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叙事的培育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科学实验,是把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办法搬到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的对比研究。

第二种是理性思辨,是指通过理性的思辨来得出深邃的结论,这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思辨能力,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归类整合上升为理论体系,这对于部分教师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教师则不太适用。

第三种是叙事研究,这是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法,接下来我将细致阐述教育叙事研究。

一、为什么要强调教育叙事研究叙事,就是“讲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方面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反思或评析”,即在“讲教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叙事研究者相信,人类经验基本是故事化的,进行教育研究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和分析,促进人们对教育及其隐藏意义的理解和揭示。

叙事研究把研究根植于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实践之中,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根据,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反思,借以展开对以往教育事件的理性思维,以建构对教育意义的真正理解和诠释。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特征作了权威分析,从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

其主要内容是把人类拥有的知识分为事实知识――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人力知识――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四类,前两类知识又称为“显性知识”,后两类知识称为“隐性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那些“个体、群体和组织等不同知识主体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述的、不容易被复制和获取的内隐性知识”。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日志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日志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 日志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怎样使自己的课有“语文味”?我结合从名师那儿得到的感悟和自己的摸索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回归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语文课的生命,那就是真实。

语文课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学生就有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没法做到真实参与到课堂中,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花架子。

因此,课堂要回归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二、孩子是课堂上的红花,教师是绿叶。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就是为孩子服务的。

三、用行动来教语文要求学生做的事,老师必须先做到,如:背诵课文,要求学生会背诵,老师必须先会背诵。

四、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智慧教师要在自塑自律中逐渐成长,在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早自主实践推动智慧的积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

总之,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们应该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真实和朴实,使我们的课真实、朴实、严谨、本色,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沟通要尊重孩子的尊严那天下课,我把小强叫起来之前,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我叫他出来,想跟他谈谈。

他星期天的作业没有完成,并且校长发现他跟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来往。

他从来没让任何一个教他的老师省心过。

每一个老师都跟他教过劲:表扬、批评、惩罚、呵斥甚至“暴力”,各种手段都使用过,但都无效果。

他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把头一低,问一句十句不答一句,任你在大的脾气最好也只能不了了之。

路过水井的时候,有满满的一桶水放在那儿,我招呼他:“请帮我把水抬回去吧。

”听了我的话,他仿佛很吃惊,不过,还是很顺从的抬起拖把的另一头。

到了办公室,我说:“谢谢你帮我抬水。

”他站在门口,低着头抬起来,疑惑的看着我。

呵呵,一看就知道他是站惯办公室的孩子。

我笑着把他拉做在椅子上。

我说:“我问你两件事情。

星期天是不是玩的太久了,把作业都忘了。

”小强说:“老师,我补。

”另外我还问你一件事:"最近是不是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不是!老师,我跟他们不是朋友!真的,不信你问我妈!”。

教师教育叙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叙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叙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教师教育叙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对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十分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报名参加了一期关于教师教育叙事培训班。

通过这次培训,我希望能够学到一些叙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培训过程1. 模块一:认识叙事教育首先,我们介绍了叙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叙事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叙事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讲故事、讲生活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 模块二:叙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和实施叙事教学。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故事或个人经历作为教材,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加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后,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叙事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最后,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叙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3. 模块三:评价与反思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价和反思叙事教学的效果。

评价是指对叙事教学进行系统性的测量和评估,以判断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反思是指教师对叙事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

通过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学习收获通过参加教师教育叙事培训,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 深入理解了叙事教育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叙事教育的实例和案例。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叙事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叙事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更加重视叙事教学的应用。

2. 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叙事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实用的叙事教学方法和技巧。

例如,我们学会了如何选取合适的故事和个人经历作为教材,如何设计合适的叙事教学活动,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叙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为题材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描述和反思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将从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为题材的研究方法,它要求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题材,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总结,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教育叙事研究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这有助于教师不断地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同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分享,教师还能够学习到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成功案例,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教育叙事研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反思和总结的平台,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满意度教育叙事研究要求教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这种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满意度。

同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分享,教师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教育叙事研究在教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叙事 教师专业成长的奠基之举

教育叙事 教师专业成长的奠基之举
基础教 育参 考・ 2 0 1 3 / 1 4 1 5
管 理 论
叙述育人其他方面的点点滴滴 , 比如写下 自己 “ 坎
的来龙去脉外 , 还能提供给读者隐藏在细节组成的
画面之中的潜在含义。
坷不平” 、 值得回味的“ 心路历程” 等, 其 中, 涉及教师 管理工作 和班级管理工作 , 可分别称之为 “ 德育叙
释 ;既要把 日常的教育现象详尽地展 现在读者面 前, 为读者创设 一种身临其境 的感觉 , 又要解析隐 藏在教育现象背后 的教育本质 , 使平凡的教育故事
蕴藏着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才 有写 成教 育教学 故事 的价值 。 也就是 说 , 教 师
叙 事不 是简单 地 把一 段时 间或 一 天的事情 原 原
师 了解并运用 。在课堂教学 、 校本培训 、 教师发展 的过程 中 , 人 们越来 越认识 到教育 叙事对 教师专
业成长 的重要作 用 , 成为 中小学促 进教 师专业发 展 的奠基之举 。

困惑 , 有心理 困惑才有学习的动机。心理 困惑就是
问题 , 实现学生的学 习动机就是这节课要 达到 的教 学主题。三是要有教育教学情节 。教育叙事最明显 的特征是包含反思的理论提升 ,同时具有典型的 、

_
_
_
_


教 育叙事 教师 专业成 长的赞基 之举
◇ 司 恺
随着 中小 学教 育 改革 的不 断 深入 , “ 教 育叙
事”这一原本有些 陌生 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一线教 益于学生成长的态度与行为。二是要有教育教学主 题 。找问题 , 明主题 。有 了问题 , 学生就会产生心理
根据 以上理解 ,教育叙事应具备 以下特点 : 一 是要有教育教学思想 。 教育叙事首先就要体 现教师 的思想 、 理念。教师具有怎样 的理念和信仰 , 决定着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做法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 、 以 学生为本 的信条 , 会引导着教师在言行举 止 中处处 从学生的立场 出发 , 考虑 学生的感受 , 从而选择有

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 L L :
教 育叙事研 究 :
中小 学教 师 专业成 长 的重要 途 径
口 广西师 范大 学教育科 学学院 刘玉芳 龙 安邦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 年来受教育界 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教育叙 事研 究具有以下特 征 : 1 .教育叙 事研究是 一种质 的研究 方 法。“ 质的研究 是以研究 者本人作 为研究 工具 ,在 自然情境下采用 多种资料 收集
并 成为主体 的研究 。 在叙事研究 中, 研究 者本人 是研 究的工具 。他 ( ) 她 自身长期
到教育质量 ,而且关 系到教师 的专业 化
程度 , 进而影 响到教师职业 的社会 地位 。 从 上世 纪 9 0年代 开始 进行 的我 国第八 次课程 改革 ,要求教师从课 堂的组织者 转变 为引导者 ,从 知识权威 转变为学生 学 习的合 作者 , 教师 是课 程的开发者 、 创


¨ ¨

_ i ・'- l-
l 矗 ^

造者 ,教师是平等 中的首席” 。 “ 等 这些角 色 的转换要 求教 师必须 转 变教育 观念 , 以提高 自己的专业 知识为核心 ,不 断总
结和发展 自己的教 育教学技能 。而叙 事
为群体和个体 的生活方式 ,即寻找一种
合适 的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 ,穿透经验 的话语方式 。 良华 教授认 为 : 刘 以故事或
些事 件观察 、 分析 、 思 , 反 而获 得一些 见 解或解释性 的意见 ,这 就是行动者 自身
作为主体并直接 介入其中的行 动研究 。 3 教 育叙 事 研究 是 一 种 反 思 性研 . 究, 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 。 教师 在叙 事中反思 ,在反思 中深化对问题或 事件 的认识 , 在反思 中提升原有 的经 验 , 在反思 中修 正行动计划 ,在反 思中探寻

幼儿园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引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叙事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情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叙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叙事教育。

一、叙事教育的重要性1.1 帮助幼儿理解世界叙事教育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社会现象、道德观念等,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2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叙事教育,幼儿可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冲突等,幼儿可以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1.3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想象各种情节、场景,从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叙事教育2.1 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在进行叙事教育时,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故事。

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2 创造生动的讲故环境在进行叙事教育时,要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讲故环境。

可以通过声音、表情、道具等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3 鼓励幼儿参与互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参与互动,例如提问、讨论等。

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叙事教育的实践案例3.1 利用故事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故事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动物,展开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3.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有关情感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可以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3 培养幼儿的价值观念通过讲述有关道德观念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可以让幼儿了解诚实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诚实的习惯。

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取决于教师如何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的不同类型。

尽管不同类型的教育叙事研究之间分享了某些共同的精神, 但不同类型的叙事研究在具体的做法和说法上仍然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路径。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 典型的叙事研究、艺术化的叙事研究和科学化的叙事研究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

这种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朝两个方向拓展: 一是艺术化的叙事研究; 一是科学化的叙事研究。

(一) 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自传、教育传记与教育故事有情节的故事是所有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精神。

离开了这个核心精神, 就失去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本分。

如果某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完全没有故事情节, 那就是伪教育叙事研究。

所谓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 意味着这种研究维护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核心精神, 即故事精神。

维护了故事精神的典型的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形态: 教育自传、教育传记和教育故事。

1 / 16前两者是真实的教育叙事研究; 后者是虚构的叙事研究。

虚构的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国教育界一度引起非议, 人们似乎有虚构恐怖症。

如果承认卢梭的《爱弥尔》是经典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 那么, 就没有必要将虚构的教育叙事研究拒之门外。

如果没有足够的想象力, 可以扬长避短, 不做虚构的叙事研究而只做真实的叙事研究。

但是, 没有必要以自己所做的真实的叙事研究而贬低虚构的叙事研究的价值, 正如科学家没有必要贬低小说家的价值。

不过, 从已有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献来看, 在教育自传、教育传记和教育故事三者之中, 一般研究者往往选择真实的叙事研究(教育自传和教育传记) , 较少有人创作虚构的教育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育叙事的培育
程集镇王湾小学余影
培育教师开展教育叙事活动, 主要是通过观察、对话等方式启发教师发现自身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原始的、零星的闪光点, 然后通过理论滋养和系统整合使这些闪光点逐渐系统化、完善化。

1 尊重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育智慧突出表现在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即时处置, 蕴含着教师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洞察。

实际上, “教育的情景通常不允许教师停顿下来进行反思, 分析情况, 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 决定最佳的行动方案, 然后付诸行动”。

现实的教育情景要求他们必须迅速诊断问题, 在最短的时间里寻找最为合理的解决方式, 这就是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具有人格特征的个别化的、主观化的知识, 不同于普遍性的、客观化的教育理论知识, 不能简单地迁移和照搬。

培育教师教育叙事活动就是要充分重视实践智慧的价值和意义, 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而不能为其强行地披上理论外衣, 或以理论的话语体系加以修饰, 甚至将之全盘抛弃。

相反, 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个别化、主观化的知识要进行精心培育和充分理解, 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的教育规范和理念。

2 深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联
培育教师开展教育叙事活动应注重从过程、现状、合作出发, 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的双重智慧, 通过智慧的交流、碰撞, 升华各自的智慧境界, 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促进、共同获得发展, 从而深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联。

在培养教师开展教育叙事活动的过程中, 教育理论工作者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现场调研和实地考察, 寻找和发现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转瞬即逝的智慧之光和虽能感受但自己无法言说、尚未系统化的闪光点, 然后经过相应的理论滋养和系统整合完善, 使那些转瞬即逝的教学机智或教育智慧不断得到强化, 成为经常性行为;使那些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闪光点不但能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形成教师个人系统化的、常识性的教育行为, 增强对教育实践中问题的表征能力, 优化认知资源。

3 营造教育叙事的科学与人文氛围
对教师教育叙事的科学关怀, 就是通过对教师叙事研究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进行探讨, 一方面总结教育经验, 揭示教育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概括基本规范, 为教师叙事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框架, 从而使教师教育叙事更加科学、合理。

培育教师教育叙事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的特点, 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对教师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进行发现和滋养。

这意味着从研究活动的开始它就与日常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关联并伴随始终。

也就是说, 培养教师开展教育叙事应全程参与教师实践活动, 实施全程关怀, 使教师的闪光点发扬光大。

这明显有别于以往的教育研究多以单向的、机械的、断点的方式与教育实践关联的特征。

人文关怀要求充分考虑、尊重教师的智慧劳动, 在为教师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也易为他们接受, 赢得教师的心理认同, 使之在愉悦中改进教育实践, 从而获得更大可能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