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年高考江西卷出的是辛弃疾的诗歌《水调歌头壬子被召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水调歌头·盟鸥》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词作诗人罢官归家不久。

水调歌头辛弃疾及其赏析,我们来看看。

水调歌头全文介绍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候。

宋朝辛弃疾词作鉴赏此词约作于宋朝淳熙五年(1178年)当时词作诗人以大理少卿出领湖北转运副使,溯江西行。

舟停泊在扬州时,与友人杨济翁(炎正)、周显先有词作往来唱和,此词即其一。

周生平未详。

杨则是有名词人,其原唱《水调歌头》(登多景楼)存于《西樵语业》中,是忧愤时局,感慨“报国无路”之作。

词作诗人在南归之前,在山东、河北等地区从事抗金活动,到过扬州,又读到友人伤时的词章,心潮澎湃,遂写下这一首抚今追昔的和韵词作。

词的上片是“追昔”。

词作诗人的抗金生涯开始于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时期,词亦从此写起。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常在秋高马肥的时节南犯中原,“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猎”,借指发动战争)。

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

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

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

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坚守大江。

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写对方行动以“起”、“猎”等字,是属于动态的;写宋方部署以“列”、“耸”等字,偏于静态的。

相形之下,益见前者嚣张,后者镇定。

“组练(组甲练袍,指**)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

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使人感觉正义战争前途光明,以下三句进一步回忆当年完颜亮南进溃败被杀事。

完颜亮南侵期间,金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军事上屡受挫折,士气动摇军心离散。

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2月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江西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12月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寄高令①苏轼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②。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扃舟到海涯。

[注]①高令:苏轼的朋友,写此诗时,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

②绕齿牙:喻指文章写得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描述了落花满地的暮春景象,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B.次句回忆了两人在一起的时光,二人曾多次在官衙中饮酒叙谈。

C.颈联诗人借助想象,想象好友高令在家中与人把酒言欢的景象。

D.这首诗集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思连贯,饱含深情。

16.这首诗情感丰富,层次井然,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6分)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洪咨夔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沙”两句借景点事,芳草重绿透露思妇和意中人的离别已是“去年”之事,表达委婉含蓄。

B.“无限销魂”承上启下,其中“销魂”是本词的词眼,“人归晚”是其“销魂”的主要原因。

C.词中“流莺”和“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黄莺一样,都有烘托抒情主从公喜悦心情的作用。

D.“绮窗”两句写主人公的住所环境,暗示她身份显贵,表明她居于宁静之所,无浮华之心。

16.词的结尾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 题。

江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江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江西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8.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5分)9.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6分)江西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8. (1)“送君不觉有离伤”原因(3分,写两点即得满分)两地流水相通,形同比邻;自己和朋友风雨与共,明月共睹;虽处异地,情感相通。

(2)感情色彩:王诗豁达乐观,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宽慰之情;(1分)严诗凄凉哀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1分)9.王诗后两句是作者借助想象和反问的手法.(3分)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用丰富的想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严诗后两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语言精练传神。

.(3分)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一个“尽”字,写出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看出可以对友人情意的深长。

“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江西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2分)(2)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分)(3)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4分)江西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答案(1)拟人手法(2分)。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全词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全词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全词翻译赏析《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全词翻译赏析《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麟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义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

【前言】《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以描述梦境为主。

它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摩挲素月”、“骖鸾并凤”、“酌酒援北斗”、“天地睹方圆”等名句,都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丽光辉,显现出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1]本篇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时期,写梦中登天所积见,极其浪漫;篇末写一梦醒来,终有不得志的惆怅要与友人诉说。

[2]赵昌父:辛弃疾的朋友。

七月望日:七月十五。

用东坡韵:指依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篇韵脚填词。

太白、东坡事:因赵昌父原词亡佚,李白事所指不详,恐当是梦天、邀月一类事。

[3]过相褒借:过于褒奖、过于推许。

[4]秋水之约:或指相约八月中秋泛舟。

[5]博山寺:寺名。

当因寺在博山得名。

博山当为铅山境内小山。

[6]谢:答谢,答复。

[7]吴子似:名绍古,鄱阳人,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任铅山县尉。

[8]寥廓:指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

[9]畴昔:昨晚。

[10]摩挲:用手抚摸。

素月:皎洁的明月。

[11]俯仰:俯仰之间,即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此句是说天上片刻,人间已过千年。

[12]客:指赵昌父。

骖(cān):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

[13]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李白死后葬于青山,苏轼贬官黄州之时,有赤壁之游。

[14]高寒: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

“有客”三句说,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高考诗词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高考诗词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高考诗词阅读答案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参考答案:(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解析】“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一节),表达了作者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新课标必修5第二单元),意为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营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迹。

附【赏析】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送答之作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真正能千古流传的佳作,却并不多。

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

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此词上片分两层,前两韵是第一层,直接抒写诗人的“长恨”和“有恨无人省”的感慨。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的这首《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宋代: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译文长恨啊!实在更长恨!我把它剪裁成《短歌行》。

及时唱歌行乐吧!什么人了解我,来为我跳楚舞?听我唱楚狂人接舆的《凤兮》歌?我在带湖既种了九畹的兰花,又栽了百亩的蕙,到了秋天可以吃菊花的落花。

在我的门外有沧浪的清水可以洗我的丝带。

请问:一杯酒与身后名誉,哪一件重要?身后名当然重要。

但是,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

最悲伤也没有比生离死别更悲伤的,最欢乐也没有比结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更欢乐的。

这是古今以来儿女的常情。

富贵不是我谋求的事,还是回到带湖的家去,与我早已订立过同盟的老朋友白鸥聚会的好。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壬子:指绍熙三年(1192年)。

陈端仁:即陈岘,字端仁,闽县人。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曾先后任平江守、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

淳熙九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给事,给事中,官名。

为门下省。

宋制,门下省的给事中有四人,掌管:侍从规谏,掌读中外出纳,日编章奏目录以进,驳正政令失当,考其稽违而纠正之。

(见《宋史·职官志》门下省条)长恨复长恨二句:长恨,即《长恨歌》。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高考诗歌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鉴赏古诗鉴赏0305 1621水调歌头壬子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以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稼轩多次以屈原自拟,这既有自信、自励且不无自负的一面,恐也具透视时局与个人前途,预见到难免与屈原相同的志意落空的最终结局这悲怆的一面。

尽管如此,只要一遇机会,他总是尽全部聪明才智,投入最大精力毅力,从事振兴和恢复国家的事业。

他不能象希腊神话中的海格力士那样,具有转瞬间尽洗三十年未清理的牛栏的神力,只有知其不可而尽全力为之,并同时用词吟唱其生命的悲剧,吟唱精卫填海的孤哀。

陈端仁闽县人,淳熙中曾任蜀帅。

稼轩作此词是壬子年岁杪(绍熙三年,1193年)应召入朝时,已废退家居的陈端仁设酒为辛送行,席间酒酣耳热时,二人当不乏慷慨报国的磨砺,恐亦难免朝廷腐败政海风波的牢骚。

稼轩即席赋此,主要借《楚辞》抒怀以答友人。

“滋兰”等句是屈原自传长诗《离骚》中句子,稼轩照原诗冠“余”字使用,气慨非凡。

然又自称“楚狂”,可见内心矛盾。

据晋人作《高士传》,“楚狂”指楚人陆通字接舆者,躬耕不仕,孔子过,“凤歌”嘲之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楚狂”参透世事的悲凉心情,乃儒家用世之志修齐治平的反面,与孔丘、屈原大异。

换头“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反用西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见《世说》)张因思吴中莼羹鲈脍而弃官归隐,也是一位“楚狂”。

稼轩说一杯酒(生前的清福)哪能和身后的名誉相比,翻了张翰的案,因之也推翻了上片自称“楚狂”的消极。

用笔夭矫变化难于捉摸。

辛胃口很大,要立功、立言,也要立德。

紧接着说“毫发常重泰山轻”,大概是接受陈端仁的提醒,此次进京,千万注意与朝廷和大老们的人事关系。

辛弃疾送学生去考试的诗

辛弃疾送学生去考试的诗

辛弃疾送学生去考试的诗《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上,却笑人间举子忙。

(青云上一作:青云去)【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

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朝向太阳飞。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注释】鹧鸪天:词牌名。

又名“思佳客”、“思越人”等。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廓之:当即编次《稼轩词甲集》之范开,辛弃疾的门人。

其生平事迹不详。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

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

白苎(zhù)新袍:白苎是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王直方诗话》:“梅圣俞在礼部贡院考校时和欧公《春雪诗》云:‘有梦皆蝴蝶,逢袍只苎麻。

’”按:宋代举子均著苎麻袍。

嫩凉:微凉,初凉。

“春蚕”句:典出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诗:“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

“禹门”句: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

《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桃花浪起,江海鱼集龙门下,跃而上之,跃过者化龙,否则点额暴腮。

辛弃疾《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 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②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③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稿血污,风雨佛狸愁。

④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⑤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桔千头。

⑥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⑦【注释】①次:停留。

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市。

杨济翁:名炎正,江西吉水人,诗人杨万里的族弟。

周显先:未详。

②塞尘起:指边境发生了战事。

胡骑:指金朝南侵的骑兵。

猎:借指发动战争。

③组练:指军队,见前《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注③④投鞭:语出《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曰:‘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忆昔”二句:《史记·匈奴列传》谓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冒顿作鸣镝(一种响箭),令左右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后从其父头曼猎,以鸣镝射头曼,其左右皆随鸣镝而射杀头曼。

鸣髇(xiao消):即鸣镝。

佛狸: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的小字,他南侵刘宋受挫,回去后被部下杀死。

这二句合用二典,借指金主完颜亮侵宋失败后被部下杀死。

⑤季子:战国苏秦字,作者借以自指。

黑貂裘:语出《战国策·赵策》:“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壁,黑貂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

按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辛弃疾与耿京在山东起义,其后完颜亮失败被杀,辛弃疾奉表归宋。

本篇上片即简述这段历史。

⑥“倦游”二句:谓不想做官,要去隐居。

橘千头,典出《襄阳耆旧传》:李衡为丹阳太守,派人在龙阳洲上种橘千株。

临死,对儿子说:“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食,岁上匹绢亦当足用耳。

”⑦“莫射”二句:比喻不要习武,只寻个太平官当当。

射虎:典出《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家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富民侯,语出《汉书·食货志》:“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含答案解析[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②绣衣:官服。

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解题思路B项,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意在强调祖国山河的壮丽与英雄人物的辈出。

C项,“担忧”“望其早归”错,应是鼓励友人建功立业。

D项,“儿女泪,君休滴”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而非“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白话诗歌】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饯行。

我仍然在叹息自己人到了中年,生出了许多病痛,又怎能忍受离别之痛。

侵占东北河山的异族看到你像诸葛亮一样请求出师定会感到吃惊,我希望你能像司马相如草拟《喻巴蜀檄》一样,对西蜀百姓进行安抚。

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把为国建功立业的功名集于一身。

劝你不要因儿女情长而流泪伤心。

荆楚一带那些你入蜀必经之地的风景,我都能说得清楚。

请用诗写下一路的美好景色:庐山的山色,赤壁矶头千百年的浪花,襄阳三更的明月。

此时正是梅花盛开、大雪纷飞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相互惦念。

辛弃疾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辛弃疾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海淀含答案解析译文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3,赢得仓皇北顾4。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5下,一片神鸦社鼓6。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7?注:1.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

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2.“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

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指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草率出师伐北魏,想要建立像汉朝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4.赢得仓皇北顾:即赢得仓皇与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率师北伐,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魏趁机大举南侵,直抵扬州,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

赢得,剩得,落得。

5.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6.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7.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比。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

“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一、填空1.辛弃疾(1140-1207),南宋派词人。

字,号,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与《》,条陈战守之策。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水调歌头·送杨民瞻》是一首送友之作,全词情感真切,豪气奔放,表达了词人辛弃疾豪迈旷达,心系天下的情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词吧。

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原文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

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

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

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

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译文及注释译文宇宙中日月行走,不停地转动,人世间万物也不断地发生不断地消亡。

您看屋檐外的江水,滚滚向东流去。

我已经退隐,半夜在瓢泉听风观雨,春天在雪楼看草赏花。

年纪大了,可没有什么大毛病,赋闲之后,躬耕田亩,自食其力。

您外出宦游,一定会十分思乡念归。

您回到家里,会吃黄鸡,饮白酒,到村社祭祀土地神,生活自在安详充满情趣。

祖国西北的土地沦陷金人之手,抗战壮士手握长剑欲杀敌报国却不被起用,而投降派执政者只是清谈空论,不想收复失地。

希望您为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后再退隐。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杨民瞻:作者友人,其生平事迹不详。

⑶“日月”句:古人把天比喻为磨盘,把太阳和月亮比喻为磨盘上的蚂蚁,日夜不停地运行。

⑷浮:流动不固定,喻生。

休:休息,喻消亡。

《庄子·刻意》篇:“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君看”二句:以江水滚滚东流,喻时光消逝,不因我留。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煜《虞美人》:“问君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次韵前篇》:“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⑹瓢泉:在今江西铅山境内。

此时稼轩在瓢泉附近,当有便居,以供览胜小憩。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
,合用了两个典故。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立 戚夫人子赵王如意”,由于留侯张良设谋维护太子,此 事只好作罢,戚夫人因向刘邦哭泣,刘邦对她说:“为 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中表达了刘邦事不从心、无 可奈何的心情。又《论语?微子篇》载,楚国隐士接舆 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 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 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 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 耿介之情。从遣词造句看,这一韵还妙在用“何人”呼 起,以反诘语气出之,大大增强了词句的感人力量;而 “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反复咏言,又造成一 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辛弃疾《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
水调歌头 【注】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①绍熙三年(壬子), 辛弃疾 辛弃疾奉召赴临安,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在陈端仁的饯行席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上赋此词。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 ②“余既”三句出自 《离骚》:“余既 以濯吾缨。 滋兰之九畹,又树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蕙之百亩”“朝饮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 木兰之坠露兮,夕 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 餐秋菊之落英”。 与白鸥盟。
下片头三句“一杯酒,问何似,身后 名?”遥应篇首,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 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据 《世说新语?任诞》载,西晋张翰(字季 鹰),为人“纵任不拘”,有人问他: “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 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 酒。”词人用张翰的典故,乃是牢骚之 气。他的抗金复国理想难以实现,志业 难遂,还要那“身后”的虚名干什么!

江西省赣州市2022三校生高考语文诗词

江西省赣州市2022三校生高考语文诗词

江西省赣州市2022三校生高考语文诗词《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谇损,如今有谁堪谪?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邵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阅读答案-辛弃疾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阅读答案-辛弃疾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阅读答案-辛弃疾(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阅读答案-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①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2013年高考江西卷出的是辛弃疾的诗歌《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
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答别之作。

作者辛弃疾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初,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

这年底,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临安,当时正免官家居的陈岘(字端仁)为他设宴饯行,遂慨然而作此词。

作者直接以“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句开篇,描写了作者的感情背景。

金朝的入侵,战乱不息,被占区的人民处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小朝廷非但不图恢复,还迫害主张抗金北伐的人士,包括作者。

身为的爱国者的辛弃疾,怎么能不为此感到深切的痛恨呢?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一句,合用了两个典故,借此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

“滋兰”、“树蕙”、“秋菊”,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节。

所以上片表达了作者的自己的志节和操守。

下片,“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与首句相呼应,意在抒发自己理想无从实现的感慨,情绪又转入激昂。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

”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道出了作者“长恨复长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南宋统治集团轻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于不顾,而一味地苟且偷安。

这是词人对南宋小朝廷腐败政局的严厉批判和愤怒呼喊。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一句,又引用两个典故。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列子·黄帝篇》载,相传海上有位喜好鸥鸟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与鸥鸟相游处,后遂以与鸥鸟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没云水间的隐居生活。

这两句主要表明自己的心迹,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

整首词,时而激越,时而平静,时而急促,时而沉稳,形成一种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情致。

通观此篇,它答别而不怨别,溢满全词的是他感时抚事的悲恨和忧愤,而一无凄楚或哀怨。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