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
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1)根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管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
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以下内容节选自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说明这场改革A. 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性质B. 已满足了农民的要求C. 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D. 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的第三、四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着解放农奴旗号的改革法令却在强调”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 要求农民赎买地主划给他们的份地等说明这场改革具有不彻底性和欺骗性 C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地主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性质 A项错误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与“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不符 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动摇了沙皇专制统治 D项错误2.“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这项改革”是指()A. 日本明治维新B. 拿破仑帝国建立C. 美国南北战争D. 俄国废除农奴制【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称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被解放为自由劳动的农民故D正确明治维新是明治天皇主导的排除A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者是拿破仑排除B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是林肯排除C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 强化了农奴制B. 保留沙皇专制C. 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D. 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答案】B【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表明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保留沙皇专制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A. 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B. 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C. 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D. 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答案】A【解析】材料中“30%是农奴身份”反映了自由劳动力少“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造成的结果是地主的需求小国内市场狭小故A正确BCD材料中未涉及均排除故选A5.《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中写道“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 对“分界线”最恰当的理解是()A. 落后国家rightarrow 军事强国B. 农奴制度rightarrow 工场制度C. 封建主义rightarrow 资本主义D. 农业经济rightarrow 商品经济【答案】C【解析】分析题目得出的有效信息是“1861年”和“1861年成为俄国经济的分界线” 根据所学知识为了解决危机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废除农奴制同时宣布了这条规定这说明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加快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对列宁观点的阐述正确的是()A. 1861年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B. 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C. 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在壮大D.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861年改革就性质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广大农奴获得了解放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上层建筑做出局部调整这些变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俄国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沙皇专制的前提下的维护农奴主利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答案为D1861年改革仍然保留了沙皇专制统治 A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错误1903年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标志着新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与1861年时间不符排除C故选D7.对下列柱状图反映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 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B. 俄国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C. 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D. 俄国的落后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答案】A【解析】从图表数据看出 19世纪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和铁路里程与英国相比相差很大说明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A正确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B不符合史实排除CD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 地主再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 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 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统治所以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实际上农民除了要缴付赎金还要负担各种临时性义务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包括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A. 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 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C. 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 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860~1879年俄国正处于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阶段再由表格数字变化可知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故ABD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表格体现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体现出C项观点符合题意故选C10.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 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D. 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是农奴制激化社会矛盾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故B正确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故A错误沙皇的主观目的是巩固统治不可能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故C错误亚历山大作为封建沙皇也不可能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故D错误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11.(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11.(3)针对材料三中“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沙皇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解析】(1)从争夺地区霸权、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的不利结果及影响方面进行提炼【答案】(2)“西方的脚步” 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 农奴制【解析】(2)结合材料二中“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等进行提炼【答案】(3)措施俄国沙皇政府于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解析】(3)依据所学回答即可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各派别对沙皇诏书改革的态度及其原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重要作用【答案】(1)苏沃洛夫伯爵派主张继续维护农奴制原因代表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原因具有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原因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解析】(1)苏沃洛夫伯爵派根据材料“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在完全服役的条件下可无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证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可知这一派别主张继续维护农奴制原因根据材料“苏沃洛夫伯爵”可知这一派别代表旧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自由派根据材料“只要改良不要革命”可知这一派别主张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原因根据材料“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和他们的代言人”可知这一派别具有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民主主义者根据材料“要求立即废除地主和国家对人身和土地所享有的一切农奴制特权将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可知这一派别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派别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答案】(2)作用巩固了沙皇的统治农奴得到了人身自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从巩固沙皇的统治、农奴获得自由以及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回答即可13.(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们对农奴制改革的相似评价【答案】(1)时代背景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广大农奴的反抗斗争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析】(1)时代背景可结合俄国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农奴反抗斗争、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等方面分析【答案】(2)相似评价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政治进步俄国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解析】(2)评价可从政治进步方面分析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亚历山大二世成为“沙皇解放者”的因素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并说明其经济意义【答案】(1)因素外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内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落后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经济的进步国内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新思潮【解析】(1)根据材料“《农民改革法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际大环境和内部的阶级矛盾等方面分析【答案】(2)局限性改革后农民自由权利仍受到很大限制在经济上对农民具有掠夺性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意义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解析】(2)根据材料“地主农民通过赎买才能得到宅园地与份地”“政府将贷款交给农民以便进行赎买该贷款应于49年内还清”“农民被列入纳税等级”“农民未经村社允许仍旧不得离开村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局限性为改革后农民自由权利仍受到很大限制在经济上对农民具有掠夺性没有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意义可根据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来归纳总结。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2019秋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
”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沙皇专制制度在政治上的黑暗。
答案:A2.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解析:农奴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他们生活非常贫困,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封建主手里。
答案:D3.《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中记载:“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这实质上表明 ( )A.农民比机器生产效率高B.农民价格低廉C.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与发展D.农民实用性更强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B、D两项属于表面现象;“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还需要修理”实质上体现了农奴制度影响了机器产品的使用与推广,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答案:C4.1821年,“救国协会”南方协会通过了佩斯捷利起草的《俄罗斯法典》,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的性质是( )A.激进的农奴主贵族的抗争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封建地主集团宫廷政变D.平民知识分子领导的农奴解放运动解析:由“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等分析可知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武装革命,B项正确。
答案:B5.19世纪中期,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认为解放俄国农奴的途径是( )A.进行改革B.只能革命C.自上而下解放农奴D.发动克里米亚战争解析: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沙皇封建专制主义和农奴制的坚定反抗者。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他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
”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A. 克里米亚战争B. 农奴制改革C. 十月革命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B正确;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是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与材料信息“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
2.据安阳殷墟考古发现,有一处贵族的窖藏圆穴集中堆放了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
该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A. 商代对祖先神灵的崇拜B. 奢侈腐化的贵族生活C. 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活动D. 技术水平先进的手工业【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石镰刀"是农业工具,商朝吋期的土地所有制是井田制,因此垓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井田制下的衣生声活动。
故C正确。
材料没有渉及祖先崇拜,排除A 项。
从材料信息来看,不能反映贵族的奢侈腐化的生活,排除B项;“石镰刀"是农业工具,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技先迸”,排除D项。
故选C。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A. 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B. 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 19世纪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 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16世纪前期在德国进行的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1871年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故A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默罕默德·阿里改革推动了埃及的现代化,实际上使埃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但实际上在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废除苏丹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故B排除;19世纪后期在③处即俄国进行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故C符合;在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废除苏丹制,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历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故D排除。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3课2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程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年______________的推动。
2.表现(1)农业①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更新农业____________。
②富农雇佣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____________农业。
③一些地主也使用______________,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④到19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2)工业①获得了充足的______________,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沙皇政府制订政策,扶植______的发展。
③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____________的过渡。
④新兴____________兴起。
3.特点(1)总体水平仍落后于______和____________。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______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政治的缓慢变革1.目的:使________________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1)政治体制:建立______和______的自治机构。
①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______限制。
②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及______领域发挥作用,但不掌握实权。
(2)司法制度:废除原来按______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____________,实行公开审判。
(3)军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允许引进____________。
3.影响(1)俄国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客观上使西方____________的思想和统治方式传入俄国,人们观念发生转变,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①原因: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改革
局限性
财产限制;地 方和城市的实 权仍然掌握在 行政官僚手里
体现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的原则
农村仍按旧制度 审理案件,农民 受到不公正待遇
加强了军事力量
促进了西方资产阶 级思想在俄国的传 播
概念解读——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 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 制社会转型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下列主要内 容: 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 政治结构:民主化、法制化 社会结构:城市化、都市化 思想观念: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的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 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 型。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 把手指砍掉——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任务1:你认为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什么抉择
?
任务2: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俄
国制订了三个改革方案:
方案一:解放农奴,但不对其进行土地的分配 方案二: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 的土地 方案三:解放农奴,让农奴有偿获得一定的土地
阶级矛盾激化
新 思 潮 涌 动
政 治
思想 战因 败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1855年2月18日午夜,尼古拉一世 命令给莫斯科、基辅和华沙分别 发去如下文字的电报:“皇帝正 在死去,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 击服毒自杀了!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 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 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 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 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卷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人教版选修1
某某省某某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A.伊凡四世 B.彼得大帝 C.亚历山大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2.(2012年5月某某市二模19题)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
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
”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克里木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3.俄国农奴制形成的时间是A.15世纪初 B.15世纪末 C.17世纪中期 D.18世纪4.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争权夺利 B.政治动乱频繁C.农奴制的阻碍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5.(2010年10月某某市高三摸底17题)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不包括A.国际地位下降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扩大了俄国在地中海的势力 D.加快了改革步伐7.俄国“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民无偿获得一块份地③实行司法改革④农民通过赎买可获得一块份地A.①②③④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8.下列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批受到西欧某某思想影响的贵族 B.主X建立某某国C.发动了起义但是被镇压 D.失败后转变为革命某某主义者9.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0.19世纪俄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斗争包括①农奴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斗争②工人反对剥削和压榨的运动③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④反对专制要求某某的革命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11.(2011年4月某某二模20题)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一、选择题1、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2、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农奴制正式确立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4.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5. 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A. 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B.彻底解放农奴C.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D. 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6.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 国家B. 地主C.农民D. 资产阶级7.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8. 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B.付出高额赎金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9.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0.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加强军事实力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2. 下列关于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13.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挽救统治危机B.消灭农奴制度C.发展资本主义D.打击封建势力14.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15.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C.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D.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16.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选阅读试题及答案(全册九个单元)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东中)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所引梭伦诗句材料二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诗句材料三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2分)(2)材料二、三分别是梭伦改革中的哪项具体措施?(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
(3分)(4)综合材料,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
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
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
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
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5/6交给地主。
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
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请你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填充“问题”和 “可能的解决之道”两个栏目的内容。注意,其中有些内容很 可能是重合的,请你尽可能作出判别。 提示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 养。对于问题中提到的“可能的解决之道”,老师可以鼓励学 生大胆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有可行性,老师就应 该予以肯定,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答案。
2.知识分子的争论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__未__来__发__展__。 (3)主张 ①守旧派:主张_自__上__而__下___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 调进行_平__缓___的变革。 ②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 _赎__取__份__地___。 ③激进派: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答案 (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如同牲畜;农奴主可以 买卖农奴。农奴制的存在。 (2)农奴制盛行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奴的反抗,严重 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3)俄国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农奴制的严 重阻碍。 (4)是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相同点:受西方社会进步思想影响,反对沙皇专制,主张 废除农奴制。 影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唤醒了俄国民众,鼓舞更多 的人为废除农奴制度进行斗争。
2.强化 (1)__彼__得__一__世__允许_私__营__企__业__主___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2)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一百多万_自__由__农__民___连同__土__地__ 赏赐给贵族宠臣。 (3)农奴制扩展到_乌__克__兰___、_波__兰___等地。
3.危机 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
史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 机,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农奴 制改革。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七)(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
”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解析:选B。
俄国的地主们宁愿使用农奴劳动,也不愿购买机器,这表明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俄国技术的革新。
故B项正确。
2.恩格斯评价一场发生在1853—1856年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影响是()A.结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B.缓和了俄国的社会矛盾C.俄国取得了地中海霸权D.俄国进行近代化的改革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争为克里米亚战争,它使俄国看到了农奴组成的军队与英国、法国自由民组成的军队之间的差异,俄国军队的训练和武器与英、法也有很大差距,这促使俄国废除农奴制并进行军事改革,故D项正确。
3.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
”这句话肯定了沙皇()A.彻底废除了俄国农奴制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C.巩固俄国沙皇专制制度D.提升俄国人民生活质量解析:选B。
“1861年2月19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开端”表明列宁肯定了沙皇的改革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
A、C、D三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
4.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
”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C.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D.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解析:选D。
高中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学习小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精品】
第7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学习小结一、如何认识俄国的农奴制?应坚持辩证的观点,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来认识。
(1)农奴制曾经适应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奴制度为俄国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俄国国家的统一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农奴制对俄国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①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②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③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也正是由于保存了农奴制这样野蛮和没有效率的社会制度,才使俄国在19世纪中期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从而加速了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步伐。
三、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四、农奴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农奴制改革特点(1)受西方文明的冲击,由俄国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1)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649年,俄国颁布了《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
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
”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A.封建主要服从沙皇的命令B.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受地主绝对支配C.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D.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农民的自由解析“在法庭上对……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表明农奴在司法上受地主支配;“债务要由农民偿还”,表明农民在财产上受地主支配;“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家庭事务”,表明农民的人身受地主支配。
答案B2出生于1753年的尼拉涅夫是大地主米基扬诺夫的农奴,按照当时俄国的法律,他( )A.有离开主人的权利B.逃亡五年后可成为自由人C.有权抗议主人的虐待D.必须无偿为主人服劳役解析农奴的处境非常悲惨,他们的生活无保障,政治权利更无从谈起。
在农奴制下,农奴必须无条件地给领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答案D3某班同学在探究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落后的根源时,出现了以下几种观点。
其中最为合理的应是( )A.沙皇专制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B.农奴制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C.穷兵黩武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D.市场狭小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解析19世纪中期,俄国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水平的落后上,而阻碍其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农奴制的盛行。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B4赫尔岑曾说:“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的死刑终于唤醒了我童年的精神睡梦。
”“彼斯特尔及其同志们”最有可能是指( )A.“十二月党人”B.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军人C.布尔什维克党D.发动暴动的农奴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的起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精品课件:单元总结: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比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改革并没有改变封建生
不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性质
产关系,是封建性的改
同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革
点
结果
改革取得了成功
改革最终失败
背景 都是工业革命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相 方式
同 点 阻力
(2)体现小国寡民的特色。 (3)否定血缘关系,以财产和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作为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 (44.缺)真陷正享有民主的只有少数人。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于 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遥不可及。此外,下层公民为生活奔波劳碌,常常无暇顾 及城邦的政治生活,其政治权利也形同虚设。 5.实质 雅典城邦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因此雅典民主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不 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民主。
20
二、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 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落后,他们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
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 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 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 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讲义:第七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
[必清·线索导引]线索: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农奴制→“十二月党人起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克里米亚战争→“二一九法令”+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改革→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扩展到俄国,但是腐朽的农奴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
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
在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的同时,俄国也在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促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但近代化的进程并没有终止。
[必记·精要盘点]一、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全面评价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
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
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出了一些让步。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和奴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调研试题(选修1-4)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调研试题(选修1-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
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
……(俄国)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全集》(1)据材料一,分析俄国工人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据所学知识,请列举出其他一条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1861年以后俄国历史发展的政治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史实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促进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
第(1)题工人数量增长的原因肯定是工业的发展,材料一提到了西欧的决定性作用,再根据时间信息结合1861年改革的作用回答即可。
第(2)题考查1861年改革政治方面的措施,把握政治民主化进程即可。
第(3)题把握两个材料的主旨即可。
答案(1)西欧加速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1861年改革也促进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2)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但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进行司法改革。
(3)开放与改革相结合。
2.(淄博模拟)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日本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赢在课堂】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过关检测: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月,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很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月》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在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安排给农夫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夫则必需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
农夫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夫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缘由。
(8分)(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进展是以牺牲农夫利益为代价的”。
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进展的消极影响。
(12分)参考答案:(1)缘由:国内社会冲突尖锐;克里米亚战斗的失败;政治上沙皇政府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进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了农奴但向农夫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夫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夫暴动不断,阶级冲突照旧尖锐。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1年2月19日,经过漫长而迟缓的预备,农奴制被正式废除。
农奴们大声朗读沙皇的声明,宣告他们成为“自由公民”。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至少在原则上,农奴们突然获得了自由,这是几个世纪以来封建制度始终拒绝赐予他们的权利:包括拥有私有财产的权利、自由支配工作的权利、享有正值程序而公正的司法权。
这些主要是象征性的公民权利。
在当时的社会,沙皇做出改革的打算,更多是为了保持俄国的地位,却并不鼓舞制造一种西方模式的国民社会。
——[意]安东尼奥·萨洛莫尼《列宁与俄国革命》(1)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沙皇推行改革的目的。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1.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是指俄国1861年改革中让农民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是对农奴一次厚言无耻的掠夺。
因为农奴为获得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农奴付出了代价,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农民付出了代价。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2.“……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完全自由的农民”就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所以,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ABC根本不能体现题目的主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提供了自由劳动力3.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得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B项的政策正好能证明这个观点;A、C、D项与题意无关;所以选B。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七)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单元质量检测(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
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
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这说明了( )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解析:选C 材料主要反映出在农奴制下,俄国生产力难以发展,农奴制成为俄国落后的原因,故C项与题意相符。
2.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他是( )A.十二月党人B.地主阶级革命派C.守旧派知识分子 D.激进派知识分子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因此答案只能从A、D两项中选择,同时材料表明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言论,因此可以排除A项。
3.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X是(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解析:选A 做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的主旨:废除了农奴制就会出现许多负面问题,反映了他维护农奴制度的基本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
”此后,俄国通过改革( )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解析:选D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化,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
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
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
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
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
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
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
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
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4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民饥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法令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扼要回答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和重大历史意义。
(6分)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为田开阡陌封疆。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
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中华民族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冶铁厂折》(1889)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已经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了,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一点安慰的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4分)(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自强”与“求富”的关系。
(4分)(3)材料三中的“文明”指的是什么?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4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订立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仍有“暂时义务”,交租和服役依旧。
宅旁园地可随时赎取,赎取份地须得地主同意后签订契约。
农民在赎地时一次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由国家银行垫付,农民在49年内连利偿还……政府只规定(份地)最高和最低定额,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
如农民现有份地超过当地定额标准,地主割去超过部分,低于最低额则不补。
在实行中地主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割去农民份地中的最肥沃部分。
“割地”面积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1861年,在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具体体现。
(4分)(2)“如果用一种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这场改革,农民并不全然是输家。
”据材料一、二论证这一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对俄国政治、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8分)6.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
……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
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
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
……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4分)(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3)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2分)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1)①农奴依附地主;②地主占有并可以买卖(出租农奴);③农奴要无偿地为地主劳作;④农奴要给地主提交一定的费用;⑤地主对农奴负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⑥国家基本不干预地主与农奴之间的事务。
(2)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符合史实(只是部分人对农奴解放的一种期望)。
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2. (1)材料一:认为改革没有使农奴获得真正的自由。
材料二:认为改革使农民获得彻底解放。
(2)理解:农民为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虽摆脱了地主奴役,却遭受村社束缚。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 (1)实行均田制。
(2)权益: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
原因: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3)相似之处:确立新的土地制度。
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 (1)原因:秦孝公的支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执行坚决;变法内容全面并符合秦国国情。
(2)关系: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求富”是“自强”的基础,“自强”是“求富”的前提。
(3)文明: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革命。
结果: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5. (1)体现:农民在订立契约前须继续向地主服役;地主有权决定份地的具体面积;地主利用“割地”规定割走农民份地中最肥沃部分;规定的赎金高于当时的地价。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论证: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解放);借助国家提供的贷款,农民获得具有永久使用权的份地;地价上涨使农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社会危机,稳定社会秩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和原料,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6.(1)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2分)原因: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农民需要额外支付土地赎金。
(2分)(2)影响: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扩大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粮食出口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4分)(3)方法:实事求是;全面辨证地分析。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