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合集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四节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四节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课件

典例 如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作用 B.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 小液滴将向右移动 C.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呼吸 D.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放置煮熟种子的对 照实验装置
典例 东戴河周围果园密布,秋季水果丰收,果农将水果储藏于冷库中,储藏时 间可以达到5个月。某研究小组探究一定温度条件下,氧气浓度变化对绿葡萄细
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C )
A.C点时,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B.B点时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溶胶 C.储藏绿葡萄时,宜选择R点对应的氧气浓度,储藏时间会更长 D.C点以后限制氧气吸收量的外部因素可能是温度、酶等 解析 C点时,O2吸收量=CO2释放量,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但需氧呼吸释放的能 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A错误;B点O2吸收量=CO2释 放量,故细胞只进行需氧呼吸,需氧呼吸过程只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B错误;R 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细胞CO2释放量最少,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R点对应的氧 气浓度可使绿葡萄储存的时间会更长,C正确;酶属于限制需氧呼吸的内部因素,D 错误。
因素 原因
曲线
温度
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 响呼吸速率
CO2 浓度
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随着 CO2浓度的增大,CO2对细胞 呼吸的抑制作用增强
应用
a.在零上低温下储藏蔬 菜、水果; b.温室中栽培蔬菜时,夜间适 当降低温度,可减弱细胞呼 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 蔬菜的产量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变式训练1】需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三个 阶段:C6H12O6→丙酮酸+[H];丙酮酸→CO2+[H]; [H]+O2→H2O,有关以上叙述正确的是( D ) A.第一、二阶段无ATP生成,第三阶段生成大量ATP B.第三阶段只要有氧存在,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C.需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只有水 D.只要存在相关的酶,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 需氧呼吸
用于计算的总反应式
C6H12O6 +6O2 4.概念
酶 6CO2+6H2O+能量
需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通 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 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 程。
【例1】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 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乳酸或乙醇 物,最常见的产物是______。
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 2ATP,第二阶段无ATP的合成。 ?
2.发酵
厌氧呼吸 (1)概念: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_____也称发
酵。 (2)类型:
无氧条件 乳酸 ①乳酸发酵:葡萄糖在_____下分解产生____。
乳酸菌 。 代表生物:_______
3.过程(根据左图填写三个阶段的场所及变化):
细胞溶胶 丙酮酸+NADH ATP
线粒体基质 CO2+NADH 少量 线粒体内膜 H2O 大量
3.过程(根据左图填写三个阶段的场所及变化):
细胞溶胶
4 丙酮酸 +NADH 2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第1课时)课件 (共32张PPT)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第1课时)课件 (共32张PPT)
应用:作物栽培过程中采取中耕松土能促进 根加快细胞呼吸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 收利用
呼 吸 速 率
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 3、水: 的升高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弱而减弱 应用:细胞含水量高,代谢增强。所以,稻 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 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呼 吸 速 率 含水量
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 4、二氧化碳浓度: 对需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 度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
呼 吸 速 率 CO2浓度
细胞需氧呼吸
1、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特征: (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3)能量逐步释放
3、意义:
动感单车是一项能够使 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 动.15到50岁的人都适 合。动感单车运动后会 消耗很多的能量,出很 多的汗。同时还增强你 的腿部的力量,美化下 肢形体。实践证明,有 效的进行40分钟的动感 单车训练,可以消耗 500卡的热量。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 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需氧呼 吸,就是有氧运动
3.总反应式 (1)C6H12O6 (2)C6H12O6 酶 酶 2 C2H5OH+2CO2+能量
2 C3H6O3+能量
【警示】
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 第二阶段无ATP的合成。
有机物 O2 + 有机物 糖 类
呼吸器官 细胞呼吸本质:
CO2
无机物 + 能量 小分子有机物 无机物 2+ 水 + 能量
CO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

浙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

浙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
浙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 吸
目 录
• 细胞呼吸概述 • 有氧呼吸过程详解 • 无氧呼吸过程及产物分析 • 细胞呼吸影响因素探讨 • 实验探究: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呼吸速
率 • 实际应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抗逆性措施
01 细胞呼吸概述
细胞呼吸定义与意义
定义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 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 程。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关系
细胞呼吸与ATP生成
细胞呼吸与物质代谢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 量被用于合成ATP,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 质,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是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细胞呼吸,生物体实现有机物的合 成与分解,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与热能释放
实验原理及方法介绍
实验原理
通过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如光照、温度等)的呼吸速率,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作 用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将糖类等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方法介绍
采用密闭系统法或红外线CO2分析仪法,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密闭系统中CO2浓度的变化或红外线CO2分析仪测 定的CO2释放速率,来计算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
深耕细作,改善土壤结 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 能力。
04
实行间作、轮作等种植制 度,减轻连作障碍,提高 作物产量和抗逆性。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抗逆性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作物 生长,提高抗逆性。
接种有益微生物,改善作物根 际环境,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
力。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改造作 物基因,提高抗逆性状的表达 水平。
产生30-32分子ATP。

生物3.4《细胞呼吸》教案(浙教版必修1)

生物3.4《细胞呼吸》教案(浙教版必修1)

第四节细胞呼吸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主要讲述了细胞呼吸和糖的氧化,需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两个内容。

在学生对呼吸、木柴燃烧的认识基础上,与细胞呼吸相比较,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再者,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ATP以及初中科学能量的获得,这些内容都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需氧呼吸发生的场所、物质、能量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代谢的认识更加全面,向学生渗透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相统一的观点;同时又为后续的知识如厌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原有认知认为呼吸是指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我将以此为切入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自学和总结归纳能力,根据(结合)学生以上的特征,对于需氧呼吸具体过程的学习,我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

而且由于细胞呼吸涉及到生物微观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差较大,学生对其的兴趣不大,需要设计一定的活动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我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所熟悉的“呼吸”和“木头燃烧”入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细胞呼吸和木柴燃烧的异同点,并解释细胞呼吸的实质就是糖的氧化;2、概述需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细胞呼吸和木柴燃烧,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2、通过阅读书本,提取信息,并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尝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奇妙,认同生命是一个复杂、精细、高效的自动运转体;2、确立活细胞中物质、能量、信息变化具有统一性的观念;3、参与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需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教学课件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教学课件
(√ ) (4)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和消耗[H]。( × ) (5)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能利用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 × )



2.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时期是( C ) A.形成二氧化碳时 B.产生[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三碳化合物时



三、厌氧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糖分解为丙酮酸过程中释放能量,所以1个葡萄糖分子和2个丙酮酸
分子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D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②处发生需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
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 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需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②,该过程有 CO2产生,而[H]与O2结合的反应在③上完成。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不 能在①处进行,故①处不能产生ATP。
提示: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 释放出能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细胞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若细胞呼吸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则细胞的基 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吗? 提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厌氧呼吸来释放能量。但是,厌 氧呼吸比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 ×)



2.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产生少量ATP B.可产生水 C.可释放二氧化碳 D.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探究点一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精品课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精品课件
? O2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 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 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高一浙科版生物必修1课件第3章 第4节 细胞呼吸

高一浙科版生物必修1课件第3章 第4节 细胞呼吸

核心要点突破
需氧呼吸过程 1.需氧呼吸过程图解
2.需氧呼吸三阶段比较 第一阶段 场所 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上
2丙酮酸 1葡萄糖 反应 (CH3COCOO 24[H]和6O2 (C6H12O6) 物 H) 和6H2O 2丙酮酸、 6CO2、20[H] 12H2O和 产物 4[H]、2ATP 和2ATP 26ATP 氧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三、厌氧呼吸 细胞溶胶 中进行的,它包括 厌氧呼吸是在 ___________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酵解:第二阶段为丙酮 乳酸 或_____ 乙醇 。 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_____ 1.乳酸发酵 (1)反应式:C6H12O6+2ADP+2Pi―→ 2CH3CHOHCOOH+2ATP 1/15 (2)乳酸发酵所产生的ATP仅为需氧呼吸的_____ 左右。
二、需氧呼吸 糖酵解 、____________ 柠檬酸循环 需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_______ 和电子传递链。 1.糖酵解 (1) 概念:糖酵解是指 1 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 2 个 丙酮酸 ______ 分子的过程,它是在细胞溶胶 _________ 中进行的。 (2)反应式 C6H12O6+2NAD++2ADP+2Pi —→2CH3COCOOH+2NADH+2H++2ATP
浙科版生物《优化方案》必修1 课件:第3章 第4节 细胞呼吸
第四节
细胞呼吸
课标领航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能够 1.概述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概念。 2 .理解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过程,掌握其 基本反应式。 3.明确细胞呼吸的实质和意义。 4 .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异同,应用其 原理解释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

高中生物 3.4 细胞呼吸课件 浙科版必修1

高中生物 3.4 细胞呼吸课件 浙科版必修1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
(在学习本节课前,必须重新回顾学过的ATP的相关知识及前 面第二章学过的有关细胞的知识。) 1.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元是各种生物体的储备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第四节 细胞呼吸












1.概述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
概念、反应式和反应过程,认 识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 其原理的应用。
变化的统一性。
2.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实践中 的应用,关注细胞呼吸与生产
生活的关系,认同科学对技术
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树立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常温 下发生的,所产生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贮存在 ATP 中,其余的则转变成 热能 。
4.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30% 。 细胞呼吸主要在 线粒体中进行,分三个阶段: 糖酵解 、
柠檬酸循环 、 电子传递链 。
(1)糖酵解。场所: 细胞溶胶
;过程: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
解成2个含 3个碳原子 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 能量,形成少量 ATP 。 (2)柠檬酸循环。场所:线粒体基质,过程:2个含3个碳原子 的化合物分子被分解,形成6个二氧化碳 分子,释放出少量能 量,形成少量 ATP ,同时 氢 也被释放出来。 (3)电子传递链。场所: 线粒体内膜 ;过程:在电子传递链中 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 氢 和 电子 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
知新——先自学教材,并思考以下பைடு நூலகம்题:
农作物种子、蔬菜或水果储藏时,高温、高湿、高氧的环境 会使储存室中的有害细菌、霉菌等大量滋生繁殖,作物种子 发热、发霉,种子中有机物储藏量减少,蔬菜或水果腐烂变 质。你知道这与什么过程有关吗?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样才 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子、蔬菜或水果,你能提供一些有价值 的建议或措施吗?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浙江科技版-必修1第三章- 第四节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浙江科技版-必修1第三章- 第四节
呼吸 速率
温度
2、O2: 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无氧呼吸则受到抑制。 问: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 强度/CO2释 放量
O2浓度
3、水 细胞含水量高,代谢增强。所以,稻谷等种子在贮 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缺氧的情况下,厌氧病 菌大量繁殖,不利于伤 口痊愈。
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样能长期储存作物种 子、蔬菜或水果,你能利用所学呼吸作用原 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吗?
•低温贮存
•干燥后贮存
•利用N2或CO2调节O2的浓度
五、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1、单糖、甘油主要进入糖酵解,脂 肪酸、氨基酸主要进入柠檬酸循环。
①产生CO2的阶段( 二 ) ②产生H2O的阶段( 三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三 ) ④产生ATP的阶段( 一、二、三) ⑤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三 )
4、影响需氧呼吸的外界因素:
C6H12O6+ 6H2O + 6O2* 酶
6CO2 + 12H2O* +能量
反应物
条件
增 增加 加氧 水气
浓 度
释放大量能量, 形成大量ATP
厌氧呼吸
细胞溶胶
不需要O2
乳酸或酒精和CO2 释放少量能量, 形成少量ATP
相同点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联系)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实质)
注:无O2时,需氧呼吸不能进行;有O2时,厌氧呼吸也受到抑制
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温度:植物最适25-30℃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高中生物: 34 细胞呼吸(教案)浙科版必修1

高中生物: 34 细胞呼吸(教案)浙科版必修1

第四节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解释细胞呼吸就是糖的氧化。

2.说明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的主要过程。

3.描述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

4.概述乳酸发酵与乙醇发酵。

5.解释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6.关注细胞呼吸的知识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师生一起分析蛋白质和脂肪进入柠檬酸循环的方式,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能力。

3.通过分析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一种生命现象,既要重视局部对于整体的作用,又要重视局部间的联系。

2.感受生命的奇妙,生命是一个复杂、精细、高效的自动运转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享受愉快地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细胞呼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材在分析了物质的交换方式、能量通货——ATP和生物催化剂——酶以后,安排了细胞呼吸这一节。

细胞呼吸是生物界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教材先简要表达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分析了细胞呼吸的本质、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生理过程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提出细胞呼吸就是糖的氧化,是放能反应。

需氧呼吸需经历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NADH中的高能电子在呼吸链中的传递。

厌氧呼吸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发生的,如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

最后概括性地指出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具体表现,细胞呼吸是细胞的代谢中心。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概念,及需氧呼吸的过程;厌氧呼吸的类型及过程;细胞呼吸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教学难点: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结合书本插图,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掌握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关注每个阶段产生的ATP、NADH, FADH2的产生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 能量
1、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丙酮酸)
联系
第一 阶段完全相同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小组讨论: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①包扎伤口用透气消毒纱 布或松软创可贴
②用酵母菌酿酒 ③用醋酸杆菌生产食醋
小资料: 1mol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乳酸释放196.65KJ的能量,有61.08KJ转移至ATP中 (31%),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没有氧__气__的参与,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不彻底氧化分 解有机物,产生__酒_精__和 CO2 或 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 _能__量 的过程。
丙酮酸
无反应
CO2、H2O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含细胞质基质
1
含线粒体
2
思考:比较1号和2号试管,说明:葡萄糖只有在
含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细胞质基质 中才能被分解
比较1号和3号试管,进而说明:丙酮O6 酶
丙丙酮酮酸酸

H2O
CO2
线粒体
提出问题:
1、O2在哪里参与反应? 2、能量在哪里产生?
? O2
细胞质基质
? O2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 么气味散发出来?
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骼 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C6H12O6
第一阶段 酶
能量(2ATP)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第二阶段 酶1
酶2
2C3H6O3
2C2H5OH+2CO2
线粒体内膜 12H2O
+
能量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C6H12O6

4[H]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酶
6O2
2C3H4O3
酶 20[H]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能能量量(2ATP)
6H2O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12H2O 能能量量(34ATP) 6CO2
能能量量(2ATP)
细 胞
探究活动五、葡萄糖有氧氧化分解后的能量去向
(人和高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2C3H4O3(丙酮酸)+4[H] 酶 2C2H5OH(酒精)+2CO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 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反应式: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4[H] + 能量 (少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水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2C3H4O3(丙酮酸)+4[H]

2C3H6O3(乳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同 点
场所
产物
释能
相 实质 同 点 意义
O2、酶、适宜温度和pH
无氧、酶、适宜温度和pH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CO2和H2O 大量能量 都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能量
④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味精
资料1: 为什么甜玉米放时间长了甜味会变淡? 消耗糖类等有机物
资料2: 为什么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堆,会有潮湿 和发热的感觉?
产生H2O,释放热量
探究活动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反应场所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 体),以及酵母菌匀浆,分装在以下3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并 向试管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根据下面所给的实验现象,回答
38x6.02x1023=2.3x1025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丙酮酸 或[ H ]
ATP 热能 (40%)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氧__气__的参与下,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彻底氧 化分解有机物,产生_C_O__2_和__H_2_O_,同时释放 能量 , 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
细胞呼吸
(第2课时)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
南靖县第一中学 赖和英
有氧呼吸的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
请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主要 位于图中什么部位?
探究活动一:有氧呼吸的原料和产物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发光
发光
葡萄糖
丙酮酸
+荧光素
1
+荧光素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有氧呼吸过程还有其他物质产生吗?
褪色
褪色
葡萄糖
2,6二氯酚靛酚
丙酮酸
2,6二氯酚靛酚
1 含细胞质基质
2 含线粒体
说明: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会被[H]还原成无色。
[H]表示还原型辅酶I(NADH)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而来。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