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危机与突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现代史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起点,以往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两种观点。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同世界现代史始于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一般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后一时期又称为当代世界史。

从20世纪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世界现代史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现代化(现代化危机与突破)转型期的震荡、现代化的全面展开和现代化的新发展。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同时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不过,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发展并不均衡,走上现代化道路并进入现代化新阶段的只有少数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

与欧美、日本等国相比,亚、非、拉广大地区尚未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仍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区。

在受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内部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能够启动现代化的因素,传统社会被现代社会打败。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民主运动兴起。

在亚、非、拉地区,由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西方殖民侵略所带来的现代化因素的深入程度不同,民族民主运动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中国、印度、北非的埃及等国家在西方的影响下,已经产生了现代民族工业,诞生了现代阶级。

中亚地区的伊朗、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尚处于农业社会阶段,没有出现现代经济。

非洲大部分地区还处于部落阶段。

这些国家绝大多数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虽然拉丁美洲国家经过独立战争,到19世纪初期基本独立,但这些国家内部大土地所有制盛行,经济上受到西方国家的控制。

总体来看,亚、非、拉国家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

这些国家需要在取得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对国内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走上现代化道路。

这预示着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还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过程。

第一节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危机与震荡
在世界近现代史交替的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正是由于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危机、激烈的震荡。

它主要表现为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

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欧美国家和日本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

工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全面的适应性社会变革没有及时进行,引起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

这主要表现为资本密集型企业规模巨大,内部生产组织性加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这也使得整个社会无政府盲目性生产加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极大提高,创造出的巨大财富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贫富悬殊更加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在劳动者中,以工人阶级为主的现代阶级人数增加,长期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力的工人阶级掀起了解放斗争的高潮。

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又分为两种类型。

英国、法国、美国属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比较平衡,农业社会的传统因素逐步得到清除。

在长期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业生产力的增长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政治上民主制的确立,自由民主思想的普及等。

这类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现代化转型的问题。

德国、俄国、日本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赶超原发性国家、富国强兵是推进现代化的目标。

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造成了现代化集中于工业化,农业中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等问题。

这些国家政治上实行的仍是专制制度,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因此,德、俄、日三国不仅要解决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适应现代化转型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需要进一步清除传统因素,全面推进现代化。

所以,这种类型国家的震荡要比原发性国家激烈得多。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但是,资本主义多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空前严重,仅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究其根源,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采取措施在其他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

德国和日本残存的传统因素使得国内市场更为狭小,危机也就更加严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放任政策,理论依据主要是工场手工业发达并开始向大机器生产过渡时期产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经济活动应该完全自由,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进行调节,
政府的职责仅仅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安宁,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这一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勃兴时期破除一切束缚的要求,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状况相适应,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要求新的与之适应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传统的自由放任理论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导致经济危机空前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爆发后,采取以邻为壑的转嫁危机的做法。

在以往的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经常采取这种做法。

但是,在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经济危机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需要各国协调政策、共同应对。

利己主义的转嫁危机的做法只能使得世界经济更加混乱。

高筑贸易壁垒、货币贬值和对外倾销破坏了国际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分别建立美元区、英镑区、法郎区导致世界市场分裂。

转嫁危机像是一个飞去来器,只是加重了危机的严重程度,最终对本国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

二、两次世界大战
纵向的现代化已经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而横向现代化所形成的整体世界的出现则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

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去适应它,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近代史上,少数殖民大国为了打开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的大门,把落后国家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多次发动殖民战争。

殖民大国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也进行过战争。

掠夺殖民地是近代战争的主要起因,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正当权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是少数大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但是,这次战争的时代背景与以往不同,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和整体世界形成以后发生的,因此,战争的特点和影响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

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

参战国只有动员国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够维持战争。

因此,现代战争涉及的范围和残酷性远远超过了近代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战争一旦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演变成长达四年的世界大战。

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或者削弱对方。

但是,在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违背世界整体发展趋势的战争使战争发动者自食其果。

世界大战的发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近代以来,欧美地区相继建立起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的目标是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这本来是十分正常的。

但是,西欧各国狭隘地把本民族的富强凌驾于他国之上,认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就意味着自己的衰落,因此竭力削弱他国。

这种极端民族主义鼓吹所谓的“爱国主义”,制造所谓的“邻国的威胁”,把本国打扮成“受害者”,煽动本国人民仇恨邻国。

工业社会带来的教育普及和传媒发展为极端民族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除上述原因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已经失去了殖民地的德国和殖民地较少的日本难以摆脱经济危机,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的外交政策,走上了法西斯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三、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对现代化的反动。

法西斯运动主要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是民间的运动,日本的法西斯运动则分为民间和军部两部分。

民间法西斯运动纲领的共同点是:(1)带有强烈的反资本主义色彩,但不是主张消灭私有制,而是要求对大资本和大土地所有制加以限制,保护小私有者;(2)鼓吹对权威的崇拜,寄希望于权威保护自己,这个权威在日本是天皇,在德国是希特勒;(3)鼓吹极端民族主义,主张对外侵略扩张。

民间法西斯运动的骨干和成员以中间阶层,特别是旧中间阶层为主。

早期法西斯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是中间阶层反动的政治运动。

德国、
日本、意大利三国都属于传导性现代化国家,采取的是运用国家政权大力推进工业化的政策,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严重滞后。

农业的现代化缓慢,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制度残余,在社会结构中,旧中间阶层人数众多。

在思想文化上,传统文化被统治阶级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没有被很好地扬弃、改造为现代意识,尤其是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在原发性现代化国家中,工业化的进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英国早在17世纪已经兴起了圈地运动,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不断遭到瓦解,农民以及手工业者逐渐向现代阶级转化。

德、日、意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虽晚,但速度很快,造成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在短期内遭到工业化的排挤,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因此,在这个阶层中聚积了强烈的对现代化的不满。

早期的民间法西斯运动就是从人数众多的中间阶层中产生的。

民间法西斯运动反资本主义的口号反映了中间阶层受到现代化排挤而不满的反抗情绪和维护小生产者生存的愿望。

渴望权威来拯救、保护自己的幻想一方面是由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传统文化没有经过改造被保留下来的表现。

而民族主义是传导性现代化的思想武器,既要向原发性现代化国家学习以求民族富强,又有着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对抗的意识。

在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后,这种民族主义又吸收了帝国王又思想,形成极端民族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战败和意大利扩张的野心严重受挫,使得极端民族主义更加强烈。

日本的法西斯运动与德国和意大利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着军部法西斯运动,这也是由传导型现代化造成的。

传导型现代化是在内部现代因素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出于民族富强的目的,在封建阶级一部分人的领导下启动的。

在日本,领导明治维新的下级武士转化为藩阀阶层,垄断政权,实行专制主义统治。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现代阶级逐渐产生并发展壮大,要求建立民主政体。

藩阀阶层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现代化领导阶层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旧中间阶层同样属于将要被现代化淘汰的阶层。

因此,这个阶层为了自身的生存产生了强烈的对抗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意识。

军部是日本藩阀阶层中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最顽固的代表,从中产生了法西斯运动。

军部法西斯运动的纲领是总体战思想,主张对内建立天皇制下的军部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特别是企图把中国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因此,早期法西斯运动兴起于被现代化排挤、淘汰的社会阶层,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的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民间法西斯运动反对的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维护小生产者的生存,甚至反对工业化,幻想倒退回农业社会,其反现代化的性质是明显的。

法西斯运动经历了一个和垄断资本结合的过程,其性质也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意大利墨索里尼在192。

年大选中惨败后,开始寻求和垄断资本勾结,鼓吹反共。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社会动荡,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土地运动不断高涨。

玫府无力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垄断资本转向支持法西斯运动。

意大利法西斯运动背弃了最初的纲领,大肆迫害打击民主进步运动,性质发生根本改变,最终在垄断资本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

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运动与垄断资本的结合晚于意大利。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日两国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法西斯势力得到迅速发展。

垄断资本难以摆脱困境,转向支持法西斯势力。

德国是战败国,军备受到限制,不具备立即对外武力扩张的条件,而且经济危机期间,国内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高涨,所以垄断资本首先需要的是建立法西斯专政。

日本的工人运动水平不高,垄断资本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问题,所以首先支持军部的对外侵略扩张。

在法西斯运动和垄断资本结合的过程中,内部逐渐排斥中间阶层派别。

在德国,希特勒排挤了小资产阶级代表施特拉瑟兄弟,和垄断资本勾结。

在日本,民间法西斯运动陆续被镇压,军部法西斯和垄断资本勾结在一起。

法西斯主义在传导型现代化国家中产生并建立起独裁统治,是这些国家现代化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尚不成熟的表现,资产阶级尚未具备在民主制的范围内调节社会矛盾的能力,也没有能力用经济的方式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

因此,德、日、意法西斯政权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反动。

第二节现代化转型期的探索与突破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

正是在这种动荡中暴露出了问题之所在,实现了适应性调整,取得了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当代世界现代化全面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
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表现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作为传导型的现代化国家,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大规模向现代国家转变。

沙俄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到20世纪初,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俄国的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仅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而且其他方面的现代化进展也严重滞后。

在整体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较小,俄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而且农业中保留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仍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

这种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当时传导型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点。

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广大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专制统治又使人们失去了改革的希望,社会矛盾尖锐导致1905年革命的爆发。

在革命中,沙皇政府被迫让步,同意成立杜马,进行改革。

但革命高潮过后召开的杜马形同虚设,农村中进行的土地改革也极其有限,根本无法缓解更不可能根本解决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因此,俄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社会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身包含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虽然俄国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工人阶级,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但是俄国的资本主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它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清除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也就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深了俄国已有的矛盾,由此爆发了1917年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

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反对进行土地改革和实行工人群众要求的八小时工作制,坚持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革命没有能够满足俄国人民“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也没有能够完成推进现代化的任务。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虽然列宁认为世界已经进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前夜”,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俄国的落后。

他指出,只要绝大多数居民还没有觉悟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就决不能提出“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

因此,“四月提纲”规划的具体政策中没有直接提出建立公有制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而是限于土地改革、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企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说,布尔什维克党向人民群众表明,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他们的要求。

因此,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比较谨慎,采取的政策基本上只限于“四月提纲”提出的内容。

但是国内战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改变了十月革命后初期的谨慎做法,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在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事实表明,在俄国还不存在彻底取消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

苏俄迅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不再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而是根据俄国落后的实际情况,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允许农民个体经济的存在,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传导型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方式去清除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的阻碍。

列宁在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虽然列宁没有来得及对俄国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做出全面的总结概括,但是他晚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

遗憾的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了苏联党政大权,背离了列宁开创的方向,建立起斯大林体制。

这一体制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才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现象。

在俄国文化水平落后、传统文化没有经过很好扬弃的情况下,这种政治上的集中就带有专制的色彩。

斯大林体制在短时间内利用国家政权集中资源,迅速推进工业化,为卫国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最终阻碍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自鸦片战争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之路也是采取的资本主义模式,但是屡遭挫折。

十月革命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面临着两种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国民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没有能够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能够保障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没有能够实现政治民主,因此被中国人民所抛弃。

所以说,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选择。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改革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突破性进展的第二个重大事件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大多数资本主义类型的现代化国家没有像俄国那样用革命的方式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是采取渐进或改革的方式。

这些国家进入20世纪后,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柯立芝繁荣为代表的经济增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对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调整,如德国建立了民主政体的魏玛共和国,日本实现了政党政治,英国和法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历史上第一次执政并推行了一些福利政策,多数国家确立了普选制,等等。

这些调整旨在缓解社会矛盾,推进政治民主化,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

但这一时期的调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仅仅局限在社会政治领域,很少涉及生产关系层面,因此所起的作用也必然是有限的。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使得全面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

新政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应急性措施,也有改革措施。

从改革措施所起的作用来看,社会保障、以工代赈、国家举办公共工程、最低工资规定等措施,起到了扩大消费、刺激供给、调节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作用,同时由国家调节再分配;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起到了扩大民主范围、提高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国家收购农产品等措施起到了国家监督调节经济生活的作用;鼓励同行企业达成公平竞争法规的措施虽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但其目的在于防止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

由此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性、适应性的改革调整,力图把无政府状态的生产纳入可控制的轨道,抑制垄断资本的过度利润并进行再分配以扩大消费,调节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以保证社会稳定。

罗斯福新政固然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但是这些调整顺应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类型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影响深远。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开端。

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赶超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的新突破还表现为以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为代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赶超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

进入20世纪以后,亚、非、拉地区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

要完成这个任务,第一步必须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第二步进行全面的改革,推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20世纪上半期,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其目标指向阻碍本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实现民族富强的殖民主义统治和本国的传统因素。

从总体上看,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但是一些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开创了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是其中的代表性事件。

20世纪初,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处于衰落中的封建大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经济上受到西方国家的控制,成为帝国主义宰割的对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集团参战,结果战败,面临着被战胜国瓜分的民族危机。

土耳其要实现民族富强,首先要维护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在以凯末尔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土耳其经过民族革命战争,打败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在此基础上,土耳其进一步进行了世俗化改革,废除了封建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建立了共和国,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兴办国有企业,在文化方面推行世俗化政策,排除传统的宗教影响,加强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经过凯末尔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和改革,土耳其清除了进行现代化的内外阻碍,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墨西哥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土耳其有着不同的特点。

经过19世纪初期的民族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摆脱了西班牙等国的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