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计算方式参考

合集下载

控规简要(相关指标)

控规简要(相关指标)

控规要点1.规划人口测算在总规的指导下,控规规划人口根据居住用地面积.具体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版)测算。

表1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m2/人)江西大部分属于III气候分区,具体详见建筑气候区划图。

2.中小学测算2.1 中小学和班额人数小学每班应为45人,初中每班应为50人,高中每班应为50人。

2。

2 学校建设规模标准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批准的学校规模和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确定,小学一般为12、18、24、30、36班;初级中学一般为12、18、24、30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般为18、27、36、45班;完全中学一般为18、24、30、36班;高级中学一般为18、24、30、36班.2。

3 中小学建设规划要求1、新建小学规模控制在24班以上,初中规模控制在27班以上,高中规模控制在36班以上;2、小学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080人以上,初中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350人以上,高中在校学生数控制在1800人以上;2.4 南昌市中小学相关指标一览表2。

5 中小学校用地面积及生均用地面积指标(新区)3. 公共设施表1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表2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3.1行政办公用地3.2商业金融业用地3.3文化娱乐用地5.0。

3具有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的规划用地比例不得低于表5。

0.3的规定3。

4体育用地23。

5医疗卫生用地表12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用地指标3。

6教育科研用地注: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设施配套结合《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镇规划标准GB5*****—2008》4. 指标和配建停车规划区停车配建指标注:停车配建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5。

建筑退距主干道退10-15米次干道退5-8米主干道退3—5米6。

机动车禁开口城市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距交叉口70米内限制机动车出入口;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相交,距交叉口40~60米内限制机动车出入口;城市次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相交,距交叉口35~50米内限制机动车出入口;30米以下的城市支路相交的交叉口30米内限制设车行出入口。

控规、详规中各控制指标概念

控规、详规中各控制指标概念

各控制指标的概念一、容积率就是一块土地上的总建筑面积和总占地面积的比值,也称为地积率,容积率越高,表明土地的开发强度越高,建筑容积率是指小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房地产商不是根据小区的土地面积而是根据建筑容积率缴纳土地出让金,人防工程属国家所有,不计算建筑容积率。

房地产商为了少交土地出让金,往往也不把地下车库算入建筑容积率。

规划建设用地内总建筑面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一般的多层住宅小区容积率在1.2-1.8左右.二、建筑密度建筑密度不同于建筑容积率,它是指小区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小区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三、“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1、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

凡符合规划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现在要求实地绿化率占绿化率的50以上,)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1平方米的规模。

2、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

购房人要注意房地产商在销售楼盘时宣传的绿化率实际不少是绿化覆盖率。

)房地产商通常在广告中使用绿化率一词,根据园林专家介绍,这也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

在国家关于园林绿化的用语中,准确的应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叫法。

道路紅線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建築線一般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日照間距系數根據日照標准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標高的比值。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 标的确定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其各项控制指标,可以分为规定性控制指标和引导性控 制指标两大类,十三小项。 1用地性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对具体用地所规定的用途。 2用地面积 3建筑密度: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出一 定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4容积率: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是表述地块开发强度和 评价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合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2)武汉市主城区用地建筑强度研究 宏观:确定城市总体建设目标及人口合理分布 中观:确定城市合理强度分布结构,形成强度分区体系,测算用地基准容积率
微观:分析用地强度的变化规律,制定出基准容积率在交通区位、用地规模、场地朝向等条 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地建设强度的调整系数,并最终确定出格强度分区内的各类建设用地的强度 指标上限,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用地建设管理的执行标准。 城市整体强度分区原则法从城市建筑总量确定到地区强度分配,再到具体地块强度分配,逐级 进行强度控制,系统结构清晰明了。较之传统从单个局部地块出发,就地块论地块制定容积率的做 法,城市整体强度分区法从全局出发,宏观控制规划地块开发总量,进而确定局部地块开发强度和 建筑密度,层层推进,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确定提供参考与外部框架,更显其全局性与科学性的 特点,适用性较强。 二、人口指标推算法 通过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的分区人口密度和地块环境容量等来确定规划区的规划人口总 量,并以人口总量与人均用地指标的乘积来推算地块内的建筑总量,从而确定该地块的容积率的方 法。 1 环境容量推算法,基于环境容量的可行性来制定控制性指标,即根据建筑条件、道路交通设 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状况及可能的发展规模和需求,按照规划人均标准推算出容纳的人 口规模及相应的容积率等各项指标。优点:计算比较简便,其结果较为准确;缺点:指标确定因素 较单一,综合适应性不强。 建设用地面积=现状或规划用水量/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学科整体框架: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作用与地位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容积率与哪些参数相关,如何确定)三、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规划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在它之上有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在它之下有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渡与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

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中相脱节给城市发展事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健全规划管理法制化制度,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即提供事先确定的、公开的、适当的城市规划作为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指导。

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控制什么,怎么控制都有章可循,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应的规划法规,也使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它提供的依据和指导将保证公平的长期实行,使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和协调的整体框架,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措施,相对于城市规划原则来说,城市政策的针对性更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储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吸引开发者的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规划设计指标

规划设计指标

..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2,绿地率应不低于30%
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下编制的各类居住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而言,容积率分为
独立别墅为0.2~0.5, 联排别墅为0.4~0.7,
6层以下多层住宅为0.8~1.2, 11层小高层住宅为1.5~2.0, 18层高层住宅为1.8~2.5, 19层以上住宅为2.4~4.5,
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宗地面积之比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面积/小区常住人数
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容积率
配建公共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应符合表6.0.5的规定
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
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45 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45 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大于或等于7.5 大于或等于0.30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大于或等于3.6 大于或等于0.30 医院、门诊所车位/100㎡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5大于或等于0.30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规划设计常用的三个公式

规划设计常用的三个公式

规划设计常用的三个公式成熟的规划师、建筑师做项目,在动手画草图、做方案之前,应该先根据规划条件把关键数据计算清楚,在脑子里形成比较清晰的空间形象,再动手画,就会心中有数很多。

而且通过数值分析去做方案比较,既省时又省力,比先画方案要强得多。

我根据多年的经验归纳了三个使用方式。

自己用起来挺方便,也与同仁交流过,现在发表出来,请大家指正。

公式1:容积率÷建筑密度=平均层数(1)这个式子对控制项目总体形象很有用处。

平均层数11层就是小高层,16层就是50米左右的高层,30层是100米的超高层……如此等等。

建筑密度是控制性指标,大于20%的密度空间就显得不太通透,大于25%的密度显得有些挤。

而高层建筑小区的密度通常在15%以下。

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密度可以分开计算,只要分母都是总用地面积,加起来的密度就是总的密度。

容积率也有一些经验数据:别墅0.3、双拼0.35、零边界也是0.5、联排0.6、花园洋房1.0-1.2。

设定密度和平均层数可以做出不同的容积率。

应当注意:不同地区的容积率小有差异。

一般来讲,南方比北方高一些。

设总容积率R,各地块占总用地的比例为:D1, D2……Dn,地块容积率为R1,R2……Rn 。

公式2:D=D1·R1+D2·R2+……Dn·Rn(2)举例如下:设一地块100公顷。

规划容积率为3.25。

用地50%建超高层,30%建小高层,20%建别墅,试做容积率分配。

假定超高层的容积率为5.06,小高层的容积率为2.2,求别墅容积率为。

设别墅容积率为R3R=D1·R1+D2·R2+D3·R33.25=0.5×5.06+0.3×2.2+0.2·R3R3=3.25-0.5×5.06-0.3×2.2÷0.2=0.3用这个公式可以快捷的调整同一项目中不同类型建筑的容积率分配。

控规、详规中各控制指标概念

控规、详规中各控制指标概念

各控制指标的概念一、容积率就是一块土地上的总建筑面积和总占地面积的比值,也称为地积率,容积率越高,表明土地的开发强度越高,建筑容积率是指小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房地产商不是根据小区的土地面积而是根据建筑容积率缴纳土地出让金,人防工程属国家所有,不计算建筑容积率。

房地产商为了少交土地出让金,往往也不把地下车库算入建筑容积率。

规划建设用地内总建筑面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一般的多层住宅小区容积率在左右.二、建筑密度建筑密度不同于建筑容积率,它是指小区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小区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三、“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1、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

凡符合规划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现在要求实地绿化率占绿化率的50以上,)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 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 1平方米的规模。

2、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

购房人要注意房地产商在销售楼盘时宣传的绿化率实际不少是绿化覆盖率。

)房地产商通常在广告中使用绿化率一词,根据园林专家介绍,这也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

在国家关于园林绿化的用语中,准确的应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叫法。

道路紅線城市道路含居住區級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建築線一般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日照間距系數根據日照標准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標高的比值。

住宅平均层數住宅總建築面積與住宅基底總面積的比值。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是一种项目管理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制定和实施项目的具体控制策略和措施。

以下是一般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步骤:
1. 确定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包括项目的期望结果和交付物。

2. 识别关键因素:确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因素。

3. 制定可衡量的目标:为每个关键因素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例如项目必须在特定日期完成,不超出特定预算,达到特定质量标准等。

4. 制定控制策略:确定如何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包括资源分配、团队组织、进度安排、质量保证、风险管理等。

5. 制定控制措施:具体规划实施控制策略的措施和步骤,如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质量检查计划、风险评估计划等。

6. 分配责任和权限:明确每个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项目的控制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7. 监控和评估:设立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
纠正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8. 定期报告和汇报:根据项目管理计划制定定期报告和汇报机制,向相关方及时通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控制结果。

9. 不断改进:根据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措施,以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以上是一般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步骤,具体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2002 年版)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讨论稿)
第一步,确定人口容量 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人口容量=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值
2人口容量=规划范围内的居住用地总面积/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3人口容量=规划范围内的居住建筑总面积/人均居住建筑面积 4土地承载力法
根据建设用地潜力和有关人均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
t t t l L P /= (4.3.1)
式中:P t ——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L t ——根据土地开发潜力确定的预测目标年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l t ——预测目标年宜采用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5环境容量法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生态用地总面积,选取适宜的人均生态用地标准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
t t t s S P /= (4.3.3)
式中:P t ——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S t ——预测目标年生态用地面积;
s t ——预测目标年人均生态用地面积。

第二步,根据人口容量确定所需的配套公建,配套绿地查《居住区设计规范》,有千人指标控制的计算方式。

第三步,依据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核算各项指标。

表 3.0.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1住宅用地(R01)
2公建用地(R02)
3道路用地(R03)
4公共绿地(R04)
表3.0.3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m2/人)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表6.0.3
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
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规定;
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

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附表A.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