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3: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选择题1.据统计,I860 —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俄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 农奴制经过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 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C. 俄国的对外扩张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D. 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D2 •下面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一一俄国现代化研究》)。
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 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 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推动俄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而且政治制度变革非常缓慢、带有封建残余。
所以选D项。
答案:D3. 1864年,俄国颁布了《省、县、地方机构法令》。
根据该法令,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和县设立了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
这些机构()①是由选举产生的②是俄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标志③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A. 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其政治体制仍然是沙皇专制,虽然出现了经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但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
因此,②④的叙述明显与史实不符。
答案:C4. ----------------------------------------------------------------------------- 1861年改革后,沙皇政府在城市中建立了地方自治机关 --------------------------------------- 城市杜马。
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课时分层作业20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二十)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建议用时:30分钟)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
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B[由题干信息“防止暴动”“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可知,为了化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要解放农奴,同时给予其一定的土地,故选B项。
]2.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该评价( ) A.客观地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社会影响D.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C[“二一九法令”一方面给了农民以自由和土地,但同时也是对农民的剥削和掠夺。
所以,题干中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故C项与题意相符。
] 3.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决了自由劳动力问题,这是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
]4.1861年改革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主要是为了( )A.约束农民按时完成各类赋役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控制C.把农民纳入地方贵族的控制D.维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1861年改革前,农民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由庄园主进行管理;改革后,农民从法律上脱离了庄园主的管理,为加强对“解放”后的农民的控制,改革法令规定由村社管理农民。
]5.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标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俄国的农奴制1.确立(1)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农奴制开始形成。
(2)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2.强化(1)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2)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一百多万自由农民连同土地赏赐给贵族。
(3)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
3.危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
[深度认识] 农奴制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使俄国陷入了深刻的社会危机之中。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1.表现(1)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
(2)俄国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3)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明显落后于英法等国。
(4)交通运输业与英法等国差得很远。
2.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工业投资,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
3.后果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名师点拨]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三、新思潮的涌动1.十二月党人起义(1)原因:19世纪初,俄国青年军官对俄国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农奴制。
(3)时间:1825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影响很大。
2.知识分子的争论(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
[拓展点拨]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
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克里米亚战争1.原因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及转移国内矛盾。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2: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关于俄国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奴制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B.农奴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C.农奴有自己微薄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D.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答案』C『解析』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所有财产,包括子女都归地主所有。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级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答案』B『解析』俄国废除农奴制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故封建地主并不赞成解放农奴,④项不符合史实,①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为B。
3.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答案』A『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促进了俄国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者的觉醒,赫尔岑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4.下表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对该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B.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C.农奴制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深刻根源D.俄国矿产资源缺乏『答案』D『解析』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农奴制度的盛行,导致了俄国工业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历代沙皇都将扩充领土,建立庞大的俄罗斯帝国作为目标,俄罗斯疆域辽阔,资源并不缺乏。
5.19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二世推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促进俄国的近代化C.使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D.维持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专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亚历山大二世为了维持其专制统治,不得不进行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11: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中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连工业资本家都不能摆脱农奴的身份,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政治、经济自由,说明落后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
题干并没有与西方资本主义比较,A、C两项不正确;D项表述正好与史实相反。
2.“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答案』 A『解析』沙皇实行的封建专制是一切黑暗的根源,A项正确;封建专制是农奴制实行的前提和基础,B项错误;封建统治阶级是有生活保障的,C项错误;任何制度下都可能会有对外战争,D项错误。
3.“……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行使你的权利吧/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栗大惊。
”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A.流露出对沙皇专制的不满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答案』 C『解析』由诗歌中“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可知作者反对俄国的农奴制度,C项正确。
4.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答案』 A『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促进了俄国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者的觉醒,赫尔岑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习要求】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2. 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的农奴制难点: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新课】一、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1.开始形成:2.正式确立: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1)彼得一世:购买(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3)19世纪中叶:俄国90%人口在农村,农村一半以上人口是农奴特点:4.危机:19C上半期表现:影响:“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认识1:政治上,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状况:(2)原因:认识2:经济上,三、新思潮的涌动(1)背景:(2)新思潮的内涵:(3)表现:A.“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B.平民知识分子(19.C.40-50)守旧派:改革派:激进派:认识3:思想上,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856)1.双方:2.起因:1)2)3)3.战败具体原因:根源:4.影响:1)2)3)认识4:军事上,【本课小结】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根本原因)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第二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1.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重点、难点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习新课】复习导入: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状况如何?A 政治:B 经济:C 思想:D 对外: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A 内忧:B 外患:2、目的:【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doc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标要求]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组织基础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不同方案的讨论。
(5)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
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名师指津]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二一九法令”。
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归纳总结] 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
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
由于农奴制的废除,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
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①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转移国内矛盾B.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压力C.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D.拟订改革法令,下发各地进行讨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最大阻力来自于封建地主,因此首先借助舆论的力量,以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压力。
答案: B2.亚历山大二世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要( )A.强化俄国的农奴制B.发动殖民扩张战争C.改革农奴制D.镇压革命运动解析:材料表明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的迫切心情。
答案: C3.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体现了历史的转折。
A、B、C不能体现“重要转折点”的含义。
答案: D4.“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解析:抓住“掠夺”一词,紧扣题意,A、C、D均不能直接体现“掠夺”和含义。
答案: B5.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解析: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7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1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第7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习题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解析】本题中的俄国贵族认为即便废除农奴制,农业照样会出现问题,对废除农奴制持反对态度。
【答案】 A2.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转移国内矛盾B.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C.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D.拟订改革法令,下发各地进行讨论【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封建地主,因此首先借助舆论的力量,以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压力。
【答案】 B3.“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和封建地主利益。
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因此,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答案】 B4.如图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他的改革使俄国向近代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主要是因为( )A.颁布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C.地方自治改革 D.土地改革【解析】颁布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条件:要交付赎金,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农民在庄园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 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 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 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 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 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1861年改革的内容)
(1)农奴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 (2)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 (3)大量的原料出口,造成了工业原料的缺乏
劳动力 农奴人身不自由,缺乏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 技术 环境
剥削严重,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窄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狭窄 经济水平低,缺乏工业投资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动荡
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
农奴制自身了出现危机
农奴制造成俄国的落后
废除 农奴 制
一、19世纪中叶的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
1.农奴制的发展及其危机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 (2)民主改革和革命思想的产生、传播
号召俄 国一切 进步力 量为农 民解放 和实现 民主而 斗争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一、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说明,可参照下列图示。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阿里改革的异同点【例题】(2011·山东文综,33)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审题思路]审题意:第(1)问,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问,包括两个答题项,一是出现不同描述的原因,二是选择较为客观的描述,并说明理由。
抓关键:①中“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说明农民被动接受或农民表示感谢。
②中“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说明农民不满。
③“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说明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扣知识:第(1)问,考查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可以从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角度解答。
第(2)问,依据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作答。
任何历史文献都是主观个体对历史的理解,描述者的主观立场不同必然导致结论的差异。
判断较为客观的理由,只要观点和理由统一即可。
有选择地选取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史实,在这里不能辩证地分析。
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课时作业12: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C.俄国的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 C解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已在西欧完成,发展资本主义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故选C项。
2.1866年5月13日,在写给大臣委员会主席的指令中,他对自己任务的解释是“保护俄国人民免受那些刚刚萌芽的伪理论的侵略。
这些东西会动摇社会的基础”。
“他”最有可能是()A.车尔尼雪夫斯基B.亚历山大一世C.列宁D.亚历山大二世答案 D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答案 D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因而推动工业化,促进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
4.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
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的解释正确的是()A.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答案 B解析“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限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司法制度后,农民奥古斯都与邻居发生纠纷,如果他以此上诉至地方法院,聪明的你判断一下,根据当时的司法改革可能将()A.实行公开审判B.可以请律师C.按等级进行审理D.可由陪审团陪审答案 C解析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虽然进行了废除等级审判,实行公开审判等改革,但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题干中提到的是农民的诉讼案件,所以选C项。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时作业
第七单元第3课一、选择题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C.一些地主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答案】D2.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俄国地主势力比较大D.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答案】B3.“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A4.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B.创办近代军事院校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答案】C5.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答案】C6.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在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C二、非选择题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与图2之间有何联系?你认为图2中民粹派的主X最终能实现吗?为什么?(2)图2与图3之间有何联系?【答案】(1)联系: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其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更加激烈,于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逐渐形成并号召农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3: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检测(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级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答案』B『解析』俄国废除农奴制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故封建地主并不赞成解放农奴,④项不符合史实,①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为B。
2.下表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对该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B.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C.农奴制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深刻根源D.俄国矿产资源缺乏『答案』D『解析』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农奴制度的盛行,导致了俄国工业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历代沙皇都将扩充领土,建立庞大的帝国作为目标,俄国疆域辽阔,矿产资源并不缺乏。
3.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答案』A『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却促进了俄国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者的觉醒,赫尔岑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4.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主看到废除农奴制已是大势所趋,态度发生了变化。
当时,他们的基本态度是()A.让农民交纳赎金获取土地和自由B.让农民获取自由和土地,但必须履行义务C.愿意解放农民,但不愿给农民土地D.可以将贫瘠和不便耕作的土地分给农民『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部分思想发生变化的封建主的态度。
当时,这部分封建主为了利用日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欧洲对谷物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打算把土地连成一片,进行大规模的经营,因此,他们反对把土地分给农民,但主张解放农民,以使自己获得大量的自由雇佣劳动力。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标要求]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推动。
2.表现(1)农业①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更新农业生产结构。
②富农雇佣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③一些地主也使用雇佣劳动力,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④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工业①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沙皇政府制定政策,扶植工业的发展。
③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④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特点(1)总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历史认识]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俄国的社会现实也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的缓慢变革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1)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①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②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不掌握实权。
(2)司法制度:废除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影响(1)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人们观念发生转变,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深度认识]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变革,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条件和政治基础。
课时作业6: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1.“……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行使你的权利吧/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粟大惊。
”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A.流露出对沙皇专制的不满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2.“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级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4.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5.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国加入对俄国作战并发表声明:“如果不在多瑙河挡住俄国人,我们将不得不在印度河阻挡他们。
”下列对英国这段声明的分析,正确的是()①俄国入侵土耳其,企图把势力扩张到地中海地区②英国加入对俄作战,是为了帮助土耳其抵御俄国的侵略③俄国入侵土耳其,严重威胁了英国在中东等地的殖民利益④英俄在争夺土耳其问题上诉诸战争,是两国长期争霸矛盾激化的结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A.林肯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7.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市农民卡瓦廖夫可以()①自由地结婚、经商和打官司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③可以自由地外出务工和游历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8.下列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关于赎取份地后的农民生活现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解放”时赎取的份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B.农民获得的份地多为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C.赎地农民必须一次性付清赎金的20%~25%D.农民交纳的“赎地费”远远低于当时的实际地价9.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有些人只想到了自由却忘却了义务,使用地主土地不给地主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中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连工业资本家都不能摆脱农奴的身份,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政治、经济自由,说明落后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
题干并没有与西方资本主义比较,A、C两项不正确;D项表述正好与史实相反。
2.“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答案A解析沙皇实行的封建专制是一切黑暗的根源,A项正确;封建专制是农奴制实行的前提和基础,B项错误;封建统治阶级是有生活保障的,C项错误;任何制度下都可能会有对外战争,D项错误。
3.“……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行使你的权利吧/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栗大惊。
”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A.流露出对沙皇专制的不满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答案C解析由诗歌中“奋起一击”“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可知作者反对俄国的农奴制度,C项正确。
4.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答案A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促进了俄国年轻一代民主主义者的觉醒,赫尔岑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5.(2019·北京门头沟区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C.“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答案D解析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后进行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故选D项;“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是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言论,与材料“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不符,排除A项;“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是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排除B项;“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福泽谕吉的言论,排除C项。
6.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没有露面。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有天生的好脾气,天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农民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C.农奴摆脱了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D.农民彻底摆脱了封建束缚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获得人身解放的喜悦心情,但明显存在夸大和粉饰的成分。
解题时正确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农民的变化,再根据法令内容,即可选出A项为正确答案。
材料并没有涉及土地问题和农奴的归属问题,B、C两项错误;D项中“彻底摆脱”不符合史实。
7.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市农民卡瓦廖夫可以()①自由地结婚、经商和打官司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③可以自由地外出务工和游历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要以高价赎买份地,同时农民受到所在村社的严格管理,不能自由离开,因而②③所述与史实不符。
8.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
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B.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D.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答案D解析在改革后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故D项符合题意;俄国地主不能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司法审判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无权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C项不符合题意。
9.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有些人只想到了自由却忘却了义务,使用地主土地而不给地主尽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
”这里的“义务”是指()A.地主要无条件地分给农奴土地B.地主要无条件地给农奴人身自由C.农民要忍受地主的统治和掠夺D.农民仍然隶属于他原来的主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就要为地主服务,承担义务,即农民要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10.“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望着未来”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望着过去”是指维护封建主的利益,D项正确。
11.1862年一年内,俄国共有400处领地发生了严重的农民暴动。
这些暴动的发生说明()A.农奴制度的残余仍大量存在B.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C.沙皇专制统治仍然十分残暴D.沙皇专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当时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
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法令与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
当农民发现上当的时候,他们用更大规模的暴动来回答沙皇的“解放”。
12.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表现为()①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②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③经济发展不平衡④主要工业部门手工劳动占统治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1861年改革仍然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且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19世纪后期,俄国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转变,排除④,①②③正确。
1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司法制度后,农民奥古斯都与邻居发生纠纷,如果他以此上诉至地方法院,根据当时的司法改革可能将()A.实行公开审判B.可以请律师C.按等级进行审理D.可由陪审团陪审答案C解析亚历山大二世在司法制度方面虽然进行了废除等级审判,实行公开审判等改革,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题干中提到的是农民的诉讼案件,所以选C项。
14.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
这主要是因为他()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答案D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于1881年将亚历山大二世暗杀。
15.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下对他的观点说法不成立的表述是()A.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C.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905年革命的性质即资产阶级革命,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故体现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造沙皇专制统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6.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材料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③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17.(2019·江苏盐城三模)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贷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