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设计资料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 正 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
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 3 辆,小汽车
15 辆,大客车 8 辆,载重车 6 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 (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
拿一枚 1 角硬币,从桌面上约 30 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 20 次,边做 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幺?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 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幺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幺方法可以改进?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
2.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三、教学难点1.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四、教学准备1.数据收集的实验材料。
2.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具。
3.数据展示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的方式,引出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 数据收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实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 数据展示教师示范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数据展示工具。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整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据实验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教学重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学难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二、学习新课.(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摩托车:正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大客车:正正载重车:正正正正(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机动车种类辆数合计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2、学生练习.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增加人口数(万)三、巩固练习.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四、课堂总结.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五、课后作业.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2.掌握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整理方法;3.能够利用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特征;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2.数据整理和分析;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收集数据?•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数据的收集方式•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采访等方法。
3. 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分类、归纳、整理等;•制表、图表的制作。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重要性(15分钟)。
2.数据的含义:讲解数据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数据(10分钟)。
3.数据的收集方式:介绍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的多样性(15分钟)。
第二课时1.数据的整理方法:讲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数据(15分钟)。
2.制表、图表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格和柱状图等(20分钟)。
第三课时1.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制作的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20分钟)。
2.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与方法,总结本单元知识点(10分钟)。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的例题和图片资料。
2.试卷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练习表现: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3.测验成绩:对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思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是指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或者表达,数据收集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数据的过程。
2.能够用图形的形式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初步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包括直尺、铅笔、彩色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3.教学环境:保证教室内教学环境整洁、安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据的概念,并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
2. 学习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直方图。
3. 学习条形图的绘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条形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技巧。
4. 数据分析教师让学生观察绘制好的直方图和条形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的数量分布等。
5. 练习与巩固教师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独立练习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分析数据。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初步了解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目,按要求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并分析数据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条形图的绘制方法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了所学内容,但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方面还需要加强。
数据收集整理小学数学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小学数学教案教案标题:数据收集整理年级:小学数学学习目标:1.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
2.学会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3.掌握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班级学生身高表格,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如何收集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讨论,引出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15分钟)1.教师告诉学生要组织一个关于学生课余活动的调查,并将调查问题写在黑板上,例如:你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是什么?2.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3.学生将调查结果整理成表格或柱状图。
三、图表表示方法(1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图表(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并解释每种图表的特点和用途。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整理的数据表格或柱状图,并提问:你觉得哪种图表更清晰地表示了数据?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四、合作讨论(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2.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确定收集的问题和数据表示方式。
3.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和图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合理利用图表来展示数据。
教学资源准备:1.学生身高表格2.调查问题3.不同种类的图表4.小组讨论表格或活动纸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评价学生整理的数据表格和图表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3.能够使用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制作简单的图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制作图表的正确形式和规范展示。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方法。
3.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
4. 制作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举例或图片展示数据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数据的概念,如“数据就是各种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2.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观察等来收集数据。
3.教授数据的整理与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尝试收集一些简单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喜好、体重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四步: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汇总数据,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图展示数据。
六、课堂作业1.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制作图表展示。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未来的教学需要逐步加深数据的运用与分析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应用场景。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认识数据的基本形式。
2.能够收集简单的数据并用图表进行整理。
3.能够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难点
1.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2.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据整理以及相关图表的展示。
2.教学用具:白板、彩色粉笔、图表模板等。
3.学生用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数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的重要性。
二、讲解
1.讲解数据的基本形式,如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2.分步介绍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三、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展示相应图表。
四、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用图表展示。
五、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和对应的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相互交流讨论。
六、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五、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并根据所给数据制作自己的图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强调了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收
集和整理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利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教材简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继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目标预设]1. 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初步学会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找出分类标准,会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和呈现数据,并根据收集的数据解决问题。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标准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会用符号记录数据,会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培养学生“四能”为核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同时,本设计扶放结合,在追问与反思中,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设计思路]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因为有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需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设计首先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再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收集数据,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把教材中的练习简单的分类收集数据改成自主提问、自主分类,使收集和整理数据成为一种学习需要,而不仅仅是一项任务。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分类谈话:小朋友们,星期天,老师去买水果,正好看到路边有两个水果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如观察、记录、整理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同学们的身高,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找出最高的人。”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分类排序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学习,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数据分析能力的拓展。
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满兴趣。通过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学生在此前学习中,对于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量计算,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尚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基础层次:让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完成基本的图表绘制。
-提高层次: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互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5.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类别、顺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1.创设情境:以生活实例引入数据收集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2.2 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数据整理》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2. 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学会应用常见的数据整理工具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据整理的规则和原则,能够正确分类、归纳和统计数据。
2.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如销售数据、天气数据等。
2. 准备一些教学用具,如纸张、笔、计算器等。
3. 制作教学PPT,包含相关图片和案例。
4. 设计教学流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自我介绍,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
2. 引入数据整理的观点和重要性,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实际应用。
3. 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整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
(二)新课教学1. 数据收集:介绍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
2. 数据整理原则:强调数据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如真实性、准确性、完备性等。
3. 数据整理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整理工具,如Excel、SPSS等,并演示如何应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整理。
4. 数据整理方法:介绍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如分类、排序、统计、图表制作等。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整理,并分析数据结果。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数据整理实践操作。
2.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效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效果,并分享数据整理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
3. 预告下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
《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课是人教版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授新课。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情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4、教学重点本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了新教材的基础上,我把这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5、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学生在多种计数方法中筛选出用“正”子计数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在统计时不要忘记统计上自己,能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6、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提升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出示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说出数据的一般收集方法。
2.能够运用调查方法,有序地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3.掌握用数据表达事物数量的方法,运用其表示实际事物或情况。
4.能够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概念及收集方法。
2.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制作简单的数据表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数据表格、调查问题。
2.学生准备: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释数据的概念,为学生打开思维。
2. 知识讲解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或情况的各种符号、数字或文字,并介绍数据的分类。
2.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数据的收集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数据。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调查:老师给出调查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2.数据整理与表达:学生们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4. 比较分析1.数据比较:学生们就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联系。
2.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比较分析,学生们形成初步结论,展示出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5. 练习与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全程指导和纠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技能和表达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整理一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用数据表格表示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知识点。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1
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呈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认识了很多的数,并用这些数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难题,今天就有一个问题期待我们来解决。
(2)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新的校服,有四种颜色可供选择,可以选择红色,可以选择蓝色、也可以选择黄色和白色。
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什么颜色?(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师:有的同学喜欢白色,有的同学喜欢蓝色,有的同学喜欢黄色,大家的选择都不太一样。
如果咱们班要订做统一颜色的校服,选哪一种颜色更合适呢?能不能根据某个同学的喜好来确定校服的颜色?应该怎么办呢?(4)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大多数同学喜欢什么颜色,也可以说在我们班当中喜欢那种颜色的人最多,我们就选哪一种颜色做我们的校服。
(5)师:我们用什么好办法才能知道我们班喜欢那种颜色的人最多?生(1):用投票的方法。
生(2)用举手的方法。
生(3)问到每一个同学的方法。
二、探究统计方法:1.探究数据收集的方法(1)师: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喜欢哪种颜色就站在哪张卡片的后面。
学生站在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片后面,看一看:每张卡片后面的人数有多有少。
数一数:每张卡片后面具体的人数。
(2)师:我们刚才这样先分类,再数一数,然后再把你们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填在这里,我们把它叫做数据收集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课时教学设计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收集并记录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不能多选、漏选。
(2)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2)讨论、达成共识:班里每名同学都要参加调查,并且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让学生明确班牌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最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1)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②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环节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5.作业设计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2页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
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
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
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问题诊断:学生在统计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一人多次举手的情况,所以在统计数据之前,要确定好规则,每人只能举一次手。
是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一)确定方案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生1: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指名说一说生1:举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师: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生:举手。
师: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生1:每人只能举一次。
生2:不能都不举手。
师: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案题目:数据收集整理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2.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例如,通过问学生以下问题:“你了解什么是数据吗?在现实生活中,数据有什么作用?”等等。
Step 2: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访谈和采访、文献调研等等。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实验,并向其他同学演示。
Step 3:数据整理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表格、统计图表、计算平均值、比较数据等等。
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相关的统计图表。
Step 4:数据应用教师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数据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读数据,并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个人作业的方式进行。
Step 5:总结和拓展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和信息供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个人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者其他多媒体演示工具。
2.实际数据案例。
3.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验材料。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实验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相关的展览等等,深入了解数据的更多方面和应用领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设计教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可提供一张统计表让孩子们自己写一写
在对学生调查之前,要和学生约定: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在统计全班人数时,当实际生活中有学生请假未到的情况时,要区别讲解。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强调每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设问导读: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时,注意所调查的对象、内容,把话说完整。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因此,本节课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1.内容的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设计在内容的选择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统计某路口的过往车辆,统计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统计知识,既亲切又能激发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统计知识,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
本设计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以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制订收集数据的方案,再去实施,进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体会统计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纸卡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出于对同学们的人文关怀,学校决定由同学们自己来选择校服的颜色,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1: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方法2: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3.揭示课题:你们说的调查,其实就是进行统计。
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4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从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引出实际问题——选哪种颜色合适?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多媒体授课资料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 1中的四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
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
但是
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
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 6 15 8
师:你看懂什么?
生:自由发言。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
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生: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
漏。
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
做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例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 6 15 8 (1)全班共有( 38 )人。
(2)喜欢(蓝色)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统计活动,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统计中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教学时,我从学校订制校服颜色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整节课,我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开展调查,优化调查方法,体现了数学的问题化,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组:王娜 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