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吸虫实验

合集下载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

《普通动物学实验》实验课程名称:动物学实验课程编号:实验学时:60 实验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动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实验课教学验证、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动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学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动物学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分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本理论是形态、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和掌握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而发生进化和变异,从而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采用理论讲解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深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能根据理论学习自觉地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

采用标本识别、实物观察、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装片观察和标本制作等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和透彻。

1.基本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学生应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解剖镜等仪器,学会常用药品的配制及常见动物的采集、制作方法。

通过各纲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和分类掌握各类动物的解剖和分类方法。

2.实验报告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实验报告主要包括绘图和观察结果描述,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表达的、分析的能力。

绘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每个学生应认真对待。

绘制科学的图因以精确为主,因此要求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标本,然后按要求绘图。

除绘图外,实验报告还包括解答实验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和必要的记录等,并应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实验报告是记录个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内容和对观察的解释,不可照抄实验指导和教材中的内容。

3.教学时数分配根据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本大纲安排有20个实验,每个实验基本为3学时,共约66学时,机动6学时;野外实习15天。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感染途径和防治方法,提高学生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

4. 教学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5.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寄生虫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感染与传播途径2. 第二章:原虫学原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原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原虫的防治方法3. 第三章:嚅虫学嚅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嚅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嚅虫的防治方法4. 第四章:扁虫学扁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扁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扁虫的防治方法5. 第五章:线虫学线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线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线虫的防治方法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4课时第三章:4课时第四章:4课时第五章:4课时四、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六、第六章: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原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原虫药物:氯喹、伯氨喹、甲氟喹等3. 特殊感染的原虫病治疗:弓形虫病、利什曼病等七、第七章: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嚅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等)2. 常用抗嚅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嚅虫病治疗:肝吸虫病、姜片虫病等八、第八章:扁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扁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扁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扁虫病治疗: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病等九、第九章:线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液学检查等)2. 常用抗线虫药物:阿苯达唑、美托硝唑、伊维菌素等3. 特殊感染的线虫病治疗:钩虫病、丝虫病等十、第十章:人体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2. 公共卫生措施:粪便无害化处理、水资源管理、防蚊措施等3. 寄生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4.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六章:4课时第七章:4课时第八章:4课时第九章:4课时第十章:4课时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概述难点解析:教学目标的制定需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专业发展的需求。

家猫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调查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家猫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调查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 .寄 生 虫学教 研 室 . 广东 广州 5 0 8 ) 10 0
摘 要 :[ 目的]分析近 l 5年来家猫 自然感染华 支睾 吸虫 的资料及 其在 实验教学 中的应用效 果。 [ 方法 ]将本室 19 年 一20 91 0 5年期 间 ,在广 东省 珠江三 角州地 区随机购买 的家猫 或家猫肝 脏 自然
证 教 学 质 量 的 圆满 完成 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调查;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中图分 类号 :R 8 4 3—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1 2(07 3 09 3 0 — 9 20 )0- 3- 0 7 0 0
华 支睾 吸虫 ( lnrhss es ) 主要寄 生在人 、猫 、猪 、狗等 动物 的肝 胆 管 内而 引起 华 Cooci i ni n s 支 睾吸虫 病 。该 病是 我 国 当前 最 严 重 的食 源 性 寄 生 虫病 之 一 … , 目前 在 广 东省 ,特别 是 珠 三 角 地 区的人体 感染 率仍 然较 高 ,且近 年来有 明显 增 加 的趋 势 J 。本室 多 年来 始终 把 该虫 作 为 重点 讲授 内容 ,在 人体 寄生 虫 学 实 验 教学 中 ,加 入 了检查 终 宿 主 和 中 间宿 主体 内 病原 体 的内 容 ,每 年均从 流行 区采 集 中间宿 主或终 宿 主标 本 ,让学 生检 查宿 主体 内 的幼 虫或 成虫 ,并观 察 活体 标本 的形 态特点 和肝 脏 的病变 特点 。现将 近 1 5年来 的 实验 检 查结 果 和 学生 对 该 实验 的认
实 验要求 进 行操作 。
收 稿 日期 :20 0 —1 0 7— 1 5
作者简 介 :张瑞琳 (9 5~) 15 ,女 ,云南人 ,大学本科 ,副主任技 师 ,主要从事人体 寄生 虫学教 学、实

肝吸虫卵实验报告

肝吸虫卵实验报告

肝吸虫卵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并研究肝吸虫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征和行为,进一步了解肝吸虫的生态与生理习性。

2. 实验装置和材料- 50 ml试管一只- 透明显微盖玻片- 肝吸虫卵样本- 显微镜- 过滤网- 滴管- 无菌培养基3. 实验步骤1. 将透明显微盖玻片反面涂以一定数量的肝吸虫卵样本。

2. 将含有过滤网的滴管倒立于肝吸虫卵样本上方,轻轻敲打试管底部,使卵样本滴入滴管中。

3. 通过滴管将肝吸虫卵样本滴入50 ml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无菌培养基。

4. 快速摇晃试管,使肝吸虫卵样本与培养基均匀混合。

5. 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肝吸虫卵样本的特征和行为。

4. 实验结果在观察肝吸虫卵样本时,我们观察到了以下几个特征和行为:1. 外形特征:肝吸虫卵为椭圆形,它们通常呈红褐色,并具有较厚的壁。

2. 活动状态:肝吸虫卵在培养基中会通过摆动和旋转等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性。

3. 孵化情况: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部分肝吸虫卵在培养基中孵化出幼虫,幼虫随即游动。

5.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到,肝吸虫卵的特征和行为与其生命周期紧密相关。

肝吸虫卵通过排出宿主的排泄物进入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适应后便能够孵化出幼虫。

这一过程中,肝吸虫卵的外形和壁厚可以提供保护,活动性则有助于找到适宜的孵化环境。

此外,本实验中仅仅观察了肝吸虫卵在培养基中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行为,关于肝吸虫的繁殖和寄生机制等深层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6.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 肝吸虫卵具有椭圆形状,具有较厚的壁。

2. 肝吸虫卵在培养基中表现出摆动和旋转等活动方式。

3. 肝吸虫卵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出幼虫。

7.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肝吸虫卵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征和行为,初步了解了肝吸虫的一些生态与生理习性。

然而,关于肝吸虫的生命周期和更深层次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通过更加完善的实验设计与改进,相信可以对肝吸虫的生态与生理习性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遵义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

遵义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
三 教学内容
(一)介绍实验室规则 (二)细菌基本形态特殊结构(示教)
基本形态: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创伤弧菌、淋球菌(玻片标本);特殊结构:肺 炎双球菌的荚膜;变形杆菌的鞭毛;破伤风杆菌的芽胞;炭疽杆菌的芽胞。 (三)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1 份/人)
模拟标本制备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下观察。 (四)结核痰标本抗酸染色 (1 份/人)
3
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验内 容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细菌基本形态特殊结构(示教) 2.细菌涂片制备及革兰染色(1 份/人) 3.痰液抗酸染色(1 份/人) 4.观察细菌代谢产物(讲解) 5.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录像) 1.人体、物品中细菌检查(1 份/组) 2.飞沫、空气中细菌检查(1 份/桌) 3.细菌接种法(1 套/组) 4.紫外线杀菌作用(示教) 5.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示教) 6.真菌检查法(示教) 7.性病防治(录像) 总则、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例分析
遵义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 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 机理、病原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一门学科。它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通过本 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本专业其他基础课 和临床医学,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Ⅱ 正文
实验一 微生物的形态检查法及代谢产物观察
一 教学目的
在学习细菌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了解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同时树立无菌观 念。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油镜的使用及保护;细菌标本制备、革兰染色方法及抗酸染色法。 (二)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 (三)了解:细菌代谢产物的观察。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物(本科)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物(本科)

2、大规模驱虫前先预试。
为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应先 选择少数动物作驱虫实验,以免发生大批中毒事故。
前言
五、应用注意事项:
3、定更换药物。
在防治寄生虫病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免减少因 长期或反复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而导致虫体产生耐药性。
4、避免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
病原形态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 称 之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 于 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 胎生。
一、驱线虫药
分类: 1、阿维菌素类 2、苯并咪唑类 3、咪唑并噻唑类 4、有机磷化合物 5、四氢嘧啶类 6、其他
(一)阿维菌素类


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 阿维链霉菌产生的一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 寄生虫药。目前这类药物已商品化的有阿 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和埃普利诺 菌素。 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 较高的安全性,被视为目前最优良、应用 最广泛、销量最大的广谱、高效、安全、 用量小的理想抗内外寄生虫药。
(一)阿维菌素类
【作用机理】 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导介质为乙酰胆碱,GABA主 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用治疗剂量驱杀体内外 寄生虫时,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 AVMs进入大脑 数量极少,与线虫相比,欲影响哺乳动物神经功能 所需药物浓度要高的多,因而只有当大量的AVMs 进入哺乳动物的大脑,才能导致其中毒。 此外目前尚未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由谷氨酸控制的 Cl-通道。AVMs对无脊椎动物有很强的选择性,因 此AVMs用作哺乳动物抗内外寄生虫药较安全。 AVMs类药物对吸虫和绦虫无效,可能与吸虫和绦 虫缺少GABA神经传导介质以及虫体内缺少谷氨酸 控制的Cl-通道有关。

并殖吸虫实验报告

并殖吸虫实验报告

并殖吸虫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探究并殖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并观察其繁殖过程,以促进对该寄生虫的研究和防治。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材料- 家鸭(或其他家禽)感染的并殖吸虫卵- 并殖吸虫培养液- 显微镜和载玻片- 活体昆虫(供寄主)2.2 方法1. 提取寄生在家禽体内的并殖吸虫卵。

2. 将提取到的并殖吸虫卵加入并殖吸虫培养液中。

3.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放置适量的培养液和一只昆虫,覆盖盖玻片。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实验结果和分析3.1 实验过程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在观察的昆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并殖吸虫卵的存在。

- 并殖吸虫卵在培养液中逐渐孵化,孵化后的幼虫会依附在昆虫的体表。

- 幼虫在寄主体内发育成熟,再次产出并殖吸虫卵,完成寄生生活史的一个循环。

3.2 实验结果分析并殖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多种动物体内,包括家禽等。

其越冬期常为卵期,卵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寄主体内。

在寄主体内,卵发育成幼虫,并依附在寄主的体表。

幼虫进一步发育成熟,在寄主体内产卵。

这个过程属于并殖吸虫的繁殖循环。

4. 实验结论通过对并殖吸虫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并殖吸虫通过卵的方式繁殖。

2. 寄主体内提供了适合并殖吸虫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3. 实验结果为研究并殖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出台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5.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1. 本实验只观察了并殖吸虫的一部分生命周期,更多环节需进一步研究。

2. 实验只采用了一种昆虫作为寄主,后续可以扩大寄主范围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6. 结束语并殖吸虫是一种重要的寄生虫,对家禽健康造成威胁。

本实验通过观察并记录了其繁殖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并殖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参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对并殖吸虫的了解有所贡献。

吸虫幼虫观察实验报告

吸虫幼虫观察实验报告

吸虫幼虫观察实验报告引言吸虫是一类寄生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寄生虫,对宿主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吸虫的生命周期和特征,我们进行了吸虫幼虫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1. 观察和研究吸虫幼虫的形态特征;2. 了解吸虫幼虫的生命周期;3. 提高对吸虫防治措施的认识。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1. 已感染吸虫的动物标本;2. 显微镜;3. 盖玻片;4. 涂片;5. 双手套。

实验方法1. 将已感染吸虫的动物标本取出,并在显微镜下放大;2. 将所观察到的幼虫放置在盖玻片上;3. 用双手套将盖玻片覆盖在显微镜上,调整放大倍数,观察吸虫幼虫的形态特征;4. 将幼虫放置在涂片上,涂片后进行固定;5. 观察并记录吸虫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

经过观察,我们观察到了吸虫幼虫的以下形态特征:1. 卵(Egg)吸虫卵呈椭圆形,具有薄而透明的外壳。

卵的大小约为0.08毫米。

2. 氨尾蚴(Miracidium)氨尾蚴是吸虫的孑孓形态,呈纺锤形。

它具有眼点、眼斑、尾蚴、柄等特征。

氨尾蚴体长约为0.15毫米。

3. 囊蚴(Sporocyst)囊蚴是吸虫的囊蚴期。

囊蚴外形呈圆柱形,体长约为0.4毫米。

在囊蚴内部,可以看到有很多细胞层状的壁隔,分隔出多个体节,每个体节内有一条尾蚴。

4. 尾蚴(Cercaria)尾蚴是吸虫的单尾清蚴形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有尾部。

尾蚴体长约为0.3毫米。

实验讨论通过观察吸虫幼虫的形态特征,我们了解到吸虫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吸虫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两个宿主,分别是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

中间宿主往往由软体动物充当,最终宿主则是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在研究吸虫的生命周期中,囊蚴起着重要的作用。

囊蚴通过吞噬中间宿主的组织,从而进一步发育成为成虫。

在此过程中,囊蚴会释放出尾蚴,尾蚴通过寄生在最终宿主体内,从而完成生命周期。

吸虫寄生在人体内会引起各种疾病,例如吸虫病。

吸虫病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对人体的肝脏、肠道等器官造成损害。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大纲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大纲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40921105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实验学时: 26学时学分: 1.5适用专业: 护理学本科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是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加深学生对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作风, 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他医学相关学科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每次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实验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保持思路清晰。

2.在实验过程中, 应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并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时间。

3.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连续观察的实验, 则需要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 以便分析。

4、在微生物学的整个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5、每次的实验结果, 应以实是求实的科学态度填入实验报告, 力求简明准确, 并及时汇交教师批阅。

如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 应分析原因, 训练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1.实验项目名称: 溶菌酶的溶菌试验2、实验内容提要:(1)制备含溶壁微球菌的琼脂平板。

(2)打孔凝固后, 用打孔器打孔, 孔间距1.5-2cm。

(3)加样周围四孔分别加入5.25.100、500μg溶菌酶标准品。

(4)结果观察各孔周围溶菌情况, 测量溶菌环直径。

实验项目二1.实验项目名称: 白细胞吞噬试验2、实验内容提要:(1)吸取肝素加于凹玻片内。

(2)取耳垂血0.04ml, 放在有肝素的凹玻片内, 摇匀。

(3)取葡萄球菌培养液0.02ml加于有抗凝血的凹玻片内, 摇匀。

(4)将凹玻片直于湿盒中, 37℃30分钟, 每10分钟摇匀一次。

(5)取一滴全血菌液混合液, 置载玻片上, 推片, 待干。

血吸虫尾蚴实验报告

血吸虫尾蚴实验报告

血吸虫尾蚴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血吸虫尾蚴的生命周期以及其影响人类健康的机制。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 血吸虫卵- 田径水培液- 饲养蜗牛- 玻片和显微镜- 实验室小鼠2.2 实验方法1. 获得血吸虫卵:从受感染的个体中获得,一般通过血液或粪便样本。

2. 血吸虫卵孵化:将获得的血吸虫卵放入田径水培液中。

3. 尾蚴培养:等待血吸虫卵孵化出尾蚴,将尾蚴放入饲养蜗牛中。

4. 收集尾蚴:在一定的时间后,将饲养蜗牛体内的尾蚴收集出来。

5. 观察尾蚴形态:将尾蚴放在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尾蚴的形态特征。

6. 定植实验:将尾蚴注射到实验室小鼠体内,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寄生情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成功获得了血吸虫卵并孵化出尾蚴。

观察尾蚴形态后发现,它们呈现出细长的形状,有一个圆锥形的头部和尖锐的尾部。

尾蚴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纤维状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它们在寄生过程中附着在宿主的组织上。

在定植实验中,我们将尾蚴注射到实验室小鼠体内,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寄生情况。

结果表明,尾蚴能够从注射点进入小鼠的血液系统,并逐渐迁移到肝脏和肺部等器官进行寄生。

在寄生的过程中,尾蚴通过穿越和破坏宿主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同时,它们还能利用宿主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发育,最终形成成熟的成虫。

4.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血吸虫尾蚴的生命周期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血吸虫作为一种寄生虫,能够在宿主体内进行寄生并引发炎症反应,给宿主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加强对血吸虫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实验,我们对血吸虫尾蚴的生命周期和寄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本实验只是初步了解血吸虫尾蚴的基本特征,还有很多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开展。

例如,我们可以探究血吸虫的复杂寄生生命周期中其他阶段的特征和机制,以及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血吸虫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吸虫检验实验报告

吸虫检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掌握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2. 了解吸虫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特点。

3. 提高对吸虫病的临床诊断能力。

二、实验原理吸虫病是由吸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食物传播和水源传播等途径感染人类。

本实验通过检查人体或动物粪便中的虫卵,以确定是否存在吸虫感染。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或豚鼠)。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试管、烧杯、镊子、剪刀、解剖剪、解剖针、剪刀、酒精灯、火柴、蒸馏水、10%氢氧化钠溶液、10%盐酸溶液、吸虫卵计数器、吸虫卵计数表等。

3. 实验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10%盐酸溶液、甲醛溶液、生理盐水、碘液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处理:选取健康小白鼠(或豚鼠)一只,将其麻醉后,进行解剖。

取出肝脏、胆管和胰腺,置于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以软化组织。

2. 吸虫卵收集:用剪刀将肝脏、胆管和胰腺剪碎,用生理盐水冲洗,收集沉淀物。

3. 吸虫卵沉淀:将收集的沉淀物置于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物用生理盐水冲洗两次。

4. 吸虫卵染色:将沉淀物置于10%盐酸溶液中,加热煮沸10分钟,以破坏虫卵蛋白,防止虫卵变形。

5. 吸虫卵计数:将染色后的虫卵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虫卵形态,计算虫卵数量。

6. 结果分析:根据虫卵数量,结合吸虫卵计数表,判断是否为吸虫感染。

五、实验结果1. 实验动物肝脏、胆管和胰腺组织中发现大量吸虫卵。

2. 吸虫卵计数结果:每克组织中含有1000个吸虫卵。

3. 结合吸虫卵计数表,判断为吸虫感染。

六、实验讨论1. 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

本实验通过粪便检查,成功检测到吸虫卵,为吸虫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2. 吸虫卵的形态和大小具有特异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判断出吸虫的种类。

本实验中,吸虫卵计数结果为1000个/克,提示吸虫感染较为严重。

3. 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肝吸虫肺吸虫实验报告

肝吸虫肺吸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肝吸虫和肺吸虫的基本形态和生活史。

2. 掌握肝吸虫和肺吸虫的检测方法。

3. 提高对寄生虫病诊断和防治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家兔等。

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10%甲醛溶液、75%酒精、碘液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器械、离心机、培养皿等。

三、实验方法1. 肝吸虫实验(1)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小白鼠,分组编号。

(2)肝吸虫感染:将肝吸虫成虫放入小白鼠体内,观察肝吸虫在小白鼠体内的发育过程。

(3)肝吸虫卵检测:收集小白鼠粪便,进行肝吸虫卵的检测。

(4)肝吸虫形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肝吸虫卵的形态特征。

2. 肺吸虫实验(1)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家兔,分组编号。

(2)肺吸虫感染:将肺吸虫成虫放入家兔体内,观察肺吸虫在家兔体内的发育过程。

(3)肺吸虫卵检测:收集家兔粪便,进行肺吸虫卵的检测。

(4)肺吸虫形态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肺吸虫卵的形态特征。

四、实验结果1. 肝吸虫实验(1)肝吸虫在小白鼠体内发育过程:肝吸虫成虫进入小白鼠体内后,经过一段时间,逐渐发育为成虫。

(2)肝吸虫卵检测:通过粪便检测,发现肝吸虫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0.08-0.12mm×0.05-0.07mm,卵壳较厚,卵黄较浓,卵内含有毛蚴。

(3)肝吸虫形态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到肝吸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厚,卵黄较浓,卵内含有毛蚴。

2. 肺吸虫实验(1)肺吸虫在家兔体内发育过程:肺吸虫成虫进入家兔体内后,逐渐发育为成虫。

(2)肺吸虫卵检测:通过粪便检测,发现肺吸虫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0.10-0.12mm×0.06-0.08mm,卵壳较薄,卵黄较淡,卵内含有毛蚴。

(3)肺吸虫形态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吸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薄,卵黄较淡,卵内含有毛蚴。

五、实验讨论1. 肝吸虫和肺吸虫的形态学特征:肝吸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厚,卵黄较浓,卵内含有毛蚴;肺吸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较薄,卵黄较淡,卵内含有毛蚴。

吸虫概述、华枝睾吸虫

吸虫概述、华枝睾吸虫
2)体表光滑、无棘;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的1/5处。
结构:
1)消化系统:肠支无波浪状弯曲。
2)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睾丸二个、位于虫体后端,前后排列,显分支状;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边缘分叶,有劳氏管,受精囊大为椭圆形,卵黄泉位于虫体两侧,子宫为管状,其内充满虫卵。两性生殖系统开口于腹吸盘前的生殖孔。
第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教案完成时间年月
长治医学院教案用纸(首页)
学科
人体寄生虫学
年级
2
专业、层次
本科
教师
刘明社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2
课题
(章、节)
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
基本教材或
主要参考书
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吸虫纲的特点;吸虫形态与机能的特征。
2.掌握华支睾吸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的方法。
--1--
长治医学院教案用纸(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吸虫纲概论Trematoda
一.分类:
吸虫纲属于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共有吸虫(trematode)14种。常见寄生人体的吸虫为华支睾吸虫、姜片虫、肺吸虫和血吸虫。
扁形动物门分三个目:单殖目
复殖目Order Digenea
三.致病
导致人体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该病由成虫在肝胆管内的寄生而引起。
1.致病机理:虫体分泌物、代谢产物和虫体崩解产物等,化学刺激+机械性阻塞作用
胆汁淤集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如化脓性细菌感染为脓性胆管炎

吸虫实验报告

吸虫实验报告

吸虫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吸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和生长情况,探究吸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吸虫、玻璃容器、水、食物颗粒、温度计、显微镜、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吸虫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和食物颗粒,保证吸虫有足够的生存条件。

2. 观察环境,将玻璃容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阳光直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等,观察吸虫的生长情况和行为变化。

3. 记录数据,利用显微镜观察吸虫的形态特征,记录吸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活动频率等数据。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吸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探讨吸虫的生存策略和生态角色。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吸虫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较快,活动频率较高,但在过高的温度下会出现生理损伤。

2. 吸虫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质条件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3. 吸虫对食物颗粒的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更偏好新鲜的食物颗粒。

4. 吸虫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健康,缺乏氧气会影响其生理活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吸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发现了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点和行为变化。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探讨吸虫的生态角色和生存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吸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行为变化,系统地探究了吸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记录数据,得出了科学可靠的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吸虫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

详细学时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第一部分总论2第二部分医学线虫46第三部分医学吸虫 6 6第四部分医学绦虫 3 3第五部分医学原虫 6 6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 3 3小计24 24合计48第一部分总论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一、医学线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2. 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1. 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报告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报告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报告(供本科用)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室海南医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绘图作业要求一、绘制的作业图,必须是正确反映显微镜下所见实物标本的形态、结构。

二、所绘的作业图(除某些原虫外),必须以点、线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绘图完毕,必须以文字将各结构准确标注出来。

实验一一、述以下标本的形态及结构:1号片:受精蛔虫卵1号片:未受精蛔虫卵2号片:鞭虫卵二、在高倍镜下绘出以下标本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1号片:受精蛔虫卵1号片:未受精蛔虫卵2号片:鞭虫卵评分教师签名日期实验二一、描述以下标本的形态及结构:3号片:钩虫卵4号片:蛲虫卵5号片:班氏微丝蚴6号片:马来微丝蚴简述微丝蚴检查方法:二、在高倍镜下绘出以下标本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3号片:钩虫卵4号片:蛲虫卵5号片:班氏微丝蚴6号片:马来微丝蚴评分教师签名日期实验三一、描述以下标本的形态及结构:7号片:肝吸虫卵8号片:姜片虫卵9号片:肺吸虫卵10号片:日本血吸虫卵二、在高倍镜下绘出以下标本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7号片:肝吸虫卵8号片:姜片虫卵9号片:肺吸虫卵10号片:日本血吸虫卵评分教师签名日期实验四一、描述带绦虫卵的形态及结构:11号片:带绦虫卵:简述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的优缺点:简述饱和盐水漂浮法的优缺点:二、在高倍镜下绘出带绦虫卵的形态、结构,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11号片:带绦虫卵:三、填报粪便检查结果:阳性“+”阴性“—”评分教师签名日期结果方法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其它虫卵生理盐水直接净化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实验五一、描述以下标本的形态及结构:13、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体13、结肠内阿米巴包囊体14、阴道毛滴虫15、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二、在高倍镜下绘出以下标本图,并标出各结构的名称:13、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体13、结肠内阿米巴包囊体14、阴道毛滴虫15、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评分教师签名日期实验六一、疟原虫标本的形态及结构:间日疟原虫:17号:PV R18号:PV T18号:PV S18号:PV G恶性疟原虫:19号:PF R20号:PF G二、在油镜下绘出以下标本图,并标出标本虫期名称:间日疟原虫(T、S、G)18号:PV T18号:PV S18号:PV G19号:PF R20号:PF G 评分教师签名日期一、写出三属蚊成蚊的主要区别点:1、按蚊2、库蚊3、伊蚊二、详细观察自检蠕形螨片后填报结果(条数)方法结果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透明胶带法评分教师签名日期请指出以下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寄生虫的诊断:一、涂片法:二、浮聚法:三、沉淀法;四、幼虫孵化法;五、肛门拭子法;六、血涂片染色法;七、免疫诊断;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本科吸虫总论肝吸虫

本科吸虫总论肝吸虫

鱼生
鱼生粥
白酒芥末油是吃鱼生的佐料 大多数食客认为它们可以杀虫
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纹沼螺
长角涵螺
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麦穗鱼
淡水虾
流行情况:
尤其以广东严重,01年-04年为5.36%,比 1990年上升了182%。 人群中,渔民35.7%,商人32.7%。 胆结石患者,40%-50%含有虫卵。
曾明安 ELISA检测华支睾吸虫抗体(IgG),通常是 以成虫水溶性抗原(CSA)为诊断抗原。余海昕 等报告以华支睾吸虫代谢抗原(CSMA)作诊断抗 原,用ABC-ELISA检测感染华支睾吸虫兔血清, 证实CSMA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CSMA和CSA诊断的敏感性均达95.65%,特 异性分别达98.71%和98.08%。交叉反应仅出现 于血吸虫病
鱼:广东:16.24%,广西:9.76%,黑龙江:
4.73%。 流行区分型: 平原水网型:成人 地方性 随年龄上升 山区丘陵型:青少年 散在性 5-9岁最高
第一节 概论
一、形态特点
成虫的形态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大小
形状
对称与否
颜色及透明度
特殊结构 内部结构
二、生活史
很复杂,都要经历有性和无性生殖的交替 基本生活类型:
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成虫。
生活史特点:
虫卵需下水才能发育、均需两个以上的宿
1.传染源: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或 野生动物 2.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有4 科6属8个种。广东 主要有纹沼螺,长角涵螺。 第二中间宿主:选择性不强,淡水鱼有12科39属 68种。最重要有鲩鱼、麦穗鱼。
3.人群感染及感染方式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病理实验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病理实验
变。 2. 试述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的区别。 3. 试述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 4、试比较门脉性肝硬化与血吸虫性肝硬化有哪些不同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病理实验
目的和要求:
掌握肠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肠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特点。 掌握血吸虫病各脏器病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结核的基本病变,结核结节的结构特点; 2.伤寒的基本病变和肠道病变的特点; 3.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和阿米巴病肠道病变特点; 4.血吸虫病基本病理变化;肝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 难点 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虫实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吸虫虫卵的形态特征。 2、熟悉吸虫成虫及吸虫中间宿主的形 态特征。 3、了解各种幼虫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 本。
二、实验内容
(一)示教内容 1、三种吸虫成虫、虫卵。 2、三种吸虫的中间宿主及植物媒介。
3、病理标本:肝吸虫寄生于病兔肝胆管、肺
吸虫寄生于病狗肺、 (二)自看内容 三种吸虫虫卵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Taenia saginat
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
曼 氏 迭 宫 绦 虫 头 节
裂头蚴自然形态
眼裂头蚴病
三、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告
绘 :肝吸虫卵、肺吸虫卵 姜片虫卵、血吸虫卵、
绦虫卵
注明:用普通铅笔绘,并标明结构
肝吸虫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肺吸虫寄生于狗肺
姜片虫成虫
二、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赤豆螺等
华支睾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卫氏并殖吸虫第一 中间宿主:川卷螺
卫氏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
姜片虫中间宿主-----扁卷螺
猪带绦虫自然形态
牛带绦虫自然形态
猪带绦虫头节
The scolex of T. saginata
卵壳
完整虫卵
不完整虫卵
T.solium: cysticercus cellulosae with invaginated scolex
猪 带 绦 虫 孕 节
Gravid proglottid of T. saginata
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各论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Taenia soliu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