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圬者王承福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精品课件:专题九第1课圬者王承福传
专题九 传状
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 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 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学习本文,重点是了解传主既刚勇 忠贞又慈惠爱民的性格特征和清正廉洁的情操,在叙事中寄寓 作者褒贬的史传特点。《方山子传》一文通过记叙方山子的生平、 经历、家世及与作者两次相遇,突出了方山子“异”于常人之 处,颂扬了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尚品质,同时流露出作者自己 怀才不遇的感慨。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 想情感,学习运用言行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将①②将暂.富伴贵月难将.守影,_行副__乐词__须,__及或__春许__是______连__词__,__与___ ③出郭相扶将. __动__词__,__扶__持___
(4)过①②③又以闻大往其王过境.有之过.意清督_,__不过动.__可之词__久,__居_经____过动_____词______,副____责词____备,____过___于____ ④愿枉车骑过.之 ___动__词__,__拜__访____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专题九 传状
第 1 课 *圬者王承福传
专题九 传状
[专题概说] 本专题共三篇文章。《圬者王承福传》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
想;《段太尉逸事状》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方 山子传》借赞颂方山子抒写自己不遇的感慨。
《圬者王承福传》一文通过记叙圬者王承福的经历,贯注 了贬斥尸位素餐者、褒扬圬者王承福之意,在鲜明的对比中寄 托了希冀君王管理百姓使其得以生存,官吏秉承君主旨意教化 人民,百姓安分守己、自食其力的社会理想。学习本文,重点 是理解作者在文中要表现的思想,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手 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叙事严谨、写
为普通劳动者立传——《圬者王承福传》赏析
为普通劳动者⽴传——《圬者王承福传》赏析本⽂是韩愈为泥⽡匠王承福写的⼀篇传纪。
王承福是⼀个平平凡凡的泥⽡匠,⼀代⼤⽂豪韩愈居然为他⽴传,这说明韩愈对劳动⼈民没有偏见,也说明王承福的确有异乎常⼈之处,在他⾝上有不少闪光点。
⽂章开始从泥⽡匠这⼿艺谈起,泥⽡匠这⼿艺在⼠⼤夫眼⾥,是低贱⽽劳苦的⼿艺,但有⼈却⾃得其乐,且谈吐不凡,这个⼈就是传纪的主⼈公王承福。
作者⽤概括叙述简介了王承福的⽣平经历,他在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时从军。
从军⼗三年,曾经战⽃⽆数,有军功,有爵位。
战争结束,他却抛弃官禄,⾃愿回家当农民,但因失去⼟地,就进城当⼀个泥⽡匠,从事这⼀职业已经三⼗多年,⾃⾷其⼒。
如果有余的话,也对路旁的残疾⼈和饥饿者等弱势群体进⾏⼀些帮助。
⽂章叙述交代,语⾔⼗分简洁,“⽽听其⾔,约⽽尽”⼀句,⼜为下⽂着重记他的谈话,作了伏笔。
接下去是⽂章的主要部分,共分上下两⼤段,主要记述了王承福谈话的内容。
上段运⽤举例⼿法,说明⼀个⼈⽣活所需极多,只要能满⾜市场需要,各种⼯作都是正当的,社会分⼯是必要的。
只有各执其能,互相协作,才能满⾜⼈们的需要。
⾃⼰没有什么本事,但有⼒⽓,选择这⼀⾏符合我个⼈的能⼒。
王承福强调⼈要量才度⼒,安守本分,选择⾃⼰⼒所能及的职业才感到⼼底踏实,领取⼯钱⽆愧于⼼。
谈话中王承福虽然提到“⽤⼒者使于⼈,⽤⼼者使⼈”,但他认为这是分⼯不同,并没有因此⾃卑。
下段,王承福作为泥⼯经常到富贵⼈家⼲活,见证了许多富贵⼈家⽇益破落的情况。
他从那些富贵⼈家受“刑戮”,“⾝既死⼉⼦孙不能有”,“死⽽归之官”等等情况来看,得出⼀个结论:是他们不劳⽽获,拿着国家的俸禄⽽不⼲正事,知其不可为⽽强为之,多⾏见不得⼈的事,因此造成富贵难守的局⾯。
对于个⼈⽣活,他从⾃⼰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收⼊微薄,不⾜以养家糊⼝,所以娶妻⽣⼦对⾃⼰是不适宜的。
韩愈按照《史记》笔法,末尾直接发表评论。
把他看作是独善其⾝的贤者,但⼜不同意他独⾝的主张,认为他太多考虑⾃⼰,不愿承担家庭责任,供养妻⼦⼉⼥。
【文言文阅读答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答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圬①者王承福传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也称为:“小米是从谷物中生出来的,如果用布料和丝绸,它们将在蚕表演后制作。
所有其他的保健工具都需要人工完成,我们都依赖于它们。
但是,人们不能从头再来,最好能彼此生产。
因此,如果你把我当国王,你也将是这样出生;如果你接受国王的转变,你将尽可能地变大或变小。
如果你吃任何东西而忽视它,你将遭受自然灾害,所以我不敢放弃我的泥铲,整天玩。
一个人的泥铲很容易工作,但他是真诚的,有功绩的。
虽然他是个正直的人,但他值得工作。
我很自在。
一个人的力量很容易强大和立功,但他的心很难坚强和智慧。
用武力造人,用心灵造人,这也是恰当的。
我们选择那些容易做并且值得做的人。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他还说,“那些有伟大成就的人也有丰富的自我崇拜,那些在我身上养育妻子和孩子的人;我可以软弱,但没有什么成就,这是做不到的。
我也称呼那些努力工作的人。
如果他们建立了我的家庭,但缺乏力量,他们会努力工作。
一个身体和两个责任,尽管圣者不能哦。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圬者王承福传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圬者王承福传》课前三分钟:二、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对王承福处世方式的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
2、理解议论在本文中的作用,认识本文不同于一般传记的主要特点。
3、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学习重点:把握作者对王承福处世方式的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识记学案上重要文言词语及问题进一步思考。
(浏览·思考·记录)1、阅读全文,给括号前字释义;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2、自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句,同学间交流解决。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圬者王承福传》(PPT)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 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ta善于用 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 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 挚电的壮观。
小组任务:
一问:结合段落,自设问答题,提供答案; 二字:选高频词,查阅字典,重点解释; 三句: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被动句);
翻译语句:标出得分点。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 人。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 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ta上疏谏迎佛骨,触 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 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第一段大意
简介王承福的出生、人生经历, 叙述王承福去官归乡,手镘 衣食的由来。
第二小节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 而后成者也;其ta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 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 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 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 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 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 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 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第二小节翻译2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 有的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 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 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ta们邻居询问情 况,有的说:‘唉!ta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 有的说:‘本人已经死了,ta们的子孙不能守住 遗产。’有的说:‘人死后家产被官府没收了。’ 我从这些情况看到,不正是光吃饭而怠忽自己的 职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使用心力 智力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不选择与自己的才能 相称的事却轻举妄动的结果吗!不正是常常做些问 心有愧的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 或许是富贵难以保住,功劳微薄而享受优厚的缘 故吧!或许是因为兴衰随时,变幻无常,一去一 来不能长久的原因吧!我的心怜悯ta们,所以选 择那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以富贵为乐,以贫 贱为悲,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唐宋8大家散文选读教 精品学案:专题9 第26课 圬者王承福传(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4)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古之传者有言, 成王以 桐 叶 与小弱 弟,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给年幼的弟弟,戏 曰:“以 封 汝。
”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封地给你。
”⎣⎡传(zhuàn )者:编写史书的人,或指吕不韦和刘向等,因为 ⎦⎤《吕氏春秋》和《说苑》都载有此故事。
小弱弟:幼弟,指武王幼子叔虞。
戏:开玩笑。
封:分封,古代帝王赐爵位和土地给臣子。
周公入 贺。
王 曰:“ 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周公入宫庆贺。
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说:“天子不可戏。
”乃 封 小弱弟于唐。
以随便开玩笑。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唐:西周国名,晋的前身,故地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吾意 不 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意:认为。
王之 弟成王的弟弟如当封耶,周公宜 以时 言于王, 不 待其 戏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而 贺以 成 之也; 不 当封耶,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 乃 成其不中之戏, 以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地以人 与小弱 者 为 之主, 其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 得 为圣 乎?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宜:应当。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附答案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附答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③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摄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使劲者使于人,居心者使人,其亦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谓:‘噫!刑戮也。
’或谓:‘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谓:‘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量,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尽管,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高中语文 09传状 圬者王承福传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圬者王承福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
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圬者王承福传教案
中文科教學活動設計說出作者生平與為人的態度、寫本文的動態。
說出本文大意。
能說出本文體裁。
說出記傳體的特點。
讀解文中生字難詞的音義。
語音正確語調適度地讀講課文。
能以白話講解課文。
說出第一段的大意(六)查考下列生難詞語的意義,記載於預習簿上:1. 圬者2. 天殃3. 舍鏝4. 刑戮(七)閱讀課文後「注釋」,對不了解者,查考古文辭典;對無法查考者,加上符號,以便提問。
(八)揭示教學目標,令學生抄錄,回家仔細思考。
(九)準備提出疑難問題。
三. 要求學生查閱有關作者生平事績和記傳體發展情況之參考書籍,讓學生明暸本文的寫作背景及文體。
乙.發展活動第一節一. 講解題文二. 講述作者生平三. 講述全文大意(一)指名學生講述大意。
(二)討論訂正。
四. 講述文體(一)指名學生講述本文文體,並討論訂正。
(二)教師扼要說明何為記傳體及其起源。
五. 處理第一段生難詞語:(一)學生提出預習時疑難的詞語。
(二)討論生難詞的音義。
(三)教師補充訂正。
(四)提出一、二個生難詞語,指名學生解釋,以知學生了解程度。
六. 學生試讀第一段課文。
共同訂正讀錯的字音。
七. 範讀第一段課文。
八. 學生試講第一段課文,試講後討論訂正九. 教師範講第一段課文十. 教師指名學生概述第一段內容大意及生難字顯示於實物投影機中各段要32326222552「發展活動」中「講解題文」、「講述全文大意」、「講述文體」的教學活動,是指導學生就預習所知,發表心得,以評鑑預習時這三項教學的效果。
二者並不重複。
及要旨回顧上一節課講述之內容語音正確語調適度地讀講課文。
能以白話講解課文。
說出第二段的大意及要旨語音正確語調適度地讀講課文。
能以白話講解課文。
說出第三段的大意及要旨回顧上一節課講述之內容語音正確語調適度地讀講課文。
其要旨;其後教師加以補充修正。
第一段大意:記敍泥水匠的姓名籍貫,以及他當泥水匠的經過。
第二節十一.重温第一段大概內容。
十二. 處理第二、三段生難詞語十三. 試讀第二段課文十四. 範讀第二段課文十五. 試講第二段課文十六. 範講第二段課文特別注意下列各詞語的意義:(一)「取其直」的「直」十七. 教師指名學生概述第二段內容大意及其要旨;其後教師加以補充修正。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圬者王承福传》
教学策略
1替代式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组织由教师安排组织;
【其人其品】
1韩愈——一个封建时代的精英知识分子对王承福有怎样的评价?
2在你眼中,这位唐代的“老王〞是怎样的形象?
补充材料: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论语·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王承福的金钱观与儒家倡导的不取不义之财的观点不谋而合。
——司马光?资治通鉴?
2假设未来的你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或是成为了一个社会精英,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何规划?请说说你的职业观、家庭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两类人观点的比拟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
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
①韩愈认为王承福不娶妻生子的做法是自私的表达,其实要不要娶妻生子,是个人的选择,假设是不能够照顾好他们,反倒不如不要。而现在有些人,因为经济困难或是有身体的缺陷,娶不到一个健康的妻子,就娶个精神上或是身体上有问题的人,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本来就有各种困难,还要生几个孩子,这不是将困难加给了下一代吗?虽说人人都有追求天伦之乐的权利,但从王承福的观点看,照顾不好不如不祸患人,这也是可取的。而且,王承福所在的社会可能也没有条件允许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儿孙满堂。
②王承福“各致其能〞的职业观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的才能是在学习中不断增长的,今日不能胜任的职业,学习后会慢慢适应,我们要有追求“更高〞的勇气,要有抗压的魄力,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圬者王承福传 学案二
圬者王承福传(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传记的内容、特点,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文文言实虚词,熟悉文章中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阅读导航第二段1.组内合作解决第2节段自主学习中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第二节段词语解释:粟,稼而生者也: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用力者使于人:乐富贵而悲贫贱:句子翻译: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1.组内合作解决第2节段自主学习中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其所以自奉也博:不有之可也: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第四段1.组内合作解决第2节段自主学习中的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谓其自为也过多: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句子翻译: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三、质疑反思1.第2 段“虽劳无愧,吾心安焉”是针对什么而言的?王承福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无愧”“心安”?2.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是高度肯定的?对他的哪些做法又提出了批评?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3.第 4 段作者发表了自己的感怀,在结构思路上有什么特色?4.本文的一处写作特色时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请简要分析。
四、课堂小结文章结构明晰严谨,而写法又有变化,虽为记叙文,却有较强的议论性,记叙简明扼要,叙中有议,叙议结合,充分显示了韩愈条分缕析的叙述能力与善于思辩的论述能力。
借王承福这个人物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希冀君王治理百姓使其得以生存,官吏秉承君主旨意教化人民,百姓安分守己、自食其力。
高中语文 专题九 第26课 圬者王承福传(自读课)学案 苏教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苏教
明确:王承福的奇特有三方面。
①本有战功,却弃之回归故里,又失去了土地,做了一名泥水匠。虽然粉刷墙壁卑贱而且辛苦,但他却好似自得其乐。这是王承福的“一奇〞。
②王承福认为“任有大小,惟其所能〞,“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就是说,人应各有所司,各尽其能,分工协作,这些认识,显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泥水匠的见解。“言,约而尽〞,颇有哲学家的认识,这是王承福的“二奇〞。
③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读shè,住宿
④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上下调整,或提高,或降低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①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喜爱
悲伤
②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对……有利,有利于……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者也〞表判断)
(2)粟,稼而生者也。(“……者也〞表判断)
3.省略句
(1)有余,那么以(之)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2)问之(于)其邻。
(3)或曰:“死而归之(于)官也。〞
4.状语后置句
(1)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
(介宾短语“于人〞作“使〞的状语,后置)
(2)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介宾短语“于人〞作“异〞的状语,后置)
(3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者,……也〞表判断)
(4)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
(1)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用介词“于〞表被动)
(2)噫!刑戮也。(“刑戮〞有语意上的被动)
(3)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用介词“于〞表被动)
③王承福在“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的经历中,深悟盛衰无常的社会现实,能够窥斑见豹,见微知著,这是王承福的“三奇〞。
文言文韩愈《圬者王承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圬①者王承福传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承福其名。
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镘衣食,馀叁十年。
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下。
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释:①圬(wū)者:泥瓦匠。
②镘:抹泥板。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现代汉语意思。
(1)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九第26课圬者王承福传(自读课)学案苏教版
圬者王承福传(自读课)传状,按照古代文体分类,大致分为传、行状、碑记等体裁。
传记文源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文人撰写的散篇传记。
从唐代开始,人物传记的数量大为增加,并正式成为文章的一个品种。
在内容上,所记载的人物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尚品德或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作者对这些人物给予热情的歌颂,在这些人物身上还往往寄寓着作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写法上,突破了以往人物传记的旧套,往往仅抓住人物某些事迹的重要方面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使得人物传记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传”,记言与行,《圬者王承福传》记言,《方山子传》记行。
“行状”原是请人撰写墓志铭而提供的逝者生平资料,后也演变为传记,记录人物逸事逸闻的则称为“逸事状”。
“逸事状”,为行状的变体,对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行实、寿年皆不详载,只记逸事。
如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
这些传记继承了《史记》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通过生动的细节反映传主的个性和精神风貌,有些成为了传诵千古的散文名篇。
圬者王承福传(自读课)走近作者韩愈(见《原毁》)相关背景写作本文时,作者大约33岁,虽中了进士,却求仕无门,经举荐才做了节度使的幕僚,正处于艰苦挣扎、力图摆脱厄途的境况,有机会接触王承福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并为之作传。
也有人认为,“王承福不必有其人也,不必有其事也。
公疾当世之‘食而怠其事’者,特借圬者口中以警之耳。
凭空结撰,此文家无中生有法也。
”(清·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卷七)文意感知本文是韩愈为一位普通的泥水匠人王承福写的传记。
王承福从为人佣工粉刷墙壁的生活经历中,冷眼阅尽豪门的沧桑荣辱,意识到名利富贵如过眼云烟般缥渺虚无,从而自甘做一个自食其力又自得其乐的平凡人。
作者借圬者之言,讥讽了社会上那些无才无能,却又贪图官爵禄位的人。
并借对圬者的批评,表明自己坚持儒家道统,兼济天下的志愿。
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同“馈”,译为“给,偿” 2.取其直.,虽劳无愧 同“值”,译为“价值” 3.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 同“无”二、古今异义1.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古义: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意思是“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结果 2.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 古义:读f ú r én ,指那个人,这里指传主王承福 今义:读f ū r én ,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 古义:指妻与子今义:指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的配偶 三、一词多义1.归⎩⎪⎨⎪⎧①有官勋,弃之来归.归来②而归.其屋食之当焉同“馈”,给,偿③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圬者王承福传-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圬者王承福传-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课堂,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唐宋八大家散文时更好地理解、欣赏和美化语言,同时掌握散文的基本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
本节课重点介绍散文名家王承福及其代表作《圬者》。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掌握散文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
3.通过学习王承福的散文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散文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学体裁,其表现形式灵活多变,取材广泛,可以表现生活、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内容。
散文作品的特点是“行文自由、章法松散、注重语言的规范和美感,追求意境和心灵的交融、深入人心的细腻感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
散文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叙事散文、议论散文、抒情散文、描写散文等几类。
2. 散文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散文的修辞手法是指用语言去美化文章的技巧,其具体包括比喻、夸张、对比、拟人、排比等多种手法。
散文的写作思路则是要求作者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 王承福及其代表作王承福,字十里,号圬者,唐代著名散文家。
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圬者》,全篇共五百多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了一个圬夫为了生计而在人生道路上孤独挣扎的形象,叙述了他的不幸遭遇和奋斗历程,把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四、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让学生谈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体验,提高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兴趣。
2.讲授:重点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分类、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详细解析王承福的作品《圬者》。
3.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圬者》中圬夫的心路历程,以及作者怎样通过描写他的命运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4.默读:让学生大声默读一篇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的文章,体会散文的魅力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圬者王承福传》导学案自学预习区一、文史知识1.三教九流所谓“三教九流”,是指旧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划分的等级。
根据相关资料解释,“三教”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北史·周高祖记》载: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
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按传统分法又可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2.泥水匠建筑工人,在旧社会被称作泥水匠,略带轻蔑;另有一个书面称号,叫圬者,说白了,就是干脏活的,同样不好听。
在封建时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泥水匠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
他们的生平事迹几乎从不载入史册,也很少有人替他们树碑立传。
然而,也有例外,唐代著名的大文豪韩愈就替一名叫王承福的泥水匠正儿八经写过一篇传记,使得一千多年之后,人们通过这篇八百多字的简要传记,能了解到一名唐代建筑工人的精辟言论和高尚情操。
二、题目解说“传”是记述某人言行的文体,本文重在记言,为一位操“贱业”的泥水匠立传。
写作本文时,作者大约三十三四岁,虽中了进士,却求仕无门,经举荐才做了节度使的幕僚,正处于艰苦挣扎、力图摆脱厄途的境况。
本文借王承福这个人物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希冀君王治理百姓使其得以生存,官吏秉承君主旨意教化人民,百姓安分守己、自食其力。
君子贤明治世,官吏廉洁奉公,人民安分守己、自食其力,“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这是韩愈的政治理想。
为此,他把批判的锋芒对准类型不同的尸位素餐者,警告他们“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韩愈笔下的王承福,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平民形象。
韩愈从孟子而主张“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王承福“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甘当圬者,自食其力,“不敢一日舍镘以嬉”,毫无怨言,知足常乐。
三、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1)圬.者(wū) (2)镘.(màn) (3)飨.(xiǎnɡ) (4)舍⎩⎪⎨⎪⎧ 舍.于市之主人舍.得 (5)强⎩⎪⎨⎪⎧ 心难强.ɡ强.大ɡ倔强.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相当(的食宿费用) (2)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工钱 (3)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将麻析成丝状再搓捻成线。
这里泛指纺织 (4)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尽 (5)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治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 (6)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莽撞,轻率 (7)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或许是 (8)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衰弱不振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而⎩⎪⎨⎪⎧ 听其言,约而.尽:又,表并列关系粟,稼而.生者也:然后,表顺承关系食焉而.怠其事:却,表转折关系夫力易强而.有功也:而且,表递进关系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来,表目的(2)焉⎩⎪⎨⎪⎧ 若器皿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食焉.而怠其事:语气助词,不译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代词,相当于“之”(3)生⎩⎪⎨⎪⎧粟,稼而生.者也:生长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生产以济其生.之欲:生活 (4)邪⎩⎪⎨⎪⎧其学杨朱之道者邪.:语气词,吗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奸邪 (5)舍⎩⎪⎨⎪⎧舍.于市之主人:住宿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放下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其他所以..养生之具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其他所以养生..之具古义:维持生活。
今义:保养身体。
(3)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古义:根据……来。
今义:因此就。
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手镘.衣食:名词用作动词,用镘具干活(2)舍.于市之主人:名词用作动词,住宿(3)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名词用作动词,养蚕(4)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使动用法,使……有好处(5)乐.富贵而悲.贫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乐,以……为乐;悲,以……为悲(6)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使动用法,使……丢失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用力者使于人:被动句(2)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被动句(3)谓其自为也过多:宾语前置句,“自”作“为”的宾语7.翻译下列句子(1)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译文:(2)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译文:(3)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译文:答案(1)劳力的事勉力去做容易有功效,劳心的事不易勉力而体现出智慧。
(要点:强,勉力。
)(2)我特地挑选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职业以取得报酬。
(要点:特,特地。
)(3)尽管如此,他比社会上那些患得患失,为了满足个人生活的欲望,贪婪奸邪而不遵循正道,以致获得杀身之祸的人,真是高明得多了!(要点:患不得之而患失之,患得患失;其亦远矣,其,副词,表推测语气。
)互动探讨区一、结构图引二、研读探讨1.第2段“虽劳无愧,吾心安焉”是针对什么而言的?王承福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无愧”“心安”?答:答案(1)针对弃置“官勋”归而业圬而言。
(2)选择了泥水匠的职业后,王承福:勉力从事——不敢一日舍镘以嬉;自食其力——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兼济困厄——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3)原因:①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②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③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2.王承福择业基于力所能及,故而“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在人生选择上还有哪些作为使得他“无愧”“心安”?答:答案自业自食,不蓄养妻子——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3.“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现实中又有哪些可“悯”之事,促使王承福作出了业圬的人生选择?答:答案可“悯”之事有:(1)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2)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3)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4)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5)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
4.作者对王承福的哪些方面是高度肯定的?对他的哪些做法又提出了批评?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答:答案 作者肯定了王承福选择力所能及的工作,忠于职守、自食其力、知足常乐的行为,但又批评他“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的杨朱思想。
这表现了作者希望君王、大臣和百姓人人各尽其职、自食其力、安分守己的政治思想和积极追求有为的人生哲学。
三、品读赏析第4段作者发表了自己的感怀,在结构思路上有什么特色?答:答案 尺水兴波,虽然篇幅不长,但写得曲折有致。
先是“感”,然后是“思”,先肯定其为“贤者”——独善其身,然后又是“讥”,借此生发议论,对杨朱之道稍带一枪,又用“虽然”一转,通过和“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等对比,高度肯定王承福的人生观念。
最后交代为其作传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话“可以警余”,具有“自鉴”的价值,从而完成了借他人之口,传自家心声,训世导世的写作目的。
拓展提升区一、文白对读圬 之 为 技, 贱 且劳者也。
有 业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技能,是低贱而辛苦的。
有一个以此为职业之 其色 若自得者。
的人却神色安然自得。
⎣⎢⎡⎦⎥⎤贱:地位低下。
业:从事。
若:好像。
听 其 言, 约听他谈起话来,简要而 尽;问 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 为京兆长安而全面;问他的情况,他姓王,名叫承福,世世代代是京城长安的农夫。
天 宝 之 乱, 发 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农民。
天宝年间叛乱爆发,朝廷征调百姓当兵,他从军十三年,有 官 勋, 弃 之来 归,丧 其 土 田, 有了官职和勋级,而他却抛弃官禄回到家乡,家中的土地丢了,他便手 镘 衣食。
拿起镘具来换取衣食。
⎣⎢⎡⎦⎥⎤发:征发。
丧:丢失。
手镘:手持镘具。
衣食:换取衣食谋生。
余接下来三十年, 舍 于 市 之 主人,而归其屋食之 当焉。
三十年,他住宿在街市上一家房主那里,如数地交付房钱饭钱。
视时 屋 食 之贵贱, 而 上 下 其 圬之佣 根据当时房价饭价的贵贱,而提高或降低自己粉刷墙壁的以 偿之;有 余, 则以与道路之 废疾饿者 焉。
工钱以便偿付;有结余,就送给路上的那些病残饥饿的穷人。
⎣⎢⎡⎦⎥⎤当:相当的食宿费用。
视:看,根据。
佣:工钱。
与:给。
又曰: 粟, 稼而 生 者 也;若 布 与帛,他又说:谷米,是由于人们耕种才生长收成的;至于布匹丝绸,必 蚕 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 生 之具,一定要经过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用品,皆 待人 力而后完 也:吾皆赖 之。
都是要人们付出劳动才能做成的:我依赖这一切而生活。
⎣⎢⎡⎦⎥⎤稼:种植。
蚕:养蚕。
绩:纺织。
所以:用来……的。
然人 不 可 遍 为,宜乎然而人是不能够什么都自己做的,应当各 致 其 能 以 相 生也。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以便共同生存。
⎣⎢⎡⎦⎥⎤致:尽。
生:生存。
故 君故而国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而百官 者,承君之化是统治管理万民生产的人;而百官是宣示、推行皇帝教化者 也。
政令的人。
⎣⎢⎡⎦⎥⎤理:管理。
化:教化。
任 有 大 小,惟 其 所担任的职务有大有小,只能根据各人的能,若 器 皿 焉。
食焉而怠其 事,能力,就像各种器皿用处不同一样啊。
不劳而获,只吃饭不做事,必 有 天 殃,故 吾不敢一日舍 镘 以嬉。
一定会有天降的灾殃,因此我不敢一天丢开镘具去嬉戏。
⎣⎢⎡⎦⎥⎤其:自己。
食:吃饭。
以:表目的的连词。
夫镘 易 能,用镘具粉刷墙壁是很容易完成的,可力 焉,又 诚有 功,取 其 直,虽 劳 无 愧,出力就行了,又确实有功效,以此来获得报酬,虽然劳累却无愧于心,吾 心 安 焉。
我的心是安然的。
⎣⎢⎡⎦⎥⎤可力:出力就行了。
诚:的确,确实。
直:同“值”。
夫力 易劳力的事勉强 而 有功也,心 难 强 而有 智也:用 力力去做容易有功效,劳心的事不易勉力而体现出智慧:用体力者 使 于人,用 心 者 使 人,亦 其 宜 也。
的人受别人支配,用心力的人支配别人,不也是应该的嘛。
吾特 择 其 易 为 而 无愧 者 取焉。
我特地挑选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职业以取得报酬。
嘻!吾 操 镘以入富贵之家 有 年矣,有一至者 焉,唉!我拿着镘具到富贵人家干活已经多年了,有去过一次的,又往过 之,则为 墟 矣;有再 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再经过那里,就变成废墟了;有去过两次、三次的,又经过那里,则 为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