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工艺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ea41fdb0717fd5360cdc74.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得板材、碳素钢与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得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与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与其她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得超声波检测等、1。
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得一般程序与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与探伤结果得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得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得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得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得超声波检测工作、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得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与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根据工程特点与本工艺编制具体得《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
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
7 根据检测结果与委托单,填写相应得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与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127515b1ed9ad51f01df24a.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的板材、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的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 碳素钢和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和其他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等。
1.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波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和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艺编制具体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 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
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7 根据检测结果和委托单,填写相应的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
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将回执单和返修通知单递交监理或检验员,同时对受检设备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4b3b57f5335a8102d22090.png)
1.适用范围: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mm到100mm的全熔透铁素体钢焊缝,也可用于厚度大于100mm的其它类型焊缝,材料。
但是应用时必须考虑部件的几何声学性能,同时设定足够的灵敏度使标准的验收等级可以使用。
2.检测人员:2.1从事焊缝检测检测的人员,应根据EN 473或相关工业区中等同的标准规定,获得相应的资格水平。
2.2从事焊缝检测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础知识,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熟知与要检测的焊缝接头相关连的测试问题。
如工件的材质、坡口形式、焊接工艺、缺陷可能出现的位置等。
3.检测设备3.1检测中使用任何设备,必须与欧洲相关标准的要求一致,设备的有关EN标准出版之前,可采用相类似的国家标准。
3.2探头的频率应在2MHZ~5MHZ之间,但选择的频率应符合规定的验收等级。
3.3当要求采用超声波束从对面反射技术和横波进行检测,必须确保超声波束与对立面之间呈斜角,斜角不能小于35°最好不大于70°,在不只使用一个探头角度处,至少使用一个角度探头,才能满足要求,使用一个探头角度,应保证焊接熔融面能检测到,或者尽可能的接近正常斜度,当规定使用2个或多个探头角度时,工称超声波束角度之间应大于或等于10°。
4.设备鉴定4.1在进行检测之前,应设定范围和灵敏度,在检测过程中,至少每4小时要对这些设定值进行一次确认,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系统参数值发生了变化,或者相关设定值发生了变化,也需要进行检测。
4.2在检测过程之中发现灵敏度和范围的偏差不在允许范围之内,都应进行重新5.仪器的校准与检测灵敏度5.1试块采用主要是国际焊接学会的IIW-I、IIW-II试块以及¢3mm长横孔试块,和¢1mm、¢1.5mm、¢2mm、¢3mm、¢6mm平底孔试块。
5.2 应使用下列方法之一来设定参考等级5.2.1 直径3mm的横孔5.2.2 使用基于圆盘形反射体(DSR)的使用量距系统(DGS)的横向波和纵向波5.2.3 参照基准一个1mm深的矩形槽5.2.4 窜列DDSR=6mm(适用于所有厚度)4种方法参考线、评定线、和记录线见下表6.准备与检测6.1检测面应无焊接飞溅,锈蚀、油垢或其它影响探头平滑移动和耦合的异物,如有深坑应补焊,必要时应使用砂轮机打磨或其他方法修正,检测表面的不平整度应确保焊缝表面与探头表面间隙不超过0.5mm,如果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μm机加工表面,或者不大于喷丸处理12.5μm,则认为检测面是满足要求的。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be3181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c.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1.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超声波检测的工艺流程、设备管理、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2.检测原理超声波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的特性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能够穿透材料并进行反射和散射。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的时间和强度,可以判断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
3.检测设备超声波检测设备包括超声波探头、检测仪器、计算机等部分。
在选择检测设备时,应根据材料类型、检测对象、检测情况等因素选取合适的设备。
4.检测前准备4.1 对检测对象进行撤销、清洁、防腐蚀处理等工作,保证检测表面不影响检测结果。
4.2 选择合适的探头、设置检测参数,确认检测仪器正常工作。
4.3 对检测对象进行标记、放置,保证每个区域都得到了充分的覆盖和检测。
5.检测操作5.1 将探头按照一定的角度和位置放置在被检测物体上。
5.2 发送超声波并接收返回信号,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5.3 根据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标记和描述。
6.检测说明6.1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禁止长时间暴露在超声波辐射下。
6.2 检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存在的缺陷进行诊断、分类、定位和评估。
6.3 按照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或更换方案。
7.设备管理7.1 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7.2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存放和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7.3 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管理,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新。
8.操作人员8.1 检测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熟悉检测工艺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
8.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检测规程,确保检测过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8.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
9.文件记录9.1 对检测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检测对象、探头角度、检测参数、检测结果等方面。
9.2 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定期维护、保养、更新等情况。
9.3 对检测报告进行存档,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查询性。
超声波检测工艺守则
![超声波检测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90987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7.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守则1总则1.1 本守则规定了采用超声波检测的方法及要求;1.2 本守则适用于A 型脉冲或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缺陷,并对进行等级评定的全工程,检测范围包括承压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B 级和C 级)的超声检测。
2引用标准2.1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人员要求3.1 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管理规则》进行考核鉴定,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资格证书;3.2 进行判定的人员应具有II 级及以上证书,并负有相应的技术责任。
4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4.1 探伤仪每三个月进行定期检定,各项指标应符合ZBY230规定;4.2 探伤性能应符合JB/T4730.3-2005标准第3.2.2.2条的规定;4.3 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符合JB/T4730.3-2005标准第3.223条的规定;4.4 检测前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测定按JB/T4730.3-2005标准第3.4.4条的规定执行。
5操作程序要求5.1 承压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需要进行超声检测时,须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5.2 无损检测委托单内容至少应包括:产品编号、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及编号、材料、规格、焊接接头类别、检测方法类别、检测验收标准、合格级别、检2.2JB/T7913-1995 《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 2.3JB/T9214-1999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故障性能测试方法》 2.4JB/T10061-1999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2.5JB/T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2.6JB/T10063-1999《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测比率、委托人和委托日期;5.3无损检测人员标准超声检测工艺卡,有无损检测责任人批准,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检测工艺卡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5.4材料使用前钢板(或钢管、锻件)超声检测的委托单有材料检验员填写;5.5超声波检测委托单有检验员填写;5.6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委托单由检验员填写;5.7超声波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的要求,按所检测的零部件(或原材料、焊接接头等)De材质、规格、形状确定探头和试块,并调试检测灵敏度,作出距离一一波幅曲线,当符合要求后进行超声检测;5.8检测过程中探伤仪和探头系统的复核按JB/T4730.3-2005标准第3.4.6条执行;5.9检测结束探伤仪和探头系统的复核按JB/T4730.3-2005标准第3.4.6条执行。
UT超声波检测系列之超声波探伤工艺细则
![UT超声波检测系列之超声波探伤工艺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fa5f97227284b73f242509e.png)
附录B 超声波探伤工艺细则1目的该项工艺细则,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超声波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原材料板材及管材的探伤,并且也适用于加工产品锻件、铸件、焊接件的探伤。
3按波形分类1)纵波法使用直探头发射纵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纵波法。
此法常将波束垂直入射至试件探测面,以不变的波形和方向透入试件,所以又称垂直法。
垂直法主要用于铸造、锻压、轧材及其制品的探伤。
2)横波法将纵波通过楔块、水等介质倾斜入射至试件探射面,利用波形转换得到横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横波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管材及焊缝的探伤。
3)表面波法使用表面波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表面波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表面光滑的试件。
4)板波法使用板波法进行探伤的方法,主要用于薄板、薄壁管等形状简单的试件探伤。
4按探头数目分类1)单探头法使用一个探头兼作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探伤方法称为单探头法。
单探头法操作方便,大多数缺陷可以检出。
2)双探头法使用两个探头进行探伤的方法称为双探头法。
一个发射,一个接收。
主要是为发现单探头法难以检出的缺陷。
5探头的选择1)直探头直探头只能发射和接收纵波,波束轴线垂直于探测面。
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平行的缺陷,如锻件、钢板中的夹层、折叠等缺陷。
2)斜探头(横波)斜探头是通过波形转换来实现横波探伤的,主要用于探测与探测面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缺陷。
如焊缝中的未焊透、夹渣及未融合等缺陷。
3)表面波探头与双晶(分割)探头表面波探头用于探测工件表面缺陷;双晶探头用于探测工件近表面缺陷;聚焦探头用于水浸探测管材或板材。
6耦合剂超声偶合是指超声波在探测面上的声强透射率。
为了提高耦合效果,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称为耦合剂。
超声波探伤中常用耦合剂有机油、变压器油、甘油、水、水玻璃等。
更多资料:无损检测招聘网 中国无损检测论坛 中国焊接论坛 说明:本《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由检验处探伤室起草,并负责对其内容进行解释。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d53d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5.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超声波检测工艺的流程、方法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的超声波检测,包括焊缝、铸件、锻件等。
三、工艺参数1.探头选择:根据被检测材料的性质、厚度、表面状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探头。
2.频率选择:根据检测要求和被检测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
3.灵敏度设置:根据检测要求调整超声波检测仪的灵敏度。
4.耦合剂选择: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耦合剂。
5.环境条件:确保检测环境干燥、无尘、无强磁场干扰。
四、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超声波检测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电源、探头、耦合剂等准备就绪。
2.校准仪器:根据检测要求,对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涂抹耦合剂:在被检测材料表面涂抹耦合剂,以确保超声波能够顺利传播。
4.放置探头:将探头放置在被检测材料表面,确保探头与材料表面紧密接触。
5.启动仪器:开启超声波检测仪,调整合适的参数,进行超声波检测。
6.记录数据:在检测过程中,及时记录超声波信号的波形、振幅等信息。
7.分析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被检测材料的质量状况。
8.撰写报告:根据检测结果撰写超声波检测报告,包括被检测材料的信息、检测条件、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9.清理现场:在完成检测后,清理现场,包括清理耦合剂、关闭仪器等。
五、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避免在强磁场环境下进行检测,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在放置探头时,应确保探头与材料表面紧密接触,避免空气间隙影响超声波传播。
4.在分析数据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质、厚度、加工工艺等因素,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对可疑的检测结果,应进行复检或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在撰写报告时,应清晰、准确地描述检测条件、数据分析和结论,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05(超声波检测)
![标准05(超声波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290902060b4c2e3f57276342.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标准QB/xxx-C-05-2001 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制作、安装和检修设备时壁厚为15—120mm,公称直径≥159mm的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环焊焊缝接头超声波探伤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1.2 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对接接头超声波探伤。
2 引用标准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 158303 检测人员3.1 检测人员必须取得无损检测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
探伤报告必须由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签发。
3.2 探伤人员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探伤,如果采用标准以外的方法探伤时,则事先应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并在报告中注明。
3.3 超声波探伤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
3.4 当探伤条件不符合本标准的工艺要求或不具备安全作用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检验,待条件改善符合后再行探伤。
4 试块4.1 试块应采用与被检验工件相同或近似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4.2 标准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A,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B。
4.2.1 试块的探测面及侧面用直探头以2.5MHz以上频率探伤时,不得出现大于距探测面20mm处的φ2mm平底孔反射回放幅度1/4高度的缺陷回放。
4.2.2 锯齿槽对比试块的形状和尺寸见附录C,该试块用被探伤管材制作,用作焊接接头根部缺陷的对比测定。
4.2.3 当探伤面曲率半径R≤W2/4时(W为探头宽度),应采用与探伤面曲率相同的对比试块。
反射体的布置可参照对比试块确定,试块宽度应满足(1)式要求:b>2λS/De (1)式中: b————试块宽度(mm)λ————波长(mm)S————声程(mm)De————声源有效面积(mm)5 工艺要求及探伤准备5.1 探伤前应了解被检件的名称、材质、规格、焊接工艺热处理情况,坡口型式以及焊接接头中心位置的标定。
5.2 焊接接头的外观需质检人员检查合格,焊接接头的两侧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滑,打磨宽度至少为探头移动范围。
超声波探伤工艺
![超声波探伤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464be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6.png)
超声波探伤工艺
超声波探伤工艺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以下是超声波探伤工艺的基本步骤:
1.前期准备:在开始检测之前,需要先了解被检测对象的基本情
况,包括材料类型、规格尺寸、加工工艺等。
同时,还需要对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表面处理:对被检测对象的表面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污垢、
油污、锈迹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对于一些特殊材料,如塑料、玻璃等,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3.耦合剂选择:根据被检测对象的表面情况选择合适的耦合剂,
常用的耦合剂有水、机油、甘油等。
4.确定探头: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包括频率、晶片尺
寸、角度等参数。
5.检测操作:将探头与被检测表面耦合在一起,通过超声波探伤
仪的控制面板调节超声波的参数,如振幅、频率等,然后进行扫查。
在扫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仪器上的回波信号,并记录下各个回波的位置和幅度等信息。
6.结果分析:根据仪器显示的结果,结合被检测对象的实际情况
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损伤。
7.结果处理:如果检测到缺陷或损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
理,如修补、更换等。
如果没有检测到缺陷或损伤,则需要进行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探伤工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和认证才能进行操作。
同时,由于超声波探伤的精度和可靠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耦合剂、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质等,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37b38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7.png)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1超声波检测设备一、超声波探头的种类1.直探头(纵波探头)声束垂直于被探工件表面入射的探头称为直探头。
它可发射和接收纵波,故又称为纵波探头。
直探头结构2.斜探头(横波探头)利用透声斜楔块使声束倾斜于工件表面射入工件的探头称为斜探头。
斜探头结构3.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的工作原理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原理4.耦合剂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称为耦合剂。
2超声波检测方法一、直探头检测法直探头检测法是采用直探头将声束垂直入射工件检测面进行检测。
由于该法是利用纵波进行检测,故又称纵波法。
二、斜探头检测法斜探头检测法是采用斜探头将声束倾斜入射工件检测面进行检测。
由于它是利用横波进行检测,故又称横波法。
三、扫查方法1.锯齿形扫查探头以锯齿形轨迹作往复移动扫查,同时探头还应在垂直于焊缝中心线位置上作±10°~15°的左右转动,以便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缺陷。
2.平行扫查探头在焊缝边缘或焊缝上(C级检测,焊缝余高已磨平)作平行于焊缝的移动扫查。
3.斜平行扫查探头与焊缝方向成一定夹角(10°~45°)的平行扫查,该法有助于发现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裂纹和与焊缝方向成倾角度的缺陷。
4.基本扫查方法当用锯齿形扫查、平行扫查或斜平行扫查发现缺陷时,为进一步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信号的真伪,可采用四种基本扫查方式。
3焊缝质量评定一、缺陷性质的判别1.气孔单个气孔回波高度低,波形为单峰,较稳定。
密集气孔会出现一簇反射波,其波高随气孔大小而不同。
2.裂纹缺陷回波高度大,波幅宽,常出现多峰。
3.夹渣点状夹渣的回波信号类似于点状气孔。
条形缺陷回波信号呈锯齿状。
4.未焊透未焊透一般位于焊缝中心线上,有一定得长度。
5.未熔合当声波垂直入射该缺陷表面时,回波高度大。
6.咬边一般情况下咬边反射波的位置出现在直射波和一次波的前边。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资料).doc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59d5b1a6c30c2259019ef2.png)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1.1 本工艺适用于板厚为6-250mm的板材、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母材壁厚8-400mm的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及壁厚大于等于4mm,管径为57-1200mm碳素钢和低合金石油天然气长输、集输和其他油气管道环向对接焊缝、钢质储罐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等。
1.2 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检测过程中,对受检设备做出准确判定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和要求。
1.3 引用标准JB4730/T-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测试方法》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2.1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波检测工作。
2.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
2.3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检测作业安全防护指导书》和其它安全防护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3检测程序3.1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艺编制具体的《无损检测技术方案》。
3.2 受检设备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由现场监理或检验员开据《无损检测指令》或《无损检测委托单》到检测中心。
3.3 检测人员按指令或委托单要求进行检测准备,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探伤工艺卡》。
3.4 检测人员按《超声波探伤仪调试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设备调试。
3.5 外观检查合格后,施加耦合剂,实施检测,做好《超声波检测记录》。
3.7 根据检测结果和委托单,填写相应的回执单或合格通知单。
若有返修,还应出据《返修通知单》,标明返修位置等。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5612f1a32d7375a517803a.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检测人员的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范围、方法和质量分级等。
1.2检测范围超声检测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检测范围包括原材料,铸件,锻造件,焊缝的缺陷检测。
1.3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取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二级(包括二级)以上证书,并严格执行审核制度。
1.4引用标准:GB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 /T6402《钢锻件超声波检验方法》GB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19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JB/T7913-1995《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3-1999《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GB/T6402-2008,《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GB/T7233-1987《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1.5探伤仪HS620超声波探伤仪,工作频率为1〜5MHz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土1dB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w 1%垂直线性误差w 5% 1.6探头常用探头有单直探头、单斜探头、双晶探头等,在达到所检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1.7超声检测一般方法有效灵敏度余量》10dB。
1.7超声检测一般方法1.7.1检测复盖率检测时应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复盖率应〉探头直径的15%1.7.2探头的移动速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超过150mm/s1.7.3扫查灵敏度扫查灵敏度至少比基准灵敏度高6dB。
1.7.4耦合剂采用机油、甘油等不损伤工作表面的耦合剂。
1.7.5检测面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均应清除,其表面粗糙度符合检测要求。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4fe6102f60ddccda38a057.png)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3.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金属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检测。
3.2 检测时机3.2.1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其焊接接头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才能进行检测。
3.2.2 锻件检测原则上应在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
表面粗糙度Ra≤6.3μm。
3.3 工件要求3.3.1 焊接接头探头移动区应由送检单位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杂质,对咬边、较大的隆起和凹陷等应作适当的修磨至圆滑过渡。
3.3.2 原材料及零件部、锻件应由送检单位打磨清除铁屑、锈蚀、油垢等其它杂质。
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自由扫查,表面粗糙度Ra应为6.3μm。
3.4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3.4.1 探伤仪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5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的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3.4.2 探头a. 超声检测常用单直探头、单斜探头、双晶探头和聚焦探头等。
b. 晶片有效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
c.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d. 双晶直探头性能应符合JB/T4730.3-2005附录A的要求。
3.4.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a.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b.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c.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d.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9214和JB/T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https://img.taocdn.com/s3/m/840d0b29bb68a98270fefa10.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1.1人员资格1.1.1检测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原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还应持有经业主认定的专业培训合格的岗位证。
1.1.2检测人员较正视力不得低于1.0。
1.2仪器、探头、试块和耦合剂1.2.1超声波探伤仪a 使用PXUT-350A型脉冲反射式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为4-5MHZ,仪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不大于5%,其余指标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b超声波探伤仪能储存100幅以上图形,且能清晰打印出探伤发现的缺陷波形图。
1.2.2探头选用频率为2.5MHz和5MHz两种单斜探头,晶片有效面积不大于500mm2,且任意一边长不大于25mm,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前沿距离不应大于10 mm,且探头的接触面应与管壁对中,吻合良好,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双峰。
按照管道实际壁厚选择探头K值。
1.2.3试块选用SGB-5、6标准试块和SRB未焊透对比试块。
1.2.4耦合剂使用化学浆糊耦合剂,均匀涂布在焊缝两侧探头移动区,保证良好的透声性能。
1.3检测方法1.3.1距离-波幅曲线:用SGB—5试块测绘距离—波幅曲线,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满足下表:1.3.2检测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扫查灵敏度在基准灵敏度的基础上提高4dB。
1.3.3探伤表面探头移动区应平滑,无飞溅、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证良好的声学接触。
如需检验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
探头移动区:T=5~30时,P≥nKT+50P--探头移动区mm;T—单壁厚度mm;K为探头K值; n--反射次数1.3.4探测方式和扫查方式a探测方式以一种K值探头用一、二次波在焊缝单面双侧进行探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4424fdd5bbfd0a795673c4.png)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检测人员的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范围、方法和质量分级等。
2适用范围2.1本规程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器对钢板、锻件和焊缝进行检测。
2.2本规程依据JB4730的要求编写。
符合《容规》和GB150的要求。
2.3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必要时由II级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其检测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3引用标准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150《钢制压力容器》JB4126《超声检测用试块的制造和控制》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Y232《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ZBY231《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4通用规则4.1检测人员4.1.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的要求,经理论和实际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检测由II级以上人员进行,I 级人员仅做检测的辅助工作。
4.1.2检测员人员必须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1.0。
4.2仪器、探头和试块现使用的仪器为汕头超声仪器厂生产的CTS-22和CTS-26型仪器和探头。
4.2.1仪器1)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大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10dB。
2)衰减器精度: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3)水平线性: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4)垂直线性: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4.2.2探头1)晶片有效面积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应超过50mm,且任意一边长不大于25mm。
2)单斜探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主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应按ZBJ04001和ZBY231的规定进行测试。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5324d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2.png)
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要紧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具有的资格、仪器、探头、试块、检测技术方式和质量分级等。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厚度为6mm~30mm钢制承压设备全熔化焊的超声检测。
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或等于250mm或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检测。
本规程按JB4730的要求编写,符合《容规》和GB150等要求。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制,其检测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2.引用标准、法规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T9214-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式》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式》3.检测人员3.1检测人员必需通过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治理规那么》的要求。
领导论和实践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品级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1.1检测人员每一年应检查一次躯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1.0。
4.探伤仪、探头和试块4.1探伤仪采纳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器,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 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仪器应具有80dB以上的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 dB的误差在±1dB 之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4.2探头4.2.1晶片面积一样不该超过500mm2,且任意一边长原那么上不大于25 mm 。
4.2.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该大于2度,主声束垂直方向不该有明显的双峰。
4.3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4.3.1在达到所检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10dB。
4.3.2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30 dB ,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 。
超声波检测技术工艺
![超声波检测技术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4b72aeeaeaad1f346933f61.png)
注意我国商品化斜探头的K值系列为1、1.5、2、 2.5和3,在这里应选用K=2.5,此时折射声束轴线 将通过焊缝截面中心的上方,若选用K=2时,声 轴线通过焊缝截面中心的下方,从而容易出现死 区。
(五)斜探头前沿长度的选择:斜探头的前 沿长度太长时,将会导致所需K值太大,检 测声程加长,对检测不利。此外,在许多构 件情况中,前沿长度大的探头其体积和探头 总长度都比较大,从而限制了在一些空间较 狭小的部位使用,但是前沿短的探头又往往 难以消除楔内回波的干扰影响而导致始波占 宽加大,影响近表面分辨率,因此需要根据 具体被检测工件以及焊缝的具体情况选择具 有适当前沿长度的探头 。
在图b中,这是在IIW2试块上进行的,以 Φ5mm横孔为反射体,适用于名义K值 1.5~2.5范围的斜探头,有:K=(X+L-25)/20 在图c中,这是在横孔试块上进行的,可以 根据名义K值范围,按2倍近场长度的声程
选择适当埋深的横孔作为测试反射体,有:
K=(X+L-a)/y 式中a为试块边缘到横孔中心的距离,y为横 孔埋藏深度。
超声波检测技术工艺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Testing
一、焊缝的超声检测概述
焊缝的超声检测多采用横波检测,其主要原因是 焊缝一般都有加强高突起,焊道表面有焊波存在 而不平整,使得平直探头在焊道上的耦合有困难, 更重要的是焊缝中的缺陷,特别是危害性缺陷, 例如裂纹、未焊透、坡面未熔合等的取向多与探 测面垂直或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采用横波检测有 利于发现这些缺陷,此外,相对于纵波而言,横 波本身具有指向性好、分辨力高和检测灵敏度高 等优点。不过,采用横波检测也带来了缺陷定位、 定量和定性评定上其特有的技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超声波检测工艺1Ultrasonic Testing Technics2.1 本方法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数字超声探伤仪对承压部位的所有对接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检测。
2.1 Butt weld joint for compression position shall be ultrasonic tested by A-mode digital ultrasonic flaw detector using pulse echo technique during this technique2.2对具体的产品需要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按程序要求进行审批和实施。
2.2 Inspection scheme in detail shall be drawn up for specific product, approved and execu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ocedure.2.3 检测工艺卡由超声波检测Ⅱ级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
2.3 Inspection technics card shall be drawn up by ultrasonic testing II class personnel according to contract requirements.2.4 检测人员2.4 Inspector2.4.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符合SNT-TC-1A标准要求,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2.4.1 Inspectors must be trained, acquir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which is corresponding to their operations and conforms to requirements of SNT-TC-1A standard issued by related departments.2.4.2 检测人员每年检查一次身体,其矫正视力不低于1.0。
2.4.2 Health of inspectors shall be checked whos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should be not less than1.0.2.5 仪器、探头和试块2.5 Instrument, probe and test block2.5.1使用仪器为PFUT2400型或其他型号的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2.5.1 Instrument shall be used Digital ultrasonic flaw detector as PFUT2400 or other type.2.5.2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大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10dB。
2.5.2 Combination sensitivity of instrument and probe: when it comes up to maximum Beam path of inspected work piece whose effective sensitivity shall be ≥10dB.2.5.3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2.5.3 Error of combination frequency and nominal frequency between instrument and probe shall be not more than ±10%.2.5.4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 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2.5.4 Operation Frequency Range of ultrasonic fault detector shall be 0.5~10MHZ, instrument shall be linear indication at least including 80% of full-scale fluorescent screen. Error of horizontal linearity is not more than 1%, and vertical linearity is not more than 5%。
2.5.5壁厚为6mm的对接焊缝选用频率为5 MH Z,折射角为70°和折射角为60°的2个聚焦斜探头分别进行检测。
2.5.5 Butt weld with 6mm wall thickness selects 5 MHZ frequency, shall be inspected by two focusing angle probe with 70°and 60°refracted angle.2.5.6壁厚为16mm的对接焊缝选用频率为2.5 MH Z,折射角为60°和折射角为45°的2个单晶斜探头分别进行检测。
2.5.6 Butt weld with 16mm wall thickness selects 2.5 MHZ frequency, shall be inspected by two monocrystal angle probe with 70°and 60°probe refracted angle.2.5.7对比试块应采用与被检工件相同声学性能的材料制成。
2.5.7 Material of contrast test block shall be identical to acoustical property of inspected work piece.2.5.8对比试块的其它制造要求应符合ASME第8部分第1条附件U的要求。
也可采用合同规定的其他型号对比试块。
2.5.8 Other manufacture requirements of contrast test block shall be according with requirements in Clause 1 Section 8 of Annex U. Other type contracted contrast test block shall be used.2.6检测的一般方法2.6 General technique of inspection2.6.1检测复盖率:检测时探头的每次扫查复盖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2.6.1 Inspection coverage rate: scanning coverage of probe when inspect shall be more than 15%of probe diameter each time.2.6.2 探头的移动速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得超过150 mm/S。
2.6.2 Travelling speed of probe: scanning speed of probe shall be not more than 150 mm/s.2.6.3采用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的耦合剂。
2.6.3Engine oil, paste, glycerol and water etc. shall be well permeability to ultrasound and couplant shall not damage inspected surface.2.6.4检测面的确定,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均能得到充分检查。
2.6.4 Inspected work piece shall be inspected in sufficient during determine of inspection surface.2.6.5检测面应经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污物都应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检测要求。
2.6.5 Inspection surface shall be qualified by appearance inspection, rust corrosion and dirt should be cleared away to make surface roughness corresponding to requirements of inspection.2.7 校准2.7 Calibration2.7.1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获得稳定的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2.7.1 Standard test block shall be calibrated, reflecting surface of reflector which ultrasonic main beam vertically aims at, to obtain stable and maximum reflected signals.2.7.2每隔三个月至少应对仪器的水平和垂直线进行一次测定。
2.7.2 Instrumental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e shall be determined one time at least every three months.2.7.3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2.7.3 Recheck instrument and probe遇到下述情况应对系统进行复核:In case of following conditions, system shall be rechecked:(1)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When adjusting knob of probe, couplant and instrument shall be changed after calibration;(2)检测者怀疑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有变化时;When inspector doubts that scanning range and scanning sensitivity has changed;(3)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When continuous working hours are more than 4 hours;(4)工作结束时。
End of job.2.8 超声波检测要求2.8 Ultrasonic testing requirements2.8.1一般用两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