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合集下载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调蓄池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调蓄池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117 -工 程 技 术0 引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越来越重要,并且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也不断提高,因此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地下连续墙以其各项优点在城市深基坑的围护结构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

太原五六号调蓄池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将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的同时,兼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该文对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及论述。

1 工程概况太原五六号调蓄池位于太原站与双塔北路之间,该区域属太原市核心区域,是未来太原市的重要发展用地;五六号调蓄池工程的建设承担着完善该区域市政排水的重要任务,服务范围东起太行路、西至铁路,北起迎春街、马道坡街,南至朝阳街、双塔二马路,汇水面积合计371 hm 2。

建成后主要解决周边地区雨水排水问题,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五六号调蓄池工程采用全地下的结构形式,主体结构长度149.1 m,宽度68.9 m,最大开挖深度17.8 m。

该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并沿高度方向设置两道永久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主体的池壁采用“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

2 “两墙合一”的概述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的一部分,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在主体正常使用阶段参与主体结构受力[1]。

3“两墙合一”施工工艺3.1 “两墙合一”施工前相关工序该工程地下连续墙共计74幅,深度31 m~37 m,标准幅6 m 宽,厚度为800 mm,采用C35P12混凝土浇筑,锁扣管接头。

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情况,施工地连墙前,墙槽段内外两侧,首先施做三轴搅拌桩。

待地连墙及钢立柱(包括桩基)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凿除地下连续墙顶部浮浆,施工顶部冠梁。

基坑采用盆式的开挖方式,边开挖边破除贴附在地连墙内侧的三轴搅拌桩,并随挖随撑,确保基坑周边每一开挖区域的支撑在土方挖除后48 h 之内形成。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

地下连续墙在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中的支护结构。

它能够有效地抵抗土壤和地下水的侧向压力,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连续墙的定义、分类、施工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并探讨其在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2. 地下连续墙的定义与分类地下连续墙是指沿地下连续延伸的垂直墙体,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墙板组成。

根据墙体的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地下连续墙可分为混凝土连续墙、钢板桩连续墙和土钉墙等几种类型。

•混凝土连续墙: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适用于较大的基坑工程。

•钢板桩连续墙:采用钢板桩作为墙体,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

•土钉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板和土钉相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滑稳定性,适用于较大的基坑工程。

3.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切割墙体、挖掘基坑、安装支撑和浇筑墙体等步骤。

3.1 切割墙体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出地下连续墙的位置和尺寸。

然后,利用钢板桩或其他适当的工具,进行墙体的切割。

切割后的墙体需要平整、垂直,并确保与地面的连接牢固。

3.2 挖掘基坑在切割好的墙体周围,进行基坑的挖掘。

挖掘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考虑地下水位和土壤条件等因素。

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基坑的稳定,避免发生坍塌事故。

3.3 安装支撑在基坑挖掘完成后,需要安装支撑结构来抵抗土壤和地下水的侧向压力。

支撑结构可以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或其他适当的材料。

支撑结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其稳定和可靠。

3.4 浇筑墙体在完成支撑结构的安装后,可以进行墙体的浇筑。

对于混凝土连续墙,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

对于钢板桩连续墙,可以将钢板桩依次安装到位,并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对于土钉墙,可以先安装土钉,然后再浇筑墙体。

4. 地下连续墙的适用范围地下连续墙适用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下具有较大的优势:•地下水位较高: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压力,保证基坑的干燥和稳定。

“两墙合一”在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在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在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两墙合一”是指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二者相结合的一种基础结构形式。

武汉南国中心二期是一个涵盖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及高档住宅等的城市综合体,包括三栋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最高为146.4m,地下室为三层,开挖深度最深为15.85m,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围护结构、落底式止水帷幕及地下室结构外墙,墙厚800mm,墙身深约50m。

本文通过对南国中心二期“两墙合一”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实施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地下“两墙合一”的施工技术要点,旨在优化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以供今后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施工工艺;控制要点1 引言所谓地下连续墙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下构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达到支护、截水、防渗、承重等目的,“两墙合一”是指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二者相结合,简单的说就是地下连续墙既可作为基坑围护结构、落底式止水帷幕,又作为地下室结构外墙一部分。

地下连续墙施工一般采用专用成槽机械,沿着墙体开挖边线,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同时采用泥浆护壁,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浇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武汉南国中心二期项目位于武汉市解放大道与江汉北路交汇处,包括三栋超高层建筑:1栋住宅楼(左侧塔楼47层146.400m,右侧塔楼43层134.400m)、2栋办公楼(T1楼32层为134.2m;T2楼33层138.2m),地下室三层,开挖深度14.05-15.85m。

由于该项目场地狭小,地下水位高,环保要求高,考虑到地下连续墙具有抗侧刚度、强度高、防渗性能好以及施工中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形式,共46幅,墙厚800mm,墙深约50m最大嵌固深度为7m,在施工中满足了围护、截水、止水及作为地下室结构外墙的要求,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技术效果。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地下工程中的支护结构,它由两道墙体组成,通过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和纵横向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应用于地下工程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渗透。

地下工程常常面临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地下水的渗透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和使用。

两墙合一结构利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框架形成封闭的墙体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和使用。

其次,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地下工程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例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

两墙合一结构采用纵横向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使得墙体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施工简单、效率高。

这种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预制构件的制作,施工过程中只需进行简单的拼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可以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和风险,提高工程品质和施工安全性。

还有,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这种结构采用混凝土制作,并采用了预制构件和钢筋加固措施,使其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

因此,这种结构能够长期使用,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次数和成本,降低工程的运营成本。

最后,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可以适应各种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

同时,由于采用了预制构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解和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总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点。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渗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施工简单高效,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近 10 多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和地下室多层化方向发展,地下连续墙在深基础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连续墙技术无论在工程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船坞等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中。

在开挖深度10~20m 的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

“两墙合一”,即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室结构外墙,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不再另外设置地下结构外墙。

两墙合一作为一种集挡土、止水、防渗和地下室结构外墙于一体的围护结构型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在国内外大量的深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工程实践的积累,两墙合一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防渗漏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两墙合一的特点(1)可以直接节省地下室外墙的工作量,并可减少土方开挖与回填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量及节约资源。

(2)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水土侧压力,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用于超深围护结构,也可直接承受上部主体结构的竖向荷载。

(3)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影响小,能贴近已建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施工,对其沉降及变位影响小。

墙体可以组合成为任意多边形和圆弧形。

(4)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对地基扰动小,适应市区环境。

(5)抗渗隔水性能好,结构耐久性较好。

(6)可用于逆作法施工,使逆作法成为更合理、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介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主要工艺有挖导墙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浇混凝土拔出接管成墙,照片如下图。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基坑变形数值及监测手段。

总结了“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特点,并与排桩支护体系造价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是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深基坑较好的一种支护方案。

[关键词]深基坑;“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钢筋接驳器;变形及监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已呈现“数量多、规模大、深度深、难度大”的趋势,如何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保证基坑安全可靠、保护好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基坑设计及施工中的一道难题。

由于“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中围护结构墙与地下室外墙合二为一,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止水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软粘土和砂土等多种地层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0米)。

下面以杭州主城区在建的湖墅大厦工程为例,介绍“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湖墅南路与新华造纸厂、丽阳国际大厦与沈塘桥幼儿园之间,地块面积3000平方米(如图),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16842平方米,开挖深度10.6~11.2米,桩基础为φ600~φ900钻孔灌注桩,主体为框架结构。

基坑支护体系选择由于该地块狭小、开挖深度深,四周毗邻住宅、幼儿园、厂房、办公楼及道路,如何有效地保护周边住宅、幼儿园等浅基础建筑物及路面下水、电、煤气、电信等管线安全,且能增加地下室的使用面积,以满足设备用房及消防、车位等审批方面的要求,是选择基坑支护体系的关键。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体系考虑了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地块面积等因素,选择了“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置二道临时水平内支撑的支护体系。

施工准备3.1机具准备:宝娥GB30成槽机一台,50T履带吊一台,25T轮胎吊一台,SP-50高压旋喷桩机2台,电焊机若干台。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技术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技术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2 )本深基坑周长约 2 5 0 m ,设计共有 4 8幅地
下 连 续墙 ,也 就 是 4 8处接 头 。接 头 多 ,施 工 过 程 中 质 量 不 宜 控 制 。 因 此 在 设 计 中 充 分 考 虑措 施 , 以保 证 接 头 处 止 水 效 果 。墙 体 设 计 从 墙 体 外侧 、 墙 体 接
技术 在超 深基坑工程 中的应用,着重说 明了其设计施工过
程 中 应注 意 的 一 些 问 题 , 可 为 武 汉 地 区类 似 深 基 坑 支 护 工 程方 案 设 计及 施 工 提 供借 鉴 和参 考 。
【 关键词 ] “ 荫墙合一 ” 地 连续端 深基坑
水类型主要 为上层 滞水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 ,上层
本工程基坑支护总体 上采 用 “ 两墙合一 ”地下 连 续墙 + 三道 环 形混 凝 土 内 支 撑 的 支 护 方 式 . 考 虑 到
本 工 程 地 下 室 紧 邻 周 边 建 筑物 , 地 下 连 续 墙 采 用 了 “ 落 底 ”设 计 。 基 坑 降 水 方式 采 用深 井 降 水 。基 坑
时 ,又作 为将 来 地 ¨ 卜 建筑物的结构外墙 , 避 免 了“ 肥
周 长2 5 0m ,设 3 层 地 下 室 ,若 按 常 规 支 护 设 计 ,“ 肥
槽 ”的存在 。同时一端 多用 ,在代 替了地 下建筑物
的结 构 外墙 的 同 时 ,亦 可代 替 建 筑 物 地 下室 边桩 基
础 ,节 约 了成 本 。
滞水主要赋存于第 ( 1 )层 杂 填 土 中 。受 地 表 水 源 、 大 气 降 水 和 生活 用 水 补 给 , 无 统 一 的 自 由水 面 。第 四系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 4 )单 元过 渡 性 土 层 及

地下连续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运用

地下连续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运用

地下连续墙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运用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目的是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南方输送到北方缺水的地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连续墙被广泛应用于水源地区、调水渠道、水库和泵站等地方。

下面将从工程优势、施工技术和工程保护等方面解析地下连续墙的运用。

首先,地下连续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

该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水压和土压,能够有效地防止水源地的水土流失和倒塌。

此外,地下连续墙还能够防止地下水的渗漏,保护水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其次,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成熟,操作简单。

施工过程中,先用大型挖掘机或钻机开挖,然后再用混凝土灌注或静力压入法锚固在土壤中。

整个操作过程对环境影响小,并且能够快速完成。

这种施工方法减少了对土壤的影响和破坏,减少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最后,地下连续墙还能够很好地保护工程。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连续墙常被用来防止地面沉降和地震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抗震、抗弯、抗拔的能力,使工程更加牢固可靠。

此外,地下连续墙也可以减少渠道的渗漏和土壤侵蚀的风险,维护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工程结构,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被广泛运用。

它的优势在于稳定性强、施工简单、保护工程安全等方面。

通过地下连续墙的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得以更好地实施,为解决北方水资源匮乏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地下连续墙的应用也为我国其他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
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地下连续墙技术,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近 10 多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和地下室多层化方向发展,地下连续墙在深基础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连续墙技术无论在工程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船坞等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中。

在开挖深度10~20m 的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

“两墙合一”,即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室结构外墙,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不再另外设置地下结构外墙。

两墙合一作为一种集挡土、止水、防渗和地下室结构外墙于一体的围护结构型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在国内外大量的深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工程实践的积累,两墙合一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防渗漏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两墙合一的特点(1)可以直接节省地下室外墙的工作量,并可减少土方开挖与回填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量及节约资源。

(2)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水土侧压力,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用于超深围护结构,也可直接承受上部主体结构的竖向荷载。

(3)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影响小,能贴近已建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施工,对其沉降及变位影响小。

墙体可以组合成为任意多边形和圆弧形。

(4)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对地基扰动小,适应市区环境。

(5)抗渗隔水性能好,结构耐久性较好。

(6)可用于逆作法施工,使逆作法成为更合理、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介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主要工艺有挖导墙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浇混凝土拔出接管成墙,照片如下图。

地下连续墙在某水厂工程中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在某水厂工程中的应用

1 工 程 概 况
杭 州某 水 厂改 造 工 程 ,是 为 了解 决 杭 州 下 沙 经 济 开 发 区缺 水 问 题 和 钱 江 新 城 用 水 问 题 而 实 施 的重 点 工 程 。该 工 程 新 建 取 水 泵 房 地 下 部 分 的平 面 尺 寸 为 3 . m ×1 . 45 4 3m,其 底 板 面 最 深 处 标 高 43 埋 深 约 1 .0m, 3m。 由 于 施 工 场 地 狭 小 , 侧 西 距 原 有 取 水 泵 房 约 4m,原 有 泵 房 为 半 地 下 整 体
云母 、 量 有机 质 ( 部分 布 ) 局 部夹 较多 粉土 。 少 局 。 层 底 标 高 一 08 1 .7m一一 88 1 .9m,层 厚 21 89 .0m~ . m, 0
具 高压 缩性 (a = 0k a 。 f 8 P ) k
④ 层 砂 质 粉 土 : 色 , 湿 ,中密 。 含 云母 、 灰 很 少 量 有 机 质 。 底 标 高 一 27 层 1 .9m— 一85 层 厚 1 .9m, 15 ~ .0m(a = 2 P ) .0m 65 fk 1 0k a 。
取水泵房作为 D 2 0 N 00钢制取水管顶管工作井 。
④ 层粉砂 : 灰色 , 黄色 , 中密 。含 多量云母
片 , 粉 土 薄 层 , 部 为 细 砂 。下 部 含 少 量 02~ 夹 局 . 1 m 的 圆砾 , 部 含 未 完 全 分 解 的 植 物 残 骸 。 .c 0 局 层 底 标 高 一 81  ̄- 69 l .0m 一 .3m,层 厚 08 ~ 29 2 .5m 1.0 m ( k 1 0k a) f = 9 P 。 a

② 粉砂 : 层 灰色 , 黄色 , 密 , 波状微层理 。含 稍 具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

接 钢板 焊接 ;
4 施工要 点
4 . 1 根 据工 程 的实 际情 况进 行槽 段 划分 ,并 取得 设 计单 位 的认 可 后进 行
施 工 。地下 连续 墙 开挖 槽段 采用 德 国进 口的B A U E R 6 5 0 型液 压抓 斗 和履 带式 起 重机 配 套的槽 壁 挖掘 机 。 4 . 2成 槽 开挖 之前 . 护壁 泥浆 的 各项 指标 直接 关 系到挖 槽 成功 与 否 。 因此 本工程 采 用 以下 泥浆性 能 指标 及 配合 比设 计 。 新鲜 泥浆 性能 指标 表 表 4 — 1
2 工程概 况
浙江某大楼位于杭州市环城西路5 6 号, 与安吉路交叉 口。该建筑物为一
小高 层建 筑 , 地上1 l 层, 高4 0 m, 地下2 层, 采用 框架 剪 力墙 结 构 ,
基 坑平 面 形状 基 本 为 正 方 形 ,基 坑 尺 寸 约 5 7 x 4 3 m。基 坑 开 挖 深 度 为
钢 筋连 接 ;
9 . 9 5 m, 深 浅坑 最大 高差 为 1 . 1 5 m。 本工 程基 础 采用 7 0 0 — 1 0 0 0 am r 钻 孔灌 注桩 , 围护 采用 7 0 0 mm 厚 地下 连续 墙结 合 两道 钢 筋混 凝 土 支撑 的形 式 , 地下 连 续墙
总长 约2 0 0 米。
4. 5接 头 施 工
随 着我 国城 市经 济 的高 速发 展 , 高 层建 筑不 断 增 多 , 对 地 下停 车库 、 地 下 商场 、 地下 建 筑等 使用 功能 要求 也 不断 提高 。因此 基坑 围护结 构 的 安全 性 和 使用 性 也越 来越 被人 们 所关 注 。
地下 室 中的 应用 及常 见 问题 。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摘要:本文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方案比较、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逆作法一、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简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地下室或地下水池池壁等)连成一个整体。

地下连续墙用抗剪键将连续墙和主体结构连接起来,使之在结合部位能够传递剪力。

两墙合一,节省主体结构的工程量,经济性好,配合逆作法,可缩短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地下构筑物,根据地质条件,嵌岩式地下连续墙可兼作止水帷幕,即三合一地下连续墙。

本文所举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即为嵌岩式三合一地下连续墙,具体情况如下:日钢某热轧水处理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长34m,宽25m (内壁尺寸),深13.5m其中?-4.500为水泵设备层,?-10.500设结构支撑梁系。

地下连续墙厚800mm,和墙体结合水池内衬池壁厚400mm,两者用抗剪钢筋连接。

二、设计条件和方案选型设计条件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和海水连通,周边有建构筑物。

中风化岩的顶面深度约-21.00~-22.00m。

基本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下3m为杂填土;3m~10m为中砂;11m~13m为中等压缩强度的粉质粘土;13m~19m为中砂或粗砂;19~20m为强风化片麻岩;其下为中风化片麻岩。

方案比较层流泵站地下部分为方形水池,深约-13.5m,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基坑开挖的降水和围护支挡;施工和使用阶段结构的抗浮;施工期间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结合层流泵站的结构形式和现有地质条件,地下部分考虑以下几种方案: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结合井点降水。

地下水池采用常规水池,侧壁设扶壁柱和水平横梁,和结构支撑共同抵抗侧壁土和地下水的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排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或旋喷桩止水帷幕)。

施工阶段双排桩设临时支撑,共同抵抗侧向土和水压力。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
Wa n g Qi o n g
Sh a n g h a i Co n s t r u c t i o n Gr o u p Ge n e r a l Co n t r a c t i n g De p a ̄ me n t Sh a n g h a i 2 0 0 0 8 0
期博采众长 ,有利于地下连续墙 “ 两墙合一”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地 下连 续 墙 两 墙 合一 构 造形 式 应用 实 践 中图 分 类 号 :T U 7 4 6  ̄ . 3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 编号 :1 0 0 4 — 1 0 0 1 ( 2 0 1 4 ) 0 6 — 0 6 5 6 — 0 3
( b )由于 边 桩 距 离 地 下 连 续 墙 比较 近 ,最 近 处 仅
图 1 案例 一 剖 面
2 0 0 mm ,送桩 孔 、沉桩 的偏 差等 ,都给 地下 连续墙 成槽 带 来 了困难 。
1 . 2 优缺点分 析
本 形式 的优 点 : ( a)由于 采 用 了楔 槽 式 接 头 ,施 工 中 设计 、制 作 了 相 配 套 的接 头箱 和 接头 刷 ,地 下连 续 墙接 头 施 工质量 控 制
6 5 6 I 建筑旌工 第3 6 卷 第6 期
8 0 0 mm地 下连续 墙 ,钢筋外 伸式 刚性接 头 ,墙 深3 O m。
隔墙 表面 干燥 。
2 . 1 “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 程地 下连 续 墙作 为 永久 性地 下 室外墙 ,与基 础 底 板 、地 下 室 首层 结构 刚 性连 接 ,与 地下 2 、3 层 结 构在 竖 直
1 . 3 实 施 结 果 由于 对 施 工 的各 个环 节进 行 了严 格 的控 制 ,该 形式 实 施 效 果 达 到 了 设计 要 求 ,工 程 投 入 使 用 已经 近 1 5年 ,在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相关设计问题。

包括“两墙合一”的受力特性、节点设计以及防水措施。

引入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说明其应用的合理性。

为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受力特性;节点设计;防水措施地下连续墙用于基础埋深大、地质条件差、水位高、场地周边建筑较贴等地下工程施工情况,有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地下连续墙主要充当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护,当地下施工完成并回填后就退出舞台,后期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不再考虑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造成一定浪费。

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参与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構受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实现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引出了“两墙合一”的概念。

“两墙合一”即在地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支挡结构,地下施工完成后,开始充当地下室外墙,通过设置与地下主体结构梁板的有效连接,成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在正常使用阶段参与主体结构受力。

随着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应用,实际工程对“两墙合一”的设计、施工以及防水措施等方面[1]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方面的问题。

1、“两墙合一”受力特性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其荷载及受力特性随各个阶段而不同。

首先,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临时挡土与止水,此时连续墙主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

连续墙可近似为下端固支,上端铰支的梁,其底部固支部位内力最大。

当连续墙埋深较深时,底部内力大,需增加连续墙厚度。

此时,可在地下室范围内增加多层水平支撑,减少计算跨度,降低底部内力,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还可以在连续墙外侧增加临时锚杆,用于平衡连续墙内力。

然而后者受现场施工环境限制,对于周边建筑物较多或地基土质较差时无法使用。

其次,地下连续墙在主体结构竣工后,其主要功能在于充当地下室外墙,同时作为地下室楼层梁板的边支座,起到一定的竖向构件[2]作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该文结合杭州天城国际深基坑工程,介绍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设计与施工要点,对基坑变形、轴力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深基坑;钢筋接驳器;支护结构;变形与监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止水效果好、整体性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围护墙与地下室外墙合二为一,增加了地下室面积,因此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以及施工现场狭小的深基坑。

下面结合杭州天城国际项目,介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天城国际项目位于杭州城市主干道机场路与天城路交叉口。

该项目占地约2.3万㎡,总建筑面积约13.70万m2,地上为19层办公楼、28层住宅及4层商务裙房,地下为大型超市及停车库。

地下室3层、局部4层,地下二层与地铁1号线出入口相连,地下室面积约5.5万m2。

二、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基坑三边与道路相邻,与道路相距5.4米~7米,路面分布电力、燃气、通讯、供水及雨、污水管线。

地铁1号线距基坑最近约20米,闸弄口2号出入口在地块内西南角(埋深10米),距基坑最近约7.5米,且均已施工完成。

西侧与北侧有多幢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4~7层浅基础住宅,与基坑相距17~20米。

三、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0.8~2米之间,年水位变幅1~2米。

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为杂填土、粉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面位于淤泥质土层,该土层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

围护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四、基坑围护设计4.1、基坑围护选择由于基坑形状复杂,开挖深度为17.4~19.9米、平面尺寸约为198*95米,距用地红线及地铁出入口近,施工场地紧张,多层浅基础住宅、地铁出入口对基坑安全及变形要求高。

论“两墙合一”的防水措施及结构构造

论“两墙合一”的防水措施及结构构造

论“两墙合一”的防水措施及结构构造发布时间:2021-06-24T13:54:29.60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6期作者:耿柳珣[导读]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主要针对高水位地区地下室耿柳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主要针对高水位地区地下室外墙两墙合一的防水以及与主体结构构件连接节点的防水做法进行分析并设计。

希望可以给此类工程项目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防水措施;构造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向沿海大城市流动,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开始不断兴建各类建筑物。

大型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地下商业广场的建设、大型市政工程如大型地下停车场、综合立体地铁车站、地下变配电站、大型排水沟渠以及雨污水处理系统等等的施工都会面对深基坑的情况。

1、“两墙合一”概述深基坑工程中,“两墙合一”为常见的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类型。

地下连续墙的结构形式一般为单幅宽度4~6米,厚度50~120cm,入土深度通常为10~60米。

地下连续墙的特点具有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以及具有防水效果好的特点。

就目前的施工工艺来说也是非常成熟的。

通过采用"两墙合一"的设计手法,可以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目前,这种施工方法,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要应用好这种施工方法,我们也要把握好相关施工要点,首先是要做好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受力要求,又要满足以后在设计年限内安全使用的要求,更要方便的进行现场施工作业。

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设计要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的相关对策,我们既要保障项目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也要尽可能的兼顾到工期和施工效率的提升,更大程度的让现场施工更方便合理,快速有效的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类具体情况和问题。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计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项目情况,在进行结构形式和项目的主体结构外墙的连接类型的选择上,要根据项目情况妥善分析,针对不同的构造,选用针对性的连接方式,同时要注意做好和主体结构的有效连接,还有后浇带的处理以及沉降缝和有关防渗堵漏的一系列构造措施。

地下连续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项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和影响较大的是地下连续墙的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问题,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水平不高,施工管理不科学,经验不足,造成地下连续墙出现裂缝、渗漏等情况,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工程的性能。

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概念、特点等开始分析,并分析了地下连续墙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水利工程;施工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各项水利工程和枢纽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需要用到地下连续墙进行施工,目前施工的技术中,主要是采用旋喷注、钢构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施工方式;而在这些支护方式中,以地下连续墙为好,其具有刚度强、施工简便、整体性能强、位移控制效果好等突出优势,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发的应用。

1 地下连续墙概述及分析地下连续墙是在水利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挖槽机械设备,沿着开挖的轴线进行深挖,在地下泥浆的保护作用下,挖掘出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的深槽线,然后,在槽内吊放预制好的钢筋笼,最后用泵送管道设备进行注浆施工,就形成了一个地下混凝土单元槽段。

并进行如此连续施工,使得各个墙体之间相互连接成一道完整的地下连续墙,用来进行截水、防渗漏、承重、挡水等。

由于使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开挖任意槽线深度和断面,所以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建造各种深度、宽度、形状、强度和长度的地下连续墙;该施工技术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特点:施工简便快捷、施工震动小、墙体刚性大、整体性能高、较为省料,防渗性能好,随着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地下连续墙几乎不透水。

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很大的土压力,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

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材料与设备Engineering Material&Equipment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卢辰匕郑建建(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2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预制叠合结构体系兼具工业化程度较高和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适合建筑工业化的结构体系,但在水池工的用关较少$桥工程将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功用墙,取较好的综合效益$结了叠合板墙的和工验,分析了叠合板墙的方法,提出型的连接节点构造性的工措施,对于推广预制叠合技术在结构的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预制装配;双面叠合混凝土墙板;水池;导流墙中图分类号:TU99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20)06-0282-05Application of Double Superimposed Precast Concrete Wallboards inWater Tank Engineering StructuresLu Chen1,2,Zheng Jianjian1,2(1.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Shanghai200092,China;2.Shanghai Water Design&Engineering Co.,Ltd.,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Prefabricated composite structure is better structural system that suits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good integrity.However,it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es are less onwater structures.Double superimposed precast concrete slabs are successfully used as baffles of sedimentation basin in Shanghai Changqiao Waterworks and brings good comprehensive benefits.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of double su perimposed precast concrete baffl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sign procedures analyzed in this paper.At the same time, new connection joints and targeted construction practice are proposed.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double superimposed precast concrete slabs in water structures.Key words: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double superimposed precast concrete slabs;sedimentation basin;baffles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化是实现工业化建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能源、减少消耗、清洁生产等优点叫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建造技术。

地连墙在黄骅港某海水淡化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地连墙在黄骅港某海水淡化取水工程中的应用

地连墙在黄骅港某海水淡化取水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8-26T09:37:54.2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3月第9期作者:刘安荣[导读] 本文针对黄骅港区域较厚淤泥层的地质条件刘安荣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要】本文针对黄骅港区域较厚淤泥层的地质条件,介绍了地下16m深的引水过滤间采用“两墙合一地连墙”类型中的“叠合墙”,地连墙槽段施工接头采用工字型型钢接头设计方案及施工效果,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引水过滤间地连墙工字型接头1概况某海水淡化取水工程位于沧州市黄骅港综合港区的一港池西侧,起点为一港池,终点为某海水淡化处理厂。

港区道路从场地的附近通过,交通较为便利,但场地内部区域属于吹填区,未经处理,交通不便。

2过滤间布置整个引水系统由引水头部、引水箱涵、过滤间、过滤间后引水管道组成。

其中过滤间平面尺寸30m×32.835m,地下深16m,地上高20m。

从进水口到出水口布置分别为:进水前池、闸门、拦污栅、旋转滤网、检修闸门、出水间。

过滤间东侧距离港池防波堤约10m。

其中引水过滤间采用“两墙合一地连墙”类型中的“叠合墙”结构。

3地质条件3.1地层岩性特征拟建场地地处河北平原东部沿海,渤海西岸海区,场地地貌单元属华北冲积平原东部的滨海平原,微地貌单元属渤海潮间带及水下岸坡,场地为吹填地区,地面标高为3.64m。

地基土为第四系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 60.0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淤泥质粉质黏土、黏性土及砂土等组成,上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5大层,现分别叙述如下:①该层为吹填土,地层岩性以淤泥质粉质黏土为主,叙述如下。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灰褐色,流塑,土质不均,夹粉土团及粉土薄层,混少量砂粒及贝壳。

该层主要为新近吹填而成,承载力特征值为fak=50kPa。

本层厚度为5.00~9.00m,平均厚度约7.01m,层底埋深5.00~9.00m,层底高程 -2.54~-5.97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摘要:本文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方案比较、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逆作法
一、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简介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地下室或地下水池池壁等)连成一个整体。

地下连续墙用抗剪键将连续墙和主体结构连接起来,使之在结合部位能够传递剪力。

两墙合一,节省主体结构的工程量,经济性好,配合逆作法,可缩短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地下构筑物,根据地质条件,嵌岩式地下连续墙可兼作止水帷幕,即三合一地下连续墙。

本文所举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即为嵌岩式三合一地下连续墙,具体情况如下:
日钢某热轧水处理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长34m,宽25m (内壁尺寸),深13.5m其中?-4.500为水泵设备层,?-10.500设结构支撑梁系。

地下连续墙厚800mm,和墙体结合水池内衬池壁厚400mm,两者用抗剪钢筋连接。

二、设计条件和方案选型
设计条件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和海水连通,周边有建构筑物。

中风化岩的顶面深度约-21.00~-22.00m。

基本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下3m为杂填土;3m~10m为中砂;11m~13m为中等压缩强度的粉质粘土;13m~19m为中砂或粗砂;19~20m为强风化片麻岩;其下为中风化片麻岩。

方案比较
层流泵站地下部分为方形水池,深约-13.5m,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基坑开挖的降水和围护支挡;
施工和使用阶段结构的抗浮;
施工期间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结合层流泵站的结构形式和现有地质条件,地下部分考虑以下几种方案:
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结合井点降水。

地下水池采用常规水池,侧壁设扶壁柱和水平横梁,和结构支撑共同抵抗侧壁土和地下水的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排桩+深层搅拌桩止
水帷幕(或旋喷桩止水帷幕)。

施工阶段双排桩设临时支撑,共同抵抗侧向土和水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嵌岩式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连续墙
钢筋笼内置注浆管,施工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注浆。

水池池壁和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兼做止水帷幕。

以上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实施难度很大。

由于地下砂层很厚,渗透性强,地下水位基本在-1.00左右,井点降水最多降到-9.00m。

周边有建构筑物,大开挖没有分级放坡的条件。

第二种方案采用双排桩作为围护结构,基坑变形大,临时支撑设置复杂。

止水帷幕施工难度大,而且工期和成本增加很多。

设计采用第三种方案,地下连续墙厚800mm,进入中风化岩,槽段长6000mm。

配合轻型井点降水,保持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7.00左右。

实际施工后开挖效果很好,除地下连续墙个别接缝部分渗漏,基坑基本没有渗漏。

三、地下连续墙设计
地下连续墙设计
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可分为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两种计
算方法。

目前各规范、规程的相关规定存在差异。

水压力采用静止水压力,本工程采用水土合算方法,结合地质报告和相关资料,偏于安全合算压力系数按照0.45取值。

地下连续墙设计采用800mm厚,相连水池内壁厚
400mm,地下连续墙进入中风化岩200mm以上,平均深度21m~22m。

地下连续墙常规槽段长6000mm,转角采用连续
槽段。

地下连续墙槽段之间采用刚性连接。

地下部分整体建模,采用SAP2000计算。

槽段之间仅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

全部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由地下连续墙承担。

400mm厚内衬池壁作为接缝处挡水和安全储备。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水池-4.500结构层、-10.500支撑梁系共同抵抗侧向水平力,该状态即为正常使用状态结构计算模型。

2.竖向及水平支撑设计
结合上部结构立柱和逆作法施工需要,地下部分竖向支承系统采用钢立柱插入桩基形式。

钢立柱在基坑逆作法实施阶段,承受已浇注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超载;施工结束后,与水池底板连成一体,作为结构的一部分。

,钢立柱采用角钢组合的格构式钢柱。

逆作法施工完成后,逐层在钢立柱外围浇注外包混凝土。

水平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和地下水池内衬池壁、钢立柱连在一起。

内衬和梁同时浇注。

梁钢筋部分穿过格构式钢柱间隙,部分紧贴格构式钢柱。

3.抗浮设计
抗浮计算按照施工阶段、正常使用阶段计算。

正常使用阶段考虑上部结构的恒载,按照正常地下水位计算。

施工阶段按照最不利工况计算,即水池逆作至底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时。

施工阶段结构自重小,设计要求施工阶段地下水位降至-7.00以下。

4.构造处理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细部构造处理很多,主要是接头处理和防渗措施。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防渗
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采用H型钢接头。

拼接钢板先与槽段钢筋焊接,后续槽段可设置接头钢筋深入到接头的拼接钢板区。

该接头不存在无筋区,形成的地下连续墙整体性好,先后浇注的混凝土由型钢隔开,加长了地下水渗透的路径,止水性能良好。

水池底板封底混凝土厚1400mm,底板和地下连续墙连接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起到很好的抗渗作用。

内衬池壁和地下连续墙的连接
地下连续墙内侧预埋钢筋,施工内衬池壁时将预埋钢筋凿出,弯直后埋入内衬池壁。

埋入钢筋宜为圆钢,直径12~16mm,直径太小抗剪能力差,太大容易掰断。

四、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施工
1.逆作法施工顺序
地下连续墙和钢立柱(包括桩基)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逆作法施工。

地下水池逆作施工主要步骤如下:
基坑开挖前先凿除地下连续墙顶部浮浆,施工顶部冠梁。

采用中心岛方法分层开挖,每层层厚约2~3m,视土层情况调整。

每开挖一层逆作内衬,待内衬强度达到80%后进行下一工序的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场地排水,坑内、外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

开挖至-4.500m结构层,施工和支承钢立柱相连的主梁,预留次梁和平台板插筋。

浇筑混凝土前预留下一段内衬灌浆孔。

继续开挖,逆作内衬,施工至-10.500m标高处,施工该层水平支撑梁。

开挖至基坑底部-13.500m标高,迅速浇灌封底混凝土垫层,凿出支承桩桩头,施工底板。

顺作结构立柱至-4.500m结构层,格构式钢立柱用混凝土包裹。

施工预留的次梁、板及相关埋件、开孔等。

2.渗漏处理
地下连续墙出现渗漏时,可将渗漏点周围的泥浆和杂物清理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接缝表面两侧凿毛,用封缝材料封堵。

封堵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用堵漏剂进行压力注浆。

结束语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把支护体系和结构本体结合在一起,配合逆作法,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同时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点处理和抗渗处理
特别重要。

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嵌岩式地下连续墙配合后注浆可兼作止水帷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王建华《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分析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加俭马丹“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卷第4期(3)黄辉“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及其渗漏的防治措施”施工技术2004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