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课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小学二年级阶段,教学案例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具体案例为例,分析案例的教学设计和效果,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数学是他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老师在一节数学课中,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解决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问题。
案例内容如下:"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些水果。
他买了3个苹果、2个橙子和4个香蕉。
请问,他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如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和1个橙子,还剩下几个水果?"案例分析:这个案例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和真实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如下:1. 引入案例: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小明在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并提出问题。
通过描述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2. 讨论策略: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交流,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
4. 案例解决和总结: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办法,并由学生们共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展示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和效果: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深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
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泸溪县明德小学杨瑞兰
小学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教学“活”起来。
”,
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
生1:把3换成27
生2: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案例分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现在是注重个体的
”的讲
才激起
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
教师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飞思维的场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整理
教学片段二:
比较分析,揭示“乘法”
师:
观察黑板上的式子:
4+4+4+4+4=20 3+3+3+3=12 2+2+2+2+2+2=1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三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4+4+4+4+4=20的加数都是4,有5个4相加。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随着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5个4相加)
像这样的等式,(手指着黑板上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是多少,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之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板书“乘法”,学生齐读。)
案例分析:
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探索、讨论与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看、找、想、说、练的数学活动中,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以动引思,以思促学,在“尝试解决中学,在合作探究中悟”,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学习的自主性。
师:
有什么问题吗?
生4:(皱着眉头)太多了。要写100个3。
生5:(连忙接话)太麻烦了,100个3,那该写到什么时候呀!(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表示极力的赞同)
生6:要是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好了。
师: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简便的方法你们想听吗?(故意放慢语速)(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异口同声地回答:
想!)
师:
那请你们安静下来听老师来告诉你,像100个3相加的算式,写成加法算式的确是很麻烦。因此,伟大的数学家们就想出了一个好方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厘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厘米的概念及应用。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厘米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长度的直观认识,例如知道物体有大有小,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厘米的意义及测量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和实物,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厘米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理解厘米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厘米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厘米的含义,突破教学难点。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厘米尺、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尺、练习本、彩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长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物体有大有小吗?你们能不能比较一下这两支铅笔的长度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厘米的概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与解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与解读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多的数字和计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与解读,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案例一:小明的苹果小明去市场买苹果,他买了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
请问他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将不同颜色的苹果进行数数,并求和。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巩固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技巧,同时训练他们对图形的分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形或物体模型,将红苹果和绿苹果分别表示出来,然后数数并相加得到结果。
案例二:小狗的骨头小明家的小狗一天要吃3根骨头,一周又7天。
请问小狗一周要吃多少根骨头?这个案例涉及到了乘法运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形、物体模型或者是盘子和小石子等教具,将一天要吃的骨头进行表示,并将一周的天数与每天吃的骨头进行相乘。
学生通过这个案例能够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并掌握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
案例三:张三和李四张三有3个橙子,李四比张三多2个橙子。
请问他们一共有几个橙子?这个案例需要学生通过对比张三和李四拥有的橙子数量,使用减法运算来求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形、物体模型或者手指进行表示,然后进行减法运算。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巩固减法运算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对数量大小的敏感度。
案例四:小明的零花钱小明每周的零花钱是10元,他每天花2元。
请问他一周还剩下多少元?这个案例涉及到除法运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形、物体模型或者钱币进行表示,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够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并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式。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具体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同时注重巩固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通过对一则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讨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
【案例介绍】教学案例:加减法口算练习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加减法口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十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题目。
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加减法口算题目板书;(2)学生口头回答问题;(3)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进行加减法口算的练习。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口算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大量的加减法口算训练,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增加难度,提供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学生回答口算题目时,教师需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如果学生答案正确,可以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果学生答案错误,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案例研究】根据以上案例的分析,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1.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个性化辅导: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教学方法分析―以二年级数学《分拆为乘与加》为例
教学方法分析―以二年级数学《分拆为乘与加》为例分拆为乘与加二年级数学一、教师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原则。
把乘法和加法分开是很抽象的,但老师在解释习题时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例如,如果21被除,则需要跳入10个方块和10个方块。
在演示过程中,老师使用21长的数字射线。
10个正方形绘制一次、两次、一次,公式为21=10×2+1。
进行此操作时,学生可以使用21的数字射线将数字21除以乘法和加法的形式。
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理解抽象事物搭建了一座桥梁。
2.直觉原则。
老师在黑板上摆了11根小棒,让学生将小棒平均分堆,分好的堆在黑板上呈现。
如“将11根小棒分成每堆3根,有3堆,多2根”,黑板上就呈现了三堆三根的和一堆两根的,学生看了就一目了然。
还有在之后讲解习题时讲习题直接用投影仪投到黑板上,老师边讲边示范做,学生看和听相结合,很容易就掌握了该方法。
3、因材施教原则。
老师将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解释情况,然后在全班向学生解释。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表现不好。
因为老师知道学生的具体情况。
4、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课堂介绍阶段,老师让学生们把棍子分开。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对木棍进行分割,体验分割的过程。
事实上,划分木棍的本质是将它们划分为乘法和加法,但老师一开始没有说。
当学生们体验并理解了它们后,他们会解释教科书的内容,然后用练习巩固它们。
5.合并原则。
老师讲课堂内容讲完后马上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然后还利用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进行讲解。
如学生做的将21分拆的算式“21=2×6+9”,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做行不行,有些学生茫然,而有些学生马上反应不行,因为9还可以分拆出一个6,算式应该是21=3×6+3。
利用这道题老师又将刚刚讲过的在复习了一遍,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6、启发性原则。
老师很少直接告诉全班同学。
几乎所有这些都能激励学生自己发现规则和错误。
二年级数学教案案例分析:学生易错点及教学策略
二年级数学教案案例分析:学生易错点及教学策略作为二年级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学生出现易错的情况,这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出现错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以“四则运算”为例,分析学生常见的易错点及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学生常见的易错点分析1.对数字、数符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做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加减乘除的优先级、数字前的正负号等,但一些学生对这些概念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做题时出现错误。
2.计算粗心。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洞、计算错误等,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进行纠正。
3.对乘除法的熟练掌握不够。
乘除法是四则运算中较为复杂的部分,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运算能力。
但是,一些学生在掌握乘法规则时可能存在困难,导致在运算过程中出现失误。
4.运算符号的混淆。
有些学生可能会将加减乘除符号混淆,从而出现错误。
二、教学策略分析1.从基础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数字、数符的理解。
在教学中,将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及其优先级做好分类,结合生动的图示,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其计算精度,通过一些练习来弥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问题。
2.强化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授乘除法时,应该将其规则清晰地讲解清楚,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
在一些容易出错的计算中,教师应该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
3.巩固练习及评价:在课后,我们应该安排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同时,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还应该适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常见的易错点,应该加强考查,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4.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感度。
我们可以通过小游戏、数学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认识时、分》案例剖析一、案例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会看几时和几时半的基础长进行学习的。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感知时针与分针转动时的关系,并能较娴熟的学会看钟面所表示的时间,让学生经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
二、案例(一)创建情境,引入课题。
1.猜一猜。
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 ?猜猜里放的是什么? (多媒体演示。
)2.引出“钟表”。
(1)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今日我们学习有对于钟表的知识。
(2)让我们到路路家去看一看。
路路是几时几分上学的 ?你们呢,又是什么时候吃饭的呢 ?什么时候睡觉的呢 ?(先在钟面上把时间拨一拨,而后再沟通。
)(3)看来我们在生活中是离不开时间的,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
(二)合作研究,学习新知。
1、认识钟面。
( 1)认真察看钟面,你看到了什么?A、钟面上最长的针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还有一根是分针。
今日我们先来认识时和分 (板书课题:认识时、分 )。
B、钟面上的数字和圆点一一对应,均匀地排成了一圈,它们把钟面均匀分红了 12 个大格。
每个大格还分红了 5 个大小相等的小格。
一共有 60 个小格。
C、小结: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一共有12 个大格和 60 个小格。
2、认识 1 时= 60 分。
(1)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呢 ?(揭露: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2)拨钟练习。
A、学生随多媒体如上拨钟,看钟面说出分针走了多少分。
B、学生自由拨钟,同桌的同学相互谈谈分针走了多少分。
C、分针走一圈是几分呢 ?(学生自由回答,鼓舞多说。
)3、认识 1 时。
走 1 大格是多少呢 ?(揭露:时针走 l 大格是 1 时。
)4、拨钟练习:时针从数字 1—走到 2,走了多少 ?从数字 5 走到 6 呢,,5、研究时和分的关系。
(1)猜想:时和分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着如何的关系呢?(2)考证:多媒体演示分针走 60 小格时针正好走 l 圈的过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感知线段的长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段,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和有限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线段,感知线段的长度。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线段图片和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线段。
2.准备直尺、铅笔、纸张等学习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小组讨论模板,方便学生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线段图片和生活实例,如尺子、电线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段的含义,即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
同时,教师用直尺量一量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量线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排列》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排列》教学设计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排列》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排列的概念、排列的顺序和排列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排列的意义,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排列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排列的概念,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排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卡片和实物,用于教学活动和练习。
3.教学场地:安排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出排列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拼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排列顺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道题目:“有3个苹果,2个香蕉,1个橘子,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案例分析教学背景:小学二年级是学生刚步入学习数学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基础还较薄弱,对于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混淆,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例如,当学生遇到“8减4”的题目时,有些学生会错误地将“8”加上“4”的结果作为答案。
这会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干扰。
解决方法:1. 清晰的概念讲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
例如,可以通过水果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是数量的增加,而减法是数量的减少。
2. 数学游戏: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
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数字,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践中加深对运算方法的理解。
问题二:学生对于数字排列规律的理解不足在学习二年级数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字的排列规律,例如数字的升序和降序排列。
有些学生对于这种规律的理解较为困难,导致在解答题目时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1. 图形展示:可以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示数字的排列规律,例如使用升降符号(“↑”、“↓”)来表示数字排列的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形,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2. 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数字的排列规律,例如楼层的编号、图书馆书架上书籍的摆放等。
通过将数字排列规律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问题三: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不清晰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有时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然而,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路不清晰,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导致解题困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案例分析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案例分析2。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解决问题”,并解释其含义;2.学生能够自主运用所学的解决问题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思维视野。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解决问题”这一主题,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理解和解决不同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导法。
引导学生开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2.让学生轮流发言,鼓励他们分享所学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现场演示法。
通过小组合作,演示不同的解决问方法,让学生能够创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1.小组讨论:解释什么是“解决问题”,并列举例子。
2.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读题、分析、解决、检验。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步骤,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4.学生开始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每个小组都需要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5.每个小组轮流上演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让其他小组来给予意见和建议。
6.老师总结所有小组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评估。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演示和老师的评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也需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也是不同的,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
教学虽是教师的责任,但学生自主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5的乘法口诀》课例分析
《5的乘法口诀》课例分析一、背景分析(重点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角度进行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5的乘法口诀,为学习其他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此课前已有5个5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比较容易归纳乘法口诀。
但由于学生受到以前加法的定势思维影响,刚接触乘法口诀,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口诀背诵错误,计算不够熟练的情况。
二、案例叙述(选取不少于3个课堂教学片段,进行有针对的分析。
片段可以按照教学流程(比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来叙述,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来叙述,每个片段后要有具体的评析。
)片段一:说“手”画“手”,引发兴趣师:小朋友,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生:我的手会写字、扫地、洗脸、画画……师:想把你的小手画下来吗学生拿出白纸,用水彩笔把自己的手掌描下来,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自主探索,编出口诀1、看着你画的手掌,你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交谈着)2、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利用这个材料,你能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生1:一只手有5个手指,就是一个五。
生2:(站起来补充说)一五得五。
生3:两只手,就是二个五,二五一十。
……【评析】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事例和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显然,教材中主题图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于是在有意无意中产生了“画手”的教学情境。
学生肯定没有预料到数学课上老师会叫他们说“手的作用”让他们“画手”,依据“手”创编口诀,这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好奇心,他们突然感觉到: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学习数学是这么的有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排列》教案及评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排列》教案及评析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排列》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知识,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排列的概念和排列规律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知道排列的顺序。
2.让学生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排列的顺序,发现排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故事、实例、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故事、实例、游戏等教学资源。
2.学具: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排列的概念。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小动物的排列顺序,让学生对排列有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排列的规律。
例如,展示一排小卡片,让学生说出卡片的前后顺序;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物体的排列顺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小动物模型,要求学生按照某种顺序排列小动物,并说出排列的规律。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排列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设计一个“排列接力”的游戏,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小卡片,然后将卡片传递给下一个同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排列的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新课时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案例,希望大家喜欢!二年级数学教学的案例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① 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
② 历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③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1000以内的数,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④ 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计数单位千和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估计1000以内的数,初步发展数感。
中间有零、末尾有零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上课之前先给大家放首歌,听听你会唱吗?(放熊出没的歌曲视频)放完后,师:这是什么电视的歌啊?恩,喜欢看吗?那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呢?师:为什么喜欢熊大呢?师:看来熊大和熊二都有自己的优点,老师希望你们也像熊大和熊二一发挥自己的优点,爱动脑筋,努力打败这节课所有的问题,做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以吗?师:那我们准备上课。
你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么喜欢看熊出没,那你想不想去它们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师:熊大为了防止有人再来砍伐树木,就在去森林的路上设立了关卡,谁答对,谁才可以进入森林,有信心吗?第一关,一张照片。
(课件出示小棒照片)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第一环节,通过数数建立1000的概念。
1、估一估。
师:哇,这么多的小棒大约有多少张呢?谁愿意来估一估?生估。
2、数一数。
师:到底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师:这些小棒,怎么数能快一些呢?师:那我们小组合作来个数数比赛怎么样?先听数数要求:1、小组合作数,数的速度要快。
2、数的要准确。
3、数好后,用这个姿势告诉我我们数完了。
老师已经把照片上的这些小棒放在你们组的盒子里了,请组长打开。
好,数数比赛现在——开始。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学案例分析朱堂乡刘楼小学袁兰兰一、案例背景:《平均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例题,例1认识“平均分”,例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为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打基础的的一节课,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虽然“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接触过“平均分”的概念。
因此,在设计教案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平均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用学具操作理解“平均分”。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知识共享,思维互相碰撞,把生活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小圆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情境引入,认识平均分。
师: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门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他们正在分东西呢!同学们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出示分糖果要求,“把6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
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生: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组长统计分法。
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分法真多!在这些分法中,哪种分法最公平、最公正?生:第三种,每份都是2颗。
师:为什么这种分法最公平?生:每份都一样。
小组再次合作交流,聚焦分法,突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是2颗,每份分的都是同样多。
二年级数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角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生活中的角:找出生活中的各种角,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认识各种角。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角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2. 讲解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
3. 认识各种角: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辨识各种角。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
5. 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发现,分享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角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图片:各种角的图片,生活中的角的相关图片。
2. 教学工具:直尺、量角器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学生分组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角所需的材料。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发现。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角,记录下自己发现的角及其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角的含义,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
二年级数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各种角。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介绍角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特点。
2.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区分各种角。
3.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角,并运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分类各种角。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角的概念。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角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实物图片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剪刀。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思考角的特点和作用。
3.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剪裁纸张,制作各种角的模型,加深对角的理解。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生活中涉及角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角的特征。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交流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注重团队协作能力。
十、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教学课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
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
(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
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3+3+3+3+3+3+3+3+3+3+3+3+3+3
(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
生答:有15个3.
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
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
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
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
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
得简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小组1:用合并加数3+3=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
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
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
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
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
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我带学生到公园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
自主产生求知欲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
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大完美时,就有了知道数学家的办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
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并带他们到生活中去用乘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整个过程,学生亲身感受到的并不是老师在传授知识,而是他们自己体验、探讨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