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遗传的分子基础

1.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R型菌与S型菌中控制有无荚膜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3)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给小鼠,从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菌。( ×)

(4)分别用含32P、35S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 ×)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搅拌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

(6)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每个碱基都连接一个脱氧核糖。( ×)

(7)DNA复制合成的子代DNA一条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 ×)

[解析]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R型菌和S型菌都是原核生物,其基因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3)加热杀死的S型菌只能转化一部分R型活菌,另一部分R型活菌在小鼠体内也繁殖产生后代。

(4)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菌内才能繁殖,在培养基上无法生存。

(5)在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6)DNA双链的两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7)DNA双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但DNA单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由mRNA转录而来的。( ×)

(2)每种氨基酸都对应多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都决定一种氨基酸。( ×)

(3)白化病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造成的。( ×)

(4)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复制、转录,并翻译出蛋白质。( √)

(5)某些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的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 √)

(6)一个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

(7)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最终合成的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

(8)mRNA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碱基间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

(9)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病毒的增殖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

[解析] (1)细胞中的RNA均由DNA转录而来。

(2)有的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如甲硫氨酸,有的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如终止密码子。

(3)白化病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不正常,使得白化病患者体内缺少酪氨酸酶。

(4)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复制、转录并翻译出蛋白质。

(5)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6)一个mRNA中相邻的3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一个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一个tRNA中只有一端的3个相邻碱基才称为反密码子,所以一个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7)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翻译形成的肽链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8)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因此在mRNA形成过程中DNA双链存在解旋和恢复的过程,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9)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病毒的增殖过程也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同样遵循中心法则。

3.细读教材,查缺补漏

(1)选用细菌或病毒作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教材必修2 P46思考与讨论)

(2)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杂合双链区的部位越多,说明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教材必修2 P60思维拓展)

(3)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教材必修2 P57)

(4)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一个DNA分子。(教材必修2 P55资料分析)

(5)DNA指纹技术,需要用合适的酶将待检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教材必修2 P58科学·技术·社会)

(6)tRNA中的—OH部位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与氨基酸—NH2中的H结合。(教材必修2 P66图4-5)

(7)密码的简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因碱基改变而导致的遗传信息的改变。(教材必修2 P67拓展题)

(8)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教材必修2 P70)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的原因是S仅存在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P主要存在于其DNA中。能否利用14C和15N同位素进行标记?试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C和N这两种元素,这样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2)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3)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其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豌豆的圆粒种子和皱粒种子的出现说明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考点一基因的本质

(1)感悟两个经典实验的设计原则

①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图6-1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图6-2

(2)“两看”法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放射性

图6-3

2.归纳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图6-4

[提醒] 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3.“六处思考”DNA的复制

图6-5

(1)DNA准确复制的原因: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碱基互补配对能使复制准确进行。

(2)在DNA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差错,即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DNA快速复制的原因: 多起点分段复制、双向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