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霍小玉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霍小玉》有感
《霍小玉传》被誉为唐传奇的压山之作,是中国非常传统的书生与妓女的悲剧爱情故事。
古往今来,有许多同类似的爱情故事,但《霍小玉传》给了我最深的感触,也和大多数起因一样,李益赶京赴考,经人介绍,见到了霍小玉,便惊为天人,其中用“琼林玉树”来形容霍小玉的美貌,而霍小玉在见李益之前就被李益的才情折服,时而念叨李益的诗句“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所以第一次见面便互生情愫,然而两人的社会地位注定了后来的悲剧。
委身于李益后,霍小玉哭泣着说:“妾本倡家,自知非匹,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
这个时候的霍小玉即使有亦真亦假的做戏成分,但她清晰的认识到了现实。
两人的门第差距注定这是一段无果的爱情,她为什么还要如此勇敢的去爱呢?许是太过天真相信李益、相信爱情。
之后,她退而求其次,与李益相约八年“一生欢爱,愿毕此期。
”,这里霍小玉让我刮目相看,她知道李益终究是要娶妻的,而自己作为一个风尘女子如何进得了李家,只求八年时间,便走得干干净净,不给李益留一缕烦愁,好一个单纯而天真的女子。
那个时候的李益是感动的,“与卿偕老”也是发自内心的,但之后的懦弱表现也导致了他成为了这个悲剧的主观原因。
李益回乡探亲后,从此一去不返,音信全无,这是霍小玉最可怜的地方,她被给予了原本不曾抱有的希望,又重重的被摧毁。
痴心的小玉到处打听李益的消息,为此散尽家财。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切誓言都是浮云,经不起时间的敲打。
最终明白自己被抛弃了的霍小玉因此“疾候沈绵”。
最后更是在黄衫侠客的帮助下才能与其一见,霍小玉爱恨交加,千般苦楚尽在这一段痛斥中体现:“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慈母在堂,不能供养。
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
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痛斥后便气绝
而亡。
其实李益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他是爱霍小玉的,这毫无置疑,他发誓,他定约,他想坚持一生,但当他一回到母亲身边,在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面前,他“逡巡不敢辞让”,从小仕途思想让他明白选择官女子会让他的官途更加光明,所以他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妥协,亦选择了背叛。
当霍小玉在他面前气绝身亡,他也是伤心欲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这是对爱情最好的阐释,哪怕一个为才一个为色。
霍小玉的悲剧在于她自己把爱情看做了生命的全部,拿一生作为幸福的赌注,在我们看来那是不明智的,可是我们无法苛求这样的一个女子不要为爱情而付出,哪怕在她含恨而终的时候,她亦无悔,无悔当初的选择,只恨世事的无情。
同样作为一个女子,我佩服她的勇气,心疼她的遭遇,甚至理解她的做法,可是生命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需要自己来守护。
她最后也道“慈母在堂,不能供养”,原本靠她生活的母亲怎么办?她就这样去了,自己母亲的结局又能如何?怕是不得善终。
作为一个悲剧,结局是可以预见的,可是霍小玉最后的诅咒却太过歹毒,我不敢苟同,那些人毕竟是无辜的,是和她一样无辜的受害者而已。
生命走到了尽头,也一切都成了空,前尘往事的纠葛只是留给生者的不幸,报复不一定要这样折磨,豁达一点也算是给自己、给别人的一个救赎,当初既然那么爱,既然早已预见的未来,为什么一定要因爱生恨呢?之后李益的妻妾悲剧,也只是因为霍小玉的死对他的影响,其实所谓的现世报,却也终究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