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德与西敏.影评doc
伊朗故事的蝴蝶翅膀如何搅动了世界——关于《纳德和西敏:一次分
伊朗故事的蝴蝶翅膀如何搅动了世界——关于《纳德和西敏:一次分离》的传播效应解读作者:王宜文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4期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他诗意地阐述:“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社会学界由此受到启发,应用来说明在彼此关联的一体化的世界里,微小的因素可以影响和引发全球性的改变。
如果把这个原理引申到分析《纳德和西敏:一次分离》这部影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部投资仅三十万美元的纯粹的伊朗本土电影,遑论好莱坞的辉煌巨制,仅与中国奢华的大片相比,可谓是微不足道的蝴蝶体量,可正是这部影片,成为201 1和201 2年度全世界最瞩目的影片之一。
看过和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关于伊朗的想象与认知,关于伊朗与世界的关系,乃至如何理解人类的相处,都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或许正是全球化时代,电影除了娱乐消费之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表述形式,带给世界的感动和改变。
作为传播现象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分离》先后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等西方主要影展上获得巨大成功,被很多媒体和评论者视为饱含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褒奖,这符合占据主流话语权的西方舆论的思维定势,而这往往也就成为一种主流的世界性话语并被普遍接受。
结合这部影片在西方获奖的背景,似乎可以确认这种判断。
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受邀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但因其电影触犯了伊朗政府的禁忌被判处6年徒刑,并被禁止拍摄电影20年。
开幕式上,柏林电影节专门搬出了一尊空椅代表被禁止到场的帕纳西。
《纳德和西敏:一次分离》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之前也因所谓不当言论而遭到伊朗政府的惩戒。
而奥斯卡的颁奖正是在美伊两国关系紧张,似乎要兵戎相见的情形下进行的。
电影节评奖成为一种居于道德高位的价值判断,进而成为一种有指向性的文化评价与引导。
这种评价似乎并无什么不可,关键是,这是否就构成这部影片的全部价值?人们是否全面倾听和认真读解了这只蝴蝶微弱却也执着的振翅声。
浅析《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的“分离”主题
浅析《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中的“分离”主题作者:李安琪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22期摘要: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平实朴素的长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有关于中产阶级家庭与底层阶级家庭的“谎言”故事,用客观的视角展现了伊朗社会有关于个体生存与家庭命运、世俗思想与宗教文化、传统思想与现代文化的分离。
关键词:一次别离;伊朗社会;分离《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影片,该片于2011年2月15日在德国上映。
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在第84届奥斯卡获得最佳外语片奖等25项国际大奖,这些奖项让原本不受人关注的伊朗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钟点工等诸多问题,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一、个体与家庭的分离影片开头,黑白交替的画面,吱吱呀呀的机器声,复印机快速的复印各种证件,空气仿佛凝结,一个沉稳冷静的男声打破了这样的安静。
伴随着一句“以上理由都不足以使离婚成立”,纳德和西敏的脸庞进入观众视野。
随后,男女主人公在婚姻法庭上针锋相对,展开争辩,“离婚”——为全片铺设了争执与冲突的基调。
男女主人公纳德和西敏的离婚事件,是整个电影的开端,也是影片“分离”主题的开端,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分离在男女主人公纳德和西敏的离婚事件中显露出来。
开篇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分离无声的表露出来。
两人离婚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感情的破裂,而是西敏想要带着女儿特梅离开伊朗,而纳德不愿抛下父亲离开伊朗。
西敏为了女儿特梅的未来,执意要和纳德离婚,不愿意女儿特梅生活在这样一个以父权制度为主导的国度中,这从侧面暗示了伊朗男权社会主导一切的阴暗。
二、世俗与宗教的分离如果说纳德和西敏的离婚纷争体现了个体与家庭的分离,那么,纳德与瑞兹的撒谎则揭示了世俗与宗教的分离。
纳德与瑞兹作为共同生存在伊朗的人民,面对世俗不得不与宗教信仰所对抗。
一次别离电影解析
一次别离电影解析
《一次别离》是一部由伊朗女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电影,于2011年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妇因为家庭问题而面临离婚的故事。
影片中,男主角纳德和女主角西敏是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纳德是一名移居国外的伊朗人,他在国外工作并把家人留在国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纳德决定回国与家人团聚。
在回国后,纳德发现妻子西敏已经怀孕,并且打算生下这个孩子。
但是,纳德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因为他觉得这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两人因此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离婚。
影片通过讲述这对夫妻的故事,展现了伊朗社会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以及男女平等等问题。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情节紧凑,语言简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别离》还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包括第6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
这些奖项的获得充分证明了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一次别离》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伊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分离中的呐喊与思辨——读解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分离中的呐喊与思辨——读解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
别离》
魏晓军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12(000)013
【摘要】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充满关切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当代伊朗人的生存状态,拍摄手法与电影风格紧密结合,电影里所揭示的信仰与现世的双重挣扎,敏锐地触及了现实社会中伊朗人在内心深处的灵魂与道德拷问.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魏晓军
【作者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特梅的眼泪——电影《纳德和西敏的一次别离》中的儿童视角 [J], 王向辉
2.“罪”与“罚”的交锋——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J], 梁香伟
3.“突转”艺术中人性的挣扎--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J], 黄斐
4.艺术镜头中的生活流以音乐的眼光看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J], 杨燕迪
5.生命的圆圈--论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中伊朗新知识女性形象塑造 [J], 袁欣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次别离影评
《一次别离》影评《一次别离》,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脑袋里幻想出无数画面,究竟会是个什么事。
当影片最开始几分钟不断出现一个场景,不同男人和女人的身份证一次又一次被印刷,然后西敏和纳得出现在屏幕里,西敏因纳得不肯跟她出国而要与他离婚,而纳得却抛弃不下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年迈的父亲。
最后由于理由不够充分,离婚申请被驳回。
西敏也说纳得是一个好人,没有家庭暴力和任何不良嗜好。
不难看出这两人之间其实有着很深的感情羁绊。
当故事进行到这里,我所预见的就是两男女主角离婚不成后,可能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别离,在别离发生期间,两个人慢慢发现离不开彼此,最后又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
但我在看完影片后,不由为自己这种肤浅的预知感到难堪。
影片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所谓的爱情,我也体会到一部小成本电影荣登奥斯卡榜的实力。
在西敏和纳得离婚时候后,西敏搬去了自己母亲家,影片中的离别正式开始。
而此时纳得不得不开始为自己的父亲找一个家庭保姆,于是另一个家庭的女主角开始出现。
已经怀孕的瑞兹由于丈夫的失业和负债的经济窘境接受了这个远距离的家政工作,但是第一天纳得的父亲就开始小便失禁,瑞兹不知所措,因为她是一个虔诚的古兰经教徒,她除了自己的丈夫是不应该接触其他男士。
这里,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纳得的父亲已经穿着失禁的裤子半个小时了,瑞兹不忍心看下去,但是又迫于宗教信仰,于是她开始打电话咨询,“你好,我有一个宗教问题。
我给人做家政,要照顾一个老头……”“我想问问,他尿了裤子,如果我给他换裤子,算不算罪过?”“这里面没有别人”“他有七、八十岁,很衰老……”“因为这可怜的老土这么坐了已经半个小时了……”“我可不可以?”最后瑞兹还是帮老人换了裤子。
这里让我特别感动的一个镜头就是,瑞兹带好手套准备去浴室的时候,女儿索玛耶一直望着母亲,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眨了几下,然后说:“我不会告诉爸爸的。
”然后纳得接女儿回来后,瑞兹说自己不能做这份工作了,因为涉及到她的宗教信仰。
结果瑞兹又不想舍弃这份薪酬,她答应让自己的丈夫过来。
影评 一次别离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一篇影评,但所有的一切必须从电影说起。
中产阶级的纳德一家,妻子西敏为了女儿日后的优良教育环境提出出国,但纳德因为要照顾不能自理的父亲选择留下,于是矛盾激化,纳德为了照顾父亲请来护工瑞茨,而瑞茨家是个贫苦的底层家庭。
纳德因护工把父亲绑在床上而大怒,推到了瑞茨致使其流产,于是两个家庭需要在法庭上对峙,在道德上接受拷问,在信仰上选择坚守与背弃。
看到片中人在这件小事上的备受挣扎,不敢因撒谎获利从而害怕受到惩罚,抑或必须撒谎逃避宗教道德,从而选择屈服顺从生存法则,看到他们的战战兢兢,我不自觉地面红耳赤,因为无绝不敢对《古兰经》宣誓,因为我撒下了无数个谎言,更因为我都没有任何对《古兰经》宣誓的资格,中国的知识青年,新一代的大学生,与伊朗的普通市民相比,在信仰道德上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至于信仰、道德、法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的确该是各不相同的。
先说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确立的用来维护社会秩序,惩罚坏人保护好人,对于社会而言,他是一个不可触碰的高压电网,更多的是惩罚性的手段,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替之时,总会用严苛的法律来束缚众人。
诸如先秦御六国,韩非的法家思想自此一脉相传,明太祖也提出乱世用重典从而确立了明朝的基本治国思想。
更有甚者,像哥伦布的航道滑向美洲,飞翔的荷兰人来到非洲,日不落帝国降临印度,先进社会对落后社会的殖民都是用法律来统治人民。
所以后的绝对实力的统治者都愿意用法律这种简单粗暴的工具来使人民臣服。
同样无秩序的地区也必须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加犯罪成本,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而道德和信仰似乎是一下子难以分辨的东西。
自然规律当称之为道,按规律办事可谓之德,它是一种社会规范,从源头来看该是人心中的良善。
而信仰在我看来就是所有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他像一个万能的标准,能够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和现如今的伊斯兰国家,宗教的力量绝对凌驾于政治之上。
浅析《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的视听语言
浅析《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的视听语言作者:廉艺璇来源:《声屏世界》 2019年第9期廉艺璇提要: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将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与伊朗本土的民族观念融为一体,影片虽然没有精妙绝伦的画面以及气势磅礴的场景,但是却采用了一种最朴实的叙事手法来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
文章透过影片一个小片段的视听语言分析来解析伊朗当代电影更深层次的隐喻。
关键词:《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视听语言现实主义伊朗电影随着伊朗政府相关文化政策的开放,许多导演更加关注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以及对人性深刻的关怀。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自编自导的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在21世纪给世界电影又一次带来了欣喜与颤动。
电影真实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困境与朴素的矛盾情感,让全世界的人民通过电影了解到一个充满了动荡的国家和政权。
内心的拷问与艰难的选择影片《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讲述的是两个伊朗家庭因为一场小的纠纷而进入法庭的故事,影片题材选择的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主人公西敏想要带着自己的女儿特敏离开伊朗,西敏希望丈夫纳德能和她一起出国以便女儿能享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纳德却不同意,因为他要照顾自己年迈并且老年痴呆的父亲。
西敏与纳德在经过激烈的争辩以后并没有什么结果,两人在一次次的争吵后开始分居。
因为西敏回到了自己的娘家,所以纳德雇佣了怀有身孕的保姆瑞茨来照顾自己的父亲。
有一天,纳德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己的父亲被绑在床上并且从床上摔了下来,而他请的保姆瑞茨却不知去了哪里。
等到瑞茨回家以后,纳德与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纳德一怒之下将瑞茨推出了家门,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在第二天流产了,瑞茨将纳德告到法庭。
随着影片故事的逐渐推进,两个家庭都陷入了无尽的法律纷争当中,影片中所有人的生活也因此陷入到了无边的麻烦之中。
电影中的每个人仿佛都有着自己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和感情烦扰。
纳德是伊朗社会中典型的中产阶层,他每天按时上下班,下班后回家照顾患病的父亲,给女儿辅导功课,生活的压力和重担让他喘不过气来。
孩子的眼睛是最明亮的窗户——《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观后感
孩子的眼睛是最明亮的窗户——《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观后感影片一开始就是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出现在法院,因为女儿的教育问题、赡养患有老年痴呆的老父亲等问题的原因,对移民到国外未达成协议而气愤的离开法院。
西敏为了女儿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丈夫纳德却不这样想,他还有身患老年痴呆的父亲需要照顾,无法一走了之。
在法院上没有得到答案的西敏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失去西敏的纳德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雇佣了女工瑞茨照顾自己的父亲,却又发现瑞茨不但对于父亲疏于照顾,更将他绑到床头,差点导致父亲窒息死亡。
愤怒之下,纳德将瑞茨推出了门外,瑞茨失脚滑下楼梯,意外引起流产。
纠纷也是从这里开始了,瑞茨夫妇将纳德告到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定罪纳德。
定罪的关键在于“纳德是否知道瑞茨身怀有孕”。
在此之前,女儿的家庭教师曾经和瑞茨说过关于怀孕这件事,而且还把医生的电话给瑞茨,这一切的谈话都发生在纳德的家中,纳德是否听到这个事实是纳德和女儿争论的关键,也是男主人公最为挣扎的地方。
男主人公纳德是一个银行职员,工作稳定,收入可观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的女儿和父亲的正派人物,因为父亲需要人照顾,因为女儿需要陪伴,他如果一坐牢整个家就垮掉了。
父亲的假供让女儿的良知无法接受,在女儿的拷问下父亲才能说出实情,但女儿在法官面前依然做了伪证,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但他们为此背负的所有包袱,则是因为他们的良知。
两个分属不同阶层的家庭偶然的冲突,本都是善良之人,也都有着各自生活重负,彼此针锋相对,却在冲突过程中不得不撒谎,两家人的命运始终牵挂着我的视线和心绪。
影片中纳德坚定不移地对法官说他不知道女工怀孕,可是女儿却一直质疑他,因为父亲一直教导他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本来为了家庭想蒙混过关的纳德在女儿的质疑下最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同时他高大的形象在女儿的眼里也瞬间崩塌。
最终,他们并没有抹掉自己的良知,瑞茨在信仰的支撑下没有接受那笔不属于自己的钱,没有接受会诅咒自己孩子幸福的钱,家庭教师也到法院改了自己之前的假供,女儿也因为撒谎行为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一次别离影评
《黑帮大佬和平梦》2012年1月16日,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获奖名单公布,《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后文简称:《一次别离》)战胜诸多优秀作品包括中国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荣获最佳外语片。
如果说2011年2月第6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公布,该片荣获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演员时,大家还对评委可能存在对遭禁无法就任评委的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同情所左右而遭到非议,这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公布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正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导演阿斯加·法哈蒂在《一次别离》中体现出来了伊朗电影一贯的关注现实、扎根人性、反映社会的风貌,以一种少有的客观冷静的电影镜头和深刻而富有张力的视觉节奏阐述了一个关乎人性、道德、宗教和阶层隔阂的深刻命题。
电影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那种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写实、纪实倾向的精神内核,同时,导演法哈蒂又将该精神内核与本民族文化气质以及对本土化问题的思索结合起来,将个人层面的道德、情感与社会层面的阶层差异、宗教习俗和司法公正等线索交织在一起,凸显了伊朗社会富裕西化的中产家庭与教育背景低、严守传统的底层人群在社会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巨大隔阂。
而且通过中产阶级夫妻之间对于留守和离开的不同观念,隐晦的反映出伊朗中产阶级对于国家的期许和挣扎。
伊朗电影所表现出来的质朴、纯真和诗意的风格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几代导演在风格上的统一和影像的真诚流露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伊朗电影的百年历史当中,曾出现过两次电影“新浪潮”运动。
第一次发生在1969年,以达鲁希·梅赫朱依等为代表的伊朗电影人承继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用朴素的影像语言讲述现实故事,揭露社会黑暗,开创了伊朗乡土写实主义的传统;第二次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穆森·马克马巴夫等为代表的创作群体更是将艺术之根植于伊朗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表现出“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
浅谈电影《一次别离》
浅谈电影《一次别离》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简称《一次别离》,英文名 A Separation,是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的一部电影。
导演用冷静、客观又充满关切的镜头风格,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级分明的社会现状。
该片是2011年全球获得赞誉最多的电影之一,在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女演员银熊奖等一系列奖项;此外,在2012年《一次别离》又荣获第69届全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和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殊荣。
《一次别离》将镜头聚焦于普通伊朗人的家庭生活,西敏想离开伊朗,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为此他几乎做好了所有准备,但纳德却不这样想,他还有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需要照顾,无法一走了之。
西敏一气之下将纳德告上法庭,请求离婚。
最终法院驳回了她的“无理要求”,伤心之余西敏选择离开了家,搬回了父母的家。
失去西敏的纳德发现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不得已,他雇佣了女工瑞茨照顾父亲,却又发现瑞茨不但对父亲疏于照顾,更将他绑在床头。
愤怒之下纳德将瑞茨推出了门外,瑞茨失脚滑下楼梯,意外引起流产。
两个家庭从此被纠缠在一起。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这部电影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通过一对夫妻的离婚间接反映了现代与传统、道德与法律、诚实与谎言、婚姻与爱情、父母与子女、移民与留守等众多问题的离别。
影片有着伊朗电影一贯的优秀特点,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用长镜头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最大化的还原生活的真实面貌。
因为森严的宗教信仰,伊朗电影和周边几个国家大相径庭,比如土耳其电影的完全的欧化,俄罗斯电影的通俗和故事性,伊朗电影则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巨大,风格写实,镜头语言朴素,追求纯净的影像风格和简单明快的叙事。
电影主题往往是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导演们的创作灵感讲究来源于个人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和世界观,艺术之根植于伊朗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因为伊朗素有“诗人之邦”的称号,诗意也从很多导演的骨子里渗透到作品的每一帧画面里,也成了影迷对伊朗电影印象的一部分。
纳德与西敏:最后一
纳德先生要上班,女儿特 敏也要上学,留下老父亲 无人照料,于是纳德请来 护工瑞茨来帮忙,瑞茨是 个有孕在身的妇女,丈夫 失业,有债务在身,于是 决定赚钱予以一定的帮助。
一天,纳德的老父亲在瑞茨没注意的 时候只身一人走上了马路,瑞茨上街 寻找时被车撞到,引发疼痛,于是将 纳德的父亲捆在家中,到医院检查。 回到家的纳德发现父亲摔倒在地,昏 迷不醒,异常气愤,于是在瑞茨回来 后发了怒火,将其赶出门外,有所推 搡。当晚,瑞茨流产,两家于是结下 了仇怨
导演阿斯哈· 法哈蒂用他冷静、客观又充满关切的镜头风 格,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和 “这就是生活”。虽然影片政治意味并不浓厚,但依旧影 射批判了伊朗等级分明社会现状。一位德国电影评论家在 看过影片后真挚曾经不由得感叹说 “现场的竞赛单元有 很多糟糕的片子,但有一部杰作,就是《纳德和西敏:一 次别离》,这就足够了。”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聚焦于普通伊朗人的家庭生活, 通过一对伊朗中产阶级夫妻因为移民的分歧而被迫离婚的 故事,展现了亲情、人性、文化冲突和当下伊朗特殊的宗 教力量和社会形态,尤其关注了伊朗女性的处境。 导演阿斯哈· 法哈蒂出席发布会,他说,“虽然拿了金熊 奖,可我不是英雄,无论我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伊朗电影的 现状,我能做的就是用电影阐述更多现实和情感,希望能 话中了解到瑞 茨是个孕妇,但是在争执的时候忘记了这一点,至 于导致瑞茨流产的具体原因,则不能确定。 但是为了不坐牢、能够继续照料父亲,纳德声称自 己并不知道瑞茨是孕妇,而这一点,让他自己在女 儿心中的正直形象有所损伤,纳德坚信不是自己的 行为导致了瑞茨的流产,而瑞茨的丈夫则认为这个 相对富裕的家庭在“仗势欺人”,因而不服从法官 的判处,经常出现在特敏的学校附近;
纳德与西敏:最后一次别 离
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的话语分析
伊朗电影 《 纳德与西敏 :一次别离 》的话语分析
朱丽姣6 5 )
【 摘要】 本文用话语 理论分析伊 朗电影 纳德和 西敏 : 一次别 离》 。从 个人话语与 国家话语 、传统道德话语 与知识理性话语 两方面 阐
释伊 朗社会分 裂,从 文化 霸权 与 东方主 义分析外部 的威胁 ,展现 了伊 朗社会 传统与现代分裂 中多方权 力的角逐 。 【 关键词】 分 裂 话语 东方主义 反抗 ’ 【 中图分 类号】 D 0 3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 g - ] l 0 0 2 — 2 5 6 2( 2 0 1 4) 一 1 2 — 2 2 7 — 2 影片 《 一次别离 》主要讲 述的是 ,中产 阶层 的西敏 和纳德 知识向女儿 证明不是 自己推瑞 茨倒 ;二是 通过重现 事件过 夫妇因 为移 民问题 意见不合 打官 司离婚 ,结果法 官驳 回西 敏起 程 ,在证据确 凿和邻里作 证的情况 下彻底证 明 自身清 白。纳德 诉 ,她一气 之下搬 回娘家 。于是纳德被 迫雇佣怀 孕的下层 妇女 在行 动 中运用理 性的推理 和人证 的澄清手段 ,努力使事情 往 自 瑞 茨来照顾 老年痴呆 的父亲 ,然 而瑞茨意 外流产 ,使 两个 家庭 己期待 的方 向发展 ,他 的这种行 为方 式属于 “ 目的理性 式”。 陷入 争论 。在 离婚 和流产争论 中 ,移 民还 是 留守 、赔偿 了事 还 虽冠 着 “ 理性”, “ 价值理性 始终 是非理 性 的”_ 5 】 ,瑞 茨 是 寻找真相各 种话语分歧 显示 了伊朗在社 会面临传 统与现代 分 在辩 白中执意通 过对宗教 的虔 诚来证 明人品清 白。与此相反 , 裂 的 困局 。在 现代 话 语理 论 中 ,话语 被理 解 为 “ 秩序 ” ,它 知道 瑞 茨怀 孕 的纳德 通 过证 明 没有 推到 瑞 茨来 证 明 自己没撒 所具 有 的 “ 目的性则被 演绎成 ‘ 权力 ’或 者 ‘ 权 威 ’”…。所 谎 。他运 用 知识 生产 权 力 ,控制 局 势 向有利 于 自己的方 向发 以 ,传 统与现代 的分裂 实则体现 了各种权力对 维持还是 革新现 展。两种 处理方式 的对 比,表 明知识理性话 语 比传统道 德话语 有社会秩序 的较量 。 的在达 到理想 目标方 面的优越性 ,掌握理性 与知识 ,就拥有 了 1个人话语与 国家话语 权利 ,话语便 是交 流中意义的社会生产。 即使证据 不足有 老少需照顾 纳德还 是被法庭 扣 留、长期焦 2 . 2 传统 道德话语 与知识理性话语的关系 虑的纳德 一时言 辞激烈便被 收押 ,这 使观影者 注意到法律 权威 女性 成长 与选择始终 无法 回避传 统力量 的影响 ,而 这种影 对 个人意愿 的压制 ,实则 背后 是国家话 语对个人话 语的压 制。 响 的具 体执行 者便是抚 育她们的父 亲。 “ 父亲 ”这个意象在 电 影 片 中,国家话语对 个人话语 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 :一 影 中有三层象 征意义 :一是 指特梅 的父 亲的纳德 ,他对特梅 监 是法律对 异己的排斥 ,二是法律对贫 闲者 的禁 闭。 护象征 着保护 、管束和被认 同 ,是父权 ;二是纳 德老年痴呆 的 1 . 1 法律对异 己的排斥 父 亲 ,他象 征着 积 贫积 弱 的伊 朗 国家 ,象 征父 权 、传统 的 衰 在影 片开 头一分多钟 里 ,复 印机上依次 出现 了身份 证 、结 微 ,是失 序 ;三是 瑞茨与 哈德 特相濡 以沫体 现 了父权 的另一种 婚证 等各种证 件 ,证件 本质上是对 个人社会 身份 的确认 ,象征 形式 “ 夫权” ,象征着传统 的向心力 。 着归 属。离婚 则代表关 系的破裂 ,是身份认 证的失效 与重新确 在特 梅 与纳 德 的 父女关 系 中 ,从 加油 站 教育 特 梅实 事求 立 。所 以 因移 民而选择 离婚本身 意味着对现 有社会秩序 的反抗 是 ,到 检查 功课 时对 真 理 的坚持 ,纳德 竭力 呵护 女 儿身 心健 与逃离 ,象征着现代对传统 的分化与反抗 。 康 。所 以 ,作 为女性 的特梅在父女 关系 中是 自由的,她是 “ 依 而 移 民对 于希 望 团结 一 致 的主 流意 识来 说 毫无 疑 问是 一 靠 他父 亲 的权 力 、依 靠他父 亲 的理 智而 自由的 ”『 6 】 。她 的 自由 种异 己行 为。 “ 差异开 始意 味着价值 的消 失” 】 ,也意 味着威 意味着传统力 量 以濡 化的方式教育 其在文化交 流 中守护传 统优 胁。对 于移 民所代 表的分裂威 胁 ,国家话语通过 法律话语来 遏 秀 文化 ,抵御 文化殖 民的侵蚀 。相 比之 下 ,老年 痴呆 的父 亲则 制 ,通过 排斥行 为压制 “ 反叛 力量 ”确 保统治 的稳定性 。西敏 象征 在西方现 代文化 与本 土传统文 化等多 中力量 撕扯下伊 朗社 以直 视摄 影 机 的 目光怒 视法 官 表面 上试 对 法庭 裁判 结果 的反 会 的失序 。 抗 ,实则是 国家利用 法律话语 对异 己的排斥 ,在 传统与现代 之 而现 代话语 塑造的西 敏 ,追求为女儿 创造更 好成 长环境 的 间的分裂 中维护社会 向心力 。 她却 把 一个 完整 的家弄 得七 零八 乱 ,十 四年 的感 情 以离 婚结 然而 , 《 一次别离 》中国家话 语面对 异 己采取排 斥而非 消 束 ,也使 自己失 去的归属 与幸福 。贫 闲的瑞茨却有 姑姐 、丈夫 解 和整合 ,从 侧面表现 当下伊朗社会包容能力 的疲 软状 态。 和孩子的陪伴 ,令人不禁质 问她移 民离婚 的意 义何 在。 1 . 2 法律对 贫困者的禁闭 传统道德 话语一 方面在理性 知识话语强 势的说理论 证 ,拉 哈德 特 是 既非 生 产 者 又 无 力 分 担 消 费任 务 的 贫 困 者 ,在 追 大阶层之 间的裂痕 ,使 传统在现 代面前 自动将 格 ;另 一方面 以 求经 济现代化 的崇商社 会 中难 以找到立足之 处 , “ 他 们游手好 其人性 的文化 内涵训 斥那些 不分缘 由、不 明内里就武 断地将 自 闲 、四处 流浪 、无人雇 佣 ,因此唯 一 的归 宿就 是被禁 闭” l 。 身观点强 加给伊 朗的现代文 明 ,使人反思所 谓的知识 理性话语 贫 困者入 狱 的现 象实则是 国家经济话语 通过法 律话语惩罚 干扰 给传统文化 的抹杀 与曲解 ,进而对 这种现代 文明能否 为伊 朗带 理想经 济秩序 的个人 ,将 “ 贫 困者 ”这一不光 彩的经济参 与者 来适合 自身的光明的前景表示担忧。 以 “ 合乎正义 ”的理 由驱赶 至理 想的社会秩序之外 。 3 文 化 霸 权 与 东 方 主 义 国家话 语通过被认 为是 真理的法律 个人生活 ,它 的权 力不 《 纳德与 西敏 :一次别 离 》中 ,西敏坚持移 民为女儿 寻找 在于使人 死 ,而是 介入怎样 使人活 。人 们在理所 当然地服从 真 更好 的成长环 境 ,可这 个环境到底是 什么样却 只字未提 ,这一 理 ,接受 禁闭这一 流放贫 困者的手段 ,同时也将 自己隔离 到正 点传达 出两个信 息 : 常社会秩 序之外 。国家话语借 助法律话 语对个人 话语 的压 制 已 是 ,西敏 并未去过不 知晓 ,她 所谓的更好 生活环境 是西 通 过真理 的方式使 人 自己压迫 自己而不 知 ,这种 压迫的 自觉性 方利 用其现代话语 为伊 朗先现代知识 分子描绘 的 自由 民主 富强 显 示 出传 统 力量 构建 的法律话 语 对 人 的异化 ,这种 自觉 “ 理 的乐 园 ,向其灌 输与本 民族 文化传统 对立的政治 、经济与文化 性 ”的认知使 “ 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 的疯癫 ”_ ] 】 。 观念 ,制造美 丽的神话 ,使 伊朗成为 强大西方 的陪衬 ,使知识 2 传统 道 德 话 语 与 知 识 理 性 化 语 分 子对 民族 文 化 自我贬 损 。通过 这种 文 化殖 民和文 化霸 权策 2 . 1 表层的传统道德话语与知识理性化语之 间的较 量 略 ,西 方或成 为精 英们理想 地理居住地 ,或成为他们 理想 的国 纳 德 回家发 现被绑 的父亲独 自在家命悬一 线 ,待 瑞茨 回来 家形态并 致力于将伊 朗打造 成那 样 的国家 。倚仗知识 分子的社 后 ,为发泄不 满诬陷瑞 茨偷钱 。瑞 茨当时 的反应是 “ 我发誓 , 会影 响力和威望 ,西方现代 文化 以 “ 现代 化”的名义抢 占传统 我绝不会 做这样 的事” “ 我 向侯赛 因 - 阿訇发誓 ,”然后 追赶 文 化的阵地 ,完成其文化霸权 的使命 。 着 纳德 激动 地 把包 里 的东 西倒 出来 希 望纳 德检 查 。 “ 价 值理 《 一次别 离 》通过 西敏对法 官 “ 什么环境 ”质疑 的无 言应 性 ”支 配她用伦理 道德和宗 教信仰有 意识地使 纳德通过她 对宗 对 ,将矛头 指向对文化 霸权 、殖 民主义和东方 主义的批判 ,通 教 的虔诚 而信任 自己的行为 , “ 无关 能否成功 ,纯 由其信 仰决 过 电影艺术触及 敏感 的政 治话题 ,将 “ 东方 ”与 “ 西方 ”摆在 定 的行 动�
休眠下的火山 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休眠下的火山——浅析《一次别离》折射下的伊朗社会《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作为一部电影的最大特色是没有没有加入任何的背景音乐,影片仿佛将我们定位为当局者,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观察身边发生的事件,好像影片脱离了电影这种形式一样。
在看完这部长达2小时左右的影片后,我身心疲惫。
身体的疲惫是坐在屏幕下一动不动的缘故,而心灵的疲惫则是因为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太多的矛盾冲突。
虽然这种冲突是我的生活中所没有,人总有一种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但它没有调动我的兴趣,因为它太复杂了。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这部影片将人性的考验、信教徒自身信仰与现实的冲突、等级制度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并进行的差别性的制约和对待等社会问题和矛盾杂糅在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片子里,可以说,这就是整个伊朗社会现状的缩影。
一、真实与谎言从前几年开始,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汇——信任危机。
可以说,纳德和保姆瑞茨两个家庭打官司的事件就是信任危机的一种直白又苍白的展现。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许我们的思路会清晰一点,纳德和瑞茨两个人的谎言也会不攻自破。
纳德原是知道瑞茨怀孕的,但他不敢承认。
为了父亲和女儿,在法官面前他撒了谎。
而影片却没有直接用语言来攻破这一站不住脚的谎言城墙。
妻子西敏无声质疑的直视,女儿特眉小心翼翼地询问,以及纳德自己在法官面前坚定自信的回答。
此外,影片中画面语言的使用以及对纳德肢体语言的表现,都暴露了真相。
瑞茨同样撒了谎,她想要帮丈夫还清债务的愿望很急切很强烈,但是她自己对于女儿的爱又不允许自己那样做,每每想用袍子掩住自己的脸这一动作暴露了她的心虚。
当谎言被识破后,身边的亲人、朋友纷纷带着有色眼光从自己身边逃离。
人人都认为纳德是个好人,可是最后的结果是曾出庭作证的卡拉伊夫人与他形同陌路、西敏对他的彻底失望、特眉对他父亲的伟大形象的坍塌。
瑞茨面临的则是丈夫的指责,无法在家庭中抬头做人的窘况。
由最初的信任到后来的不信任,这种伤人伤己的行为值得我们思考。
《一次别离》:生活天平的失衡
影评知识影评人/尉迟上九虽说现在很多电影节已没了以往的辉煌和隆重,但我依旧还是会习惯性的投以关注,并作为观影的风向标或靠谱的推荐指南,因为最起码还能让我看到现今实属罕见的纯粹电影。
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上实至名归的最大赢家来自于一部低成本的伊朗影片,荣获了多个电影奖项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同时也诱发了我的疑虑和兴奋,疑虑在于是否由于敏感题材的选择又得沉静在漫长的等待中,兴奋则在于又能看到一部难得触动心灵的佳片,而昨天终于打消了我的顾虑,看完后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电影《一次别离》通过一段极其平凡却又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聚焦现实反思生活,将电影的本质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成为了又一佳作。
“一门生活的艺术”,是我最为偏爱的一个冠以电影的头衔,而在我看过的很多伊朗电影也一直坚守着这样的信念,虽说拍摄会很艰难还很冒险,但依旧能从他们的电影成果中看到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仰,没有花枝招展夺人眼球的特效,也没有靠炒作博取关注度的大腕,更没有各式各样眼花缭乱的电影宣传,有的只是将生活的希望和思考给予平凡的影像中,带出更多温暖人心警醒观众的哲思与内涵,即使低调得很平凡,但却能触动内心最为敏感的那根心弦,带来更深的触动和启发,而这样的类型片对于如今大规模从商的电影市场而言已经越来越稀缺了。
但当然也不可否认,电影作为一种娱乐观众谋取利益的方式或渠道实乃天经地义毋庸臵疑,但往往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太过于依赖电影的这层肤浅而充满诱惑的作用,反而轻易的忽视或舍弃了电影所持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悲哀的沦为了一种任人糟蹋或利用的傀儡和工具。
一个望出国,一个因无法舍弃患有老年痴呆的老爸而拒绝出国,意见的巨大分歧最终迫使他们选择了离婚这条路,而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纳德和西敏这对夫妻在预离婚分居期间的经历。
西敏搬回娘家,纳德只好请了一个护工瑞茨照看老爸,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纳德有天回到家时却看到被绑住手的老爸奄奄一息的摔倒在地板上,气急败坏的纳德在门口推了瑞茨一把,不料瑞茨却意外流产,怒火中烧的丈夫结果将纳德告上了法庭,双方因此展开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与纷争。
纳德和西敏观后感
纳德和西敏观后感《纳德和西敏观后感》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伦敦的纳德和西敏博物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且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这次观展中,我对英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西敏和纳德两家博物馆的展品和布局给予了高度赞赏。
首先,让我来谈谈纳德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附近,是一个著名的艺术博物馆。
我对纳德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是它庞大而精致的建筑。
这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艺术藏品,从古代古埃及艺术到现代画家的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装饰艺术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了永久藏品外,纳德博物馆还定期举办特别展览,展示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
在我的参观中,我被一幅特别吸引了,那是一幅悬挂在博物馆墙壁上的油画,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日出景色,色彩鲜艳且富有层次感。
我也参观了博物馆的古代文物展区,这里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智慧。
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我不禁想象起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这种感觉非常震撼和激动人心。
接下来,我来谈谈西敏博物馆。
西敏博物馆是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市的一个历史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位于一座古老的建筑内,外观古朴庄重。
走进博物馆,我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空。
西敏博物馆主要展示了英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片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不列颠王室有关的展品。
在博物馆的皇家珍宝馆中,展示了许多由英国王室收藏的宝石和珍贵物品。
其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那颗被誉为“国王之石”的祖母绿宝石,它被镶嵌在一顶英国王冠上,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此外,博物馆还保存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和文物,如莎士比亚的手稿和伊丽莎白一世的服装。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英国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纳德和西敏博物馆之所以令人难忘,不仅仅在于它们所展示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更在于其布局和展览方式。
两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灯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纳德博物馆以其宽敞的空间和高挑的天花板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庄重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而西敏博物馆则将观众引入到一个仿佛时光倒流的过程中,通过展览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历史文物与当代观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突转” 与 “冲突” 艺术下的 《纳德和西敏: 一次别离》
2018-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突转”与“冲突”艺术下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郝晓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影片《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通过讲述两个家庭之间的平凡故事,对整个伊朗社会进行了一次白描。
导演运用“突转”和“冲突”手法,使影片跌宕起伏,悬念迭生。
整部影片发生了三次“突转”,每次“突转”都伴随着对人性新的“发现”。
影片中展现的“冲突”包括四个方面,在层层冲突之下,隐藏着伊朗矛盾重重的社会困境。
关键词:《一次别离》;突转;冲突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14-01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下简称《一次别离》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佣等诸多问题,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电影看似在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实质涵盖了整个伊朗社会的现状,将亲情与伦理、道德与法律、精英与民众之间的纠缠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突转”艺术下的人性挣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突转”艺术。
“突转指行动按照我们所说的原则向相反的方向发生……指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从顺境到逆境或从逆境到顺境”①。
影片中的三次“突转”,使主人公的处境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为平静的家庭故事注入了丰富的内容,使影片叙述充满张力。
女佣瑞茨的流产,使影片发生第一次“突转”,也使两个家庭以及他人卷入了这场官司纠纷。
男主角纳德极力证明自己并不知道瑞茨已怀孕。
家庭教师贾哈伊夫人,面对法官的提问胸有成竹地撒谎。
纳德的两个女邻居也说没看到纳德推倒瑞茨,这些证词无疑对瑞茨夫妇十分不利。
影片中的第一次“突转”让我们让我们思考真相到底是什么,人性、道德、法律该如何权衡与选择。
贾哈伊夫人因受到瑞茨丈夫的威胁修改了口供,使影片发生了第二次“突转”,纳德一下子从顺境进入逆境。
面对女儿的多次质疑,纳德终于承认他知道瑞茨怀孕的事实,但如果他因此入狱,患病的父亲将无人照顾,女儿也无法正常上学。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带你走入神秘的德黑兰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带你走入神秘的德黑兰#跟着大片去旅游#。
因为地缘政治和宗教原因,伊朗不知不觉间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家之一,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陌生。
但关于这个国家的很多故事,以及伟大的波斯文明所留下的璀璨遗迹,让我们在这次大片外景地之旅中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首都德黑兰。
影片讲述的是西敏想离开伊朗,她要带着自己的丈夫内达和女儿特梅一起离开这个国家。
为此,她几乎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但是内达却有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是太愿意离开伊朗,他担心自己走了之后,他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得不到照顾。
出于这个考虑,内达决定留下来。
由于纳德的决定让西敏很不爽,她很快就把纳德起诉到法院。
她要同自己的丈夫离婚。
但是法院驳回了西敏的“无理请求”。
离婚不成的西敏离开了家,搬到了自己的父母家。
而他们的女儿特梅却决定要和自己的父亲生活在一起,并且希望妈妈能很快就回来和自己同住。
纳德很快就发现自己面临的没有妻子的困境——因为自己也要工作,所以他没有时间照顾父亲,而且分身乏术。
无奈之下,他只有雇佣了一个叫做瑞茨的年轻的女钟点工照顾父亲。
这个女人是个孕妇,而且她出来工作并没有得到自己丈夫的同意。
有一天,当纳德回到家,他不仅发现自己父亲一个人在家,而且还发现老父亲被捆在了桌子上。
等到瑞茨回来,纳德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
紧接着,愤怒了纳德做出了极端的事情,把事情引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果——这个结果不仅仅毁掉了纳德的下半生,而且也毁掉了他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在矛盾中艰难前行的伊朗首都德黑兰。
如果你对神秘的波斯文化充满了好奇,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德黑兰。
爱乐活旅游热门标签电影之旅。
清真寺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建筑德黑兰阿扎迪塔,德黑兰的象征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头像随处可见宗教狂热是这里的一大特征夜色下的古列斯坦王宫伊朗传统美食:大饼+浓汤一袭黑纱的伊斯兰女性充满了神秘魅力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思考是电影的价1
思考是电影的价值《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从开头便直截了当,纳德和西敏并排而坐,直勾勾面对镜头,回答着仅以画外音形式在场的法官的提问。
西敏面露焦灼,她不否认纳德是正派的丈夫,提出离婚只因为他不肯与自己一同去国外生活,为11岁的女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纳德的倔脾气十分明朗地摆在脸上:“我有一千个理由不离开,首先我不能抛下我的父亲。
”西敏搬去娘家生活,而纳德则与女儿特玫,以及罹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生活。
他(或许)在不知情的前提下,匆忙地雇用了怀有身孕的瑞兹作为父亲的日间看护。
仅几日后,纳德临时返家却看到父亲跌倒在地,而双手还被捆绑在床上。
他随即解雇了瑞兹,并在盛怒下将她推搡出门,瑞兹流产。
接下来的情节再次回到法庭,这一次是瑞兹夫妇在以谋杀罪名指控纳德。
因此展开了漫漫的争论和对峙。
不断有新的细节和线索铺展开来,干扰着观众对整件事的判断,而导演没有对任何一方加以辩护,对立的两方都各有“对的”或者“错的”行为,都在现实与信仰、金钱和尊严之间挣扎。
演员的演技精湛至朴质无痕,观众眼看着这些带着瑕疵的主人公与生活的不懈斗争,磕磕绊绊,艰难求索,甚至陷入了悲伤,便不由得卷入整件事的发展,甚至也在某种程度上享受着解密的乐趣。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出生于1972年,1986年便参加了伊斯法罕青年电影协会,开始用8毫米和16毫米胶片拍摄短片,后取得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和德黑兰大学戏剧艺术和舞台指导专业的双学士。
他向本刊记者坦言,讲故事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了戏剧的影响,“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时能够感受到自己正在陷入这场纠纷当中,这非常重要”。
阿斯法·法哈蒂导演本就以描摹城市中产阶级生活见长,甚至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拍摄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城市传说》,同样大受欢迎。
也曾以一部讲述年轻夫妇在海边度假时,一个女孩儿失踪不见的故事(《关于伊丽》)捧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对于伊朗社会阶级分化的冷眼反观,于他不是崭新的命题,早在第三部电影《烟花星期三》里,他已在通过一位年轻家佣的眼审视了中产阶级的婚姻,直面了阶级分化问题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制作,大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影评我只能说它像风暴一样,因为在这一年《一次别离》这部伊朗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所迸发出来的能量实在太大了。
它2011年在伊朗公映,同年先是拿下第61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接着拿下第69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2012年,又一口气拿下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可以说在知名电影节上是所向披靡了。
没错,这就是这部伊朗电影拿下的成绩。
我想对于一部伊朗电影以这种完胜的姿态冲击各个世界知名电影节有点反应不过来的感觉的肯定不光我一个人。
什么!?一个不知名的、地域性的导演拍出来的一部还是伊朗制片的电影,横扫了同年美国的金球和奥斯卡两项大奖?伊朗的文化产品以如此这般攻势撞到了美国影评人的心坎里?那么至少可以证明一点,美国与伊朗之间政治舞台上的不愉快起码在当事者那里是就事论事的,因为美国人在文化领域竟然给了伊朗掌声。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产自伊朗才使这种口碑神话显得更加不可思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说白了是文化领域里电影艺术的成功,我的感觉是就好像是在这个反复被认为文化荒漠的时代又诞生了一部《茶花女》并且还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世界范围里的读者为之侧目——这是多么的惊奇啊,因为可能除了《哈利波特》这部很难去定性的文学产品(我个人觉得《哈》是西方的武侠小说。
),文学已经很久没有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光了,我们听说的更多的是欧洲也好美国也好媒体为了迎合政府的“经济复苏”而渲染的车展和奥运会。
从这个角度说的话,《一次别离》无疑是一种回归,它通过它的成功告诉你,电影可以这样拍。
然后你在看完电影的时候在很自然的回味中不禁想到:难道电影不是本该是这样的吗?是的,电影的确本来也不是非得有大制片厂和大明星--当然这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你可以没有钱,但想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有料。
这部电影的所谓“料”,很简单,是用电影讲故事的能力,即电影叙事技巧,这是个技术活儿。
这部电影由阿斯哈-法哈迪编导,雷拉哈塔米等主演,恐怕除了伊朗自己国家的观众,这个编导和主演在世界范围里只能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了。
在这一点上,此片和几乎横扫了84届奥斯卡的《雨果》的对比显得很有讽刺意味。
当今影坛,我想说才华与名望拼得过马丁斯科塞斯的恐怕没有人敢夸这个口,所以不说也知道《别离》的制作班底与人家差距甚大,甚至可谓天壤之别,但《别离》的叙事实在比《雨果》要好不是一个档次。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和《别离》一起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后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幸的充当了背景,而且后者作为一部电影也并没有不济到乏善可陈的地步,但美国人毕竟是公正的或者不公正的让这个执导08年奥运会的导演体会了不买账的感觉,而要是允许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的我不揣冒昧的说一句的话,我会说,如果单评这两部电影的优劣,我想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在这里提到《金陵十三钗》,没有深意,仅表示惋惜。
不管怎么说,事实摆在那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别离》可以,《十三钗》不可以,纵然你有蝙蝠侠。
在综合性的讨论这部电影之先,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相对于它所获得的赞誉,确实实至名归,即使这样说很俗滥。
我形容这部电影为个人年度影片,也就是说恐怕今天我所已经看过的以及将要看到的电影无有出其右者了。
一般的观众,看电影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这部电影的戏剧层面的东西,也就是剧情,当然更细了说还有布景、服装和化妆等(因为它是一部剧情上定位于讨论现今时代背景下的宗教与生活的关系的家庭剧情片或者伦理片,所以布景、服装和化妆可以忽略不说,毕竟这种电影中关于戏剧除剧本之外的细节只要按着现实中的样子做就够了,而剧情也并不通过服装或者化妆来表达)。
我们就先说剧情,很明显的这部电影的剧情已经绝对对得起观众的那笔电影票的钱了。
然而如果把剧情从这部电影中抽离出来的话,即这部电影的剧本——也就是没有经过导演加工的剧情——谁都看得出来它相当简单。
用很简单的剧本拍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级别的电影,我们的确应该对导演竖一竖大拇指了。
把简单的剧本拍的好看,无外乎电影叙事技巧运用成熟。
一方面是导演的整体架构,而更重要的则是剪辑了。
这部电影的剪辑相当成功,很少有电影的剪辑能够作出这种效果,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甚至有种我脑海中觉得应该出现什么场景了而导演在下一段的镜头中就给什么场景的感觉,剪辑师对于剪辑逻辑的把握相当精准,这直接影响电影整个剧情在精妙的起承转合的故事框架之下故事的完整和精彩。
很多国际知名导演强调过电影就是剪辑的艺术,这一真理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证明。
另外的,电影的摄影,场面调度,表演以及意识形态上都很简单,但可圈可点。
这些都将在下面谈到。
的竟是宗教或者道德的话题,当然实际上它谈论的并不是这个。
电影情节很简单,概括起来一点都不费劲。
纳德和西敏是一对儿伊朗夫妻,他们与纳德的老年痴呆的父亲住在一起。
两人因为是否出国培养女儿的问题而闹到了离婚的地步,结果法官因为两人并没有考虑好离婚的细节而没有批准。
西敏于是回了娘家,纳德只能请来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父亲。
从保姆的到来到纳德和保姆一家两次的对薄公堂是这部电影的副线。
纳德和西敏的婚姻戏则是这部电影的主线。
所以说香港的译名有点让人搞不明白。
由于这部电影教科书般的剪辑,所以我会按着剪辑的思路来分析这部电影。
电影的开始是纳德和西敏在法院协商离婚的场景(构图上很像《史密斯夫妇》的开场)。
我们看到纳德和西敏在法官的提问下阐述事件的经过。
西敏希望离开伊朗以给女儿特梅更好的成长环境,而纳德因为放不下自己生病的父亲以及可能的别的原因而不愿意离开,俩人虽然闹到了法院,但对话里明显的谁也不想离婚,只是谁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都不想让步的分歧而已。
导演用一个两人中景的长镜头贯穿始终,两人挨着坐着,西敏在左,纳德在右,两人的旁边各有一把椅子,后边还有与前排相对应的一排椅子。
两个人分别占据镜框之内的两个平衡位置,这种平衡感强烈以衬托和谐的场面调度和构图加上两人暧昧的争论给人一种这一对儿夫妻并不是要离婚而只是到法院那里吵一架的感觉,法官到后来也受不了了,直接说了句:我判定你们俩的事是小事,就把两人打发走了。
然而不得不说,这个两人的中景是电影中唯一一次,直到电影最后的两人离婚时的全景,两个人再没有像开头这个中景一样和谐的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中。
这段开场的场景中有一段这样的对白:法官:孩子生活在这里就没有机会吗?西敏:作为母亲,我宁愿她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法官:什么环境?什么环境?在这里有父母,不比她出国没有父亲更强吗?这是电影中唯一一个还算有一点敏感的对白。
可能不少的观众会惊讶于为何这样的对白能够在一部伊朗制片的电影中被保留下来。
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在伊朗境内,所有媒体都受到国家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而且必须经过伊斯兰教义执导部的批准,才能公开运作。
而这种明显表达对国家现状不满的台词竟然通过了审查。
不知道伊朗伊斯兰教义执导部的这种开明是否让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受到点启发。
然后就是第二个说明性的场景,西敏回家收拾东西离开。
摄影机在这里对于纳德和西敏的家给我们做了一个全面的说明。
导演在这里交代了纳德老年痴呆的爸爸、10岁的女儿特梅(就起年龄来说,演员明显偏大。
)、以及一个将要在纳德家里做保姆工作的女人和她的女儿索玛耶。
这一场景中的镜头含义有深刻的家庭寓意,西敏要走的时候,镜头反复在纳德、西敏和特娜之间游移,强调这个曾经美满的三口之家现在出了点问题。
最后西敏离开的背影、特娜期待不要分离的眼神以及纳德无奈地低下头的中景的相继出现宣告电影的开场:别离开始。
也就是在这一段中,电影的第三主角——保姆——进入视野。
严严实实的罩袍以及忧愁满满的面容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这种印象与之前看到的西敏的形象有显著的差异,能看得出导演有比较明显的对比,作为电影中两个同为伊朗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角色,观众很自然的会去思考这种差异的原因。
保姆“黑衣人”似的从头到脚的一抹黑色和西敏虽然也有头巾但并不长的到膝的灰色风衣以及一头靓丽的暗红色头发实放在一起实在很不协调。
通俗的想,这两种服装和化妆可能代表伊朗的两种阶级,保姆是相对的下层阶级,而西敏很明显是更高的知识分子阶级:她是一个大学老师,有自己的“标志”汽车,而且送女儿出国留学这种想法若是放到保姆一家的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用阶级来解释她们之间的差异使这个问题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当我看到两人在电影荧幕中同时出现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有种为什么伊朗的女性在着装上会显示出如此差异明显的文化尺度的困惑。
让你不得不去想,贫富到底是种物质的差距还是一种文化的差距。
引用一句很有深意的话“这是个问题”。
保姆和纳德协商好了工作的具体问题便回去了。
调侃一句,保姆穿着罩袍的样子特别像蝙蝠侠,不知道蝙蝠侠的服装设计是否有从伊朗女性的服饰中获取灵感,但直观上真的很接近,而且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是保姆从楼梯上上往下走,镜头在高位向下俯瞰,看起来特别像《蝙蝠侠4》中蝙蝠侠下楼的那个经典镜头,唯一不同的只是蝙蝠侠是飞下去的,而保姆是沿着台阶走下去的。
导演用两个说明性的场景开场,到这里大体的故事以及人物背景都已经交代完了。
下面导演便循序展开了保姆一家与纳德一家的纠纷的副剧情。
我概括为三个二。
首先,第一个二,即是保姆在纳德家工作的两天。
第一天。
保姆带着自己的女儿索玛耶进入纳德的家,很自然的把自己的罩袍叠起来。
这时纳德的父亲走进镜头,保姆发现他尿裤子了。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特别伊朗化的事情:保姆在给老人换裤子的时候给教会打了一个电话。
“我有一个宗教问题。
我在照顾一个老人,他尿裤子了,如果我为他换裤子,算不算罪过?”在得到教会的认可之后,保姆才敢去做。
这个时候,保姆的女儿说了一句话“我不会告诉爸爸的”。
我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感觉是不是味儿,当然我明白在一个伊斯兰国家这样的禁忌很正常,但女儿的那句话让人听来总感觉很别扭,像是保姆给老人换一下裤子就是背叛了自己的丈夫一样。
经过了这件事情,保姆在晚上纳德回来的时候告诉他她决定不再做这份工作,而打算把这份工作转手给自己的丈夫。
纳德同意了。
第二日。
保姆的丈夫并没有来,据保姆说是让债主给拦住了,所以第二日保姆自己又来了。
保姆拉上了窗帘,然后开始倒垃圾,洗地毯。
索玛耶在保姆忙着的时候玩弄老人的氧气阀,无意之中差点伤害到老人。
这个场景在电影中起到一个预示的作用。
就在保姆忙着清理垃圾的时候,索玛耶跑来告诉保姆老人不在房间了,保姆急忙下楼去找,好在保姆很快看到了在报亭边上的老人。
在保姆寻找老人的时候,因为被风吹起了罩袍,我们明显看到保姆因为怀孕而涨起来的肚子,保姆就那样贴着车流在跑着寻找老人,而当后来我们看到反应迟钝的老人正在徐徐穿过车流过马路,这样的镜头加上嘈杂的汽笛声,都给电影营造了一种紧迫而危及重重的感觉,像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出什么事故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