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材料-赵亚忠-参考答案上-性能-晶体-结晶-塑性变形

机械工程材料-赵亚忠-参考答案上-性能-晶体-结晶-塑性变形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赵亚忠主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章 工程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性能要求1、名词解释:强度,硬度,弹性,塑性,韧性,韧脆转变温度。

答:强度是反映材料承力能力的力学指标,一般指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时的承力能力,或是不发生断裂破坏时的承力能力;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性能指标,反映了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塑形变形的能力;弹性是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时,变形随之消失,材料恢复到原来形状尺寸的性能;塑性是表征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断裂前发生永久变形能力的指标; 韧性反映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或是交变载荷破坏的能力。

冲击韧性反映材料对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用材料冲击断裂时所能吸收的能量与截面积的比值表示;断裂韧性反映材料阻止微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韧脆转变温度是指对某些合金当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此时的温度为韧脆转变温度。

2、说明以下符号的含义及其单位。

①R m ;②R el (R 0.2);③R -1;④A ;⑤Z ;⑥a K ;⑦K I ;⑧K I c ;⑨t τσ答:①R m 为抗拉强度,表示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单位为MPa ;②R el 表示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值。

对于在σ-ε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材料,把使试样产生0.2%的残余塑性变形量的应力值规定为该材料的条件屈服强度,用R 0.2表示,单位为MPa ;③R -1表示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无限次交变应力作用下而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单位为MPa ;④A 表示断后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无量纲,%; ⑤Z 表示指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无量纲,%;⑥a K 表示冲击韧度,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单位为J/cm 2; ⑦K I 表示应力场强度因子,它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弱,单位为MPa ⋅m1/2;⑧K I c 表示断裂韧性,是指应力场强度因子K I 的临界值,是反映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力学性能指标,单位为MPa ⋅m1/2;⑨t τσ表示持久强度,反映材料长期在高温应力作用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机械工程材料-绪论-第一章

机械工程材料-绪论-第一章
.
二、过量变形失效
1 过量弹性变形及抗力指标
2 (1)零构件发生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3 Dl[Dl] (拉压或者弯曲条件下) 4 或者 q [q] (扭转条件下) 5 (2)过量弹性变形的原因:零构件的刚度不够 6 (3)抗力指标:弹性模量E或者切变模量G
.
2 过量塑性变形及抗力指标
3 (1)发生条件:塑性变形量超过允许变形量 4 (2)原因:偶而过载或者零构件本身抵抗塑
,符号为s
T
.
(2)给定温度下,在规定时间内使试样产生一
定蠕变总变形量d的应力值,符号为:s
T d
/
t
2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 能力。
3 表示方法:用给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内试样发生 断裂时的应力表示,sTt t---时间;T----温度;
三、高温下零件的失效和防止
加工性能(切削、锻造等) 铸造性能(适合铸造与否) 焊接性能(容易焊接与否) 热处理性能(可热处理强化)
.
三、 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目的
(1) 获得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 识,了解各种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
(2)在了解材料性能和设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根 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正确设计和合理选材;
.
第五节 零件的腐蚀失效
问题 1 什么是腐蚀?可分为几类? 2 高温氧化腐蚀常发生在那些零件中?耐热
钢为什么具有抗高温氧化能力? 3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是什么? 4 改善零件腐蚀抗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
一、腐蚀的定义和分类
1 腐蚀:材料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 应或者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表面损伤现 象。
5 (2)过程:类似于疲劳断裂,是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简答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简答
2.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及结晶过程。
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即实际结晶温度必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结晶过程是由形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的。
3.指出在铸造生产中细化金属铸件晶粒的途径。
用加大冷却速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等方法,获得细晶小晶粒的铸件。
三、铁碳相图
19.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共析渗碳体与共晶渗碳
体的异同点。
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共晶渗碳体是由共晶成分的液体经共晶转变形成的,为莱氏体的基体。共析渗碳体是由共析成分的奥氏体经共析转变形成的,以片状分布在铁索体基体上。
20. 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一次渗碳体与二渗碳体的异同点。
-次渗碳体与二次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一次渗碳体是从液体合金中结晶出来的,呈宽条状。二次渗碳体是由奥氏体中析出的,在钢中呈断续网状或网状在白日铁电与共晶渗碳体连为一体
四、热处理
21.简述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6.形成间隙固溶体的组元通常应具有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两组元原子直径差要大,即d质/d剂<0. 59,所以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为原子直径小的碳、氮、硼;溶剂元素为过渡族金属元素。如铁碳两元素可形成间隙囤溶体。
7.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原子直径差和负电性等因素有关。 .
名词解释
一、性能
1.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2.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3.屈服强度: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或材料在屈服(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昀应力。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04
特种工程材料
超导材料
超导性
某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消 失,电流可以在其中无损 耗地流动,这种现象称为 超导性。
应用领域
超导材料在电力输送、磁 悬浮列车、核磁共振成像 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研究进展
目前,高温超导材料的研 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 超导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 步扩大。
纳米材料
纳米尺度
应用领域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 过回收利用废旧机械工程材料,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助 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废旧机械工程材料的处理方法和技术途径
废旧材料的分类与识别
物理处理方法
化学处理方法
和组织炎症。
应用领域
生物医用材料在医疗器械、人体 植入物、药物载体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的不断发展 ,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将不断提
高,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05
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与选用
力学性能与选用原则
强度
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 的能力,选用时需考虑工作应
力及安全系数。
刚度
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或酶 等生物制剂对废旧材料进行分 解和处理。这种方法对于处理 某些含有有机物的废旧材料具 有独特的优势。
循环经济在机械工程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循环经济的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 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在生产 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 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或氮化膜,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 性。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大全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大全

《机械工程材料》基础篇一:填空1. 绝大多数金属具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立方三种类型,α-Fe是体心立方类型,其实际原子数为 2 。

2.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3.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位置分为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4.铸造时常选用接近共晶成分(接近共晶成分、单相固溶体)的合金。

5.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织构现象的产生。

6.金属磨损的方式有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

7.金属铸件否(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8.疲劳断裂的特点有应力低于抗拉极限也会脆断、断口呈粗糙带和光滑带、塑性很好的材料也会脆断。

9.钢中含硫量过高的最大危害是造成热脆。

10.珠光体类型的组织有粗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1.正火和退火的主要区别是退火获得平衡组织;正火获得珠光体组织。

12. 淬火发生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淬火后造成很大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13. 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选用45钢,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

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各是铁素体+珠光体、回火索氏体。

14.40Cr,GCr15,20CrMo,60Si2Mn中适合制造轴类零件的钢为 40Cr 。

15.常见的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6.用T12钢制造车刀,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的预备热处理为正火、球化退火。

17.量具钢加工工艺中,在切削加工之后淬火处理之前可能的热处理工序为调质(退火、调质、回火)。

18.耐磨钢的耐磨原理是加工硬化。

19.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加工困难采取的热处理措施为高温退火。

20、材料选择的三原则一般原则,工艺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21.纯铁的多晶型转变是α-Fe→γ-Fe→δ-Fe 。

22.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原子数为 4 。

23.在立方晶格中,如果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数值相同时,那么该晶面与晶向间存在着晶面与晶向相互垂直关系。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内部晶格的方位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这种实际由多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成为多晶体各向异性:由于晶体中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原子间的结合力也就不同,在不同的晶面和晶向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过冷度;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自发形核:当过冷度较大时,经过一段时间孕育以后一些尺寸较大的晶胚开始变得稳定,而成为晶体生长的核心,这就是均匀形核非自发形核:晶体依附在杂质表面形成,这就是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过冷现象: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第二章滑移: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按着一定的方向(滑移方向)发生相对滑动。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孪生:孪生是在切应力作用下形成孪晶的过程。

是塑性变形的另一种方式。

软位向:凡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位于或接近于与外力成45度方位的晶粒必将首先发生滑移变形,通常称这些位向的晶粒处于软位向硬位向: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处于或接近于与外力相平行或垂直的晶粒则处于硬位向‘回复: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引起的某些晶内变化称为回复。

再结晶:把变形金属加热至较高温度,进一步提升原子的活动能力,晶粒的外形便开始发生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这一过程织构:由于晶体中滑移系的数量有限,当金属的塑性变形量很大时70%,各晶粒的位向将大体趋近与一致,形成特殊的“择尤取向”这种有序化的结构称为加工硬化:随着变形量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固溶强化:这种通过形成固溶体是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叫做热加工:凡在其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变形即为热加工冷加工相反即是‘第三章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成为合金。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过冷:温度低于凝固点但仍不凝固或结晶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

过冷液体是不稳定的,只要投入少许该物质的晶体,便能诱发结晶,并使过冷液体的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这种在微小扰动下就会很快转变的不稳定状态称为亚稳态。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之差称为过冷度。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非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晶核是依附外来杂质而生成的. △T ≈ 20℃。

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过冷奥氏体:过冷至A1(727C)以下的奥氏体成为不稳定的过冷奥氏体,符号A冷。

马氏体:奥氏体获得极大过冷至Ms以下(对于共析钢为230C以下)时,转变成的组织类型。

贝氏体:过冷奥氏体在550C~Ms温度范围内将转变成贝氏体类型组织,符号B。

C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表示不同温度下过冷奥氏体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关系的曲线。

由于通常不需要了解某时刻转变量的多少,而比较注重转变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因此常常将这种曲线绘制成温度—时间曲线,简称C曲线。

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critical cooling rate):Rc合金冷却凝固过程中发生非晶转变所要求的最小冷速称为临界冷却速度.实验表明ΔTx越大,Rc越小,并且随着Trg增大,Rc减小。

(在钢的生产中,只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称为临界冷却速度。

)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后随炉冷却到500℃以下在空气中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所谓“完全”是指退火时钢的内部组织全部进行了重结晶。

通过完全退火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为加工后零件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绪论一、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为: 金属材料(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高分子材料(质轻、耐腐蚀、化工、机械、航空航天等)陶瓷材料(高电强、高硬度、耐腐蚀、绝缘、勇于电器化工等)复合材料(轻、高强度、结合两种材料的性能优点,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二(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保证构件安全可靠(1)材料的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包括两方面化学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保证构件容易制备铸造性能材料的工艺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实际进行机械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材料的使用性能,其中有以力学性能最为重要。

原因:如果力学性能不能瞒住工作的要求时,将引起重大事故,带来灾难。

(如泰坦尼克巨轮的沉没,哥伦比亚号航天分级的解体和坠毁等)这些都是由于零件(部件)的失效引起的。

第一章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简介:一失效的定义1任何一个机械零件或部件都要具有一定的功能:(零件设计功能)(1)P、T、M 下,保持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最基本的要求,桥梁,钢轨等)(2)实现规定的机械运动(发动机中的活塞和衢州,把直线运动转换成沿圆周运动)(3)传递力和能(齿轮,传递力矩,水轮机江水能转变成电能)2失效:零件失去设计要求的效能(功能)----失效形式多样,常见的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过量变形断裂磨损腐蚀2引起失效的原因:外界载荷、温度、介质等材料又损害作用(外界对材料的损害)材料本身:抵抗损害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若:前者大于后者------失效前者等于后者-------临界状态前者小于后者------正常工作二研究失效的意义1通过失效分析-----找出失效原因------确定相应的抗力指标-----为选材和制定工艺提供依据;2通过失效分析----减少和预防机械产品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经济损失;3失效分析工作是机械产品维修工作的基础,确定维修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益;4失效分析可以为人仲裁事故责任、侦破犯罪等提高可靠的技术依据。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构件的各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机械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主要包括钢、铝、铜、铁等。

钢是一种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中。

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能,常用于制造航空器和汽车零部件。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电气设备和导热元件。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构件的制造中。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等,它们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在机械工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塑料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外壳。

陶瓷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轴承、刀具和瓷砖等。

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能,常用于制造密封件和减震元件。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它们综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

玻璃钢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常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和管道。

在选择机械工程材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工作条件和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总之,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机械工程材料,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回火稳定性:淬火钢抵抗回火软化的能力2、固溶强化:形成固溶体后强度硬度升高现象3、淬硬性:钢在淬火时能够达到的最大硬度4、红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保持高硬度能力和切削能力的现象5、接触疲劳: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才,材料表面产生麻点和小块剥落现象6、加工硬化: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强度硬度升高塑形韧性下降现象7、析出硬化:合金钢在回火过程中,由于析出细小弥散特殊碳化物使硬度显著上升现象8、细化强化:通过细化晶粒提高金属强度的方法9、热疲劳:热模具钢在极冷极热交替作用下,材料表面产生龟状裂纹和小块剥落现象10、马氏体:C在α—Fe中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11、贝氏体:过饱和的Fe和Fe3C的机械混合物12、硬度:材料表面不大体积内抵抗塑性变形和刻画破裂的能力13、淬透性:钢在淬火时得到M的能力和接受淬火的能力【注释:Fe3C 渗碳体 F 铁素体(α固溶体) A 奥氏体(γ固溶体)M 马氏体Le 莱氏体P 珠光体(F+Fe3C)】二、指出下列钢号中带下划线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1、16MnNb: Mn:(1)使固溶强化(2)晶粒细化提高珠光体数量【Nb:铌】2、ZGMn13: Mn:扩大γ相区,形成单相A 【ZG:铸钢】3、40CrMnMo:Mo: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4、3Cr2W8V: V:使钢产生二次硬化,提高钢的热硬性,细化晶粒5、4Cr13: Cr:提高耐蚀性6、20CrMnTi: Ti:细化晶粒7、1Cr18Ni9Ti:Ti:提高了钢的耐腐蚀性能8、W18Cr4V:V:细化晶粒,增加红硬性9、40MnB: B:提高淬透性10、40CrNiMo:Cr:提高淬透性11、60Si2Mn: Si:提高淬透性和强化F12、GCr15: Cr:提高淬透性耐磨性【G:滚】13、Y12Pb: Pb:提高钢的切削性能【Y:易】14、38CrMoAl:Al:细化晶粒15、9SiCr: Si:提高淬透性和增加回火稳定性三、计算题1、计算0.45%钢的试问组织组成无物的百分含量。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20210712)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20210712)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20210712)20210712兰州机械工程材料一、名词解释:(10分)1、固溶加强:固溶体渗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升,塑性韧性上升现象。

2、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升的现象。

2、合金强化: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冷却、保温、加热发生改变钢的非政府结构从而赢得所须要性能的一种工艺。

5、细晶加强: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置,使金属强度提升的方法。

二、挑选适合材料并表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后)名称机床床身汽车后桥齿轮候选材料t10a,ktz450-06,ht20040cr,20crmnti,60si2mn选用材料ht20020crmnti热处理方法时效渗碳+淬火+低温回火最终组织p+f+g片表面cm+m+a’心部f+mcm+m+a’cm+m+a’滚动轴承gcr15,cr12,qt600-2gcr15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锉刀9sicr,t12,w18cr4vt12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汽车板簧钻头桥梁滑动轴承耐酸容器45,60si2mn,t10w18cr4v,65mn,201cr13,16mn,q195h70,zsnsb11cu6,t8q235,zgmn131cr18ni9ti,60si2mnw18cr4v16m n,zsnsb11cu61cr18ni9tiqt600-3淬火+中温回火淬火+低温回火不热处理不热处理固溶处理等温淬火+高温回火t回cm+m+a’f+pa+snsbas回+g球发动机曲轴qt600-3,45,zl101三、(20分)车床主轴要求轴颈部位硬度为hrc54―58,其余地方为hrc20―25,其加工路线: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表示:1、主轴应用领域的材料:45钢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时间空冷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至较好协调淬火+高温淬火4、表面淬火目的提升轴颈表面硬度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4. 经塑性变形后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这主要是由于( )造成的。A
A,位错密度提高 B,晶体结构改变 C,晶粒细化 D,出现纤维组织
5. 用金属板冲压杯状零件,出现明显的“制耳”现象,这说明金属板中存在着( )。A
A,形变织构 B,位错密度太高 C,过多的亚晶粒 D,流线(纤维组织)
6. 已知钨的熔点为 3380℃,在 1000℃对其进行压力加工,该加工( )。B
提高;降低;加工硬化
5. 金属经塑性变形以后,金属的晶粒( ),亚晶粒( ),位错( )。形状改变;尺寸
变小、数目增加;密度增加
6. 金属晶体的滑移是通过( )运动来实现的,而不是晶体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的刚性滑动,
因此实际临界( )应力值很小。位错;分切
7. 纯金属结晶后进一步强化的唯一方法是依靠( )来实现的,降低纯金属强度的工艺方法
13. 用热轧圆钢通过锻造生产零件毛坯,应力求使流线与零件所受最大拉应力方向( ),与切
应力或冲击力方向( )。一致或平行,垂直
14. 加工硬化在工业应用中的有利方面是( )、( )和( );特别是对( )材料更
为重要。强化金属;使压力加工方法能实现;提高零件使用安全,热处理不能强化的金属
15. 铸态组织,经热加工后,( )、( )及( )等得到改善。气孔焊合,提高致密度;
1. 常见的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有( )和( )两种类型。滑移;孪生
2. 铜的多晶体要比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抗力( ),这是由于多晶体的( )和( )阻碍
位错运动造成的。大;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不同
3. 金属的晶粒愈细小,则金属的强度、硬度愈( )、塑性韧性愈( ),这种现象称为( )
强化。高;好;细晶
4. 金属随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 ),塑性、韧性( ),这种现象称为( )。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工程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机械设备、工具和结构件等的材料。

它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寿命。

机械工程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
1. 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如钢、铁、铜、铝、镁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

2. 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等。

非金属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隔热、隔音等特点,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密封件、绝缘材料等。

3.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具有比单一材料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4. 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或生物功能的材料,如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功能材料常用于制造传感器、电子元件、医疗器械等高性能产品。

总之,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是多样的,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

因此,了解各种机械工程材料的特点和分类,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制造机械和设备的材料。

它们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能够承受各种负荷和环境的影响,并满足设计和制造要求。

机械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钢、铁、铝、铜、镁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强度特性,适用于制造结构件和传动件等机械零件。

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可塑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制造机械外壳、密封件等部件。

橡胶具有弹性好、抗老化和耐磨损等特性,常用于制造密封件和弹性元件。

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等特点,适用于制造高温部件和摩擦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体材料组成,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强化相组成,具有高强度、高温抗氧化性和耐热疲劳性能。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领域。

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提高机械的耐磨、抗腐蚀和抗冲击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在机械设计和制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确保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处理,可以提高机械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需求。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1.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体融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2.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3.合金强化:在钢液中有选择的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

4.热处理: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5.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6.金属化合物:与组成元素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

7.铁素体:碳在a-Fe中的固溶体。

8.球化退火:将共建加热到Ac1以上30--50摄氏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摄氏度后出炉空冷。

9.金属键: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叫做金属键。

10.再结晶: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

11.枝晶偏析: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12.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摄氏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13.固溶体:合金在固态时组元间会互相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有其他组元的新相,这种新相成为固溶体。

14.弥散强化:金属组织中第二相细小均匀分布。

15.二次硬化:包括二次淬火(过冷奥氏体转换成马氏体)和二次相析出(过冷奥氏体和马氏体中析出弥散碳化物)使得材料回火后硬度提高。

16.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17.奥氏体:碳固溶于y-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A表示。

18.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塑性变形。

19.调质处理: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20.第二类回火脆性:合金钢在450~650摄氏度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是一种可逆的回火脆性21.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

22.时效处理:金属工件经过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经过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设置成定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的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机械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抗拉强度:材料发生均匀变形和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屈服强度:材料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塑性: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不断裂的能力硬度:反应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指标它表达材料表面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滑移:滑移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

孪生:孪生系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组织:指用肉眼可直接观察的,或用放大镜、显微镜能观察分辨的材料内部微观形貌图像。

相:指金属或合金中化学成分相同、结构相同,或原子聚集状态相同,并与其他部分之间有明确界面的独立均匀组成部分。

相变:相的分解,合成,转变的过程。

匀晶反应:匀晶反应(转变)指结晶时从单一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共晶反应:共晶反应系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各自一定的两个新固相的转变过程。

共析反应:共析反应则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个成分一定的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各自一定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

铁素体:碳在α-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γ-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是一理论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晶体与多晶体:单晶体中各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多晶体则由许多不同位向的晶格组成的晶体。

(3) 晶格、晶胞与晶格常数:晶格用来表示晶体中原子排列形式的空间格架;晶胞是组成晶格的基本几何单元;而晶格常数则是指晶胞的三条棱边长度a、b、c。

(4) 晶界与亚晶界:晶界是相邻晶粒之间的界面;而亚晶界是指相邻亚晶粒之间的界面。

(5) 位错与位错密度:由于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而造成的晶格畸变区称为位错;而位错密度(ρ)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包含的位错线总长度或穿过单位截面积的位错线数目,ρ=L/V。

(6) 组元、固溶体与金属化合物:组成材料的最基本、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固溶体是指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所形成的保持溶剂晶体结构的固相;而金属化合物则指合金组元间形成的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中任一组元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

(7) 各向异性与同素异构(晶)转变:理想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性能称为各向异性;而同素异构(晶)转变系指伴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物质在固态时所发生的晶体结构的转变,亦称多晶型转变。

(8)相与机械混合物:材料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而机械混合物系指合金中,两种相或两种以上的相相互均匀混合形成的混合组织,其中各个相仍然保持其各自相的结构特征,但是它们相互间仅仅发生了机械均匀的混合而已。

(1)相、相组分(相组成物)、组织与组织组分(组织组成物):合金组织中所包含的相即为相组分,相是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体结构、同一原子聚集状态并且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组织是用肉眼或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微观形貌图像,而组织组分系指合金组织中具有独特形态的各组成部分。

组织包含有相,而相是组成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但当同一相由于形成条件不同时,会形成不同分布特征的不同类型的组织。

一种相可构成单相组织,两种相或两种以上的相可构成复相组织。

(2) 匀晶反应、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匀晶反应(转变)指结晶时从单一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共晶反应系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各自一定的两个新固相的转变过程而共析反应则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个成分一定的固相同时析出两个成分各自一定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

(3) 铁素体、渗碳体与珠光体:铁素体(α或F)指碳溶入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渗碳体(Fe3C或Cm)则指铁和碳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Fe/C=3/1;而珠光体(P)则指共析转变得到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4) α-Fe、α相与铁素体:α-Fe指位于912℃~室温之间,具有BCC结构的纯铁;α相与铁素体则指碳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 γ-Fe、γ相与奥氏体:γ-Fe指位于1394℃~912℃温度之间,具有FCC结构的纯铁;γ相与奥氏体(γ或A)则指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6) 凝固、结晶与相图:凡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均称为凝固;结晶系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而相图则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状态同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形。

(1) 再结晶与结晶、重结晶:当冷变形金属被加热至较高温度时,金属的显微组织将发生明显变化,由变形晶粒变为新的等轴晶粒,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结晶系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晶体的过程;而重结晶系指固态下晶体结构的变化过程。

(2) 滑移与孪生:滑移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而孪生系指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3) 冷变形加工与热变形加工:冷变形加工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变形加工;而热变形加工则指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加工。

(4) 去应力退火与再结晶退火:将工件加热至较低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使工件发生回复,从而消除残余内应力的工艺称为去应力退火;而再结晶退火就是将经过冷变形加工的工件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使工件发生再结晶,从而消除加工硬化的工艺。

(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与本质晶粒度: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是一理论值;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指的是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而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则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930±10℃,3~8h)评定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标准。

(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奥氏体是指在A1温度以上,处于稳定状态的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指处于A1温度以下存在时间很短暂、不稳定的奥氏体;而残余奥氏体(Ar)则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3) 珠光体、索氏体与托氏体(屈氏体):过冷奥氏体在A1~550℃温度范围内,所形成的粗片状(>0.4μm)F、Fe3C相间分布的组织为珠光体;较细片状(0.4~0.2μm)的为索氏体;极细片状(<0.2μm)的就为托氏体。

粒状珠光体(球化体):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

(4) 片状珠光体与球化体(球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组织系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片状渗碳体;而粒状珠光体(球化体)则是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所获得的组织。

(5) 再结晶退火与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系指经塑性变形的工件当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通常在临界点以下的某一温度),所发生的消除加工硬化、回复塑性的热处理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再结晶退火前后,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而重结晶退火,则指加热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的退火,其特点是晶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6) 淬透性、淬硬性与淬透层深度: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淬硬性是指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主要取决于碳含量;而淬透层深度则指从钢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距离。

淬透性可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但淬透层深度则除了和淬透性有关外,还与试样的尺寸,奥氏体化条件等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