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篇之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板块10随堂演练

合集下载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随堂测答案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随堂测答案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随堂测答案
1.正确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5. 正确
6. 正确
7. 正确
8. 正确
9. 正确
10.B 11.C 12.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二、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三、着力提升对外投资水平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法的探索与创新
五、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及视角分析
六、新发展阶段如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与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九、大数据时代政府绩效评估与创新
十、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重要章节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重要章节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全书共11章,约25万字。

第一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与发展的深刻阐述;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解读;三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意义的揭示。

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别从十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总体布局、本质要求、战略安排、根本动力、世界意义等。

第十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积累的基本经验。

第十一章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两个确立”为什么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深入阐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证。

地理中考总复习模拟练习习题第9、10章青藏地区、我国的海洋国土随堂演练

地理中考总复习模拟练习习题第9、10章青藏地区、我国的海洋国土随堂演练

第九、十章随堂演练1.(2019·原创题)正在青藏高原旅行的王先生,发朋友圈说旅行中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原因可能是( )A.纬度降低 B.纬度增高 C.海拔降低 D.海拔升高2.(2019·云南模拟)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是( )A.炎热多雨 B.温和湿润 C.干旱 D.高寒3.(2018·开封模拟)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河谷地带( )A.海拔低,气温高 B.日照时间长C.昼夜温差大D.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2018·临沂苍山一模)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4~5题。

4.青藏地区南部地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降水少,气候干燥C.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D.海拔高,光照强5.暑假中乘火车从临沂到拉萨旅游,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及理由,正确的是( )A.带上厚衣服——当地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B.了解当地风俗——观看蒙古族摔跤活动C.了解当地美食——葡萄干、手抓羊肉、过桥米线D.熟悉基督救的教义——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习俗(2018·聊城东昌府一模)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图,完成6~7题。

6.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雅鲁藏布江源区的总称B.位于青海省的南部C.雪山冰川融水是源区内唯一的补给水源D.该区人口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大7.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因为这里( )①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②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③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④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8.(2018·江西模拟)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读三江源示意图,今后,该地区应( )A.增加农田面积B.加强生态建设C.大力开发水能D.扩大牧场规模9.(2018·贵港平南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海滨旅游B.海洋石油开采C.远洋运输D.太阳能电车10.(2018·贺州模拟)在合理利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措施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加强近海域捕捞强度,控制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②严格禁止近海捕捞③防止海洋污染④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⑤实行伏季休渔的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11.(2018·三明一模)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开工。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随堂测试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下)随堂测试

1. 多选根据授课内容,我们通过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具体措施包括()。

A 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和互动B 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的“脱钩”C 推动关键领域的进口替代 D 打通国内国外循环的痛点和堵点2. 多选根据授课内容,我们通过加快构建国外循环体系来提升国际循环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包括()。

A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B 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C 以制度创新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D 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有新突破3. 多选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价值有()。

A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B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更有效率发展的需要 C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更加公平发展、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D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更加安全发展、更加开放发展的需要4. 多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A 人的全面发展B 社会发展C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D 全图人民迈入小康5. 多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

A 法治国家B 法治政府C 法治社会D 法制观念6. 多选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有()等。

A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B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C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D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7. 多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我国()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A 经济实力B 军事实力C 科技实力D 综合国力8. 单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显著增强。

2019高考历史二轮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随堂演练.doc

2019高考历史二轮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随堂演练.doc

板块1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1.(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 )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析:C 据漫画文字可知,华君武《欢腾的葬礼》创作于1979年,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左”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在庆祝“左”倾错误的全面整顿,故C 项正确。

A 项在1976年,B 项是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 项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

2.(2018·广东茂名一模)1981年,时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润生说:“集体经济已难以维持,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人捆死;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共同贫困。

”他要求在部分贫困地区试点搞包产到户。

这反映了( )A.农村尚未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B.中央内部未就农村改革统一思想C.集体经济的失败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包产到户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解析: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部分贫困地区已经开始包产到户的实践 ,故A 项错误;当时中国在部分地区包产到户,但占主要的还是集体经济,说明主张高度集中的公社经济体制在当时中央还有相当的认同度,故B 项正确;“集体经济已难以维持”是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当时农村的主体经济形式仍然是集体经济,据材料不能得出C 项结论,故C 项错误;据材料包产到户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消灭贫困,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故D 项错误。

3.(2018·山东德州一模)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变化:煤炭由57.9%降至42.7%,钢材由76.9%降至49.2%。

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

这反映出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C.所有制结构趋向多样化D.国企地位逐渐降低解析:B 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家计划分配的重要物资占其生产量的比重降低,说明这些物资的市场分配比重加大,1990年,国家定价比重再次降低,这都反映了国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故B 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随堂演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随堂演练含答案

,板块 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编者选题表知识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现代科学、文艺综合角度俄国二月革命经济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斯大林体制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整顿金融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现代科技对文学的影响题号12 3 4 5 67一、选择题1.(2018·江苏南京一模)1917 年 2 月,彼得格勒爆发了民众骚乱、工人罢工和反战游行,沙皇下令解散国家 杜马(议会),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 3 月 15 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又于第二天放弃了王位。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 ) A.沙皇与杜马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B.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D.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杜马中也有地主阶级,故 A 项反映不出来。

根 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俄国处于二月革命时期 ;题干中彼得格勒爆发动乱 ,沙皇让位等事件,说明当时国家政 局不稳定,最后二月革命建立了新政权,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故 B 项正确。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而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故 C 项错 误。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到 1932 年时,大约有 2 万名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 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 3 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

这表明苏 联( )A.持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B.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C.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D.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解析: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初(西方经济大危机时期),苏联依靠美德等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故 C 符合题意。

现代篇之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板块10限时训练

现代篇之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板块10限时训练

现代篇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 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 时间 :40 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二月革命后的革命任务1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史料2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3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易的结果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4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5斯大林模式的影响6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分析7经济萧条导致就业竞争激烈8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罗斯福新政的影响9济发展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的10比较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11现代科学、文艺20 世纪初西方中心论在文学领12域的反映综合13、14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 分)1.1917 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 , 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

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 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俄国人民通过“外科手术”()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解析 :B根据题干“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更激进的力量⋯⋯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后 , 俄国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人民的“外科手术”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故 B 项正确。

此时沙皇政权已经被推翻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A 、D排除 ;C 项不符合史实 , 排除。

2.(2018 ·江苏镇江一模 )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苏联官方的说法是 :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 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 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 , 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

据此推测()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 , 无法得知真相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 , 可信度更高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 , 可信度更高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解析 :D题干中的两种说法存在矛盾, 但并不妨碍历史真相的研究,故A项错误。

中国式现代化知识点中考必背

中国式现代化知识点中考必背

中国式现代化知识点中考必背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模式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点,供中考备考参考: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等。

2. 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建党一百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分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施路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改革方向是以供给侧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以创新为核心,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6. 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式现代化的农村发展战略是通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7. 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8.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合作战略是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0.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建设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水平。

以上是一些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只是一份简要的概述,你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内容。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后测试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题目:以我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引言在当今世界,我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就以我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命题,旨在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二、我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1. 我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我国式现代化,是指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出的独特模式和特点。

它既包含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我国式现代化强调“双轨制度”、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实效与长期规划,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自信和独立性。

2. 现实意义我国式现代化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式现代化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也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可能性,为解决全球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式现代化既具有深远的国内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1. 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目标。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了极大的挫折和扭曲,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对这一历史命题的回应和超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我国人民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时代责任。

2. 时代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不仅关乎我国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也意味着世界格局的变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我国承担着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我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四、深度评析:我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1. 共同目标我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课题。

我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现代化路径,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密切相连。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作者:姚厚胜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年第02期20世纪初,世界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

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斗争和相互渗透,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0世纪上半期,许多国家纷纷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苏联和美国。

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对本单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上,试题以选择题为主。

试题命制通常以原始史料为切入点,注重对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预计这一理念在未来高考中仍会延续。

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4题,考查苏联工业化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4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政策。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4题,考查与1930年相比1931年苏联粮食产量降低但出口增加折射出的实质。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4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注苏联的原因。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40(2)题,考查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的发展。

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4题,考查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工资的变化折射出的实质。

备考建议:①本单元经济学术语较多,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能够正确地使用经济学术语。

②同学们要抓住“经济政策调整”这一主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网络。

【例1】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命题评审:本题运用表格考查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1通史串联全通关第10讲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1通史串联全通关第10讲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1通史串联全通关第10讲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081602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空坐标]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经济上: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经济衰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表现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条件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过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结果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课件(一)

中国式现代化课件(一)

中国式现代化课件(一)
中国式现代化课件
一、教学内容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
二、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
•白板、黑板和书写工具
•学生教材和笔记
三、教学目标
•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特点
•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
•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四、设计说明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通过PPT
的展示和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培养
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国式
现代化的兴趣。

2.简要介绍:简要介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国
式现代化的好奇心。

3.展示PPT:展示PPT幻灯片,详细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特
点,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挑战和机
遇展开讨论,并让代表发表意见。

5.总结: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有更深入
的理解。

6.提问互动: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
识。

7.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堂作业,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活动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增强
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时间控制,以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课堂时间,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
需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讲义:第十四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讲义:第十四单元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第五部分世界现代史第十四单元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时空定位【阶段特征】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政治方面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经济方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总体成就巨大。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思想文化方面苏联文学高度繁荣和影视艺术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出现【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2017江苏单科,17,3分俄国十月革命本单元内容在近五年江苏卷中考查的频率相对较低。

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考题主要集中在苏俄(联)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等考点上。

从命题形式和方向上看,试题材料多选取文字和计量图片,突出素养立意,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重大历史事件(1)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在备考中应加以重视。

对苏联经济体制调整的复习,应以时间为主线,将不同时期苏联的经济政策联系起来,整体把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以及经验教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2)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注意对其本质上不同点和形式上相同点的比较2016江苏单科,19,3分苏联农业集体化2015江苏单科,18,3分罗斯福新政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1917年4月18日,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照会其他协约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胜利结束。

《中国式现代化》五集政论片解说

《中国式现代化》五集政论片解说

《中国式现代化》五集政论片解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实现现代化的一种特殊路径和模式。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这种现代化路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集:经济现代化的成果与问题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例如,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第二集:社会现代化的挑战与变革中国社会在经济现代化的推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虽然贫困人口减少,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此外,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成为制约社会现代化的瓶颈。

第三集:政治现代化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关键部分。

虽然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政治制度和体制改革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推进依法治国、反腐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然而,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难题。

第四集:文化现代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千年文明灿烂辉煌。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一项重大任务。

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文化传承的困境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五集:全球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化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的崛起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任务,如保护主义崛起、贸易战争等。

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独特的现代化路径和模式。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教案模板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教案模板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中国式现代化学科:社会学年级:高中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3.掌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与相似点。

教学重点:1.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和相似点。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学习(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

2.学生思考并记录他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看法。

Step 2 初步讨论(10分钟)1.请同学们就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进行相互讨论,并在小组中交流和分享。

2.指导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并对于其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讨论和分析。

Step 3 案例分析(20分钟)1.通过教师介绍相关案例和材料,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和材料中的共性和特点,体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现实发展。

Step 4 课堂总结(10分钟)1.介绍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和相似点,并请同学们对于这些区别和相似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2.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并展开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教学评价:1.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学会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

3.通过课堂总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对于教学主题的深入理解。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随堂测试答案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随堂测试答案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随堂测试答案第一部分;判断题1. 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就进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B无2. 我们党在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继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坚冰开辟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新境界。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3. 农村要建的像农村,现在有的把城市里的公寓房全部推到农村,农村不像农村。

农村住宅要考虑农民生产的特点、生活的特点。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4. “四有一责”非常有意义,是一个强基惠民工程,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推进新农村、对于提高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5.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一个是要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提升农民增收的速度,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6. 持续增加“三农”的投入,实行建设安排向农村倾斜、政策支持向农村倾斜、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三个倾斜。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7. 实现三增同步提高,江苏也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实现了增粮,我们一手抓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一手抓高效农业规模化、一手抓农业内部增收、一手抓农业外部增收,实现了三增协同提高。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8. 我们江苏的特色是人多地少,所以我们要选择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借鉴集约土地性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A无9. “三农”贷款的积极性现在总体的势头很好,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对全省的乡镇要实现全覆盖。

A. A.正确B. B.错误正确答案:B无10. 三农问题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教育资料】专题十六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专题十六 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学习精品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专题十六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俄国经济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35(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的环节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年月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2经过年月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前者呼吁停止战争后者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考点二两种类型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作用: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三、“斯大林模式”1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专题十六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71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立法续表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2评价作用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后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四、—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背景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被眼前的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盲目的股票投机造成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幅度提高年月日美国华尔街股市股价狂跌经济危3作用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形成了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设想的两种不同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生产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属于间接过渡(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特点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3)分析比较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这两种重要的经济理论机由此爆发2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民濒临破产3特点范围广从美国爆发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持续时间长从年一直延续到年破坏性巨大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4影响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法西斯主义趁机抬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矛盾和摩擦日益尖锐它们还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自由放任政策失败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导致危机不断恶化美国人民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克服危机五、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上台:年2内容片面的经济漫画的题目叫瘸子巨人画中的巨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靠拐杖支撑才能勉强走路它描绘了苏联不协调的经济结构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苏联片面地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考点三选修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导火线年萨拉热窝事件2过程第一阶段年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第二阶段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4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经济实力方面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上都占优势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军事方面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失误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内部矛盾同盟国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复杂国际力量对比日本美国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意大利倒戈等极大地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5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和会性质年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瓜分战败国的分赃会议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影响标志着一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新秩序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必然使凡尔赛体系走向解体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2国际联盟由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成立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年初国联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主要内容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活动初期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世纪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日本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姑息纵容最终没有制止二战的爆发3华盛顿会议及华盛顿体系会议召开原因日本利用一战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大扩充实力对英美构成威胁一战后美英日展开新的海军军备竞赛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体系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筑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影响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但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也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4维护和平的尝试苏俄的和平外交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提出和平法令年苏俄代表团出席热那亚会议同德国缔结拉巴洛条约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洛迦诺公约的签署年德法比英等国在洛迦诺会议上缔结维护欧洲和平的条约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德国取得了与别国平等的地位随后德国逐步打破各种限制年美德法英等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但条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源专题十六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的探索73经济危机加速二战爆发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希特勒组建纳粹党利用人们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开始扩军备战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日本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社会动荡军部法西斯乘机而起年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国共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顽强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由于力量对比差距过大加上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纵容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人民在一些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下英勇抗击德意法西斯的进攻年失败后西班牙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年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同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初步形成法西斯国家集团3走向世界大战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含义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自保和祸水东引对法西斯侵略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表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后对日本侵略行径不予任何制裁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听任意大利使用苏伊士运河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苏联客观上起到绥靖主义作用没能阻止战争由局部向全局方向发展慕尼黑阴谋年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擅自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标志着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集体安全的落空年苏联在寻求与英法缔结同盟条约未果的情况下为避战自保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表明欧洲筹建集体安全的计划落空4二战的过程爆发1939年月日德军突袭波兰月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德国灭波兰降法国攻英国德意开辟北非战场扩大年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年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形成过程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加强对苏联的援助年初中美英苏等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转折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胜利年美英盟军在北非全面反攻实现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美英中三国召开开罗会议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协调行动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年德国投降年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美苏的全面反击下日本投降5影响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6启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39主题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俄国十月革命续表史料1列宁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年的传统还充满活力),俄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了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点

中国式现代化 知识点

中国式现代化1. 介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

它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系列特征和知识点,本文将对其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2.1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采取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中国还注重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取得了许多重要科技成果。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既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又紧密结合了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跨越。

2.2 社会结构变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迅速壮大,形成了新的社会力量。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3. 文化传统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3.1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只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它还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修缮古建筑、传承传统工艺、保护传统民俗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不仅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

3.2 现代价值观的融合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将现代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培育公民道德、家庭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推动现代化价值观的创新。

例如,环保意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强调。

4.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4.1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篇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0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南京一模)1917年2月,彼得格勒爆发了民众骚乱、工人罢工和反战游行,沙皇下令解散国家杜马(议会),但杜马领导人拒绝执行这一命令。

沙皇尼古拉发现他不再能够强迫杜马服从自己,于是3月15日让位给他的兄弟米哈伊尔,而米哈伊尔又于第二天放弃了王位。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 )
A.沙皇与杜马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B.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
C.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
D.由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杜马中也有地主阶级,故A项反映不出来。

根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俄国处于二月革命时期;题干中彼得格勒爆发动乱,沙皇让位等事件,说明当时国家政局不稳定,最后二月革命建立了新政权,国家政权再次走向了更迭,故B项正确。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而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

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十月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到1932年时,大约有2万名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同时期在美国和德国的帮助下建成3个大型钢铁厂,在美国援助下建立了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

这表明苏联( )
A.持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
B.对待西方采取了和平共处原则
C.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工业
D.经济建设依赖于西方国家援助
解析: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经济大危机时期),苏联依靠美德等国家大力发展工业,故C符合题意。

新经济政策随着斯大林上台,到20世纪20年代末已取消,A项错误;B和平共处错误;D依赖西方错误。

3.(2018·北京西城区一模)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

它反映的史实可能是( )
A.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殖产兴业
B.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解析:B 表中时间为20世纪20~40年代,A项中殖产兴业为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重要措施,是在19世纪中后期;C项中德国于20世纪初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二者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国生产资料逐年上升,而消费资料逐年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视生产资料而忽视消费资料,进而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实现,故B项正确。

罗斯福新政压缩生产能力,解决过剩问题,与数据不符,故D项错误。

4.(2018·湖南永州一模)1933年4月,罗斯福总统发布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向银行交出金币、黄金券和金条,以每盎司黄金20.67美元的价格兑换纸币或银行存款;银行向美联储上缴黄金。

任何私藏黄
金者,将被判10年监禁并罚款25万美元。

发布该命令的主要意图是( )
A.牺牲人民利益,增加政府收入
B.推动美元贬值,扩大海外贸易
C.提升美元价值,缓解经济危机
D.增加黄金储备,稳定国际汇率
解析:B 材料时间处于大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增发纸币或银行存款兑换金币、黄金券和金条,增加了市场流通中的货币,会导致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故B正确,C错误。

美国国内恢复银行信用,提振了人们信心,规范经济进入有序状态,A项与史实不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元贬值不利于国际汇率稳定,故D错误。

5.(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读下图,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

出现如图所示失业率差距是因为( )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
B.金融体系的整顿
C.《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
D.以工代赈的推行
解析:D 材料中时间为1930~1936年,美国正处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期间,据图示显示,前期全国及私人部门失业率均呈大幅度攀升趋势,后期全国整体失业率远远低于私人部门失业率。

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工代赈的推行即政府兴办公共工程,提供了就业机会,可知D项正确。

A、B、C三项对提升就业率的直接意义不大。

6.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空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解析:A 时空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空间的变形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推陈出新的变化,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和题干文学特点无关。

二、非选择题
7.(2018·山东潍坊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上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要求:论题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首先拟定论题,表格选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遭到沉重打击,
然后进行了罗斯福新政;而同一时期苏联逐渐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的中国一方面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进行了币制改革,另一方面也受到苏联的影响实行了统制经济。

因此,论题可从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或借鉴、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等方面来拟定,也可以以经济大危机为突破,以各国应对危机为主题。

其次进行论证,注意题目要求,必须是三国都有,还要相互关联。

如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为论题,可从经济大危机下美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等三个方面来阐释。

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

答案:(示例一)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各国纷纷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

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

中国出现了苏联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示例二)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冲击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美元贬值,剌激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苏联抓住机遇,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设备,促进了工业化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示例三)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同时也给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美国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苏联借机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及设备,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