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德与西敏.影评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制作,大电影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影评

我只能说它像风暴一样,因为在这一年《一次别离》这部伊朗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实在太大了。它2011年在伊朗公映,同年先是拿下第6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接着拿下第69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2012年,又一口气拿下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可以说在知名电影节上是所向披靡了。没错,这就是这部伊朗电影拿下的成绩。我想对于一部伊朗电影以这种完胜的姿态冲击各个世界知名电影节有点反应不过来的感觉的肯定不光我一个人。什么!?一个不知名的、地域性的导演拍出来的一部还是伊朗制片的电影,横扫了同年美国的金球和奥斯卡两项大奖?伊朗的文化产品以如此这般攻势撞到了美国影评人的心坎里?那么至少可以证明一点,美国与伊朗之间政治舞台上的不愉快起码在当事者那里是就事论事的,因为美国人在文化领域竟然给了伊朗掌声。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产自伊朗才使这种口碑神话显得更加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说白了是文化领域里电影艺术的成功,我的感觉是就好像是在这个反复被认为文化荒漠的时代又诞生了一部《茶花女》并且还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世界范围里的读者为之侧目——这是多么的惊奇啊,因为可能除了《哈利波特》这部很难去定性的文学产品(我个人觉得《哈》是西方的武侠小说。),文学已经很久没有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光了,我们听说的更多的是欧洲也好美国也好媒体为了迎合政府的“经济复苏”而渲染的车展和奥运会。从这个角度说的话,《一次别离》无疑是一种回归,它通过它的成功告诉你,电影可以这样拍。然后你在看完电影的时候在很自然的回味中不禁想到:难道电影不是本该是这样的吗?是的,电影的确本来也不是非得有大制片厂和大明星--当然这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你可以没有钱,但想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有料。这部电影的所谓“料”,很简单,是用电影讲故事的能力,即电影叙事技巧,这是个技术活儿。

这部电影由阿斯哈-法哈迪编导,雷拉哈塔米等主演,恐怕除了伊朗自己国家的观众,这个编导和主演在世界范围里只能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了。在这一点上,此片和几乎横扫了84届奥斯卡的《雨果》的对比显得很有讽刺意味。当今影坛,我想说才华与名望拼得过马丁斯科塞斯的恐怕没有人敢夸这个口,所以不说也知道《别离》的制作班底与人家差距甚大,甚至可谓天壤之别,但《别离》的叙事实在比《雨果》要好不是一个档次。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和《别离》一起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后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幸的充当了背景,而且后者作为一部电影也并没有不济到乏善可陈的地步,但美国人毕竟是公正的或者不公正的让这个执导08年奥运会的导演体会了不买账的感觉,而要是允许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的我不揣冒昧的说一句的话,我会说,如果单评这两部电影的优劣,我想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在这里提到《金陵十三钗》,没有深意,仅表示惋惜。不管怎么说,事实摆在那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别离》可以,《十三钗》不可以,纵然你有蝙蝠侠。

在综合性的讨论这部电影之先,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相对于它所获得的赞誉,确实实至名归,即使这样说很俗滥。我形容这部电影为个人年度影片,也就是说恐怕今天我所已经看过的以及将要看到的电影无有出其右者了。一般的观众,看电影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这部电影的戏剧层面的东西,也就是剧情,当然更细了说还有布景、服装和化妆等(因为它是一部剧情上定位于讨论现今时代背景下的宗教与生活的关系的家庭剧情片或者伦理片,所以布景、服装和化妆可以忽略不说,毕竟这种电影中关于戏剧除剧本之外的细节只要按着现实中的样子做就够了,而剧情也并不通过服装或者化妆来表达)。我们就先说剧情,很明显的这部电影的剧情已经绝对对得起观众的那笔电影票的钱了。然而如果把剧情从这部电影中抽离出来的话,即这部电影的剧本——也就是没有经过导演加工的剧情——谁都看得出来它相当简单。用很简单的剧本拍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级别的电影,我们的确应该对导演竖一竖大拇指了。把简单的剧本拍的好看,无外乎电影叙事技巧运用成熟。一方面是导演的整体架构,而更重要的则是剪辑了。这部电影的剪辑相当成功,很少有电影的剪辑能够作出这种效果,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甚至有种我脑海中觉得应该出现什么场景了而导演在下一段的镜头中就给什么场景的感觉,剪辑师对于剪辑逻辑的把握相当精准,这直接影响电影整个剧情在精妙的起承转合的故事框架之下故事的完整和精彩。很多国际知名导演强调过电影就是剪辑的艺术,这一真理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证明。另外的,电影的摄影,场面调度,表演以及意识形态上都很简单,但可圈可点。这些都将在下面谈到。

的竟是宗教或者道德的话题,当然实际上它谈论的并不是这个。电影情节很简单,概括起来一点都不费劲。纳德和西敏是一对儿伊朗夫妻,他们与纳德的老年痴呆的父亲住在一起。两人因为是否出国培养女儿的问题而闹到了离婚的地步,结果法官因为两人并没有考虑好离婚的细节而没有批准。西敏于是回了娘家,纳德只能请来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父亲。从保姆的到来到纳德和保姆一家两次的对薄公堂是这部电影的副线。纳德和西敏的婚姻戏则是这部电影的主线。所以说香港的译名有点让人搞不明白。

由于这部电影教科书般的剪辑,所以我会按着剪辑的思路来分析这部电影。

电影的开始是纳德和西敏在法院协商离婚的场景(构图上很像《史密斯夫妇》的开场)。我们看到纳德和西敏在法官的提问下阐述事件的经过。西敏希望离开伊朗以给女儿特梅更好的成长环境,而纳德因为放不下自己生病的父亲以及可能的别的原因而不愿意离开,俩人虽然闹到了法院,但对话里明显的谁也不想离婚,只是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都不想让步的分歧而已。导演用一个两人中景的长镜头贯穿始终,两人挨着坐着,西敏在左,纳德在右,两人的旁边各有一把椅子,后边还有与前排相对应的一排椅子。两个人分别占据镜框之内的两个平衡位置,这种平衡感强烈以衬托和谐的场面调度和构图加上两人暧昧的争论给人一种这一对儿夫妻并不是要离婚而只是到法院那里吵一架的感觉,法官到后来也受不了了,直接说了句:我判定你们俩的事是小事,就把两人打发走了。然而不得不说,这个两人的中景是电影中唯一一次,直到电影最后的两人离婚时的全景,两个人再没有像开头这个中景一样和谐的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中。这段开场的场景中有一段这样的对白:

法官:孩子生活在这里就没有机会吗?

西敏:作为母亲,我宁愿她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法官:什么环境?什么环境?在这里有父母,不比她出国没有父亲更强吗?

这是电影中唯一一个还算有一点敏感的对白。可能不少的观众会惊讶于为何这样的对白能够在一部伊朗制片的电影中被保留下来。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伊朗境内,所有媒体都受到国家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而且必须经过伊斯兰教义执导部的批准,才能公开运作。而这种明显表达对国家现状不满的台词竟然通过了审查。不知道伊朗伊斯兰教义执导部的这种开明是否让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受到点启发。

然后就是第二个说明性的场景,西敏回家收拾东西离开。摄影机在这里对于纳德和西敏的家给我们做了一个全面的说明。导演在这里交代了纳德老年痴呆的爸爸、10岁的女儿特梅(就起年龄来说,演员明显偏大。)、以及一个将要在纳德家里做保姆工作的女人和她的女儿索玛耶。这一场景中的镜头含义有深刻的家庭寓意,西敏要走的时候,镜头反复在纳德、西敏和特娜之间游移,强调这个曾经美满的三口之家现在出了点问题。最后西敏离开的背影、特娜期待不要分离的眼神以及纳德无奈地低下头的中景的相继出现宣告电影的开场:别离开始。

也就是在这一段中,电影的第三主角——保姆——进入视野。严严实实的罩袍以及忧愁满满的面容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与之前看到的西敏的形象有显著的差异,能看得出导演有比较明显的对比,作为电影中两个同为伊朗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角色,观众很自然的会去思考这种差异的原因。保姆“黑衣人”似的从头到脚的一抹黑色和西敏虽然也有头巾但并不长的到膝的灰色风衣以及一头靓丽的暗红色头发实放在一起实在很不协调。通俗的想,这两种服装和化妆可能代表伊朗的两种阶级,保姆是相对的下层阶级,而西敏很明显是更高的知识分子阶级:她是一个大学老师,有自己的“标志”汽车,而且送女儿出国留学这种想法若是放到保姆一家的身上是不可想象的。用阶级来解释她们之间的差异使这个问题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当我看到两人在电影荧幕中同时出现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有种为什么伊朗的女性在着装上会显示出如此差异明显的文化尺度的困惑。让你不得不去想,贫富到底是种物质的差距还是一种文化的差距。引用一句很有深意的话“这是个问题”。

保姆和纳德协商好了工作的具体问题便回去了。调侃一句,保姆穿着罩袍的样子特别像蝙蝠侠,不知道蝙蝠侠的服装设计是否有从伊朗女性的服饰中获取灵感,但直观上真的很接近,而且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保姆从楼梯上上往下走,镜头在高位向下俯瞰,看起来特别像《蝙蝠侠4》中蝙蝠侠下楼的那个经典镜头,唯一不同的只是蝙蝠侠是飞下去的,而保姆是沿着台阶走下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