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微生物与制药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综述1000字

生物制药综述1000字

生物制药综述1000字生物制药是指利用活体组织、细胞、基因等生物材料来生产药物的制药技术,是现代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制药具有更高的靶向性、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第一个成功生产的生物制药产品是胰岛素。

之后,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在内的诸多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制药的快速发展。

目前,生物制药已经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生物制药的主要产品包括蛋白质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和抗体药物等。

蛋白质药物是生物制药的主力军,主要包括生长因子、抗体、激素、酶等。

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具有高度纯化、高效稳定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基因治疗药物是指通过将合成的基因序列导入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代患者体内缺失或异常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基因载体和基因修复工具等,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癌症等。

抗体药物是生物制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利用人工合成的单克隆抗体来治疗疾病。

抗体药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传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和组织器官移植等方面。

生物制药在药物开发和制造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原材料的稳定性、工艺的优化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且时间周期长。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

未来,生物制药有望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生物制药研发领域的重点是开发更具创新性和个体化的药物,例如个体化基因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如CRISPR基因编辑技术、3D打印等。

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型的制药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综述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综述

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环境监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需要,这就要求有合适的实时检测设备。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所涉及的样品的选择、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微芯片上,通过微通道结构来控制流体流动,从而完成不同的化学或生物反应过程,并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它为生化分析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通俗点,就是将实验室搬到微芯片上,微流控芯片为环境监控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分析监测设备。

本文介绍了以色谱纸为基材制作了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芯片的发展现状、芯片的制作、芯片检测方法,并将纸基微流控和微污染物-微生物的活性相结合,对微污染物-微生物活性的微流控芯片直接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

2. 微流控芯片的基本概况一种新兴的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其快速分析、低消耗、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

它具有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芯片上的能力,已经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是在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起来的,它以分析化学为基础,以微机电加工技术、微流体驱动或者控制、检测技术为依托,以微通道网路为结构特征,以化学和生命科学为主要应用对象,把整个实验室的功能集成到芯片上,而且制作简便,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微流控研究已经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诸多领域,学科交叉性强,分析化学则是其第一轮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应用领域[1]。

近年来,微流控研究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3. 微流控芯片的发展现状微型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μ-TAS)的概念是1990年Manz和Widmer等人首次提出来的,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

(完整版)微生物与制药综述.doc

(完整版)微生物与制药综述.doc

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姓名:李青嵘班级:生工 102学号: 1014200044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检索,从微生物生产维生素,微生物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微生物生产抗生素,微生物生产抗癌物质,微生物生产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1.前言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医药领域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其中采用微生物制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产品产量高,产品纯度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从传统工艺,如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酶制剂以及 B-胡萝卜素等;到现今的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几十种新药和疫苗。

本文着重综述了微生物的发酵工程在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的最近进展,主要包括生产维生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抗生素、抗癌物质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

2.研究内容2.1.微生物生产维生素维生素是六大生命要素之一, 为整个生命活动所必需。

β-胡萝卜素、 VC 、VE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三种维生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β - 胡萝卜素是强力抗氧化剂 , 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V C 和V E 均是抗氧化剂 , 前者可阻止、破坏自由基形成,还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细胞的活力,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以抵御外来侵染因子。

至于VE 可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目前,上述的“三素”以实现了微生物工业化生产。

目前,β -胡萝卜素主要是由三孢布拉霉菌生产,在1998年,陈涛等[1]已经针对三孢布拉霉菌的特点,优化发酵工艺,在3M 3的发酵罐中发酵 120h,生产的β-胡萝卜素产量已达到 1146.5mg/L。

虽然,传统的工艺生产β -胡萝卜素的产量高,生产周期比较短,但是传统的工艺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故 ,目前许多课题组专注于开发新的生产β -胡萝卜素的菌种或改进传统工艺。

据近年所发表的期刊文献,目前,采用红酵母发酵生产β -胡萝卜素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方法,虽然在产量方面较传统方法的低很多,但是该方法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微生物与制药综述

微生物与制药综述

微生物与制药综述微生物与制药是生物技术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药物的方法,为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便利。

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药品已有很长的历史,古代药物中许多原材料都是通过自然发酵得到的。

微生物发酵技术一般是应用细菌、真菌或其代谢产物为原料进行培养和分离,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

该技术通常是将微生物转变为生产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合成特定物质,生产药物。

药物的种类非常广泛,例如抗生素,疫苗,激素,化疗药物等等。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制药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该技术能够大规模制备药物。

其次,其发酵产物通常优于化学合成的药物,因为化学合成的药物往往含有杂质,而微生物合成的药物含有较少的杂质。

此外,微生物合成药物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更加安全。

这些特点使得微生物发酵技术在药物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抗生素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应用。

抗生素是指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物质,通常具有狭义的抗菌药物、广义的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等类型。

抗生素的发明极大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治愈或缓解了诸多疾病,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可估量。

抗生素研究主要围绕着微生物的特性和生物合成路径进行。

除了抗生素之外,微生物发酵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生产。

疫苗是一种防止传染病的药物,通常由宿主中的致病微生物或其部分成分制备而成。

生产疫苗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并使其稳定持续生产相应的抗原物质,从而提供免疫。

疫苗生产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这样就可以大规模生产纯度高、安全性好的疫苗。

微生物发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激素、化疗药物、抗菌药物等药物的生产中。

虽然微生物发酵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废物,而这些废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此外,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突变,由此产生的不良变异体会对药物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一、微生物制药1. 概述微生物制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生产药物,它是一种传统的制药技术。

常用的微生物制药包括抗生素、激素、酶、疫苗、单克隆抗体等。

它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产量高等特点。

2. 抗生素抗生素是指能够对细菌发挥抗菌作用的化合物。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有青霉菌、链霉菌等。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它能够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培养、提取和纯化。

培养是指将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合成抗生素。

提取是指将培养液分离出微生物后,再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抗生素。

纯化是指将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纯化,获得纯净的抗生素。

3. 激素激素是一类在人体内具有调节、控制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的生产来源于动物细胞和微生物。

微生物生产的激素有胰岛素、人类生长激素等。

激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培养、分离、提取和纯化。

培养是指将产生激素的微生物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用其代谢产物合成激素。

分离是指将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提取是指将激素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中提取出来。

纯化是指将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纯化,获得纯净的激素。

4. 酶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性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

酶的生产源于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酶主要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如DNA重组和蛋白质工程等。

酶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培养、分离、提取和纯化。

培养是指将产生酶的微生物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用其代谢产物合成酶。

分离是指将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提取是指将酶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中提取出来。

纯化是指将提取的混合物进行纯化,获得纯净的酶。

5. 疫苗疫苗是指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

疫苗的生产来源于微生物,常见的有病毒、细菌等。

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传染病。

疫苗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培养、提取、灭活和纯化。

培养是指将产生疫苗的微生物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用其代谢产物合成疫苗成分。

微生物制药技术介绍

微生物制药技术介绍

微生物制药技术介绍工业微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是解决资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技术依托。

工业微生物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渗透到包括医药、农业、能源、化工、环保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欧美日等国已不同程度地制定了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可以看出工业微生物技术在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地位。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

(有人曾建议将动植物的具有同样生理活性的这类物质如鱼素、蒜素、黄连素等也归于抗生素的范畴,但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概念的抗生素仍应只限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近年来,由于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新的生物技术的应用,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除了抗感染、抗肿瘤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日益增多,如特异性的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其活性已超出了抑制某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范围。

但这些物质均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其在生物合成机制、筛选研究程序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和抗生素都有共同的特点,但把它们通称为抗生素显然是不恰当的,于是不少学者就把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统称为微生物药物。

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就是微生物制药技术。

可以认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具体分离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工程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工程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工程研究微生物工程是指将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进行改造,以满足制药行业的需求。

在制药过程中,微生物工程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蛋白质药物、维生素等化合物。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微生物工程在制药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工程在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传统的抗生素生产方法是通过从微生物中提取天然产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产量低、副作用大等。

微生物工程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微生物工程通过改变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抗生素。

例如,在青霉菌中引入额外的基因,使其能够高效地合成青霉素。

这种基因改造技术使得抗生素的产量大大增加,为制药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药物资源。

此外,微生物工程还可以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从而产生更多种类的抗生素。

例如,通过改变链霉素的化学结构,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抗菌活性的新型抗生素。

这种方法扩展了抗生素的种类,为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微生物工程在蛋白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蛋白质药物是一类由蛋白质制成的药物,如胰岛素、重组人血凝素等。

传统的蛋白质药物生产方法是通过提取人或动物的蛋白质,然后进行纯化和制备。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染病的风险、产量低等。

微生物工程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微生物工程通过改变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使其能够大量产生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例如,通过将人体胰岛素基因引入大肠杆菌,使其能够合成人胰岛素。

这种基因改造技术使得蛋白质药物的生产成本降低,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此外,微生物工程还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通过改变抗体的构造,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这种方法使得蛋白质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微生物工程在维生素生产中的应用维生素是一类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

传统的维生素生产方法是通过从动植物中提取天然产物。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产量低、资源浪费等。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以及其在生物过程中的角色和应用。

在制药领域,微生物学的研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微生物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1. 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微生物药物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或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药物,如抗生素、蛋白质药物等。

微生物学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通过对微生物的筛选、培养和改造,可以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特性的药物。

2. 微生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代谢通路和酶系统来合成药物分子,如抗癌药物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就是通过利用微生物代谢通路中的终末产物提供前体分子,并通过转化反应进行合成。

微生物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合成效率、降低制药成本,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 微生物质量控制与质量鉴定制药中对微生物的质量控制与质量鉴定至关重要。

微生物学的方法可以用于对制药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分离和鉴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微生物学在制药中的研究方法1. 微生物培养与筛选技术微生物培养与筛选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培养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进行筛选,选择具有特殊功能或特定代谢途径的微生物。

2.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在制药中广泛应用。

通过基因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通路,提高某些特定代谢产物的合成效率。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用于构建表达外源蛋白的载体系统,实现大规模蛋白质药物的生产。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例如,通过PCR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揭示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三、微生物学在制药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微生物学在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微生物菌株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微生物的遗传可操作性和转化效率等问题。

微生物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生物制药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药物或者微生物组织制备的药物,因其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品质高等优点,成为了制药行业中的重要分支。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入手,对微生物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是指体积小于1mm的微小生物,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按照它们的形态、遗传结构、代谢途径等方面特点来划分,微生物可以分成细菌、真菌、病毒、藻类、原生生物等多个类别。

而在制药行业中,最常被使用的是细菌和真菌。

1.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常见的有乳酸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它们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可以分解吸收营养物质,分泌药物和酶等物质,生产大量的药物和生物材料。

2.真菌真菌相比细菌来说,体积较大,且细胞结构比较复杂,常见的有曲霉菌、酵母菌等。

真菌其他特点包括:分泌酶类、胞间物质及毒素等,具有一些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活性。

因此,在制药方面,真菌也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微生物制药是指利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的物质,制备药物或者微生物组织对药物进行加工。

下面将从抗生素、蛋白质和合成酶等方面,对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制备抗生素通常是利用某些菌株生产特定的抗生素。

例如,青霉素是由产青霉素链霉菌生产,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产链霉素菌株生产,可以看出,微生物株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极为重要。

2.蛋白质微生物也可以被用于蛋白质的制备。

蛋白质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可以用于疫苗的制备、抗体的生产等。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大量微生物组合生产蛋白质,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昆虫细胞以及哺乳动物细胞等。

3.合成酶合成酶是一类可催化生物体内产生新物质的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体制造的药物,它正在成为当今医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被广泛用于生物制药领域,其应用研究带来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探讨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1.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许多抗生素和抗菌药物都是由细菌或真菌生产的。

例如,青霉素就是由青霉菌属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抗生素,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此外,微生物也可用于生产其他类型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和生物制剂。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改造微生物的基因,使其具有产生特定药物的能力,从而实现大规模制药。

2. 微生物在疫苗制造中的应用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大部分疫苗都是由微生物制造的。

例如,乙肝疫苗就是通过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导入酵母菌中,使其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从而产生的。

微生物制备的疫苗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疾病,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其中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微生物中,科学家们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产生各种有用的蛋白质和化合物。

例如,利用细菌来产生人类胰岛素和人类生长激素等重要药物。

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产量,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具有巨大的潜力。

4. 微生物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对特定信号的敏感性来检测和测量物质的装置。

微生物作为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生物反应来感知环境中的物质浓度和活性。

例如,利用细菌来检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或利用酵母菌来检测食品中的毒素含量等。

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用于环境监测,还可用于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领域。

5. 微生物在药物研发中的未来发展微生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微生物制药学

微生物制药学
在微生物制药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推动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和 应用。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微生物制药在抗生素、抗肿瘤、抗病毒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未来 将有更多创新药物涌现。
个性化治疗成为趋势
基于微生物制药的个性化治疗将逐渐成为趋势,满足不同患者的个 性化需求。
微生物制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微生物制药面临着技术瓶颈、生产成本 高、环保压力等挑战。
VS
机遇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微生物制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例 如,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人工细胞工 厂,实现目标产物的高效生产;利用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发酵过程进行智能优 化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过程。
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
制剂工艺研究
确定药物的制剂工艺路线和关键 参数。
剂型选择
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疗需求,选择合 适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 液等。
辅料选择
选择适宜的辅料以改善药物的稳定 性、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药品注册与生产管理
药品注册
微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代 谢途径和基因调控机制等,为微生物 制药提供理论支持。
推动技术创新
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微生物制 药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推动微生物制药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包括发酵罐、生物反应器、控制系统 等,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物合成 的适宜环境。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发酵条件优化

药用微生物学综述.doc

药用微生物学综述.doc

微生物生物转化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摘要:微生物在药物的合成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其次级代谢产物成为疾病的药物来源外,微生物的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微生物的酶生物转化具有反应温和、立体选择性强和效率高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甾体药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在某些中药的开发中也有广阔的前景。

微生物对药物合成的贡献越来越大,仍然具有更深的潜力。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转化;甾体;手性药物The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Biotransformation in Pharmaceutical SynthesisAbstract:Microorganisms play a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drugs. In addition to their secondary metabolites as a new medicine sourc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enzymes in drug synthesi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the steroid drugs andchiral drugs, and has broad prosp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mild reaction, stereo selectivity and high efficiency. Microorganisms make a bigger and bigger contribution to drug synthesis, and still have a greater potential.Key Words: Microorganism; Transformation; Steroid; Chiral drugs微生物生物转化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如细胞和酶等作为催化剂,实施有机合成目的的合成方法,具有传统化学合成不可比拟的优点,如选择性好、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

生物药学论文综述(2)生物药学论文篇3浅谈生物制药技术摘要: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正在改变生物制药业的面貌,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最有希望的途径。

文章分析了几项生物制药技术,并对生物制药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制药技术简介1。

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却为临床提供了这类廉价、高效的药品。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一般从动物中提取,其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或动物胰岛素合成基因分离后移植到微生物细胞中,并实现基因表达,这样用基因工程手段得到基因重组微生物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发酵灌中产生10克胰岛素相当于450千克胰脏中提取的产量。

人生长激素(简称HGH)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由191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类激素,分子量为22000D。

以前,人生长激素只能从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应用深受限制,而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工艺可得到,并且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垂体前叶HGH分泌障碍引起的侏儒症,促进烧伤及骨折等创伤性组织的恢复,也用于改善老年性肾萎缩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转化及酶催化工艺早已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

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弥补酶的不足,在制药界取得显著发展,如用大肠杆菌酞化酶生产6一APA、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醉等。

原西德BeohringerNannhein公司在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一150U/g,1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一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一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3篇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3篇

微生物制药及微生物药物分析第一篇:微生物制药简介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制药已成为现代制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制药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和代谢产物,制备出药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生物活性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

该技术不仅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药品,还能够获得价格优惠的原材料,因此在制药业中被广泛使用。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制备生物制品的基础,这种技术是一种从生物质中获得生产所需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酵母)被培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其中一些产物具有生物活性,比如青霉素等。

通过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提纯和加工,可以得到具有药物、食品和化妆品功能的终端产品。

微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产抗生素、激素、酶类、疫苗和生物技术制品等。

其中,抗生素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制药产品,全球抗生素市场年增长率高达5%左右。

除此之外,生物技术制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几乎涵盖了所有生物制品的生产。

微生物制药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可规模化、可控制、成本低廉,从而保证了高质量、高效率的制药过程。

同时,微生物制药机理的深入研究也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尽管如此,微生物制药技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产品稳定性、储存条件和环境安全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开发,来帮助微生物制药技术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微生物药物分析微生物药物作为生物制品的一种,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和复杂的分子结构,因此在其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因此,微生物药物的分析技术需要结合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采用多种分析手段才能达到准确测定和评价微生物药物质量的目的。

微生物药物分析需要关注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纯度、活性、同工酶、异构体、杂质和微生物检测等,这些指标对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据此,微生物药物分析需要采用一系列精密而灵敏的分析工具,如电泳、质谱、核磁共振、荧光、紫外可见光谱等,来对各项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微生物学与制药技术

微生物学与制药技术

微生物学与制药技术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长、生理、代谢、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科学,而制药技术是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药物研发过程。

微生物学是制药技术的重要基础,新的微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制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微生物学在制药技术中的应用微生物学在制药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产生多种蛋白质、多肽、抗生素、代谢产物、生物催化剂等。

如青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的合成与微生物有直接关系。

其次,微生物是生产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抗体和其他生物制品的主要来源。

比如炭疽病毒疫苗、百日咳疫苗等。

再次,微生物可用于制备酶制剂,例如某些酵母菌可以用于面粉、饼干的生产;Streptomyces griseus可以用于生产减霉防腐剂。

二、制药技术对微生物学的发展的促进微生物学作为制药技术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又为制药技术提供了新的动力与平台。

通过探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产物合成机制,制药工作者对于高质量的制药原料及先进的生产工艺的研究更加深入。

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研究平台,为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制药技术对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引领作用药品的需求量与微生物的来源资源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

科技的不断提升,使得药品生产所需的微生物数量不再像以前那样大,但是取而代之的是,被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平衡问题逐渐凸显。

制药技术已成为引导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方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微生物资源保护方面投入巨额资金,建立了以中国微生物资源中心和各省级微生物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国家级微生物资源保护网络。

四、微生物技术与绿色制药的融合绿色制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制药生产方式。

它以微生物中代谢途径为基础,运用代谢工程技术,开发及利用微生物中的合成酶,生产和提纯抗生素、氨基酸、染料和工业酶等大分子产物。

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综述

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综述

食品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1期收稿日期2014-09-16摘要在临床上,微生物药物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在抗感染、抗肿瘤、血糖调节、降血脂及器官移植等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对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历程、特点、资源研究及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药物;微生物;放线菌;基因组学;研究;研发中图分类号Q939.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21-0284-02Review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MedicineWU Jia-xin(College of 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Hubei 438002)Abstract In clinic ,microbial agents is a type of drug that is widely use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 -infection ,anti -tumor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reducing blood fat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of microbial agents.Key words drug ;microorganism ;actinomycetes ;genomics ;research ;development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综述吴佳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湖北黄冈438002)在临床药物学研发中,针对中药、化学药物及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较多,而微生物药物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第一章 微生物制药概述

第一章 微生物制药概述

第一章微生物制药概述第一节简介一、什么是微生物药物(Microbial Medicines)微生物药物的概念是随着微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而不断发展的。

微生物药物不仅仅指抗生素,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也不仅仅是针对病原菌的,也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某个生理过程、某个大分子等。

因此:狭义定义为:微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能以极低浓度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低分子的代谢物。

随着微生物药物研究范畴的不断增加,人们将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多糖等大分子代谢物、活菌疫苗、微生物菌剂等也纳入了微生物药物的范畴。

因此狭义的定义不能够包含所有的微生物药物,就出现了广义定义。

广义定义为:能以极低浓度抑制或影响其它生物机能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物。

可以预言,微生物药物的概念将随着微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而变得越来越广泛和全面。

二、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历程①朴素的经验性总结:远古时期豆腐上的霉菌可以治疗疮疖发霉的面包能够治疗溃疡和肠道感染②理性研究和探索:19世纪70年代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开创了药物微生物技术的新时代。

炭疽芽孢杆菌能够引起家畜炭疽病,而注射了在45℃条件下连续培养形成的减毒炭疽芽孢杆菌则能够抑制强活力炭疽菌的侵染。

注射无毒狂犬病病毒可以防御狂犬病的发生。

③抗生素的兴起和系统研究: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在此过程中,先后从土壤中筛选出各种抗生素产生菌,主要是放线菌和真菌,包括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卡那霉素等。

50年代末,半合成青霉素的研制成功促使半合成抗生素自60年代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可以说,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史,尤其在初期,就是抗生素研究发展史。

④微生物药物的多样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药物筛选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内容也悄悄地发生了转变,抗生素已不再是微生物药物的全部主体,而是有关抗肿瘤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线虫药物、除草剂、免疫调节剂、酶抑制剂、家禽家畜生长激素、农作物生长激素、微生物农药等已成为微生物药物研究的主流。

浅谈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浅谈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摘要:1.掌握抗生素的概念、制备、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了解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及生产过程。

2.了解微生物在医药工业其他方面的重要应用。

关键字:抗生素制备产品质量检测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1.土壤微生物的分离2.筛选3.早期鉴别4.分离精制5.药理试验和临床试用抗生素的制备: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微生物发酵的一般工艺也就是利用深层培养,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所需要产品的过程。

微生物发酵一般分发酵与提取2个阶段。

发酵阶段:发酵阶段是指微生物菌种在适宜的培养液内,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繁殖,生物合成所需产物的过程。

(1)菌种发酵所用的菌种都是从自然界分离、纯化及选育后获得的。

这些菌种通常采用砂土管或冷冻干燥管保存。

要经常进行菌种选育工作,用人工方法加以纯化和育种,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不变。

菌种制备的整个过程要保持严格的无菌状态。

(2)孢子制备胞子制备就是将保藏的菌种进行培养,制备大量孢子供下一步植被种子使用。

需氧发酵制备孢子一般是在摇瓶内进行,通过振荡,外界空气与培养液进行自然交换获得氧气。

所用的培养基要含有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且碳源或氮源不宜过多,从而保证生产大量的孢子。

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

(3)种子制备种子制备是使有限数量的孢子萌发、生长、繁殖产生足够量的菌丝体,供发酵培养所用。

在种子罐内微生物菌丝大量生长、繁殖,因而缩短了下一步发酵罐内菌丝生长的时间。

种子罐中的培养液要尽可能与发酵液一致。

而且要有易吸收的碳源和氮源。

提取阶段发酵结束后,只有对发酵液中的产物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离、提取及精制,才能得到合乎规定的纯品,此为微生物发酵的提取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姓名:***班级:生工102学号:**********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检索,从微生物生产维生素,微生物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微生物生产抗生素,微生物生产抗癌物质,微生物生产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制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1.前言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医药领域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采用微生物制药,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产品产量高,产品纯度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势,同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从传统工艺,如利用发酵工程生产抗生素、酶制剂以及B-胡萝卜素等;到现今的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生长因子等几十种新药和疫苗。

本文着重综述了微生物的发酵工程在医药研究和生产中应用的最近进展,主要包括生产维生素、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抗生素、抗癌物质医用酶制剂等五个方面。

2.研究内容2.1.微生物生产维生素维生素是六大生命要素之一, 为整个生命活动所必需。

β-胡萝卜素、VC、VE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三种维生素,它们的作用分别是:β-胡萝卜素是强力抗氧化剂, 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V C 和V E 均是抗氧化剂, 前者可阻止、破坏自由基形成,还具有激活免疫系统细胞的活力,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以抵御外来侵染因子。

至于VE可产生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

目前,上述的“三素”以实现了微生物工业化生产。

目前,β-胡萝卜素主要是由三孢布拉霉菌生产,在1998年,陈涛等[1]已经针对三孢布拉霉菌的特点,优化发酵工艺,在3M3的发酵罐中发酵120h,生产的β-胡萝卜素产量已达到1146.5mg/L。

虽然,传统的工艺生产β-胡萝卜素的产量高,生产周期比较短,但是传统的工艺复杂,成本过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故,目前许多课题组专注于开发新的生产β-胡萝卜素的菌种或改进传统工艺。

据近年所发表的期刊文献,目前,采用红酵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方法,虽然在产量方面较传统方法的低很多,但是该方法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何海燕等[2]采用粘红酵母R3-35摇瓶发酵84h,生产的β-胡萝卜素到达12.21mg/L。

胡萍等[3]采用酵红酵母Yh3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其生物量及色素产量最大值分别为9.89mg/L和10.38mg/L。

目前,工业生产VC采用二次发酵法,此法是在70年代初研究出来的,属于我国首创,其先进性得到国际公认。

该法[4]以D-山梨醇为底物,用生黑醋杆菌发酵生产L-山梨糖,再采用假单胞菌发酵生产2-酮-L-古洛糖酸,最后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维生素C,可达到产量130.92g/L。

此后,国内外纷纷展开从D-葡萄糖串联发酵生产2-酮-L-古洛糖酸的新研究。

伊光琳等[5]采用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从D-葡萄糖经中间体2,5-二酮-D-葡萄糖串联发酵生成2-酮-L-古洛糖酸获得成功,可达到产量106.3g/L。

Anderson等[6]应用DNA重组技术使棒状杆菌2,5-二酮-D-葡萄糖酸还原酶基因在欧文氏菌中表达,构建基因工程菌直接一部转化D-葡萄糖为2-酮-L-古洛糖酸。

目前,维生素E主要是通过天然的植物提取或精炼植物油生产,该工艺已经成熟,维生素E的产量也是众多维生素中发展最快的,1997年,世界天然维生素E的产量约为3500t,2000年约为5300t[7]。

由于高等植物作为维生素E总含量低,高活性形式的α-生育酚比例也低,近年来,许多科学家把目光投向微生物生产生育酚。

微生物是天然生育酚很好的来源,然而只有微藻等光合藻类能合成生育酚。

在目前检测的56属285个微藻品种中,裸藻中生育酚含量最高,达1.12~7.35 mg/L以干重计,仅一生育酚可达生育酚总量的97%以上[8],且裸藻无细胞壁,因此生育酚提取相对容易;Fujita T [9]等用光能异养的方法培养裸藻,6 d内细胞浓度可达19.7g/L,生育酚含量可达1.19 mg/L。

2.2.微生物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2 0碳5烯酸(EPA)和2碳6烯酸(DHA)均是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海鱼中,特别是海洋冷水鱼中含量更丰富,此类多烯脂肪酸是人类很有价值的医药。

保健产品,有“智能食品”之称。

目前,国内外对其开发十分活跃,不仅源于海鱼,而且通过某些微生物进行生产。

利用海洋微藻生产多不饱和脂防酸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并且多以自养微藻生产DHA和EPA为主,其中的三角褐紫藻(P.tricornutum)、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盐生微小绿藻(Nannochloropisis salina)、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硅藻(Diatom)等当时被认为最有町能实现微藻产业化美国、日本、以色列等曾率先采用户外开放大池培养这些自养微藻用以生产PUFA.其结果并不尽人意。

开放大池培养微藻其扳低的产量和难以对一些高纯度、高价值的产品进行纯种培养的缺陷,使其住推广微藻大规模培养上受到诸多目素的限制。

首先.能适应于大池培养的微藻种必须是在极端环境下能快速生长的藻种.然而能满足这些条件的藻种目前并不是太多,其次,培养过程受光照、温度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并且易被真菌、原生动物和其他杂藻污染.同时水分蒸发严重,二氧化碳供给不足。

此后,基于上述缺点,科学家们又开辟出新的培养方法,主要有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和异养培养。

利用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微藻。

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养殖环境.减少污染发生,提高产量,据Cohen和Arad[10]报道,利用这一技术可使Porphyridium的产量增加60%~300%,同时还可以降低收获成本。

另外,Johns等[11]则先后从众多积累PUFA 的微藻中也筛选出能异养藻种.如:群孢小球藻(Chlorella sorckinana),小球藻(C.saccharophia),柯氏隐甲藻(Crypteodinium cohnil),菱形藻(Nitzschia alba).卡德藻(Tetraselmis suecian).单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n)。

因此,选育富集DHA和EPA的异养藻种,设计适合的培养基及选择恰当的培养条件,实现微藻大规模异养培养生产PUFA是完全可能.而且也是可行的。

2.3.微生物生产抗生素自1929 年英国人发现青霉菌分泌青霉素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以后,相继发现了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和红霉素等抗菌素。

在近几十年内,抗生素的研究又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找到的抗生素有数千种,其中具有临床效果并已利用发酵法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的多达百余种。

同时抗生素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青霉素也由最初的100U/mL,通过诱变育种和优化发酵工艺的方法,目前以提高到105~106 U/mL。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的耐药性也随之提高。

人类迫切需要新一代抗菌药物来代替抗生素。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最先从昆虫中发现,后来人们相继从细菌、真菌、两栖类动物、哺乳动物乃至人类中也发现并分离获得抗菌肽。

研究表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都具有杀灭作用,甚至对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在医药方面,抗菌肽可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菌、抗病毒、抗癌药物。

从昆虫等生物体内分离纯化获得的抗菌肽,数量很少,生产成本高,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原有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再将其导入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工程菌内,获得能产生重组抗菌肽的工程菌,为工业化生产抗菌肽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梁洁等[12]针对转基因酵母菌的生产及产素特点,优化抗菌肽发酵生产工艺,获得摇瓶发酵液的杀菌效价为5736 IU/mL,在500 L 发酵罐中培养,发酵液抗菌肽的最高效价可达到6734 IU/mL。

2.4.微生物生产抗癌药物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存在着许多有抗癌活性的物质。

在美国,报道从紫杉树皮中获得一种叫安德氏紫杉霉(Taxomycesandreanae) 的真菌,有产紫杉醇的能力;紫杉醇主要是由红豆衫属树种产生的一种二萜类抗癌新药。

经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

紫杉醇是近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被认为是人类未来20 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

,由于紫杉醇在植物体中的含量相当低,大约13.6kg 的树皮才能提出1g的紫杉醇,治疗一个卵巢癌患者需要3-12 棵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树,也因此造成了对红豆杉的大量砍伐,致使这种珍贵树种已濒临灭绝。

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发酵等方法可以极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同时也保护了这些珍惜的植物品种。

2001年,周东坡等[13]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到3 株紫杉醇产生菌,其中HQD33通过紫外线、EMS、60Co-γ-ray、NTG 等诱变剂顺序诱变得到高产突变株NCEU-1 ,其紫杉醇产量到达314.07μg/L,远远高于原始出发菌株紫杉醇的产量(51.06μg/L-125.70μg/L),王世伟等[14]采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实验进一步提高了紫杉醇的产量,使紫杉醇的产量达到468.62μg/L;2.5.微生物生产医用酶制剂目前,我国每年约有60 万人死于冠心病,约120 万人死于脑梗塞、脑溢血,而美国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中风,约80% 的病例是由于阻止血液流向大脑的血凝块引起而导致突发性死亡。

近年来, 除链激酶、链道酶、尿激酶、葡萄糖激酶、金葡激酶、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等之外,蚓激酶也得到开发[14]。

它们都是溶血栓的有效药物,已进入临床实用。

微生物生产的溶栓酶存在其优越性:只要有高产菌种,生产工艺条件确定以及产品的有效性或高效性,即可实现规模生产。

蚓激酶(1umbrokinase,LK),也称蚯蚓纤维蛋白水解酶(earthorm fibrinolytic enzymes,EFE)。

是蚯蚓中一种纤溶性蛋白酶。

大量体内外试验表明,多数LK具有抗凝、纤溶、抗血栓及溶血栓作用。

陆琳等[15]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I期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注射用蚓激酶对人体的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该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延长,短时间内就能起到溶栓作用。

而直接从蚯蚓中提取蚓激酶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不适合规模化生产,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蚓激酶是目前的热点研究课题。

姜琼等[16]通过载体构建,将蚓激酶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并实现蚓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张成瑶[17]将蚓激酶基因转化到毕赤酵母中,实现蚓激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纳豆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它除了被当作食品食用,民间还可作为药品,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