适应人后,可以引起人流感大流行。
流感病毒的病毒种类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也比较强,但是人们还没有发现乙型流感病毒引起过世界性大流行;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eb9ff6d9af45b307e97197f5.png)
流行性感冒病毒正粘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1)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1)人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形态结构: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
其结构由内而外分为三部分:①核心;②基质蛋白(M蛋白);③包膜。
血凝素(HA)能与鸡、豚鼠、人等的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简称血凝。
HA具有免疫原性,其相应抗体能抑制血凝现象和中和病毒,是主要保护性抗体。
2)人的流感病毒根据RNP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甲(A)、乙(B)、丙(C),三个型流感病毒。
甲型又HA(分H1~H13)和NA(分N1~N9)抗原性的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HnNn)。
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易发生变异。
其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变异幅度小,称抗原漂移。
另一种变异幅度大,称抗原转换。
3)禽流感病毒(AIV):AIV与人甲型流感病毒均为甲型流感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属。
AIV原本只感染禽类,随着病毒变异,相继发现H5N1、H9N2、H7N2及H7N3等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禽流感病毒仅能禽传人,尚未证明能人传人,但应警觉,提前防备。
(2)致病性和免疫性①致病性:甲(A)型流感病毒致病力强,且易变异,是甲(A)型流感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经飞沫传播,病毒仅在呼吸道局部增殖,一般不侵入血流。
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易继发感染导致肺炎。
②免疫性:病后对同型病毒有牢固的免疫力。
保护性特异性体液免疫包括呼吸道局部SIgA;血清特异性抗-HA为中和抗体;抗-NA不是中和抗体;抗-核蛋白(NP)可用于对流感病毒的分型。
流感病毒知识科普ppt课件
![流感病毒知识科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6854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流感疫苗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效果较好,对年轻人效 果相对较差。
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需要在每年秋季接种,错过接种时间可能影响预防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型,其 中仅A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大规模流行。
病毒结构与特点
结构
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分为8个 片段。
特点
具有宿主特异性,主要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一般不侵入血液;病毒表面含血凝 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通过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而侵入细胞。
新型疫苗的研发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提高 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降低接种成本。
06
流感病毒的认知误区 与澄清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
症状不同
流感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如高烧、肌肉 疼痛、咳嗽等。
传染性
流感的传染性比普通感冒强,病毒容易在人群中 传播。
病程不同
流感病程较长,可能需要数周才能恢复,而普通 感冒通常几天就能康复。
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 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和减 轻症状。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咳嗽、喉咙痛 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 药、祛痰药、镇咳药等。
预防并发症
对于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 等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 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如肺 炎等。
个人防护措施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勤洗手,特 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流感疫苗包括全病毒疫苗和亚单 位疫苗,全病毒疫苗包含所有流 感病毒株,而亚单位疫苗仅包含
病毒的部分成分。
接种人群
流感病毒基础的知识
![流感病毒基础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b1a46d2b160b4e777fcf0b.png)
流感的危害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潜伏期短、发病率高等特点,在儿童、老人及高危人群中的死亡率很高。
有数据表明,每年冬季流感爆发期会使全球人口近10%感染致病。
流感病毒简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是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病毒中的1科)粘病毒是指对人或某些动物红细胞表面的黏蛋白有亲和力的病毒。
正、副粘病毒的区分以其核酸是否分节段为标准,分节段者为正粘病毒,不分节段者为副粘病毒,正粘病毒科只有流感病毒一个种。
(一)形态与结构流感病毒具有多形态,一般为球形,也有的呈丝状或杆状,病毒直径为80-120nm。
流感病毒的结构主要包括内部的核心、衣壳(核衣壳)和外面的包膜(附图)。
Fig. (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 (Reference [22])1、核心(core)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分节段、负链单股RNA,称为分节段基因组(segmented genome)。
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核酸分为8个节段,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为7个节段。
每一基因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决定流感病毒的遗传特性。
第1~6基因节段分别编码RNA多聚酶(RNA polymerase)PB2、PB1、PA、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第7基因节段编码包膜蛋白,包括内膜基质蛋白(M1)和膜蛋白(M2);第8节段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NS1和NS2。
流感病毒各基因节段复制后,组装入子代病毒体中,但在组装过程中极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这是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出现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流感病毒传染周期
![流感病毒传染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f8aeea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0.png)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多重检测技术融合
结合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的优势,开发多重检测 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自动化检测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检测过程 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3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型生 物标志物,为流感病毒的检测和诊断提供更多选 择。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 力较低的人群。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4天,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 、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 现肺炎等并发症。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实验室检 查包括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方法。其中 ,核酸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目前流感病 毒感染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
目前已有多种流感疫苗可供选择,包括三价和四价疫苗等。
接种对象
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优先接种流感 疫苗。
接种效果
流感疫苗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同时减轻感 染后症状的严重程度。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防控措施有效性评估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 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 群免疫力,降低感染率和重症 率,从而缩短传染周期。
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 密集场所等,可以有效减少病 毒传播,缩短传染周期。
社会防控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如定期消 毒、通风换气、疫情监测等, 有助于控制病毒传播,缩短传 染周期。
流感病毒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流感病毒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182cb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2.png)
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与挑战
流感病毒的变异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容易产生新的变异株,导致疫苗失效或降低预防效果。因此 ,需要不断更新疫苗成分,以应对病毒变异带来的挑战。
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流感病毒可能会出现耐药性。这将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产 生威胁,需要不断研发新型药物来应对。
感染者的手部若接触了自己的口 、鼻或眼睛后再接触其他物品, 其他人再接触这些物品时也可能 被感染。
气溶胶传播
在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流 感病毒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 易感人群吸入后可被感染。
易感人群与传播速度
易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和身体虚 弱者是流感病毒的高发人群,因为他 们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毒。
05
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研究
通过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科学家们已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病毒的变异和进化机制。这有助于预测新发流 感的传播趋势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随着对流感病毒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发新的抗病毒药物,以对抗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目前已有一些新 型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治疗流感提供了更多选择。
传播速度
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与病毒的变异、 环境因素和人群免疫水平等多种因素 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流感病毒可以 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
03
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流感的症状与表现
发热
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通常会 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C至
40°C。
咳嗽
咳嗽是流感常见的症状之一, 通常为干咳或有少量痰液。
社会经济影响
流感病毒简介
![流感病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123b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6.png)
转录与翻译
病毒RNA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转录和翻译,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
脱壳
病毒核心颗粒在细胞内脱去外壳,暴露出其内部的RNA。
吸附
流感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将其吸附在细胞表面。
侵入
流感病毒通过宿主细胞表面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部,释放其核心颗粒。
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HA和NA会不断发生变异,导致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
针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周期和机制,研究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
新型抗病毒药物
研究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抗原变异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RNA会发生突变,导致病毒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
基因变异
流感病毒之间会发生基因重组,导致新的病毒亚型出现。
重组变异
流感病毒会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性,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抗性
流感病毒会通过变异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导致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
免疫抗性
03
CHAPTER
流感病毒的症状与影响
流感病毒的形态通常为球形或丝状,直径约为100纳米,具有多种表面结构,如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
根据病毒的表面结构,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流感病毒又可以根据其表面抗原的不同分为多个亚型,其中H1N1和H3N2是两种最为常见的亚型。
B型和C型流感病毒的变异相对较小,对人类的威胁也较小。
保持社交距离
通过监测流感疫情和病毒株变化,及时发出预警,指导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监测与预警
对疑似或确诊的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减少病毒传播和降低疾病影响。
与流感病毒有关的知识点
![与流感病毒有关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2305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6.png)
与流感病毒有关的知识点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也称为流行性感冒。
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最常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了解与流感病毒有关的一些知识点。
1.流感病毒的分类和特点–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其中甲型又分为不同的亚型,如H1N1、H3N2等。
–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这是导致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出现新的流行株的原因之一。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很容易通过吸入病毒颗粒而感染流感。
2.流感症状–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流鼻涕、乏力和全身不适等。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状更加严重,患者往往需要卧床休息几天才能恢复。
3.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年,根据病毒的变异情况,制定相应的疫苗以保护人们免受最新的流行株的侵害。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例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飞沫等。
4.流感的治疗–对于大多数流感病例,休息和自我管理是治疗流感的主要方法。
患者应该多喝水、适当休息,以帮助身体抵抗病毒。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并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5.流感的并发症–流感并发症是流感感染的严重后果之一。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和脑炎等。
–对于高危人群,流感的并发症可能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6.流感病毒的传播和防控策略–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过于密切的接触等可以帮助减少病毒的传播。
–当流感大流行时,政府和卫生部门通常会采取措施来控制疫情,如宣布紧急状态、关闭学校和公共场所等。
总结: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
了解流感病毒的分类、特点、症状、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流感侵害的重要途径。
流感病毒简介PPT课件
![流感病毒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e4515f89eb172dec63b762.png)
.
21
麻疹临床表现
发热 畏光、流泪 口腔粘膜出现柯氏斑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
22
冠状病毒
属冠状病毒科 包括人冠状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毒、鼠肝炎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衰竭综合症(SARS)是 新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23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多形性,单股正链RNA,有包 膜,病毒外形呈日冕状 抵抗力 :较弱,对湿热、脂溶剂、消毒 剂敏感
以时认 预,为 见禽, 的流当 变感发 异病生 ,毒下
.
14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
禽流感在家禽中以鸡和火鸡及某些野禽 的易感性最高 一般认为带毒的候鸟使禽流感病毒成世 界性传播 人可通过与病禽接触而感染
.
15
禽流感病毒正 在攻击健康人 细胞
.
16
.
17
.
18
.
19
.
20
麻疹病毒
属副粘病毒科 球形病毒,单股RNA,有包膜 只有一个血清型 在细胞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经呼吸道传播,引起麻疹 严重的并发症--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病后免疫力牢固 接种麻疹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8个月、7岁) 丙种球蛋白可进行紧急预防
呼吸道病毒
种类 正粘病毒: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风疹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
1
流行性感冒病毒
属正粘病毒科 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流感的大流行
.
2
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球形;属RNA病毒;有包膜
核心:RNA(分阶段)、核蛋白、 RNA聚合酶
结构
.
12
禽流感病毒
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d1b0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f.png)
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助产专业资源库
免疫性
病毒感染后可出现抗HA抗体和抗NA抗体。 中和抗体(抗HA抗体)能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 力,但对不同亚型和新亚型无免疫保护作用。 抗NA抗体可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阻止病毒在细胞间扩散。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在流感暴发流行时,根据典型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微生物学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和分型,监测新变异株的出现。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麻疹病毒 •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
随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 4天后消退,脱屑。病愈后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麻疹病毒
麻疹的并发症
• 呼吸道并发症:最为常见的肺炎(4%)、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1/1000 000)
HA和NA的抗原性易于发生变异。 ● 抗原漂移:点突变,幅度小(量变)→ 中、小型流行 ● 抗原转换:基因重组,幅度大(质变)→ 世界性大流行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感染动物。 ●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 ●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
助产专业资源库
助产专业资源库
单负链RNA
呼吸道感染
单正链RNA
普通感冒、消化道感染
双链DNA
呼吸道感染、肠炎
单正链RNA
普通感冒
双链RNA
呼吸道/肠道感染
单负链RNA
呼吸道感染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呈球形或丝状。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包膜。
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测
![流感病毒及实验室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a92f0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3.png)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流感病毒概述 •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实验室检测流程与规范 •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 流感病毒的防治与未来展望 • 相关案例分析
01
流感病毒概述
Chapter
病毒类型与特点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具有包膜、分节段和基因组 等特点。
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甲 、乙、丙三型,每型又根据病毒的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 亚型。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具有高变异性,易引起病 毒株的变异和流行。
03
对于流感患者,应 及时隔离和治疗, 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
04
针对易感人群和高 危人群,可采取抗 病毒药物预防和治 疗。
02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Chapter
抗原检测
01
02
03
直接免疫荧光法
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荧光 素,直接检测样本中的流 感病毒抗原。
间接免疫荧光法
将样本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再与荧光素标记的抗抗 体结合,检测流感病毒抗 原。
规范操作
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范进行 ,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病毒感染或 实验室事故。
04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Chapter
病毒变异类型与特点
抗原性变异
导致病毒的表面抗原结构发生变 化,从而产生新的病毒株。这种 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并可 能导致病毒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
和攻击。
宿主适应性变异
使病毒能够在不同的宿主环境中 生存和传播。这种变异通常涉及 到病毒的基因组中的多个位点, 并可能导致病毒对特定宿主产生
更强的致病性。
耐药性变异
使病毒对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产生 抵抗力。这种变异通常是由于病 毒基因组中的突变积累所致,并 可能导致病毒对多种药物产生耐
流感病毒阅读理解附答案
![流感病毒阅读理解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593f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4.png)
流感病毒阅读理解附答案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那么关于流感病毒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流感病毒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流感病毒》阅读材料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是突出其表面的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
在流感病毒所有发生突变的部分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突变最快。
这令免疫系统跟不上步伐。
决不是所有的病毒抗原——哪怕是所有RNA病毒的抗原——都突变得那么快。
麻疹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突变的其他部分在变,只有抗原岿然不动(最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统识别为麻疹病毒抗原的那部分所承担的功能是病毒自身不可或缺的,如果它的结构变了,麻疹病毒就无法存活)。
因此,人只要患过一次麻疹,一般就可对其终身免疫。
然而,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却能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千变万化。
它们的突变使其能避开免疫系统而未令病毒遭到破坏。
事实上,它们突变得太快了,即使在一次流行中,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都经常在变。
有时突变所导致的变化很小,使得免疫系统仍然能够识别它们并与之结合,从而轻易避免同种病毒的二次感染。
但有时突变显著改变了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的形状,于是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
与旧结构完美结合的抗体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结构了。
这种经常发生的现象被称为“抗原漂移”。
当抗原漂移出现时,病毒就能在人体获得立足点,即使那人的免疫系统已有了能结合以往形态抗原的抗体。
显然,变化越大,免疫系统应答的效力就越低。
为了理解“抗原漂移”的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橄榄球运动员,身着白短裤、绿衬衣、镶有绿色V字的白色头盔。
免疫系统能识别这种运动服并攻击它。
如果运动服稍作改变——如在白短裤上加一条绿色条纹而其他不变,免疫系统还是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出该病毒。
但若运动服由绿衬衣白短裤变成了白衬衣绿短裤,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容易识别了。
抗原漂移引发流行病。
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33年间就出现了19种不同的已鉴定的流行病——平均每两年就有一种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变异幅度大属质变,即病毒株表面抗原结构 发生变异,或者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 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出现新亚型,由 于人群对变异病毒株缺少免疫力而容易引起流感 的大流行。
Antigenic drift and antigenic shift
复习
• 病毒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Q:什么是H7N9?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概
述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 病毒科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 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 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 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 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H1N1 haemagglutinin "H"
neuraminidase "N"
H1N1
drift
low affinity = partial immunity
shift
high affinity = immunity
H5N1
no recognition
= no immunity
(三)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能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 殖。增殖的病毒游离于羊水或尿囊液中, 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即可检出。
5.变异性
• 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
• 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1908年,Calmette和Guerin 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在含甘油、胆汁、马 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 毒活疫苗株,用于预防结核病。
• 耐药性变异:
–耐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株日益增 多
表面 抗原
甲型流感病毒再区分为若干亚型
Q: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有哪些形式?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即一个亚型范围内的变
异。一般认为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
择所造成,引起局部中、小流行。
(二)致病过程
致病性
病毒
飞沫
(二)致病过程
病毒 飞沫
致病性
(二)致病过程
柱状上皮 飞沫 病毒
致病性
内毒素样 物质
血
全身症状
(二)致病过程
飞沫
致病性
内毒素样 物质
病毒
细胞变性、 坏死、脱落
血
全身症状
(三)常见症状
致病性
•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重) • 上炎:鼻塞、咽痛、咳嗽(轻)
(四)抵抗力
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 分钟即可使病毒灭活。室温下传染性很快 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70℃ 以下或冻干后能长期存活。病毒对干燥、 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等化 学药物也很敏感。
二、致病性
(一)传染源、传播方式、潜伏期
• 传染源Source 急性感染者 • 传播方式Spread 飞沫或污染物 • 潜伏期Incubation 1-3 days.
抗酸性是分枝杆菌属的重要染色特征,是鉴别细菌的 重要指标
2.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 • 生长缓慢 • 营养要求高 罗氏培养基:乳白色或米黄色,干燥、 表面粗糙呈颗粒样或菜花状菌落。
3.生化反应
• 不发酵糖类 • 耐热触酶试验: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4.抵抗力
四怕: • 怕湿热 • 怕紫外线 • 怕乙醇 • 怕抗痨药物 四不怕: 不怕干燥 不怕酸碱 不怕碱性染料 不怕青霉素
(四)并发症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 心肺功能异常者
• 1. 肺炎(合并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2.其他病毒的双重感染, eg. (腺病毒)
(五)免疫性:感染后获得对同型V免 疫力
三、防治原则
1、建立流感检测站,及时发现与隔离病人 2、预防接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亚单位疫苗,70% protection. 3、治疗:金刚烷胺 对预防病毒的穿入和脱壳有一定帮助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 脂质: 磷脂 索状因子 硫酸脑苷脂 蜡质 D 2. 蛋白质 3. 多糖:荚膜
1. 脂质:
• 磷脂:能促进单核细胞增生,增强菌体蛋白质的 致敏作用,抑制蛋白酶对病灶组织的溶解,形成 干酪样坏死;使炎症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 皮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 • 索状因子: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 • 蜡质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 超敏反应。
神经氨酸酶(NA)
糖蛋白,四聚体,蘑菇状。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表面抗原:易变异,划分亚型的依据。
Q:流感病毒根据什么划分型和亚型?
人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H1-H16、N1-N9)
(二)分型与变异
内部 抗原 核蛋白(NP) 基质蛋白(MP) HA NA
型特异性,将流感病毒分 为甲、乙、丙三型。
板 蓝 根 大 青 叶
思 考 题:
• 哪些方法可以灭活流感病毒? • 目前甲型H7N9型流感的进展情况,我们能采取
什么有效措施应对?
结核分枝杆菌
(M. tuberculosis)
• 分枝杆菌属的主要特点:
–直或微弯曲,分枝状生长
–G+,但不易着色: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又称抗酸杆菌 (acid-fast bacilli)
• 硫酸脑苷脂:使细菌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20世纪5次大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易发 1900、1918、1957、1968、1977
生变异造成世界 性大流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二)分型与变异
(三)培养特性
(四)抵抗力
(一)形态与结构
1、形 态
2、结 构
核衣壳、包膜
血凝素(HA)
糖蛋白,三聚体,柱状。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表面抗原:易变异,划分亚型的依据。
常用抗酸染色鉴定,呈抗酸染色阳性
• 分枝杆菌属细菌种类繁多,可分为:
–结核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 细长,稍有弯曲
• 分枝状排列或聚集成团
• 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
齐-尼(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 • 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 • 再用3%盐酸酒精脱色 • 然后用美蓝复染 结果:分枝杆菌呈红色 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