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
![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1208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5.png)
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地连墙施工一直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介绍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通过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的详细介绍,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施工工艺简单:工法采用先施工后支护的原则,让施工作业与支护作业同时进行,可大大缩短工期。
2. 支护效果好:通过引进切割弃石、钻孔注浆、支护钢筋网等技术措施,使支护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3. 适应性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尤其适用于富水红砂岩地质。
4. 施工成本低:使用简单的机具和设备,减少了施工成本,同时施工工艺也更加节约时间和资源。
5. 技术成熟:该工法已经在多个工程实例中应用,并通过了实践的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三、适应范围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适用于富水红砂岩地质条件下的地连墙施工,对于大深度的地连墙施工有特别适应性,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困难,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工艺原理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通过切割弃石、钻孔注浆、支护钢筋网等技术措施来实现地连墙的施工和支护。
其工艺原理如下:1. 切割弃石:通过机械切割弃石使地层开挖面形成均匀、光滑的形状,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的条件。
2. 钻孔注浆:在地层开挖面进行钻孔注浆,使地层固化,增强地层的力学性质,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3. 支护钢筋网:在地层开挖面进行支护钢筋网的安装,以增加地层的抗拉、抗压和抗剪能力,保持地层的稳定和完整。
五、施工工艺富水红砂岩地质大深度“二墙合一”地连墙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如下:1. 切割弃石:根据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对地层进行切割弃石,形成均匀、光滑的地层开挖面。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调蓄池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调蓄池基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4c29ed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7c.png)
- 117 -工 程 技 术0 引言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越来越重要,并且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也不断提高,因此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地下连续墙以其各项优点在城市深基坑的围护结构中被越来越多的采用。
太原五六号调蓄池在基坑工程施工中,采用了“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将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使用的同时,兼做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外墙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该文对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及论述。
1 工程概况太原五六号调蓄池位于太原站与双塔北路之间,该区域属太原市核心区域,是未来太原市的重要发展用地;五六号调蓄池工程的建设承担着完善该区域市政排水的重要任务,服务范围东起太行路、西至铁路,北起迎春街、马道坡街,南至朝阳街、双塔二马路,汇水面积合计371 hm 2。
建成后主要解决周边地区雨水排水问题,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五六号调蓄池工程采用全地下的结构形式,主体结构长度149.1 m,宽度68.9 m,最大开挖深度17.8 m。
该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并沿高度方向设置两道永久钢筋混凝土内支撑。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主体的池壁采用“两墙合一”的结构形式。
2 “两墙合一”的概述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的一部分,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在主体正常使用阶段参与主体结构受力[1]。
3“两墙合一”施工工艺3.1 “两墙合一”施工前相关工序该工程地下连续墙共计74幅,深度31 m~37 m,标准幅6 m 宽,厚度为800 mm,采用C35P12混凝土浇筑,锁扣管接头。
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情况,施工地连墙前,墙槽段内外两侧,首先施做三轴搅拌桩。
待地连墙及钢立柱(包括桩基)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凿除地下连续墙顶部浮浆,施工顶部冠梁。
基坑采用盆式的开挖方式,边开挖边破除贴附在地连墙内侧的三轴搅拌桩,并随挖随撑,确保基坑周边每一开挖区域的支撑在土方挖除后48 h 之内形成。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2)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b07037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一、前言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地下室施工方法,通过整体浇筑混凝土墙体,以及内埋式导流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实现地下室的防水、保温和导流功能。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注重整体性:该工法强调整体施工,通过将地下室的两侧墙体合二为一,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内埋式导流系统:采用内埋式导流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地下水渗透问题,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3. 保温隔热效果好:内埋式导流系统不仅可以导流,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提高地下室的舒适性。
4. 施工周期短:该工法采用模块化施工,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建筑地下室工程,特别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区域和湿地地区。
能够有效解决地下室防水、保温和导流等问题。
四、工艺原理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整体施工思想和内埋式导流系统的原理。
通过将地下室两侧墙体合二为一,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内埋式导流系统通过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并采用导流材料,能够有效地将地下水引导到预定的排水出口,避免渗透到地下室内部。
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确保工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检查与准备: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检查,确保地面平整,地下水位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2. 墙体浇筑:首先进行地下室墙体的浇筑,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确保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 内埋式导流系统施工:在墙体浇筑后,进行内埋式导流系统的施工。
包括导流管道的布置、导流材料的安装以及接口处理等。
4. 排水测试:完成内埋式导流系统的安装后,进行排水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人参与施工,包括施工人员、检查人员、安全员等。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e1c57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f.png)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是一种常用于地下工程中的支护结构,它由两道墙体组成,通过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和纵横向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应用于地下工程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渗透。
地下工程常常面临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地下水的渗透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和使用。
两墙合一结构利用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框架形成封闭的墙体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地下水的渗透,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和使用。
其次,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地下工程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例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
两墙合一结构采用纵横向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固,使得墙体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施工简单、效率高。
这种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预制构件的制作,施工过程中只需进行简单的拼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另外,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可以降低现场施工的难度和风险,提高工程品质和施工安全性。
还有,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这种结构采用混凝土制作,并采用了预制构件和钢筋加固措施,使其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
因此,这种结构能够长期使用,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次数和成本,降低工程的运营成本。
最后,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这种结构可以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可以适应各种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
同时,由于采用了预制构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解和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可塑性。
总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点。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渗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施工简单高效,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良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3fda220912a21614792972.png)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摘要:本文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方案比较、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逆作法一、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简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地下室或地下水池池壁等)连成一个整体。
地下连续墙用抗剪键将连续墙和主体结构连接起来,使之在结合部位能够传递剪力。
两墙合一,节省主体结构的工程量,经济性好,配合逆作法,可缩短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地下构筑物,根据地质条件,嵌岩式地下连续墙可兼作止水帷幕,即三合一地下连续墙。
本文所举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即为嵌岩式三合一地下连续墙,具体情况如下:日钢某热轧水处理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长34m,宽25m (内壁尺寸),深13.5m其中?-4.500为水泵设备层,?-10.500设结构支撑梁系。
地下连续墙厚800mm,和墙体结合水池内衬池壁厚400mm,两者用抗剪钢筋连接。
二、设计条件和方案选型设计条件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和海水连通,周边有建构筑物。
中风化岩的顶面深度约-21.00~-22.00m。
基本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下3m为杂填土;3m~10m为中砂;11m~13m为中等压缩强度的粉质粘土;13m~19m为中砂或粗砂;19~20m为强风化片麻岩;其下为中风化片麻岩。
方案比较层流泵站地下部分为方形水池,深约-13.5m,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基坑开挖的降水和围护支挡;施工和使用阶段结构的抗浮;施工期间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结合层流泵站的结构形式和现有地质条件,地下部分考虑以下几种方案: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结合井点降水。
地下水池采用常规水池,侧壁设扶壁柱和水平横梁,和结构支撑共同抵抗侧壁土和地下水的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排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或旋喷桩止水帷幕)。
施工阶段双排桩设临时支撑,共同抵抗侧向土和水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嵌岩式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连续墙钢筋笼内置注浆管,施工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注浆。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应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1003753be23482fb4da4ce7.png)
近 10 多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和地下室多层化方向发展,地下连续墙在深基础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连续墙技术无论在工程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船坞等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中。
在开挖深度10~20m 的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
“两墙合一”,即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室结构外墙,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不再另外设置地下结构外墙。
两墙合一作为一种集挡土、止水、防渗和地下室结构外墙于一体的围护结构型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在国内外大量的深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工程实践的积累,两墙合一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防渗漏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两墙合一的特点(1)可以直接节省地下室外墙的工作量,并可减少土方开挖与回填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量及节约资源。
(2)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水土侧压力,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用于超深围护结构,也可直接承受上部主体结构的竖向荷载。
(3)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影响小,能贴近已建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施工,对其沉降及变位影响小。
墙体可以组合成为任意多边形和圆弧形。
(4)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对地基扰动小,适应市区环境。
(5)抗渗隔水性能好,结构耐久性较好。
(6)可用于逆作法施工,使逆作法成为更合理、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介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主要工艺有挖导墙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浇混凝土拔出接管成墙,照片如下图。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ac68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9.png)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两种地连墙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
首先介绍了两种技术的特点,然后进行了施工成本的详细分析。
通过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势,得出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
总结了对建筑行业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技术选型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参考,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多选择,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两墙合一式地连墙、传统式地连墙、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施工成本、技术特点、建筑行业、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技术比较、结论、启示、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建筑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两种地连墙技术形式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为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地连墙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施工成本的分析也有助于建筑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本研究的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分析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特点,探讨两种技术在施工成本、施工效率、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差异,为建筑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这两种连墙技术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连墙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连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优缺点,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2. 正文2.1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技术特点1. 结构稳定性强:两墙合一式地连墙采用了双墙结构,通过墙体之间的相互支撑,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相比传统单墙结构,其承载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优秀。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e9d5fe551810a6f52486f9.png)
“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施工要点,基坑变形数值及监测手段。
总结了“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的特点,并与排桩支护体系造价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是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深基坑较好的一种支护方案。
[关键词]深基坑;“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钢筋接驳器;变形及监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深基坑工程已呈现“数量多、规模大、深度深、难度大”的趋势,如何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保证基坑安全可靠、保护好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基坑设计及施工中的一道难题。
由于“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中围护结构墙与地下室外墙合二为一,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止水效果好、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软粘土和砂土等多种地层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开挖深度大于10米)。
下面以杭州主城区在建的湖墅大厦工程为例,介绍“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湖墅南路与新华造纸厂、丽阳国际大厦与沈塘桥幼儿园之间,地块面积3000平方米(如图),地上1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16842平方米,开挖深度10.6~11.2米,桩基础为φ600~φ900钻孔灌注桩,主体为框架结构。
基坑支护体系选择由于该地块狭小、开挖深度深,四周毗邻住宅、幼儿园、厂房、办公楼及道路,如何有效地保护周边住宅、幼儿园等浅基础建筑物及路面下水、电、煤气、电信等管线安全,且能增加地下室的使用面积,以满足设备用房及消防、车位等审批方面的要求,是选择基坑支护体系的关键。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体系考虑了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地块面积等因素,选择了“二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置二道临时水平内支撑的支护体系。
施工准备3.1机具准备:宝娥GB30成槽机一台,50T履带吊一台,25T轮胎吊一台,SP-50高压旋喷桩机2台,电焊机若干台。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3db5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1.png)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都是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技术,它们各有
优缺点,下面将对它们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一、技术方面
1、两墙合一式地连墙:指在同一建筑中,两间相邻的墙体装饰、设备一致,共用一
面墙,中间以一定厚度的墙体隔开。
通过对中间的隔墙进行一定的隔音处理,能够有效避
免隔壁房间之间的交叉噪声。
此技术方案具有施工工期短、节省材料的优点。
2、传统式地连墙:传统方式为独立设计、装修,两个房间之间的隔墙互不干扰。
它
的优点是能够根据需求量身定制,隐藏更多管道和设备,同时也不受邻居的影响。
综上,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具有快速度、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
传统式地连墙的
优点则在于个性化的设计。
二、经济方面
1、两墙合一式地连墙:该技术方案在经济方面有很多节省的地方,节约的主要包括:隔墙体积减少50%、墙角装饰面积减少50%、管道存在两侧共同使用,总体而言,可以节约50%以上的墙体材料。
此外,施工周期短,减少人工成本。
2、传统式地连墙:该方式需按两个单独的房间进行设计隔离,需要用到更多的材料
进行装修,比如说隔墙用的砖、墙面装饰材料等,同时管道、电线、暖气也需要各自独立,增加了使用量和施工难度。
因此,两墙合一式连墙方案在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都有可观的节约,这也是更受人
们欢迎的选择。
但从设计上考虑来说,每户不同的需求,仍然可以选择传统式地连墙。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技术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技术在超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6eb2c028ea81c758f578fa.png)
( 2 )本深基坑周长约 2 5 0 m ,设计共有 4 8幅地
下 连 续墙 ,也 就 是 4 8处接 头 。接 头 多 ,施 工 过 程 中 质 量 不 宜 控 制 。 因 此 在 设 计 中 充 分 考 虑措 施 , 以保 证 接 头 处 止 水 效 果 。墙 体 设 计 从 墙 体 外侧 、 墙 体 接
技术 在超 深基坑工程 中的应用,着重说 明了其设计施工过
程 中 应注 意 的 一 些 问 题 , 可 为 武 汉 地 区类 似 深 基 坑 支 护 工 程方 案 设 计及 施 工 提 供借 鉴 和参 考 。
【 关键词 ] “ 荫墙合一 ” 地 连续端 深基坑
水类型主要 为上层 滞水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 ,上层
本工程基坑支护总体 上采 用 “ 两墙合一 ”地下 连 续墙 + 三道 环 形混 凝 土 内 支 撑 的 支 护 方 式 . 考 虑 到
本 工 程 地 下 室 紧 邻 周 边 建 筑物 , 地 下 连 续 墙 采 用 了 “ 落 底 ”设 计 。 基 坑 降 水 方式 采 用深 井 降 水 。基 坑
时 ,又作 为将 来 地 ¨ 卜 建筑物的结构外墙 , 避 免 了“ 肥
周 长2 5 0m ,设 3 层 地 下 室 ,若 按 常 规 支 护 设 计 ,“ 肥
槽 ”的存在 。同时一端 多用 ,在代 替了地 下建筑物
的结 构 外墙 的 同 时 ,亦 可代 替 建 筑 物 地 下室 边桩 基
础 ,节 约 了成 本 。
滞水主要赋存于第 ( 1 )层 杂 填 土 中 。受 地 表 水 源 、 大 气 降 水 和 生活 用 水 补 给 , 无 统 一 的 自 由水 面 。第 四系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 4 )单 元过 渡 性 土 层 及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d327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2.png)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地下室的建造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难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地下室的地基承载能力较弱、土壤湿度较大、易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工法来保证其稳定性。
整体两墙合一地下室一体式内埋式导流施工工法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创新性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1. 结构稳定:这种工法通过加强结构体系,使地下室更加稳定。
整体两墙合一的结构更加坚固,可以有效避免地下室出现倾斜、倒塌等不良后果。
2. 导流排水:施工过程中采用导流和排水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3. 空间利用率高:以两面夯实的土体为基础,在土体上方半径︱R︱不大于1.5时,墙体就不会出现破坏和变形,可大幅度提高地下室的结构空间的利用率。
4. 减少环保影响:通过地下室内环境的改善和污染物的减少,直接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
5. 施工效率高:精确的设计与精良的施工技术,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流程简单、快速、易操作,可以大大缩短施工过程的时间。
6. 成本较低:该工法避免了传统地下室的传统施工方法,可以降低消耗人力资源成本和施工资金的投入。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地形环境,尤其适用于面积较小、地下水位较高、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如住宅、厂房、商业等建筑物。
四、工艺原理1. 墙体夯实:设计者根据地下室的结构特点,计算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墙体结构,采用整体夯实哑锤墙的方式进行墙体夯实。
2. 内埋式导流管:在墙体中安装一根导流管,可以有效地将周围地下水引导到边缘排放,保证地下室内不受潮,墙体也不会出现滑动、破坏等安全问题。
3. 内埋式土工布:在夯实完成后,墙体与土体之间的空隙处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再覆盖上土工布,将夯实完成的墙体与土块结合在一起,使墙体更加牢固。
4. 隧道钻孔:最后在基础深度下方进行隧道钻孔,确保基础的稳定度,保证工地的安全。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49a1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4.png)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是两种常见的建筑墙体连接方式,它们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下面我将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两墙合一式地连墙是指将两堵墙体按照一定角度相互倾斜,并采用特定的接缝填充材料进行连接的一种墙体连接方式。
相比之下,传统式地连墙是指通过普通的墙体砌筑方式进行连接的方式。
从施工难度上来看,两墙合一式地连墙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工艺要求,对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操作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式地连墙相对简单,普通的砌筑工人也能够进行操作。
从技术角度来看,两墙合一式地连墙的施工技术相对较高。
其次从经济方面来看,两墙合一式地连墙需要较多的材料和工艺要求,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成本也较高;而传统式地连墙对材料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成本也较低。
从经济角度来看,传统式地连墙具有一定的优势。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它可以增加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墙体更加牢固和坚固。
由于两墙合一的设计,可以减少传统墙体的厚度,增加室内使用面积。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还可以提供更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差异。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在技术上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传统式地连墙相对简单,施工成本较低。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具有增加墙体稳定性、减少墙体厚度、提高隔热和隔音性能等优点。
在具体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墙体连接方式。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工程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dd130252d380eb62946dc2.png)
接 钢板 焊接 ;
4 施工要 点
4 . 1 根 据工 程 的实 际情 况进 行槽 段 划分 ,并 取得 设 计单 位 的认 可 后进 行
施 工 。地下 连续 墙 开挖 槽段 采用 德 国进 口的B A U E R 6 5 0 型液 压抓 斗 和履 带式 起 重机 配 套的槽 壁 挖掘 机 。 4 . 2成 槽 开挖 之前 . 护壁 泥浆 的 各项 指标 直接 关 系到挖 槽 成功 与 否 。 因此 本工程 采 用 以下 泥浆性 能 指标 及 配合 比设 计 。 新鲜 泥浆 性能 指标 表 表 4 — 1
2 工程概 况
浙江某大楼位于杭州市环城西路5 6 号, 与安吉路交叉 口。该建筑物为一
小高 层建 筑 , 地上1 l 层, 高4 0 m, 地下2 层, 采用 框架 剪 力墙 结 构 ,
基 坑平 面 形状 基 本 为 正 方 形 ,基 坑 尺 寸 约 5 7 x 4 3 m。基 坑 开 挖 深 度 为
钢 筋连 接 ;
9 . 9 5 m, 深 浅坑 最大 高差 为 1 . 1 5 m。 本工 程基 础 采用 7 0 0 — 1 0 0 0 am r 钻 孔灌 注桩 , 围护 采用 7 0 0 mm 厚 地下 连续 墙结 合 两道 钢 筋混 凝 土 支撑 的形 式 , 地下 连 续墙
总长 约2 0 0 米。
4. 5接 头 施 工
随 着我 国城 市经 济 的高 速发 展 , 高 层建 筑不 断 增 多 , 对 地 下停 车库 、 地 下 商场 、 地下 建 筑等 使用 功能 要求 也 不断 提高 。因此 基坑 围护结 构 的 安全 性 和 使用 性 也越 来越 被人 们 所关 注 。
地下 室 中的 应用 及常 见 问题 。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52d7e7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8.png)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摘要:本文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方案比较、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逆作法一、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简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地下室或地下水池池壁等)连成一个整体。
地下连续墙用抗剪键将连续墙和主体结构连接起来,使之在结合部位能够传递剪力。
两墙合一,节省主体结构的工程量,经济性好,配合逆作法,可缩短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地下构筑物,根据地质条件,嵌岩式地下连续墙可兼作止水帷幕,即三合一地下连续墙。
本文所举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即为嵌岩式三合一地下连续墙,具体情况如下:日钢某热轧水处理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长34m,宽25m (内壁尺寸),深13.5m其中?-4.500为水泵设备层,?-10.500设结构支撑梁系。
地下连续墙厚800mm,和墙体结合水池内衬池壁厚400mm,两者用抗剪钢筋连接。
二、设计条件和方案选型设计条件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和海水连通,周边有建构筑物。
中风化岩的顶面深度约-21.00~-22.00m。
基本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下3m为杂填土;3m~10m为中砂;11m~13m为中等压缩强度的粉质粘土;13m~19m为中砂或粗砂;19~20m为强风化片麻岩;其下为中风化片麻岩。
方案比较层流泵站地下部分为方形水池,深约-13.5m,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基坑开挖的降水和围护支挡;施工和使用阶段结构的抗浮;施工期间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结合层流泵站的结构形式和现有地质条件,地下部分考虑以下几种方案: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结合井点降水。
地下水池采用常规水池,侧壁设扶壁柱和水平横梁,和结构支撑共同抵抗侧壁土和地下水的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排桩+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或旋喷桩止水帷幕)。
施工阶段双排桩设临时支撑,共同抵抗侧向土和水压力。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三市街人防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三市街人防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82936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4.png)
“两墙合一”地连墙在三市街人防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地铁、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商场、综合管廊等施工都需要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地下连续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完善,还能够作为临时施工设施,也可以成为永久性结构。
本文针对三市街人防工程对实现“两墙合一”的地连墙竖向均布荷载模拟分析、连接节点设计及并采用自有开发的“带双面模板地连墙施工技术”施工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同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对比。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施工;引言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地铁、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商场、综合管廊等施工都需要进行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连续墙,节约建设成本,在一些工程中将地下连续墙设计为永久结构,发挥其竖向承载能力,这种类型的地下连续墙称为“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基坑施工阶段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在地下室使用阶段,可作为永久结构承担上部结构传递的竖向荷载[1]。
1工程概况三市街人防工程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处于昆明市核心城区、商业步行街三市街及金碧路。
工程总占地面积17300㎡,地面南北向长约310m,三市街范围东西向平均宽度约26.4m,金碧路上东西向最大宽度163m,工程轮廓距周边建筑地下室最小距离4.0m。
主要为地下两层箱形无梁盖板结构,总建筑面积29300㎡,顶板平均覆土厚度为2.2m,地下结构最大埋深14.8m,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工程建成后平时为商业,战时为人防,工程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侧墙。
图1三市街人防工程地连墙总平面图在地连墙兼做主体结构侧墙这种永临结合的工程中,墙体成品质量、结构防水、接头防水、板墙节点以及墙体内侧基面处理等环节一直是困扰着工程建设者的难题。
2“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竖向均布荷载模拟分析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一部分,除地下室外墙作用外,还充当地下室楼层梁板支座,直接把主体荷载传递至地基,因此,地下连续墙需落于基础持力层内,其入岩深度及持力层选择有较高的要求,需结合地下连续墙整体稳定、坑底抗隆起和抗倾覆等各项验算,并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技术的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e9658ee910ef12d2af9e720.png)
Sh a n g h a i Co n s t r u c t i o n Gr o u p Ge n e r a l Co n t r a c t i n g De p a ̄ me n t Sh a n g h a i 2 0 0 0 8 0
期博采众长 ,有利于地下连续墙 “ 两墙合一”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地 下连 续 墙 两 墙 合一 构 造形 式 应用 实 践 中图 分 类 号 :T U 7 4 6  ̄ . 3 文献标识码 :8 文章 编号 :1 0 0 4 — 1 0 0 1 ( 2 0 1 4 ) 0 6 — 0 6 5 6 — 0 3
( b )由于 边 桩 距 离 地 下 连 续 墙 比较 近 ,最 近 处 仅
图 1 案例 一 剖 面
2 0 0 mm ,送桩 孔 、沉桩 的偏 差等 ,都给 地下 连续墙 成槽 带 来 了困难 。
1 . 2 优缺点分 析
本 形式 的优 点 : ( a)由于 采 用 了楔 槽 式 接 头 ,施 工 中 设计 、制 作 了 相 配 套 的接 头箱 和 接头 刷 ,地 下连 续 墙接 头 施 工质量 控 制
6 5 6 I 建筑旌工 第3 6 卷 第6 期
8 0 0 mm地 下连续 墙 ,钢筋外 伸式 刚性接 头 ,墙 深3 O m。
隔墙 表面 干燥 。
2 . 1 “ 两墙合一”构造形式
本工 程地 下连 续 墙作 为 永久 性地 下 室外墙 ,与基 础 底 板 、地 下 室 首层 结构 刚 性连 接 ,与 地下 2 、3 层 结 构在 竖 直
1 . 3 实 施 结 果 由于 对 施 工 的各 个环 节进 行 了严 格 的控 制 ,该 形式 实 施 效 果 达 到 了 设计 要 求 ,工 程 投 入 使 用 已经 近 1 5年 ,在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587119da38376bae1fae0b.png)
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问题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相关设计问题。
包括“两墙合一”的受力特性、节点设计以及防水措施。
引入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说明其应用的合理性。
为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受力特性;节点设计;防水措施地下连续墙用于基础埋深大、地质条件差、水位高、场地周边建筑较贴等地下工程施工情况,有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地下连续墙主要充当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护,当地下施工完成并回填后就退出舞台,后期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不再考虑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造成一定浪费。
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参与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構受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实现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引出了“两墙合一”的概念。
“两墙合一”即在地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支挡结构,地下施工完成后,开始充当地下室外墙,通过设置与地下主体结构梁板的有效连接,成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在正常使用阶段参与主体结构受力。
随着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应用,实际工程对“两墙合一”的设计、施工以及防水措施等方面[1]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方面的问题。
1、“两墙合一”受力特性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其荷载及受力特性随各个阶段而不同。
首先,地下连续墙在施工阶段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临时挡土与止水,此时连续墙主要承受土压力、水压力。
连续墙可近似为下端固支,上端铰支的梁,其底部固支部位内力最大。
当连续墙埋深较深时,底部内力大,需增加连续墙厚度。
此时,可在地下室范围内增加多层水平支撑,减少计算跨度,降低底部内力,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还可以在连续墙外侧增加临时锚杆,用于平衡连续墙内力。
然而后者受现场施工环境限制,对于周边建筑物较多或地基土质较差时无法使用。
其次,地下连续墙在主体结构竣工后,其主要功能在于充当地下室外墙,同时作为地下室楼层梁板的边支座,起到一定的竖向构件[2]作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c491d75fbfc77da269b13e.png)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该文结合杭州天城国际深基坑工程,介绍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设计与施工要点,对基坑变形、轴力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设计与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深基坑;钢筋接驳器;支护结构;变形与监测“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具有刚度大、变形小、止水效果好、整体性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围护墙与地下室外墙合二为一,增加了地下室面积,因此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以及施工现场狭小的深基坑。
下面结合杭州天城国际项目,介绍“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天城国际项目位于杭州城市主干道机场路与天城路交叉口。
该项目占地约2.3万㎡,总建筑面积约13.70万m2,地上为19层办公楼、28层住宅及4层商务裙房,地下为大型超市及停车库。
地下室3层、局部4层,地下二层与地铁1号线出入口相连,地下室面积约5.5万m2。
二、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基坑三边与道路相邻,与道路相距5.4米~7米,路面分布电力、燃气、通讯、供水及雨、污水管线。
地铁1号线距基坑最近约20米,闸弄口2号出入口在地块内西南角(埋深10米),距基坑最近约7.5米,且均已施工完成。
西侧与北侧有多幢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4~7层浅基础住宅,与基坑相距17~20米。
三、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0.8~2米之间,年水位变幅1~2米。
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为杂填土、粉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面位于淤泥质土层,该土层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
围护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四、基坑围护设计4.1、基坑围护选择由于基坑形状复杂,开挖深度为17.4~19.9米、平面尺寸约为198*95米,距用地红线及地铁出入口近,施工场地紧张,多层浅基础住宅、地铁出入口对基坑安全及变形要求高。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与“两墙合一”的构造措施,这么详细的讲解不多见了!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与“两墙合一”的构造措施,这么详细的讲解不多见了!](https://img.taocdn.com/s3/m/f6865dc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4b.png)
地下连续墙施⼯⼯艺与“两墙合⼀”的构造措施,这么详细的讲解不多见了!源⾃:中建三局技术中⼼地下连续墙施⼯⼯艺的介绍结合湖北地标从以下12个⽅⾯进⾏简述⼀、施⼯准备施⼯道路1、承载⼒需要满⾜要求:地下连续墙施⼯所⽤的挖槽机、吊装机械、混凝⼟运输等⼤型设备,要求地基承载能⼒应⼤于100kN/m2。
主要考虑吊车⾏⾛荷载,⼀般300T履带吊接地⽐压约0.08Mpa常规做法:2、道路要求:根据场地情况尽量在基坑外侧(或内侧)设置成环形施⼯道路(或临时错车点)道路宽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笼吊装设备的⾏⾛宽度,⽬前国内外200t~320t主流履带吊的⾏⾛宽度都在7~ 9m,考虑到预留安全距离及不影响混凝⼟浇筑的施⼯,建议道路设置宽度为9~12m。
厚度250mm的配筋道路(⼀般单层双向)⼆、地下连续墙施⼯⼯艺流程三、导墙施⼯导墙的作⽤:测量基准、成槽导向;存储泥浆、稳定液位,维护槽壁稳定;稳定上部⼟体,防⽌槽⼝塌⽅;同时作为施⼯荷载平台,承受成槽机械、钢筋笼吊装等的荷载。
1、导墙墙底应设置在承载⼒较⾼的⼟层中,不得漏浆;厚度不应⼩于200mm,导墙埋深不应⼩于1.5m。
(导墙深度主要以⼊⾮填⼟层200mm为依据。
)2、导墙常见的结构形式为倒“L”型和“[”型,前者多⽤在⼟质较好⼟层,后者多⽤在⼟质略差⼟层,底部外伸扩⼤⽀承⾯积。
3、导墙遇流朔软⼟、杂填⼟等不良地质时,宜进⾏换填、槽壁加固或采⽤深导墙。
(槽壁加固可采⽤粉喷桩、三轴搅拌桩等,同时要注意:1、槽壁加固施⼯的垂直度 2、两侧同时设置避免溜槽影响垂直度)四、泥浆泥浆的功能:主要作⽤是护壁,此外还有携渣、冷却机具和切⼟润滑的功能。
泥浆的配合⽐: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地下⽔状态等情况进⾏泥浆配合⽐设计和试验,⼀般泥浆的配合⽐可按下表选⽤:泥浆的质量控制:新拌制泥浆及循环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泥浆池:通过泥浆池循环系统控制泥浆性能参数,确保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8123a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6.png)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和传统式地连墙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传统式地连墙和两墙合一式地连墙都是常见的建筑墙体连接方式。
传统式地连墙通常是利用墙体外露的某段墙角,将两堵墙体相互嵌接,再在墙角处施工加固处理,使之成为一体化的墙体结构。
而两墙合一式地连墙是一种较新型的施工方式,它把两堵墙体的底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基,从而实现两堵墙面合二为一,形成一道平整的墙体。
两种施工方式均有其优点和缺点,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如下:一、技术比较1.传统式地连墙的施工难度较大。
传统式地连墙需要将两堵墙体的墙角进行嵌接加固,对墙角的工艺精度和墙体质量要求较高。
同时,两堵墙体之间的空隙需要使用填充材料填充,的确可以增加两堵墙体的整体强度,但是也需要保证填充材料的质量和施工精度,否则填充材料不均匀甚至是失突出的话,附加强度就会非常低,甚至出现倒塌现象。
2.两墙合一式地连墙的施工相对简单。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是在一开始的施工过程中就将两堵墙体的地基连接在一起的,不需要进行墙角加固,也不需要进行填充材料的处理,附加强度相对比较均匀。
此外,建筑设备的运输、货物的存储、施工的操作等方面由于使用多个塔式吊车同时进行设置,只需要一定的协调配合,在施工效率方面相对要高些。
二、经济比较1.传统式地连墙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传统式地连墙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墙角加固工艺、填充材料以及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资质,这些都会增加施工成本。
由于加固和填充过程的手工操作,以及需要特殊材料和设备,传统式地连墙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施工耗时费力。
2.两墙合一式地连墙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可以使用标准化设备进行施工,形成墙角的加强和填充都可以通过机器化工序完成。
此外,由于其施工过程相对简单,施工效率也较高,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两墙合一式地连墙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均具有优势,而传统式地连墙的优点则在于其施工过程和效果相对稳定和可以有很好的抗风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 10 多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和地下室多层化方向发展,地下连续墙在深基础施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连续墙技术无论在工程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获得了很大成就,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地下车库、地铁、船坞等地下结构的围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的设计和施工中。
在开挖深度10~20m 的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
“两墙合一”,即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永久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室结构外墙,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不再另外设置地下结构外墙。
两墙合一作为一种集挡土、止水、防渗和地下室结构外墙于一体的围护结构型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在国内外大量的深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应用,随着工程实践的积累,两墙合一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以及防渗漏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两墙合一的特点
(1)可以直接节省地下室外墙的工作量,并可减少土方开挖与回填量,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量及节约资源。
(2)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能承受较大的水土侧压力,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用于超深围护结构,也可直接承受上部主体结构的竖向荷载。
(3)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影响小,能贴近已建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施工,对其沉降及变位影响小。
墙体可以组合成为任意多边形和圆弧形。
(4)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对地基扰动小,适应市区环境。
(5)抗渗隔水性能好,结构耐久性较好。
(6)可用于逆作法施工,使逆作法成为更合理、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
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介绍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主要工艺有挖导墙吊放接头管吊放钢筋笼浇混凝土拔出接管成墙,照片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