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行业年度策略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录)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7-2022年中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录)【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链接】报告摘要及目录报告目录:第一章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第一节电子商务发展分析一、电子商务基本定义二、电子商务发展阶段三、电子商务基本特征四、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五、电子商务基本模式六、电子商务规模分析第二节“互联网+”的相关概述一、“互联网+”的提出二、“互联网+”的内涵三、“互联网+”的发展四、“互联网+”的评价五、“互联网+”的趋势第二章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信息化行业的机会与挑战第一节2015年中国互联网环境分析一、网民基本情况分析(一)总体网民规模分析(二)分省网民规模分析(三)手机网民规模分析(四)网民属性结构分析二、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一)信息获取情况分析(二)商务交易发展情况(三)交流沟通现状分析(四)网络娱乐应用分析第二节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信息化行业的机会与挑战一、互联网时代行业大环境的变化二、互联网直击传统行业消费痛点三、互联网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四、电商成为传统企业突破口第三节互联网金融信息化行业的改造与重构一、互联网重构行业的供应链格局二、互联网改变生产厂商营销模式三、互联网导致行业利益重新分配四、互联网改变行业未来竞争格局第四节金融信息化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机会孕育一、电商政策变化趋势分析二、电子商务消费环境趋势分析三、互联网技术对行业支撑作用四、电商黄金发展期机遇分析第三章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金融信息化行业产业政策分析二、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三、金融信息化行业主要企业分析四、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一、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机遇分析二、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三、金融信息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第四章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与电商未来空间预测第一节金融信息化电商市场规模与渗透率一、金融信息化电商总体开展情况二、金融信息化电商交易规模分析三、金融信息化电商渠道渗透率分析第二节金融信息化电商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有利因素二、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三、金融信息化电商行业经营成本分析四、金融信息化电商行业盈利模式分析五、金融信息化电商行业盈利水平分析第三节电商行业未来前景及趋势预测一、金融信息化电商行业市场空间测算二、金融信息化电商市场规模预测分析三、金融信息化电商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第五章金融信息化企业互联网战略体系构建及平台选择第一节金融信息化企业转型电商构建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关键环节分析(一)产品采购与组织(二)电商网站建设(三)网站品牌建设及营销(四)服务及物流配送体系(五)网站增值服务二、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构建(一)网站域名申请(二)网站运行模式(三)网站开发规划(四)网站需求规划第二节金融信息化企业转型电商发展途径一、电商B2B发展模式二、电商B2C发展模式三、电商C2C发展模式四、电商O2O发展模式第三节金融信息化企业转型电商平台选择分析一、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商建设模式二、自建商城网店平台(一)自建商城概况分析(二)自建商城优势分析三、借助第三方网购平台(一)电商平台的优劣势(二)电商平台盈利模式四、电商服务外包模式分析(一)电商服务外包的优势(二)电商服务外包可行性(三)电商服务外包前景五、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商平台选择策略第六章金融信息化行业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析第一节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B市场概况二、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B盈利模式三、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B运营模式四、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B的供应链第二节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C模式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C市场概况二、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C市场规模三、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C盈利模式四、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B2C物流模式五、金融信息化电商B2C物流模式选择第三节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C2C模式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C2C市场概况二、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C2C盈利模式三、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C2C信用体系四、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C2C物流特征五、重点C2C电商企业发展分析第四节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O2O模式分析一、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O2O市场概况二、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O2O优势分析三、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O2O营销模式四、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O2O潜在风险第七章金融信息化主流网站平台比较及企业入驻选择第一节网站A一、网站发展基本概述二、网站用户特征分析三、网站覆盖人数分析四、网站访问次数分析五、网站发展策略分析第二节网站B一、网站发展基本概述二、网站用户特征分析三、网站覆盖人数分析四、网站访问次数分析五、网站发展策略分析第三节网站C一、网站发展基本概述二、网站用户特征分析三、网站覆盖人数分析四、网站访问次数分析五、网站发展策略分析第四节网站D一、网站发展基本概述二、网站用户特征分析三、网站覆盖人数分析四、网站访问次数分析五、网站发展策略分析第五节网站E一、网站发展基本概述二、网站用户特征分析三、网站覆盖人数分析四、网站访问次数分析五、网站发展策略分析第八章金融信息化企业进入互联网领域投资策略分析第一节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子商务市场投资要素一、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认知分析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目标的确定三、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认知确定四、企业转型电子商务的困境分析第二节金融信息化企业转型电商物流投资分析一、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商自建物流分析(一)电商自建物流的优势分析(二)电商自建物流的负面影响二、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商外包物流分析(一)快递业务量完成情况(二)快递业务的收入情况(三)快递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三节金融信息化企业电商市场策略分析图表目录:图表2010-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图表2013-2015年中国网民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图表2013-2015年中国网民各类手机网络应用的使用率图表2012-2016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图表2010-2021年我国移动网民规模及增长速度图表移动端网购增长仍处爆发阶段图表移动端网购占比大幅提升图表传统金融信息化消费存在的“痛点”图表金融信息化电子商务重构供应链流程图表中国电商相关政策汇总图表2012-2016年金融信息化电商交易规模趋势图图表2012-2016年金融信息化电商市场渗透率趋势图图表2017-2022年金融信息化电商交易规模预测趋势图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推荐】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 (800字)-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 (800字)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大家可能经常看到我在博客中引用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今天就来谈谈研究报告这个法宝.记得我在<A股基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文中介绍一个观点:机构正在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力量.它们控制的筹码占A股优质筹码的大多数,所以A股由他们说了算.关于这个观点,我今后还有发表文章<黑马白马化,白马妖魔化>,这是后话.机构成为投资的主力,那么谁来控制机构的资金流向呢?很多人会说是基金基金,操盘手,投资总监等.这话没有错,可是如果我们把问题总结到这里,你会发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只有用老鼠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除非你和这个基金经理们是亲戚朋友,他们告诉你信息你才可以赢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而是法律也打击.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以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大脑里面的东西提前知道呢?答案是:有!技术派的答案是:技术分析.基本面派的答案是:研究报告.我是两派都用,但是更倾向于后一派.事实在,在国外,如华尔街,王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引导着市场资金的流向.如果分析师集体看多哪个行业或者公司,那么股价不涨也难;如果看空,那么很可能爆跌.这就是机构主导的成熟市场下,分析报告在股市中的价值.很多人如果还用过去那种散户时代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研究报告,主观的以为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都是为了"托"儿,那就大错而特错拉.机构时代,散户根本不是机构眼中的博弈对象.在A股中,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投资部门等,没有一个不去研究主流机构的研究报告的.他们可能不读报纸,可能不听新闻,但是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的王牌机构的晨会报告和研究报告他们不能不看.这些A股投资机构的大佬们会在研究报告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报告在引导在机构资金的流向.这些研究报告分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具体又分为证券公司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基金公司投资报告,私募基金投资报告,保险公司投资报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报告,银行投资部门研究报告等.一般情况下,后几种报告的保密性很高,对外部的流动性也很低,基本上服务于圈内人甚至自己部门.我们能经常购买经常看到的是前两种居多,即券商研究报告,和部分基金公司研究报告.下面详细谈券商研究报告.券商研究报告是所有报告中流动性最高的,对外部具有开放性,可以去购买,对自己的客户(开户的人)基本上开放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也阅读这些东西,但是觉得实用性不强,比如某个券商给某个股强烈推荐的研究评级,该股却不涨反而大跌.这样的例子很多,于是一部分人就不再信任研究报告,甚至骂研究报告.这正是我要给大家纠正的.对付研究报告,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一定要详细阅读,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来使用,这样就会很有效.首先我们来逐个来分析券商研究报告的特点:中金证券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在业内是首屈一指,武林至尊.中金公司最大的特别是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它的分析报告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宏观政策的分析和对大盘股行业龙头的分析,也就是说,中金的报告在战略上在投资策略上和宏观走向上是最有实力的,也最被各大基金经理重视.看中金就看它的宏观和大势分析.中金的研究报告分量是很重的,举个例子,中国人寿刚上市的时候,招商证券非常看多,给出的目标是一年60三年90的目标价,中国人寿应声大涨,最高于2007.1.17冲到49.48元,当天接近涨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市场传言中金公司要出研究报告唱空人寿,人寿于1.17下午就从涨停的位置下滑,拉出一个大阴线,从此人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熊市.这里中金和招商谁对谁错谁的水平更高,我们姑且不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金和招商的市场号召力.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可能中金公司配合某些机构建仓吧,故意打压中国人寿股价,要不然为什么没过几个月,中金又突然来个180度的转弯,突然出报告强烈推荐中国人寿呢?难道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人寿创造的价值就足以让中金来个这个大的转弯拉.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机构研究报告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相对中金的政府背景和宏观分析,招商证券的特色在于市场分析,它是绝对的市场派,在牛市中,招商证券的胆量是最大的,也是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最多的证券公司,所以在牛市中一定要强烈的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对中国人寿的把握具有非常好的判断力,它那篇<中国人寿:一年60三年90>的研究报告,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战例.最近,招商证券关于中国神华目标价100的研究报告也是业内第一个提出的.比起国际投资银行给予中国神华H股101元的报告还早几天呢.招商证券关于中国船舶320的目标价也正在成为现实.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读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更让人敬佩的是招商证券研究团队的人很勤奋,他们发表研究报告的很快也很多,非常及时.很多大盘IPO新股的研究报告都是他们最先发表的.这是一个足够让我们骄傲的研究团队!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国泰君安是老牌的券商,它和其他券商不一样,这个券商的研究报告很稳.对很多公司给予的评级没有招商证券激进,甚至还有中金公司激进.它的特点就是给予新股的研究,无论什么新股,国泰君安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价模式.有一点不好,国泰君安吸引了很多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这一点可以从新股上市首日的成交明晰上得到印证,所以国泰君安把新股首日的价格给予的都很高,这是明显的利益关系,让人很反感.但是,它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投资策略报告还是不错的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这又是一个勤奋的研究团队,多产而又优质.它的研究报告质量属于上等,但是它的投资策略特别是月度投资策略值得重视.他们投资研究部门高级分析师桂浩明关于宏观的分析也很中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国信证券是我最近才开始重视的,它的特点很象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激进.值得重视其他还有很多证券公司,都有研究报告,不在一一详细说,还有几个值得重视的是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联合证券研究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报告,广发证券研究,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光大证券研究报告,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等等.具体特色也都差不多.一般我最看好的,也就是我每天必然看的研究报告,我按照重要性是如下分类的:中金研究报告首先看,接着看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然后看国泰君安研究报告,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其他的有时间就看,没有时间就浏览一遍还有一点要注意,最值得重视是券商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比如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一看就可以明白整个行业的情况.最好是把几个券商的行业研究报告放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和比较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要太在乎报纸新闻和所谓的舆论对股市的评价,因为它们这些言论是左右散户的,是散户时代的思维,机构资金根本不看他们,机构资金看得就是研究报告和自己亲自的调研,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保密性和滞后性.比如当南方航空复牌后涨100%的时候舆论媒体和所谓的股评价家就说严重高估,但是市场不听他们的,很多研究报告到今天还在推荐他们,不读报告你就不知道.我自己觉得南航的翻番倍数今后肯定会超过中国船舶,至少到2010年还是行业复舒期.(关于航空股,我过几天就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告诉大家推荐的顺序: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很多报纸新闻电视股评节目是外行指挥内行,还有很多是别有用心的忽悠散户.股票这个东西岂是一些报纸新闻人士就可以看懂的,它需要专业化,而最专业化的就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和证券公司研究团队,这些专业认识的看法是有一定时间的保密期的.市场知道拉,已经晚了一步.媒体忽悠散户的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一到长假就讨论是持股还是持币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股票的投资价值难道就因为一个7天的假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这完全是散户时代的思维.还有就是大盘一不好,报纸和电视节目就告戒大家呀注意变盘减仓,岂知,股票的核心是低买高卖,在大盘跌来来卖股,根本就是一个骑墙派,似是而非,看不清大盘的方向,盲目减仓,正好给别人低价格建仓机会.其实,我们做的是个股,与其看大盘的眼色,还不如多看上市公司的变化和整个行业的最新消息.这个很少有报纸去报道.这些东西只有基金经理知道,证券公司研究员知道,这正是我建议大家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的最大缘由.冷静研读券商研究报告201X年全球股票市场似乎都瘫痪了,而A股市场的三大股指:上证综指在201X 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1820.81点报收,全年跌逾65%,创下了18年来最大的年阴线;深圳成分指数跌幅亦高达62.90%;沪深300全年跌幅以65.95%居于三大股指之首。
2022-2022年中国投资银行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报告范文-图文
2022-2022年中国投资银行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报告范文-图文调查与投资战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22-2022年中国投资银行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报告出版日期:2022年报告目录投资银行(InvetmentBank)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瑞银集团;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
工作报告之海通证券行业研究报告
海通证券行业研究报告【篇一: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案例研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案例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不断完善。
目前大型券商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国外券商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证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根据总资产和净资产基数等财务指标来看,海通证券连续多年行业排名第二,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十分显著。
本案例通过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以及威胁等,从而提出促进国内证券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证券行业、海通证券、竞争力本文将通过对海通证券的基础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从各方面角度对海通证券提升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并通过将国内证券机构和国际著名投资银行进行比较,从而对国内证券行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行业背景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1.1 发展趋势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制度有待逐步完善,如发行制度、交易制度等。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已经全面拉开,但仍处于尝试探索阶段。
201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新三板的崛起正在改善这一现状,主流二级市场潜力仍然十分大。
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级服务商,证券行业将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2000-2014年美国及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gdp1991-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1.2 发展预期回顾2008年大熊市,全年日均交易为1079亿元,约为前一年牛市的58%;2015年两市日均交易量为1.04万亿元,今年以来日均交易量为0.53万亿元,约为去年的51%。
具体到月份来看,2008年熊市大底为10月份,日均交易量为517亿元,约为熊市开启前一个自然月(2007年10月)的27%;今年3月份日均交易量为0.51万亿元,约为2015年6月日均交易量的30%,2月份的比例为28%。
行业与竞争分析
同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行业中企业的数目与规模 市场需求的增长 转换成本 退出该行业的障碍 产品差异化程度 外来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
12
竞争性市场的原则
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一个动态的、 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一个动态的、不断 变化的过程,各个竞争厂商不断地采取新 变化的过程, 的进攻性措施和防御性措施, 的进攻性措施和防御性措施,不断地从一 种竞争武器和竞争策略的组合转向另一种 竞争武器和竞争策略的组合。 竞争武器和竞争策略的组合。
收集公布数据
数据归类 消化性分析
文章、 文章、竞争对手当地的 报纸、需求广告、 报纸、需求广告、政府 文件、管理人员讲话、 文件、管理人员讲话、 分析家的报告、 分析家的报告、政府及 条例制定机构的内容、 条例制定机构的内容、 专利记录、 专利记录、法院记录等
与战略制定者交 流信息 战略制定所需的 竞争对手分析
不动产销售量 年增长率 经济年增长率
年增长率
1
2
3
4
5 6 年份
7
8
9
10
40
政治变化
社会变化趋势
潜在进入者威胁
供应者威胁
竞争程度
购买者威胁
替代品威胁 技术先进性 经济增长
41
外部因素评价(EFE)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列出在外部分析中确认的主要外部因素 赋予每个因素以权重 按照企业现行战略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为 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范围为1 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范围为1-4 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 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得出加权分数 将所有加权分数相加, 将所有加权分数相加,以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1 2 Million Million Units Units
市场调研报告: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
市场调研报告: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摘要调研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理解市场调研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调研方法:采用桌面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了市场调研行业的各类数据和信息。
主要发现:市场调研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美国市场调研占据全球市场调研行业的主导地位。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土客户占据市场主导。
结论与建议:市场调研行业需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详细说明和数据分析1. 市场调研行业概述:市场调研是一种特定活动,旨在连接消费者、公共部门和市场,以识别和界定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
2. 全球市场调研行业现状:市场规模:20162019年,全球市场调研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715.27亿美元,同比上升7.43%。
市场份额:美国市场调研占据全球市场调研行业49.15%的市场份额。
3.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现状: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规模达到208.35亿元,同比增长9.53%。
客户结构:2021年,本土客户占比为94.2%,外资客户占比5.8%。
4. 行业竞争格局: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企业包括尼尔森Nielsen、凯度Kantar、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等。
结尾与建议1. 拓展服务范围: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市场调研服务。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提供更具洞察力的市场分析报告。
3. 加强本土化策略:针对中国市场特点,进一步强化本土化策略,以满足国内客户的需求。
文献综述市场调研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市场调研市场规模约为715.27亿美元,美国市场调研占据全球市场调研行业49.15%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21年行业规模达到208.35亿元,本土客户占比为94.2%,外资客户占比5.8%。
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企业包括尼尔森Nielsen、凯度Kantar、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整体环境: (6)一、2015年以来监管持续收缩,监管底已现,未来监管红利贡献Alpha (6)二、全年市场运行前低后高,2017年延续稳健势头,有望实现“慢牛” (8)三、券商业绩概览:业绩为王,Beta效应相对下滑 (10)3.1. 2016年券商收入为近十年第二高,预计2017实现稳定增长 (10)3.2. Beta仍处于高位,但相对下滑 (12)第二节行业逻辑向低Beta业务切换 (13)一、高Beta板块:从“靠天吃饭”向“主动出击”转型 (13)1.1.经纪业务:从价格战到服务战,关注PB业务与智能投顾 (13)1.2资本中介业务:股权质押考量券商内部的资源协同 (16)1.3自营业务:利率提升环境下,投资风格趋于稳健 (19)二、低Beta板块: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投行业务:IPO提速,业绩贡献提升 (20)2.2资管业务:券商风控新规出台,主动化转型攻坚战打响 (23)图表目录图表1:“一人多户”政策推出后开户数量显著提升 (6)图表2:2015年5月以来持仓投资者占比逐步减少(万人) (7)图表3:全年大盘走势前低后高,成交量在四季度出现回升 (9)图表4:目前处于降息通道向升息通道的转折点,国债收益率已经出现上涨趋势 (10)图表5:中证全债指数在2016年10月份以来随利率上升而下降 (10)图表6:预计2016年券商营业收入将成为近十年来第二高水平(亿元) (11)图表7:23家上市券商2016Q3单季收入同比下滑3.15% (11)图表8:23家上市券商2016Q3单季净利润同比上升13.7% (11)图表9:证券业高Beta业务占比从2015年末的82%下降至2016Q3的63% (12)图表10:市场竞争激烈,经纪业务集中度下降(亿元) (13)图表11:行业佣金率持续下滑至万四以下 (14)图表12: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2.4%左右 (16)图表13:股权质押业务发展迅速 (18)图表14:权益类投资占比显著降低 (20)图表15:2016中报股票与基金投资占净资产比重 (20)图表16:IPO数量发行节奏加快,发行数量显著提升 (21)图表17:增发规模显著下降 (21)图表18:券商受托管理资产不断增加(亿元) (25)图表19:上市券商定向资管产品规模占比情况 (25)表格目录表格1:上市券商有三家已经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 (15)表格2:PB业务已经成为部分国内券商的布局重点 (15)表格3:上市券商的两融利率仍处于高位 (17)表格4:2016年3月证金公司下调转融资费率 (18)表格5: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规模前十名的券商(2016.01-2016.11) (19)表格6:IPO项目费率远高于再融资(亿元) (22)表格7:广发证券项目储备量居上市券商第一位 (22)表格8:各上市券商业绩对投行排队项目的弹性显著 (23)表格9:2008年以来资管业务计入风险资本经历了三次规定变化,不同券商评级有相应的调整系数 (24)第一节整体环境:监管底已至,业绩弹性弱化一、2015年以来监管持续收缩,监管底已现,未来监管红利贡献Alpha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后,强监管时代来临,券商创新业务受到全面限制,行业发展空间收缩。
这个收缩体现为多方面多角度,反映在券商绝大多数的业务上,也直接造成券商在2016年的经营呈现出“多稳健、少创新”的特点。
从行业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目前是一个“监管底”,未来行业发展的超额收益与投资机会大概率来自于监管空间释放所带来的监管红利。
2016年行业主要的的监管措施列举如下:经纪业务:“一人多户”到“一人三户”,开启经纪业务全面转型2015年4月13日,中国结算全面放开A股市场“一人一户”限制,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将最多可以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
政策影响下,市场开户数激增。
为了吸引投资者,各大券商拉开了佣金战,佣金率一降再降。
2016年10月14日,中国结算终止了“一人多户”的时代,对《证券账户业务指南》进行了修订,一个投资者在同一市场最多可以申请开立3个A股账户。
自此,“一人多户”时代开始向“一人三户”转变。
2015年牛市结束后,持仓投资者占比不断下滑,“一人三户”在满足大多数客户实际投资需求的情况下,加大了账户迁移的难度,无形之中提升了各券商的市场份额壁垒,证券账户成为稀缺资源。
同时,佣金率已经降至较低水平,降佣给用户带来的边际吸引力也在逐步减弱,以价换量越来越难,倒逼券商开启经纪业务全面转型。
图表1:“一人多户”政策推出后开户数量显著提升图表2:2015年5月以来持仓投资者占比逐步减少(万人)投行:监管全面从严,IPO堰塞湖疏通在借壳方面,2016年6月17日,证监会宣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并直接表示此次修改的重点是规范重组上市,即借壳上市。
并于今年9月9日公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稿,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
新规完善了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对判断指标进一步细化,规避企业通过曲线方式借壳上市的现象发生,大幅降低炒卖“伪壳”、“垃圾壳”的牟利空间。
在增发方面,今年以来,频频传出再融资遭遇窗口指导的消息,比如发行价格调整、非公开发行对象的穿透问题、资金来源核查,严控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现象等。
从再融资的监管思路来看,体现了体现了监管层求稳的思路,并且防止定增套利、引导资金脱虚入实。
在IPO方面,截止2016年12月13日,IPO排队数量为684家,按照当前每周核发IPO12-14家的水平来测算,消化现有的存量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IPO加速意味着券商投行收入确认周期缩短,同时IPO费率远高于再融资与发债,对盈利的贡献也更加显著。
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2015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一直处于强监管状态,并且这一监管力度在不断增强,标志性的两个文件是2015年3月基金业协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以及2016年7月证监会出台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
在此之后,针对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又分别出台了《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以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对资产管理的监管进行细化与加强。
监管一直以来都在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后,证监会全面放松资管经营限制,由此开启了资管高速发展时代。
资管规模的快速扩张主要是来自通道业务,而通道业务价值较低,当下证监会再次加强监管力度,目的也是在于希望通过监管政策引导行业发展方向,过去利用通道业务把业务量做上去,如今转向更能发挥自身优势、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主动管理业务。
资本中介:“去杠杆”环境下,监管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12月2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修订了《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对融资融券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进行了调整,将静态市盈率在300倍以上或者为负数的股票折算率下调为0%。
调整后,静态市盈率超过300倍或公司业绩亏损的股票,将不能折算为融资融券保证金。
此项调整将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与其静态市盈率挂钩,可提高融资融券担保物质量,降低业务风险。
同时,降低高市盈率股票的折算率,还有利于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抑制融资追涨炒高等投机行为,降低投资者风险,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20日证监会机构部召集多家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关于股票质押式回购的会议。
监管层为起草《证券公司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指引》向券商征求意见。
规则修订内容包括:将股票质押的标的证券限定为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的股票,不得作为质押股票等;要规范融资人和融资用途,不能给金融机构和产品融资;资管产品中,单只股票的融资额与数量分别不能超过产品规模和股票数量的30%。
加强对股权质押的监管,是证监会在“去杠杆”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控制市场风险的一大工具。
当前强监管的市场环境下,券商能够实现业务创新的点比较少,预期后期如果有监管松动,将为行业带来发展创新的重要机遇,也因此带来行业经营的改进,这一部分的业绩贡献并非来自市场,而是监管风格的切换,是一种ALPHA收益。
二、全年市场运行前低后高,2017年延续稳健势头,有望实现“慢牛”2016年伊始,市场尚未进入稳定状态,叠加熔断等事件刺激,上证综指表现一路下滑,并于1月27日下探底部2638.3点。
在此之后,监管进入稳定状态,宏观经济下滑趋势放缓,市场逐步企稳回升,12月13日收于3155.04点。
截止2016年12月13日,全年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5253.78亿元,成交量一直稳定在5000亿元左右,也是市场热度不减的佐证。
图表3:全年大盘走势前低后高,成交量在四季度出现回升展望2017,监管变量暂时看不到大的变化,意味着市场走势将以平稳作为基调;而资金面向好,养老金、保险资金这类偏好长期投资的资金入市需求仍在,有望推动市场实现“长牛”、“慢牛”。
在“资产荒”的环境下,权益资产投资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利率上行,债券配置难度加大,权益投资重要性凸显。
以十年期国债为例,2016年10月28日收于2.65,12月3日快速上升至3.14,相对应的,中证国债指数从10月28日174.17下降至12月13日170.12。
考虑到海外市场存在利率上行预期,在汇率的压力下,国内利率下行通道基本结束,预期未来利率大概率上行,在这一催化下,债券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资产荒”环境下,长期资产配置将向权益类倾斜。
长期资金入市需求增加。
2016年12月13日,保监会定调保险举牌,“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意味着保险公司出于资产配置的需求增加权益投资、成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人而非实际控制人,是合理合法受到监管认可的行为。
未来,随着万能险强监管持续落地,保险大范围举牌现象有望遏制,而险企权益投资是出于其资产配置的需求,不会因此而有所停滞。
目前险企权益投资上限为“30%权益+10%蓝筹”,而实际投资比例仅为14%,预计未来保险资金仍将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起到稳定市场、发掘价值的作用。
除此之外,养老金入市渐进,12月6日公布消息,第一批21家基本养老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已经选出,首批委托投资运营的资金应该在5000亿元以下,入市的规模可能不会超过1000亿元。
未来随着首批基本养老金投资运营模式的成熟,养老金的归集以及投资运营资金有望逐步到位,我们认为,乐观假设下按照50%的归集率,30%股票投资的上限,预计可以在未来几年内为A股带来3000-6000亿的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