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活动《变魔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活动《变魔术》含反思一、活动主题变魔术二、活动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激发幼儿对数学的爱好,提高其数学本领;培育幼儿动手本领,磨练其察看力、注意力和思维本领。
三、活动准备1.魔术笔、魔术纸牌、魔方等;2.提前准备好魔术器材;3.庭院内空旷的区域和较高的表演平台。
四、活动流程1.魔术入门老师示范使用魔术笔进行简单的魔术表演,激发幼儿的爱好。
2.幻觉手指老师要求幼儿伸出右手,拇指向下,其余四指弯曲,然后向上翻转手腕,然后立刻再翻回来,此时拇指就可以看到指腹上的针眼。
老师要求幼儿找到右手的针眼,然后让幼儿轻轻按压针眼,在按上去的瞬间,快速移开手中的另一支笔,幼儿感到手中的笔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3.灵敏的耳朵老师和幼儿坐着或站着,老师手里拿一只魔术笔,在幼儿身后轻轻地移动笔身,让幼儿听到声音,然后问幼儿声音来自哪儿。
幼儿可以捂住眼睛,试着把声音定位到某个位置,这个游戏可以磨练幼儿的听感觉,让幼儿注意细节,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
4.信任本身的眼睛老师卡住一个球,让幼儿看一看球落到哪一只手里,但却总不落在幼儿估计的手上。
老师建议幼儿信任本身的眼睛,再去找找球。
5.变魔术老师用魔术纸牌向幼儿演示基本的扑克变魔术,比如扑克转移、氵三的魔法等。
然后,老师可以抽象化这些扑克变魔术,用幼儿本身的数学学问和想象力创造本身的数学魔法。
例如:幼儿本身创造的魔术,让其他同学个数变多或变少,或者让其他同学身高变矮或变高等。
五、反思通过本次变魔术活动,幼儿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爱好,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本领。
而且这个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和智力都有很好的磨练,让幼儿动手动脑、磨练察看力和思维本领等,有利于幼儿的全面进展。
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当注意探究更多体验性质高、趣味性强的活动方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和本领。
同时也要关注每位幼儿,在相像的活动中应当把握好幼儿的天性和爱好,保证其在活动过程中的欢乐感受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变魔术”活动。
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并学会区分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识别它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魔术道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
2. 学具:彩泥、剪刀、胶棒、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魔术师,展示一个神奇的魔术,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变成圆形。
引导幼儿观察、猜测魔术的奥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教他们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通过比较、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图形卡片,让幼儿进行分组练习,每人找出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然后进行分享。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彩泥、剪刀、胶棒等工具制作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变魔术——认识图形》2. 内容: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圆形:没有边,没有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彩泥、剪刀、胶棒等工具,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让家长帮忙拍照记录。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幼儿能够正确制作出图形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图形的认识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如纸板、积木等)制作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变魔术的魔幻之旅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变魔术的魔幻之旅一、活动目的通过魔术表演与操作玩具,培养幼儿的数学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数学知识:数字和数量的认知,加减法运算。
魔术知识:魔术术语、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观察游戏法。
四、教学流程1、引入环节:操场集合,神奇数字幼儿们集合在操场上,老师会给出几个数字,例如2、3、4。
幼儿们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喊出数字,同时老师会问幼儿们这几个数字能组成哪些数?2、操作环节:魔术玩具的使用老师会向幼儿们展示几个魔术道具,例如红色擦魔杖、绿色擦魔杖、白色擦魔杖、蓝色魔法帽。
老师会让幼儿们操作这些魔术道具,在明亮、黑暗的场景中展现出不同的魔法效果。
3、表演环节:变魔术的魔幻之旅老师会表演一段变魔术的魔幻之旅,让幼儿们欣赏魔术表演同时也培养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观念。
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会使用数字和魔术道具,让幼儿们学会在不同场景下通过数字和魔术道具表达数字。
4、练习环节:加减法运算的练习老师会给幼儿们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加、减和等于。
在老师的口令下,幼儿们会拿起对应的卡片,例如“2+3=?”,幼儿们会拿起“加”和“等于”的卡片,只剩下“2”和“3”没有拿。
老师会听取幼儿的答案并进行纠正。
5、总结环节:趣味数字游戏幼儿们用扑克牌,每个幼儿分到四张牌,用加减法的方式计算出最终的数字。
五、教学评价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学会了如何通过数字和操作魔术道具表达数字。
加减法运算的练习也提高了幼儿的算术运算能力。
幼儿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精品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精品教案《变魔术》一、教学内容《变魔术》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活动,通过趣味魔术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数字15,并理解其含义。
2. 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活动。
重点:认识数字15,通过魔术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15),魔术道具(如魔法棒、魔法帽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魔术师,展示魔术道具,引起幼儿兴趣。
邀请幼儿参与“变魔术”游戏,引导幼儿关注数字。
2. 讲解数字15(5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逐一讲解数字15的形状和含义。
通过提问和回答,帮助幼儿理解数字的含义。
3. 数数和计数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数数和计数活动,如数一数魔法棒上有几个星星,贴纸上需要贴几个爱心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用彩色贴纸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数字1用1个贴纸,数字2用2个贴纸等。
5. 魔术游戏(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参与魔术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卡片,贴在黑板上。
2. 魔术道具图片,贴在黑板一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数字15,并用贴纸完成相应的计数任务。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数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小班数学教案 神奇的魔术师 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神奇的魔术师教案小班数学教案:神奇的魔术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认识并理解数字1-10;2. 掌握数字的顺序和数量;3.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魔术帽、数字拼图、彩色计数棒、数字卡片海报等。
2. 环境准备:教室中设立数学区,展示相关教具和素材。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在数学区摆放魔术师的帽子和数字卡片)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见一个非常神奇的魔术师,他能够变出各种数字的魔法,请大家一起来探索他的魔法世界吧。
2. 导入新知(通过观察数字卡片和魔术帽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老师:请大家看,这些卡片上有一些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数字。
请你来选一个数字卡片。
(学生选择数字卡片,例如选择数字5)学生:我选了数字5。
老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把数字5放入魔术帽子中,看看魔术师能变出什么来。
(老师摇晃魔术帽子,示范从帽子中取出数字5)3. 数字顺序游戏(使用数字拼图和彩色计数棒进行游戏)老师: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数字的顺序。
我把数字拼图放在桌子上,它们是乱序的,请大家帮我把它们按照正确的数字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参与并完成数字拼图的排列)老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我们排列的数字拼图是从1到几。
(学生数数,最后得出结果)4. 数字数量探索(使用数字卡片和彩色计数棒进行游戏)老师:现在我们来探索一下数字的数量,我将从帽子中取出一些数字卡片,请大家看卡片上的数字,然后使用计数棒将相应的数量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老师示范取出数字卡片并用计数棒表示数量,学生们模仿操作)5. 数字卡片海报(使用数字卡片海报进行互动学习)老师:现在,让我们通过数字卡片海报来检验一下你们对数字认识的掌握情况。
我会快速叫出一个数字,你们要迅速找到该数字,并将手指放在上面。
(老师快速叫出数字,学生们找到相应数字并放手指在上面)6. 小结和延伸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字1-10的认识和顺序,也学会了用计数棒表示数字的数量。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2.帮助幼儿理解数量的概念,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学会用数字表示数量。
2.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数学思维。
三、活动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魔术箱、小球、绳子、贴纸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布置成魔术表演场景。
四、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能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导入教师扮演魔术师,手持魔术箱,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你们准备好了吗?”3.变魔术教师从魔术箱中依次取出小球,每次取出一个,并告诉幼儿这是“1个球”。
当取出多个球时,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数数,如“1个球、2个球、3个球……”。
教师将球放入魔术箱,再次变出更多的球,让幼儿观察数量的变化。
4.数字游戏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从魔术箱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球。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换数字卡片,进行数字配对游戏。
5.魔术表演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将贴纸贴在幼儿身上,然后让幼儿进入魔术箱。
教师在魔术箱中变换数字卡片,让幼儿猜猜自己身上贴的是哪个数字。
教师揭开谜底,让幼儿感受魔术的神奇。
6.团队协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魔术箱,箱子里装有不同数量的球。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各小组需要合作,从魔术箱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球。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团队协作任务。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数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数字主题墙,让幼儿随时观察、学习数字。
六、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检查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沟通、协作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教案一:《变魔术》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活动的内容是学习一种简单的变魔术。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有趣的变魔术,让他们猜猜我们要变的是什么。
2.分组实践(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2-3人。
给每个小组发一副扑克牌。
然后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逐步演示给学生看一遍这个变魔术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看谁能变得最好。
3.展示与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变魔术,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并交流归纳出变魔术的一般步骤。
4.概括(5分钟):由教师概括整个变魔术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变魔术的规律。
5.变化与创新(15分钟):让学生在原有的变魔术基础上,进行创新,想出自己的变魔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尝试更多的变魔术。
四、教学方式:1.活动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变化与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分组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掌握变魔术的步骤。
2.观察学生在展示与分享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理解和归纳出变魔术的规律。
3.评价学生在变化与创新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提出新颖的变魔术。
六、教学反思:这个变魔术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但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可能无法一节课完成。
可以适当调整活动时间,或者分两次进行。
此外,在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引导,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变魔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变魔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为:通过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和认识数字15,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和认识数字15,了解数字的意义。
2. 培养幼儿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的技能。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数字的意义,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数字15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魔术道具、计数器、磁性白板。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计数器、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魔术道具,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魔术内容为:教师将五个小球放入一个袋子,通过摇晃袋子,让幼儿猜测袋子里的球数量,引导幼儿用数字15进行回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磁性白板展示数字15,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教师逐一讲解数字的意义,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数字接龙游戏,每组幼儿按照顺序说出数字15,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快又准确。
4. 动手操作(10分钟)每个幼儿用学生用数字卡片和计数器进行动手操作,练习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的展示2. 数字的意义及简单计数方法3. 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并记录下来。
答案:如门牌号、电话号码、车牌号等。
2. 作业题目: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计数,如数一数家里的玩具、水果等。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字并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设计更多有趣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数学思维。
小班儿童数学教案:变魔术游戏课堂体验
小班儿童数学教案:变魔术游戏课堂体验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时刻关注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基础,也是桥梁和关键。
数学教学也同样是教师之间的竞争,如何掌握好教学节奏、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比拼无常。
在教授小班儿童数学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活动,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在小班儿童数学教学中,游戏式教学一直被广泛地采用。
游戏是一种儿童感兴趣、接受程度高的教学方式。
而融合魔术因素的游戏式教学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种小班儿童数学教案,即变魔术游戏课堂体验。
一、教学目标1.发展幼儿观察事物并产生兴趣的能力;2.发展幼儿数数的能力;3.培养幼儿观察推理的能力;4.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5.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好玩之处。
二、教学内容1.数字认知。
教师可通过卡片或游戏,让孩子认识数字0-9的形状,掌握数字的读法。
2.数的概念。
教师可通过举例,让孩子意识到数字的概念。
比如,2个玩具、3个人、4个球等等。
3.数的排序。
教师可手拿数字卡片,让孩子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数和物的对应。
教师可以使用活动道具,让孩子将数字和物一一对应。
比如,用数字卡片连接相应的图形、拼图等等。
5.加减法概念。
教师可使用“变魔术”游戏,让孩子直观地了解加减法的概念。
三、教学流程1.故事引入。
教师可以从幼儿熟知的故事中引出这场魔术表演。
比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
2.预热。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魔术表演。
让孩子们好奇并尝试猜出其秘密。
3.魔术表演。
教师可以表演一个数字魔术。
表演前,教师将4张牌(1、2、3、4)分别放在四个小盒子中,让孩子们猜测每个小盒子里面放了几张牌。
4.辅助教学。
表演结束后,老师会揭秘,让孩子们看到每个盒子内实际上的数字。
依照数字规律重新排列,展示这些数字之间的加减运算。
5.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算术与游戏水平,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练习。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含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五章第三节,主题名为《变魔术》。
本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学习物体的大小比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物体的大小概念,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
2. 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难点:让幼儿学会在比较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小不同的水果、玩具等;投影仪、电脑;PPT课件。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果或者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水果和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哪个水果最大?哪个最小?”让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 讲解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如“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并用实例进行示范,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方法。
3.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大小不同的水果或玩具。
让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并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和玩具,让幼儿独立进行比较,并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表示出来。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5. 游戏环节(10分钟):“变魔术”游戏。
教师将大小不同的水果和玩具藏在身后,出示一个,让幼儿说出它的名字,然后用手势表示它的 size。
教师揭示答案,看看幼儿猜得准不准。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并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表示出来。
小班变魔术教案导入
小班变魔术教案导入设计意图“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
设计活动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
同时考虑到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动手实验师: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和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做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做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
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教案标题: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的数字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方式,认识和理解数字1-5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数字识别能力。
3. 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的形状和读音。
2. 学习用实物(如手指、水果模型等)表示数字1-5。
3.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理解数字与实物的数量对应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5。
2. 实物道具(如手指、水果模型等)。
3. 魔术帽和魔术棒(可以是装饰性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魔术师的角色出现,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变一个神奇的魔术,你们想看吗?"2. 认识数字: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幼儿认读并记住数字的形状。
3. 数字与实物对应:教师用实物道具演示每个数字代表的数量,例如拿出五个水果模型说:“这是数字5,它代表有5个水果。
”4. 变魔术游戏:教师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变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睁开眼睛后猜是哪个数字。
5.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轮流当小魔术师,尝试自己变魔术,其他幼儿猜测数字。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寻找和数字1-5相关的物品,如餐桌上的餐具、书本的页数等,进一步巩固数字概念。
六、教学总结: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反应速度,了解他们对数字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个别提问或小组讨论,检查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和使用数字1-5。
3. 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评估教学效果。
变魔术小班教案(16篇)
变魔术小班教案(16篇)变魔术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体悟创作乐趣。
2、能结合生活阅历大胆想象,试试利用印画、粘贴、添画和组合等方法表现各种圆形物体。
3、能仔细作画并保持画面干净。
4、让幼儿体悟自主、单独、制造的力量。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预备学问与阅历预备:事先引领幼儿发觉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材料预备:大小不一圆形纸片、糨糊、棉签、水彩颜料、毛笔、图画纸和抹布;萝卜、藕;《圆宝宝变魔术》课件;活动过程(一)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发幼儿阅历1、观看幻灯一重点提问:今日有谁来做客?(圆形宝宝)2、观看幻灯二重点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宝宝这位奇妙的魔术师变的3、观看幻灯三重点提问:几个圆形组合还能够变成什么物体?(二)介绍绘画材料实物印画:用萝卜、莲藕蘸颜料后在纸上印画,再添画组成有关圆形的物体。
粘贴画:先想好圆形能变什么物体,然后在纸上黏上圆形,再用棉签添画。
报纸画、镜面画:在报纸上或镜面上自由创作各种圆形物体。
(三)提出作画要求1、大胆想象画出各种圆形物体;2、自由选择画画材料;3、保持画面干净,绘画工具用完要放回原处。
(四)幼儿画画老师留意鼓舞和引发幼儿大胆想象和画画;准时提示幼儿手脏后要擦在抹布上、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五)展现并相互介绍作品:我把圆形变成了什么活动反思在本环节中,我确定了每个幼儿作品,让幼儿获得胜利后的愉悦体悟。
鼓舞每一位幼儿乐观地、积极地、大胆地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表述出来。
从而达到艺术活动的最高目标,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悟,共享他们制造的欢乐。
变魔术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1、以儿歌的形式引领幼儿初步学习用竖线和横线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围内进行绘画。
2、鼓舞幼儿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悟胜利的乐趣。
3、让幼儿体悟自主、单独、制造的力量。
4、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育幼儿的观赏力量。
活动预备:1、长颈鹿线条画人手一张。
2、蜡笔人手一盒、勾线笔若干。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数字0-9。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主题方法、理解数字0-9、颜色和形状。
活动《变魔术》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首先,老师通过故事导入,分享可以使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玩具,畅谈积木的各种可能性。
创造一个可以与幼儿互动的氛围,鼓励他们踏实地探索和学习。
第二步:数字观察在介绍活动之前,请先让幼儿看一下数字牌(0-9)并问他们它们的数字是多少。
第三步:介绍变魔术活动让幼儿知道他们将会参加的活动是一个魔术表演!由于魔术师来源于新奇的事物,魔术表演的大多数层次都是针对观众的。
所以,讲解这个游戏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也不需要幼儿们先去学习具体数字,也不需要繁琐的解释。
可以将游戏的规则说得简单而清晰,使幼儿们理解,并填补它们的脑袋。
以下为简单规则:•老师会先拿着一张数字牌,跟幼儿擦一下。
•老师会让幼儿看数字牌,问幼儿这是什么数字/数目。
•老师会把数字牌放在一旁,让幼儿尝试记住该牌。
•老师将打乱牌堆并从中拿走一张牌并放在一旁。
•老师会问幼儿被带走的数字牌是哪一个。
•小朋友会指出哪一张她们认为是被丢弃的数字牌,然后老师可以再次擦掉数字,再用更小的数字替换它,或者可以向大家展示一张很不同的数字,隐藏号码。
第四步:开始实战示例表演,魔术师擦了9号数字牌并问布丁,“它是哪个数字?”,布丁说:“9”。
魔术师拿起数字牌塞在最右边的位置,然后,他打乱牌堆,拿走一张牌并放在一旁,问布丁,“哪一张被拿走了?”。
布丁回答道:“数字6/7被拿走了”。
魔术师回答错误,显然数字4被拿走了。
然后,魔术师拿起数字牌并擦掉数字“9”,使用数字“3”替换它,再次问布丁,“这是哪一个数字?”亲爱的布丁回答说:“3”,这一次魔术师告诉她,她是聪明的幸运儿。
第五步:结束实战这一游戏可以持续进行,直到所有幼儿都参加为止。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变魔术
幼儿小班数学活动设计教案变魔术
活动名称:变魔术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培养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如数量、对称性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 魔术道具:一副扑克牌、彩色纸、剪刀、胶水、透明塑料袋。
2. 活动区域:一个宽敞的桌面,确保每位幼儿都能清楚地观察到道具和魔术操作。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向他们介绍一种简单的魔术。
例如,变出一张牌,将其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然后让一个幼儿从袋子中摸出一张不同的牌。
2. 向幼儿解释道具的作用和魔术的原理。
3. 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幼儿轮流进行魔术表演。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不同的魔术表演方式。
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学习和分享。
4.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魔术背后的数学概念,如数量的变化、对称性的体现等。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魔术。
需求幼儿自行准备道具,并在小组或全班面前表演。
2. 将魔术活动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例如,通过魔术展示数组的对称性、数列的增减规律等。
3. 进行小班间的魔术表演比赛,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过程安全,避免使用锐利的道具。
2. 鼓励幼儿互相尊重和鼓励,在表演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反馈。
3. 适当调整活动难度,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魔术操作和数学概念。
4. 活动结束后,可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魔术和对数学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变魔术》教案题目:变魔术适用年龄:3-4岁(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变魔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泡泡棒、纸牌、魔术帽等。
2. 图片、卡片或海报(可用于引发幼儿兴趣和理解概念)。
3. 老师准备好指导幼儿的善意魔术。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师生互动:老师带来一个魔术道具,如魔术帽。
2. 引导提问:老师问幼儿们知道魔术是什么吗?了解魔术的幼儿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
3. 展示道具:老师向幼儿展示魔术帽,并解释魔术帽中能变出各种东西的原理,产生幼儿的兴趣。
活动1:神奇的变化1. 呈现物品: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纸牌。
2. 询问身边物品:老师问幼儿周围有什么物品可以代替纸牌。
3. 变魔术:老师将纸牌放在魔术帽中,摇晃一下并掀开帽子,纸牌消失了。
4. 引导观察:老师让幼儿观察魔术帽里是否还有其他物品。
5. 抽出变化:老师将变化后的物品,如一只毛绒玩具兔子,抽出魔术帽,让幼儿惊喜。
活动2:反复变换1. 呈现物品: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只纸杯。
2. 引导思考:老师让幼儿想一想,纸杯可以怎样变化呢?3. 变魔术:老师将纸杯放在魔术帽中,摇晃一下并掀开帽子,纸杯消失了。
4. 引导观察:老师让幼儿观察魔术帽里是否还有其他物品。
5. 反复变换:老师连续进行几次纸杯的变化,如变成魔术帽、变成纸牌等,让幼儿感受到变化的神奇。
活动3:幼儿参与1.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组魔术道具,如泡泡棒和纸牌等。
2. 设计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一种变魔术,并告诉他们需要使用什么道具。
3. 展示变魔术: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变魔术节目。
4. 共同探讨: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后,让幼儿一起讨论其他小组的变魔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总结:1. 回顾活动:老师让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借助图片、卡片或幻灯片,引导幼儿回想魔术的过程和变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
2.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基础的数量概念和比较概念,如多与少,大与小。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以及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数量和比较的概念。
教学准备:1. 魔术道具:彩色小球、纸杯、布巾等。
2. 数字卡片从1到5。
3. 幼儿操作材料:小玩具、水果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魔术:教师用彩色小球和纸杯进行“变魔术”,例如,将三个小球放入一个纸杯中,然后用布巾盖住,再打开时变成五个小球。
以此引导幼儿注意数量的变化。
3. 解密魔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揭示魔术的秘密——实际上是在布巾盖住的时候增加了小球的数量。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类似的魔术表演,使用数字卡片和操作材料,互相变魔术并解密。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寻找和发现数量和比较的现象,例如,比较家中水果的数量,或者在公园里数树木等。
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变魔术”活动,我们学习了数量和比较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理解。
记住,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探索。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了解他们对数量和比较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的魔术表演和解密过程,评估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变魔术
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变魔术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变魔术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圆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引入圆形变魔术的教案,可以激发幼儿对圆形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结合实例,介绍一份适用于小班数学教学的圆形变魔术教案。
一、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魔术的视频,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引导他们思考:“魔术师是如何做到让物体变化的呢?”之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数学魔术表演,并引入圆形的概念。
鼓励幼儿动手触摸缘由(可使用圆形的图形卡片),让他们感受到圆形的特点。
二、认识圆形(15分钟):1. 展示不同物品的圆形图案,例如篮球、钟表等,并引导幼儿找出图案中的圆形部分。
2. 分发圆形卡片,让每个幼儿手中都有一个圆形卡片,鼓励他们触摸、感受卡片上的圆形。
教师可以提问“圆形的特点是什么?”并引导幼儿回答:“圆形没有棱角,边长相等,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3. 实地探索,在教室或操场上找寻圆形物体,让幼儿体验到圆形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三、圆形变魔术(30分钟):1. 明确目标:告诉幼儿他们将学会一个关于圆的变魔术,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准备材料:一根有颜色的线,一个剪刀,一张纸片和一些彩色水笔。
3. 教师示范操作:先将线围成一个圆形,然后剪断线,在剪断的线两端,教师可以分别套上两个不同颜色的纸片,最后使用水笔给线上涂上多种颜色,形成一个彩虹圆。
4. 激发想象力:让幼儿观察圆形的变化过程,并鼓励他们描述变化前后圆形的特点。
5. 创造性操作:给每个幼儿发放线、剪刀、纸片和彩色水笔,让他们尝试自己制作圆形变魔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6. 分享展示:鼓励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圆形变魔术,并让其他同学猜测魔术的原理。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巩固拓展(15分钟):1. 数学游戏:通过圆形相关的游戏,如找茬、连连看等,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变魔术》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的:
1.区别“1”和“许多”,能正确说出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许多。
2.学习由同类物体组成许多,并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
1.实物教具:扑克、玩具。
2.于幼儿人数相等的积塑粒,盛玩具的塑料筐一个,选取的物体单位名称应为“个”,便于幼儿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幼儿区别“1”和“许多”的概念。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张扑克牌,让幼儿说出“一张”,继续快速的出示,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张”。
以这种形式,重复2——3次,变其它的玩具。
2、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站队,继续一位,一位请......启发幼儿说出“是由一位一位小朋友组成的许多小朋友”,在请幼儿一位一位回到座位,启发幼儿说出“许多小朋友分成了一个一个小朋友。
”
二、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
1.老师拿出一筐积塑粒,让幼儿知道筐里有许多积塑。
2.把一筐积塑粒撒在地上,说明要求:请幼儿每人迅速的拿一个积塑,然后,会说自己拿了一个积塑。
老师问:刚才地上有许多积塑,小朋友把积塑一个一个拿走了,地上还有吗?幼儿答:一个也没有了。
3.让幼儿把积塑放回筐里,老师说:小朋友一个一个把积塑放回筐里,你们看筐里有许多积塑。
老师应强调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三、引导幼儿独立的找出自己身上或活动室内,哪些物体只有一个,哪些物体有许多。
例如:我有一张嘴,我有许多牙齿,我有一个头,我有许多根头发......
建议游戏:
1.小白兔拔萝卜
目的:通过游戏认识1和许多。
准备:玩具萝卜(于幼儿人数相等),篮子一个。
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附近再画一个小圆圈假设为小白兔的家。
离小圈两米远画一横线假设为山,萝卜放在山上。
玩法:幼儿扮小兔子,找出一名衣着鲜艳的“小兔”站在小圈里,其他“小兔”站在大
圈里。
老师启发幼儿认数:小圈里有几只“小兔”?大圈里有多少只“小兔”?(老师最后告诉幼儿:“小圈里有一只“小兔”,大圈里有许多只“小兔”。
然后“小兔”到
山上拔萝卜,每只“小兔”拔一个。
由老师发信号,“小兔”从家里蹦出来,到山上拔萝卜,边蹦边念儿歌:“小白兔,乐呵呵,到山上,拔萝卜,一只小兔拔一个,放在一起是许多。
每只“小兔”到横线前拔一个萝卜。
老师问:“你们手中有几个萝卜?”幼儿回答后,老师让“小兔”将萝卜一个一个放在篮子里,然后问:“一个一
个的萝卜放在一起是多少萝卜?”总结,一个一个萝卜放在一起就是“许多”萝卜。
幼儿边跳边念儿歌下山。
2.小蚂蚁运粮
玩法:老师出示塑料筐(当仓库),说: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怎样才能使仓库里有许多粮食?请幼儿扮演小蚂蚁,每人去运一袋粮食放进仓库,然后提问: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了多少粮食?(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就有许多粮食,一袋一袋放在一起就变成了许多粮食。
)老师说:今天天气真好,小蚂蚁把粮食运到外面去晒晒太阳吧!让幼儿每人运一袋粮食,看看仓库里还有没有粮食。
(每只小蚂蚁运一袋粮食,仓库里一袋粮食也没有了,许多粮食就分成了一袋一袋......)
日常活动教育:
1.用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人、物作观察比较,一张桌子、许多张桌子。
一张纸、许多纸......
2.在吃副食时,分碗或拿杯子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