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模板
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年级
备课长
记录、材料整理
时间
参与人员
备课中心问题
一、说教材。二、说目标。三、说学情。四、重难点。
过程描述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讨论结果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老师们将难点、易混知识点摆出来,将有争议的内容拿出来,利用集体备课展开集体讨论,在心灵的碰撞间,各抒己见,明确教学思路,消除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盲区,通过达成共识,以提高课堂效率,客观设计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我们还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允许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
在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承载的智慧就不再是单薄或片面的,而是充实和相对全面的。在利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让集体的智慧焕发光彩。
审核
年月日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记录表日期: [填写日期]学科: [填写学科名称]备课人员: [填写备课人员姓名]备课主题: [填写备课主题]备课目标:在本次备课中,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备课内容:1. 教学目标:- [填写教学目标1]- [填写教学目标2]- [填写教学目标3]2. 教学重点:- [填写教学重点1]- [填写教学重点2]- [填写教学重点3]3. 教学步骤:a) [填写步骤1]b) [填写步骤2]c) [填写步骤3]d) [填写步骤4]4. 教学资源:- [填写教材名称及页码] - [填写其他参考资料]备课讨论和决策:1. [填写讨论和决策1]2. [填写讨论和决策2]3. [填写讨论和决策3]4. [填写讨论和决策4]5. [填写讨论和决策5]备课评估和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填写评估方法1]- [填写评估方法2]- [填写评估方法3]2. 教学反思:- [填写反思1]- [填写反思2]- [填写反思3]3. 教学改进:- [填写改进建议1]- [填写改进建议2]- [填写改进建议3]4. 后续行动:- [填写后续行动1]- [填写后续行动2]- [填写后续行动3]备注: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讨论了一些与备课主题相关的内容,并记录在下面的备注栏中。
[填写备注]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综合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商讨了教学步骤和评估方法。
我们相信这份备课记录表将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我们期待能够在实施教学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初稿)
学科组:出席人
上课人
听课人
初稿内容
要求:内容统一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要求每周至少2次活动,备课组其他成员意见附活动初稿内容后,2次评课,最终形成定稿。与计划安排的内容进度表一致。
第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评课)
学科组:负责人:
时间
星期
地点
记录人
出席人
主持人
上课人
评课议题
活动内容
要求:内容统一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要求每周至少2次活动,2次评课,可以手写,最终形成定稿。与计划安排的内容进度表一致。
第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定稿)
学科组:负责人:
时间
星期
课题
定稿人
内容
要求:内容统一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要求每周至少2次活动,2次评课,最终形成定稿,定稿必须详实。与计划安排的内容进度表一致。
中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中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日期: [日期]
备课内容摘要:
- [主题1]:[内容简要1]
- [主题2]:[内容简要2]
- [主题3]:[内容简要3]
备课会议参与人员:
- [参与人员1]
- [参与人员2]
- [参与人员3]
- [参与人员4]
备课会议总结:
在本次备课活动中,参与人员讨论了以下重要内容:
- [内容1]
- [内容2]
- [内容3]
参与人员根据各自的职责和专长,共同制定了备课计划,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本次备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遗留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遗留问题:
- [问题1]
- [问题2]
- [问题3]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1]
- [解决方案2]
- [解决方案3]
下次备课安排:
下次备课活动将于[日期]在[地点]举行。
以下是下次备课的安排:
- 时间:[时间]
- 地点:[地点]
- 主题:[主题]
- 负责人:[负责人]
请各位参与人员提前准备相应材料,并按照安排准时参加下次备课活动。
备课活动记录人签名:
- [签名1]
- [签名2]
- [签名3]
以上内容为本次中学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供参与人员参考。
集体备课安排及活动记录表
科目
年级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启东市和合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
年月日
地点
学科
年级
集备成员
集备议题
各抒
己见
各教师的
观点
形成
共识
启东市和合小学集体备课组长安排表
年级
语文
பைடு நூலகம்数学
英语
一
朱天红
范益显
二
朱海群
三
王莉莉
薛美
施佳楠
四
施小花
五
周海亚
沈星星
陈燕宏
六
张柳
黄天玲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自己组的集备成员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双周一次。
2.活动前精心准备集备的议题,活动时认真讨论并记录好集备活动的情况。
3.学期结束前,将集体备课活动的档案资料交茅赛男主任。
集体备课记录样表(新)
时间
地点
年级
备课组
主持人
主备人
参加领导
课题
参加人员
主备人备课过程
研讨记录(分环节进行交流研)
一、课标解读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六、教学流程
七、……
说明:以上备课过程可以根据学科不同要求进行调整,教师将以上流程的备课内容书写在此记录中。按照项目进行主备,其他教师按照备课环节进行研讨交流,将内容记录在右侧;主备人根据研讨的结果在此记录中进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全面备课后就使用此记录(完善后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xx教师:
xx教师:
……
说明:此表根据记录内容多少自行添加。
集体备课记录表1
活动时间
9月5日
活动地点
多媒体
主备人
备课主题
一单元
年级学科组
三年级英语
参加人员
记录员
教材
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能听懂,会说Hello./ Hi.Goodbye./ Bye-bye.I'm ....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能够听说、认读学过的单词,其中难点在于听懂所接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由于学生是初次英语,可以从学生已知或会说的词汇TV、CD、VCD、DCD、OK!出发,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授关于文具的单词时,可以借助学生的文具和教师卡交替使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讨论
意见
许燕:由于在课堂上我创设了情景,因此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七八个小组的学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我根据各小组表演的情况分别给予表扬 “Well done ” “Very good” 等等,让参与的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功感和被认可的感觉。
蔡煊球:“学中用,用中学”是我们教师一直提倡的观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让学生体验到被认同感和使用英语所能获得的成功感,获得了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谢杨:我想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多维和互动,由教师的讲授型向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要会欣赏学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目标1 、以话题为线索组织学生语言实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教学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
教学难点:
1.防止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确实立
由于小数乘法完全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那么进行,只要点准小数点即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确定“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点准积的小数点〞为单元教学难点。
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21. 10.7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6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活动主题
小数除法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反
思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信心。
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21. 10、14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7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21. 9.16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3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活动主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例1~例3,都是晨练中的具体计算问题。
活
动
过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机,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到达正确计算的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反
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机,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到达正确计算的目的。
小
结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反
思
通过学习,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开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小
结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反
思
本节课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巧〞应用,“巧〞稳固。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开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
小
结
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反
思
本节计算课在思维方法的教学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思维不可传授而需启迪,也感受到了学生思维被激活、引导、开展的过程。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练习二
第3题,通过计算和“明明〞的介绍、直观比照,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惊人开展,激发起学好科学知识的热情。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根底上进行教学。
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元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根底,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类推。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如,练习二的第4题“1.5×105〞和“1.2×2.5+0.8×2.5〞都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105〞中,是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而在“1.2×2.5+0.8×2.5〞中,那么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
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21.9.9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2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活动主题
小数乘以小数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2〕表达算法多样化,表达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例1〕;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的空间〔例2、例3〕。
〔3〕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那么,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总结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例4〕。
小
结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拟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导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
集体备课记录
孟店中心校
曹登胜
2 0 1 3. 9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21. 9. 2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