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学测量实验
人体形态学测量实验
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髂前上棘到内踝
髋关节中立位
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
脐到内踝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外侧关节间 隙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踝关节中立位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
臂长:221cm 手长:21cm
指距
指两臂侧平举时左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双上肢侧平举,
身高
测量方法:被测者赤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 成60°角,以立正姿势背靠立柱站在身高计的 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躯干自然挺直,足跟、 骶骨部及双侧肩胛间与立柱保持接触
注意:头部摆正,但不必紧靠立柱,双眼平视 前方,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处于同一水平
水平读数
坐高
坐高:坐位时头顶至坐凳面的垂直距离;反映 躯干长短的指标;坐高和身高比例关系来评价 体型
掌心朝前,五指并拢 测量工具:长钢尺
手足间距
又称站立摸高,高举右上肢,身体右侧贴墙站 立,测量右手中指尖摸墙的高度
无倾斜,准确解剖位置,作标记
四肢长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肢长
上臂长 前臂长 手长
下肢真性长
下肢外观长 大腿长
小腿长 足长
测量体位
测量点
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 垂,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中 立位
同上
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同上
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手指伸展位
桡骨茎突到与尺骨茎突连线 到中指末端
测量方法: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部、 双侧肩胛及头部的位置姿势要求同测身高;两 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上肢自然下垂,不 得支撑于坐板上,双足平踏于底坐
人体形态学实验观察点及复习思考题
骨学总论、躯干骨实验实验内容:1、构造,辨认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膜(骨内膜、骨外膜)、骨髓(红髓、黄骨髓),观察颅顶骨的外板、内板、板障。
2、观察长骨、扁骨、短骨、不规则骨形态。
3、椎骨的一般形态,辨认椎体、椎弓(椎弓根、椎弓板)、椎上、下切迹、椎孔、上、下关节突、横突、棘突。
4、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横突、横突孔、棘突分叉;(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
5、寰椎、枢椎、隆椎,辨认前、后弓、侧块、齿突、隆椎的棘突。
6、骶、尾骨,辨认骶骨岬、骶前、后孔、骶管、耳状面、骶管裂孔、骶角。
7、胸骨、肋骨,观察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辨认胸骨角。
8、脊柱的整体观:前面观(椎体的大小与承重的关系),侧面观(四个生理弯)后面观(颈椎、胸椎、腰椎棘突的排列关系)。
颅骨实验内容:1、筛骨2、下颌骨3、蝶骨4、颞骨。
5、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鸡冠、筛孔;颅中窝-辨认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颅后窝-辨认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突、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
6、观察颅底外面观:辨认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枕髁、颈静脉孔、颈动脉外口、茎突、茎突孔、下颌窝、关节结节、破裂孔。
7、观察颅前面观,辨认眶上、下孔、泪囊窝、视神经管、眶上、下裂;鼻腔:上、中、下鼻甲。
8、观察颅侧面观,辨认颧弓、翼点。
9、观察颅后、上面观,辨认枕外隆凸、上项线、人字缝、矢状缝、冠状缝。
10、鼻旁窦,辨认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上、下肢骨实验内容:1、观察锁骨、肩胛骨,辨认肩胛下窝、冈上、下窝、肩胛冈、肩峰、喙突、上角、下角、关节盂。
2、观察肱骨,辨认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鹰嘴窝、外上髁、内上髁、尺神经沟。
3、观察桡、尺骨,桡骨头、桡骨颈、桡骨茎突、尺骨鹰嘴、滑车、尺骨茎突。
人体形态学教材实验报告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人体骨骼系统(1)观察人体骨骼标本,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和分布。
(2)学习骨骼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掌握骨骼的主要功能。
(3)观察脊柱、骨盆等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理意义。
2. 人体肌肉系统(1)观察人体肌肉标本,了解人体肌肉的组成和分布。
(2)学习肌肉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掌握肌肉的主要功能。
(3)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原理。
3. 人体消化系统(1)观察消化系统器官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消化和吸收过程。
(3)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4. 人体呼吸系统(1)观察呼吸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呼吸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呼吸过程。
(3)观察呼吸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5. 人体循环系统(1)观察循环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学习循环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3)观察循环系统器官的生理特点,了解其生理功能。
1. 观察骨骼系统(1)观察脊柱、骨盆等骨骼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理意义。
(2)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了解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原理。
2. 观察消化系统(1)观察消化系统器官标本,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消化和吸收过程。
3. 观察呼吸系统(1)观察呼吸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呼吸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呼吸过程。
4. 观察循环系统(1)观察循环系统器官标本,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循环系统器官的解剖结构,了解血液循环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系统(1)脊柱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
(2)骨盆具有支持、保护和生殖功能。
(3)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人体形态实训实验旨在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的系统观察和测量,加深对人体解剖学、人体工程学等知识的理解,掌握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河南省某高校解剖实验室四、实验对象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五、实验仪器1. 人体测量尺2. 身高坐高计3. 直角规4. 量角器5. 拉力计6. 肌肉厚度测量仪7. 人体脂肪测量仪六、实验内容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 身高:测量站立时头顶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 肩宽:测量两肩峰外侧缘的距离。
- 臂长:测量肩峰至手腕的距离。
- 胸围:测量胸廓最大横径。
- 腰围:测量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周长。
- 臀围:测量臀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股围:测量大腿根部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膝围:测量膝关节处最宽处的水平周长。
- 足长:测量足跟至最长脚趾尖的距离。
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 肌肉厚度: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厚度,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等。
- 肌肉力量:测量不同部位肌肉的力量,如握力、背力、腿力等。
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 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测量全身脂肪含量。
4. 人体形态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个体差异,如体型、肌肉发达程度、脂肪分布等。
七、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确保实验安全。
2. 实验对象准备:实验对象需脱掉外套,保持身体清洁。
3.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
4.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按照测量方法,逐一测量人体各部位肌肉厚度和力量。
5.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量。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测量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7.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八、实验结果1. 人体基本形态测量结果- 平均身高:165.2cm- 平均肩宽:40.3cm- 平均臂长:70.5cm- 平均胸围:85.2cm- 平均腰围:73.8cm- 平均臀围:90.5cm- 平均股围:55.2cm- 平均膝围:43.7cm- 平均足长:25.2cm2. 人体肌肉形态测量结果- 肱二头肌厚度:4.2cm- 肱三头肌厚度:3.8cm- 股四头肌厚度:5.2cm3. 人体脂肪含量测量结果- 全身脂肪含量:25%4. 人体形态分析- 本组实验对象中,体型以正常体型为主,肌肉发达程度中等,脂肪分布较为均匀。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及流程项目
正常参考值
日本成人肥胖评定标准
肱三头肌处皮肤皱襞厚度 男性:大于10.4mm,女性:大于17.5mm为
腹部皮肤皱襞厚度 男性: 5-15mm, 女性:12-20mm为正常 男性: 大于15mm 女性:大于20mm为肥胖 男性: 小于5mm , 女性:小于12mm为消瘦
肩胛下角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 平均值:12.4mm,超过14mm为肥胖。
测量点 上臂中部、肱二 头 肌最大膨隆部 同上
前臂体侧自然下垂 同上 仰卧位,下肢稍外展, 膝伸展 同上 同上
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处 前臂远端最细的部位 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 及上方5、10、15、20cm 小腿最粗的部位 内、外踝上方最细部位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腹围:男性腹围大于85cm提示肥 胖, 女性腹围大于80cm 即为肥胖.
臀围: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 最粗的部分.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测量部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伸展位) 上臂最大周径 (肘屈曲位) 前臂最大周径 前臂最小周径 大腿周径
小腿最大周径 小腿最小周径
四肢周径
测量体位 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 伸展 肘关节用力屈曲
项目: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目录
学习要点 定义 第一节 测量标志点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与内容 思考题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学习要点
1、掌握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 2、熟悉体表标志点 3、了解人体形态学测量的注意事项
人体形态学测量方法和流程项目
定义
人体形态学测量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指测定身体整体与局部的长度、周长、 距离和容积,内容包括身长、体重、坐高、 胸围、腹围、头围、指距、四肢长度和周径、 皮下脂肪厚度以及人体姿势等。
人体形态学基础实验
标本(七)
1.会厌软骨 2.舌骨 3.甲状软骨 4.环状软骨 5.气管软骨 6.杓状软骨 7.气管膜壁
标本(八)
1.肝右动脉 3.总胆管 4.胰管 5.副胰管
3 4
1 2
5
6
标本(九)
1.腹主动脉 2.肠系膜下动脉 3.中结肠动脉 4.左结肠动脉 5.乙状结肠动脉 6.直肠上动脉
标本(十)
人体形态学基础实验
形态学+组织学
Zhu, Ju, Chen, Chen. et al. 2013,July
标本(一)
1.颞浅动脉 2.颞浅静脉 3.耳颞神经 4.面横动脉 5——9 面神经属支 5.颞支 6.颧支 7.颊支 8.下颌缘支 9.颈支
10.面动脉 11.面静脉 12.咬肌 13.表情肌 14.眼轮匝肌(眼睑) 15.口轮匝肌
标本(四)
1.输卵管伞 2.卵巢 3.输卵管壶腹 4.输卵管峡 5.子宫阔韧带 6.子宫底 7.子宫体 8.阴道后襞 9.子宫与阔韧
带相连处
标本(五)
1.中央旁小叶 2.扣带沟 3.扣带回 4.5.6.9 胼胝体 [ 4.胼胝体干
5. 胼胝体嘴 6. 胼胝体压部 9. 胼胝体膝 ] 7.穹窿 8.透明隔 10.前联合 11.第三脑室脉络丛 12.背侧丘脑 13.下丘 14.第四脑室 15.中脑 16.脑桥 17.延髓 18.顶叶(顶上小叶) 19.额上回 20.枕叶/楔回
7.小脑中脚(三叉神经根) 10.小脑中脚 12.延髓的椎体 18.楔束结节?
1、尾状核头 2、内囊 3、视神经 4、视束 5、大脑脚 6、脑桥 9、基底沟 7、三叉神经根(小脑中脚) 8、脑桥沟 11、椎体 12、舌下神经根(延髓椎体)
13.尾状核 14.背侧丘脑 15.上丘 16.下丘 17.后正中沟/薄术结节 18.楔束结节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本科30学时)
2)皮肤
2. 讲解:1)扁桃体的结构与功能
3. LM观察:1)胸腺(婴儿,HE)
2)胸腺(老年,HE )
3)淋巴结(人,HE )
4)脾(人,HE )
5)手掌皮(人,HE )
6)头皮(人,HE )
4. EM照片:1)血胸腺屏障 2)淋巴窦 3)脾血窦
5. 作业:寻找胸腺小体,淋巴窦,脾血窦,
识别皮肤的附属结构
2)巨噬细胞
3)胶原原纤维
4)中性粒细胞
5)嗜酸性粒细胞
4. 作业:寻找浆细胞,区分各种白细胞
实验三:血细胞发生、软骨、骨与骨发生
1. TV:1)血细胞发生 2)软骨、骨与骨发生
2. LM观察:1)透明软骨(气管) 2)弹性软骨(耳廓,凡霍夫、HE染色) 3)骨切片(苦味酸硫堇染色) 4)长骨发生(胎儿指骨,HE染色) 5)血涂片
实验二:固有结缔组织、血液
1. TV:1)固有结缔组织
2)血液
2. LM观察:1)疏松结缔组织切片(小肠)
2)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皮肤)
3)浆细胞(乳腺或息肉)
4)巨噬细胞(CT铺片,活体注射卡红或墨汁,H复染)
5)肥大细胞(CT铺片,甲苯胺兰染色,E复染)
6)血涂片(示教)
3. EM照片: 1)浆细胞
2)输精管(人,HE)
3)输卵管(人,HE)
4)卵巢(猫,HE)
5)子宫(增生期,HE )
6)子宫(分泌期,HE )
3. 作业:寻找睾丸间质细胞,区分各级卵泡
4. 复习切片
实验十:人胚胎早期发生、胎膜与胎盘
1.复习切片(1节课) 2.切片考试(1节课) 3.理论复习(1节课)
人体显微形态学实验(上)
【课件-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_病例分析_
病例3
男,24岁, 背部被刺伤,立刻跌倒,两下肢失去运动。数 日右腿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恢复了运动。但左下 肢完全瘫痪。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 Babinski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右下肢丧失痛 和温度觉。但左侧痛、温度觉完好,左侧躯干剑突以下和左下 肢触觉减弱,但右侧触觉未受影响。左下肢位置和被动觉丧失, 但右下肢正常。
病例9
男,62岁,在观看足球赛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2天。意识恢 复时,右侧上、下肢瘫痪。6周后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 痪,腱反射亢进,吐舌时偏向右侧,无萎缩,右侧眼裂以下面 瘫。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缺损程度不一,但位置觉、振动觉 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全部丧失。温度觉有些丧失,痛觉未受影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
橄榄中部平面
脑桥中下部平面
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斜方体(内侧丘系) 外侧丘系 三叉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根丝、膝 锥体束 皮质桥束 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
病例5
女,50岁,几个月前额部严重头痛,以后觉得右上肢力弱, 右手变得笨拙,右下肢也变得力弱了。随着身体右侧力弱,说 话也有困难,视物时出现重影。检查时发现:左侧瞳孔比右侧 的大,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 调节反应消失,左上睑下垂。右上、下肢无随意运动,跟腱和 髌腱反射亢进和 Babinski 征皆见于右侧。右侧眼裂以下面瘫, 吐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但舌肌不萎缩。
第四脑室→大脑水管 室底灰质→管周灰质 大脑脚 脚底 锥体束 皮质桥束 黑质 被盖 四大丘系 (内三脊外) 滑车神经核 红核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上丘
上丘平面
[人体显微形态学]_实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人体显微形态学]_实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人体显微形态学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是实验室里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
它主要是
为了研究人体染色体G显带核型,以了解非常微小部分染色体结构和功能,从而可以准确
评估人体染色体安全性和染色体病变。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实验,是微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分子生物技术之一。
它包括
用荧光原子瞳(FISH)技术来检测和辨识人体染色体G显带上的特定片段,是按比例放大
微小结构的,目的是在极端放大的条件下观察其形状和染色体结构,以调查染色体G显带
核型的特征。
实验之前,需要准备染色体DNA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技术,提取
染色体DNA样本。
取染色体DNA样本,用供体核酸进行探针结合,以染色技术对染色体进
行染色,并在特定稀释条件下进行配对图谱比较,以得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放大技术,如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
镜等,来放大染色体核酸片段的结构,以准确观察染色体G显带核型。
采用特定稀释技术,给出多种图形,作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依据。
最后,运用解剖切片、拍片、再加以染色,用荧光显微镜染色,最后才得出染色体G
显带核型分析的结论。
比较同一组DNA样本中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的结果,便可得出染
色体上显带特征的特点;进而确定人体染色体的安全性及疾病的分析结果。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是一种十分详细、复杂的实验,其实验步骤也十分耗时,但是
它为弄清染色体G显带的结构提供了最佳的依据,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实验备受重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实验一人体形态评定
实验一人体形态评定一、目的与任务(一)掌握体表标志点(二)掌握身体姿势的评定方法。
(三)掌握截肢残端长度与围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一)身体姿势评定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受试者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3、评定者从前面、后面观、侧面对受试者进行姿势评定(二)身体长度的测量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评定者使用测量设备测量肢体长度(1)上肢 上肢长、上臂长、前臂长、手长(2)下肢 下支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长(3)身体残端的长度测量使用器材:卡尺(三)身体围度的测量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评定者使用测量设备测量肢体围度(1)上肢 上臂围度、前臂围度(2)下肢 大腿围度、小腿围度(3)躯干 头围、颈围、胸围、腹围、腰围、腰臀比(4)身体残端的维度测量使用器材:软皮尺(四)身高受试者穿贴身衣物,使用器材:身高测量仪(五)体重使用器材:电子秤三、实验教学时数2学时四、实验教学组织教师先示范,学生后操作。
每一项内容介绍完、操作完,再开始下一项内容的介绍。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为评定者,一人为评定对象,由评定者操作完成后交换角色,相互练习。
五、实验教学类型基本型六、实验教学的要求与注意事项(一)熟练掌握全身体表标志。
在学习本章时应复习解剖学课程,特别是运动系统。
(二)掌握正常与异常身体姿势的区别。
(三)要求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
实验二关节活动度评定一、目的与任务(一)掌握运用量角器对上肢、下肢、脊柱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参考值。
(二)熟悉测量结果的记录、分析和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三)了解关节活动度的评定目的。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受试者处于舒适度位置;充分暴露带测量关节;固定待测关节近端,被活动该关节,了解可能的活动范围和有无抵抗感;将待测关节置于起始位;将量角器的轴心对准被测量关节运动的轴心,固定臂与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长轴平行;记录关节起始位的角度;测关节主动、被动运动的最大活动范围。
人体形态的测量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1. 理解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人体形态测量的常用工具和仪器。
3. 学会人体形态测量的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人体形态测量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 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人体形态测量的常用工具和仪器。
3. 人体形态测量的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
4. 实际操作练习,包括人体形态测量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的定义、人体测量学的研究内容、人体测量学的分类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人体形态测量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如人体测高仪、人体测量尺、人体测量卷尺等。
2. 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测量地点和测量时间,确保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2)被测者站立在测量地点,保持身体直立,两脚并拢。
(3)使用人体测高仪测量身高,注意保持仪器水平,读取数据。
(4)使用人体测量尺测量胸围、腰围、臀围等围度,注意测量部位的正确性。
(5)使用人体测量卷尺测量四肢长度、上下肢围度等,注意保持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6)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完成实际操作后,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将测量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
(2)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3)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人体形态测量的结论。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人体形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常用工具和仪器,学会了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主要成果:1. 完成了人体形态测量的实际操作,掌握了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对人体形态测量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3. 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
实验四 人体成分分析及评价
实验四人体成分分析及评价实验四人体成分分析及评价第六章营养与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实验四人体成分分析及评价人体组成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准确、快速、廉价和无损伤地测定活体内的各种组分。
针对不同层次的人体组成模型,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不同。
本实验介绍基于整体层次的形态学测量。
人体的形态学测量指体表测量,包含体重、体重、身体各部位周长、身体各部位长度,以及这些测量排序而来的一些指数。
最常用的指数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为身体质量/体重平方(kg/m2)。
形态学测量与人体其他共同组成测量方法较之,简单易行,除了直观的体表测量工具外,不须要任何设备,相同中心、相同地区的测量通常就是可以比较的。
形态学方法并无创出无毒,适宜在儿童中应用领域。
(一)实验目的1、介绍形态学测量法的特点2、熟悉形态学测量法的内容和bodpod的操作3、掌控形态学测量法中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指数的排序(二)实验原理整体层次上的人体组成模型可以表达为:人体质量等于头、颈、躯干、上肢与下肢质量之和,直立是人类在整体层次上的显著特征。
其他层次身体组成的改变必定会在整体层次上体现出来,反映在相关形态学指标的改变。
全身脂肪含量的两组分模型方法基于两个同列的分子层次模型,即为身体质量(bodymass,bm)模型与身体体积(bodyvolume,bv)模型:bm?fm?ffm……(6-4-1)bv?fmff m……(6-4-2)?0.90071.100式(6-4-1)bm模型表示身体质量等同于全身脂肪质量(fm)与回去脂肪身体质量(ffm)之和;式(6-4-2)bv模型表示身体体积等同于全身脂肪占有的体积与去脂肪身体质量占据的体积之和。
bm模型不包含任何假设;而bv模型基于两个假设。
其一,体内脂肪的密度是一个恒定值(0.9007g/cm3,36℃);其二,去脂肪身体质量的密度也是一个恒定值(1.100g/cm3,36℃)。
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训报告
一、前言人体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体育、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了加深对人体形态结构规律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理解人体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掌握常用的人体形态学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人体形态学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介绍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学习了人体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四肢长度等指标的测量方法。
2. 人体形态学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实训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人体形态学测量仪器和工具,如身高计、体重秤、皮尺、软尺、卷尺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践(1)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我们首先对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进行了测量,记录了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可以初步判断受试者的体型。
(2)胸围、腰围、臀围的测量接下来,我们对受试者的胸围、腰围、臀围进行了测量,记录了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受试者的身体围度,了解其体型特征。
(3)四肢长度的测量我们使用卷尺对受试者的四肢长度进行了测量,记录了数据。
通过四肢长度的比较,可以了解受试者的体型比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我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了受试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胸腰臀比等指标,进一步了解受试者的体型特征。
四、实训成果1. 掌握了人体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熟练掌握了常用的人体形态学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了基础;4.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训体会1. 人体形态学测量是一项严谨的工作,要求操作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的操作技巧;2. 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团队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3.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验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
3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讨论 身高-坐高测量仪、体重秤、 计算器、皮尺(1.5米)。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观察脊柱形状、胸廓形状、腿的形状、足弓。 2、测量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呼吸差、颈围和四肢围度、四肢长度、肩宽、骨盘宽、跟腱长 。 3、依表观察体征并评价。 4、计算各指数并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9、跟腱长 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骨结节的距离,跟腱长对与球类及跳跃、奔跑的运动非常重要。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9、常用指数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0%,反映身高与体重关系,指数大,则体重相对就大。 比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反映胸廓发育情况,指数越大,则胸廓越大。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 ,反映人体躯干长度,指数越大,则躯干越长。 肺活量指数:肺活量/身高,反映肺活量的大小,指数越大,则肺活量越大。 体重、身高、胸围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7、四肢长度 上肢长:肩峰外侧缘中点至中指间的距离。 下肢长:髂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大腿长:股骨大转子尖至股骨外上缘上点的距离 小腿长+足高:指胫骨內髁上缘至脚支撑面的距离 肩臂长:两手中指指尖之间在水平位的最大直线距离。
身体形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训二人体形态学测量【实训目的】掌握人体形态评定技术。
掌握人体长度的测最技术。
掌握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
了解残肢的测量技术。
【实训意义】人体形态评定是定量测量人体外部特征的主要方法,通过人体形态的评定,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及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如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复位后肢体的长度、截肢后肢体的长度等,是衡量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常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人体长度的侧量技术、人体围度的测量技术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内容。
【实训原理】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营养状况,都可以通过人体形态的发育表现出来,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测量和评价,包括体格、体型、身体姿势及身体组成,其中四肢和躯干的测量是制订辅助器具的依据,体重的测量是了解身体素质的基础指标之一。
【实训对象】1.正常人体。
2.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关节挛缩的患者。
3.截肢的患者。
【主要仪器设备】软皮尺、卡尺、体重秤。
【学时】2学时。
【实训内容与方法】一、人体形态评定流程1.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2.人体处于直立位的标准姿势。
3.从前面看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头、下领骨是否对称、舰关节是否外旋或内旋、膝是否外翻或内翻、胫骨是否外旋或内旋等〕。
4.从后面看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头部是否偏斜,脊柱是否侧弯、两肩峰、肩脚骨高度是否一致)。
5.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躁,五点应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二、四肢长度测量流程受试者充分暴露受检查部位。
1.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对称的位置上,确认体表的骨性标志。
2.利用体表的骨性标志来测量肢体或残肢的长度。
3.上肢长度的测量(1)受枪者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衬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2)测量从脚峰外侧端到挠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实验三 形态测量实验
实验三形态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人体测量各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人体测量的操作方法;学习生长发育水平和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原理】通过人体测量的结果,客观评价个体或群体生长发育、身体成分等。
对于科学指导锻炼、运动员选材、体质研究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器材】带尺、测径规、皮褶厚度仪等【方法与步骤】一、学生相互进行体重、身高、胸围和呼吸差、肩宽、骨盆宽、四肢围度和长度、皮褶厚度等的测量并记录;二、对测量数据进行生长发育、身体成分等的评价。
1、身体质量指数轻体重: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2、呼吸差:反映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和功能。
一般为6~8cm,优秀运动员>12cm。
3、腰臀比:正常范围:男性0.85-0.9;女性0.75-0.80,腰臀比过高表明内脏脂肪分布较多,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及心血管疾患疾病的风险高。
4、上臂围差:上臂围差=上臂屈曲位—上臂伸展位上臂肌肉越发达,收缩与放松时围度差就越大5、体密度:男性:15~18岁体密度=1.0977-0.00146X≥19岁体密度=1.0913-0.00146X女性:15~18岁体密度=1.0931-0.00160X≥19岁体密度=1.0879-0.00133XX=肩胛下部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6、体脂百分比:体脂%=4.57÷体密度—4.142 (Brozek 公式)7、脂肪重量脂肪重量=体重(公斤)×体脂%8、去脂体重净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公斤)—脂肪重量(公斤)9、肥瘦标准评价注:12、括号内数值为腹部(mm)三、注意事项:(一)人体测量:1、应当强调测量的科学性。
2、测量仪器、方法、要求应统一化和标准化。
3、测量前仔细校正仪器4、测试者需脱去鞋袜,并尽量裸露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宽
指两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反映骨盆的发育, 骨盆过宽对很多运动项目不利
测量方法:测径规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距离
四肢周径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皮尺与四肢长轴垂直,皮尺松紧以
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每隔5cm测量一 次
四肢长度测量
测量工具:皮尺 注意事项:取四肢左右对称自然伸展位,骨盆
实验内容:
一、姿势检查 1、直立姿势检查 2、脊柱形状检查 3、胸廓
形状检查 4、腿的形状检查 二、人体测量 三、生长发育评价 四、身体成分评价
良好姿势(侧面观)
• 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耳垂、 肩峰、股骨大转子、外踝前 方是否在同一垂线。
后面观
正常:双侧肩峰及肩胛下角平行 与脊柱垂直两横一竖。
脊柱侧弯检查
检查工具:铅锤线
偏移距离大于0.5cm 则存在脊柱侧弯
常见的有C形和S形
偏移距离 1~2cm
2~5cm
>5cm
侧弯程度 Ⅰ° Ⅱ° Ⅲ°
脊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侧弯曲测量:
测量工具:脊柱测量仪 测量方法:足跟、骶部和双侧肩胛紧靠立柱 正常:颈曲:深度在3~4cm;腰曲:深度在
2~2.5cm 简单检查法:令被测者背靠身高计立柱,站立
实验要求 :
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将自身作为被检查者, 所得数据填入报告书。)力求做到结果客观, 分析评定准确。
注意事项
检查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测量应按规定的方法操作 了解测量目的和方法 使用仪器前应进行校正 被测量者着装以宽松、不厚重为原则,被测量
部位充分暴露 测量肢体周径或长度时应双侧同部位对比 重复测量时测量点应固定不变
扁平胸:比值增大,常见于瘦弱型及慢性消耗 性疾病
桶状胸:比值减小,多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 喘
漏斗胸:胸骨下端内陷,胸骨剑突下陷最深, 形似漏斗,见于佝偻病及先天性胸廓异常等
不对称胸:胸廓两侧不对称,见于胸膜疾病、 胸椎结核、发育畸形等
鸡胸
鸡胸:前后径大, 前后径与横径比小 于1,胸骨明显向前 方突出,见于佝偻 病
掌心朝前,五指并拢 测量工具:长钢尺
手足间距
又称站立摸高,高举右上肢,身体右侧贴墙站 立,测量右手中指尖摸墙的高度
体重
指身体的净重,儿童少年时期的体重随年龄而 增加;体重可以反映身体的营养状况
测量工具:杠杆秤或弹簧秤;使用前注意校准
BMI (body mass index)
分级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
BMI(kg/m2) 危险度
18.5~23.9
平均水平
24.0~27.9
增高
≥28.0
严重增高
脂肪厚度测量
要求同上,用内径卡尺或手指估测颈弯和腰弯 距立柱的距离;正常颈弯处约为3横指,腰弯 处约为2横指
胸廓形状
前后径测量:前点位于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 水平和前正中线交点;后点为前点同一水平棘 突处
横径测量:与前后径同一平面的胸廓两侧最宽 处之间的距离
婴幼儿胸廓横径与前后径基本相同;青年期后 约为4:3
测量目的:了解皮下脂肪多少,判断人体的肥 瘦,身体成分的组成部分,确定体型(肌肉型、 肥胖型、消瘦型)
测量方法
自然站立,测试者用拇 食指捏起被测试者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通常两 指指距2~3cm ),皮 褶厚度计垂直置于捏起 的皮脂下1cm保持2秒后 读数。一般测量三次取 平均值,单位为mm
胸围
无倾斜,准确解剖位置,作标记
四肢长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
测量部位 上肢长
上臂长 前臂长 手长
下肢真性长
下肢外观长 大腿长
小腿长 足长
测量体位
测量点
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 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 垂,肘伸展,前臂旋后,腕中 立位
同上
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
同上
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
手指伸展位
桡骨茎突到与尺骨茎突连线 到中指末端
腿型
检查方法:两足跟靠拢直立, 用内径卡尺测量两膝之间或 两足跟之间距离
正常:两足跟并拢时两膝能 靠拢,双膝间隙在1.5cm以下
“O”形腿:间隙增大,两足 跟并拢时两膝不能靠拢
“X”形腿:间隙减小,两膝 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
身高
测量方法:被测者赤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 成60°角,以立正姿势背靠立柱站在身高计的 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躯干自然挺直,足跟、 骶骨部及双侧肩胛间与立柱保持接触
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髂前上棘到内踝
髋关节中立位
股骨大转子到外踝
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
脐到内踝
同上
股骨大转子到膝外侧关节间 隙
同上
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
踝关节中立位
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
臂长:221cm 手长:21cm
指距
指两臂侧平举时左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双上肢侧平举,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 位,上肢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部位:腋窝高、乳 头高、剑突高
胸廓扩张度:深呼气与 深吸气的胸围之差(正 常成人剑突处胸廓扩张 差6~8cm,经常锻炼者 可达8~10cm)
肩宽
指两侧肩峰之间距离,反映身体横向发育情况; 肩的宽窄对肩带肌肌力的发挥有一定影响
测量方法:用测径规测量双侧肩峰之间距离
注意:头部摆正,但不必紧靠立柱,双眼平视 前方,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处于同一水平
水平读数
坐高
坐高:坐位时头顶至坐凳面的垂直距离;反映 躯干长短的指标;坐高和身高比例关系来评价 体型
测量方法: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骶部、 双侧肩胛及头部的位置姿势要求同测身高;两 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上肢自然下垂,不 得支撑于坐板上,双足平踏于底坐
人体形态学测量
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初步掌握体检中姿势检查和形态测 量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分析评定。
了解形态指标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通过寻找体表测量点,测量身体各环节的长度、 围度等。
实验步骤:
1 做好测量的准备姿势 2、找到测量点 3、进行测量 4、记录数据
实验器材:
小皮尺、皮脂厚度计、内径卡尺、足长计、直 尺、脊柱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