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一、前言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形式,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筑等多种建筑类型。
本标准旨在规范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保证其安全、经济、可靠。
二、术语和定义1. 冷弯薄壁型钢:指厚度小于3mm,宽度大于等于20mm,断面形状为C、Z、U、L等的钢材。
2. 混凝土:指水泥、砂、石料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坚硬材料。
3. 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等级,按GB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4. 构件:指构成结构的单个部分,如梁、柱、墙等。
5. 受力构件:指在结构中承受荷载并传递荷载的构件,如梁、柱等。
6. 非受力构件:指在结构中不承受荷载但对结构有一定作用的构件,如隔墙、地板等。
7. 预应力:指在混凝土中施加预先拉应力以抵消其在使用荷载下所产生的拉应力的一种技术。
8. 预制构件:指在工厂内按一定规格和要求制造的构件,如预制混凝土梁、墙板等。
三、材料1. 冷弯薄壁型钢应符合GB/T 6723-2008《冷轧无缝钢管、冷轧钢带和冷弯型钢》的要求。
2. 混凝土应按GB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
3. 钢筋应按GB 1499.2-2007《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选用。
4. 预应力钢筋应按GB/T 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筋》的要求选用。
5. 预制构件应按GB 11968-2006《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要求制造。
四、设计载荷1. 重量:按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选取。
2. 风荷载:按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选取。
3. 地震荷载:按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4. 温度荷载:按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选取。
五、设计原则1. 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要求。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一、前言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轻型混凝土结构体系,通过钢骨架与混凝土构件的组合形成整体结构。
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轻、刚性好、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文旨在制定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标准,确保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1. 钢骨架:采用Q345B钢管或冷弯薄壁型钢,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 混凝土:采用C30或C35混凝土,其配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
3. 钢筋:采用HRB400或HRB500钢筋,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
4. 螺栓:采用8.8级或10.9级螺栓,其材质符合国家标准。
5. 防水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
三、施工流程1.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平整、牢固。
2. 钢骨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进行钢骨架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钢骨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3. 钢筋绑扎:根据设计要求,在钢骨架中设置钢筋,并进行绑扎。
钢筋的排布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应牢固,符合国家标准。
4. 混凝土浇筑: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振动器进行振动,确保混凝土密实。
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养护过程应保持湿润。
6. 防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后进行防水处理。
防水层应保证无水渗漏,符合设计要求。
7. 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模板拆除,拆除过程应缓慢,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损伤。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结构的几何尺寸、位置精度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3.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4. 钢骨架的连接应牢固,钢筋的绑扎应符合国家标准。
5. 防水层应保证无水渗漏,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一、前言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是为了规范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验收等各个环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制定的。
二、术语和定义1. 冷弯薄壁型钢:指在常温下采用冷弯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薄壁型钢,包括冷弯C型钢、冷弯Z型钢、轻型钢龙骨等。
2. 混凝土:指由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制成的人造石材。
3. 装配式:指在工厂或现场通过组装完成的建筑结构,其构件可以是钢材、混凝土预制构件、木材等。
4. 框架结构:由冷弯薄壁型钢构成的结构体系,包括单层框架结构、双层框架结构等。
5. 砌体结构:由冷弯薄壁型钢和混凝土构成的结构体系,包括内砌结构、外砌结构等。
6. 翼缘加筋:指在冷弯薄壁型钢的翼缘部位加装钢板或钢带,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7. 拉杆:指在框架结构中,由冷弯薄壁型钢构成的竖向构件,承担框架结构的纵向荷载。
8. 端部加强:指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端部加装钢板或钢带,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三、设计规范1. 设计原则(1)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2)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项荷载、工作环境、结构形式、构件材料等。
(3)设计应考虑冷弯薄壁型钢的弯曲能力和承载能力,采取合理的构造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框架结构设计(1)单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应符合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2)双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应符合GB50018-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3)拉杆的设计应符合GB50018-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其截面尺寸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4)翼缘加筋和端部加强的设计应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其截面尺寸应满足强度要求。
3. 砌体结构设计(1)内砌结构的设计应符合GB50016-2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是一种以冷弯工艺加工形成的轻型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施工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保证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一、设计原则:1.技术可行性原则: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应保证其技术可行性,即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设计要求,同时结构施工必须符合冷弯工艺的工艺要求。
2.经济性原则: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应以经济性为原则,选择合理的钢材规格和截面形式,尽量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成本。
3.安全性原则: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应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包括防火、防震、防腐蚀等方面。
二、材料选用:1.钢材规格:选择合适的冷弯薄壁钢材规格,要考虑结构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满足抗弯、抗压等强度要求。
2.钢材质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所用钢材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三、结构设计:1.截面设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截面应满足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可以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如C 型、Z型、T型等。
2.连接设计: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应满足结构的刚性和可靠性要求,可采用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
3.荷载计算: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荷载标准,对结构进行荷载计算,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正常工作荷载和极限荷载。
四、施工工艺:1.冷弯工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冷弯工艺是制定技术设计规范方案的关键,应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弯设备和工艺参数,确保结构的成型质量。
2.焊接工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确保焊缝的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3.表面处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表面处理应包括除锈处理和防腐处理,确保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到腐蚀和氧化。
以上是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的主要内容,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还可以对其他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和规范,以保证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美国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图)

简介美国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全面升级在美国钢框架联盟(Steel Framing Alliance)网站下单2个多月后,今天公司终于收到了刚刚升级完成的全套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2007Edition).之前据说这次升级幅度很大,反映了最近几年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下班回家后大致翻了一下,果然动作很大。
先简要摘录如下:一是有更新又有新增;这是再原有基础上更新的标准:•AISI S200-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General Provisions •AISI S211-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Wall Stud Design •AISI S212-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Header Design •AISI S213-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Lateral Design •AISI S214-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Truss Design •AISI S230-07: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Prescriptive Method for One and Two Family Dwellings以下是这次新增的标准:•AISI S201-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Product Data •AISI S210-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Floor and Roof System Design二是这次将加拿大和墨西哥规范一起统一了起来,真正形成了北美标准;三是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更新,特别是Lateral Design分册,有了很大的扩充;四是发现North American Specification and Commentary fo the Design of Cold-Formed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 2007 Edition先于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标准发布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l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 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 19—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 18306.2001)6.4—3建筑分类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结构抗震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6.4.4主要荷载取值二级丙类二级丙级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辅助及办公用房:楼面:工艺间 2_0kN/111。
空调机房 7.0 kN/m。
资料室 2.5 kN/m’楼梯间 3.5kN/rn。
:卫生问 2.0kN/m。
:不上人屋面 0.7kN/m.。
洁净工房屋面:0.5 kN/m。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屋面为轻型屋面,对受荷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 m'的屋面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取013 kN/m。
).6.4.5上部结构设计6.4.5.1 结构选型的原则严格按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在满足工艺及建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受力明确、安全可靠.6.4.5.2 结构选型微光像增强器生产工房,其中洁净工房(D轴线至G轴线),为单层3×24米跨单层排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柱距7.8米,屋面梁采用钢屋架,屋面采用钢檩条与压型钢板;洁净工房(A轴线至C轴线)、辅助及工艺用房N_—层现浇框架结构,因建筑平面为“u“型,为有利抗震,在拐角处设置抗震缝,且在建筑物较长中部设置伸缩缝兼抗震缝,将建筑物分成四个独立结构单元,由于轴(1)一轴(11)/牟由(A)一轴(C)为洁净用房,为满足工艺要求,建筑物中部不能设伸缩缝,故在设计及施工中拟采用设置后浇带、提高温度应力钢筋、添加微膨胀剂、加强屋面、墙面保温等措施以减少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非荷载作用产生的不利影响。
美国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图)

简介美国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全面升级在美国钢框架联盟(Steel Framing Alliance)网站下单2个多月后,今天公司终于收到了刚刚升级完成的全套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2007Edition).之前据说这次升级幅度很大,反映了最近几年北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下班回家后大致翻了一下,果然动作很大。
先简要摘录如下:一是有更新又有新增;这是再原有基础上更新的标准:•AISI S200-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General Provisions •AISI S211-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Wall Stud Design •AISI S212-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Header Design •AISI S213-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Lateral Design •AISI S214-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Truss Design •AISI S230-07: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Prescriptive Method for One and Two Family Dwellings以下是这次新增的标准:•AISI S201-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Product Data •AISI S210-07: 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 Floor and Roof System Design二是这次将加拿大和墨西哥规范一起统一了起来,真正形成了北美标准;三是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更新,特别是Lateral Design分册,有了很大的扩充;四是发现North American Specification and Commentary fo the Design of Cold-Formed Steel Structural Members 2007 Edition先于North American Standard for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标准发布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用下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相连构件的承载力。
框架结构轴压比控制在O.75以内。
非承重墙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及匿梁,并与主体采取柔性的
可靠拉结。
6.4.9主要结构材料
6.4.9.1 混凝土
混凝土的环境类别:±O.000以下,雨蓬、挑檐为二a类,±
O.000以上室内正常环境为一类。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 18306.2001)
6.4-3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物安全等级
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
6.4.8抗震构造措施
6.4.8.1 抗震设防标准及主要计算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匿》(GB 1 8306。2001),建筑物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觇范》(GB 5001 1—201 0),框袈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排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6.4.8-2 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
微光像增强器生产工房的辅助及办公用房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柱平面及竖向布置基本均匀、连续。
框架结构受力明确,且有很好的延性,是一种足新建房屋的要求。
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6.4.9.3 砌体
±O.000以上采用MUl0非粘土类烧结多孔砖及M5的混合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一、前言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具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确保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安全可靠,制定一套全面的设计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计基础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该基于以下基础:
1.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2.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
3.当地的气候、地质和地形等自然条件。
三、材料要求
1.钢材:冷弯薄壁型钢应符合GB/T 6723-2008标准要求;
2.混凝土:混凝土应符合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连接件:连接件应采用符合GB/T 3098.1-2010标准的螺栓和钢铆钉。
四、结构荷载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荷载应考虑以下因素:
1.自重:包括结构的重量和材料的重量;
2.活荷载:包括人员、设备、雪、风等荷载;
3.地震荷载:考虑地震作用的结构地震烈度;
4.温度荷载:考虑温差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五、设计方法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应该基于以下原则:
1.力学平衡原理:结构设计应考虑力学平衡原理,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极限状态设计法:应用极限状态设计法,保证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失效;
3.可靠度设计法:应用可靠度设计法,确保结构的设计寿命和安全系数;
4.抗震设计原则:应用抗震设计原则,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结构构造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结构的构造应满足力学平衡和稳定要求;
2.钢结构的构造应满足抗震要求;
3.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应满足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七、构件设计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构件的截面应满足力学平衡和稳定性要求;
2.构件的尺寸应满足使用要求和美观要求;
3.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应满足强度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八、施工要求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应满足安全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3.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九、验收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验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结构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
3.结构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十、结论
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力学平衡、稳定性、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实用。
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和验收标准的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保证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