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2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编号:AJSH/GL-01 版本:A/0-09-1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一.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服务顾问或预检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看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外观及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维修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车辆预检外观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维修人员应拒绝作业。
二.过程检验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经检验不合格的维修项目,需填写《内返单》后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5、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三.竣工检验1、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
2、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维修车辆竣工检验严格依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565-2001)要求进行。
首先进行整车外观,电器设备,发动机和底盘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路试,对于路试中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复修复查。
路试合格后在确保其他各项技术性能都合格后由总检开具出厂合格证。
4、对于进行二级维护及以上维修作业的车辆,除上述检验内容外,必要时还必须经计量认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检测。
5、严禁为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
6、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
四.检验依据: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7)编号:AJSH/GL-01 版本:A/0-09-12五.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保证期承诺1、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5篇)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1、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
3、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自竣工出厂之日起: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____公里或者____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____公里或者____日;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____公里或____日。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2)是指对汽车维修服务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维修质量的一系列制度。
它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汽车维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维修工程师资质要求:要求维修技师具备相关资质,包括学历、培训经历、职业技能等,确保维修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维修设备设施标准:要求汽车维修单位配备完善的维修设备和设施,包括检测设备、维修工具等,确保维修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维修质量监督管理:建立维修质量监督机构,对维修服务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汽车维修单位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保证维修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4. 维修质量评估和投诉处理:建立维修质量评估制度,定期对维修单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维修单位绩效考核和奖惩的依据。
另外,要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纠纷,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维修质量保证条款:在维修合同中明确维修单位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条款,包括维修期限、维修质量保证期限、质量问题的解决方式等,确保消费者在维修过程中享受到维修质量的保证。
通过实施维修质量保证制度,可以提高汽车维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3)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质量、维护社会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地整洁。
11、车间应配备消防器材,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检查,确保车间消防安全。
12、严格执行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操作设备安全。
13、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场所,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维修,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14、发现安全事故或者隐患,应及时上报,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15、对于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员工,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处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16、车间领导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确保车间安全生产。
为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如下:1、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岗位培训,包括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2、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对汽车维修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3、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需进行专门培训;4、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培训;5、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培训;6、对于维修质量不达标的人员,进行再培训和考核;7、对于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8、对于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进行教育和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措施,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企业的培训工作分为技术能力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两种类别。
技术能力培训主要是为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培训。
管理能力培训则侧重于中层和基层班组负责人。
每天,企业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
根据培训内容,组织培训人员、设备和选定培训教师,以有效地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完成。
同时,积极参加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课程。
年底,对培训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结合工作重点提出下年度培训目标。
汽车修理厂员工的培训工作由主要领导负责,厂工会或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措施的落实。
每次,企业组织一次集中政治研究,及时向员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规定。
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维修质量检验制度l、实行进厂检验的制度。
——主要负责人:技术总监、总检验员,试车员。
(1)通过进厂汽车的检验,确定最佳的维修方案。
(2)填写清单,办理交接手续,明确责任。
(3)审查送修车辆的技术档案和相关记录、台帐,作为检修的依据。
(4)通过路试和驾驶员的口头反映,检查诊断车辆的技术状况。
(5)汽车送修进厂检验、鉴定后,客户和修理厂应共同配合,对鉴定结果签字。
2、实行过程检验制度。
——主要负责人:车间主任、(质检员)(1)本级检验,凡有检验单的车辆主修人员负责检验。
(2)检验报告单的车辆由车间指定人员专职检验。
(3)对汽车拆散清洗过的零部件进行检验。
(4)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5)切实实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职检”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检验岗位责任制,严格地把住质量关,并做好相应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
3.汽车零件的检验。
——承修人员(1)汽车拆散的零部件,经清洗、除油后,根据零件的技术状况,分为可用、需修、更换三种类型。
(2)经反复验证才能制定出可靠的方案。
4.抽检——主要负责人:总检员(1)总检验对小修车辆要定期抽检。
(2)对不合格车辆及时返修。
(3)对特殊车辆跟踪检查。
5.车辆竣工出厂检验制度。
——主要负责人:总检员(1)总检验员对竣工的车辆必须逐一检验。
做好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2)对整车进行静态、动态测试,使车辆达到整齐美观,机件齐全可靠,操纵灵活轻便舒适,经济性好,动力性强,技术性能达到指标,使用户满意。
(3)整车检查,车辆空载情况下的检验:a.外观整齐美观,装备完全。
b.各管路和接头的安装正确,电气线路完好。
各灯光、.信号齐全有效。
(4)路试检查,通过各种工况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缺陷应及时消除,确保修车质量。
(5) 汽车的验收,经路试试验并消除各部分隐患,填写好车辆出厂检验记录,交于客户予以验收并签字。
6、送检、路试(1)二级维护以上,需送综合检测站进行检测。
(2)需送地方检测部门检测的车辆由检验员负责送检。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一些低质量的维修服务给车主带来了困扰,使得汽车维修质量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汽车维修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势在必行。
二、意义及目标1. 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实施能够规范维修服务行业,防止不合格的维修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对维修服务的满意度。
2. 提升行业整体水平:通过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流程,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促使维修单位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维修质量。
3. 优化竞争环境:建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可以促进行业内的竞争,使优质维修服务企业脱颖而出,推动整个行业的改进和发展。
三、检验内容及标准1. 技术水平要求:维修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培训经历,能够熟练操作维修设备和工具,具备维修各类汽车的能力。
2. 服务质量要求:维修单位应提供准确的维修建议,不得随意更换零部件,合理计价,对维修完成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并解释维修情况给车主。
3. 安全生产要求:维修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4. 资质认证要求:维修单位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四、检验和评定流程1. 提出申请:维修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包括提交资质认证文件和相关证明材料。
2. 初步评估:相关部门对维修单位进行初步评估,检查维修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3. 实地检查:对初步评估合格的维修单位进行实地检查,包括对维修设备的完备性、工作场所的安全性、维修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等进行检查。
4. 数据分析和评定:根据实地检查结果和相关数据,对维修单位进行评定,并做出相应的等级和认证。
5. 随机抽查和复查:对已经认证的维修单位进行随机抽查,或定期对认证单位进行复查,以确保维修质量持续符合检验标准。
2024年汽车维修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汽车维修管理制度1为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加强全厂职工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制定如下制度。
一、质量管理机构本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吴明负责。
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由常保国负责。
二、质量机构职责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汽车维护工艺规范》、交通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贯彻执行有关汽车维修质量的规章制度,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对维修车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维修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1)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进行质量分析。
(2)收集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及时更新。
(3)制定维修工艺和操作规程。
(4)负责车辆档案管理工作。
(5)负责标准计量工作。
(6)负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
(7)负责汽车的检验工作。
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8)负责质量纠纷的质量分析工作。
三、对维修车辆一律进行三级检验,严格进行汽维护前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严格执行竣工出厂技术标准,未达标准不准出厂,认真执行汽车维修质量的抽查监督制度。
四、材料仓库应严把配件质量关,严格做好采购配件的入库验收工作。
五、严禁偷漏作业项目。
一经发现,即严肃查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全体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
2、全厂员工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机具操作规程,任何人不得违反。
3、工作时不得在工场打闹、追逐、大声喧哗。
4、必须按规定着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
5、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汽车在厂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8km/h,不准在厂内试刹车,严禁无证驾驶。
6、加强对易烯物品的管理,不得随意乱放。
7、在车间、材料间等处所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使之保持良好技术状态,所有员工都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8、进入油库,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范文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范文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是确保维修作业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措施。
下面将分别对汽车维修作业的检验制度在接车、维修、质检和交车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一、接车环节检验制度1. 客户信息核对:接车人员应认真核对客户提供的车辆信息,包括车型、车牌号、行驶里程等,确保与客户提供的信息一致。
2. 车辆外观检查:接车人员应仔细检查车辆外观,包括车身、车窗、车灯等部件是否有损坏、破损或变形等情况。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和客户进行确认。
3. 内部物品检查:接车人员在客户的陪同下对车辆内部进行检查,确保车内没有贵重物品并且没有忘记带走个人物品。
同时,还需检查车内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
二、维修环节检验制度1. 故障排查:维修人员在开始修理之前,应先对车辆进行故障排查,确认存在的问题和维修方案。
排查过程中应仔细记录维修现象和可能的原因。
2. 维修计划编制:基于故障排查的结果,维修人员要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包括所需零部件、工时预估、维修顺序等。
维修计划应经过主管或技术员审核,并保留备案。
3. 维修过程记录: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一个维修环节的操作和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信息。
维修记录应真实、准确,并与实际操作一致。
三、质检环节检验制度1. 维修结果确认:质检人员在维修完成后,应对维修结果进行确认,确保车辆的故障得到彻底修复,并且质量达到要求。
2. 质量验收标准:质检人员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规范、服务标准等。
验收结果应明确记录并与维修人员沟通。
3. 功能测试:质检人员应对车辆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启动、行驶、制动、灯光等。
测试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与功能测试标准进行比对。
四、交车环节检验制度1. 交车前检查:交车人员在交车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内饰、功能等。
确保车辆干净整洁,各项功能正常。
2. 解释维修内容:交车人员应向车主解释维修过程和维修内容,包括故障原因、解决方案、维修所用零部件等。
2023年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2023年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制度1第一条为加强汽车修理行业管理,保证汽车修理质量,依据交通部、原国家经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汽车修理行业管理暂行方法》,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从事汽车修理、维护或专项修理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汽车修理业户)和各级汽车修理行业管理部门,均适用本方法。
第三条各级汽车修理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汽车修理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宣扬、贯彻国家和交通部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二)对汽车修理行业修理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检查;(三)指导、监督检查汽车修理业户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执行汽车修理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
(四)组织汽车修理行业质量检查评比;(五)收集沟通汽车修理行业修理质量信息,开展技术询问和质量诊断工作;(六)组织汽车修理业户质量管理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七)受理汽车修理质量问题的申诉,负责进行调解处理。
第四条各级汽车修理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汽车修理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实行分级管理。
建立汽车修理质量监督检测站(中心),为汽车修理质量监督和汽车修理质量纠纷的调解或仲裁供应检测依据。
汽车修理质量监督检测站必需是经当地交通主管部门会同技术监督部门认定后颁发了《检测许可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第五条汽车修理企业必需建立健全与其修理类别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汽车修理个体业户应有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其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仔细执行质量管理法规和本方法;(二)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汽车修理的技术标准、相关标准以及有关地方标准;(三)制定修理工艺和操作规程;(四)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要求,制定汽车修理企业技术标准;(五)建立健全汽车修理业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检验,驾驭质量动态,进行质量分析,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六)开展质量评优与奖惩工作。
第六条汽车修理业户必需有明确的质量负责人和质量检验员。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5篇)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一、汽车的进厂检验由专职的报修业务人员负责,必要时可由专职检验员配合;二、凡送厂维修的汽车,必须办理报修手续,进行进厂检验;三、根据报修的内容,按交通部颁发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规定确定汽车维修级别;四、进厂检验一般采用询问,实地察看,仪器检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以核实报修项目和维修级别;五、报修业务人员应认真详细填写报修单;不得有遗漏,对不明确的地方应询问清楚,力求不漏报,不错报维修项目;六、对维修期较长的车辆,可能遗失的附件,应填写交接清单,其附件应拆卸妥善保管;七、汽车维修报修单和附件交接清单,报修用户应在上面签字认可并各交一份给用户备查;八、报修业务人员应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不断定改进服务质量;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2)是指汽车维修单位对车辆进行维修前的检验程序与措施的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维修单位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维修工作的范围、目标和进度,从而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厂检验项目:规定维修单位对每辆车辆的内外部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2. 进厂检验流程:制定检验员对车辆进行检查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验车接待、维修指导、技术操作、质量验收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
3. 检验器材和设备:规定维修单位应配备适当的检验器材和设备,包括检测仪器、测量工具、故障诊断设备等,以便对车辆进行全面且有效的检测。
4. 检验记录和报告:要求维修单位对每辆车辆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车辆的问题和故障、维修方案、维修周期等,以便对维修工作进行追踪和评估。
以上是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不同的维修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这样的制度可以提高维修单位的工作规范性和效率,保障车辆修复的质量和安全性。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范文(4篇)
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汽车维修出厂检验工作,保障汽车质量和用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的出厂检验工作。
第三条出厂检验是指汽车维修企业在进行维修保养后,对汽车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和调整,确保车辆达到制造商的要求,并确保汽车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第四条出厂检验以“合格”或“不合格”作为评定标准,并做出相应的记录和处理。
第五条汽车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出厂检验工作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出厂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出厂检验的范围第六条出厂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检查和调整;2. 车身和底盘的检查和调整;3. 动力系统的检查和调整,包括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等;4. 流体系统的检查和调整,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5. 电气系统的检查和调整,包括电瓶、发电机、起动机、车灯、音响等;6. 内饰和外观的检查和调整,包括座椅、仪表板、玻璃、车漆等。
第七条出厂检验的项目、标准和方法应根据汽车制造商的要求,在维修手册、技术规范、检测方法等文件中明确规定。
第三章出厂检验的程序第八条出厂检验的程序包括以下环节:1. 受理:汽车维修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出厂检验受理窗口,接收汽车主人或代理人的出厂检验申请,并进行登记。
2. 检查:汽车维修企业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出厂检验,按照制定的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
3. 测试和调整:根据检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汽车达到制造商的要求。
4. 评定:根据测试和调整的结果,对汽车评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5. 记录和处理:对出厂检验的过程、结果、问题进行记录,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 通知车主:对出厂检验结果为“合格”的汽车,及时通知车主,并提供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7. 反馈制造商:对出厂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汽车,应及时向制造商反馈,并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四章出厂检验的要求第九条汽车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出厂检验的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5篇)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一、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二、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三、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四、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五、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六、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汽车维修作业各环节检验制度(2)汽车维修作业的各环节检验制度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环节需要进行检验,包括车辆的接车检验、问题的分析确认、维修方案的制定、维修操作的执行以及维修结果的验证等。
通过建立详细的检验制度,可以准确地识别和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检验制度。
一、接车检验接车检验是汽车维修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了解车辆的维修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在接车检验过程中,应该开展以下工作:1. 车辆基本信息的核对:检查车辆的车型、发动机型号、里程数等基本信息是否与客户提供的一致。
2. 客户所述问题的确认:与车主详细沟通,确保了解车辆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 车辆外观检查:检查车辆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破损。
4. 车辆内饰检查:检查车辆内饰是否完好,并注意有无异味或其他异常情况。
5. 车辆底盘检查:检查车辆底盘是否有漏油、严重破损等情况。
6. 车辆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电池电压、灯光、音响等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二、问题的分析确认在接车检验完成后,需要对车辆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确认,以确定维修方案。
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1. 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结合接车检验的记录和车主提供的问题描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归类。
汽车修理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修理质量检验制度首先,汽车修理质量检验制度需要明确各项检验内容和标准。
包括车身修复、电气维修、发动机维修等细节方面的检验项目。
例如,车身修复的检验项目可以包括检查修复区域是否平整、颜色是否匹配等;电气维修的检验项目可以包括检查灯光是否正常、仪表指示是否准确等。
制定具体的检验标准有利于确保汽车修理质量的统一和可靠性。
其次,制度还需要规定检验人员的要求和资质。
修理质量检验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
制度可以规定对修理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其能够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技术和检验方法。
此外,制度还需要明确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要求,确保其公正、客观地进行检验工作。
制度还应规定检验的时间和周期。
检验可以安排在汽车修理完成后进行,以确保修理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大修项目,可以设立中期检验,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制度也需要规定定期性的检验,以确保汽车维修技术和质量水平的长期稳定和持续提高。
此外,制度还应规定检验结果和处理措施。
检验结果应按照统一的评定标准进行判断,可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级。
对于不合格项,需要明确修复责任和要求。
比如,可以要求修理工或修理厂对不合格项进行重新修理或返工,并对修理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
对于严重的不合格项,可采取更严厉的处理措施,如对修理工进行追责或对修理厂进行处罚。
最后,制度还需要规定监督和反馈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机构,对修理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可以引入用户投诉和意见反馈机制,鼓励用户举报修理质量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修理厂进行监督和评估。
总之,汽车修理质量检验制度是确保汽车修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明确检验内容和标准,规定检验人员的要求和资质,制定检验时间和周期,规定检验结果和处理措施,以及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保障用户的权益和安全。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汽车维修质量并提高维修服务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意义、目的以及实施方法,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二、意义和目的1. 意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建立对于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一套统一的质量检验制度,可以避免不法维修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提高维修服务的规范性和可信度。
2. 目的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汽车维修过程中操作的安全性;(2)确保汽车维修使用的配件和材料符合标准要求;(3)规范汽车维修人员的从业行为,提高维修技术水平;(4)提高汽车维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实施方法1. 制定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标准是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基础。
标准应涵盖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维修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求、维修过程中对配件和材料的要求等。
标准的制定应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汽车维修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建立检验机制建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机制是落实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的关键。
可以通过成立专业的维修质量检验机构,负责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监管和质量检验工作。
该机构可以由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多方共同组建,确保检验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 加强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应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汽车维修技术、配件选配和维修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维修人员管理制度,规范维修人员的从业行为,提高维修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
4. 增强信息化支持在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
2. 过程检验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形、裂纹情况;配合间隙大小;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重要螺栓螺母扭矩。
对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检查。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
3. 竣工检验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
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
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
4.检验标准:(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5)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合格证的适用(一)机动车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规定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二)机动车小修(含发动机、车身、电器系统及自动变速器维修专项修理小修车辆)经竣工检验合格,由机动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按照规定签发《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三)机动车维修企业可以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动车小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计算机打印的合格证式样应向所在地区县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 引言这份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旨在确保汽车维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本制度合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并且要求严格遵守。
2. 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所有汽车维修企业及其员工,涵盖所有类型的汽车维修服务。
3. 检验标准3.1 质量检验标准汽车维修过程中,应按照像关标准对维修质量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维修材料的质量、维修过程的符合性、维修结果的可靠性等。
3.2 安全检验标准汽车维修过程中,应将安全放在首位。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 检验内容4.1 维修前检验在开始维修之前,应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车况检查、故障排查、维修方案制定等。
4.2 维修过程检验对维修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检验,确保操作规范、材料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备份。
4.3 维修后检验对维修完成后的汽车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维修结果满足质量和安全要求。
5. 检验方法5.1 可视检查通过目视观察和检验,对维修过程中的材料和操作进行检查。
5.2 测试检验通过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对维修结果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6. 检验记录针对每次维修,应建立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档案,包括维修前检验记录、维修过程检验记录、维修后检验记录等。
7. 检验结果处理根据检验结果,对是否合格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8. 员工培训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和意识,汽车维修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维修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等。
9.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将定期对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本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10.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检验标准、检验记录模板等。
11.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汽车维修企业:指从事汽车维修业务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 维修质量:指汽车维修过程中材料和操作的合格程度和可靠性。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一、目的和意义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是为了确保维修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服务水平和信誉度而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
通过实施竣工检验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维修质量问题,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汽车维修业务的企业和个人。
包括各类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修理店、汽车美容店等。
三、检验内容汽车维修竣工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车辆的外观状况,包括车身、车架、零部件等是否有损伤、变形、漏漆、脱落等现象。
2. 发动机检查:检查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包括启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排放是否符合标准等。
3. 底盘检查:检查车辆底盘的状况,包括悬挂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是否有异常响声、泄漏、磨损等现象。
4. 电气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电气系统,包括照明、信号、仪表、发电机等是否正常工作。
5. 安全性能检查:检查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安全带、气囊、刹车灯、转向灯等是否正常。
6. 道路测试:对车辆进行道路测试,检查车辆的行驶性能、操控性能、制动性能等。
四、检验程序1. 维修竣工后,维修企业应先进行自检,确保维修项目全部完成,维修质量符合要求。
2. 维修企业应填写《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逐项记录检验结果。
3. 维修企业应指定检验员对车辆进行竣工检验,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检验员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车辆的维修质量符合标准。
5. 检验员在《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上签字,确认车辆维修竣工。
6. 维修企业将《汽车维修竣工检验表》交给车主,车主有权对车辆进行复检。
7. 车主对车辆复检合格后,维修企业应出具《汽车维修竣工证明》。
五、检验要求1. 维修企业应建立健全检验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2. 检验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3. 检验工作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品种上都有很大的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环保和节能等诸方面的需要,在汽车产品中日益广泛地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更是在汽车上得以充分的发挥,当代的汽车已成为多种高新技术综合集成的载体。
汽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
汽车维修是一种恢复汽车完好技术性能(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或称服务)。
汽车维修质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是否通过维修作业使汽车原有技术性能得到恢复,并符合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要确保汽车维修质量,必须通过刘·汽车维修生产全过程、对影响竣工质量的各项作业及各个技术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没有全面的质量控制,就没有技术质量的保障。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在汽车维修生产全过程中具体实施汽车维修质量控制的一项技术工作。
它要求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
面对汽车发展中的高新技术,要有能力利用必要的专用仪器、设备,采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对汽车有关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去评定汽车维修后的技术状况,确定是否符合规定的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的要求。
根据维修质量检验的工作性质,可划分为汽车维修进行检验、零件分类检验、过程检验、竣工出厂检验和质量评定检验等。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水平,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技术的进步、检测手段的更新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协调、控制、检验、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基础。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又是做好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根本保证。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定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指采用一定的检验测试手段和检查方法,测定汽车维修过程中和维修后(含整车、总成、零件、工序等)的质量特性,然后将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汽车维修质量评定参数标准相比较,从而对汽车维修质量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是指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维修单位或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工作后,对修理的汽车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汽车维修质量,保障车主的权益。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检验方法:规定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检查车辆的各个部位和系统,验证维修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2. 竣工检验标准:明确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的合格标准,根据汽车品牌、型号和维修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和要求。
3. 检验记录:要求维修单位或维修人员对维修竣工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项目、检验数据和维修工作的质量评价等信息。
4. 竣工检验证书:经过竣工检验合格的汽车将颁发相应的竣工检验证书,证明车辆已经经过专业的维修和检验,具备安全和可靠性。
5. 不合格处理措施:对于未通过竣工检验的汽车,规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修复不合格的项目、重新检验等。
维修单位或维修人员应严格执行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车主对维修行业的信任度。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1.进厂检验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
2. 过程检验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形、裂纹情况;配合间隙大小;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重要螺栓螺母扭矩。
对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检查。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
3. 竣工检验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
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
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
4.检验标准:(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5)汽车维修车辆进出厂登记制度1. 维修车辆进厂维修,由业务部门负责在进厂登记本(或电脑)上做好登记工作,记录进厂时间、车型、车牌号、驾驶员姓名、车辆所属单位、驾驶员报修项目、车辆装备的齐全情况(如有缺件应详细记录)、油箱中存油量等内容。
一般情况下,随车工具等与车辆维修无关的物品由托修方自行保管。
如需置于车内,应清点登记并上锁。
登记完毕后双方经手人员共同签字,办理车辆移交手续。
2.业务部门应对进厂车辆进行标识,待修车、在修车、竣工车应分别在不同区域停放,以免发生意外。
顾客车辆由厂保卫部门负责看管。
3.车辆修竣检验合格后,由厂方通知托修人验收付款,然后由业务部门与托修人当面按进厂时登记清单清点交接。
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完毕后由业务部门在出厂登记本中做好记录,并开具出厂证,厂门卫凭出厂证查对车牌号后放行出厂汽车维修管理制度汽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1、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
3、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自竣工出厂之日起: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0公里或100日。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汽车进出厂登记制度1、车辆进厂送修时,客户应描述故障现象,提供技术档案和行驶证等有关资料。
2、业务接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认真听取客户陈述,了解车辆技术状况。
3、车辆进入预检工位,检验人员经过检验确认维修项目,交前台对维修费用进行预核算,然后与客户签订维修合同。
4、车辆进入待修区,等待维修。
5、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合格后,根据工时、材料结算清单结清费用,向车辆托修方提供结算凭证和竣工出厂合格证。
6、建立维修车辆档案。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1、车辆送修时,应具有保修内容及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业务接待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对送修车辆进行预检,按规范填写《车辆维修检验单》。
3、车辆预检时,根据驾驶员的反映及该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通过检测或测试、检查,确定基本作业内容,并告知托修方。
4、得到托修方确认后,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办理交接手续。
随车使用的工具和备用品,不属于汽车附件范围的应由托修方自行保管。
5、调度人员将维修作业单下派车间,车辆进入作业车间。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5、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6、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1、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
2、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修竣车辆竣工检验严格依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565-2001)要求进行。
首先进行整车外观和底盘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路试,对于路试中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复查。
路试合格后重新进行底盘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性能合格后由总检开具出厂合格证。
4、对于进行二级维护及以上维修作业的车辆,除上述检验内容外,还必须经计量认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合格。
5、严禁为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
6、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
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1、合格证由专人负责视生产情况定期到管理部门领取,专人负责开具。
2、开具合格证必须根据本厂质量总检验员对车辆的检验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维修后质量检验结果进行。
3、开具合格证后要认真做好维护检测车辆的台帐记录,下次领用合格证带台帐供管理部门核查。
4、严禁虚开合格证和转借、倒卖合格证现象。
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存放要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盗、放火、防潮、防鼠、防尘、防晒,保持档案存放处清洁卫生。
2、不准损毁、涂改、伪造、出卖档案,档案资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3、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时间等待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归档,并按内容和性质确定其保存期限,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
4、各班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使用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在现场不得存有或使用失效的文件、资料。
5、各班组每年对档案进行一次核对清理,并将所保存的档案整理后交办公室统一归档。
已经到保管期限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按规定处理。
6、维修车辆实行一车一档制,二级维护及以上作业的车辆档案内容包括维修合同、检验记录、维修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名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页、结算凭证。
汽车维修企业工作流程图汽修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使本企业员工的劳动人事管理有所依据,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他相关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企业聘用的全体从业人员。
第二章聘用(三)本企业聘用的员工,一律必须经过考试,面试合格,填写聘用员工登记表、审查通过后,签定劳动合同,经过试用,试用期满合格者,方得正式聘用。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表现优秀者,可适当缩短试用期。
(四)试用期内表现不良者,应随时停止试用,予以辞退。
按实际工作日发给试用期工资,给单位造成损失者,将追究经济赔偿责任。
(五)试用人员报到时应提交下列表件:(1)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和医院体格检查表。
(2)最后工作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3)半身免冠照片二张。
(4)其他必要的文件:学历证明文件、资格证书等。
(六)下列情形者,不得聘用:(1)体格检查不适合者。
(2)有犯罪前科者。
(3)有吸毒、酗酒及其他不良习癖者。
(4)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者。
(5)综合能力、体力无法适应工作需要者。
(6)在外兼职工作者。
(7)在校就读学生。
(七)聘用外地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者,按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办理。
(八)企业员工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职务工资和效益工资三个部分组成,并就其能力、年龄、职务,订立九个职级。
具体按照薪资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章工作及考勤(九)员工应切实遵守“员工守则”,不得有任何违反“员工守则”的行为。
(十)员工按照聘用的“劳动合同书”规定的岗位职务,遵照该岗位职务规定的职责进行工作。
(十一)员工工作时间每周40小时,每天8小时。
(十二)因工作需要延长或增加工作时间,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十三)所有员工均应接受考勤,准时上下班。
不得迟到、早退,更不允许旷工。
试用期迟到早退累计超过10次,终止试用,解除劳动合同。
(十四)超过工作时间到岗为迟到,不到下班时间提前离岗为早退。
迟到、早退1次罚款10元。
迟到、早退超过1小时者(包括1小时)视为旷工,作旷工累计处理。
第四章休假和请假(十五)员工除每周2天休假外,法定假日为每年7天:元旦1天、春节3天、国庆节2天、劳动节1天,工资照付。
(十六)员工从进入企业连续工龄满一年者,可享受有薪假7天。
以后每增加1年工龄,有薪假期延长1天,但最多不超过2周(含公休日)。
有薪假期应按请假程序申请,员工需将书面请假报告提前两周交部门主管,由部门主管统一安排休假日期后,报人事部审批。
有薪假须连续休息,不得超年度休假。
本年度未休假者,有薪假不带入下一年度。
(十七)员工因病、因事请假或享受婚丧假、有薪假、工伤假等,超过法定时间的,均应向部门主管提交请假申请报告,说明理由和时间,报人事部批准后,方可休假。
未经批准擅自休假,视同旷工处理。
(十八)休假期满应向部门主管销假。
未办销假手续,考勤不予登记。
(十九)病假(1)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休息治疗,停止工作,应及时将病假证明送交部门主管。
拖延3日以上者(不含看病当天),视为旷工。
因行动困难、住院等原因不能送交假条者,须向主管领导说明并报人事部备案。
(2)员工全年病假超过30天,病假期间,按天计算只发基本工资;30天之内(包括30天)按天发给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职务工资,不发效益工资。
(3)员工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应有区级以上医院休假证明),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企业有权根据病假员工病情,与有关医院及医生联系,了解并进行必要的复查或转院就医。
(4)员工在连续休息4个月后,凭指定医院诊断证明恢复工作,并试工2个月。
试工期内不能正常工作继续休息,其休息时间和试工前连续休息时间合并计算。
(5)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时,连续医疗期3个月以内者(半日工作半日休息的医疗期按两个半天合为一天计算),按规定发给病假工资,连续医疗期3个月以上时,其数额为本人基本工资的80%。
(6)不执行职级工资的员工在计发病假工资时,相应扣发固定的收入。
(7)员工利用病、事假(包括医疗期),从事有收入的活动,企业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二十)事假(1)员工请事假必须提前请示,经主管领导批准报人事部备案,临时有事不能提前请假,须在上午10:00以前电话通知部门主管,否则按旷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