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支出与国民总收入实证分析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研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考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物价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社会保障和恩格尔系数几个因素对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为了避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PSS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而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和消费支出成正比,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支出成反比。
【关键词】消费支出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藏旭恒(1994年)的研究,从1952年到1978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0.95以上。
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是非常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
本文研究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95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
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1,人均GD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人均GDP 越高,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人均GDP越低,表示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般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
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收入主要用于收费和储蓄,因此,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我们小组选取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序时数据来量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这一影响因素。
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
是非 平稳 的 , 而其 d阶差 分是 平稳 的 ;2 存 在 一个 ()
非零 常数 p, 得 Y 一[ I0 , X
此外 , 如果 x , Y 是单整的 , 为了检验两变量是
否为 协整 , n l Ga gr 17 Eg e和 rn e 于 9 8年提 出两 步检验
居 民消 费 需 求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本 文 以 山东 省 为
期 消费 函数 。 4 Moii i . dga 的终 身收 入 消费 函数 , 收入 之 外 ln 在
引入 了储 蓄存 量 W 的概念 。
例, 用协 整 的方法 探 讨 城镇 居 民消 费 与收 入 之 间 是 否存 在长 期 、 定 的均衡 关 系 。 稳 消 费理 论 是 凯 恩斯 宏 观 经 济学 的基 石 , 是 现 也 代宏 观经 济分析 的研究 热点 。 消费 函数则 是 消费 理
21 00年 9月
山
东
经
济
Sp 2 0 e ., 01 Ge .1 0 No 5 n 6 .
总 10期 6
第 5期
S HAND0NG EC0NOMY
山东 省 城 镇 居 民可 支 配 收 入 与 消 费 支 出 的 实证 研 究
王 娜 张 磊
( 鲁东大学商学 院 , 山东 烟 台 24 2 ) 6 0 5
来, 扩大 内需成 为 国 民经 济 重 要 发展 方 向 。因 此 对 居 民消费行 为的研 究 有 助 于 了解 国 内的 消 费 内情 ,
对进 一步缓 解 国 内市 场 需 求 不 足有 着积 极 的作 用 。
若 以 时间 t 参 数 , 据 横 截 面数 据 可得 线 性 消 费 为 根 函数 。于是 以 t 指 标 , 到 一个 消 费 函数 族 。其 为 得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以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为基础,引入能源消费、就业人数、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FDI)等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些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利用从1985到2001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关键词:GDP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Eviews一、问题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探索和争论的热点,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经典理论,我们建立以GDP为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引入能源消费、就业人数、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解释变量,对GDP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试图揭示这几个解释变量对GDP的影响程度。
二、样本数据选取及模型设定:回归模型设立如下:Y=β0+β1X1 +β2X2+β3X3+β4 X4 +β5X5+β6X6+UY--------国内生产总值GDPX1-----能源消费X2-----就业人数X3-----居民消费水平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5-----进出口贸易总额X6-----外商直接投资(FDI)U------随机扰动项β1、β2、β3、β4、β5、β6为待估参数。
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具体数据(现价计算)见表一:表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参数的初步估计与检验将第一个模型的样本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得到输出结果如下:表2:Ŷ=-13277.72+0.052743X1+0.133846X2+18.57620X3+0.377243X4+0.169706X5+0.002222X6=2R 0.999741, =2R 0.999539, F=4955.607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很高,F 值很大,但在显著性水平05.0=α下,很多项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因此回归方程不能投入使用;该模型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基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
基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作者:孙启萌胡珊珊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析疑初次分配的概念,了解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构成,评析由此对居民消费需求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改善居民收入的方式方法,进而优化收入分配,促进居民个人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收入分配;个人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措施一、前言近期以来,居民消费需求不旺的问题正在被社会个阶层人士所关注。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相互影响怎样?在经济理论界众说纷纭。
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主体析疑初次分配通常也被称之为功能性分配,主要是指收入被划分为来自劳动(人力的资本、财富或资产)的收入和来自财产(非人力的资本、财富或资产)的收入。
在国民总收入初次分配的概念中,主要指国民总收入在被分配过程中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2.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析疑。
在初次分配领域,是存在分配的主体问题的,主体不同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而关于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分配主体问题,在理论界一致公认为是:市场。
而“市场”作为分配主体首先是按照效率原则,其次是按照经济公平的原则进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它的目标是做到经济公平,它体现的关系是基础性分配关系。
2.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源。
首先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和基础就是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结构决定了社会最终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
如果没有抓住初次分配的关键所在,那么将会在后续的分配中决定和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由此可以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如果没有做到公平、公正,那么将会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从而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振。
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民币24565元是2012年全国城镇个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于个人的工作、工作补助等薪酬收入,由此证明我国大部分人员的最基本生活费用来源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影响因素 多 信息不 明确。针对该系统的 购 房 者 带 来 了极 大 的经 济 压 力 。 二 、我国居 民消费增长的关色关联分析
灰 色 关 联 分析 是 我 国著 名 学者 邓 聚 龙 教 授提 出 的灰 色 系统 理
特 点 本 文运 用 灰 色 关联 分 析 方 法 对 影 响 我 国 居 民消 费增 长 的 因 素进 行定 量 研 究 。
人 ,仅 占应保 人 数 的极 小 比例 。未 来 预期 的不 确 定 降 低 了居 民 的
居 民储蓄
l
116 .4 6
1 5 . l 3
1 17 0 6
18 .54
212 .95
消费信心 , 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 , 20 年底 ,城 乡居民储蓄存 至 05
2 政府消费不足 ,加重 了居民的生活负担 ,增加了居民未来 得 到数 据 如 下 : .
经费 占教育经费的比重由1 9 的8 % 下降到 20 年的6 7 , 1 45 9 04 1 % 而个人负担 的学杂费 占教育经费的比重却由 19 年的4 4 上升 1 9 % 到 20 0 4年的 1 0 。医疗方面 ,国家卫生事 业费占财政支出的 66 8 / 0 比例由 八五 期间的 2 3% 下降到 十五 期间的 1 6 , 7 6 % 仅 占卫生总费用的 1 % , 而个人 则负担 了总费用的 5 0 。 7 3 6 6 / 0 ( 社会保 障体 系不 完善 ,居 民预期 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 。 2) 20 0 6年底 ,我 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 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个人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分析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时间:2013年11月10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消费关系简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居民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而国外进口需求的恢复不尽如人意,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降低,以往靠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均GDP 、人均消费、实证分析、协整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978年的141.7倍。
国民收入也大约增长了141倍。
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增大大约1.8倍。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甘肃省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 ) 四 实证 结 果 解 析
从表中各期边际消费倾向的回归值以及图中甘肃城镇
居 民边 际 消费 倾 向 曲线 走 势可 以看 出甘 肃城 镇 居 民的边 际消费倾 向变化特点大致 可以分为 以下两 个阶段: 1 90 以前 ,甘肃省城镇居 民的边际消 费倾 向总体 .9年 1 高水平 , 呈先 递增 后递减 变化 。这种 变化趋 势与我 国的经 济改革 背景密不 可分 。17 年我 国实行 改革 开放 战略 , 98 经 济体制 由计划 经济 向市场经 济转 型 , 而计划 经济体 制下 的 居 民收入 普遍 低 水平 ,人 们 的消 费大 多只 限于 生活 必需 品, 边际消费倾 向很 高 , 肃省亦是如此 。而随着商 品经 济 甘 的发展 , 可供 居 民消 费 的商 品得 到较 大丰 富 , 同时居 民的 收入水 平提 高 ,加之 城镇居 民消 费意识 往往有超 前性 , 因 此城镇 居 民边 际消 费倾 向与改革 开放前 相 比进 一步上 升 。 然而 , 费需 求 的上升 , 消 推动 了物 价水平 的整体上涨 ,0 2 世 纪 8 年代 就发生 了三 次通货膨 胀 。由于 当时 的市 场发 育 0 很不成 熟 ,物 价指数 的变 动带来 边际消 费倾 向的起伏 , 但 这 时期 的消 费仍是 生存性 消费 , 以边 际消费倾 向总体 水 所 平处于 较高值 。 219 年 以来 ,甘肃省城镇 居民边际消费倾 向总体 呈 . 1 9 下 降趋 势。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规律可 以部分地解释这种 下 降趋 势 , 但考 虑到甘肃 省改革 开放 进程 中的诸 多具体影 响 因素 , 文认 为导致甘 肃省城 镇居 民边 际消费倾 向下 降的 本 原 因还有 以下两个 方 面 :一是居 民收入 差距 的不 断扩大 。 甘肃 省 的收 入差距 近些 年来一直 较大 , 并且 还有继 续扩 大 的趋 势 。甘肃省城镇 居民收人 的基尼 系数近些年来 呈不断 上 的趋 势 ,从 19 年 的 016 至 20 年 的 0 30 城 97 . 1 8 08 . 1, 3 镇居 民收入分配 的差距一直在不 断扩大 。国民收入分 配不 公, 一方 面将 使得 大量 货 币财 富积 累在 少数 人手 中 , 部 大 分 居 民可 支配 收入 则较 低 ,从 而带来 整体 消 费率 的低 水 平; 另一 方面 , 收入 阶层边 际消费倾 向低 , 富过 多的集 高 财 中在高收入 阶层 也会带来总体边 际消费倾 向的低下 。二是
广东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
、
引言
当前 , 在中 国经济经历 了 3 年高速增长之后 , 0 以往主要依赖 于投资 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 长模式 , 面对着 国际金融危机的 冲击和其 自身发展 过程 中所产生 的产能过剩 、 经济结构失衡 、 资源消耗过度 、 态环境 恶化 生 等问题 的困扰 , 已经越来越难 以持续 。因此 , 如何转变经济增 长模式 , 扩 大 内需 , 强最 终消费的增 长对整 体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 用 , 增 正成 为摆 在 全 国面前的一项 重大课题。最终 消费 由政府 消费和居 民消费两部分构 成 , 中居 民消费一般 占到 7 %~ 0 是 消费的主要方面 可见。 其 0 8 %, 提高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要着力提高居 民消费 的增 长速度 。 广东 省作为 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现今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 的经济 大省 , 其 经济发展轨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意义。 本文 因而采用 18 ~ 0 9年的相 9 9 20 关数据 , 分析 了居民消费对广东省经 济增长 的影响作用 , 并对 当前制 约 广东省居 民消费增长 的主要 因素进行 了探究 , 二 、 民消费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居 1 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 的变化趋势 。从 《 .居 广东统计 年鉴 2o) o 9 中取得相关数据 , 计算得出 18 9 9~20 0 8年广东省居 民消 费总额 占 按 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 , 观察其变化趋势 。 可见 , 除某些 年份 有所反弹外 ,整体上 1 8 9 9~20 0 8年间广东省居民消 费总额 占地 区生产 总值 的比重 呈下降趋势 ( 18 年时 的 5 . %下降 到 2 0 年 时仪有 从 99 51 6 08 3 . %)这表明居 民消费增 长速 度低 于整体经 济的增 长速度。 88 , 2 2 .居 民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居 民消 费对 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的贡献率 . 是指居民消费增量 占地区生产总值增 量的 比重 。观察 19 ~ 0 8 9 0 20 年广东省居 民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的贡献 率及其 变化趋 势 , 逐年来看 , 由于影响居 民消费对地 区生 产总值增 长贡 献率 大小的因索较 为复杂 ,9 0—20 19 0 8年间 广东省 居民消 费对 地 区生 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各年波动较大 为分析贡献率变动的整体趋势 , 将 19 9 0~2 0 0 8年分 为 19 9 0~19 9 9年 和 20 00~2 0 0 8年两个 阶段 ,分 别计 算 这两个 阶段 居 民消 费对地 区生产 总值增 长 贡献率 的平 均值 ,得 出 19 ~19 年 问广东省居民消费对地 区生 产总值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为 90 99 4 . %,而 2 0 2 0 23 2 0 0~ 0 8年 间的 平均 贡献 率 为 3 .1 5 %,可 见整 体 上 8 19 ~ 0 8 9 0 2 0 年问广 东省 居民消费对地 区生 产总值增 长的贡献率垡 下降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研究_实证分析模板
论文摘要:如何启动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正确把握居民的消费结构,了解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各项因素,对正确制定消费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选择一些影响消费结构的变量,包括社会保障水平、受教育水平、技术进步、利率、人口结构、城市化水平,并对它们进行量化;接着分析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现实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消费结构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前言1.1研究背景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近来,外部需求下降,过去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20%的出口部门面临严峻的收缩局面,实体经济运行规模出现萎缩。
从数据来看,中国已随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经济增速放缓。
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为9%,低于市场预期的9.7%,主要体现在出口与房地产两架引擎同时放缓。
图12006年1月-2009年6月GDP走势图为了弥补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宏观政策将着力于扩大内需,而在扩大国内需求的构成中,扩大消费尤其重要。
若想增加消费,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久的增长,就必须对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特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1.2消费结构概念的界定本文中的消费结构是指以货币表示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与用品、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杂项开支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关系。
2消费结构影响因素2.1社会保障水平(Thelevelofsocialsecurity,SS)居民消费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不仅减少了即期消费支出,而且会抑制消费结构的升级,致使消费结构中应有的一些消费需求热点无法显现。
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能够促使居民增加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从而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启动多元消费市场。
本文以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作为社会保障水平的测算。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来。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升,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1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3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9%和9.6%。
这表明,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得到了提高,消费水平自然也随之上升。
其次,从居民消费结构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向服务类消费转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食品和衣着三大类消费品的比重从2008年的69.7%下降至45.3%,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娱乐和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品的比重由30.3%上升至54.7%。
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增强了对服务类消费的需求。
再次,从居民消费品质上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品质稳步提高。
以汽车消费为例,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为2569.5万辆,较上年增长3.3%。
这表明,我国居民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在增加。
此外,在其他消费品方面,我国居民对于品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最后,从居民消费群体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群体日益多元化。
例如,70后、80后、90后和0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在消费方面的需求和口味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城乡居民、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教育水平等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在制定相关消费政策时,需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状况正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正在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类消费,同时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多元化。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加强消费品质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介绍
经济周期分析
1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和变化
2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3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政策应对
4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经济周期的未来走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国际经济关系分析
国际贸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以分析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挑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谢谢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模型假设过于简化:现实经济环境复杂,模型难以完全反映实际情况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可能影响理论的准确性
政策实施效果: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与理论预测不符,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
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与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
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
宏观经济政策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系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投资:企业投资于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行为,影响国民收入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的差额,影响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与就业
01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关系: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
03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国民收入和就业
02
国民收入与就业的平衡:国民收入与就业需要保持平衡,避免失业和通货膨胀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浙江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献综述]毕业论⽂⽂献综述统计学浙江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前⾔部分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发展最迅速的省份之⼀。
改⾰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成就,每个地区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
社会再⽣产中⽣产是起点,分配和交换是纽带,消费是⽬的。
党的⼗七⼤报告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协调拉动转变。
提⾼我省居民消费⽔平,扩⼤消费市场,有利于加快转变全省经济发展⽅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写作的⽬的就是希望通过计量的协整检验⽅法来分析浙江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找出提⾼居民消费⽔平的⽅法,进⽽促进浙江省的经济发展。
协整检验:在现实经济中的时间系列通常是⾮平稳的,我们可以对它进⾏差分把它变平稳,但这样会让我们失去总量的长期信息,⽽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来说⼜是必要的,所以⽤协整来解决此问题。
综述范围:本⽂通过运⽤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对浙江省的各个市或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居民消费情况进⾏综合评述与研究,并选取多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利⽤计量的相关检验⽅法(E-G两步法、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来得出相关结论,根据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
⼆、主题部分历史背景: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
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消费拉动作⽤在⼀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低。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11级统计学一班张乾坤0027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消费形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加上来,才能真正实现惠国惠民国策。
凯恩斯认为,短期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
但是大家都知道,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
尤其在短期内,有时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负数,即收入增加时消费反而减少,收入减少时消费反而增加;有时边际消费倾向会大于1,即消费增加额大于收入增加额。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
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客观的诸多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社会的消费量取决于期居民的收入数量、客观环境及社会成员的主管需求、心理倾向和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等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人性的心理特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这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
本文利用1990年—2009的二十年数据,选取了居民可支配收入、CPI、税率、GDP四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旨在说明其中的相互关系,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消费收入CPI EViews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
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综述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货币通论》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理论观点是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是由其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林红菊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3期要:本文在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5 共35 年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 统计软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长期上将增长0.412%,短期上增长0.4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长期上将增长0.781%,短期上增长0.716%。
关键词:消费水平;平稳及协整;误差修正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010-02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很多,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物价指数、GDP 增长速率、利率水平等。
通过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等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1978 年-2012 年35 年间的相关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1978=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包括平稳性、协整、误差修正等方面的研究。
一、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一) 被解释变量定义过程由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405 元,2016 年已经上升为29295 元。
居民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
经济扩张时期,居民收入稳定,GDP 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水平较高。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研究。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关系分析
个人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分析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经济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时间:2013年11月10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消费关系简析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从而以提高国民经济为出发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居民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而国外进口需求的恢复不尽如人意,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降低,以往靠出口拉动GDP快速增长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探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均GDP 、人均消费、实证分析、协整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加,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1978年的141.7倍。
国民收入也大约增长了141倍。
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行各业都发展势头良好。
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增大大约1.8倍。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
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大,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实践为基、理论为凭、着眼决策、科学求证——《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理论与实证》评介
收 概 的 础 ,统 析 决 居 入 念 基 上系 分 了 定
曾_ 的宏 观 和 微 观 因 素 , 长 阐述 了 居 民 收 入 圣济 协 调 增 长 的 互 动 机 理 ; 过 建 立 企 通 和个 人 三 部 门 的 经 济增 长 模 型 , 理 论 从 r居 民 收 入 与 经 济 增 长 协 调 的 标 准 , 通 并
可 续增长和 会和 持 社 谐稳定 如 升 大 应 响 入 配 况 结 而 入 } 。 何在 四 效 影 收 分 状 和 构, 收 分
i ”时 期 制 定 出 台 有 针 对 性 的 政 策 措 施 , 配则 通过 消 费需 求 、 资约 束 、 会 稳 定 三 项 机 投 社
大势 、 和会员间入 反用经增, 总、 、 性 国乡 域 业社成之收 制作于济长 其量 率 续产 l 趋区 城、 行 对 效持
第 章选 美 日韩 典 国 ,较 } 五 ,取 、 、 等 型 家 比 国
外 促 进居 民收 入与 国 民经济协 调 增长 的现状 、 调 节 措 施 及 经 验 , 结 居 民 收 入 与 国 民 经 济 协 调 增 总 长的基 本趋 势 和规律 , 我 国的改 革 提供 经 验借 为 鉴 和有 益启 示 。
增 ” 在远 期 “ 、 同步 协调 ”的“ 三步 走 ” 战略 构想 。
I
一 主要说明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 在妥善处理“ 章, 增长” 共享”市场与政府、 与“ 、 宏观
l
l
●
_
}
缠所研 季考 2 1 02年第 3 期 ( 6 总第 25 4 2期)
l
的 良性 循 环 和 互 动 。 本 书 在 研 究 上 有 以 下 四个 特 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消费支出与国民总收入实证分析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消费结构的升级,将带动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可靠支撑。
另外,服务业也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转折点,中国经济将因此向高一级形态迈进。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居民家庭和个人作为一个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经济单位,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起点和归宿。
居民家庭消费行为、消费决策,形成消费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冷暖;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和产品构成有最终的影响,尽管从静态和短期看,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但从动态和长远看,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
因此,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及其消费结构决定了宏观经济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当前在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总体上从小康型进入富裕型的社会环境下,居民家庭经济的经济总量规模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相提并论的国民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缺口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主要变量之一。
本文旨在对1985-2009年我国城镇年人均工资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字:计量经济学居民消费居民收入一、问题的提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连续多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了6.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程度的大幅度提高。
据统计2006年,全国平均工资收入为21001元,而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50%-60%,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70%的水平。
最近一期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到2008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由97.3降到了93.4,消费者满意指数也由93.3降到了90.0,中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逐步提高,但为何消费水平还是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消费和工资收入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还有哪些因素也在影响着消费水平?90年代中期以来,短缺经济现象在我国基本消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少见,供过于求的商品不断增加,价格开始出现持续下降。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其消费对农村居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特征,对拓宽消费品市场渠道,确定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人民的消费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根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描述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尼系数比较适中,从此角度看,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
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但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如体制内平均主义分配倾向仍较严重,同时,不少单位工资外收入失控,少数行业存在着垄断分配不公,通过捞取非法收入暴富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行业、企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等。
这些现象和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应尽快加以解决。
因此,从统计实证的角度探索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数量关系和数量规律,寻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途径和对策,可以为党的政策制度和出台相关经济政策促进消费结构优化,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关于工资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关系的问题,国内外科学均作过类似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献不少其中具有代表的是:(一)从国外研究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虽然没有对于消费需求的系统研究,但从他的经济危机理论里,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他对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的看法。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2.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构造了消费函数,并且第一次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即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定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凯恩斯认为消费是实际收入的稳函数,他在文章中指出“……采取大胆果断的步骤,即以收入再分配或其它办法来刺激消费倾向”。
“真正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或其它方法来提高消费倾向,从而使维持一定水平的就业量所需要的现行投资量具有较小的数值”。
3.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于1949年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是相对决定的,受到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
消费与收入长时期维持在一个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曲线是出自零点的直线;但短期函数曲线是有正截距的曲线。
杜森贝利在他的相对收入假说中,提出了两种效应,即“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
4.勃兰德理论:勃兰德理论是在持久收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
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勃兰德(Brinder,1975)认为在持久收入假说下,消费者除了有生命周期储蓄,还有用于遗赠的储蓄,即遗赠储蓄。
(二)从国内研究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1.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研究:杨天宇在《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一书中认为,收入分配会影响有效需求。
他把全体消费者分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
杨天宇和林岗通过对我国城镇各阶层的消费行为的分析,构建了以收入分配为基础的消费函数, 即C=α十aβ1Y十bβ2Y十cβ3Y ,并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计量验证。
2.收入分配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李伟对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具体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在各种消费品上的差别,由此得出结论:可以调整和实施不同收入等级的不同消费政策。
王宇通过对北京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收入分配因素对北京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影响。
3.罗良文在《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消费需求》里的实证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相当一部分城镇工业品无法实现消费,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4.杨明媚、李华林对湖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影晌作了实证分析。
他将不同收入等级的收入水平与消费建立了八个模型。
通过对模型做计量分析,结果检验可知收入等级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处于不同收人等级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很大。
本文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拟从收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角度主要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二者的数量关系和规律从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数据采集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应是能够度量收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的指标。
在收入指标和消费倾向的选择上,我们所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所设模型的样本容量为30个左右。
年X职工平均Y1(食品支Y2(衣Y3( 居份工资出) 着) 住)19851148 351.72 98.04 32.23 19902140 693.77 170.9 60.86 19945012 1422.49 390.38 193.1619 95 5500 1766.02479.20|250.1819966210 1904.71 527.95 300.85 19976470 1942.59 520.91 358.64 19987479 1926.89 480.86 408.39 19998346 1932.1 482.37 453.99 20009371 1958.31 500.46 500.49 200110870 2014.02 533.66 547.96 20026078.45 2245.76 576.9 632.11 200314040 2416.92 637.73 699.39 200416024 2709.6 686.79 733.53 200518364 2914.39 800.51 808.66 200621001 3111.92 901.78 904.19 200724932 3628.03 1042 982.2820 08 29229 4259.811165.911145.41200932736 4478.54 1284.2 1228.91年份Y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Y5(医疗保健)Y6(交通通信)Y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98557.87 16.71 14.39 55.01 1990108.45 25.67 40.51 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